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41964U - 一种室内消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室内消防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941964U CN213941964U CN202021976343.9U CN202021976343U CN213941964U CN 213941964 U CN213941964 U CN 213941964U CN 202021976343 U CN202021976343 U CN 202021976343U CN 213941964 U CN213941964 U CN 21394196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re
- fighting
- cabinet
- sleeve
- fire contr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室内消防装置,包括消防柜,所述消防柜内表面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与分隔板的左侧和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消防柜内表面的底部与分隔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消防柜左侧与柜门右侧转动连接,所述内部下侧设置有消防管道。该室内消防装置,通过消防接头一、消防水带、消防接头二、和消防开关的配合,使得消防开关连通的一组消防接头一在未与消防接头二连接的情况下,即使打开消防开关也不会引起水流外泄,避免了人员误操作或恶作剧的情况下导致的大量水资流外泄,避免了因此而形成较大的安全隐患,避免了因此导致的水资源浪费,提高了消防装置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室内消防装置。
背景技术
室内消防装置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其内一般设有室内消火栓,室内消火栓是室内管网向火场供水的,带有阀门的接口,为工厂、仓库、高层建筑、公共建筑及船舶等室内固定消防设施,通常安装在消火栓箱内,与喷淋机构等器材配套使用。近几年国内发生多起因儿童误操作或人员恶作剧而使得消防开关被开启,水源外泄导致楼内、室内进水,形成较大的安全隐患,造成较大的水资源浪费。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5814936U公开了一种室内消防装置,旨在提供一种具有快速组装,节省救援时间的优点的室内消防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消火栓箱内设有室内消火栓和喷淋装置,喷淋装置包括消防水带、固定在消防水带两端的连接扣环、与消防水带适配连接的水枪头,室内消火栓的一端连通送水管道,另一端设有调节阀和调节开关,室内消火栓上还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上一体设有与连接扣环适配连接的第一固定扣环,救援人员在使用时可以不用分清消防水带的端口就能够直接使用,安装方便,减少了救援人员使用时操作的时间,为火灾的紧急救援争取了时间,并且其水流的喷射能力更强,救援效果更加优良。但是该消防装置开启消防开关即可出水,无二次保护装置,人员误操作或恶作剧的情况下易导致大量水资流外泄,形成较大的安全隐患,浪费水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室内消防装置,解决了现有消防装置开启消防开关即可出水,无二次保护装置,人员误操作或恶作剧的情况下易导致大量水资流外泄,形成较大的安全隐患,浪费水资源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室内消防装置,包括消防柜,所述消防柜内表面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与分隔板的左侧和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消防柜内表面的底部与分隔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消防柜左侧与柜门右侧转动连接,所述内部下侧设置有消防管道,所述消防管道后端穿过消防柜后侧壁,所述消防管道顶部与消防开关底部连通,所述消防开关前侧与一组消防接头一后侧连通,所述分隔板顶部右侧与消防水带底部相接触,所述分隔板顶部左侧与喷管底部相接触,所述喷管左侧与另外一组消防接头一右侧连通,所述分隔板左侧设置有灭火器,所述灭火器底部与消防柜内表面的下侧相接触,所述消防接头一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表面的一端与滑座外侧固定连接,两组所述连接管靠近滑座的一端分别与喷管左侧和消防开关前侧连通,所述滑座中部设置有滑孔,所述滑座内表面与顶珠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顶珠外侧设置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内表面与顶珠的外表面相接触,所述消防水带的两端均与消防接头二的左侧连通,所述消防接头二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左侧与消防水带的一端连通,所述套管外表面的右侧与卡帽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套管内表面的中部与顶针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套管左侧贯穿开设有三组通孔,所述套管通过三组通孔与三组滚珠滑动连接,所述卡帽左侧设置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的内表面与套管的外表面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外表面的中部设置有卡槽,该卡槽的尺寸与滚珠尺寸相匹配,所述连接管外表面的尺寸与套管左侧内表面的尺寸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顶珠的尺寸与连接管内部远离滑座一端的尺寸相匹配,所述连接管远离滑座一端为圆台状。
优选的,所述分隔板的形状为T形,所述喷管为圆台状,且喷管与消防接头一连通一端的截面积大于其另外一端的截面积。
优选的,所述柜门通过合页与消防柜转动连接,所述柜门后部左侧与柜门把手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柜门前侧下部与文件盒后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三组所述通孔远离卡帽的一端为球面,三组通孔的尺寸与三组滚珠的尺寸相匹配。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室内消防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室内消防装置,通过消防接头一、消防水带、消防接头二、和消防开关的配合,使得消防开关连通的一组消防接头一在未与消防接头二连接的情况下,即使打开消防开关也不会引起水流外泄,避免了人员误操作或恶作剧的情况下导致的大量水资流外泄,避免了因此而形成较大的安全隐患,避免了因此导致的水资源浪费,提高了消防装置的安全性。
2、该室内消防装置,通过消防柜及分隔板的配合,使得各零部件可以分开放置,便于消防装置的整理和管理,通过在消防装置内加入灭火器,避免了灭火器单独放置导致的消防器材管理不便,方便了管理人员对消防器材的管理,文件盒的使用便于巡检文件的管理和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喷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消防接头一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消防接头二剖视图。
图中:1、消防柜;2、柜门;3、分隔板;4、消防管道;5、消防开关;6、消防接头一;601、连接管;602、滑座;603、顶珠;604、弹簧一;7、消防水带;8、消防接头二;801、套管;802、卡帽;803、顶针;804、滚珠;805、弹簧二;9、喷管;10、灭火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室内消防装置,包括消防柜1,消防柜1内表面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与分隔板3的左侧和右侧固定连接,消防柜1内表面的底部与分隔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消防柜1左侧与柜门2右侧转动连接,内部下侧设置有消防管道4,消防管道4后端穿过消防柜1后侧壁,消防管道4顶部与消防开关5底部连通,消防开关5前侧与一组消防接头一6后侧连通,分隔板3顶部右侧与消防水带7底部相接触,分隔板3顶部左侧与喷管9底部相接触,喷管9左侧与另外一组消防接头一6右侧连通,分隔板3左侧设置有灭火器10,灭火器10底部与消防柜1内表面的下侧相接触,消防接头一6包括连接管601,连接管601内表面的一端与滑座602外侧固定连接,两组连接管601靠近滑座602的一端分别与喷管9左侧和消防开关5前侧连通,滑座602中部设置有滑孔,滑座602内表面与顶珠603外表面滑动连接,顶珠603外侧设置有弹簧一604,弹簧一604的内表面与顶珠603的外表面相接触,消防水带7的两端均与消防接头二8的左侧连通,消防接头二8包括套管801,套管801的左侧与消防水带7的一端连通,套管801外表面的右侧与卡帽802内表面滑动连接,套管801内表面的中部与顶针803的外侧固定连接,套管801左侧贯穿开设有三组通孔,套管801通过三组通孔与三组滚珠804滑动连接,卡帽802左侧设置有弹簧二805,弹簧二805的内表面与套管801的外表面相接触。
具体的,为了使消防接头一6和消防接头二8可以有效的连接,连接管601外表面的中部设置有卡槽,该卡槽的尺寸与滚珠804尺寸相匹配,连接管601外表面的尺寸与套管801左侧内表面的尺寸相匹配。
具体的,为了使可以在指定情况下接通或封闭消防接头一6,顶珠603的尺寸与连接管601内部远离滑座602一端的尺寸相匹配,连接管601远离滑座602一端为圆台状。
具体的,为了将消防柜1分割出较多的独立空间,分隔板3的形状为T形,为了喷出的水流有较大的速度及冲击力,喷管9为圆台状,且喷管9与消防接头一6连通一端的截面积大于其另外一端的截面积。
具体的,为了便于柜门的开闭,柜门2通过合页与消防柜1转动连接,柜门2后部左侧与柜门把手的前侧固定连接,为了消防装置巡检文件的放置,柜门2前侧下部与文件盒后侧固定连接。
具体的,为了避免滚珠804掉落,三组通孔远离卡帽802的一端为球面,三组通孔的尺寸与三组滚珠804的尺寸相匹配。
工作原理:在不使用的情况下,顶珠603在弹簧一604的作用下与连接管601的内表面紧密接触,此时即使打开消防开关5水流也无法从连接管601内部流通,从而避免了非正常情况下的水流外泄,将消防接头一6靠近顶珠603的一端插入消套管801内,向左侧拉动卡帽802至滚珠804与卡槽相接触,松开卡帽802,在弹簧二805的作用下卡帽向右侧滑动并限制滚珠804的活动,与此同时顶针803将顶珠603向另一侧推动,从而使顶珠603外表面与连接管601外表面不再接触,此时消防接头一6与消防接头二8卡接,连接管601内部与套管801内部连通,水流可以通过,反向操作即可分离消防接头一6和消防接头二8,使用时将两组消防接头一6分别与两组消防接头二8卡接打开消防开关即可进行消防作业。
综上所述,该室内消防装置,通过消防接头一6、消防水带7、消防接头二8、和消防开关5的配合,使得消防开关5连通的一组消防接头一6在未与消防接头二8连接的情况下,即使打开消防开关5也不会引起水流外泄,避免了人员误操作或恶作剧的情况下导致的大量水资流外泄,避免了因此而形成较大的安全隐患,避免了因此导致的水资源浪费,提高了消防装置的安全性,通过消防柜1及分隔板3的配合,使得各零部件可以分开放置,便于消防装置的整理和管理,通过在消防装置内加入灭火器10,避免了灭火器10单独放置导致的消防器材管理不便,方便了管理人员对消防器材的管理,文件盒的使用便于巡检文件的管理和放置。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室内消防装置,包括消防柜(1),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柜(1)内表面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与分隔板(3)的左侧和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消防柜(1)内表面的底部与分隔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消防柜(1)左侧与柜门(2)右侧转动连接,内部下侧设置有消防管道(4),所述消防管道(4)后端穿过消防柜(1)后侧壁,所述消防管道(4)顶部与消防开关(5)底部连通,所述消防开关(5)前侧与一组消防接头一(6)后侧连通,所述分隔板(3)顶部右侧与消防水带(7)底部相接触,所述分隔板(3)顶部左侧与喷管(9)底部相接触,所述喷管(9)左侧与另外一组消防接头一(6)右侧连通,所述分隔板(3)左侧设置有灭火器(10),所述灭火器(10)底部与消防柜(1)内表面的下侧相接触,所述消防接头一(6)包括连接管(601),所述连接管(601)内表面的一端与滑座(602)外侧固定连接,两组所述连接管(601)靠近滑座(602)的一端分别与喷管(9)左侧和消防开关(5)前侧连通,所述滑座(602)中部设置有滑孔,所述滑座(602)内表面与顶珠(603)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顶珠(603)外侧设置有弹簧一(604),所述弹簧一(604)的内表面与顶珠(603)的外表面相接触,所述消防水带(7)的两端均与消防接头二(8)的左侧连通,所述消防接头二(8)包括套管(801),所述套管(801)的左侧与消防水带(7)的一端连通,所述套管(801)外表面的右侧与卡帽(802)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套管(801)内表面的中部与顶针(803)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套管(801)左侧贯穿开设有三组通孔,所述套管(801)通过三组通孔与三组滚珠(804)滑动连接,所述卡帽(802)左侧设置有弹簧二(805),所述弹簧二(805)的内表面与套管(801)的外表面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消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601)外表面的中部设置有卡槽,该卡槽的尺寸与滚珠(804)尺寸相匹配,所述连接管(601)外表面的尺寸与套管(801)左侧内表面的尺寸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消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珠(603)的尺寸与连接管(601)内部远离滑座(602)一端的尺寸相匹配,所述连接管(601)远离滑座(602)一端为圆台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消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3)的形状为T形,所述喷管(9)为圆台状,且喷管(9)与消防接头一(6)连通一端的截面积大于其另外一端的截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消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柜门(2)通过合页与消防柜(1)转动连接,所述柜门(2)后部左侧与柜门把手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柜门(2)前侧下部与文件盒后侧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消防装置,其特征在于:三组所述通孔远离卡帽(802)的一端为球面,三组通孔的尺寸与三组滚珠(804)的尺寸相匹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976343.9U CN213941964U (zh) | 2020-09-11 | 2020-09-11 | 一种室内消防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976343.9U CN213941964U (zh) | 2020-09-11 | 2020-09-11 | 一种室内消防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941964U true CN213941964U (zh) | 2021-08-13 |
Family
ID=77201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976343.9U Active CN213941964U (zh) | 2020-09-11 | 2020-09-11 | 一种室内消防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941964U (zh) |
-
2020
- 2020-09-11 CN CN202021976343.9U patent/CN21394196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941964U (zh) | 一种室内消防装置 | |
CN213868075U (zh) | 地埋旋转式消防栓 | |
CN215568358U (zh) | 一种防误触消防栓阀门柄 | |
CN211024929U (zh) | 一种建筑消防用水智能预警设备 | |
CN210205684U (zh) | 一种闭式泡沫水喷淋消防系统 | |
CN217015149U (zh) | 一种煤矿井下消防器材存放装置 | |
CN210543041U (zh) | 带测试功能的高压细水雾分区控制阀箱 | |
CN215060318U (zh) | 一种消防管的快速安装接口 | |
CN217401795U (zh) | 一种消防用分水器 | |
CN218338872U (zh) | 一种快速安装的消防水管管接头 | |
CN217724429U (zh) | 一种消防水系统用应急消防装置 | |
CN211340990U (zh) | 一种消防用安全消防栓 | |
JP2589095Y2 (ja) | 掃除流し水栓 | |
CN217724407U (zh) | 一种绿色建筑用安全检测消防装置 | |
CN219878997U (zh) | 一种应急消防柜 | |
CN111135508A (zh) | 消防软管消防水带合用系统 | |
CN220090331U (zh) | 灭火装置及灭火系统 | |
CN215411529U (zh) | 一种可以灭火的顶灯 | |
CN211752099U (zh) | 一种消防用消火栓箱 | |
CN214596939U (zh) | 一种便携式消防街接头 | |
CN220608961U (zh) | 一种干式消防竖管的干湿转换装置及消防系统 | |
CN215938870U (zh) | 一种带消防软管卷盘供水功能的减压型室内消火栓 | |
CN216798545U (zh) | 智能ddc控制柜 | |
CN216395127U (zh) | 一种消防栓 | |
CN210199931U (zh) | 一种火灾图像识别用三种等级烟雾识别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01 Address after: 030000 Room 415, Comprehensive Office Building, Phase II,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 Park, Jinxiu Street, Taiyuan Yangqu Park, Taiyuan Demonstration Area, Sh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xi Huazheng Innov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030000 No. 3, No. 24, 2nd floor, 15 Yam Shi Street, Xinghualing District, Taiyuan City, Sh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e Ling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