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26639U - 一种磁力互感直排防臭地漏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磁力互感直排防臭地漏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926639U CN213926639U CN202023090248.1U CN202023090248U CN213926639U CN 213926639 U CN213926639 U CN 213926639U CN 202023090248 U CN202023090248 U CN 202023090248U CN 213926639 U CN213926639 U CN 21392663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gnet
- floor drain
- iii
- drain core
- magnet 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力互感直排防臭地漏芯,包括地漏芯主体,地漏芯主体内部设有直排通道和排水导向部,直排通道底部设有排水口,排水口侧部设有铰接耳座,排水口下端设有密封板,密封板下端设有磁铁安装座I,磁铁安装座I嵌装有磁铁块I,铰接耳座上装有延伸座,延伸座上设有相互平行间隔的磁铁安装座II和磁铁安装座III,磁铁安装座II和磁铁安装座III嵌装有磁铁块II和磁铁块III,磁铁块II和磁铁块III内外两侧面均设有S极和N极,磁铁块II和磁铁块III的内侧面之间呈相对且异性磁极设置,磁铁块I一侧与磁铁块II内侧面的磁极方向相同,磁铁块I另一侧与磁铁块III内侧面的磁极方向相同。本实用新型排放自如,密封回复效果较好,排水效率高,组合装配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漏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磁力互感直排防臭地漏芯。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地漏作为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尽管我们的家居生活日益舒适、高档,但在我们的厨卫间还是存在散发出臭味的问题,让人感到不适。而且,随着新冠疫情的发生,钟南山院士在疫情期间强调指出,“粪便传播小心气溶胶,下水道通畅极为重要”,包括洗手间等地,他还说,粪口传播不是通过消化道吃进去,而是通过下水道等干了之后形成气体带病毒,也可以说是通过气溶胶传播。由于地漏与下水道相通,臭味无法通过外力消除,因此现在使用的地漏不仅仅要满足与下水管的连接作用,对其防臭、防止有害气体、蚊虫及病菌侵入的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此,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组合式防臭地漏芯(申请号为:CN201621418463.0),它包括地漏芯本体,所述地漏芯本体由第一地漏芯和第二地漏芯组成,所述第一地漏芯和第二地漏芯设置有相互连接的进水口、出水口和导流挡板,所述导流挡板位于进水口的下方,并与出水口连接,所述出水口安装有封板,所述封板可转动外翻地安装在第一地漏芯和第二地漏芯连接的导流挡板上,所述出水口和封板的附近设置有一组相互吸引的磁吸件。
上述该种结构虽然能够起到防止下水道里面的气味和蚊虫返溢的作用,具有防臭功能,但是通过该组相互吸引的磁吸件进行吸合来关闭出水口,当出水口呈密封状态时,吸力为最大,此时只有达到较大的水压才能打开出水口,当需要排放较小水压的污水时,该结构的使用效果还不够理想;其次,出水口呈打开状态时,该组相互吸引的磁吸件的吸力为最小,随着长时间使用,密封板很难回复到出水口的位置并密封出水口,该地漏的密封功能可能会失效,密封回复效果还不够理想,排放和密封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且该种地漏芯不适合同层排水系统的使用,成为目前的使用问题。
当然,现有的地漏芯很多呈伞状的,然而该结构的排水效率较差。现有市场上也有利用磁吸和杠杆原理的其它结构,但是其密封性还有待提高,因此有必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磁力互感直排防臭地漏芯,它具有排放自如、密封回复效果较好、排水效率高及组合装配方便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磁力互感直排防臭地漏芯,包括地漏芯主体,所述地漏芯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直排通道和排水导向部,所述直排通道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的侧部设置有铰接耳座,所述排水口的下端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上覆装有硅胶密封垫,所述硅胶密封垫可密封紧贴在排水口的外沿部,所述密封板上设置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耳座设置有铰接轴孔,所述铰接轴可旋转安装在铰接轴孔内,所述密封板的下端设置有磁铁安装座I,所述磁铁安装座I内嵌装有磁铁块I,所述铰接耳座上安装有延伸座,所述延伸座上一体设置有相互平行间隔的磁铁安装座II和磁铁安装座III,所述磁铁安装座II和磁铁安装座III分别嵌装有磁铁块II和磁铁块III,所述磁铁块II和磁铁块III的内外两侧面均设置有S极和N极,所述磁铁块II和磁铁块III的内侧面之间呈相对且异性磁极设置,所述磁铁块I的一侧与磁铁块II内侧面的磁极方向相同,所述磁铁块I的另一侧与磁铁块III内侧面的磁极方向相同,所述磁铁块I相对于磁铁块II和磁铁块III的位置呈中间向外凸出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地漏芯主体的内壁两侧铰接设置有提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板的可旋转角度呈水平67°以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板上设置有定位凸部,所述硅胶密封垫卡设在定位凸部的外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板的底部设置有凹槽面,所述磁铁安装座I与凹槽面呈垂直设置,所述密封板可旋转使凹槽面抵接在磁铁安装座II和磁铁安装座III的端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铰接耳座上设置有定位插槽和定位缺口,所述延伸座上设置有插接凸体I和插接凸体II,所述插接凸体I插装在定位插槽内,所述插接凸体II插装在定位缺口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铰接轴的两侧设置有限位柱,所述地漏芯主体上设置有与限位柱相吻合的弧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磁铁安装座I内设置有嵌装腔I,所述磁铁块I限位安装在嵌装腔I内,所述磁铁安装座II和磁铁安装座III内分别设置有嵌装腔II和嵌装腔III,所述磁铁块II限位安装在嵌装腔II内,所述磁铁块III限位安装在嵌装腔III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磁铁安装座II和磁铁安装座III的间距大于磁铁安装座I的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磁铁安装座II和磁铁安装座III分别与延伸座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直排通道,由排水口将污水排出,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伞状地漏,该直排结构排水较快,排水效率较高,其次通过排水导向部,能够对排水具有良好的导向性,提高了排水效率。
2.在密封板上覆装硅胶密封垫,硅胶密封垫能够密封紧贴在排水口的外沿部,采用硅胶密封垫的材质,使得密封板的密封性得到提高。
3.由于铰接耳座与延伸座之间采用插装式安装,定位精确性高,组合装配方便。
4.由于磁铁块II和磁铁块III的内外两侧面均设置有S极和N极,磁铁块II和磁铁块III的内侧面之间呈相对且异性磁极设置,磁铁块I的一侧与磁铁块II内侧面的磁极方向相同,磁铁块I的另一侧与磁铁块III内侧面的磁极方向相同,磁铁块I相对于磁铁块II和磁铁块III的位置呈中间向外凸出设置,该结构利用磁悬浮原理,磁铁块II和磁铁块III会在磁铁块I的两侧产生排斥力从而带动密封板来关闭排水口,采用该后推式的密封结构,密封不留缝隙,比杠杆原理的地漏芯更有优势;当密封板对排水口密封时,磁铁块II、磁铁块III分别与磁铁块I的相应距离为最远,此时排斥力最小,仅仅需要较小的水压即可打开密封板,排放自如,使用效果较好;排水口打开进行排水时,磁铁块II、磁铁块III分别与磁铁块I的相应距离为最近,此时排斥力最大,产生较大的推力,一旦排水完毕后密封板会在该较大的排斥力作用下即刻密封排水口,密封板的回复力较大,密封回复效果较好,起到防止下水道里面的气味和蚊虫返溢的作用,防反水密封效果极佳,具有很好的防臭功能,适用于薄型同层排水系统的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密封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排水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地漏芯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地漏芯主体的后部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密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延伸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磁铁块之间的位置安装示意图;
图中:10、地漏芯主体;11、直排通道;12、排水导向部;13、排水口;14、铰接耳座;15、密封板;16、硅胶密封垫;17、铰接轴;18、铰接轴孔;19、磁铁安装座I;20、磁铁块I;21、延伸座;22、磁铁安装座II;23、磁铁安装座III;24、磁铁块II;25、磁铁块III;26、外螺纹;27、提环;28、安装孔;29、定位凸部;30、凹槽面;31、定位插槽;32、定位缺口;33、插接凸体I;34、插接凸体II;35、限位柱;36、弧部;37、嵌装腔I;38、嵌装腔II;39、嵌装腔III;40、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9,一种磁力互感直排防臭地漏芯,包括地漏芯主体10,地漏芯主体10的内部设置有直排通道11和排水导向部12,直排通道11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13,排水口13的侧部设置有铰接耳座14,排水口13的下端设置有密封板15,密封板15上覆装有硅胶密封垫16,硅胶密封垫16可密封紧贴在排水口13的外沿部,密封板15上设置有铰接轴17,铰接耳座14设置有铰接轴孔18,铰接轴17可旋转安装在铰接轴孔18内,密封板15的下端设置有磁铁安装座I19,磁铁安装座I19内嵌装有磁铁块I20,铰接耳座14上安装有延伸座21,延伸座21上一体设置有相互平行间隔的磁铁安装座II22和磁铁安装座III23,磁铁安装座II22和磁铁安装座III23分别嵌装有磁铁块II24和磁铁块III25,磁铁块II24和磁铁块III25的内外两侧面均设置有S极和N极,磁铁块II24和磁铁块III25的内侧面之间呈相对且异性磁极设置,磁铁块I20的一侧与磁铁块II24内侧面的磁极方向相同,磁铁块I20的另一侧与磁铁块III25内侧面的磁极方向相同,磁铁块I20相对于磁铁块II24和磁铁块III25的位置呈中间向外凸出设置。
在本实施方案中,结构简单合理,采用直排通道11,由排水口13将污水排出,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伞状地漏,该直排结构排水较快,排水效率较高,其次通过排水导向部12,能够对排水具有良好的导向性,提高了排水效率。在密封板15上覆装硅胶密封垫16,硅胶密封垫16能够密封紧贴在排水口13的外沿部,采用硅胶密封垫16的材质,使得密封板15的密封性得到提高。由于铰接耳座14与延伸座21之间采用插装式安装,定位精确性高,组合装配方便,插装后使用胶水达到固定,结构较为稳固。由于磁铁块II24和磁铁块III25的内外两侧面均设置有S极和N极,磁铁块II24和磁铁块III25的内侧面之间呈相对且异性磁极设置,磁铁块I20的一侧与磁铁块II24内侧面的磁极方向相同,磁铁块I20的另一侧与磁铁块III25内侧面的磁极方向相同,磁铁块I20相对于磁铁块II24和磁铁块III25的位置呈中间向外凸出设置,该结构利用磁悬浮原理,磁铁块II24和磁铁块III25会在磁铁块I的两侧产生排斥力从而带动密封板15来关闭排水口13;当密封板15对排水口13密封时,磁铁块II24、磁铁块III25分别与磁铁块I20的相应距离为最远,此时排斥力最小,仅仅需要较小的水压即可打开密封板15,排放自如,使用效果较好;排水口13打开进行排水时,磁铁块II24、磁铁块III25分别与磁铁块I20的相应距离为最近,此时排斥力最大,产生较大的推力,一旦排水完毕后密封板15会在该较大的排斥力作用下即刻密封排水口13,密封板15的回复力较大,密封回复效果较好,起到防止下水道里面的气味和蚊虫返溢的作用,防反水密封效果极佳,具有很好的防臭功能。而且整体结构紧凑,地漏高度小,不但适合应用在普通排水系统中,还适用于薄型同层排水系统的使用。
具体的,地漏芯主体10的外圈设置有外螺纹26。铰接耳座14设置有铰接轴孔18,铰接轴17可旋转安装在铰接轴孔18内,该结构能够保证密封板15的旋转。磁铁块II24和磁铁块III25的水平安装角度具体呈16度,该角度的使用效果较好。
工作原理及流程:根据磁悬浮的同性排斥原理,磁铁块II24和磁铁块III25会在磁铁块I20的两侧产生排斥力从而带动密封板15来关闭排水口13,而排斥力或推动力的大小分别与磁铁块的磁力大小、磁铁块之间的距离有关,当磁铁块之间距离越大,则要求磁铁块的磁力越大。根据密封板15所需的推动力、密封板15的旋转角度及旋转距离,来设置磁铁块I20、磁铁块II24和磁铁块III25的磁力大小,其次磁铁块II24和磁铁块III25的间隔距离,也能相对应的调节达到所需推动力。
进一步优选的,地漏芯主体10的内壁两侧铰接设置有提环27。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提环27能够非常方便地取出或安装地漏芯,地漏芯主体10的内壁两侧设置有安装孔28,提环27的两端安装在安装孔28内。
进一步优选的,密封板15的可旋转角度呈水平67°以上。
在本实施例中,该角度的密封板15打开排水时,形成的排放口较适合,排水效率较高。
进一步优选的,密封板15上设置有定位凸部29,硅胶密封垫16卡设在定位凸部29的外圈。
在本实施例中,硅胶密封垫16卡设在定位凸部29的外圈,达到基础定位,然后再进行胶接。
进一步优选的,密封板15的底部设置有凹槽面30,磁铁安装座I19与凹槽面30呈垂直设置,密封板15可旋转使凹槽面30抵接在磁铁安装座II22和磁铁安装座III23的端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磁铁安装座I19与凹槽面30呈垂直设置,密封板15可旋转使凹槽面30抵接在磁铁安装座II22和磁铁安装座III23的端面上,在排水时能够对磁铁安装座I19进行限位,从而达到对密封板15的旋转进行限位。
进一步优选的,铰接耳座14上设置有定位插槽31和定位缺口32,延伸座21上设置有插接凸体I33和插接凸体II34,插接凸体I33插装在定位插槽31内,插接凸体II34插装在定位缺口32处。
在本实施例中,插接凸体I33插装在定位插槽31内,插接凸体II34插装在定位缺口32处,该结构的定位安装性高,组合装配简易,拆装简便。
进一步优选的,铰接轴17的两侧设置有限位柱35,地漏芯主体10上设置有与限位柱35相吻合的弧部36。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柱35对密封板15的两侧进行旋转限位,地漏芯主体10上设置有与限位柱35相吻合的弧部36,保证密封板15的旋转。
进一步优选的,磁铁安装座I19内设置有嵌装腔I37,磁铁块I20限位安装在嵌装腔I37内,磁铁安装座II22和磁铁安装座III23内分别设置有嵌装腔II38和嵌装腔III39,磁铁块II24限位安装在嵌装腔II38内,磁铁块III24限位安装在嵌装腔III39内。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嵌装腔I37和嵌装腔II38的设置,磁铁块II24和磁铁块III25的安装采用过盈配合安装。
进一步优选的,磁铁安装座II22和磁铁安装座III23的间距大于磁铁安装座I19的宽度。
在本实施例中,磁铁安装座II22和磁铁安装座III23的间距大于磁铁安装座I19的宽度,当密封板15旋转时,保证磁铁安装座I19在磁铁安装座II22和磁铁安装座III23的间隔处旋转。
进一步优选的,磁铁安装座II22和磁铁安装座III23分别与延伸座21之间设置有加强筋40。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加强筋40的设置,能够增大磁铁安装座II22和磁铁安装座III23的设置强度,提高稳定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磁力互感直排防臭地漏芯,包括地漏芯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芯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直排通道和排水导向部,所述直排通道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的侧部设置有铰接耳座,所述排水口的下端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上覆装有硅胶密封垫,所述硅胶密封垫可密封紧贴在排水口的外沿部,所述密封板上设置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耳座设置有铰接轴孔,所述铰接轴可旋转安装在铰接轴孔内,所述密封板的下端设置有磁铁安装座I,所述磁铁安装座I内嵌装有磁铁块I,所述铰接耳座上安装有延伸座,所述延伸座上一体设置有相互平行间隔的磁铁安装座II和磁铁安装座III,所述磁铁安装座II和磁铁安装座III分别嵌装有磁铁块II和磁铁块III,所述磁铁块II和磁铁块III的内外两侧面均设置有S极和N极,所述磁铁块II和磁铁块III的内侧面之间呈相对且异性磁极设置,所述磁铁块I的一侧与磁铁块II内侧面的磁极方向相同,所述磁铁块I的另一侧与磁铁块III内侧面的磁极方向相同,所述磁铁块I相对于磁铁块II和磁铁块III的位置呈中间向外凸出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力互感直排防臭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芯主体的内壁两侧铰接设置有提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力互感直排防臭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的可旋转角度呈水平67°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磁力互感直排防臭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上设置有定位凸部,所述硅胶密封垫卡设在定位凸部的外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磁力互感直排防臭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的底部设置有凹槽面,所述磁铁安装座I与凹槽面呈垂直设置,所述密封板可旋转使凹槽面抵接在磁铁安装座II和磁铁安装座III的端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力互感直排防臭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耳座上设置有定位插槽和定位缺口,所述延伸座上设置有插接凸体I和插接凸体II,所述插接凸体I插装在定位插槽内,所述插接凸体II插装在定位缺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力互感直排防臭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轴的两侧设置有限位柱,所述地漏芯主体上设置有与限位柱相吻合的弧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力互感直排防臭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安装座I内设置有嵌装腔I,所述磁铁块I限位安装在嵌装腔I内,所述磁铁安装座II和磁铁安装座III内分别设置有嵌装腔II和嵌装腔III,所述磁铁块II限位安装在嵌装腔II内,所述磁铁块III限位安装在嵌装腔III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磁力互感直排防臭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安装座II和磁铁安装座III的间距大于磁铁安装座I的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磁力互感直排防臭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安装座II和磁铁安装座III分别与延伸座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090248.1U CN213926639U (zh) | 2020-12-21 | 2020-12-21 | 一种磁力互感直排防臭地漏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090248.1U CN213926639U (zh) | 2020-12-21 | 2020-12-21 | 一种磁力互感直排防臭地漏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926639U true CN213926639U (zh) | 2021-08-10 |
Family
ID=77153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090248.1U Active CN213926639U (zh) | 2020-12-21 | 2020-12-21 | 一种磁力互感直排防臭地漏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926639U (zh) |
-
2020
- 2020-12-21 CN CN202023090248.1U patent/CN21392663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609801A (zh) | 一种磁力互感直排防臭地漏芯 | |
CN209975657U (zh) | 一种一体式无水箱智能坐便器带真空破坏器电磁阀冲水装置 | |
CN110714521A (zh) | 一种磁力重力结合式地漏芯 | |
CN213926639U (zh) | 一种磁力互感直排防臭地漏芯 | |
CN214062707U (zh) | 一种门体防水安装结构 | |
CN216664413U (zh) | 一种地漏与下轨道一体化结构 | |
CN215166220U (zh) | 一种止回阀 | |
CN210088074U (zh) | 一种恒温卫浴设备进水连接器 | |
CN204551655U (zh) | 一种暗装冲洗马桶 | |
CN213268164U (zh) | 一体式电磁阀及智能马桶 | |
CN211973714U (zh) | 一种具有改进型防虹吸结构的进水阀 | |
CN211006971U (zh) | 一种新型防臭地漏芯 | |
CN216839800U (zh) | 一种翻转地漏芯 | |
CN206130154U (zh) | 电动阀内部阀芯的密封结构 | |
CN217581713U (zh) | 自动修正磁条安装偏差的磁吸密封门框 | |
CN218405745U (zh) | 一种便于拆装的长条形水封 | |
CN217898833U (zh) | 一种防逆流冲洗阀 | |
CN216428471U (zh) | 坐便器 | |
CN214062708U (zh) | 一种可调厚度的门框结构 | |
CN215166231U (zh) | 一种电磁防虹吸冲水阀 | |
CN221072946U (zh) | 一种大流量的防返溢地漏芯 | |
CN205436064U (zh) | 一种花洒的先导结构 | |
CN217118647U (zh) | 进水机构及冲牙器 | |
CN210857445U (zh) | 直排单向止回防臭地漏芯 | |
CN217537263U (zh) | 一种水封自封合体式地漏防臭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