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30825U - 驱动盒及灯具 - Google Patents

驱动盒及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30825U
CN213930825U CN202022539685.0U CN202022539685U CN213930825U CN 213930825 U CN213930825 U CN 213930825U CN 202022539685 U CN202022539685 U CN 202022539685U CN 213930825 U CN213930825 U CN 2139308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
wire
groove
wire press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3968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海强
梁婉侦
徐德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zhou Leedarson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zhou Leedarson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zhou Leedarson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zhou Leedarson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3968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308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308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308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驱动盒及灯具,属于灯具技术领域,驱动盒包括盒体、压线盖、驱动模块以及快接端子。盒体具有容置空腔,且设有用于供导线放置到凹槽,凹槽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卡扣结构,盒体还设有连通凹槽和容置空腔的开口结构。压线盖包括本体及用于将导线压紧至凹槽中的第一压线板,本体设有与第一卡扣结构卡接的第二卡扣结构。驱动模块安装于容置空腔中,以供导线的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盒及灯具改变了以往螺丝附及辅助工具拆装的方式,提高了接线的工作效率,压线稳定,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驱动盒及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灯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驱动盒及灯具。
背景技术
驱动盒是灯具中必不可少的部件。在日常安装灯具中,一个灯具对应有一个驱动盒。灯具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并且也通过导线与灯具或者其它的灯具电性连接,以实现灯具的工作。
现有技术中,对于灯具中的导线,通常是通过设置在压线盖上的螺丝锁附进行接线及压线工作,该种结构必须要借助辅助工具来达到使用效果,其拆装费时费力,不易拆装维护,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因辅助工具拆装的间隔时间较长,导线易跑偏,经常压线不稳定,易受外力作用而脱离灯具中的快接端子,抗拉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盒及灯具,旨在解决现有的驱动盒接线工作效率低下且压线不稳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驱动盒,包括:
盒体,具有容置空腔,且设有用于供导线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卡扣结构,所述盒体还设有连通所述凹槽和所述容置空腔的开口结构;
压线盖,包括本体及用于将导线压紧至所述凹槽中的第一压线板,所述本体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卡接的第二卡扣结构;以及
驱动模块,安装于所述容置空腔中,以供所述导线的电性连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二卡扣结构包括:
固定板,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其中一个侧壁上,且位于所述本体的底端,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本体连接,另一端向外伸出;以及
弹性板,一端与所述固定板的伸出端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弹性板与所述固定板及所述本体的侧壁共同形成一个敞口逐渐增大的U形槽,所述弹性板远离所述本体的一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扣结构相互卡接的第一卡勾;
其中,所述弹性板用于向靠近所述本体的方向压动后,解除与所述第一卡扣结构的卡接,以将所述压线盖拆卸。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卡扣结构为与所述凹槽的侧壁连接的第二卡勾,所述第二卡勾与所述第一卡勾相互啮合卡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盒体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盒体的宽度方向为第二方向;
所述第一压线板均沿着所述第二方向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压线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且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第一压线板的底端固设于所述压线盖上,顶端向所述凹槽底部伸出,所述第一压线板顶端设有第一锯齿结构。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盒体还包括两个第二压线板,两个所述第二压线板均沿着所述第二方向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压线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且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第二压线板的底端固设于所述凹槽的底面上,顶端向上伸出,所述第二压线板的顶端设有第二锯齿结构;
其中,两个所述第二压线板与两个所述第一压线板沿着第一方向错位设置,用于将所述导线夹紧,使导线呈折线型走向,以提高所述导线的抗拉能力。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两个所述第一压线板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一支撑板,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板沿着第二方向平行且间隔设置;
两个所述第二压线板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二支撑板,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板沿着第二方向平行且间隔设置。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盒体设有用于供所述导线导通的豁口,所述豁口与所述凹槽相连通。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盒体包括驱动盒上盖及与所述驱动盒上盖可拆卸式连接的驱动盒下盖;
其中,所述驱动盒上盖和所述驱动盒下盖共同形成所述容置空腔,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驱动盒上盖上;所述驱动盒下盖的一端设有用于供所述导线穿绕并与所述容置空腔连通的迷宫通道结构。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驱动盒还包括快接端子,所述快接端子安装于所述驱动模块上,且穿过所述开口结构并位于所述凹槽内,以供所述导线的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灯具,包括上述的驱动盒。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盒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驱动盒在盒体上开设供导线放置并固定的凹槽,并且通过压线盖将固定连接在驱动模块上的导线压紧至凹槽中,结构简单,可保证导线的稳定连接。设置在凹槽内的第一卡扣结构及压线盖上的第二卡扣结构,可在凹槽的深度方向上的单向卡接,以保证压线盖快速装拆,且稳定的插入至凹槽中,并压紧导线,提高导线的抗拉能力。该种结构改变了以往螺丝附及辅助工具拆装的方式,提高了接线的工作效率,压线稳定,实用性强盒体内部的容置空腔可对驱动模块进行安置,以保证驱动模块的稳定工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具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灯具通过设置的驱动盒,能够快速的将固定连接在驱动模块上的导线压紧至盒体上的凹槽中,提高接线的工作效率,而且能够稳定的压线,保证导线的抗拉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盒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盒的驱动盒上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盒的压线盖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盒的驱动盒下盖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盒体;11、驱动盒上盖;12、驱动盒下盖;121、迷宫通道结构; 13、凹槽;14、第一卡扣结构;15、开口结构;16、豁口;20、压线盖;21、本体;22、第一压线板;221、第一支撑板;23、第二卡扣结构;231、固定板; 232、弹性板;233、第一卡勾;30、驱动模块;40、快接端子;50、第二压线板;51、第二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盒及灯具进行说明。所述驱动盒,包括盒体10、压线盖20、驱动模块30以及快接端子40。盒体10 具有容置空腔,且设有用于供导线放置的凹槽13,凹槽13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卡扣结构14,盒体10还设有连通凹槽13和容置空腔的开口结构15。压线盖 20包括本体21及用于将导线压紧至凹槽13中的第一压线板22,本体21设有与第一卡扣结构14卡接的第二卡扣结构23。驱动模块30安装于容置空腔中,以供导线的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驱动盒在盒体10 上开设供导线放置并固定的凹槽13,并且通过压线盖20将固定连接在驱动模块30上的导线压紧至凹槽13中,结构简单,可保证导线的稳定连接。设置在凹槽13内的第一卡扣结构14及压线盖20上的第二卡扣结构23,可在凹槽13 的深度方向上的单向卡接,以保证压线盖20快速装拆,且稳定的插入至凹槽 13中,并压紧导线,提高导线的抗拉能力。该种结构改变了以往螺丝附及辅助工具拆装的方式,提高了接线的工作效率,压线稳定,实用性强盒体10内部的容置空腔可对驱动模块30进行安置,以保证驱动模块30的稳定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盒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 5,第二卡扣结构23包括固定板231以及弹性板232。其中,固定板231设置于本体21的其中一个侧壁上,且位于本体21的底端,固定板231的一端与压线盖20连接,另一端向外伸出。弹性板232的一端与固定板231的伸出端连接,另一端伸出,弹性板232与固定板231及本体21的侧壁共同形成一个敞口逐渐增大的U形槽。弹性板232远离压线盖20的一侧壁上设有第一卡勾233,以与固定卡扣相互卡接。
当导线与快接端子40相连后,压线盖20置入至凹槽13中,弹性板232 一侧壁上的第一卡勾233与固定卡扣单向卡接,以将压线盖20固定至凹槽13 中,实现对导线的稳定压设。当需要对导线拆卸更换或者重新连接快接端子40 时,仅需徒手压动弹性板232,使弹性板232向压线盖20一侧弯折,第一卡勾 233即解除与固定卡扣的卡接。
固定板231、弹性板232及第一卡勾233为连接结构,可保证结构的强度。而且该种结构可实现压线盖20的快速拆装,该种结构改变了以往靠螺丝附及辅助工具对压线盖20固定的方式,结构简单。而且能够快速的对导线进行压紧,保证导线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卡扣结构14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凹槽13的两个侧壁上,优选的两个第一卡扣结构14相对设置。第二卡扣结构23的数量与第一卡扣结构14的数量相对应,且一一对应设置,两个第二卡扣结构23分别设置在本体21的两个侧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盒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 5,第一卡扣结构14为与凹槽13的侧壁连接的第二卡勾,第二卡勾与第一卡勾 233相互啮合卡接。第一卡勾233和第二卡勾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强度大,连接稳定的特点,可实现压线盖20的快速拆装,以保证接线的工作效率。第一卡勾233和第二卡勾的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卡勾233和第二卡勾均为多个沿着凹槽13的深度方向平行设置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其直角三角形的其中一个直角边所在的面与弹性板232或者凹槽13的侧壁为一体成型,斜边所在的面相对设置,以便于实现二者的单向卡接。优选的,三棱柱的横截面可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盒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 5,盒体10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盒体10的宽度方向为第二方向。第一压线板22均沿着第二方向设置,两个第一压线板22沿着第一方向平行且间隔设置,每个第一压线板22的底端固设于压线盖20上,顶端向凹槽13底部伸出,第一压线板22顶端设有第一锯齿结构。第一压线板22可将导向压紧至凹槽13中,而且通过第一锯齿结构可防止导线的滑移。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盒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 5,盒体10还包括两个第二压线板50,两个第二压线板50均沿着第二方向设置,两个第二压线板50沿着第一方向平行且间隔设置,每个第二压线板50的底端固设于凹槽13的底面上,顶端向上伸出,第二压线板50的顶端设有第二锯齿结构。其中,两个第二压线板50与两个第一压线板22沿着第一方向错位设置,用于将导线夹紧,使导线呈折线型走向,以提高导线的抗拉能力。两个第一压线板22和两个第二压线板50同时相对移动,可将导线夹紧至二者之间,而且,两个第一压线板22和两个第二压线板50的错位设置,可使导线在凹槽 13中呈折线型走向,该种结构可保证导线被夹紧的同时,还能够使导线形成一定的弯曲,提高点连接线的抗拉能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盒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两个第一压线板22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一支撑板221,多个第一支撑板221 沿着第二方向平行且间隔设置。两个第二压线板50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二支撑板 51,多个第二支撑板51沿着第二方向平行且间隔设置。第一支撑板221和第二支撑板51可提高两个第一压线板22或两个第二压线板50的结构强度,以防止第一压线板22和第二压线板50的弯曲变形,进而保证导线被稳定的夹紧。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盒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 5,盒体10设有用于供导线导通的豁口16,豁口16与凹槽13相连通。豁口16 的设置可方便导线的导入或导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盒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 5,盒体10包括驱动盒上盖11及与驱动盒上盖11可拆卸式连接的驱动盒下盖 12。其中,驱动盒上盖11和驱动盒下盖12共同形成容置空腔,凹槽13设置于驱动盒上盖11上。该种结构可便于驱动模块30的装拆,驱动盒上盖11和驱动盒下盖12也可通过卡扣相连接。
驱动盒下盖12的一端设有用于供导线穿绕并与容置空腔连通的迷宫通道结构121。
迷宫通道结构121可由两个相对且错位设置的防拉筋条围合形成,两个防拉筋条形成供导线呈折线型走向的通道,以供驱动模块30驱动灯具发光。该种结构可提高导线的抗拉强度,其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每个防拉筋条包括水平板及两个分别与水平板的两个端部连接的竖直板。防拉筋条即为“凵”字型结构,两个防拉筋条相对且错位设置,可在两个防拉筋条之间形成一个供导线安置的折线型通道,可提高导线的抗拉强度,其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本实施例中,防拉筋条设置在驱动盒下盖12的后端,且驱动模块30上连接有输出导线,驱动模块30上连接有两个快接端子40,开口的数量也与快接端子40的数量相对应设置。
使用时,当仅需连接一个灯具时,其中一个快接端子40通过设置在凹槽 13中的导线与外接市电电性连接,将与驱动模块30电性连接的导线在防拉筋条中穿过,并与灯具相连接。当需要多个灯具串联时,凹槽13中的另外一个快接端子40与另一个灯具的快接端子40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盒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 5,驱动盒还包括快接端子40,快接端子40安装于驱动模块30上,且穿过开口结构15并位于所述凹槽13内,以供所述导线的电性连接。快接端子40可便于对导线的快速固定及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灯具。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灯具包括上述的驱动盒。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具,通过设置的驱动盒,能够快速的将固定连接在驱动模块30上的导线压紧至盒体10上的凹槽13中,提高接线的工作效率,而且能够稳定的压线,保证导线的抗拉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驱动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体,具有容置空腔,且设有用于供导线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卡扣结构,所述盒体还设有连通所述凹槽和所述容置空腔的开口结构;
压线盖,包括本体及用于将导线压紧至所述凹槽中的第一压线板,所述本体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卡接的第二卡扣结构;以及
驱动模块,安装于所述容置空腔中,以供所述导线的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扣结构包括:
固定板,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其中一个侧壁上,且位于所述本体的底端,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本体连接,另一端向外伸出;以及
弹性板,一端与所述固定板的伸出端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弹性板与所述固定板及所述本体的侧壁共同形成一个敞口逐渐增大的U形槽,所述弹性板远离所述本体的一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扣结构相互卡接的第一卡勾;
其中,所述弹性板用于向靠近所述本体的方向压动后,解除与所述第一卡扣结构的卡接,以将所述压线盖拆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结构为与所述凹槽的侧壁连接的第二卡勾,所述第二卡勾与所述第一卡勾相互啮合卡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盒体的宽度方向为第二方向;
所述第一压线板均沿着所述第二方向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压线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且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第一压线板的底端固设于所述压线盖上,顶端向所述凹槽底部伸出,所述第一压线板顶端设有第一锯齿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还包括两个第二压线板,两个所述第二压线板均沿着所述第二方向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压线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且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第二压线板的底端固设于所述凹槽的底面上,顶端向上伸出,所述第二压线板的顶端设有第二锯齿结构;
其中,两个所述第二压线板与两个所述第一压线板沿着第一方向错位设置,用于将所述导线夹紧,使导线呈折线型走向,以提高所述导线的抗拉能力。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盒,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压线板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一支撑板,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板沿着第二方向平行且间隔设置;
两个所述第二压线板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二支撑板,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板沿着第二方向平行且间隔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设有用于供所述导线导通的豁口,所述豁口与所述凹槽相连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驱动盒上盖及与所述驱动盒上盖可拆卸式连接的驱动盒下盖;
其中,所述驱动盒上盖和所述驱动盒下盖共同形成所述容置空腔,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驱动盒上盖上;所述驱动盒下盖的一端设有用于供所述导线穿绕并与所述容置空腔连通的迷宫通道结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盒还包括快接端子,所述快接端子安装于所述驱动模块上,且穿过所述开口结构并位于所述凹槽内,以供所述导线的电性连接。
10.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盒。
CN202022539685.0U 2020-11-05 2020-11-05 驱动盒及灯具 Active CN2139308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39685.0U CN213930825U (zh) 2020-11-05 2020-11-05 驱动盒及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39685.0U CN213930825U (zh) 2020-11-05 2020-11-05 驱动盒及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30825U true CN213930825U (zh) 2021-08-10

Family

ID=77166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39685.0U Active CN213930825U (zh) 2020-11-05 2020-11-05 驱动盒及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308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34099Y (zh) 一种接线盒
CN213930825U (zh) 驱动盒及灯具
CN211574843U (zh) 灯盘灯
CN209926095U (zh) 拼接件及线条灯
CN212251990U (zh) 一种电力用电监测装置
CN213930826U (zh) 驱动盒及灯具
CN112254112A (zh) 一种互联式导线槽以及空间照明系统
CN203249205U (zh) 一种led基板的接线盒
CN214223038U (zh) 一种互联式导线槽以及空间照明系统
CN217336118U (zh) 一种灯具驱动器
KR200376372Y1 (ko) 등기구용 전선연결단자
CN215453659U (zh) 一种电源用导轨安装夹
CN213207654U (zh) 太阳能庭院灯
CN214204861U (zh) 一种螺栓型耐张线夹
CN213125637U (zh) 一种插拔式供电设备及照明灯具
CN214948861U (zh) 一种灯具安装装置
CN212408426U (zh) 一种吸顶式条形灯具
CN218006799U (zh) 一种用于led灯具的电源盒
JP6384787B2 (ja) 電源装置及び照明器具
CN216408733U (zh) 嵌装灯
CN219352137U (zh) 一种驱动电源外壳
CN220582371U (zh) 一种分体式旋拧灯具
CN218301207U (zh) 一种高频的led开关电源
CN209801269U (zh) 一种导轨灯及闭锁结构
CN213461021U (zh) 一种智能pdu电源管理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