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60942U - 一种植物透气保湿保肥培育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植物透气保湿保肥培育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60942U
CN213960942U CN202023156029.9U CN202023156029U CN213960942U CN 213960942 U CN213960942 U CN 213960942U CN 202023156029 U CN202023156029 U CN 202023156029U CN 213960942 U CN213960942 U CN 2139609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in
plant
pipe
honeycomb duct
tee b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5602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丹
康传志
周涛
江维克
肖承鸿
杨昌贵
张成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of CAMS
Gui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of CAMS
Gui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of CAMS, Gui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of CAMS
Priority to CN20202315602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609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609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609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植物透气保湿保肥培育盆,涉及培育盆技术领域,该植物透气保湿保肥培育盆,包括双层盆体,所述双层盆体由内盆和套设在内盆上的外盆组成,所述内盆的四周和底部与外盆的内腔形成凹形的空腔,所述内盆和外盆的顶部衔接形成端面,所述双层盆体的端面上均匀设置有圆槽,所述空腔内设置三通导流管,所述三通导流管的顶部贯穿圆槽并延伸至双层盆体的外部,所述三通导流管的底部位于空腔内,所述三通导流管的分支贯穿内盆侧壁设置的通孔并延伸至内盆内部,所述三通导流管的分支端部为过滤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内盆、外盆和三通导流管,解决了植物培育过程中存在缺水、透气性不佳以及水量过多引起涝害、肥料养分流失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植物透气保湿保肥培育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培育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植物透气保湿保肥培育盆。
背景技术
植物作为一种观赏盆景,通过培育盆栽培,为了保证植物长势优良,需要保证在培养时有足够的养分,影响植物长势的环境因素通常包括温度、光照、水分、空气、土壤和肥料,在以植物为特色的景观中,植物量都较大,对植物的照料无法全面保证,当前市场上流通的培育盆以底部开设有排水孔并带有开放式托盘的花盆为主,浇水过少,不能满足植物生长发育需求,因此往往需要人工频繁浇水,而频繁浇水导致植物因培养基质中水分过多形成植株涝害,如果浇水水分过多而从底部排水孔中流失造成盆底部及周围污染,还需人工清洁打扫,水分流失的同时还会带走盆中培育基质内养分,造成基质肥力下降。此外,由于培育盆空间的局限性,植物定植后很难进行翻土、施肥等操作,使得基质板结不透气,植株根际缺氧,从而存在缺水、透气性不佳以及水量过多引起涝害、肥料养分流失的问题。
为了解决植物培育盆不蓄水的问题,市面上很多关于具保湿功能性培育盆的设计,设计均以上下结构为主体,或内盆底部开口与下部蓄水盆直接相连;或内盆底部开口,通过导流管吸取下部蓄水盆中水分;或在培养基质的底部或周围添加高吸水树脂、无纺布、树脂等保湿材料;或是架设水泵、感应器等实现自动浇水。但是基于盆底开口或在盆底通过导流管的上下结构的保湿性功能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栽培基质的保湿问题,浇水后,水往往是一泻而下,基质还没充分吸水,水已经渗到盆底流出盆体,并带走基质内营养成分;在培养基质的底部或周围添加保湿材料的设计,而这些材料往往具有强吸水、保水作用,但是吐水能力差,这也意味着保湿材料的添加是将培养基质中的水分吸走,而不能反供给给培养基质,而且这些材料往往不透气,可能会引起植物烂根、腐根;含蓄水盆的培育盆,又多为封闭结构,不利于植株生长;架设有水泵、感应器等结构培育盆往往需要供电设施,结构复杂、成本高、占地面积广、安全性低,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与推广。
针对上述问题,为了解决植物培育过程中能够蓄水保湿、透气且保肥的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植物透气保湿保肥培育盆。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植物透气保湿保肥培育盆,解决了植物培育过程中存在缺水、透气性不佳以及水量过多引起涝害、肥料养分流失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植物透气保湿保肥培育盆,包括双层盆体,所述双层盆体由内盆和套设在内盆上的外盆组成,所述内盆的四周和底部与外盆的内腔形成凹形的空腔,所述内盆和外盆的顶部衔接形成端面,所述双层盆体的端面上均匀设置有圆槽,所述空腔内设置三通导流管,所述三通导流管的顶部贯穿圆槽并延伸至双层盆体的外部,所述三通导流管的底部位于空腔内,所述三通导流管的分支贯穿内盆侧壁设置的通孔并延伸至内盆内部,所述三通导流管的分支端部为过滤器。
优选的,所述三通导流管由直通的主管、支管和过滤球头组成,所述主管、支管和过滤球头均相通,所述支管为三通导流管的分支并设置在主管中下部,所述过滤球头为三通导流管的过滤器。
优选的,所述支管斜向上插入通孔内。
优选的,所述过滤球头主要由支管端部形成球状的网孔套组成,所述过滤球头的网孔套内设置海绵球体,所述海绵球体上包裹纱网层,所述纱网层的口部与支管的内壁粘接。
优选的,所述主管沿靠近尾部方向内径缩小形成锥形管并延伸至外盆底部。
优选的,所述主管的端部贯穿圆槽并设置盖体。
优选的,所述主管和支管表面均套设有密封圈,且密封圈分别嵌套在圆槽和通孔内。
优选的,所述内盆、外盆以及端面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外盆上设置有透明的窗口。
优选的,外盆外形为圆形、腰形、蛋形、四方、长方、三角、六角、八角、折角或筒形中的一种。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植物透气保湿保肥培育盆,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内盆、外盆和三通导流管,利用内盆盛装培养基质与种植植物,利用外盆用于蓄积水、化肥、农药等,利用三通导流管用于空气、水分、化肥、农药的引流及回流,从三通导流管内进行空气的流通,并用于注入水、液化的化肥农药等,可以根据需求开放、关闭盖体,设置支管将从主管上管口注入的水、化肥、农药及空气等引入内盆,并将多余的水、化肥、农药等引流至主管下管口,主管呈锥形,伸入外盆底部,可将多余的液体等引流至外盆蓄积,未进行人工浇灌时,可时时将外盆蓄积的液体回流至内盆,补充基质水分、营养成分。
(2)从保湿防涝的角度,基质保湿的前提是充分的吸收水分,而基质吸水的能力有限,浇水后不可能立即饱和,因此,浇水后应该给予培养基质充分的吸水反应时间;对于植物生长而言,最好的保湿基质就是培养植物基质的本身,而非依靠其他保湿材料;这也是本实用新型在内盆侧壁的中下部分设置通孔,而非底部开孔的原因所在;当浇灌后,水不会一泻而下流出盆外,而是聚集在盆内,给基质充分的吸收反应时间,当基质中水分饱和后,内盆通孔以上部分多余的部分会流入主管并引流至外盆蓄积;此时内盆通孔以下部分的基质还依然充分蓄积水,时时供给给通孔以上部分的基质,即用下部基质起到保湿的作用,使得植株的生长环境更自然;当内盆孔以下部分的基质中水分少的时候,由于压力差的存在,又可将外盆蓄积的水,从主管尾部回流至内盆,从而实现长时间不浇水的情况下,也能将水分时时供给给培养基质,保证培养基质中水分足的同时不涝害的有益效果。
(3)从透气角度,植物定植后,应该进行中耕翻土工作,增强培养基质氧气含量,但对于盆栽而言,由于空间的限定,翻土操作难度大,使得基质板结不透气,植株根际缺氧,也可能会因翻土操作不当,损伤植株根际;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主管管口带盖体,可将盖体打开,空气可以从主管、支管流入内盆,内盆中的空气也可通过支管、主管流通,实现盆内外的空气交流。
(4)从人工浇灌的角度,浇灌后,能保持较长时间,减少人工操作。对于盆栽而言,浇灌后不造成盆底部及周围环境污染,减少人工清扫工作。本实用新型具有蓄积功能,当浇灌后,多余的水分及从基质中带走的营养成分可蓄积于外盆与内盆中间的空腔内,时时供给给基质,实现了一次浇灌后盆内基质能长时间保持水分,同时也不会带走基质中的成分,即实现了盆内营养成分循环使用,不会造成浇灌后盆底部及周围环境的污染,且外盆壁上留有观测盆内水量的透明的窗口,当盆内水位过低时,可从主管上管口注入水分。
(5)从市场的角度,结构越简单,生产成本越低,占用空间越少,盆体的造型越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仅由内盆、外盆及三通导流管组成,组装容易,耗材少,成本低,且能起到到透气、保湿、防涝、便浇灌的有益效果,同时外盆可根据市场需求,设计为圆形、腰形、蛋形、四方、长方、三角、六角、八角、折角或筒形等多种外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剖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结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三通导流管正剖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三通导流管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球头位置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5中C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1、双层盆体;11、内盆;12、外盆;2、空腔;3、圆槽;4、三通导流管;41、主管;42、支管;43、过滤球头;4301、网孔套;4302、海绵球体;4303、纱网层;5、通孔;6、盖体;7、密封圈;8、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植物透气保湿保肥培育盆,包括双层盆体1,双层盆体1由内盆11和套设在内盆11上的外盆12组成,内盆11用于盛装培养基质与种植植物,外盆12用于蓄积水、化肥、农药等,内盆11的四周和底部与外盆12的内腔形成凹形的空腔2,内盆11和外盆12的顶部衔接形成端面,双层盆体1的端面上均匀设置有圆槽3,空腔2内设置三通导流管4,三通导流管4的顶部贯穿圆槽3并延伸至双层盆体1的外部,三通导流管4的底部位于空腔2内,三通导流管4的分支贯穿内盆11侧壁设置的通孔5并延伸至内盆11内部,三通导流管4的分支端部为过滤器,三通导流管4用于空气、水分、化肥、农药等的引流及回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三通导流管4由直通的主管41、支管42和过滤球头43组成,主管41、支管42和过滤球头43均相通,主管41的端部贯穿圆槽3并设置盖体6,主管41沿靠近尾部方向内径缩小形成锥形管并延伸至外盆12底部,支管42为三通导流管4的分支并设置在主管41中下部,且支管42斜向上插入通孔5内,过滤球头43为三通导流管4的过滤器,过滤球头43主要由支管42端部形成球状的网孔套4301组成,过滤球头43的网孔套4301内设置海绵球体4302,海绵球体4302上包裹纱网层4303,纱网层4303的口部与支管42的内壁粘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主管41和支管42表面均套设有密封圈7,且密封圈7分别嵌套在圆槽3和通孔5内,圆槽3和通孔5的直径、数目、位置根据盆的大小及需求而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内盆11、外盆12以及端面一体成型,内盆11和外盆12也可与端面卡扣相连或焊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外盆12上设置有透明的窗口8,便于观测盆内水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外盆12可根据市场需求,设计为圆形、腰形、蛋形、四方、长方、三角、六角、八角、折角或筒形等多种外形。
实施例一
内盆11:一个,侧壁的下部均匀分布有小孔二个,孔径2cm。
外盆12:一个,端面均匀分布圆槽二个,孔径2.3cm;壁上留有观测盆内水量的透明窗口8。
三通导流管4:二个,根据管的所处空间位置主管41分为上管、中管、下管,上管口径由管口内孔径2cm逐渐缩小至1.5,上管口带密封的盖体6;中管口径由管口内孔径1.5cm逐渐缩小至1cm,下管口衔接支管42;下管口径由管口内孔径1cm逐渐缩小至0.5cm,伸入外盆12底部。
工作原理:在培育盆中种入春兰一株,植株生长良好,浇灌时从主管41上管口注入水分及液化的化肥、农药等,液体均没有流出盆外,而是聚集在盆内,给基质充分的吸收反应时间,当基质中液体等饱和后,内盆11的通孔5以上部分多余的部分流入支管42,由支管42引流至外盆12内蓄积;当内盆11的通孔5以下部分的基质中液体少的时候,由于压力差的存在,又可将外盆12蓄积的液体,从支管42回流至内盆11;同时,通过外盆12壁上留有观测盆内水量的透明窗口8观察盆内水位,水位过低时,从主管41上管口注入液体,可根据需求将主管41上管口的盖体6打开,空气可以从主管41至支管42流入内盆11,内盆11中的空气也可通过支管42至主管41,实现盆内外的空气交流。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内盆11、外盆12和三通导流管4,解决了植物培育过程中存在缺水、透气性不佳以及水量过多引起涝害、肥料养分流失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植物透气保湿保肥培育盆,包括双层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盆体(1)由内盆(11)和套设在内盆(11)上的外盆(12)组成,所述内盆(11)的四周和底部与外盆(12)的内腔形成凹形的空腔(2),所述内盆(11)和外盆(12)的顶部衔接形成端面,所述双层盆体(1)的端面上均匀设置有圆槽(3),所述空腔(2)内设置三通导流管(4),所述三通导流管(4)的顶部贯穿圆槽(3)并延伸至双层盆体(1)的外部,所述三通导流管(4)的底部位于空腔(2)内,所述三通导流管(4)的分支贯穿内盆(11)侧壁设置的通孔(5)并延伸至内盆(11)内部,所述三通导流管(4)的分支端部为过滤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透气保湿保肥培育盆,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导流管(4)由直通的主管(41)、支管(42)和过滤球头(43)组成,所述主管(41)、支管(42)和过滤球头(43)均相通,所述支管(42)为三通导流管(4)的分支并设置在主管(41)中下部,所述过滤球头(43)为三通导流管(4)的过滤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植物透气保湿保肥培育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42)斜向上插入通孔(5)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植物透气保湿保肥培育盆,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球头(43)主要由支管(42)端部形成球状的网孔套(4301)组成,所述过滤球头(43)的网孔套(4301)内设置海绵球体(4302),所述海绵球体(4302)上包裹纱网层(4303),所述纱网层(4303)的口部与支管(42)的内壁粘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植物透气保湿保肥培育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41)沿靠近尾部方向内径缩小形成锥形管并延伸至外盆(12)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植物透气保湿保肥培育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41)的端部贯穿圆槽(3)并设置盖体(6)。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植物透气保湿保肥培育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41)和支管(42)表面均套设有密封圈(7),且密封圈(7)分别嵌套在圆槽(3)和通孔(5)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透气保湿保肥培育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盆(11)、外盆(12)以及端面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透气保湿保肥培育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盆(12)上设置有透明的窗口(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透气保湿保肥培育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盆(12)外形为圆形、腰形、蛋形、四方、长方、三角、六角、八角、折角或筒形中的一种。
CN202023156029.9U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植物透气保湿保肥培育盆 Active CN2139609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56029.9U CN213960942U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植物透气保湿保肥培育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56029.9U CN213960942U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植物透气保湿保肥培育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60942U true CN213960942U (zh) 2021-08-17

Family

ID=77247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56029.9U Active CN213960942U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植物透气保湿保肥培育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609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89751B1 (en) Plant cultivating apparatus using subirrigation
CN206423241U (zh) 一种沙土育苗装置
CN201758610U (zh) 节水保湿花盆
CN202050734U (zh) 浮式种植盆
CN205196439U (zh) 一种植物栽培用花盆
CN209964717U (zh) 一种室内植物养殖无人值守智能花盆
CN104904530A (zh) 无纺布袋套袋栽培方法
CN213960942U (zh) 一种植物透气保湿保肥培育盆
CN203985203U (zh) 集雨储水式花盆
CN206835832U (zh) 绿植保水膜
CN105325199A (zh) 一种简易通气贮水花盆
CN2234692Y (zh) 自动吸水式植物栽培盆
CN210900530U (zh) 一种防涝透气自动吸水花盆
CN206389863U (zh) 一种拆卸式育苗营养钵体
CN202551816U (zh) 全自动保湿透气槽孔无土栽培系统
CN214155504U (zh) 一种用于裸露地盆栽绿化的一体式新型花盆
CN209527262U (zh) 可种植植物的墙体
CN103651091B (zh) 全自动灌溉润孔栽培种植系统
CN113632703A (zh) 一种白芨立体高效有机绿色种植库的种植方法
CN208210932U (zh) 一种新型园林花卉培育设备
CN107306688B (zh) 一种蕨类植物水肥氧微型集成板
CN205865311U (zh) 自吸水及供肥的可拆装式多功能种植盘
CN217986109U (zh) 一种具有润土保水功能的新型花盆
CN218789423U (zh) 一种盐碱地用育苗灌溉节水装置
CN205902458U (zh) 一种水上有土栽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