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63824U - 一种可降解的厨余垃圾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降解的厨余垃圾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63824U
CN213863824U CN202022623785.1U CN202022623785U CN213863824U CN 213863824 U CN213863824 U CN 213863824U CN 202022623785 U CN202022623785 U CN 202022623785U CN 213863824 U CN213863824 U CN 2138638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cavity
bag body
garbage
kitchen waste
garbage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2378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时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Ridao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Ridao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Ridao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an Ridao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2378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638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638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638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Refuse Recepta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降解的厨余垃圾袋,包括垃圾袋本体,垃圾袋本体顶部上设有提手,垃圾袋本体内部设有固体储存腔和液体储存腔,固体储存腔底部设计为漏斗状结构,渗水孔上设有第一滤网且其连接有处理室,处理室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吸收材料,处理室的底部上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有泄压阀,垃圾袋本体的侧壁上嵌设有主气管和分流气管,主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提手和处理室连接,分流气管的两端分别与主气管和设置在固体储存腔内壁上的进气孔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垃圾袋本体、固体储存腔、液体储存腔、提手和处理室的配合设计,有效解决现有垃圾袋盛装各类湿干厨余垃圾,散发刺鼻异味,滋生大量细菌和蚊虫,不利于家庭和公共卫生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可降解的厨余垃圾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降解的厨余垃圾袋。
背景技术
厨房是家庭中每天产生垃圾最多的地方,而且厨房垃圾大部分都是残羹剩饭,如不及时处理很容易腐败,产生异味,厨房垃圾中还经常混有油汤、污水等,如若垃圾袋有破损,还会造成油汤、污水滴落、弄脏地板环境以及污染室内环境,因此,人们需要及时处理厨房垃圾。
目前,现有的垃圾袋通常仅有一个盛装垃圾的空间,当垃圾袋内的汤汁液体等与固体垃圾混装在一个空间内,形成湿热的环境,导致垃圾加速腐败变质,滋生大量细菌和蚊虫,散发刺鼻异味,极不利于家庭和公共卫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降解的厨余垃圾袋,通过垃圾袋本体、固体储存腔、液体储存腔、提手和处理室的配合设计,有效解决现有垃圾袋盛装各类湿干厨余垃圾,散发刺鼻异味,滋生大量细菌和蚊虫,不利于家庭和公共卫生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降解的厨余垃圾袋,包括垃圾袋本体,所述垃圾袋本体顶部上设置有若干中空的提手,所述提手内设有若干弹性件,所述垃圾袋本体内部设置有固体储存腔和液体储存腔,所述固体储存腔位于液体储存腔的上方,且所述固体储存腔底部设计为漏斗状结构,并在其最低端开设有渗水孔,所述渗水孔上设置有第一滤网且其连接有处理室,所述处理室的进水口上设置有进水单向阀,所述处理室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吸收材料,所述吸收材料上沉积有有效量的气味抑制组合物,所述处理室的底部上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泄压阀,所述垃圾袋本体的侧壁上嵌设有主气管和分流气管,所述主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提手和处理室连接,且所述主气管的出气端上设有出气单向阀,所述分流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气管和设置在所述固体储存腔内壁上的进气孔连接,且所述分流气管上设有进气单向阀。
进一步的,所述固体储存腔和液体储存腔的内壁均采用防水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气味抑制组合物包括环糊精、活性炭、发酵苏打、吸收凝胶材料、沸石和硅中的任意一组或多组。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孔上设置有第二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垃圾袋本体采用可降解的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复位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垃圾袋本体、固体储存腔、液体储存腔、提手和处理室的配合设计,有效解决现有垃圾袋盛装各类湿干厨余垃圾,散发刺鼻异味,滋生大量细菌和蚊虫,不利于家庭和公共卫生等问题。
2、厨余液态垃圾由于其重力的作用汇集至固态储存腔的底部,并通过渗水孔和进水单向阀排放至处理室内,固液分离,利用处理室内表面上的吸收材料,吸收材料上沉积有有效量的气味抑制组合物,利用气味抑制组合物有效对厨余液态垃圾进行处理,气味抑制组合物用于抑制由厨余垃圾液体散发的气味,防止厨余垃圾影响周围的环境。
3、间歇性的捏持提手,提手内的气体输送至处理室内,由于处理室内的压力增大,使排水管上的排水单向阀打开,处理室内的厨余液态垃圾排放至液体储存腔,施加在提手上的作用力消失时,通过提手内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使提手鼓起,分流气管的进气端有效为提手输送气体,确保提手内有充足的气体量;同时,由于分流气管的进气端与进气孔连接,进气孔位于固液储存腔的内壁上,提手通过分流气管和进气单向阀吸入固体储存腔内的气体,有效促进固体储存腔内的气体流动,使粘附在厨余固态垃圾上的微型水珠快速挥发。
4、垃圾袋本体不进行搬运时,提手通过其内部的结构和复位弹簧的配合作用,使其处于鼓起和竖立的状态,方便使用者直接通过提手提起垃圾袋本体,结构简单,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一垃圾袋本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一垃圾袋本体侧壁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一垃圾袋本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垃圾袋本体;2、排水孔;3、提手;4、固体储存腔;5、进气孔;
6、第一滤网;7、液体储存腔;8、进水单向阀;9、处理室;10、排水管;11、泄压阀;12、出气单向阀;13、主气管;14、分流气管;15、进气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降解的厨余垃圾袋,包括垃圾袋本体1,垃圾袋本体1顶部上设置有提手3,提手3内部设计为中空结构,且提手3内部设有若干弹性件,垃圾袋本体1内部设置有固体储存腔4和液体储存腔7,固体储存腔4位于液体储存腔7的上方,固体储存腔4用于储存厨余固态垃圾,液体储存腔7用于储存厨余液态垃圾,且固体储存腔4底部设计为漏斗状结构,有利于厨余液态垃圾由于其重力的作用汇集至固体储存腔4的底部,并在其最低端开设有渗水孔,渗水孔上设置有第一滤网6且其连接有处理室9,处理室9位于渗水孔正下方,固体储存腔4内的厨余液态垃圾从渗水孔流入处理室9,并通过第一滤网6有效对厨余固态垃圾进行过滤,处理室9的进水口上设置有进水单向阀8,进水单向阀8用于控制固体储存腔4的厨余液态垃圾流入处理室9并防止厨余液体垃圾回流,处理室9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吸收材料,吸收材料上沉积有有效量的气味抑制组合物,利用气味抑制组合物有效对厨余液态垃圾进行处理,气味抑制组合物用于抑制由厨余垃圾液体散发的气味,防止厨余垃圾影响周围的环境,处理室9的底部上设置有排水管10,排水管10上设置有泄压阀11,泄压阀11达到一定的压力之后打开,处理室9内的厨余液态垃圾通过排水管10排放至液体储存腔7内,对已处理过的厨余液态垃圾进行储存,垃圾袋本体1的侧壁上嵌设有主气管13和分流气管14,主气管13的两端分别与提手3和处理室9侧壁连接,且主气管13的出气端上设有出气单向阀12,即主气管13的出气端只能排气,不能进气,分流气管14的两端分别与主气管13和设置在固体储存腔4内壁上的进气孔5连接,分流气管14与主气管13的连接处位于出气单向阀12的上方,且分流气管14上设有进气单向阀15,利用进气单向阀15控制分流气管14只能进气,不能排气。
具体的,固体储存腔4和液体储存腔7的内壁均采用防水材料制成。有效避免厨余垃圾投放至垃圾袋本体1内,厨余垃圾中的液体从固体储存腔4和液体储存腔7渗出,散发臭味,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
具体的,气味抑制组合物包括环糊精、活性炭、发酵苏打、吸收凝胶材料、沸石和硅中的任意一组或多组。通过气味抑制组合物的成分制成直接气味抑制剂,直接气味抑制剂是处理特定结构构型的分子,这些分子能够吸收并消除厨余垃圾的气味分子。
具体的,进气孔5上设置有第二滤网。利用第二滤网有效防止固体储存腔4内的细小垃圾物进入分流气管14内,避免造成堵塞。
具体的,垃圾袋本体1采用可降解的材料制成。垃圾袋本体1利用可降解材料合成,不会污染环境,从而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具体的,弹性件为复位弹簧。间歇性捏持提手3时,通过复位弹簧的作用,使提手3恢复至初始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垃圾袋本体1为纸袋。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将厨余垃圾放置在垃圾袋本体1内,厨余垃圾包含厨余液态垃圾和厨余固态垃圾,厨余液态垃圾由于其重力的作用汇集至固态储存腔的底部,并通过渗水孔和进水单向阀8排放至处理室9内,利用处理室9内表面上的吸收材料,吸收材料上沉积有有效量的气味抑制组合物,利用气味抑制组合物有效对厨余液态垃圾进行处理,气味抑制组合物用于抑制由厨余垃圾液体散发的气味,防止厨余垃圾影响周围的环境,待垃圾袋本体1装满厨余垃圾之后,将其搬运至垃圾处理站或垃圾桶,使用者提起提手3对垃圾袋本体1及其内部的厨余垃圾进行搬运。
在搬运的过程中,使用者可间歇性的捏持提手3,此时,进气单向阀15和进水单向阀8关闭,出气单向阀12打开,提手3内的气体直接输送至处理室9内,进而使安装在排水管10上的泄压阀11打开,使处理室9内的厨余液态垃圾排放至液体储存腔7内,有效对厨余液态垃圾进行统一收集和储存。
施加在提手3上的作用力消失时,通过提手3内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使提手3鼓起,此时,出气单向阀12和进水单向阀8关闭,进气单向阀15打开,分流气管14的进气端有效为提手3输送气体,确保提手3内有充足的气体量;同时,由于分流气管14的进气端与进气孔5连接,进气孔5位于固液储存腔的内壁上,提手3通过分流气管14和进气单向阀15吸入固体储存腔4内的气体,有效促进固体储存腔4内的气体流动,使粘附在厨余固态垃圾上的微型水珠快速挥发。
实施例二
参见图4,本实施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垃圾袋本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水孔2,所述排水孔2位于所述垃圾袋本体1的下部,且其与所述液体储存腔7连通。
将垃圾袋本体1及其内部的厨余垃圾搬运至垃圾处理站或垃圾桶时,放置在固定存储腔内的厨余固态垃圾从固体储存腔4的开口倒出,打开排水孔2,将液体储存腔7内的厨余液态垃圾从排水孔2倒出,将厨余固态垃圾和厨余液态垃圾放置至对应的垃圾桶内,有效对厨余固态垃圾和厨余液态垃圾进行垃圾分类;同时,使用结束后,可对垃圾袋本体1内的固体储存腔4和液体储存进行清理,重复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可降解的厨余垃圾袋,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袋本体,所述垃圾袋本体顶部上设置有若干中空的提手,所述提手内设有若干弹性件,所述垃圾袋本体内部设置有固体储存腔和液体储存腔,所述固体储存腔位于液体储存腔的上方,且所述固体储存腔底部设计为漏斗状结构,并在其最低端开设有渗水孔,所述渗水孔上设置有第一滤网且其连接有处理室,所述处理室的进水口上设置有进水单向阀,所述处理室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吸收材料,所述吸收材料上沉积有有效量的气味抑制组合物,所述处理室的底部上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泄压阀,所述垃圾袋本体的侧壁上嵌设有主气管和分流气管,所述主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提手和处理室连接,且所述主气管的出气端上设有出气单向阀,所述分流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气管和设置在所述固体储存腔内壁上的进气孔连接,且所述分流气管上设有进气单向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的厨余垃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储存腔和液体储存腔的内壁均采用防水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的厨余垃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味抑制组合物包括环糊精、活性炭、发酵苏打、吸收凝胶材料、沸石和硅中的任意一组或多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的厨余垃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上设置有第二滤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的厨余垃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袋本体采用可降解的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的厨余垃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复位弹簧。
CN202022623785.1U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可降解的厨余垃圾袋 Active CN2138638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23785.1U CN213863824U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可降解的厨余垃圾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23785.1U CN213863824U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可降解的厨余垃圾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63824U true CN213863824U (zh) 2021-08-03

Family

ID=77055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23785.1U Active CN213863824U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可降解的厨余垃圾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638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02972B (zh) 立体除臭系统
CN208709716U (zh) 生物处理无水环保厕所及其排泄物处理箱和固液分离装置
US20080220513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llecting of organic waste
CN206875624U (zh) 一种公共厕所使用的高效空气净化装置
CN106005822A (zh) 一种公共防臭垃圾桶
CN207861095U (zh) 一种除臭消毒垃圾桶
CN213863824U (zh) 一种可降解的厨余垃圾袋
CN107258699B (zh) 一种家庭果蔬厨余蚯蚓养殖箱
CN206915907U (zh) 一种厨房污水专用的初步过滤装置
CN107600808A (zh) 一种小区用残羹收集垃圾箱
CN201943148U (zh) 环保除臭增香型地漏
NZ530182A (en) Toilet system
WO2020011140A1 (zh) 旱厕系统
CN201436964U (zh) 免冲洗生态厕所
CN205251384U (zh) 无菌无味有机肥粪便转化旱厕
CN207641987U (zh) 一种气水混合自动喷雾除臭装置
CN105342516A (zh) 无菌无味有机肥粪便转化旱厕
KR102109301B1 (ko) 휴지통과 냄새가 없는 순환수세 이동식 화장실
CN111021784B (zh) 一种野外用厕所
CN210593569U (zh) 一种用于厨余垃圾收集的湿垃圾收集装置
CN206186421U (zh) 一种垃圾干燥储存器的垃圾压缩桶
CN206044499U (zh) 旱厕装置
CN216584639U (zh) 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人工湿地装置
CN204698434U (zh) 一种地埋式粪尿分集灾区应急卫生厕所
CN212196955U (zh) 一种有机垃圾物料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