CN213963512U - 一种医用肛肠吻合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用肛肠吻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63512U
CN213963512U CN202022122019.7U CN202022122019U CN213963512U CN 213963512 U CN213963512 U CN 213963512U CN 202022122019 U CN202022122019 U CN 202022122019U CN 213963512 U CN213963512 U CN 2139635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handle
anorectal anastomat
medical
outer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2201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锦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 Shiyang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Kebeix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Kebeixi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Kebeix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2201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635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635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635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肛肠吻合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外侧设置有握把,且握把表面设置有防滑套,所述握把外侧设置有第一套筒,且第一套筒内侧均设置有活动块,同时活动块与第一转轴配合安装,所述第一转轴外侧均设置有击发手柄,所述第一套筒内侧均设置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外侧均设置有安全扣,所述第一套筒外侧设置有固定杆,且固定杆外侧设置有第二套筒,同时第二套筒内侧壁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第二套筒内侧设置有活塞,且活塞外侧均设置有活动柱。该医用肛肠吻合器,通过设置的防滑套,这样便于在医护人员使用肛肠吻合器对患者进行手术时,在握把表面套上防滑套,有利于肛肠吻合器不会因为手滑而掉落或者造成错位。

Description

一种医用肛肠吻合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用肛肠吻合器。
背景技术
肛肠吻合器是通过呈管状的二圈相互交错排列的钛钉,对肛管内痔上粘膜进行对接缝合,同时通过中心环形刀将缝合后的多余组织切除,在医院门诊中较为普遍。
但是目前使用的医用肛肠吻合器结构比较复杂不便于安装收纳,并且握把处没有有效的防滑措施,很容易导致肛肠吻合器掉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肛肠吻合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使用的医用肛肠吻合器结构比较复杂不便于安装收纳,并且握把处没有有效的防滑措施,很容易导致肛肠吻合器掉落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肛肠吻合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外侧设置有握把,且握把表面设置有防滑套,所述握把外侧设置有第一套筒,且第一套筒内侧均设置有活动块,同时活动块与第一转轴配合安装,所述第一转轴外侧均设置有击发手柄,所述第一套筒内侧均设置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外侧均设置有安全扣,所述第一套筒外侧设置有固定杆,且固定杆外侧设置有第二套筒,同时第二套筒内侧壁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第二套筒内侧设置有活塞,且活塞外侧均设置有活动柱,所述握把内侧设置有升降杆,且升降杆外侧设置有顶针,同时顶针与限位杆配合安装,所述限位杆外侧设置有抵钉座,且抵钉座内侧壁开设有限位孔。
优选的,所述防滑套与握把紧密贴合,且握把的长度与防滑套的长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筒通过固定杆与第二套筒螺纹连接,且第一套筒的外壁与第二套筒的内壁均为螺纹状布置。
优选的,所述击发手柄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套筒构成旋转结构,且第一转轴以第一套筒呈中轴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安全扣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一套筒构成旋转结构,且第二转轴以第一套筒呈中轴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顶针通过限位杆与抵钉座螺纹连接,且限位杆的外壁与抵钉座的内壁均为螺纹状布置。
优选的,所述抵钉座通过升降杆与第二套筒构成升降结构,且抵钉座与升降杆为平行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医用肛肠吻合器,通过设置的防滑套,这样便于在医护人员使用肛肠吻合器对患者进行手术时,在握把表面套上防滑套,有利于肛肠吻合器不会因为手滑而掉落或者造成错位。
2、该医用肛肠吻合器,通过设置的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这样便于对肛肠吻合器进行安装与拆卸,通过固定杆与固定孔可以将两个套筒进行连接,在使用完毕后便于拆卸清洗和收纳。
3、该医用肛肠吻合器,通过设置的安全扣与第二转轴,这样便于在手术时,在确认患处后,通过第二转轴打开安全扣,医护人员通过击发手柄进行按压以对痔疮患者的患处进行切除,避免在手术时误压到击发手柄上,影响最佳治疗时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握把侧视剖面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全扣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握把;3、防滑套;4、第一套筒;5、活动块;6、第一转轴;7、击发手柄;8、第二转轴;9、安全扣;10、固定杆;11、第二套筒;12、固定孔;13、活塞;14、活动柱;15、升降杆;16、顶针;17、限位杆;18、抵钉座;19、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医用肛肠吻合器,包括底座1,底座1外侧设置有握把2,且握把2表面设置有防滑套3,握把2外侧设置有第一套筒4,且第一套筒4内侧均设置有活动块5,同时活动块5与第一转轴6配合安装,第一转轴6外侧均设置有击发手柄7,第一套筒4内侧均设置有第二转轴8,且第二转轴8外侧均设置有安全扣9,第一套筒4外侧设置有固定杆10,且固定杆10外侧设置有第二套筒11,同时第二套筒11内侧壁开设有固定孔12,第二套筒11内侧设置有活塞13,且活塞13外侧均设置有活动柱14,握把2内侧设置有升降杆15,且升降杆15外侧设置有顶针16,同时顶针16与限位杆17配合安装,限位杆17外侧设置有抵钉座18,且抵钉座18内侧壁开设有限位孔19。
进一步的,防滑套3与握把2紧密贴合,且握把2的长度与防滑套3的长度相同,通过设置的防滑套3,这样便于在医护人员使用肛肠吻合器对患者进行手术时,在握把2表面套上防滑套3,有利于肛肠吻合器不会因为手滑而掉落或者造成错位。
进一步的,第一套筒4通过固定杆10与第二套筒11螺纹连接,且第一套筒4的外壁与第二套筒11的内壁均为螺纹状布置,通过设置的固定杆10与第二套筒11,这样便于对肛肠吻合器进行安装与拆卸,通过固定杆10与固定孔12可以将两个套筒进行连接,在使用完毕后便于拆卸清洗和收纳。
进一步的,击发手柄7通过第一转轴6与第一套筒4构成旋转结构,且第一转轴6以第一套筒4呈中轴线对称设置,通过设置的第一转轴6与击发手柄7,这样便于医护人员通过第一转轴6按压击发手柄7以对痔疮患者的患处进行切除。
进一步的,安全扣9通过第二转轴8与第一套筒4构成旋转结构,且第二转轴8以第一套筒4呈中轴线对称设置,通过设置的安全扣9与第二转轴8,这样便于在手术时,在确认患处后,通过第二转轴8打开安全扣9,医护人员通过击发手柄7进行按压以对痔疮患者的患处进行切除,避免在手术时误压到击发手柄7上,影响最佳治疗时机。
进一步的,顶针16通过限位杆17与抵钉座18螺纹连接,且限位杆17的外壁与抵钉座18的内壁均为螺纹状布置,通过设置的限位杆17,这样便于在手术完成后,通过限位杆17进行对抵钉座18进行旋转拆卸,便于清洗。
进一步的,抵钉座18通过升降杆15与第二套筒11构成升降结构,且抵钉座18与升降杆15为平行布置,通过设置的升降杆15,这样便于将抵钉座18通过升降杆15带动顶针16进行伸缩,便于将患处夹持住,便于切除。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医用肛肠吻合器,首先将第二套筒11内侧壁开设的固定孔12与第一套筒4外侧设置的固定杆10进行对齐进行旋转拧紧,通过设置的第一套筒4与第二套筒11,这样便于对肛肠吻合器进行安装与拆卸,通过固定杆10与固定孔12可以将两个套筒进行连接,在使用完毕后便于拆卸清洗和收纳,然后将抵钉座18内侧壁开设的限位孔19与顶针16外侧设置的限位杆17对齐进行旋转拧紧,然后将防滑套3套在肛肠吻合器的握把2上,通过设置的防滑套3,这样便于在医护人员使用肛肠吻合器对患者进行手术时,在握把2表面套上防滑套3,有利于肛肠吻合器不会因为手滑而掉落或者造成错位,然后就可以使用了,将抵钉座18通过升降杆15带动顶针16进行打开,然后将抵钉座18打开的部位放置在患处,通过升降杆15带动顶针16将抵钉座18进行收缩以便于夹持住患处,然后通过第二转轴8打开安全扣9,通过设置的安全扣9与第二转轴8,这样便于在手术时,在确认患处后,通过第二转轴8打开安全扣9,医护人员通过击发手柄7进行按压以对痔疮患者的患处进行切除,避免在手术时误压到击发手柄7上,影响最佳治疗时机,通过第一转轴6进行按压击发手柄7对患处进行切除,就这样一种医用肛肠吻合器的使用流程就完成了,升降杆15的型号为YS-NZ100-12A。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医用肛肠吻合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外侧设置有握把(2),且握把(2)表面设置有防滑套(3),所述握把(2)外侧设置有第一套筒(4),且第一套筒(4)内侧均设置有活动块(5),同时活动块(5)与第一转轴(6)配合安装,所述第一转轴(6)外侧均设置有击发手柄(7),所述第一套筒(4)内侧均设置有第二转轴(8),且第二转轴(8)外侧均设置有安全扣(9),所述第一套筒(4)外侧设置有固定杆(10),且固定杆(10)外侧设置有第二套筒(11),同时第二套筒(11)内侧壁开设有固定孔(12),所述第二套筒(11)内侧设置有活塞(13),且活塞(13)外侧均设置有活动柱(14),所述握把(2)内侧设置有升降杆(15),且升降杆(15)外侧设置有顶针(16),同时顶针(16)与限位杆(17)配合安装,所述限位杆(17)外侧设置有抵钉座(18),且抵钉座(18)内侧壁开设有限位孔(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肛肠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套(3)与握把(2)紧密贴合,且握把(2)的长度与防滑套(3)的长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肛肠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4)通过固定杆(10)与第二套筒(11)螺纹连接,且第一套筒(4)的外壁与第二套筒(11)的内壁均为螺纹状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肛肠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击发手柄(7)通过第一转轴(6)与第一套筒(4)构成旋转结构,且第一转轴(6)以第一套筒(4)呈中轴线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肛肠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扣(9)通过第二转轴(8)与第一套筒(4)构成旋转结构,且第二转轴(8)以第一套筒(4)呈中轴线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肛肠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16)通过限位杆(17)与抵钉座(18)螺纹连接,且限位杆(17)的外壁与抵钉座(18)的内壁均为螺纹状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肛肠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钉座(18)通过升降杆(15)与第二套筒(11)构成升降结构,且抵钉座(18)与升降杆(15)为平行布置。
CN202022122019.7U 2020-09-24 2020-09-24 一种医用肛肠吻合器 Active CN2139635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22019.7U CN213963512U (zh) 2020-09-24 2020-09-24 一种医用肛肠吻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22019.7U CN213963512U (zh) 2020-09-24 2020-09-24 一种医用肛肠吻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63512U true CN213963512U (zh) 2021-08-17

Family

ID=77254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22019.7U Active CN213963512U (zh) 2020-09-24 2020-09-24 一种医用肛肠吻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635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963512U (zh) 一种医用肛肠吻合器
CN111707571B (zh) 一种环刀手术刀片锋利度测试仪
CN205831848U (zh) 一种腔内切割吻合器用切割刀退刀检测保护装置
CN202489995U (zh) 痔核两用套扎钳
CN209916347U (zh) 一种妇科节育环取环器
CN203677240U (zh) 骨科取钉装置
CN213098039U (zh) 子宫内膜取样器
CN212483236U (zh) 一种环刀手术刀片锋利度测试仪
CN210843383U (zh) 一种妇科大夫手术抓钳夹
CN216797773U (zh) 一种泌尿外科临床专用包皮吻合环切器
CN102475939A (zh) 照明型肛肠内张器
CN204016423U (zh) 妇产科腹腔肿瘤切除装置
CN218684849U (zh) 一种防疫检疫用检验钳
CN219784843U (zh) 试管夹持器
CN214073481U (zh) 一种妇产科用卵圆钳
CN213910456U (zh) 一种新型防脱落腹腔镜穿刺器
CN219354031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肛肠吻合器
CN213606613U (zh) 一次性使用管型吻合器
CN212037646U (zh) 一种采血护理压脉装置
CN214965601U (zh) 一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用多功能音叉装置
CN210056165U (zh) 一种用于包皮环切缝合装置
CN209826890U (zh) 一种用于清扫淋巴结的胃癌手术辅助装置
CN216495511U (zh) 一种带有图像引导功能的外科手术用手术钳
WO2020042505A1 (zh) 一种血管结扎手术装置
CN220898733U (zh) 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缝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Guo Shiyang

Inventor after: Yang Jinwen

Inventor before: Yang Jinwe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03

Address after: No. 36, Jixing East Road, Jiguan District, Jixi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8100 (Jix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Patentee after: Guo Shiyang

Address before: 215222 215a, building 9, no.2351, Jiaotong Road, East Taihu Lake ecotourism resort, Wujia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kebeixiang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