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35862U - 一种带支架型电感线圈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支架型电感线圈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935862U CN213935862U CN202120165859.3U CN202120165859U CN213935862U CN 213935862 U CN213935862 U CN 213935862U CN 202120165859 U CN202120165859 U CN 202120165859U CN 213935862 U CN213935862 U CN 21393586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il
- groove
- fixing
- welded
-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支架型电感线圈,涉及电感线圈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装置、支撑装置、接线装置、线圈装置以及卡扣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底板以及固定螺丝,支撑装置包括支柱以及支板,伸缩柱均与底板焊接,支柱均与支板焊接,接线装置包括进线槽,进线槽均与支板焊接,线圈装置包括支杆以及上线圈,支杆均与支板连接,卡扣装置包括卡槽,下线圈设有第一安装曹,卡槽安装于第一安装槽内。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支架型电感线圈,通过设置线圈装置和卡扣装置,上线圈绕着下线圈滑动,出现开口,从开口处绕线更加便捷,然后滑回上线圈,固定器和固定扣固定位置,使得线圈更节省人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感线圈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支架型电感线圈。
背景技术
电感线圈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进行工作的器件,当有电流流过一根导线时,就会在这根导线的周围产生一定的电磁场,而这个电磁场的导线本身又会对处在这个电磁场范围内的导线发生感应作用,对产生电磁场的导线本身发生的作用,叫做自感,即导线自己产生的变化电流产生变化磁场,这个磁场又进一步影响了导线中的电流,对处在这个电磁场范围的导线产生的作用,叫做互感。
在现有的电感线圈存在着绕线麻烦,没有支架,固定不方便的缺点,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带支架型电感线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支架型电感线圈,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绕线麻烦,没有支架,固定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支架型电感线圈,包括固定装置、支撑装置、接线装置、线圈装置以及卡扣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底板以及固定螺丝,所述底板两侧设有螺纹通孔,所述固定螺丝分别与螺纹通孔旋转配合,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伸缩柱、支柱以及支板,两个所述伸缩柱下表面均与底板上表面焊接,两个所述支柱下表面均设有滑动通孔,两个所述伸缩柱分别与滑动通孔滑动配合,两个所述支柱上表面均与支板下表面焊接,所述接线装置包括进线槽、进线螺丝以及出线槽,两个所述进线槽均与支板下表面焊接,两个所述进线槽设有进线孔,所述支板设有第二螺纹通孔且位置与进线槽相适应,两个所述进线螺丝分别与第二螺纹通孔旋转配合,两个所述出线槽下表面均与支板上表面焊接,两个所述出线槽设有出线孔,所述线圈装置包括支杆、下线圈以及上线圈,两个所述支杆下表面均与支板上表面连接,两个所述支杆上表面均与下线圈下表面焊接,所述下线圈设有滑轨,所述上线圈与滑轨滑动配合,所述卡扣装置包括卡槽、转轴、L形杆、第二弹簧以及保护孔,所述下线圈设有第一安装曹,所述卡槽安装于第一安装槽内,所述卡槽两侧表面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转轴两端分别与第二通孔旋转配合,所述转轴设有第三安装槽,所述L形杆安装于第三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弹簧下端与卡槽一表面焊接,所述第二弹簧上端与L形杆一端焊接,所述上线圈上表面设有第三通孔,所述保护孔一表面与第三通孔一表面连接,其中,固定螺丝的主要作用是固定设备,伸缩柱的主要作用是防震,支柱的主要作用是支撑,进线槽的主要作用是连接进线,进线螺丝的主要作用是固定进线,出线槽的主要作用是连接出线,支杆的主要作用是支撑线圈。
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固定螺帽,两个所述固定螺帽分别与固定螺丝旋转配合,其中,固定螺帽的主要作用是固定设备。
优选地,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一弹簧,两个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分别与两调整支柱下表面焊接,两个所述第一弹簧下端均与底板上表面焊接,其中,第一弹簧的主要作用是防震。
优选地,所述接线装置还包括出线螺丝,两个所述出线螺丝下端分别与两个出线槽旋转配合,其中,出线螺丝的主要作用是固定出线。
优选地,所述线圈装置还包括固定扣,所述固定扣下表面与下线圈上表面焊接,其中,线圈装置的主要作用是用来绕线。
优选地,所述卡扣装置还包括固定器,所述固定器下表面与L形杆连接,所述固定器上端与第三通孔滑动配合,其中,卡扣装置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固定线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固定装置和支撑装置,固定装置中底板和固定螺丝的使用使得固定方便,拆装维修方便,支撑装置中伸缩柱和第一弹簧的使用使得设备结构稳定,更加防震荡。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接线装置,进线螺丝和出现螺丝的按使用使得铜线更紧,不会出现脱线等漏电的危险。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线圈装置和卡扣装置,上线圈绕着下线圈滑动,出现开口,从开口处绕线更加便捷,然后滑回上线圈,固定器和固定扣固定位置,使得线圈更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支架型电感线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支架型电感线圈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支架型电感线圈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B-B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中D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固定装置;101、底板;102、固定螺丝;103、固定螺帽;200、支撑装置;201、伸缩柱;202、第一弹簧;203、支柱;204、支板;300、接线装置;301、进线槽;302、进线螺丝;303、出线槽;304、出线螺丝;400、线圈装置;401、支杆;402、下线圈;403、上线圈;404、固定扣;500、卡扣装置;501、卡槽;502、转轴;503、L形杆;504、第二弹簧;505、保护孔;506、固定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带支架型电感线圈,包括固定装置100、支撑装置200、接线装置300、线圈装置400以及卡扣装置500,固定装置100包括底板101以及固定螺丝102,底板101两侧设有螺纹通孔,固定螺丝102分别与螺纹通孔旋转配合,支撑装置200包括伸缩柱201、支柱203以及支板204,两个伸缩柱201下表面均与底板101上表面焊接,两个支柱203下表面均设有滑动通孔,两个伸缩柱201分别与滑动通孔滑动配合,两个支柱203上表面均与支板204下表面焊接,接线装置300包括进线槽301、进线螺丝302以及出线槽303,两个进线槽301均与支板204下表面焊接,两个进线槽301设有进线孔,支板204设有第二螺纹通孔且位置与进线槽301相适应,两个进线螺丝302分别与第二螺纹通孔旋转配合,两个出线槽303下表面均与支板204上表面焊接,两个出线槽303设有出线孔,线圈装置400包括支杆401、下线圈402以及上线圈403,两个支杆401下表面均与支板204上表面连接,两个支杆401上表面均与下线圈402下表面焊接,下线圈402设有滑轨,上线圈403与滑轨滑动配合,卡扣装置500包括卡槽501、转轴502、L形杆503、第二弹簧504以及保护孔505,下线圈402设有第一安装曹,卡槽501安装于第一安装槽内,卡槽501两侧表面设有第二通孔,转轴502两端分别与第二通孔旋转配合,转轴502设有第三安装槽,L形杆503安装于第三安装槽内,第二弹簧504下端与卡槽501一表面焊接,第二弹簧504上端与L形杆503一端焊接,上线圈403上表面设有第三通孔,保护孔505一表面与第三通孔一表面连接,其中,固定螺丝102的主要作用是固定设备,伸缩柱201的主要作用是防震,支柱203的主要作用是支撑,进线槽301的主要作用是连接进线,进线螺丝302的主要作用是固定进线,出线槽303的主要作用是连接出线,支杆401的主要作用是支撑线圈。
参照图1-6,固定装置100还包括固定螺帽103,两个固定螺帽103分别与固定螺丝102旋转配合,其中,固定螺帽103的主要作用是固定设备。
参照图1-6,支撑装置200还包括第一弹簧202,两个第一弹簧202另一端分别与两调整支柱203下表面焊接,两个第一弹簧202下端均与底板101上表面焊接,其中,第一弹簧202的主要作用是防震。
参照图1-6,接线装置300还包括出线螺丝304,两个出线螺丝304下端分别与两个出线槽303旋转配合,其中,出线螺丝304的主要作用是固定出线。
参照图1-6,线圈装置400还包括固定扣404,固定扣404下表面与下线圈402上表面焊接,其中,线圈装置400的主要作用是用来绕线。
参照图1-6,卡扣装置500还包括固定器506,固定器506下表面与L形杆503连接,固定器506上端与第三通孔滑动配合,其中,卡扣装置500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固定线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请参照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带支架型电感线圈,通过底板101和固定螺丝102固定线圈所需位置,当发生震荡时,伸缩柱201与支柱203滑动配合,第一弹簧202在支柱203和支板204之间起到减震作用,在两个进线孔中接入正负极电线,使用进线螺丝302拧紧,上线圈403绕着下线圈402滑动,出现开口,从开口处绕线,到达所需圈数,然后滑回上线圈403,固定扣404固定位置,第二弹簧504拉动L形杆503一端向下,转轴502带动L形杆503转动,L形杆503另一端作用力向上,进而带动固定器506卡入第三通孔中,保护孔505的作用是保护固定器506不被线圈压下,所卷线圈铜线的两端接入出线孔中,出线螺丝304拧紧铜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带支架型电感线圈,包括固定装置(100)、支撑装置(200)、接线装置(300)、线圈装置(400)以及卡扣装置(5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100)包括底板(101)以及固定螺丝(102),所述底板(101)两侧设有螺纹通孔,所述固定螺丝(102)分别与螺纹通孔旋转配合,所述支撑装置(200)包括伸缩柱(201)、支柱(203)以及支板(204),两个所述伸缩柱(201)下表面均与底板(101)上表面焊接,两个所述支柱(203)下表面均设有滑动通孔,两个所述伸缩柱(201)分别与滑动通孔滑动配合,两个所述支柱(203)上表面均与支板(204)下表面焊接,所述接线装置(300)包括进线槽(301)、进线螺丝(302)以及出线槽(303),两个所述进线槽(301)均与支板(204)下表面焊接,两个所述进线槽(301)设有进线孔,所述支板(204)设有第二螺纹通孔且位置与进线槽(301)相适应,两个所述进线螺丝(302)分别与第二螺纹通孔旋转配合,两个所述出线槽(303)下表面均与支板(204)上表面焊接,两个所述出线槽(303)设有出线孔,所述线圈装置(400)包括支杆(401)、下线圈(402)以及上线圈(403),两个所述支杆(401)下表面均与支板(204)上表面连接,两个所述支杆(401)上表面均与下线圈(402)下表面焊接,所述下线圈(402)设有滑轨,所述上线圈(403)与滑轨滑动配合,所述卡扣装置(500)包括卡槽(501)、转轴(502)、L形杆(503)、第二弹簧(504)以及保护孔(505),所述下线圈(402)设有第一安装曹,所述卡槽(501)安装于第一安装槽内,所述卡槽(501)两侧表面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转轴(502)两端分别与第二通孔旋转配合,所述转轴(502)设有第三安装槽,所述L形杆(503)安装于第三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弹簧(504)下端与卡槽(501)一表面焊接,所述第二弹簧(504)上端与L形杆(503)一端焊接,所述上线圈(403)上表面设有第三通孔,所述保护孔(505)一表面与第三通孔一表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支架型电感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100)还包括固定螺帽(103),两个所述固定螺帽(103)分别与固定螺丝(102)旋转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支架型电感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200)还包括第一弹簧(202),两个所述第一弹簧(202)另一端分别与两调整支柱(203)下表面焊接,两个所述第一弹簧(202)下端均与底板(101)上表面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支架型电感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装置(300)还包括出线螺丝(304),两个所述出线螺丝(304)下端分别与两个出线槽(303)旋转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支架型电感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装置(400)还包括固定扣(404),所述固定扣(404)下表面与下线圈(402)上表面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支架型电感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装置(500)还包括固定器(506),所述固定器(506)下表面与L形杆(503)连接,所述固定器(506)上端与第三通孔滑动配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165859.3U CN213935862U (zh) | 2021-01-21 | 2021-01-21 | 一种带支架型电感线圈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165859.3U CN213935862U (zh) | 2021-01-21 | 2021-01-21 | 一种带支架型电感线圈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935862U true CN213935862U (zh) | 2021-08-10 |
Family
ID=77158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165859.3U Active CN213935862U (zh) | 2021-01-21 | 2021-01-21 | 一种带支架型电感线圈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935862U (zh) |
-
2021
- 2021-01-21 CN CN202120165859.3U patent/CN21393586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935862U (zh) | 一种带支架型电感线圈 | |
JP3242666U (ja) | 計器用変圧器の強磁性共鳴の高調波除去装置 | |
CN210896892U (zh) | 一种电感器的安装结构 | |
CN112053829B (zh) | 一种光伏发电箱式变压器 | |
CN210608396U (zh) | 一种托盘式电缆桥架 | |
CN207690599U (zh) | 穿心式电流互感器悬浮固定结构 | |
CN114441995A (zh) | 一种具有漏电检测功能的电子变压器及检测方法 | |
CN219576642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浪涌防雷器 | |
CN208078640U (zh) | 一种便携安装的电涌保护器 | |
CN211265201U (zh) | 一种便于稳定安装的电感 | |
CN210429523U (zh) | 一种设有卡接机构的胶芯 | |
CN211578537U (zh) | 一种方便安装的电抗器 | |
CN221327482U (zh) | 一种送变电工程用的变压器安装架 | |
CN213958715U (zh) | 一种干式电抗器减震结构 | |
CN216119819U (zh) | 一种骨架可伸缩的磁环电感 | |
CN216250372U (zh) | 一种二极管并联的八二极管变压器 | |
CN221281847U (zh) | 一种便于调节电感强度的电感器 | |
CN218919293U (zh) | 一种便于户外使用的浪涌防雷器 | |
CN217719262U (zh) | 辐射型铁芯串联电抗器 | |
CN215527424U (zh) | 一二次融合双电流零序电流互感器 | |
CN219497536U (zh) | 一种高频变压器装配用的线圈定位装置 | |
CN210668034U (zh) | 一种滤波电抗器的可调式铁芯 | |
CN218100930U (zh) | 一种等离子电感线圈结构 | |
CN212182085U (zh) | 一种便于组装的户外式空心电抗器 | |
CN221101858U (zh) | 一种具有保护机构的电流互感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