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84205U - 一种中医内科背部探穴护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医内科背部探穴护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84205U
CN213884205U CN202020057779.1U CN202020057779U CN213884205U CN 213884205 U CN213884205 U CN 213884205U CN 202020057779 U CN202020057779 U CN 202020057779U CN 213884205 U CN213884205 U CN 2138842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seat
plate
bedstead
traditional chines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5777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05777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842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842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8420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内科背部探穴护板,包括床架和第二连接座,所述床架外侧壁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和所述床架滑动连接,所述床架的底面焊接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和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床架的外侧壁固定设置有连接板;在第二连接座上设置有固定条,在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卡板,将固定条卡进第二卡槽上,医生根据患者病因确定针灸穴位后,医生通过第二连接座在连接板上滑动,使进而可滑动红外热像仪至所需位置,改变了原有中医针灸仪的红外热像仪不能随患者需针灸的穴位进行移动的情况,便于医生操作,给患者带来便利。

Description

一种中医内科背部探穴护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医内科背部探穴护板。
背景技术
中医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刺入患者身体某一穴位,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中医针灸仪是中医针灸的工具。
医生为患者针灸时,病因不同,需要在不同穴位针灸,因原有中医针灸仪的红外热像仪不能滑动,导致红外热像仪不能随着患者需针灸的穴位进行移动,不便于医生操作,给患者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内科背部探穴护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医生为患者针灸时,病因不同,需要在不同穴位针灸,因原有中医针灸仪的红外热像仪不能滑动,导致红外热像仪不能随着患者需针灸的穴位进行移动,不便于医生操作,给患者带来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内科背部探穴护板,包括床架和第二连接座,所述床架外侧壁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和所述床架滑动连接,所述床架的底面焊接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和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床架的外侧壁固定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连接板靠近所述第一卡槽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卡板,所述床架的上表面设置有面垫,所述面垫和所述床架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板上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的顶部设置有投影仪,所述投影仪和所述第一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床架上表面远离所述面垫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投影仪和所述显示屏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上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和所述第二连接座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另一端设置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和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箱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容腔,所述固定箱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紧固杆,所述紧固杆和所述伺服电机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外侧壁套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所述伺服电机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红外热像仪,所述红外热像仪和所述固定箱转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和所述红外热像仪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座顶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座和所述投影仪通过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床架上固定设置有加护板,且所述加护板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加护板呈对称分布在所述床架上的四个拐角处。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和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通过所述转轴和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容腔,所述支撑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伸缩杆。
优选的,所述固定箱的外侧壁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和所述固定箱固定连接,所述红外热像仪通过所述滑轨与所述固定箱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卡槽呈对称分布在所述连接板的外表面,且两个所述第一卡槽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二卡槽。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内部开设有第三容腔,所述转动杆的内部设置有内连杆,所述内连杆和所述转动杆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座和所述第二连接座上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条,所述第一连接座和所述第二连接座均通过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和所述固定条与所述连接板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第二连接座上设置有固定条,在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卡板,将固定条卡进第二卡槽上,医生根据患者病因确定针灸穴位后,医生通过第二连接座在连接板上滑动,使进而可滑动红外热像仪至所需位置,改变了原有中医针灸仪的红外热像仪不能随患者需针灸的穴位进行移动的情况,便于医生操作,给患者带来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A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床架;101、加护板;11、支撑板;12、万向轮;13、连接板;131、第一卡槽;132、第二卡槽;133、卡板;14、面垫;15、第一连接座;151、连接杆;16、投影仪;17、显示屏;20、第二连接座;21、支撑杆;211、转轴;22、转动杆;221、内连杆;23、固定箱;24、伺服电机;241、紧固杆;25、固定板;26、红外热像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中医内科背部探穴护板,包括床架10和第二连接座20,床架10外侧壁设置有第二连接座20,第二连接座20和床架10滑动连接,床架10的底面焊接固定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12,万向轮12和支撑板11转动连接,床架10的外侧壁固定设置有连接板13,连接板13上开设有第一卡槽131,连接板13靠近第一卡槽131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卡板133,床架10的上表面设置有面垫14,面垫14和床架10可拆卸连接,连接板13上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座15,第一连接座15的顶部设置有投影仪16,投影仪16和第一连接座15转动连接,床架10上表面远离面垫14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显示屏17,投影仪16和显示屏17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第二连接座20上设置有支撑杆21,支撑杆21和第二连接座20滑动连接,支撑杆21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2,转动杆22另一端设置有固定箱23,固定箱23和转动杆22固定连接,固定箱23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容腔,固定箱23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伺服电机24,伺服电机24的输出端设置有紧固杆241,紧固杆241和伺服电机24固定连接,伺服电机24的外侧壁套设有固定板25,固定板25和伺服电机24固定连接,固定板25上设置有红外热像仪26,红外热像仪26和固定箱23转动连接,伺服电机24和红外热像仪26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伺服电机24的型号为DC30V。
本实施方案中,在第二连接座20上设置有固定条,在连接板13上设置有第一卡槽131、第二卡槽132和卡板133,将固定条卡进第二卡槽132上,医生根据患者病因确定针灸穴位后,医生通过第二连接座20在连接板13上滑动,使进而可滑动红外热像仪26至所需位置,改变了原有中医针灸仪的红外热像仪26不能随患者需针灸的穴位进行移动的情况,便于医生操作,给患者带来便利,固定箱23的外侧壁设置有滑轨,使得红外热像仪26可全方位的转动,灵活使用。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座15顶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杆151,第一连接座15和投影仪16通过连接杆151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连接杆151使得第一连接座15与投影仪16连接,对投影仪16进行固定,方便后期通过投影仪16投影针灸的穴位。
进一步,床架10上固定设置有加护板101,且加护板10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加护板101呈对称分布在床架10上的四个拐角处。
本实施例中,四个加护板101对床架10起到加固的作用,使得床架10的结构更稳定。
进一步,支撑杆21的顶部设置有转轴211,转轴211和支撑杆21固定连接,支撑杆21通过转轴211和转动杆22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医生通过转轴211可转动转动杆22至所需的方位,方便操作。
进一步,支撑杆2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容腔,支撑杆2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伸缩杆。
本实施例中,通过伸缩杆可改变支撑杆21的高度,从而使得医生根据患者的身高、体型等对支撑杆21进行调整。
进一步,固定箱23的外侧壁设置有滑轨,滑轨和固定箱23固定连接,红外热像仪26通过滑轨与固定箱23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固定箱23外侧壁的滑轨,使得红外热像仪26可全方位的转动,灵活使用。
进一步,第一卡槽13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卡槽131呈对称分布在连接板13的外表面,且两个第一卡槽131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二卡槽132。
本实施例中,通过两个第一卡槽131使得第一连接座15和第二连接座20得以固定,再通过第二卡槽132使得第一连接座15和第二连接座20与连接板13之间更加紧贴。
进一步,转动杆22的内部开设有第三容腔,转动杆22的内部设置有内连杆221,内连杆221和转动杆22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内连杆221可以调整转动杆22的长度,医生根据患者的穴位,拉动转动杆22内部的内连杆221到穴位位置。
进一步,第一连接座15和第二连接座20上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条,第一连接座15和第二连接座20均通过第一卡槽131、第二卡槽132和固定条与连接板13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座15和第二连接座20上的固定条均卡进第二卡槽132上,使得第一连接座15和第二连接座20可在连接板13上滑动,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通过万向轮12将床架10移动至使用地点,给投影仪16、显示屏17、伺服电机24和红外热像仪26均通电后,医生根据患者病因确定针灸穴位后,医生通过第二连接座20在连接板13上滑动,使进而可滑动红外热像仪26至所需位置,改变了原有中医针灸仪的红外热像仪26不能随患者需针灸的穴位进行移动的情况,便于医生操作,给患者带来便利,通过滑轨使得红外热像仪26可全方位的转动,通过伸缩杆可改变支撑杆21的高度,从而使得医生根据患者的身高、体型等对支撑杆21进行调整,灵活使用,录入患者身高、体重等数据后,投影仪16转动至穴位处,医生通过投影仪16对患者进行针灸,若患者的穴位在背部位置,患者可通过面垫14固定头部,因床架10上有透气口,便于患者呼吸。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中医内科背部探穴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10)和第二连接座(20),所述床架(10)外侧壁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接座(20),所述第二连接座(20)和所述床架(10)滑动连接,所述床架(10)的底面焊接固定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12),所述万向轮(12)和所述支撑板(11)转动连接,所述床架(10)的外侧壁固定设置有连接板(13),所述连接板(13)上开设有第一卡槽(131),所述连接板(13)靠近所述第一卡槽(131)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卡板(133),所述床架(10)的上表面设置有面垫(14),所述面垫(14)和所述床架(10)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板(13)上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座(15),所述第一连接座(15)的顶部设置有投影仪(16),所述投影仪(16)和所述第一连接座(15)转动连接,所述床架(10)上表面远离所述面垫(14)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显示屏(17),所述投影仪(16)和所述显示屏(17)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20)上设置有支撑杆(21),所述支撑杆(21)和所述第二连接座(20)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21)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2),所述转动杆(22)另一端设置有固定箱(23),所述固定箱(23)和所述转动杆(2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箱(23)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容腔,所述固定箱(23)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伺服电机(24),所述伺服电机(24)的输出端设置有紧固杆(241),所述紧固杆(241)和所述伺服电机(24)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24)的外侧壁套设有固定板(25),所述固定板(25)和所述伺服电机(24)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25)上设置有红外热像仪(26),所述红外热像仪(26)和所述固定箱(23)转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24)和所述红外热像仪(26)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支撑杆(21)的顶部设置有转轴(211),所述转轴(211)和所述支撑杆(2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21)通过所述转轴(211)和所述转动杆(22)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背部探穴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15)顶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杆(151),所述第一连接座(15)和所述投影仪(16)通过所述连接杆(15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背部探穴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10)上固定设置有加护板(101),且所述加护板(10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加护板(101)呈对称分布在所述床架(10)上的四个拐角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背部探穴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容腔,所述支撑杆(2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伸缩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背部探穴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23)的外侧壁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和所述固定箱(23)固定连接,所述红外热像仪(26)通过所述滑轨与所述固定箱(23)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背部探穴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13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卡槽(131)呈对称分布在所述连接板(13)的外表面,且两个所述第一卡槽(131)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二卡槽(13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背部探穴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22)的内部开设有第三容腔,所述转动杆(22)的内部设置有内连杆(221),所述内连杆(221)和所述转动杆(22)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背部探穴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15)和所述第二连接座(20)上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条,所述第一连接座(15)和所述第二连接座(20)均通过所述第一卡槽(131)、所述第二卡槽(132)和所述固定条与所述连接板(13)滑动连接。
CN202020057779.1U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中医内科背部探穴护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8842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57779.1U CN213884205U (zh)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中医内科背部探穴护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57779.1U CN213884205U (zh)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中医内科背部探穴护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84205U true CN213884205U (zh) 2021-08-06

Family

ID=77095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5777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884205U (zh)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中医内科背部探穴护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842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61876U (zh) 一种具备穴位投影功能的中医针灸仪
CN213884205U (zh) 一种中医内科背部探穴护板
CN106345061A (zh) 神经内科低频磁刺激装置
CN210044371U (zh) 一种妇科床用辅助装置
CN211513133U (zh) 一种中医经络调控仪
CN211705542U (zh) 一种便携式的呼吸机
CN111494082B (zh) 一种基于医疗用的可牵引共振骨科医疗装置
CN211962465U (zh) 一种急救科用抢救装置
CN211214824U (zh) 一种肺炎防菌呼吸护理装置
CN211095715U (zh) 一种介入手术支架
CN215585261U (zh) 一种肿瘤放疗设备用自动调节支撑装置
CN217525699U (zh) 一种医用头部手术巾支撑架
CN214858438U (zh) 一种精神科临床用患者防护装置
CN213941363U (zh) 一种多功能麻醉头架
CN215585256U (zh) 一种智能自动体外心脏除颤仪
CN205849495U (zh) 光源定位压迫止血装置
CN216652813U (zh) 一种透气性好的牙科综合治疗椅
CN211300776U (zh) 一种方便调节的美容护理床
CN218220532U (zh) 一种多功能升降式产床
CN220142034U (zh) 一种便携式的心理治疗箱
CN220833796U (zh) 一种内置锂电池供电的经鼻高流量机器
CN213374803U (zh) 局部放疗保护装置
CN221635820U (zh) 一种影像检查用的手臂固定装置
CN219439950U (zh) 一种熏蒸盒
CN216439539U (zh) 一种疼痛麻醉治疗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806

Termination date: 202201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