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40709U - 血管内低温诱导模拟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血管内低温诱导模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40709U
CN213940709U CN202022232662.5U CN202022232662U CN213940709U CN 213940709 U CN213940709 U CN 213940709U CN 202022232662 U CN202022232662 U CN 202022232662U CN 213940709 U CN213940709 U CN 2139407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otid artery
tube
artery model
elastic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3266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原
吉训明
李明
尹志臣
姜缪文
吴川杰
吴隆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anwu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Xuanwu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anwu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Xuanwu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223266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407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407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407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亚低温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管内低温诱导模拟装置。其中,颈动脉模型管上的安装槽朝向颈动脉模型管的外侧凹陷;颈动脉模型管的内壁设有覆盖安装槽的弹性膜,弹性膜的边缘与颈动脉模型管的内壁密封连接;安装槽中设有空心的弹性囊;并且当注射器向弹性囊中注射液体,弹性囊体积增大并将弹性膜向颈动脉模型管的内部顶起;低温储液罐通过第二压力泵与第二导管连通,第二导管从主动脉弓模型管的末端穿设至弹性膜与颈动脉模型管的首端之间,颈动脉模型管上的第二温度传感器位于第二导管与弹性膜之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拟颈动脉处缺血状态的血管内低温诱导模拟装置,以辅助研究血流的流量变化对降温情况的影响。

Description

血管内低温诱导模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亚低温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管内低温诱导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亚低温治疗是指将患者的核心温度降低至32~35℃,也就是形成亚低温区域,来阻止或减轻各种原因引起的神经损伤。亚低温治疗作为有效的神经保护措施在部分领域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可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低温神经保护。其主要神经保护机制在于它能够影响人体新陈代谢速率和细胞凋亡机制,这其中就包括抑制自由基以及炎症因子的产生,减少缺血引起的钙离子内流现象和保护血脑屏障等。
亚低温治疗可分为三个阶段,诱导低温、维持低温和复温,目标温度控制作为亚低温治疗的关键参数,其低温诱导速率、低温温度范围、低温实施方式以及维持时间、复温速率等均影响着低温对神经保护的治疗效果。因此亚低温治疗过程中,低温诱导和维持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
低温诱导一般分为体表低温和血管内低温,其中血管内低温由于其精准的控温能力得到广泛认可。但是,目前血管内低温诱导技术的温降效果除了与低温诱导参数有关外,还与靶部位血流状态有关。所以亟需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了解其降温效果;尤其是在颈动脉处缺血状态下,血流的流量变化对降温情况的影响,从而为制定缺血性脑卒中局部靶向低温神经保护策略提供理论支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拟颈动脉处缺血状态的血管内低温诱导模拟装置,以辅助研究血流的流量变化对降温情况的影响。
上述血管内低温诱导模拟装置包括可加热储液罐、第一压力泵、主动脉弓模型管、颈动脉模型管、低温储液罐和第二压力泵;可加热储液罐的出液口通过第一压力泵与主动脉弓模型管的首端连通,主动脉弓模型管的末端与可加热储液罐的进液口连通;颈动脉模型管的首端与主动脉弓模型管连通,颈动脉模型管的末端通过第一导管与可加热储液罐的进液口连通;第一导管上设有第一流量计和第一温度传感器;颈动脉模型管上设有安装槽,安装槽朝向颈动脉模型管的外侧凹陷;颈动脉模型管的内壁设有弹性膜,弹性膜覆盖安装槽,弹性膜的边缘与颈动脉模型管的内壁密封连接;安装槽中设有空心的弹性囊,弹性囊与注射器的注射口连通,注射器位于颈动脉模型管的外部;并且当注射器向弹性囊中注射液体,弹性囊体积增大并将弹性膜向颈动脉模型管的内部顶起;低温储液罐通过第二压力泵与第二导管连通,第二导管从主动脉弓模型管的末端穿设至弹性膜与颈动脉模型管的首端之间,颈动脉模型管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位于第二导管与弹性膜之间。
可选的,当弹性囊中注满液体时,弹性囊为椭球状。
可选的,安装槽设置为环状结构,弹性囊为环状结构,弹性囊套装于安装槽中;弹性膜为圆筒状,弹性膜的轴向两端与颈动脉模型管的内壁密封连接。
可选的,弹性囊上设有输液管,输液管贯穿安装槽的底壁,弹性囊通过输液管与注射器的注射口连通。
可选的,安装槽的底壁的外侧设有基座,输液管穿设于基座中。
可选的,输液管与弹性囊胶粘连接。
可选的,注射器上设有表示液体量的刻度线。
可选的,未注入液体时,安装槽的深度大于弹性囊高度。
可选的,还包括微量注射泵,注射器安装于微量注射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注射器向空心的弹性囊中注入液体,弹性囊的体积逐渐增加并挤压弹性膜,弹性膜向颈动脉模型管的内部拱起,从而模拟颈动脉内部生成血栓时的形貌;另外,第二温度传感器可以测量低温灌注液在刚进入到颈动脉模型管时的温度;第一温度传感器可以测量混合液在流过阀件后的温度,第一流量计可以测量混合液在阀件处的流量;所以颈动脉模型管可以模拟颈动脉处缺血状态下血液流量对温降情况的影响。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血管内低温诱导模拟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颈动脉模型管的示意图。
其中,1、可加热储液罐;2、第一压力泵;3、主动脉弓模型管;4、颈动脉模型管;5、低温储液罐;6、第二压力泵;7、第一导管;8、第一流量计;9、第一温度传感器;10、第二导管;11、注射器;12、弹性膜;13、第二温度传感器;14、第二流量计;15、第三温度传感器;16、第四温度传感器;17、第五温度传感器;18、接头;19、股动脉模型管;20、压力传感器;21、安装槽;22、弹性囊;23、输液管;24、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血管内低温诱导模拟装置(以下简称模拟装置),其包括可加热储液罐1、第一压力泵2、主动脉弓模型管3、颈动脉模型管4、低温储液罐5和第二压力泵6。可加热储液罐1的出液口通过第一压力泵2与主动脉弓模型管3的首端连通,主动脉弓模型管3的末端与可加热储液罐1的进液口连通。颈动脉模型管4的首端与主动脉弓模型管3连通,颈动脉模型管4的末端通过第一导管7与可加热储液罐1的进液口连通。第一导管7上设有第一流量计8和第一温度传感器9。颈动脉模型管4上设有安装槽21,安装槽21朝向颈动脉模型管4的外侧凹陷;颈动脉模型管4的内壁设有弹性膜12,弹性膜12覆盖安装槽21,弹性膜12的边缘与颈动脉模型管4的内壁密封连接;安装槽21中设有空心的弹性囊22,弹性囊22与注射器11的注射口连通,注射器11位于颈动脉模型管4的外部;并且当注射器11向弹性囊22中注射液体,弹性囊22体积增大并将弹性膜12向颈动脉模型管4的内部顶起。低温储液罐5通过第二压力泵6与第二导管10连通,第二导管10从主动脉弓模型管3的末端穿设至弹性膜12与颈动脉模型管4的首端之间,颈动脉模型管4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3,第二温度传感器13位于第二导管10与弹性膜12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液体在可加热储液罐1、第一压力泵2、主动脉弓模型管3和颈动脉模型管4组成的循环系统中流动,从而模拟血液在人体内的循环流动。更具体的,可加热储液罐1可以对液体加热,以模拟人体内的温度环境(例如,可加热储液罐1中的液体可以维持在37摄氏度);第一压力泵2用于为液体的循环流动提供动力;主动脉弓模型管3模拟人体的主动脉弓;颈动脉模型管4模拟人体的颈动脉。通过上述部件组成了一个模拟人体血液的循环环境,方便研究人员进行模拟研究。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管10从主动脉弓模型管3的首端穿设至安装槽21与颈动脉模型管4的首端,所以第二导管10可以将低温储液罐5中存储的低温液体(沿着主动脉弓模型管3)引导至主动脉弓模型管3的首端,使得从可加热储液罐1的流向颈动脉模型管4的液体能够与低温液体在颈动脉模型管4的首端混合;并且混合液会沿着第一流量计8、第一温度传感器9所在的路线向可加热储液罐1流动。当然,第二压力泵6用于泵送低温液体,以防止低温液体倒流。所以低温储液罐5、第二压力泵6和第二导管10组成了低温液体灌注系统,用于将低温液体输送至颈动脉模型管4的首端,方便进行进一步的模拟研究。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囊22、弹性膜12、安装槽21和注射器11组成了一个模拟血栓的阀件。具体来说,通过注射器11向空心的弹性囊22中注入液体,弹性囊22的体积逐渐增加并挤压弹性膜12,弹性膜12向颈动脉模型管4的内部拱起(弹性膜12的初始状态为贴合在颈动脉模型管4的内壁上),从而模拟颈动脉内部生成血栓时的形貌。进一步来说,由于弹性膜12拱起,颈动脉模型管4的流通能力减弱,从而模拟颈动脉在具有血栓时(即缺血状态)的流通能力;并且可以通过控制弹性囊22的体积,来控制弹性膜12拱起的程度,以模拟不同大小的血栓。另外,第二温度传感器13设置在弹性膜12与颈动脉模型管4的首端之间,第二温度传感器13可以测量低温灌注液在刚进入到颈动脉模型管4时的温度,或者说第二温度传感器13可以测量低温灌注液在通过阀件之前的温度T;第一温度传感器9可以测量混合液在流过阀件后的温度T,第一流量计8可以测量混合液在阀件处的流量Q。所以颈动脉模型管4可以模拟颈动脉处缺血状态下血液流量对温降情况的影响;即通过对通过阀件之前的温度T、流过阀件后的温度T和阀件处的流量Q进行分析,获取血流的流量变化对降温情况的影响。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可加热储液罐1和低温储液罐5均为常见的装置,本实用新型对其结构和原理不再赘述。例如,可加热储液罐1包括储液罐、电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电加热装置可以对储液罐中的液体进行加热,以使得储液罐中的液体维持在摄氏度;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储液罐中的液体,以及时开启或者关闭电加热装置,避免储液罐中的液体温度过高或过低。又例如,低温储液罐5包括储液罐和保温层,储液罐中储存有低温液体(例如温度范围在32~35℃的低温液体),保温层可以使储液罐中的液体维持低温。同样的,第一压力泵2和第二压力泵6也均为常见的装置,本实用新型对其结构和原理不再赘述,并且第一压力泵2优选滚压泵,第二压力泵6优选灌注泵。弹性膜12和弹性囊22可以是本领域常见的弹性材料制成的膜,例如橡胶膜。并且弹性膜12优选胶粘于颈动脉模型管4内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对于弹性膜12的靠近颈动脉模型管4的首端的一侧,安装槽21更靠近弹性膜12的远离颈动脉模型管4的首端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槽21与弹性膜12的纵向(即颈动脉模型管4的延伸方向)两侧的间距是不同的。具体来说,弹性膜12的远离颈动脉模型管4首端的一侧与安装槽21的间距,小于弹性膜12的靠近颈动脉模型管4首端的一侧与安装槽21的间距。所以当将弹性囊22体积增大时,弹性囊22会向弹性膜12施加推力以使弹性膜12拱起,而且靠近颈动脉模型管4首端一侧的弹性膜12部分为缓缓拱起,远离颈动脉模型管4首端一侧的弹性膜12部分为相对急剧拱起。此时整个弹性膜12拱起的形状更加接近人体血管中血栓的实际形状,模拟装置可以更加真实的模拟人体中血液的循环环境,所以可以获得更加准确的研究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槽21设置为环状结构,弹性囊22为环状结构,弹性囊22套装于安装槽21中。弹性膜12为圆筒状,弹性膜12的轴向两端与颈动脉模型管4的内壁密封连接。
颈动脉中的血栓,有些可能是围绕颈动脉内壁环形分布的。在本实施例中,鼓起的弹性囊22类似于轮胎内胎或者游泳圈,并套装于环形设置的安装槽21中。所以当弹性囊22的体积增大,弹性膜12会呈环形拱起,从而模拟围绕血管内壁环形分布的血栓。当然,当弹性囊22内部注射液体时,弹性膜12的直径与颈动脉模型管4的直径基本一致,以模拟颈动脉中正常的血液流通环境。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弹性囊22中注满液体时,弹性囊22为椭球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囊22胶粘于安装槽21的槽底,以防止弹性囊22在安装槽21中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囊22上设有输液管23,输液管23贯穿安装槽21的底壁,弹性囊22通过输液管23与注射器11的注射口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输液管23穿设于安装槽21的底壁中,以方便弹性囊22与注射器11的连通。输液管23与弹性囊22胶粘连接。另外,输液管23可以是一根硬质管,以避免输液管23折弯阻碍液体注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注射器11上设有表示液体量的刻度线,以使使用者了解液体的注入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未注入液体时,安装槽21的深度大于弹性囊22高度。所以未向弹性囊22中注入液体时,弹性膜12可以贴合在颈动脉模型管4的内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槽21的底壁的外侧设有基座24,输液管23穿设于基座24中。基座可以防止输液管23晃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压力泵2与主动脉弓模型管3的首端之间设有第二流量计1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流量计14可以测量从可加热储液罐1进入到主动脉弓模型管3的液体的流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压力泵2与主动脉弓模型管3的首端之间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15和压力传感器2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温度传感器15可以测量液体在进入主动脉弓模型管3首端之前的温度,从而模拟测量血液在进入亚低温治疗区前的温度。压力传感器20可以监测液体在进入主动脉弓模型管3首端之前的压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压力泵6与第二导管10之间设有第四温度传感器16。
在本实施例中,第四温度传感器16可以测量来自低温储液罐5的液体的温度,从而模拟测量低温灌注液在进入血液循环前的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动脉弓模型管3的末端与可加热储液罐1的进液口之间设有第五温度传感器17。
在本实施例中,第五传感器可以测量从主动脉弓模型管3末端流出的液体的温度,从而模拟测量血液在非亚低温治疗区域的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压力泵6通过连接管与第二导管10连通,连接管与降温管之间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管10可以直接插入到连接管的端部。第二导管10也可以通过一个接头18与连接管连接;具体来说,接头18为管状,接头18的一端与连接管连接,接头18的另一端与第二导管10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动脉弓模型管3的首端朝向其末端弯曲以形成弯曲段,颈动脉模型管4的首端与弯曲段连通,颈动脉模型管4背向主动脉弓模型管3的末端延伸;主动脉弓模型管3的末端通过两根股动脉模型管19与可加热储液罐1的进液口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股动脉模型管19模拟人体的股动脉,颈动脉模型管4的弯曲段与颈动脉模型管4连通,所以主动脉弓模型管3、颈动脉模型管4和股动脉模型管19的总体结构与人体的主动脉弓、颈动脉和股动脉的总体结构类似,更加接近人体中血液的循环路径,有助于获得更加准确的研究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模拟装置还包括微量注射泵,注射器11安装于微量注射泵11。通过控制微量注射泵,使注射器11中的液体精确且均匀的注射到弹性囊22中,而且微量注射泵还可以防止弹性囊22中的液体回流到注射器11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血管内低温诱导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加热储液罐(1)、第一压力泵(2)、主动脉弓模型管(3)、颈动脉模型管(4)、低温储液罐(5)和第二压力泵(6);
所述可加热储液罐(1)的出液口通过所述第一压力泵(2)与所述主动脉弓模型管(3)的首端连通,所述主动脉弓模型管(3)的末端与所述可加热储液罐(1)的进液口连通;所述颈动脉模型管(4)的首端与所述主动脉弓模型管(3)连通,所述颈动脉模型管(4)的末端通过第一导管(7)与所述可加热储液罐(1)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一导管(7)上设有第一流量计(8)和第一温度传感器(9);
所述颈动脉模型管(4)上设有安装槽(21),所述安装槽(21)朝向所述颈动脉模型管(4)的外侧凹陷;所述颈动脉模型管(4)的内壁设有弹性膜(12),所述弹性膜(12)覆盖所述安装槽(21),所述弹性膜(12)的边缘与所述颈动脉模型管(4)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安装槽(21)中设有空心的弹性囊(22),所述弹性囊(22)与注射器(11)的注射口连通,所述注射器(11)位于所述颈动脉模型管(4)的外部;并且当所述注射器(11)向所述弹性囊(22)中注射液体,所述弹性囊(22)体积增大并将所述弹性膜(12)向所述颈动脉模型管(4)的内部顶起;
所述低温储液罐(5)通过所述第二压力泵(6)与第二导管(10)连通,所述第二导管(10)从所述主动脉弓模型管(3)的末端穿设至所述弹性膜(12)与所述颈动脉模型管(4)的首端之间,所述颈动脉模型管(4)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3),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3)位于所述第二导管(10)与所述弹性膜(1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内低温诱导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弹性囊(22)中注满液体时,所述弹性囊(22)为椭球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内低温诱导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21)设置为环状结构,所述弹性囊(22)为环状结构,所述弹性囊(22)套装于所述安装槽(21)中;所述弹性膜(12)为圆筒状,所述弹性膜(12)的轴向两端与所述颈动脉模型管(4)的内壁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内低温诱导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囊(22)上设有输液管(23),所述输液管(23)贯穿所述安装槽(21)的底壁,所述弹性囊(22)通过所述输液管(23)与所述注射器(11)的注射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管内低温诱导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21)的底壁的外侧设有基座(24),所述输液管(23)穿设于所述基座(24)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管内低温诱导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23)与所述弹性囊(22)胶粘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内低温诱导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11)上设有表示液体量的刻度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内低温诱导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未注入液体时,所述安装槽(21)的深度大于所述弹性囊(22)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内低温诱导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量注射泵,所述注射器(11)安装于所述微量注射泵。
CN202022232662.5U 2020-10-09 2020-10-09 血管内低温诱导模拟装置 Active CN2139407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32662.5U CN213940709U (zh) 2020-10-09 2020-10-09 血管内低温诱导模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32662.5U CN213940709U (zh) 2020-10-09 2020-10-09 血管内低温诱导模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40709U true CN213940709U (zh) 2021-08-13

Family

ID=77203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32662.5U Active CN213940709U (zh) 2020-10-09 2020-10-09 血管内低温诱导模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407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995302A (en) Adjustable heating infusion apparatus
US3640283A (en) Disposable blood-warming container
CN205994792U (zh) 一种可加热、加压式灌肠袋
CN104117128A (zh) 亚低温治疗用球囊导管
CN105943356A (zh) 一种肘关节肢段封闭式熏洗仪
CN201030140Y (zh) 食管局部热灌注化疗装置
CN213940709U (zh) 血管内低温诱导模拟装置
CN214104381U (zh) 血管内低温诱导模拟平台
CN205006931U (zh) 具有加热功能的取精器
CN213940710U (zh) 血管内低温诱导模拟系统
CN110478555B (zh) 一种可保温加热与加压的灌肠器械
CN213940708U (zh) 血管内低温诱导模拟装置
CN205235047U (zh) 新型灌肠器
CN211050451U (zh) 一种多功能可调节新型灌肠装置
CN204092804U (zh) 亚低温治疗用球囊导管
CN208974782U (zh) 一种手术室输液输血护理器
CN210330591U (zh) 一种膀胱容量和压力测定装置
CN204520723U (zh) 简易膀胱容量和压力测定装置
CN209187783U (zh) 输液用的热水罐
CN209751811U (zh) 一种泌尿外科专用输液架
CN217960984U (zh) 一种膀胱热灌注化疗辅助装置
CN207024334U (zh) 一种持续膀胱冲洗温度控制装置
CN208319632U (zh) 盆腔炎治疗用俯卧位灌肠装置
CN210813003U (zh) 一种有效保持温度并可加压灌肠的灌肠器械
CN210992481U (zh) 一种保温医用导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