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21394U - 一种大抓力锚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抓力锚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21394U
CN213921394U CN202022984151.9U CN202022984151U CN213921394U CN 213921394 U CN213921394 U CN 213921394U CN 202022984151 U CN202022984151 U CN 202022984151U CN 213921394 U CN213921394 U CN 2139213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chor
holding power
rope
barrel
high g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8415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亮
刘志燕
刘润泽
于祥君
赵小静
邓玉平
许佳平
宋小三
郑光
高双剑
李石林
冯健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MBE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MBE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MBEC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MBEC
Priority to CN20202298415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213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213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213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抓力锚装置及系统,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该大抓力锚装置包括:抓力锚本体、锚绳以及多个配重件,所述锚绳一端与所述抓力锚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海洋结构物连接;多个所述配重件间隔设置在所述锚绳靠近所述抓力锚本体的一段上。本实用新型中的大抓力锚装置及系统,通过在所述锚绳靠近抓力锚本体的一段上间隔设置多个配重件,加大靠近抓力锚本体的一段锚绳的重量,可以有效减小抓力锚本体侧锚绳因拉力变大导致的倾角变大,避免抓力锚本体的抓力折减过大而发生走锚现象,可不使用大重量的锚链和大规格的抓力锚本体,减小使用成本,提升了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大抓力锚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抓力锚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海洋结构物包括半潜平台、张力腿平台、驳船、海上大型储油罐等大型结构物,为防止海洋结构物在海上移动,通常会使用大抓力锚装置,将海洋结构物锚固在海上。大抓力锚装置一般包括抓力锚本体和锚绳,抓力锚本体设置在河床上,锚绳一端与抓力锚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海洋结构物连接。当海洋结构物体积、重量增大时,锚绳拉力相应的也增大,导致锚绳与河床面的底部倾角增大,抓力锚本体抓力会快速折减,当达到一定程度时,抓力锚本体会出现走锚现象,锚固作用失效。
相关技术中,为解决上述问题,一种方案是将锚绳更换为重量更重的锚链,在相同拉力下,锚链与河床面的底部倾角相比锚绳而言更小,抓力锚本体抓力折减较小,可降低走锚风险。另一种方案是选用更大规格的抓力锚本体,使折减后的抓力仍能满足要求。
但是,无论是将锚绳更换为重量更重的锚链,还是选用更大规格的抓力锚本体,都会增加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大抓力锚装置及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大抓力锚装置成本使用较高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大抓力锚装置,包括:
抓力锚本体;
锚绳,其一端与所述抓力锚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海洋结构物连接;以及
多个配重件,其间隔设置在所述锚绳靠近所述抓力锚本体的一段上。
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配重件均包括筒体和填充于所述筒体内的填充物,所述筒体与所述锚绳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筒体均设有U型开口,每个所述筒体通过所述U型开口与所述锚绳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大抓力锚装置还包括:配重连接绳,其与所有所述筒体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筒体还设有圆形通孔,所述配重连接绳穿设每个所述筒体的圆形通孔,以与所有所述筒体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大抓力锚装置还包括:
多个连接件,其沿所述配重连接绳间隔设置,每个连接件一端与所述配重连接绳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锚绳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填充物为铁砂、钢筋混凝土或岩石。
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配重件的重量为4T~6T。
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配重件的间距为1.5~2m。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大抓力锚系统,包括多个上述的大抓力锚装置,多个所述大抓力锚装置沿海洋结构物环形间隔布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抓力锚装置及系统,通过在所述锚绳靠近抓力锚本体的一段上间隔设置多个配重件,加大靠近抓力锚本体的一段锚绳的重量,可以有效减小抓力锚本体侧锚绳因拉力变大导致的倾角变大,避免抓力锚本体的抓力折减过大而发生走锚现象,可不使用大重量的锚链和大规格的抓力锚本体,减小使用成本,提升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抓力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A方向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抓力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抓力锚系统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抓力锚本体;2、锚绳;3、配重件;31、筒体;311、U型开口;312、圆形通孔;4、配重连接绳;5、连接件;6、海洋结构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抓力锚装置及系统,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大抓力锚装置成本使用较高的技术问题。
参见图1所示,一种大抓力锚系统,包括:抓力锚本体1、锚绳2以及多个配重件3。
所述锚绳2一端与所述抓力锚本体1连接,另一端与海洋结构物6连接。多个所述配重件3间隔设置在所述锚绳2靠近所述抓力锚本体1的一段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大抓力锚装置,通过在所述锚绳2靠近所述抓力锚本体1的一段上间隔设置多个配重件3,加大靠近所述抓力锚本体1的一段锚绳的重量,可以有效减小抓力锚本体1侧锚绳因拉力变大导致的倾角变大,避免抓力锚本体1的抓力折减过大而发生走锚现象,可不使用大重量的锚链和大规格的抓力锚本体,减小使用成本,提升了经济效益。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每个所述配重件3均包括筒体31和所述筒体31内的填充物,所述筒体31与所述锚绳2连接。优选地,所述填充物为铁砂、钢筋混凝土或岩石,它们均为比重较大的材料,而且价格低廉,使用成本低。
进一步地,参见图2所示,每个所述筒体31均设有U型开口311,每个所述筒体31通过所述U型开口311与所述锚绳2连接,所述U型开口311便于所述筒体31与所述锚绳2快速连接。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大抓力锚系统还包括配重连接绳4,所述配重连接绳4与所有所述筒体31连接。具体地,每个所述筒体31还设有圆形通孔312,所述配重连接绳4穿设每个所述筒体31的圆形通孔312,以与所有所述筒体31连接。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大抓力锚系统还包括多个连接件5,多个所述连接件5沿所述配重连接绳4间隔设置,每个连接件5一端与所述配重连接绳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锚绳2连接。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每个所述配重件3的重量为4T~6T。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相邻两个所述配重件3的间距为1.5~2m。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配重件3的数量为5~8个。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大抓力锚装置的主要施工步骤为:
(1)在抛锚位置处开挖抓力锚坑,较抓力锚本体1大两倍,深度约2m。
(2)制作多个筒体31,在筒体31内灌满铁砂,振捣密实后封闭筒体31形成配重件3。
(3)用配重连接绳4将多个筒体31串起,再将锚绳2放入多个筒体31的U型开口311内,然后在筒体31两端和中间用连接件5连接配重连接绳4和锚绳2。
(4)在抓力锚坑位置处将配重件3和抓力锚本体1一起抛入水中。
(5)收紧锚绳2,使抓力锚本体1逐步嵌入坑内壁中,达到预定锚绳拉力时即可停止收缆,这样可确保抓力锚本体1不走锚。
参见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抓力锚系统,其包括多个上述的大抓力锚装置,多个所述大抓力锚装置沿海洋结构物6环形间隔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大抓力锚系统,包括多个大抓力锚装置,每个大抓力锚装置通过在所述锚绳靠近所述抓力锚本体的一段上间隔设置多个配重件,加大靠近所述抓力锚本体的一段锚绳的重量,可以有效减小抓力锚本体侧锚绳因拉力变大导致的倾角变大,避免抓力锚本体的抓力折减过大而发生走锚现象,可不使用大重量的锚链和大规格的抓力锚本体,减小使用成本,提升了经济效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大抓力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抓力锚本体(1);
锚绳(2),其一端与所述抓力锚本体(1)连接,另一端与海洋结构物(6)连接;以及
多个配重件(3),其间隔设置在所述锚绳(2)靠近所述抓力锚本体(1)的一段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抓力锚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配重件(3)均包括筒体(31)和所述筒体(31)内的填充物,所述筒体(31)与所述锚绳(2)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抓力锚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筒体(31)均设有U型开口(311),每个所述筒体(31)通过所述U型开口(311)与所述锚绳(2)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抓力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重连接绳(4),其与所有所述筒体(31)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抓力锚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筒体(31)还设有圆形通孔(312),所述配重连接绳(4)穿设每个所述筒体(31)的圆形通孔(312),以与所有所述筒体(31)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抓力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连接件(5),其沿所述配重连接绳(4)间隔设置,每个连接件(5)一端与所述配重连接绳(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锚绳(2)连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抓力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为铁砂、钢筋混凝土或岩石。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抓力锚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配重件(3)的重量为4T~6T。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抓力锚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配重件(3)的间距为1.5~2m。
10.一种大抓力锚系统,包括多个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抓力锚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大抓力锚装置沿海洋结构物(6)环形间隔布置。
CN202022984151.9U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大抓力锚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2139213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84151.9U CN213921394U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大抓力锚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84151.9U CN213921394U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大抓力锚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21394U true CN213921394U (zh) 2021-08-10

Family

ID=77151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84151.9U Active CN213921394U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大抓力锚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213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38844B (zh) 水深大于2米的大型海上风电场建设的施工方法
KR20200060766A (ko) 해상 풍력 터빈 용 플로트 지지 구조물 및 이와 같은 지지 구조물을 구비한 풍력 터빈을 설치하기 위한 방법
NO862200L (no) Undervannsfundamenteringselement og anvendelse av dette.
CN102815373A (zh) 一种混合式深水系泊系统
EP0972114B1 (en) Position penetrated anchor system and its use
CN105532549A (zh) 含抓力锚钩的组装式锚固系统
CN107600326A (zh) 一种用于深海浮标的可释放式重力锚系统
CN101837929A (zh) 一种在滩涂区域驳船吊装风机的作业方法
KR101006982B1 (ko) 진자형 가두리 양식 시설물
JPS6149029A (ja) 水中基礎固定装置
CN213921394U (zh) 一种大抓力锚装置及系统
WO2019191486A1 (en) Multiline ring anchor and installation method
IE43330B1 (en) Platform for marine work
KR101041282B1 (ko) 해상 구조물의 시공방법
KR100677898B1 (ko) 오탁방지막 설치용 앵커 및 이를 이용한 오탁방지막의설치방법
CN113356179B (zh) 一种水工构筑物地基的处理方法
CN213036028U (zh) 一种应用于浅水区域的水平拖拽重力锚
CN209854668U (zh) 拦阻索提升消能锚的组合耗能式拦阻船舶设施
CN206462200U (zh) 一种深水网箱单点双锚锚泊系统
CN205337231U (zh) 一种适用于沙泥底的锚固装置
CN205409134U (zh) 含抓力锚钩的组装式锚固系统
CN219029693U (zh) 陡峭裸岩区水上钻孔浮式平台
CN116812079B (zh) 一种浮动标志固定装置
CN213897217U (zh) 一种用于裸铺海底管道位移控制的装置
CN219100076U (zh) 深水区陡峭裸露岩面钻孔桩钢护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