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76160U - 一种反射式广角镜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射式广角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76160U
CN213876160U CN202022554793.5U CN202022554793U CN213876160U CN 213876160 U CN213876160 U CN 213876160U CN 202022554793 U CN202022554793 U CN 202022554793U CN 213876160 U CN213876160 U CN 2138761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group
lens group
cemented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5479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建平
苏文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Xingc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Ruic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Ruic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Ruic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5479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761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761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761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反射式广角镜头,包括镜头前组和曲面反射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前组包括设置在同一光轴上的第一透镜群和第二透镜群,第一透镜群用于接收来自显示元件的光线,该第一透镜群具有第一焦距EFL1,第二透镜群用于接收来自第一透镜群的光线,该第二透镜群具有第二焦距EFL2,曲面反射镜用于反射来自第二透镜群的光线,该曲面反射镜具有第三焦距EFL3,其中,1<|EFL3/EFL1|<1.4,20<|EFL2/EFL1|<40,1.8<(镜头总长度/镜头前组总长度)<2.2,本实用新型可缩短广角镜头之外型尺寸及镜头内使用透镜之镜片数,可达到从小投影屏幕尺寸到大投影屏幕尺寸都可清晰聚焦的效果,并具有大光圈(FNO 1.7)及非常小的投射比(TR=0.25)。

Description

一种反射式广角镜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射式广角镜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投影的超短焦投影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投影关键组件的进步,显示元件的分辨率已达4K/2K,其搭配之光源不论是LED或激光,其光源亮度也日益增高,使的投影产品进入家用市场更加成熟化。
短焦投影能将投影机与屏幕间的距离大幅缩短,往往只需几十公分的投影距离便可投出上百吋的画面,短焦投影机可放置于电视柜上,与一般电视机所放置的位置相同,相较于一般长焦投影机更省空间及具安装等优势,所以短焦投影在使用上比一般投影机更具实用性。
近年来短焦投影技术已慢慢成为市场的焦点,市场上短焦投影要达到投射比0.3以下的超短焦镜头在技术上仍有相当的难度,一般组装生产超短焦镜头时,仍需对镜头内某些镜片进行位置上的微调才能得到较清晰的影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大光圈小投射比的反射式广角镜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反射式广角镜头,包括镜头前组和曲面反射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前组包括设置在同一光轴上的第一透镜群和第二透镜群,第一透镜群用于接收来自显示元件的光线,该第一透镜群具有第一焦距EFL1,第二透镜群用于接收来自第一透镜群的光线,该第二透镜群具有第二焦距EFL2,曲面反射镜用于反射来自第二透镜群的光线,该曲面反射镜具有第三焦距EFL3,其中,1<|EFL3/EFL1|<1.4,20<|EFL2/EFL1|<40,1.8<(镜头总长度/镜头前组总长度)<2.2。
所述第一透镜群至少包括一三胶合透镜、一非球面透镜和一第一双胶合透镜,且镜头光圈位于三胶合透镜与第一双胶合透镜之间。
所述三胶合透镜包括两外侧镜片和一中心镜片,两外侧镜片为负屈光,中心镜片为正屈光。
所述三胶合透镜替换为一第三双胶合透镜。
所述第一双胶合透镜替换为两球面透镜。
所述第二透镜群包括至少二非球面透镜和一第二双胶合透镜。
所述第二双胶合透镜替换为两球面透镜。
所述曲面反射镜为内凹式光轴对称非球面反射镜。
所述第二透镜群用于在投影屏幕大小变化时进行前后移动来调整对焦。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使用大光圈投影镜头来增加亮度的情况下,为达到更小的投射比意味着镜头出光对屏幕造成更大的入射角度,此时除了会产生更多的球差,慧差和像散也更容易造成投影影像的畸变,消除这些不良现象需以更多的镜片数量来解决,本实用新型使用了一三胶合透镜,数片球面透镜,三片非球面透镜以及一片非球面曲面反射镜,达到了较小的投射比外,也同时改善了光学镜头的像差,使用之光学镜片较少,且镜头调变传递函数也维持在0.5以上,生产时也无需对某些镜片单独进行调整,工艺简单,镜片组装公差较松,实现了广角镜头量产上的要求。
第一透镜群包括至少包括一三胶合透镜、一非球面透镜和一第一双胶合透镜,主要功能可提升镜头分辨率以及降低光学轴向及侧向色差,使用三胶合透镜可减少镜片的使用片数,并缩短镜头尺寸。
第二透镜群包括至少二非球面透镜和一第二双胶合透镜,主要功能为消除光线在传递过程中产生的慧差,像散和降低畸变以及增加视场的角度并在不同投影尺寸的情况下来进行前后移动使得头影之影像聚焦清晰。
非球面曲面反射镜,用以反射由第二透镜群出来的光线并修正由第一透镜群及第二透镜群所产生的歪曲像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射式广角镜头,不仅可适合大光圈使用(FNO1.7),且镜头内镜片数可较少,镜头尺寸可缩短,镜头制造时无需做细部的镜片调整,装配简单,符合大量生产求,投射比为0.25,投影尺寸范围具28-80寸较大的缩放比率但仍可达到较高的成像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投影出45寸屏的调变传递函数图。
图5为实施例二投影出45寸屏的调变传递函数图。
图6为实施例三投影出45寸屏的调变传递函数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照图1和图4所示,一种反射式广角镜头,应用于投影显示设备,具有大光圈(FNO1.7),小投射比(0.25)的特点,该反射式广角镜头包括镜头前组和曲面反射镜5,镜头前组包括设置在同一光轴6上的第一透镜群41和第二透镜群42,第一透镜群41用于接收来自显示元件1的光线,该第一透镜群41具有第一焦距EFL1,第二透镜群42用于接收来自第一透镜群41的光线,该第二透镜群42具有第二焦距EFL2,曲面反射镜5用于反射来自第二透镜群42的光线,该曲面反射镜5具有第三焦距EFL3,曲面反射镜5为内凹式光轴对称非球面反射镜,其中,1<|EFL3/EFL1|<1.4,20<|EFL2/EFL1|<40,1.8<(镜头总长度/镜头前组总长度)<2.2,其中,镜头总长度和镜头前组总长度可参照附图中的标注。
第一透镜群41包括沿光线前进方向依次排列的一非球面透镜411、一三胶合透镜412、和一第一双胶合透镜413,且镜头光圈位于三胶合透镜412与第一双胶合透镜413之间,三胶合透镜412包括两外侧镜片和一中心镜片,两外侧镜片为负屈光,中心镜片为正屈光;第一透镜群41可提升镜头分辨率以及降低光学轴向及侧向色差,减少镜片的使用片数,并缩短镜头尺寸;第二透镜群42包括沿光线前进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非球面透镜421、一第二双胶合透镜422和第二非球面透镜423;第二透镜群42的主要功能为消除光线在传递过程中产生的慧差,像散和降低畸变以及增加视场的角度,并在不同投影尺寸的情况下来进行前后移动使得头影之影像聚焦清晰。
光线从左侧的显示元件1出发,依次经过棱镜组2、振镜3、第一透镜群41、第二透镜群42后再经由曲面反射镜5将光线反射到屏幕,其中,显示元件1为0.23寸的DMD芯片,通过更换振镜3可调变为540/720/1080三种解晰度,镜头光圈位于第一透镜群41的镜片中间,第二透镜群42可在投影屏幕大小位置不同时进行前后聚焦调整,以达到清晰的投影影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射式广角镜头的投射距离和屏幕尺寸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2764819960000051
从以上实施例可看出本发明的大光圈(FNO1.7)广角镜头达到了0.25的投射比,且镜头调变传递函数均可达0.5以上,镜头调变传递函数值高也意味着容易生产制造,且此广角镜头具有非常小的光学畸变,小于1%。
实施例二,参照图2和图5所示,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将实施例一中的三胶合透镜412替换为第三双胶合透镜414。
实施例三,参照图3和图6所示,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将实施例一中的第二双胶合透镜422替换为两球面透镜424。
参照图5和图6所示,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的镜头调变传递函数均可达0.5以上,镜头调变传递函数值高也意味着容易生产制造,且此广角镜头具有非常小的光学畸变,小于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反射式广角镜头,包括镜头前组和曲面反射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前组包括设置在同一光轴上的第一透镜群和第二透镜群,第一透镜群用于接收来自显示元件的光线,该第一透镜群具有第一焦距EFL1,第二透镜群用于接收来自第一透镜群的光线,该第二透镜群具有第二焦距EFL2,曲面反射镜用于反射来自第二透镜群的光线,该曲面反射镜具有第三焦距EFL3,其中,1<|EFL3/EFL1|<1.4,20<|EFL2/EFL1|<40,1.8<(镜头总长度/镜头前组总长度)<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式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群至少包括一三胶合透镜、一非球面透镜和一第一双胶合透镜,且镜头光圈位于三胶合透镜与第一双胶合透镜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式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胶合透镜包括两外侧镜片和一中心镜片,两外侧镜片为负屈光,中心镜片为正屈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式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胶合透镜替换为一第三双胶合透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式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双胶合透镜替换为两球面透镜。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反射式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群包括至少二非球面透镜和一第二双胶合透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射式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双胶合透镜替换为两球面透镜。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反射式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反射镜为内凹式光轴对称非球面反射镜。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反射式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群用于在投影屏幕大小变化时进行前后移动来调整对焦。
CN202022554793.5U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反射式广角镜头 Active CN2138761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54793.5U CN213876160U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反射式广角镜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54793.5U CN213876160U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反射式广角镜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76160U true CN213876160U (zh) 2021-08-03

Family

ID=77054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54793.5U Active CN213876160U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反射式广角镜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7616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34418A (zh) * 2021-09-07 2021-10-22 沂普光电(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超短焦镜头组件
CN113641064A (zh) * 2021-10-14 2021-11-12 泉州市锐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反射式的广角镜头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34418A (zh) * 2021-09-07 2021-10-22 沂普光电(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超短焦镜头组件
CN113534418B (zh) * 2021-09-07 2021-12-07 沂普光电(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超短焦镜头组件
CN113641064A (zh) * 2021-10-14 2021-11-12 泉州市锐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反射式的广角镜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42590B (zh) 一种超短焦投影光学系统
CN107422458B (zh) 一种低f数的l型短焦全高清投影镜头
CN213876160U (zh) 一种反射式广角镜头
CN113504633B (zh) 一种投影系统
CN111208701B (zh) 激光投影设备
CN101915980B (zh) 像方远心定焦投影镜头
CN109870791B (zh) 短焦图像投影装置
CN114296220A (zh) 一种投影镜头及投影系统
CN107490846B (zh) 一种投影镜头
CN114137708A (zh) 一种投影镜头及投影系统
CN115793361A (zh) 一种超短焦投影镜头及系统
CN109407288B (zh) 一种折反式超短焦投影镜头系统
CN111580247B (zh) 一种整体调焦高清微投投射镜头
CN109445065A (zh) 一种用于数字电影放映机的10组13片式镜头结构
CN207663136U (zh) 一种反射式超短焦投影镜头
CN115047591A (zh) 投影镜头以及投影装置
CN209979996U (zh) 一种离轴超短焦投影镜头
CN114114644A (zh) 一种投影镜头及投影系统
CN110764221B (zh) 投影镜头系统
CN114545713A (zh) 一种投影光学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CN114545588A (zh) 投影镜头和投影设备
CN208013527U (zh) 一种可实现内部调焦功能的光学镜头
CN201141936Y (zh) Dlp长后工作距变焦投影镜头
CN112578610A (zh) 投影镜头及激光投影设备
CN109975949A (zh) 一种投影镜头及投影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14

Address after: 344799 Building B7, School Furniture Industrial Park, Nancheng County, Fuzhou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xi Xingc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62000 special vehicle base in Quan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UJIAN RUIC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