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81816U - 一种充气棉服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气棉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81816U
CN213881816U CN202022375825.5U CN202022375825U CN213881816U CN 213881816 U CN213881816 U CN 213881816U CN 202022375825 U CN202022375825 U CN 202022375825U CN 213881816 U CN213881816 U CN 2138818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tton
air
padded clothes
padded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7582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咸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jiang Borun Gar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jiang Borun Gar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jiang Borun Gar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jiang Borun Gar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7582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818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818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818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充气棉服,属于服装领域,一种充气棉服,包括棉服本体,连衣帽,所述棉服本体内设置有用于包裹腿部的延伸层,所述延伸层一端与棉服本体缝合连接,另一端通过魔术贴一与棉服本体拆卸连接,所述棉服本体内设置有与魔术贴一相匹配的魔术贴二,所述棉服本体与延伸层内分别设置气囊一和气囊二,所述气囊一与气囊二之间通过导气管一相连通,所述棉服本体领口处设置有导气管二,所述导气管二一端与气囊一相连通,另一端上设置有充气件。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充气件吸入空气,使得棉服本体与延伸层内的气囊一和气囊二配合形成睡袋的作用,使得人们出行过程中不用再次携带厚重的睡袋减轻行李重量,同时也提供很好的休息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充气棉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充气棉服,属于服装领域。
背景技术
棉服,是指内充以棉花、羽绒等物料作为填充物,用来御寒的服饰。想要应对这个冬季的寒冷变化,时尚又实用的棉服和羽绒服是必不可少的。与各式棉服相搭配的穿着也会让人每天都有不同的形象和心情。
随着现在人们的需求越来越高,人们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会户外出行露营,出行时大多都会携带一个睡袋,保证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但是身上穿着棉服本身就具备一定重量,同时还有携带其他必须品,再携带一个睡袋增加过多的重量,传统的棉服又不能够达到睡袋的效果。因此需要一个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充气棉服。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充气棉服,包括棉服本体,连衣帽,所述棉服本体内设置有用于包裹腿部的延伸层,所述延伸层一端与棉服本体缝合连接,另一端通过魔术贴一与棉服本体拆卸连接,所述棉服本体内设置有与魔术贴一相匹配的魔术贴二,所述棉服本体与延伸层内分别设置气囊一和气囊二,所述气囊一与气囊二之间通过导气管一相连通,所述棉服本体领口处设置有导气管二,所述导气管二一端与气囊一相连通,另一端上设置有充气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充气件吸入空气,使得棉服本体与延伸层内的气囊一和气囊二配合形成睡袋的作用,使得人们出行过程中不用再次携带厚重的睡袋减轻行李重量,同时也提供很好的休息环境。
优选的,所述棉服本体与延伸层上均设置有出气口,两个所述出气口分别与气囊一与气囊二相连通,所述出气口上均设置有气帽,所述气帽与出气口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气口连通气囊一和气囊二,使得气囊一和气囊二中的空气可以很好的从出气口排出,出气口不使用时,气帽拧紧密闭出气口,使用时拧开气帽便可以排气。
优选的,所述充气件沿边上设置有充气口,所述充气件内设置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两端均与充气件内壁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充气件上的充气口加大了空气进入充气件的入口,同时充气件内的弹簧一两端抵接充气件内壁,通过弹簧一的弹性支撑力加速充气件受压后快速恢复。
优选的,所述棉服本体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气囊一与气囊二之间通气的气阀,所述气阀包括开关件、限位件、弹片和壳体,所述壳体与导气管固定连接,所述开关件与壳体滑动连接,所述开关件一端与弹片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棉服本体外,所述开关件上套设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弹片和壳体相抵接,所述限位件上套设有弹簧三,所述弹簧三两端分别与弹片和壳体相抵接,所述限位件上设置有用于限制限位件移动的阻挡块,所述限位件与壳体滑动连接,所述限位件一端与弹片相抵接,另一端延伸至棉服本体外,所述弹片与壳体滑动连接,所述弹片上设置有与限位件相匹配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开关件、限位件、弹片、弹簧二、弹簧三、阻挡块、限位槽和壳体之间的配合,控制棉服本体与延伸层之间的导气管一气体流通,使得我们可以自由控制延伸内的气囊二充气。
优选的,所述连衣帽上设置有透视孔,所述连衣帽上设置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上固定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连衣帽一端与棉服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拉链一与棉服本体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衣帽上的透气孔使得外界的空气可以很好的进入棉服本体内,透气孔内的过滤网对于外界的杂质进行过滤,透视孔使得我们可以很好的观察外界的情况,通过拉链一与棉服本体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充气口内设置有限制空气单向流动的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位置设置有用于加强单向阀单向移动的方形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向阀限制空气的单向流动,方形凸起加强了单向阀单向移动的牢固性,使得空气只能够按照单向阀可移动的方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棉服本体领口位置内设置有枕式气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领口处的枕式气囊提供了一个临时的枕头作用,使得休息环境更加舒适,放松颈部的压力。
优选的,所述延伸层远离棉服本体一端设置有用于密闭延伸层开口的拉链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链二用于密闭延伸层开口的一端,保证棉服本体内的温度不流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充气件吸入空气,使得棉服本体与延伸层内的气囊一和气囊二配合形成睡袋的作用,使得人们出行过程中不用再次携带厚重的睡袋减轻行李重量,同时也提供很好的休息环境。气阀限制导管一的流通使得使用者可以自由控制延伸层内的气囊二充气,充气口内的单向阀控制了空气的流向保证了空气的注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充气棉服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充气棉服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充气棉服的背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充气棉服的单向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充气棉服的充气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棉服本体;2、连衣帽;3、延伸层;4、魔术贴一;5、气囊一;6、导气管一;7、充气件;8、气阀;9、出气口;10、气帽;11、充气口; 12、弹簧一;13、开关件;14、限位件;15、弹片;16、弹簧二;17、弹簧三; 18、阻挡块;19、限位槽;20、透视孔;21、过滤网;22、拉链一;23、单向阀;24、方形凸起;25、枕式气囊;26、魔术贴二;27、透气孔;28、壳体; 29、气囊二;30、导气管二;31、拉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5所示,户外出行劳累坐下时,按压充气件7至变形,同时充气件7内的弹簧一12同样产生变形,充气件7内的空间缩小排出充气件7内的空气,空气分别往导气管二30与充气口11处流动,充气口11内的单向阀23限制了空气流出,单向阀23位置的方形凸起24加强限制了单向阀23只能单向流动,空气不能从充气口11流出,只能流进导气管二30流向气囊一5,松开充气件7后压力消失,充气件7与弹簧一12恢复原状吸入空气,弹簧一12加快充气件7的复原同样加速充气件7吸入空气的速度。通过不断的挤压充气件7,将空气通过导气管二30注入气囊一5内逐渐充满气囊一5,气阀8限制了空气流通至延伸层3内的气囊二29中。气囊一5充满气后,充满气的气囊一5形成了一个垫子的作用,坐靠在气囊一5上的时候,充满气的气囊一5提供了很好的柔软性与舒适性。
如图1-图5所示,户外出行需要睡袋时,从棉服本体1内的魔术贴二26上拉下魔术贴一4从而使得延伸层3脱离棉服本体1,延伸层3拉下后包裹腿部,延伸层3拉下后按压充气件7至变形,同时充气件7内的弹簧一12同样产生变形,充气件7内的空间缩小排出充气件7内的空气,空气分别往导气管二30与充气口11处流动,充气口11内的单向阀23限制了空气流出,单向阀23位置的方形凸起24加强限制了单向阀23只能单向移动,空气不能从充气口11流出,只能流进导气管二30流向气囊一5,松开充气件7后压力消失,充气件7与弹簧一12恢复原状吸入空气,弹簧一12加快充气件7的复原同样加速充气件7 吸入空气的速度。通过不断的挤压充气件7,将空气通过导气管二30注入气囊一5内逐渐充满气囊一5,当空气流通至通往延伸层3内的导气管一6时,拉动壳体28内的开关件13带动弹片15移动弹簧二16产生变形,同时弹片15上的限位槽19移动至限位件14位置后,弹簧三17解除限位推动限位件14嵌入限位槽19中,对弹片15进行限位连通延伸层3与棉服本体1之间的导气管一6,限位件14上的阻挡块18限制了限位件14的移动,导气管一6连通后空气通过导气管一6进入延伸层3内的气囊二29中。当空气充满棉服本体1与延伸层3 内的气囊一5和气囊二29后,拉紧延伸层3上的拉链二31对延伸层3进行密封。空气充满气囊一5和气囊二29后躺下,拉下连衣帽2拉紧拉链一22保护头部,连衣帽2上的透视孔20使得保护头部的同时保持视线,同时连衣帽2上的透气孔27保持空气的流通,透气孔27内的过滤网21过滤杂物掉落,延伸层 3与棉服本体1内的气囊一5和气囊二29配合形成气床,给予躺下时良好的休息环境,同时颈部的枕式气囊25提供一个柔软的枕头,使得颈部也能得到很好的放松。
如图1-图5所示,休息完成后,拉开连衣帽2与延伸层3上的拉链一22和拉链二31,解开棉服本体1与延伸层3上出气口9的气帽10将空气放出,空气放出后回收延伸层3通过魔术贴一4与棉服本体1上的魔术贴二26进行固定。拉动限位件14脱离限位槽19弹片15解除限位弹簧三17受压变形,弹片15解除限位后弹簧二16复原推动弹片15与开关件13回至原来位置,弹片15复原重新断开延伸层3与棉服本体1之间导气管一6的连通,等待下一次的使用。
综上所述,如图1-图5所示,户外出行劳累坐下时,按压充气件7至变形,同时充气件7内的弹簧一12同样产生变形,充气件7内的空间缩小排出充气件 7内的空气,空气分别往导气管二30与充气口11处流动,充气口11内的单向阀23限制了空气流出,单向阀23位置的方形凸起24加强限制了单向阀23只能单向流动,空气不能从充气口11流出,只能流进导气管二30流向气囊一5,松开充气件7后压力消失,充气件7与弹簧一12恢复原状吸入空气。通过不断的挤压充气件7,将空气通过导气管二30注入气囊一5内逐渐充满气囊一5,气阀8限制了空气流通至延伸层3内的气囊二29中。气囊一5充满气后,充满气的气囊一5形成了一个垫子的作用。户外出行需要睡袋时,从棉服本体1内的魔术贴二26上拉下魔术贴一4从而使得延伸层3脱离棉服本体1,延伸层3 拉下后包裹腿部,延伸层3拉下后按压充气件7至变形,同时充气件7内的弹簧一12同样产生变形,充气件7内的空间缩小排出充气件7内的空气,空气分别往导气管二30与充气口11处流动,充气口11内的单向阀23限制了空气流出,单向阀23位置的方形凸起24加强限制了单向阀23只能单向移动,松开充气件7后压力消失,充气件7与弹簧一12恢复原状吸入空气。通过不断的挤压充气件7,将空气通过导气管二30注入气囊一5内逐渐充满气囊一5,当空气流通至通往延伸层3内的导气管一6时,拉动壳体28内的开关件13带动弹片 15移动弹簧二16产生变形,同时弹片15上的限位槽19移动至限位件14位置后,弹簧三17解除限位推动限位件14嵌入限位槽19中,对弹片15进行限位连通延伸层3与棉服本体1之间的导气管一6,限位件14上的阻挡块18限制了限位件14的移动,导气管一6连通后空气通过导气管一6进入延伸层3内的气囊二29中。当空气充满棉服本体1与延伸层3内的气囊一5和气囊二29后,拉紧延伸层3上的拉链二31对延伸层3进行密封。空气充满气囊一5和气囊二 29后躺下,拉下连衣帽2拉紧拉链一22保护头部,连衣帽2上的透视孔20使得保护头部的同时保持视线,同时连衣帽2上的透气孔27保持空气的流通,透气孔27内的过滤网21过滤杂物掉落,延伸层3与棉服本体1内的气囊一5和气囊二29配合形成气床,同时颈部的枕式气囊25提供一个柔软的枕头。休息完成后,拉开连衣帽2与延伸层3上的拉链一22和拉链二31,解开棉服本体1 与延伸层3上出气口9的气帽10将空气放出,空气放出后回收延伸层3通过魔术贴一4与棉服本体1上的魔术贴二26进行固定。拉动限位件14脱离限位槽 19弹片15解除限位弹簧三17受压变形,弹片15解除限位后弹簧二16复原推动弹片15与开关件13回至原来位置,弹片15复原重新断开延伸层3与棉服本体1之间导气管一6的连通,等待下一次的使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充气棉服,包括棉服本体(1),连衣帽(2),其特征在于,所述棉服本体(1)内设置有用于包裹腿部的延伸层(3),所述延伸层(3)一端与棉服本体(1)缝合连接,另一端通过魔术贴一(4)与棉服本体(1)拆卸连接,所述棉服本体(1)上设置有与魔术贴一(4)相匹配的魔术贴二(26),所述棉服本体(1)与延伸层(3)内分别设置气囊一(5)和气囊二(29),所述气囊一(5)与气囊二(29)之间通过导气管一(6)相连通,所述棉服本体(1)领口处设置有导气管二(30),所述导气管二(30)一端与气囊一(5)相连通,另一端上设置有充气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棉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棉服本体(1)与延伸层(3)上均设置有出气口(9),两个所述出气口(9)分别与气囊一(5)与气囊二(29)相连通,所述出气口(9)上均设置有气帽(10),所述气帽(10)与出气口(9)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棉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件(7)沿边上设置有充气口(11),所述充气件(7)内设置有弹簧一(12),所述弹簧一(12)两端均与充气件(7)内壁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气棉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棉服本体(1)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气囊一(5)与气囊二(29)之间通气的气阀(8),所述气阀(8)包括开关件(13)、限位件(14)、弹片(15)和壳体(28),所述壳体(28)与导气管一(6)固定连接,所述开关件(13)与壳体(28)滑动连接,所述开关件(13)一端与弹片(15)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棉服本体(1)外,所述开关件(13)上套设有弹簧二(16),所述弹簧二(16)两端分别与弹片(15)和壳体(28)相抵接,所述限位件(14)上套设有弹簧三(17),所述弹簧三(17)两端分别与阻挡块(18)和壳体(28)相抵接,所述限位件(14) 上设置有用于限制限位件(14)移动的阻挡块(18),所述限位件(14)与壳体(28)滑动连接,所述限位件(14)一端与弹片(15)相抵接,另一端延伸至棉服本体(1)外,所述弹片(15)与壳体(28)滑动连接,所述弹片(15)上设置有与限位件(14)相匹配的限位槽(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棉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连衣帽(2)上设置有透视孔(20),所述连衣帽(2)上设置有透气孔(27),所述透气孔(27)上固定设置有过滤网(21),所述连衣帽(2)一端与棉服本体(1)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拉链一(22)与棉服本体(1)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充气棉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口(11)内设置有限制空气单向流动的单向阀(23),所述单向阀(23)位置设置有用于加强单向阀(23)单向移动的方形凸起(2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棉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棉服本体(1)领口位置内设置有枕式气囊(25)。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气棉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层(3)远离棉服本体(1)一端设置有用于密闭延伸层(3)开口的拉链二(31)。
CN202022375825.5U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充气棉服 Active CN2138818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75825.5U CN213881816U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充气棉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75825.5U CN213881816U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充气棉服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81816U true CN213881816U (zh) 2021-08-06

Family

ID=77114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75825.5U Active CN213881816U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充气棉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818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45574U (zh) 一种新型汽车座套
WO2020150850A1 (zh) 一种可用作包的帽子及背包两用衣
CN213881816U (zh) 一种充气棉服
CN111388895B (zh) 充气式连体正压头罩
CN212488559U (zh) 一种带有气囊的防摔服
CN200950827Y (zh) 具有透气结构的雨衣、雨裤
US3047879A (en) Headwear
CN208318327U (zh) 一种自行车骑行服
CN211268707U (zh) 一种防风型户外冲锋衣
CN216393122U (zh) 充气保暖防溺功能服
CN212878740U (zh) 一种带有枕套的睡袋
CN210383484U (zh) 一种腰颈结合枕
CN213720033U (zh) 一种多功能海上救援服
CN221082785U (zh) 一种服饰
CN218245780U (zh) 防摔跤充气运动服
CN214317295U (zh) 一种减负马甲包
CN214904114U (zh) 一种连帽头枕
CN218852146U (zh) 一种快速导汗的透气型背包
CN217564999U (zh) 一种垫肩可调节的舒适透气西装
CN218127039U (zh) 一种清凉休闲裤
CN215303151U (zh) 一种带有充气枕的运动衣物
CN212139362U (zh) 一种具有充气功能的裤子
CN211747075U (zh) 一种旅行风衣
CN218898435U (zh) 一种充气外套
CN214179275U (zh) 一种舒适安全的隔离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