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27387U - 建筑工程用脚手架 - Google Patents

建筑工程用脚手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27387U
CN213927387U CN202022935104.5U CN202022935104U CN213927387U CN 213927387 U CN213927387 U CN 213927387U CN 202022935104 U CN202022935104 U CN 202022935104U CN 213927387 U CN213927387 U CN 2139273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rod
bearing plate
upper bearing
fram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3510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见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93510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273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273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273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脚手架。该建筑工程用脚手架包括:支撑架体,由立杆和横杆拼装围成,在支撑架体顶端设防护顶;承重支撑板结构,包括上承重板和底板,在上承重板和底板间连接支撑爬梯,在上承重板上对应爬梯设第一开口,在第一开口外的上承重板上设第二开口,在支撑架体上固定与第二开口对应的提升件;承重支撑板结构与支撑架体的横杆可拆卸装配相连;防护结构,包括防护杆和防护网,防护杆为交叉的斜杆,防护网为设于支撑架体上的网体。该建筑工程用脚手架结构设计科学,装配方便、快速,在保证施工人员安全施工的同时,方便施工用具输送,整体稳固,增强了安全系数,提高了施工效率。

Description

建筑工程用脚手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脚手架。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中脚手架为常用辅助设施,通过脚手架的设置,在施工现场方便施工人员操作。其主要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设置,主要为了施工人员上下干活或外围安全网维护及安装构件等,制作材料通常有竹、木、钢管或合成材料等。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竹木脚手架已逐渐淘汰,现有脚手架为普通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然而,目前大部分钢管脚手架不方便拆卸和移动,安装繁琐,工人上下脚手架不便,施工过程中不便于施工用具或材料的输送,高空坠物更是对施工人员安全带来了诸多潜在隐患,安全系数低,结构稳定性差,且不适用于短期或临时操作作业,无法满足现有建筑工程对脚手架的灵活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脚手架,结构设计科学合理,装配方便、快速,在保证施工人员安全施工的同时,方便施工用具的输送,避免了施工人员随身携带施工用具不方便、不安全的问题,整体稳固,增强了安全系数,提高了施工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建筑工程用脚手架,包括:
支撑架体,由立杆和横杆拼装围成,在支撑架体顶端设置防护顶;
承重支撑板结构,包括上承重板和底板,在上承重板和底板间连接支撑爬梯,在上承重板上对应所述爬梯设置第一开口,在第一开口外部的上承重板上设置第二开口,在支撑架体上固定与所述第二开口上下对应设置的提升件;所述承重支撑板结构与支撑架体的横杆可拆卸的装配相连;
防护结构,包括防护杆和防护网,所述防护杆为交叉设置的两斜杆,防护杆设于支撑架体两相对侧,所述防护网为设于支撑架体另两相对侧的网体,所述防护网与支撑架体立杆内侧可拆卸的装配相连。
进一步地,围成支撑架体的立杆和横杆交叉连接处采用扣件锁紧;在上承重板和底板的两端分别设置半圆弧状挂耳,上承重板和底板分别经半圆弧状挂耳与横杆搭接装配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提升件用于提升脚手架下部的施工用具,使施工用具经第二开口被提升至上承重板上方。
进一步地,在上承重板和底板与横杆装配连接侧分别设置至少两个半圆弧状挂耳。
进一步地,在各半圆弧状挂耳内侧设置橡胶垫。如此设置,可以增加半圆弧状挂耳与横杆连接的摩擦力,同时保证由横杆支撑的上承重板和底板更加稳固。
进一步地,在第一开口位置的上承重板上设置隔离结构,所述隔离结构用于防护上承重板上的施工人员或施工用具从第一开口位置掉落;在第二开口位置的上承重板上沿第二开口周向间隔设置若干个挂钩,在挂钩上挂设挂绳,挂绳的底端穿出第二开口并垂落于底板上方,在挂绳底端设置挂环;所述提升件包括与支撑框架一侧的防护杆相连的轴杆,在轴杆上固定套设转筒,在轴杆外端设置转动手柄,在转筒侧壁上设置用于挂接所述挂绳顶部的挂合件。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结构包括一格栅状盖板,格栅状盖板的一侧与第一开口一侧的上承重板铰接,格栅状盖板的另一侧与第一开口另一侧的上承重板搭接;所述挂合件为一沿转筒长度方向设置的挂杆,挂杆的一端与转筒侧壁固连,在挂杆的另一端铰接一闭合杆,闭合杆的外端在闭合后与转筒侧壁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挂合件为一V型挂杆,V型挂杆的一端与转筒侧壁固连,V型挂杆的另一端与转筒侧壁之间留有开口。
进一步地,在第一开口外侧的上承重板上设置凹槽,所述格栅状盖板的一端与凹槽一侧的上承重板铰接,所述格栅状盖板的另一端与凹槽另一侧处搭接。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结构包括一沿第一开口周向方向设置的围挡,在围挡上设置一出入口;所述围挡的高度至少为70cm。
进一步地,第二开口为一圆形开口,在第二开口位置的上承重板上固设一环箍,在环箍上均匀分散固定若干个弧状挂钩。
进一步地,所述环箍为一环形竖板;弧状挂钩与环形竖板固连。
进一步地,在第二开口外侧的上承重板内部设置一凹腔,在凹腔内滑动设置一镂空盖框,所述镂空盖框在第二开口无施工用具输送时封堵第二开口。
进一步地,在上承重板两相邻立杆内侧分别设置一L型固定杆,在防护网两侧设置底端开放设置的套边,套边与所述L型固定杆套设以装配所述防护网。
进一步地,所述爬梯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爬梯的数量为两个,两爬梯相对设于第一开口的两相对侧。
进一步地,在支撑架体相邻两立杆底部还设置辅助支撑脚;所述辅助支撑脚包括套设于支撑架体同侧的两立杆下部的两套筒,在两套筒间固连一连杆,在连杆上转动设置一人字形支脚;在套筒上设置紧固螺栓,紧固螺栓穿过套筒的侧壁与立杆侧壁相抵。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支撑脚设于承重支撑板结构的底板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人字形支脚竖直转动设于所述连杆的中部。
进一步地,在连杆中部固连一底端开放设置的轴套,在轴套内转动设置所述人字形支脚。
进一步地,在防护顶靠近立杆的内壁上固定安全绳索。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绳索为弹性安全绳索,在弹性安全绳索的底端固连安全带。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顶为弧面防护顶;在弧面防护顶的顶面上覆设毛毡层盖垫。
进一步地,在支撑架体底端设置带轮刹的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工程用脚手架结构设计科学合理,通过将承重支撑板结构整体装配于支撑架体上,装配方便、快速,使用稳固。通过在承重支撑板结构上设置第一、第二开口,一方面使施工人员由脚手架中部上下,在保证脚手架整体稳固的基础上,有利于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另一方面,施工用具可以更加方便的输送,避免上下爬梯过程中施工人员随身携带过多用具存在的不方便、不安全问题,减少了安全隐患,为施工用具的输送提供了便利。通过提升件的设置,省力且使用灵活,施工人员只需轻松摇动提升件转筒,即能稳定的提升施工用具。通过在第二开口位置设置镂空盖框,不使用时第二开口处于封闭状态,避免了上承重板上的物品掉落。通过设置防护结构,保证了施工人员在脚手架上施工时的安全,避免了高空落物砸伤或由脚手架外侧跌落的问题。整个施工过程中,该脚手架具备良好的辅助使用效果,整体稳固,增强了安全系数,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上承重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提升件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挂合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防护网与立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立杆、2横杆、3滚轮、4防护顶、5上承重板、6底板、7爬梯、8第一开口、9第二开口、10斜杆、11网体、12半圆弧状挂耳、13格栅状盖板、14挂钩、15挂绳、16挂环、17轴杆、18转筒、19转动手柄、20挂杆、21闭合杆、22凹槽、23环箍、24凹腔、25镂空盖框、26 L型固定杆、27套边、28安全绳索、29安全带、30套筒、31连杆、32人字形支脚、33紧固螺栓、34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7所示,该建筑工程用脚手架包括支撑架体、承重支撑板结构和防护结构。支撑架体由立杆1和横杆2拼装围成,围成支撑架体的立杆和横杆交叉连接处采用扣件锁紧;扣件采用现有常用扣件,图中未示出;在支撑架体底端设置带轮刹的滚轮3,在支撑架体顶端设置防护顶4,在弧面防护顶的顶面上覆设毛毡层盖垫;承重支撑板结构包括上承重板5和底板6,在上承重板和底板间连接支撑爬梯7,在上承重板上对应所述爬梯设置第一开口8,在第一开口外部的上承重板上设置第二开口9,在支撑架体上固定与所述第二开口上下对应设置的提升件,提升件用于提升脚手架下部的施工用具,使施工用具经第二开口被提升至上承重板5上方。所述承重支撑板结构与支撑架体的横杆2可拆卸的装配相连;防护结构包括防护杆和防护网,所述防护杆为交叉设置的两斜杆10,防护杆设于支撑架体两相对侧,防护杆也通过扣件与立杆锁紧;所述防护网为设于支撑架体另两相对侧的网体11,所述防护网与支撑架体立杆内侧可拆卸的装配相连。
在上承重板5和底板6的两端分别设置半圆弧状挂耳12,上承重板和底板分别经半圆弧状挂耳与横杆搭接装配相连。在上承重板和底板与横杆装配连接侧分别设置至少两个半圆弧状挂耳。在各半圆弧状挂耳内侧设置橡胶垫。如此设置,可以增加半圆弧状挂耳与横杆连接的摩擦力,同时保证由横杆支撑的上承重板和底板更加稳固。
在第一开口位置的上承重板上设置隔离结构,所述隔离结构用于防护上承重板上的施工人员或施工用具从第一开口位置掉落;所述隔离结构包括一格栅状盖板13,格栅状盖板的一侧与第一开口一侧的上承重板铰接,格栅状盖板的另一侧与第一开口另一侧的上承重板搭接。在第二开口位置的上承重板上沿第二开口周向间隔设置若干个挂钩14,挂钩可以设置于第二开口内侧。在挂钩上套挂挂绳15,挂绳的底端穿出第二开口并垂落于底板上方,在挂绳底端设置挂环16;所述提升件包括支撑设于第二开口上方的防护杆内侧的轴杆17,轴杆经与斜杆固连的连杆架支撑;此位置的两斜杆可作为整体式,安装脚手架时,通过该侧斜杆的安装即完成提升件的安装固定。在轴杆上固定套设转筒18,在轴杆外端设置转动手柄19,在转筒侧壁上设置用于挂接所述挂绳顶部的挂合件。所述挂合件为一沿转筒长度方向设置的挂杆20,挂杆的一端与转筒侧壁固连,在挂杆的另一端铰接一闭合杆21,闭合杆的外端在闭合后与转筒侧壁间隙配合。
具体的,在第一开口外侧的上承重板上设置凹槽22,上述格栅状盖板13的一端与凹槽一侧的上承重板铰接,格栅状盖板的另一端与凹槽另一侧处搭接。上述第二开口为一圆形开口,在第二开口位置的上承重板上固设一环箍23,在环箍上均匀分散固定若干个上述挂钩14,挂钩为弧状挂钩或其他起稳固挂绳顶端的形状挂钩。环箍为一环形竖板;弧状挂钩与环形竖板固连;弧状挂钩设于环箍内侧。在第二开口外侧的上承重板内部设置一凹腔24,在凹腔内滑动设置一镂空盖框25,所述镂空盖框在第二开口无施工用具输送时封堵第二开口。即无施工用具输送时,镂空盖框从凹腔内被拉动封堵第二开口,此时与第二开口位置处的弧状挂钩挂合的挂绳被镂空盖框推至第二开口的一侧,不影响后续使用。
在上承重板相对两侧的两相邻立杆内侧分别设置一L型固定杆26,在防护网两侧设置底端开放设置的套边27,套边与所述L型固定杆套设以装配所述防护网。
使用时,在承重支撑板结构的外侧进行立杆1和横杆2的安装,使上承重板5和底板6分别与脚手架的横杆装配固定。移动该建筑工程用脚手架至施工位置,关闭滚轮3的轮刹,使脚手架固定。施工人员对于需要、但上下爬梯携带不便的工具包等用具通过挂绳15底端的挂环16挂合,施工人员通过爬梯7上升至上承重板5,关闭格栅状盖板13,施工人员在上承重板5位置进行作业;当需要使用挂环下挂合的用具时,水平推动镂空盖框25至凹腔24内,保证第二开口9的敞开,将挂钩14上挂置的挂绳拉动并提至转筒的挂杆20上,通过转动轴杆的转动手柄19,使挂绳逐渐缠绕于转筒18上并实现挂环挂至的用具的提升,提至上承重板后取下即可,然后再次关闭镂空盖框25。作业过程中,下方的施工人员也可直接通过挂绳、轴杆等配合成的提升件实现上承重板位置的施工人员所需工具或用具的竖直输送。作业过程中,脚手架左右两侧的斜杆和前后两侧的网体能够对作业人员形成防护,保证安全施工。脚手架顶端的防护顶,避免了高空落物对作业人员的伤害。
实施例2
如图8所示,该建筑工程用脚手架同实施例1的建筑工程用脚手架,所不同的是,在防护顶靠近立杆的内壁上固定安全绳索28。所述安全绳索为弹性安全绳索,在弹性安全绳索的底端固连安全带29。所述防护顶为弧面防护顶;在弧面防护顶的顶面上覆设毛毡层盖垫,如此设置,可避免高空落物因为防护顶顶壁的弹力继续反射掉落的幅度,增加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系数。
使用过程参考实施例1的使用方式,由于设置了安全绳索,在施工人员工作时,还可以提供进一步的安全保障。
实施例3
该建筑工程用脚手架同实施例2的建筑工程用脚手架,所不同的是,在支撑架体相邻两立杆底部还设置辅助支撑脚;所述辅助支撑脚包括套设于支撑架体同侧的两立杆下部的两套筒30,在两套筒间固连一连杆31,在连杆上转动设置一人字形支脚32;在套筒上设置紧固螺栓33,紧固螺栓穿过套筒的侧壁与立杆侧壁相抵。
上述辅助支撑脚设于承重支撑板结构的底板下方。人字形支脚竖直转动设于所述连杆的中部。人字形支脚32与连杆31的连接方式为,在连杆中部固连一底端开放设置的轴套34,在轴套内转动设置所述人字形支脚32。
使用时,因为增设了上述辅助支撑脚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套筒30的调节,下放与其连接的人字形支脚32,使人字形支脚与地面相接处,如此,可在滚轮关闭后,给滚轮与地面的接触增加面积,保证进一步的稳固性,提升脚手架整体安全系数。此外,也可先通过转动人字形支脚32、使两相对侧的两人字形支脚分别水平转动一定角度,与脚手架的横杆形成水平方向的交叉设置,然后再下放套筒,使人字形支脚与地面接触,如此可给脚手架底部形成进一步支撑,保证脚手架的整体稳固性,无需额外在脚手架的立杆外侧再安装进一步起稳固作用的倾斜支撑杆。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工程用脚手架,爬梯7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两爬梯相对设于第一开口的两相对侧。如此可以保证两人同时上、下上承重板。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Claims (10)

1.一种建筑工程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体,由立杆和横杆拼装围成,在支撑架体顶端设置防护顶;
承重支撑板结构,包括上承重板和底板,在上承重板和底板间连接支撑爬梯,在上承重板上对应所述爬梯设置第一开口,在第一开口外部的上承重板上设置第二开口,在支撑架体上固定与所述第二开口上下对应设置的提升件;所述承重支撑板结构与支撑架体的横杆可拆卸的装配相连;
防护结构,包括防护杆和防护网,所述防护杆为交叉设置的斜杆,防护杆设于支撑架体两相对侧,所述防护网为设于支撑架体另两相对侧的网体,所述防护网与支撑架体立杆内侧可拆卸的装配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围成支撑架体的立杆和横杆交叉连接处采用扣件锁紧;在上承重板和底板的两端分别设置半圆弧状挂耳,上承重板和底板分别经半圆弧状挂耳与横杆搭接装配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开口位置的上承重板上设置隔离结构,所述隔离结构用于防护上承重板上的施工人员或施工用具从第一开口位置掉落;在第二开口位置的上承重板上沿第二开口周向间隔设置若干个挂钩,在挂钩上挂设挂绳,挂绳的底端穿出第二开口并垂落于底板上方,在挂绳底端设置挂环;所述提升件包括与支撑框架一侧的防护杆相连的轴杆,在轴杆上固定套设转筒,在轴杆外端设置转动手柄,在转筒侧壁上设置用于挂接所述挂绳顶部的挂合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工程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结构包括一格栅状盖板,格栅状盖板的一侧与第一开口一侧的上承重板铰接,格栅状盖板的另一侧与第一开口另一侧的上承重板搭接;所述挂合件为一沿转筒长度方向设置的挂杆,挂杆的一端与转筒侧壁固连,在挂杆的另一端铰接一闭合杆,闭合杆的外端在闭合后与转筒侧壁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工程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结构包括一沿第一开口周向方向设置的围挡,在围挡上设置一出入口;所述围挡的高度至少为7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第二开口为一圆形开口,在第二开口位置的上承重板上固设一环箍,在环箍上均匀分散固定若干个弧状挂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开口外侧的上承重板内部设置一凹腔,在凹腔内滑动设置一镂空盖框,所述镂空盖框在第二开口无施工用具输送时用于封堵第二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在上承重板两相邻立杆内侧分别设置一L型固定杆,在防护网两侧设置底端开放设置的套边,套边与所述L型固定杆套设以装配所述防护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在支撑架体相邻两立杆底部还设置辅助支撑脚;所述辅助支撑脚包括套设于支撑架体同侧的两立杆下部的两套筒,在两套筒间固连一连杆,在连杆上转动设置一人字形支脚;在套筒上设置紧固螺栓,紧固螺栓穿过套筒的侧壁与立杆侧壁相抵。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建筑工程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在支撑架体底端设置带轮刹的滚轮。
CN202022935104.5U 2020-12-09 2020-12-09 建筑工程用脚手架 Active CN2139273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35104.5U CN213927387U (zh) 2020-12-09 2020-12-09 建筑工程用脚手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35104.5U CN213927387U (zh) 2020-12-09 2020-12-09 建筑工程用脚手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27387U true CN213927387U (zh) 2021-08-10

Family

ID=77149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35104.5U Active CN213927387U (zh) 2020-12-09 2020-12-09 建筑工程用脚手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273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684058A (en) Scaffold
AU2023100094A4 (en) A shroud
CN213927387U (zh) 建筑工程用脚手架
CN208718329U (zh) 一种脚手架
CN207794654U (zh) 建筑防护装置
CN206858013U (zh) 移动式可拆卸手自一体化支架提升装置
CN210598083U (zh) 一种电梯井道施工平台
CN106246094A (zh) 一种新型辅助梯及其使用方法
CN207032820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脚手架
KR20190002693U (ko) 시설, 탱크, 건물의 크리닝, 블라스팅, 코팅, 페인팅, 처리 장치
CN212176483U (zh) 一种用于绿色施工的防掉落式脚手架
CN212105041U (zh) 一种建筑工程装饰装修用脚手架
CN214302777U (zh) 一种方便收纳的脚手架
CN217924772U (zh) 一种覆盖5层标准层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装置
CN205591516U (zh) 一种可折叠的便携式脚手架
KR20110056893A (ko) 비계 안전망 설치장치
KR20190002690U (ko) 에코 크리닝, 블라스팅, 코팅, 페인팅, 처리 장치
CN212926951U (zh) 一种建筑装饰室内装修用脚手架
CN215671262U (zh) 一种整体式柱施工防护架
KR20190121668A (ko) 시설, 탱크의 청소, 숏팅, 코팅, 도장,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CN211473309U (zh) 球罐检修用旋转脚手架
CN213806486U (zh) 一种用于室内装饰装修的轮扣架操作平台
CN218843687U (zh) 便携式悬挑工字钢拆除操作架
CN215671309U (zh) 一种预制临时上人楼梯
CN212897460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且可折叠的施工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