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06544U - 总线制电源箱 - Google Patents

总线制电源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06544U
CN213906544U CN202022981599.5U CN202022981599U CN213906544U CN 213906544 U CN213906544 U CN 213906544U CN 202022981599 U CN202022981599 U CN 202022981599U CN 213906544 U CN213906544 U CN 2139065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output
communication
circuit board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8159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oerduo Guangd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oerduo Guangd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oerduo Guangd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oerduo Guangd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8159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065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065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065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箱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总线制电源箱,包括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滑动安装有用于与供电电源电连接的输入模块、用于与通讯设备电连接的通讯模块以及用于与输出设备电连接的输出模块,所述安装壳体内设有与输入模块、通讯模块以及输出模块电连接的总控电路板,所述输出模块的数量为至少一组。本实用新型将电源箱划分为三个独立的模块,分别为输入模块、通讯模块以及输出模块,该三个模块均与安装壳体滑动连接,简化了电源箱的组装工序,组装便捷,并通过总控电路板对这三个模块集中管控,实现了PCI总线制管理,同时模块化的设计,也使电源箱的布局更为清晰,便于对各模块进行管控。

Description

总线制电源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箱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总线制电源箱。
背景技术
电源箱是指挥供电线路中各种元器件合理分配电能的控制中心,是可靠接纳上端电源,正确馈出荷载电能的控制环节,也是获取用户对供电质量满意与否的关键。
目前电源箱的安装结构一般包括开设有多个安装孔的安装板,通过螺丝螺母的固定连接方式将各电子元器件安装至安装板上,但电源箱少则有几个电子元器件,多几则十个电子元器件,若需组装人员一个个进行组装的话,既耗时,也耗力,同时混乱的布局的设计也增加了对电源箱的管控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装简易、布局合理以及便于管控的总线制电源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总线制电源箱,包括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滑动安装有用于与供电电源电连接的输入模块、用于与通讯设备电连接的通讯模块以及用于与输出设备电连接的输出模块,所述安装壳体内设有与输入模块、通讯模块以及输出模块电连接的总控电路板,所述输出模块的数量为至少一组。
优选的,所述输入模块包括输入面板以及设于输入面板且用于与供电电源电连接的输入接口和用于控制电源通断的控制开关,该控制开关与总控电路板电连接,所述输入接口与控制开关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壳体设有用于安装输入模块的第一容置腔,该第一容置腔由多个装设于安装壳体内壁面的第一限位导柱围绕形成,所述输入面板通过螺丝与第一限位导柱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通讯模块包括通讯面板、设于通讯面板底部且与总控电路板电连接的通讯电路板以及焊接于通讯电路板且用于与通讯设备电连接的通讯接口。
优选的,所述安装壳体设有用于安装通讯模块的第二容置腔,该第二容置腔由多个装设于安装壳体内壁面的第一滑道以及第二限位导柱围绕形成,所述通讯面板通过螺丝与第二限位导柱固定连接,所述通讯面板装设有与第一滑道滑动连接的第一立板,所述通讯电路板装设于第一立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立板的底部设有便于其插入第一滑道的第一导向部。
优选的,所述输出模块包括输出面板、设于输出面板底部且与总控电路板电连接的输出电路板以及焊接于输出电路板且用于与输出设备电连接的输出接口。
优选的,所述安装壳体设有用于安装输出模块的第三容置腔,该第三容置腔由多个装设于安装壳体内壁面的第二滑道以及第三限位导柱围绕形成,所述输出面板通过螺丝与第三限位导柱固定连接,所述输出面板装设有与第二滑道滑动连接的第二立板,所述输出电路板装设于第二立板。
优选的,所述第二立板的底部设有便于其插入第二滑道的第二导向部。
优选的,所述安装壳体的外壁装设有提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总线制电源箱,本实用新型将电源箱划分为三个独立的模块,分别为输入模块、通讯模块以及输出模块,该三个模块均与安装壳体滑动连接,简化了电源箱的组装工序,组装便捷,并通过总控电路板对这三个模块集中管控,实现了PCI总线制管理,同时模块化的设计,也使电源箱的布局更为清晰,便于对各模块进行管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线制电源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总线制电源箱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总线制电源箱中安装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总线制电源箱中通讯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总线制电源箱中输出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安装壳体 10-第一容置腔 11-第一限位导柱
12-第二容置腔 13-第一滑道 14-第二限位导柱
15-第三容置腔 16-第二滑道 17-第三限位导柱
2-输入模块 20-输入面板 21-输入接口
22-控制开关 23-输出插口 3-通讯模块
30-通讯面板 31-通讯电路板 32-通讯接口
33-第一立板 34-第一导向部 4-输出模块
40-输出面板 41-输出电路板 42-输出接口
43-第二立板 44-第二导向部 5-总控电路板
6-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5所示,总线制电源箱,包括安装壳体1,所述安装壳体1滑动安装有用于与供电电源电连接的输入模块2、用于与通讯设备电连接的通讯模块3以及用于与输出设备电连接的输出模块4,所述安装壳体1内设有与输入模块2、通讯模块3以及输出模块4电连接的总控电路板5,所述输出模块4 的数量为至少一组。
优选的,输入模块2、通讯模块3以及输出模块4依序设于安装壳体1。
当输出模块4只有一组时,此输出模块4用于与输出设备电连接;当输出模块4为至少两组时,在实际应用中只有其中一组输出模块4处于工作状态,剩余的输出模块4处于备用状态,当处于工作状态的输出模块4出现损坏时,总控制电路板5中的控制单元会将损坏的输出模块4切换为备用的输出模块4,而损坏的备用模块4且会报警提醒操作人员,这样的设计以避免输出模块4一旦损坏,电源箱就无法进行工作而导致影响使用的现象发生。
在实际应用中,操作人员可通过通讯模块3实现对电源箱本地和远程的管理,便于对电源箱的管控。
本实用新型将电源箱划分为三个独立的模块,分别为输入模块2、通讯模块3以及输出模块4,该三个模块均与安装壳体1滑动连接,简化了电源箱的组装工序,组装便捷,并通过总控电路板5对这三个模块集中管控,实现了PCI 总线制管理,同时模块化的设计,也使电源箱的布局更为清晰,便于对各模块进行管控。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入模块2包括输入面板20以及设于输入面板20且用于与供电电源电连接的输入接口21和用于控制电源通断的控制开关22,该控制开关22与总控电路板5电连接,所述输入接口21与控制开关22电连接。优选的,输入接口21为三相接口,用于与供电电源电连接,而控制开关22用于控制整个电源箱电源的通断,当控制开关22开启时,供电电源为总控电路板5、通讯模块3以及输出模块4进行供电,而在实际应用中,也可在输入面板20设置一个输出插口23(如市面上常用的三孔插座),可作为输出插座使用,便于日常使用,实用性强。
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壳体1设有用于安装输入模块2的第一容置腔10,该第一容置腔10由多个装设于安装壳体1内壁面的第一限位导柱11围绕形成,所述输入面板20通过螺丝与第一限位导柱11固定连接。优选的,安装壳体1 内相对设置的两内侧壁均设有两个第一限位导柱11,即第一限位导柱11的数量均为四个,且第一限位导柱11为竖直的长条形状;组装时,通过螺丝将输入面板20与第一限位导柱11进行固定锁紧(优选的,输入面板20开设有用于供螺丝穿过的通孔,而第一限位导柱11开设有于螺丝螺纹连接的螺纹孔),组装简易,固定连接结构稳定可靠。
本实施例中,所述通讯模块3包括通讯面板30、设于通讯面板30底部且与总控电路板5电连接的通讯电路板31以及焊接于通讯电路板31且用于与通讯设备电连接的通讯接口32。这样输出模块4设置有独立的通讯电路板31,在实际应用中通讯电路板31通过线材如排线与总控电路板5电连接,这样使通讯模块3形成独立的模块,便于管控和使用,同时若通讯模块3发生损坏时,也可单独拆卸出来进行更换或维护,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
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壳体1设有用于安装通讯模块3的第二容置腔12,该第二容置腔12由多个装设于安装壳体1内壁面的第一滑道13以及第二限位导柱14围绕形成,所述通讯面板30通过螺丝与第二限位导柱14固定连接,所述通讯面板30装设有与第一滑道13滑动连接的第一立板33,所述通讯电路板31装设于第一立板33。优选的,安装壳体1内相对设置的两内侧壁均设有第一滑道13以及第二限位导柱14,即第一滑道13与第二限位导柱14的数量均为两个,且第一滑道13与第二限位导柱14从右至左依序设于安装壳体1,第一滑道13与第二限位导柱14均为竖直的长条形状;优选的,第一立板33由通讯面板30的一侧向下弯折形成,结构稳定可靠;组装时,通过第二立板43与第一滑道13的配合使用将通讯模块3滑动安装至第二容置腔12内,随后通过螺丝将通讯面板30与第二限位导柱14进行固定锁紧(优选的,通讯面板30开设有用于供螺丝穿过的通孔),而第二限位导柱14开设有于螺丝螺纹连接的螺纹孔,组装简易,固定连接结构稳定可靠。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立板33的底部设有便于其插入第一滑道13的第一导向部34。优选的,第一导向部34的截面形状为梯形,这样的结构设计,以便于第一立板33快速且精确的插入第一滑道13内,实用性强。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出模块4包括输出面板40、设于输出面板40底部且与总控电路板5电连接的输出电路板41以及焊接于输出电路板41且用于与输出设备电连接的输出接口42。优选的,输出面板40设有与输出电路板41电连接的报警灯,若输出模块4损坏时报警灯则会亮起,同时也就发送产生信号发送至总控电路板中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将该信号转换成相应的信息在通讯设备上显示;这样输出模块4设置有独立的输出电路板41,在实际应用中输出电路板41通过线材(如排线)与总控电路板5电连接,这样使输出模块4形成独立的模块,便于管控和使用,同时若输出模块4发生损坏时,也可单独拆卸出来进行更换或维护,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
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壳体1设有用于安装输出模块4的第三容置腔15,该第三容置腔15由多个装设于安装壳体1内壁面的第二滑道16以及第三限位导柱17围绕形成,所述输出面板40通过螺丝与第三限位导柱17固定连接,所述输出面板40装设有与第二滑道16滑动连接的第二立板43,所述输出电路板 41装设于第二立板43。优选的,安装壳体1内相对设置的两内侧壁均设有第二滑道16以及第三限位导柱17,即第二滑道16与第三限位导柱17的数量均为两个,且第二滑道16与第三限位导柱17从右至左依序设于安装壳体1,第二滑道16与第三限位导柱17均为竖直的长条形状;优选的,第二立板43由输出面板40的一侧向下弯折形成,结构稳定可靠;组装时,通过第二立板43与第二滑道16的配合使用将输出模块4滑动安装至第三容置腔15内,随后通过螺丝将输出面板40与第三限位导柱17进行固定锁紧(优选的,输出面板40开设有用于供螺丝穿过的通孔),而第三限位导柱17开设有于螺丝螺纹连接的螺纹孔,组装简易,固定连接结构稳定可靠。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立板43的底部设有便于其插入第二滑道16的第二导向部44。优选的,第二导向部44的截面形状为梯形,这样的结构设计,以便于第二立板43快速且精确的插入第二滑道16内,实用性强。
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壳体1的外壁装设有提手6。优选的,提手6的数量为两个,该两个提手6分别设于安装壳体1的左右两侧,在实际应用以便于操作人员提取电源箱,实用性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数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总线制电源箱,包括安装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1)滑动安装有用于与供电电源电连接的输入模块(2)、用于与通讯设备电连接的通讯模块(3)以及用于与输出设备电连接的输出模块(4),所述安装壳体(1)内设有与输入模块(2)、通讯模块(3)以及输出模块(4)电连接的总控电路板(5),所述输出模块(4)的数量为至少一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制电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模块(2)包括输入面板(20)以及设于输入面板(20)且用于与供电电源电连接的输入接口(21)和用于控制电源通断的控制开关(22),该控制开关(22)与总控电路板(5)电连接,所述输入接口(21)与控制开关(22)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总线制电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1)设有用于安装输入模块(2)的第一容置腔(10),该第一容置腔(10)由多个装设于安装壳体(1)内壁面的第一限位导柱(11)围绕形成,所述输入面板(20)通过螺丝与第一限位导柱(1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制电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模块(3)包括通讯面板(30)、设于通讯面板(30)底部且与总控电路板(5)电连接的通讯电路板(31)以及焊接于通讯电路板(31)且用于与通讯设备电连接的通讯接口(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总线制电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1)设有用于安装通讯模块(3)的第二容置腔(12),该第二容置腔(12)由多个装设于安装壳体(1)内壁面的第一滑道(13)以及第二限位导柱(14)围绕形成,所述通讯面板(30)通过螺丝与第二限位导柱(14)固定连接,所述通讯面板(30)装设有与第一滑道(13)滑动连接的第一立板(33),所述通讯电路板(31)装设于第一立板(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总线制电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板(33)的底部设有便于其插入第一滑道(13)的第一导向部(3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制电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模块(4)包括输出面板(40)、设于输出面板(40)底部且与总控电路板(5)电连接的输出电路板(41)以及焊接于输出电路板(41)且用于与输出设备电连接的输出接口(4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总线制电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1)设有用于安装输出模块(4)的第三容置腔(15),该第三容置腔(15)由多个装设于安装壳体(1)内壁面的第二滑道(16)以及第三限位导柱(17)围绕形成,所述输出面板(40)通过螺丝与第三限位导柱(17)固定连接,所述输出面板(40)装设有与第二滑道(16)滑动连接的第二立板(43),所述输出电路板(41)装设于第二立板(4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总线制电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立板(43)的底部设有便于其插入第二滑道(16)的第二导向部(44)。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总线制电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1)的外壁装设有提手(6)。
CN202022981599.5U 2020-12-10 2020-12-10 总线制电源箱 Active CN2139065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81599.5U CN213906544U (zh) 2020-12-10 2020-12-10 总线制电源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81599.5U CN213906544U (zh) 2020-12-10 2020-12-10 总线制电源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06544U true CN213906544U (zh) 2021-08-06

Family

ID=77103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81599.5U Active CN213906544U (zh) 2020-12-10 2020-12-10 总线制电源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065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19495U (zh) 适配器
CN108099681B (zh) 车载充电装置
CN112394780A (zh) 服务器和具有其的数据中心
CN210129188U (zh) 一种通用风扇助力把手结构
CN213906544U (zh) 总线制电源箱
CN212543663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电源适配器
CN201498868U (zh) 一种防误操作的锁具控制器壳体
CN114336131B (zh) 一种集中供电机柜
CN214046404U (zh) 一种变频器主控框架及变频器
CN212063535U (zh) 便携式电源
CN210379159U (zh) 电池支架组件及电池pack箱
CN209590766U (zh) 电源转接面板及终端设备
CN112117809A (zh)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移动电源
CN207320623U (zh) 电气工程实验台
CN212459779U (zh) 一种适于大型用电设备的智慧用电监察器
CN218997451U (zh) 一种用于安装配电箱的墙体
CN216016057U (zh) 一种能量路由器
CN217926178U (zh) 一种便于电池快速更换的水泵
CN214280892U (zh) 一种插拔式防雷器及通信电源
CN220210507U (zh) 一种图像信号发生器
CN211151839U (zh) 变频器柜逆变组件安装机构
CN215529485U (zh) 一种智慧电源
CN219643260U (zh) 面板结构及具有其的移动电源
CN220272638U (zh) 一种灌胶电源模块
CN213125264U (zh) 一种通用型电能质量治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