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51101U - 一种锐器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锐器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51101U
CN213851101U CN202022352874.7U CN202022352874U CN213851101U CN 213851101 U CN213851101 U CN 213851101U CN 202022352874 U CN202022352874 U CN 202022352874U CN 213851101 U CN213851101 U CN 2138511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motor
controller
connecting rod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5287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CM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C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CM filed Critical HUBEI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CM
Priority to CN20202235287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511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511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511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se Recepta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提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锐器盒,包括外壳和盖在外壳上的盒盖,外壳设有用于驱动盒盖打开的脚踏机构;盒盖的顶面设有红外感应器,外壳内的底部设有控制器、电机、旋转件和第一连杆;红外感应器和电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电机受控制器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红外传感器,从而能够智能开关盒盖,无需医护人员手动对盒盖进行打开和关闭,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了医护人员被锐器刺伤的问题,另外,锐器盒还设有脚踏机构,当红外传感器损坏或无电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脚踏机构对盒盖进行打开,更加人性化,进一步提高锐器盒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锐器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提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锐器盒。
背景技术
锐器盒,又称为利器盒,是一种医用收纳盒,用于收集注射器、小玻璃制品、刀片、缝合针等锐器。
现有的锐器盒大多数为滑盖式设置,医护人员每次放入锐器前后,都需及时开关锐器盒盖,但由于锐器盒盖上经常被滴落的药液、血液、体液等污物,医护人员开关盒盖的依从性较差,经常不关闭盒盖,盒盖经常为裸露状态,导致锐器暴露,给使用者和医疗垃圾回收者造成针刺伤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锐器盒,采用该锐器盒能够解决盒盖未能及时关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申请提供一种锐器盒,包括外壳和盖在外壳上的盒盖,盒盖的外周侧设有尾部,尾部通过铰接件与外壳铰接,外壳内部设有内桶,内桶卡持在外壳内,外壳设有用于驱动盒盖打开的脚踏机构;盒盖的顶面设有红外感应器,外壳内的底部设有控制器、电机、旋转件和第一连杆,电机固定安装在外壳内,电机的输出轴与旋转件固接,旋转件的端部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穿出外壳并通过第二转轴与尾部铰接;红外感应器和电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电机受控制器控制。
其中,脚踏机构包括脚踏本体、铰接座、第三转轴和第二连杆,脚踏本体的一端伸出外壳内,脚踏本体的另一端插入外壳内并与铰接座的工作端固接,铰接座与外壳固接,以使脚踏本体可相对于外壳转动,脚踏本体插入外壳的端部通过第三转轴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部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部穿出外壳并通过第四转轴与尾部铰接。
其中,第四转轴和第二转轴为一体成型结构。
其中,盒盖的顶面设有显示面板,显示面板与控制器电连接。
其中,盒盖的顶面设有打开按钮和关闭按钮,打开按钮和关闭按钮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其中,外壳的外周侧面顶部设有安装耳,铰接件为第五转轴,安装耳通过第五转轴与盒盖的尾部铰接。
其中,锐器盒还设置有供电电源,电机和控制器均与供电电源电连接。
其中,供电电源为蓄电池。
其中,内桶的外侧壁开设有外螺纹,桶盖的内侧壁开设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待软件技术人员对硬件编程后,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锐器盒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的锐器盒使用过程为:人手在盒盖上方挥动,红外感应器监测到人手挥动的动作并产生电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该电信号来控制电机正向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一定角度并带动旋转件转动,由于旋转件的端部与第一连杆的一端部铰接,旋转件的转动会转化为第一连杆朝上运动,由于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盒盖的尾部铰接,第一连杆朝上运动会带动盒盖进行翻转,完成盒盖的打开,盒盖打开后,控制器再控制电机反向运动,从而带动盒盖进行关闭,完成一次开盖和闭盖的过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红外传感器,从而能够智能开关盒盖,无需医护人员手动对盒盖进行打开和关闭,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了医护人员被锐器刺伤的问题,另外,锐器盒还设有脚踏机构,当红外传感器损坏或无电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脚踏机构对盒盖进行打开,更加人性化,进一步提高锐器盒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中锐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锐器盒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锐器盒隐藏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脚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内桶和桶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外壳1,安装耳11,盒盖2,尾部21,脚踏本体3,铰接座31,第一连杆41,第二连杆42,第一转轴51,第二转轴52,第三转轴53,第五转轴55,红外感应器6,显示面板7,打开按钮81,关闭按钮82,电机9,旋转件91,内桶100,外螺纹 101,桶盖102。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锐器盒的具体实施方式,请见图1至图4,包括外壳1和盖在外壳1 上的盒盖2,盒盖2的外周侧设有尾部21,尾部21通过铰接件与外壳1铰接。具体地,外壳 1的外周侧面顶部设有安装耳11,铰接件为第五转轴55,安装耳11通过第五转轴55与盒盖2的尾部21铰接。这种铰接结构使用寿命长,结构紧凑,打开盒盖2流程。外壳1内部设有内桶100,内桶100卡持在外壳1内,外壳1的顶部为开口,内桶100的外周侧面延伸出一圈挡环,通过挡环卡持在外壳1内,即可实现对内桶100的更换或者倾倒内桶100的锐器,可以通过更换内桶100的方式对锐器进行清理,更为安全和方便。
请见图1至图3,作为改进的是,盒盖2的顶面设有红外感应器6,外壳1内的底部设有控制器(未示出)、电机9、旋转件91和第一连杆41,电机9固定安装在外壳1内,电机9 的输出轴与旋转件91固接,旋转件91的端部通过第一转轴51与第一连杆41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41的另一端穿出外壳1并通过第二转轴52与尾部21铰接;红外感应器6和电机9 均与控制器电连接,电机9受控制器控制。
进一步地,锐器盒还设置有供电电源,电机9和控制器均与供电电源电连接,供电电源主要是为电机9和控制器进行供电。优选的方案,供电电源为蓄电池,这样就可以实现便携式的智能锐器盒,无需插接220V的电源,使用更方便。另外,为了方便医护人员对锐器盒的使用状态或电池容量有直观的观察,盒盖2的顶面设有显示面板7,显示面板7与控制器电连接。除此之外,盒盖2的顶面还设有打开按钮81和关闭按钮82,打开按钮81和关闭按钮82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医护人员能够通过打开按钮81和关闭按钮82对锐器盒的智能开盖功能进行关闭或开启,节省锐器盒的电源使用,延长使用寿命,并且还能够避免盒盖2的错误开启,提高安全性。
请见图4,为了解决智能开盖功能损坏后无法开盖的问题,外壳1设有用于驱动盒盖2 打开的脚踏机构。具体的,脚踏机构包括脚踏本体3、铰接座31、第三转轴53和第二连杆42,脚踏本体3的一端伸出外壳1内,脚踏本体3的另一端插入外壳1内并与铰接座31的工作端固接,铰接座31与外壳1固接,以使脚踏本体3可相对于外壳1转动,脚踏本体3插入外壳1的端部通过第三转轴53与第二连杆42的一端部铰接,第二连杆42的另一端部穿出外壳1并通过第四转轴与尾部21铰接。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简化结构,第四转轴和第二转轴52为一体成型结构,即采用一个转轴来代替第四转轴和第二转轴52,在图1中以第二转轴52表示。
在本实施例中,内桶100的外侧壁开设有外螺纹101,桶盖200的内侧壁开设有与外螺纹101配合的内螺纹。锐器盒为一次性使用,按国家要求,规定在24小时内必须由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回收,在48小时内彻底安全焚化,通过设置桶盖200,当内桶100装载的锐器达到3/4时,可以盖上桶盖200将内桶100进行密封,然后将密封后的内桶100再拿去焚烧,这样更环保安全。
待软件技术人员对硬件编程后,本实施例的锐器盒使用过程为:人手在盒盖2上方挥动,红外感应器6监测到人手挥动的动作并产生电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该电信号来控制电机9正向转动,电机9的输出轴转动一定角度并带动旋转件91转动,由于旋转件91的端部与第一连杆41的一端部铰接,旋转件91的转动会转化为第一连杆41朝上运动,由于第一连杆41的另一端与盒盖2的尾部21铰接,第一连杆41朝上运动会带动盒盖2进行翻转,完成盒盖2的打开,盒盖2打开后,控制器可以进行计时,控制器可以在10秒、20秒或30秒后控制电机9反向运动,从而带动盒盖2进行关闭,完成一次开盖和闭盖的过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红外传感器,从而能够智能开关盒盖2,无需医护人员手动对盒盖2进行打开和关闭,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了医护人员被锐器刺伤的问题,另外,锐器盒还设有脚踏机构,当红外传感器损坏或无电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脚踏机构对盒盖2进行打开,更加人性化,进一步提高锐器盒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锐器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盖在所述外壳上的盒盖,所述盒盖的外周侧设有尾部,所述尾部通过铰接件与所述外壳铰接,所述外壳内部设有内桶,所述内桶卡持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盒盖打开的脚踏机构;
所述盒盖的顶面设有红外感应器,所述外壳内的底部设有控制器、电机、旋转件和第一连杆,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旋转件固接,旋转件的端部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穿出所述外壳并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尾部铰接;
所述红外感应器和电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电机受控制器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锐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机构包括脚踏本体、铰接座、第三转轴和第二连杆,所述脚踏本体的一端伸出所述外壳内,所述脚踏本体的另一端插入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铰接座的工作端固接,所述铰接座与所述外壳固接,以使所述脚踏本体可相对于外壳转动,所述脚踏本体插入所述外壳的端部通过所述第三转轴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部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部穿出所述外壳并通过第四转轴与所述尾部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锐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转轴和第二转轴为一体成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锐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的顶面设有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锐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的顶面设有打开按钮和关闭按钮,所述打开按钮和关闭按钮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锐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外周侧面顶部设有安装耳,所述铰接件为第五转轴,所述安装耳通过第五转轴与所述盒盖的尾部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锐器盒,其特征在于:锐器盒还设置有供电电源,所述电机和控制器均与所述供电电源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锐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源为蓄电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锐器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桶盖,所述内桶的外侧壁开设有外螺纹,所述桶盖的内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CN202022352874.7U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锐器盒 Active CN2138511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52874.7U CN213851101U (zh)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锐器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52874.7U CN213851101U (zh)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锐器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51101U true CN213851101U (zh) 2021-08-03

Family

ID=77073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52874.7U Active CN213851101U (zh)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锐器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511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51590A2 (en) Computer controlled electric syringe
CN213851101U (zh) 一种锐器盒
CN209112863U (zh) 一种新型智能感应垃圾桶
CN107224640B (zh) 一种全自动利器收集装置
CN210811572U (zh) 一种智能医用利器桶
CN211997243U (zh) 一种具有切割功能的医用利器盒
CN214826106U (zh) 一种具有自动封闭功能的锐器盒
CN215079811U (zh) 一种感应开盖锐器收纳盒
CN207293165U (zh) 一种利器盒
CN210417821U (zh) 智能杀菌除臭收纳桶
CN211985699U (zh) 一种利器盒
CN210330751U (zh) 一种改进的利器盒
CN215228505U (zh) 一种锐器回收装置
CN219645891U (zh) 一种便于取用消毒液的治疗盘
CN210541844U (zh) 一种自动开盖的锐器盒
CN215273393U (zh) 一种具有切割功能的利器盒
CN214877460U (zh) 一种医用多功能小型垃圾桶
CN212449098U (zh) 一种感染科锐器存放装置
CN215504890U (zh) 一种泌尿外科临床用多功能利器盒
CN209645081U (zh) 一种用于临床的锐器盒
CN213821752U (zh) 一种可自动关闭的锐器盒
CN218870468U (zh) 一种台式掺铥光纤激光装置
CN218980044U (zh) 一种急救出诊包随身智能感应锐器盒
CN211515390U (zh) 一种头颈外科医疗器械清洗装置
CN211944822U (zh) 医疗废物收集用垃圾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