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10424U - 梁氏取栓针 - Google Patents

梁氏取栓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10424U
CN213910424U CN202021836396.0U CN202021836396U CN213910424U CN 213910424 U CN213910424 U CN 213910424U CN 202021836396 U CN202021836396 U CN 202021836396U CN 213910424 U CN213910424 U CN 2139104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blade
sickle
gripping
embolectom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3639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忠海
梁润言
谷艳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83639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104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104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1042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梁氏取栓针,包括握持部和设置在握持部端部的针体,所述针体包括主针部,所述主针部包括刃部和刃部连杆,所述刃部连杆前端连接于刃部且后端与握持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刃部包括镰状的镰刃体,所述镰刃体的末端为镰刃尖,所述镰刃体在镰形内侧具有垂直于刃部连杆轴线的横刃,所述横刃的长度为2~3mm。其方便操作,且可对多种症候进行专门施治。

Description

梁氏取栓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梁氏取栓针。
背景技术
在我国传统中医里,采用针灸这样的针法治疗具有很长应用历史,而作为传统中医一员的满医,其使用针状刀具对病患进行施治也极具特色。比如当代医学对治疗肌肉、韧带或滑膜等软组织粘连时,常常采用保守性理疗,但其疗程长且不适于粘连时间较长的重症。而使用针刀便可对软组织粘连进行治疗,其仅需在病人皮肤开一微小开口,随后用针具对相关组织剥离。但传统满医针刀的形制单一,通常仅为长针状,不便操作且难以应对多种症候专门施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排栓通淤的梁氏取栓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梁氏取栓针,包括握持部和设置在握持部端部的针体,所述针体包括主针部,所述主针部包括刃部和刃部连杆,所述刃部连杆前端连接于刃部且后端与握持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刃部包括镰状的镰刃体,所述镰刃体的末端为镰刃尖,所述镰刃体在镰形内侧具有垂直于刃部连杆轴线的横刃,所述横刃的长度为2~3mm。
进一步的:所述镰刃体还设置有与横刃相连并平行于刃部连杆轴线的纵刃。
进一步的:所述纵刃凸出于刃部连杆至少0.5mm。
进一步的:所述针体还包括节段部,所述节段部包括呈圆柱状以梯级排列的两个以上的节段,相邻所述节段之间以倒角过渡,最粗梯级的节段与握持部的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的:最细梯级的节段末端为圆弧面。
进一步的:所述握持部为圆柱体,在握持部的圆柱面上设置有滚花,在握持部一端附近设置有2个握持面,所述握持面为沿握持部轴线延伸的长条状,2个握持面在握持部截面上呈八字形布置,握持部远离握持面的一端与握持面之间具有20~30mm的圆柱段。
进一步的:所述握持面的长度为25~30mm,2个握持面之间的夹角为30~45°。
进一步的:所述镰刃尖的朝向与两个握持面八字形布置的宽口朝向一致。
进一步的:镰刃尖与握持面的临近端具有45~55mm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刃部连杆为前粗后细的杆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提供了一种梁氏取栓针,其方便操作,且可对多种症候进行专门施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镰刃部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镰刃部的结构示意仰视图;
图4是握持部具有握持面处的截面图;
其中,2-刃部连杆、3-锥台、4-握持面、5-握持部、6-滚花、7-第一节段、8-倒角、9-第二节段、19-镰刃部、20-第三节段、21-圆弧面、22-镰刃体、23-纵刃、24-横刃、25-镰刃尖、26-镰刃面、27-圆弧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具有握持部5,在握持部5的一端通过刃部连杆2设置有钩刃部1,在握持部5另一端设置有节段部,在节段部的末端设置有剑刃部10,因而该针刀被命名为梁氏剑钩针。其具体结构为:
握持部5为55mm长、直径6mm的圆柱体,并在其圆柱面设有滚花6以增强握持的摩擦力。如图1、4所示,在靠近握持部5一端之处设置有2个握持面4,握持面4是沿握持部5轴线延伸的长条状,长25~30mm,宽12mm;由于2个握持面4靠近握持部5的一端,故远离的一端与握持面4之间就具有20~30mm的圆柱段;2个握持面4在握持部5截面上呈八字形布置,2个握持面4的夹角为35°。
在握持部5靠近握持面4的一端设置有10mm长的锥台3,锥台3的前端设置有刃部连杆2,刃部连杆2头端较细尾端较粗,其末端为1.5mm、头端为1mm。如图2、3所示,处于刃部连杆2头端的镰刃部19具有因横向突出于刃部连杆2而形似镰刀的镰刃体22,镰刃体22的顶部为从正视和仰视角度看均具有弧线形的圆弧顶27,镰刃体22在其镰形内侧具有由两个镰刃面26相交而成的垂直于刃部连杆2轴线的横刃24,横刃24长为2~3mm,同时两个镰刃面26相交而成的还有与横刃24相连并平行于刃部连杆2轴线的纵刃23,在镰刃体22的末端由圆弧顶27和两个镰刃面26共同形成镰刃尖25。镰刃尖25与握持面4的临近端(即邻近镰刃尖25的一端)具有45~55mm的距离,再长便不利于精细操作与发力了,过短也不利于针端的探入深度。
需注意的是纵刃23凸出于刃部连杆2一小段距离(本实施例为0.5mm)。设置纵刃23是为了防止横刃24的根部如果参与切割时相邻部分如果没有锋刃会造成切割不畅、卡顿的问题。而纵刃23凸出于刃部连杆2一小段距离则避免刃部连杆2阻挡纵刃23发挥其相应功能。
镰刃部19一方面也可用于对皮下组织粘连的钩割,但由于其针端为圆弧顶27,适用于进针方向阻碍不大的地方,且因一次钩割的进刀量较大,适于非重要部位的大范围粘连;而镰刃部19另一方面更主要用于对浅表血管的纵向开口术,满医认为由于血管内的一些栓塞会阻滞气血运行,对于皮下显现出黑紫色的阻滞血管,沿其纵向破开一定开口而将栓塞赶压排出方可消除病灶,故本实施例也被命名为梁氏取栓针。其镰刃尖25便于刺破表皮和皮下血管壁,而垂直于刃部连杆2轴线的横刃24则便于对发力和刀刃走向的掌控,因为血管壁具有一定硬度,发力时需施以一定迅猛力,太过缓和的发力一方面反而造成患者较大痛苦,另一方面也易使刀锋在行进过程中改变走向而偏斜;而横刃24与刃部连杆2轴线垂直则相比其他斜向的方案,在横刃24在沿刃部连杆2轴线移动时不会产生侧向分力使进刀量改变(比如刀刃滑脱或向血管更深部移动直至钩破对侧管壁),医生只需参照刃部连杆2轴线(事实上也是整针的轴线)方向,控制整针沿其轴线方向运动便可方便的预判、掌控刀刃的走向,也不会造成进刀量的改变,由于在迅猛发力的一瞬间中因人是无法及时观察调整运刀的,故这些显得尤为重要。而横刃24长为2~3mm,便可适应一般破开浅表血管一侧血管壁的要求,过短则有时不够用,过长则一方面因镰刃尖25离整针轴线更远,不利于对针刀的控制,另一方面也更易出现钩破血管壁两侧的现象,造成不必要的过多出血。
而刃部连杆2头端较细尾端较粗是因为在操作中需要对针体进行一定的摆动,而越远离钩刃部1的针体受弯矩越大,适当逐渐加粗以防止在施术过程中进入人体的刃部连杆2弯曲,因为医生在施术中无法观察到这种弯曲,就无法根据使用正常针体的经验来有效完成切割。
而对于镰刃部19的操作均主要通过握持部5来完成,因而其对于施术来说也极为重要。握持部5上的两个八字形布置的握持面4可更使医生采用握笔式姿态来操作针刀,而握笔姿态更有利于人发挥精确控制针尖运动的能力。且握持面4比圆柱面可有效防止针体的转动打滑,且由于镰刃部19的刃锋相对于前述八字形布置是相对位置固定的,这样在医生熟练使用针刀后,可提高对针刀整体姿态的认知掌控,便于操作。而2个握持面4的夹角不宜过小过大,过小则不易分辨八字朝向,并且不便于用食指和拇指向下施力;过大则采用下面将要述及的夹捏式姿势时不太舒服,一般应在30~45°,优选为35°。
而握持面4是沿握持部5轴线延伸的长条状,长25~30mm,这样可以方便使用以拇指指肚贴附、并用食指中节夹捏的持握方法,因为持笔姿势是使用拇指与食指指尖持捏,这样比较费力,而夹捏式更利于发出更大力量。而由于握持面4是靠近握持部5一端的,在远离的一端形成为20~30mm的圆柱段,且该圆柱段具有滚花6,这样在采用夹捏姿势时便可用虎口夹住该圆柱段,从而增大了握持力。并且有时的治疗需对针体进行捻动以旋转针体,而带滚花6的圆柱段便对该操作提供了便利。
此外镰刃尖25的朝向(即图1的下方)与两个握持面4八字形布置的宽口朝向一致,因为以持笔姿势来说,其向下压的发力比向上提的发力更大且更易控制,故镰刃尖25朝向前述下压方向跟有利于对针刀的操控发力。
本实施例在握持部5远离握持面4的一端设置有总长为55mm的节段部,节段部分为三节,由粗至细依次设置有第一节段7、第二节段9和第三节段20。三个节段的总长为55mm,太长则不利于操作。其中,第一节段7直径4mm、第二节段9直径3mm,第三阶段20的直径为2mm,且其末端为圆弧面21,相邻两者之间以倒角8过渡并均分节段部的总长。节段部主要用于对病患的肌肉、韧带等粘连部位进行疏解,例如膝关节粘连,在其膝部皮肤开口后,将节段部探入,待探入至病灶后,例如将第三节段20插入腓侧副韧带与其他组织间的粘连部位,随后继续推入针体,使更粗的第二节段9进入,如此就扩张了粘连部位的缝隙,经反复抽拉,便使腓侧副韧带与相邻组织的间隙不断被张大再回缩,使该韧带与其他组织的粘连被逐渐疏解、剥离开来,解除病灶。圆钝的圆弧面21可保证在抽拉针体时对正常组织的伤害降至最低,适用于针体较易探入的病情。

Claims (10)

1.一种梁氏取栓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握持部(5)和设置在握持部(5)端部的针体,所述针体包括主针部,所述主针部包括刃部和刃部连杆(2),所述刃部连杆(2)前端连接于刃部且后端与握持部(5)的一端连接,所述刃部包括镰状的镰刃体(22),所述镰刃体(22)的末端为镰刃尖(25),所述镰刃体(22)在镰形内侧具有垂直于刃部连杆(2)轴线的横刃(24),所述横刃(24)的长度为2~3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氏取栓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镰刃体(22)还设置有与横刃(24)相连并平行于刃部连杆(2)轴线的纵刃(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梁氏取栓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刃(23)凸出于刃部连杆(2)至少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氏取栓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还包括节段部,所述节段部包括呈圆柱状以梯级排列的两个以上的节段,相邻所述节段之间以倒角(8)过渡,最粗梯级的节段与握持部(5)的另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梁氏取栓针,其特征在于:最细梯级的节段末端为圆弧面(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氏取栓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5)为圆柱体,在握持部(5)的圆柱面上设置有滚花(6),在握持部(5)一端附近设置有2个握持面(4),所述握持面(4)为沿握持部(5)轴线延伸的长条状,2个握持面(4)在握持部(5)截面上呈八字形布置,握持部(5)远离握持面(4)的一端与握持面(4)之间具有20~30mm的圆柱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梁氏取栓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面(4)的长度为25~30mm,2个握持面(4)之间的夹角为30~4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梁氏取栓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镰刃尖(25)的朝向与两个握持面(4)八字形布置的宽口朝向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梁氏取栓针,其特征在于:镰刃尖(25)与握持面(4)的临近端具有45~55mm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氏取栓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刃部连杆(2)为前粗后细的杆状。
CN202021836396.0U 2020-08-28 2020-08-28 梁氏取栓针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9104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36396.0U CN213910424U (zh) 2020-08-28 2020-08-28 梁氏取栓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36396.0U CN213910424U (zh) 2020-08-28 2020-08-28 梁氏取栓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10424U true CN213910424U (zh) 2021-08-10

Family

ID=77159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3639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910424U (zh) 2020-08-28 2020-08-28 梁氏取栓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104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07800A (en) Carpal tunnel tome and carpal tunnel release surgery
CN213910424U (zh) 梁氏取栓针
CN206044691U (zh) 超声针刀
CN213910425U (zh) 梁氏剑钩针
CN210749409U (zh) 一种屈指肌狭窄性腱鞘炎针刀
CN201602803U (zh) 舒针
CN219517125U (zh) 一种针灸针具镩针
CN209966457U (zh) 一次性筋膜针
CN215079346U (zh) 一种可松筋正脊的小针刀
CN209984584U (zh) 一种改良式针灸针
CN216257314U (zh) 一种用于腕管综合征微创术的腕横韧带推刀
CN209048256U (zh) 偏心钝头侧孔逆齿提升针刀
CN215349294U (zh) 一种便于纵向分离的小针刀
CN217310465U (zh) 一种肋软骨切取刀
CN2745522Y (zh) 显微多功能针
CN1059466A (zh) 治疗运动性软组织损伤的松针
CN218606764U (zh) 一种用于临床介入操作的专用破皮刀
CN211022819U (zh) 一种用于神经触激术的针刀
CN218075124U (zh) 一种双刃肋软骨切取刀
CN210873010U (zh) 一种钝型针灸针
CN109893213A (zh) 一种软组织的微创切割套件
CN219207073U (zh) 钝刃两用软组织松解针具
CN216933387U (zh) 一种双刃口单锋小针刀
CN210408549U (zh) 一种手术刀及手术刀刀刃的结构
CN214017724U (zh) 一种屈指肌狭窄性腱鞘炎专用手术针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