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77938U - 一种灭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灭弧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877938U CN213877938U CN202022700280.0U CN202022700280U CN213877938U CN 213877938 U CN213877938 U CN 213877938U CN 202022700280 U CN202022700280 U CN 202022700280U CN 213877938 U CN213877938 U CN 21387793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c
- contact
- arc extinguishing
- static
- static conta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0000008033 biological exti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891 electric arc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030 elimin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379 elim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7166 Bambusa arundinace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7491 Bambusa tuld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330002 Bambus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5334 Phyllostachys virid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25 bamboo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83 metal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52 review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灭弧装置,包括分断组件,包括设于壳体结构内的动触头和静触头,动触头通过导向结构活动设于壳体结构内;消弧组件,与静触头连接,包括设于静触头一侧的消弧格栅,消弧格栅通过引弧件与静触头连接;屏蔽组件,设于壳体结构内,包括包覆于分断组件外部的屏蔽筒。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灭弧装置,在静触头上设置了消弧格栅,可以在分断的时候将电弧引入消弧格栅内,加速电弧的消灭,并且利用消弧格栅进一步吸收温度,防止动静触头因为温度过高导致连接不稳定的情况发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网维护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灭弧装置。
背景技术
真空灭弧室,是中高压电力开关的核心部件,主要由气密绝缘外壳、导电回路、屏蔽筒、触头、波纹管和屏蔽罩等部分组成真空灭弧室,真空灭弧室是利用高真空工作绝缘灭弧介质,靠密封在真空中的一对触头来实现电力电路的通断功能的一种电真空器件。当其断开一定数值的电流时,动静触头在分离的瞬间, 电流收缩到触头刚分离的一点上,出现电极间电阻剧烈增大和温度迅速提高,直至发生电极金属的蒸发,同时形成极高的电场强度,导致极强烈的发射和间隙击穿,产生真空电弧,产生真空电弧会使屏蔽筒内的温度升高从而导致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的连接出现差异,而且温度的升高会导致动触头和静触头的通断电能力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真空灭弧的屏蔽筒内温度过高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灭弧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灭弧装置,包括
分断组件,包括设于壳体结构内的动触头和静触头,所述动触头通过导向结构活动设于所述壳体结构内;
消弧组件,与所述静触头连接,包括设于所述静触头一侧的消弧格栅,所述消弧格栅通过引弧件与所述静触头连接;
屏蔽组件,设于所述壳体结构内,包括包覆于所述分断组件外部的屏蔽筒。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灭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静触头通过静导电杆固定设于所述壳体结构的一端,所述消弧格栅套设于所述静导电杆的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灭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消弧格栅包括若干消弧片,所述消弧片通过消弧支架连接在所述静触头上,各个所述消弧片之间平行间隔排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灭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消弧支架包括支撑部和插接槽,所述支撑部的一端连接所述静触头,所述插接槽连接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所述消弧片插接在所述插接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灭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部中间设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套设在所述静导电杆上,所述引弧件为固定设于所述静触头一侧端面上的环形支架,所述支撑部通过所述环形支架连接在所述静触头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灭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屏蔽筒罩设在所述动触头和所述静触头外侧形成屏蔽空间,所述消弧格栅位于所述屏蔽空间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灭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固定设于所述壳体结构远离所述静触头的一端上,所述导向套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动触头通过动导电杆活动设于所述导向套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灭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向结构还包括波纹管和动屏蔽罩,所述波纹管设于所述动屏蔽罩与所述导向套之间,所述动屏蔽罩固定套设在所述动导电杆的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灭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壳体结构包括陶瓷筒体,以及位于所述陶瓷筒体两端的动盖板和静盖板,所述动触头和所述静触头分别连接所述动盖板以及静盖板,所述壳体结构内为真空。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灭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动触头和所述静触头之间还设有缓冲结构,其包括设于所述动触头上的缓冲板以及弹性件,所述缓冲板和所述弹性件均设于所述动触头朝向所述静触头的一侧端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灭弧装置,在静触头上设置了消弧格栅,可以在分断的时候将电弧引入消弧格栅内,加速电弧的消灭,并且利用消弧格栅进一步吸收温度,防止动静触头因为温度过高导致连接不稳定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灭弧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消弧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缓冲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灭弧装置,其结构如图1至图3,包括分断组件100、消弧组件200和屏蔽组件300。
其中消弧组件200包括设于壳体结构400内的动触头120和静触头110,所述动触头120通过导向结构130活动设于所述壳体结构400内,动触头120可以在导向结构130内活动,从而控制电路的通断。
消弧组件200与所述静触头110连接,包括设于所述静触头110一侧的消弧格栅210,所述消弧格栅210通过引弧件220与所述静触头110连接,用于吸收静触头110和动触头120分断时产生的电弧,加速电弧能量的耗散,并且可以承受较高的温度,保护动触头120和静触头110。
屏蔽组件300设于所述壳体结构400内,包括包覆于所述分断组件100外部的屏蔽筒310,用于将动触头120和静触头110产生的电弧包络在其内部。防止触头在燃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金属蒸汽和液滴喷溅,污染壳体结构400的内壁,避免造成绝缘强度下降或产生闪络。
如图1,本实施例中的壳体结构400包括陶瓷筒体,以及位于所述陶瓷筒体两端的动盖板420和静盖板410,所述动触头120和所述静触头110分别连接所述动盖板420以及静盖板410,并且壳体结构400内为真空。
如图1,静触头110通过静导电杆111固定设于所述壳体结构400的一端的静盖板410上,所述消弧格栅210套设于所述静导电杆111的外侧。具体的,消弧格栅210包括若干消弧片211,所述消弧片211通过消弧支架212连接在所述静触头110上,各个所述消弧片211之间平行间隔排列。利用消弧格栅210可以将电弧引流到其上,利用消弧片211加速电弧的消灭。
如图2,本实施例中的消弧支架212包括支撑部212a和插接槽212b,所述支撑部212a的一端连接所述静触头110,所述插接槽212b连接所述支撑部212a 的另一端,所述消弧片211插接在所述插接槽212b内。
具体的,消弧片211为环装片,中间有让位孔,其外侧边插接在插接槽212b 内。支撑部212a中间设有支撑环212c,所述支撑环212c套设在所述静导电杆 111上,可以稳定支撑部212a的受力情况。引弧件220为固定设于所述静触头 110一侧端面上的环形支架,所述支撑部212a通过所述环形支架连接在所述静触头110上。
如图1,本实施例中的屏蔽筒310罩设在所述动触头120和所述静触头110 外侧形成屏蔽空间320,所述消弧格栅210位于所述屏蔽空间320内。屏蔽筒310 可以优化壳体结构400内部的电场分布,有利于真空灭弧室绝缘外壳的小型化,尤其是对于高电压的真空灭弧室小型化有显著效果。同时可以吸收一部分电弧能量,冷凝电弧生成物。开断短路电流时,电弧所产生的热能被屏蔽筒310所吸收,有利于提高触头间的介质恢复强度。
如图1,本实施例中的导向结构130包括导向套131,所述导向套131固定设于所述壳体结构400远离所述静触头110的一端上,所述导向套131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动触头120通过动导电杆121活动设于所述导向套131上。
同时,导向结构130还包括波纹管132和动屏蔽罩133,所述波纹管132设于所述动屏蔽罩133与所述导向套131之间,所述动屏蔽罩133固定套设在所述动导电杆121的外部。当动触头120分断时,波纹管132可以随着动导电杆121 的运动,改变自身长度,保持壳体结构400真空状态与外部的大气状态隔离开来,而且能使动触头120连同动导电杆121在规定的范围内运动,以完成真空开关的闭合与分断操作
为了减少动触头120和静触头110接触时的冲击力,以保护触头的寿命,如图3,在动触头120和所述静触头110之间还设有缓冲结构140,其包括设于所述动触头120上的缓冲板141以及弹性件142,所述缓冲板141和所述弹性件142 均设于所述动触头120朝向所述静触头110的一侧端面上。动触头120上开设有缓冲槽143,用于安装缓冲板141和弹性件142,本实施例中的弹性件142为弹簧。
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申请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于实现本实用新型不相关的那些特征)。
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断组件(100),包括设于壳体结构(400)内的动触头(120)和静触头(110),所述动触头(120)通过导向结构(130)活动设于所述壳体结构(400)内;
消弧组件(200),与所述静触头(110)连接,包括设于所述静触头(110)一侧的消弧格栅(210),所述消弧格栅(210)通过引弧件(220)与所述静触头(110)连接;
屏蔽组件(300),设于所述壳体结构(400)内,包括包覆于所述分断组件(100)外部的屏蔽筒(3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110)通过静导电杆(111)固定设于所述壳体结构(400)的一端,所述消弧格栅(210)套设于所述静导电杆(111)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弧格栅(210)包括若干消弧片(211),所述消弧片(211)通过消弧支架(212)连接在所述静触头(110)上,各个所述消弧片(211)之间平行间隔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弧支架(212)包括支撑部(212a)和插接槽(212b),所述支撑部(212a)的一端连接所述静触头(110),所述插接槽(212b)连接所述支撑部(212a)的另一端,所述消弧片(211)插接在所述插接槽(212b)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212a)中间设有支撑环(212c),所述支撑环(212c)套设在所述静导电杆(111)上,所述引弧件(220)为固定设于所述静触头(110)一侧端面上的环形支架,所述支撑部(212a)通过所述环形支架连接在所述静触头(110)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筒(310)罩设在所述动触头(120)和所述静触头(110)外侧形成屏蔽空间(320),所述消弧格栅(210)位于所述屏蔽空间(320)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130)包括导向套(131),所述导向套(131)固定设于所述壳体结构(400)远离所述静触头(110)的一端上,所述导向套(131)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动触头(120)通过动导电杆(121)活动设于所述导向套(13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130)还包括波纹管(132)和动屏蔽罩(133),所述波纹管(132)设于所述动屏蔽罩(133)与所述导向套(131)之间,所述动屏蔽罩(133)固定套设在所述动导电杆(121)的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结构(400)包括陶瓷筒体,以及位于所述陶瓷筒体两端的动盖板(420)和静盖板(410),所述动触头(120)和所述静触头(110)分别连接所述动盖板(420)以及静盖板(410),所述壳体结构(400)内为真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120)和所述静触头(110)之间还设有缓冲结构(140),其包括设于所述动触头(120)上的缓冲板(141)以及弹性件(142),所述缓冲板(141)和所述弹性件(142)均设于所述动触头(120)朝向所述静触头(110)的一侧端面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700280.0U CN213877938U (zh) | 2020-11-19 | 2020-11-19 | 一种灭弧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700280.0U CN213877938U (zh) | 2020-11-19 | 2020-11-19 | 一种灭弧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877938U true CN213877938U (zh) | 2021-08-03 |
Family
ID=77035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70028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877938U (zh) | 2020-11-19 | 2020-11-19 | 一种灭弧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87793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45044A (zh) * | 2021-08-06 | 2021-12-03 | 四川大学 | 一种真空灭弧室触头 |
-
2020
- 2020-11-19 CN CN202022700280.0U patent/CN21387793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45044A (zh) * | 2021-08-06 | 2021-12-03 | 四川大学 | 一种真空灭弧室触头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5039918A1 (en) | High-voltage circuit breaker with improved robustness | |
CN213877938U (zh) | 一种灭弧装置 | |
KR20160021663A (ko) | 진공차단기의 진공인터럽터 | |
CN111480212B (zh) | 高压功率开关和用于电磁屏蔽绝缘子中的真空开关管的方法 | |
CN101989511A (zh) | 一种负荷开关 | |
EP0283728B1 (en) | Gas-blast load-break switch | |
US3508021A (en) | Vacuum switch | |
CN1469405A (zh) | 用于开关或断路器等电力保护设备的真空管壳 | |
CN101976626A (zh) | 真空灭弧室的结构 | |
CN109616373B (zh) | 一种真空灭弧室复合触头、真空灭弧室及真空断路器 | |
US12046432B2 (en) | Vacuum interrupter | |
EP3477675B1 (en) | Gas-insulated medium-voltage switch with shield device | |
EP4141901A1 (en) | Metal enclosed circuit breaker | |
CN105810496A (zh) | 带有分闸弹簧低压真空接触器及工作方法 | |
CN203674069U (zh) | 一种带有定位功能封接环的真空灭弧室 | |
US11373824B2 (en) | Gas-insulated high or medium voltage circuit breaker | |
CN214542013U (zh) | 一种新型触头、真空灭弧室及真空断路器 | |
TWI795246B (zh) | 帶有觸發陰極的真空滅弧室和真空斷路器裝置 | |
EP3826042B1 (en) | Arcing contact tulip with flow optimized slits and integrated stress relief feature | |
CN217881310U (zh) | 一种纵磁触头真空开关管 | |
CN113284760B (zh) | 一种带有可动屏蔽罩结构的真空灭弧室 | |
CN216671493U (zh) | 一种电气工程的真空断路器 | |
CN219457446U (zh) | 一种保护型真空灭弧室 | |
CN220290696U (zh) | 真空灭弧室及40.5kv的真空断路器 | |
CN212934476U (zh) | 一种真空灭弧室的动导电杆用导向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