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50459U - 一种用于清洁设备的延长杆和清洁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清洁设备的延长杆和清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50459U
CN213850459U CN202020997553.XU CN202020997553U CN213850459U CN 213850459 U CN213850459 U CN 213850459U CN 202020997553 U CN202020997553 U CN 202020997553U CN 213850459 U CN213850459 U CN 2138504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receiving
extension
extension pole
terminal
receiving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9755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9755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504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504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504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清洁设备的延长杆,该清洁设备包括手持部、清洁头组件和延长杆,延长杆通过其第一端与手持部可拆卸地连接到一起,延长杆通过其第二端与清洁头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到一起。该延长杆包括杆体、受电端子、第一电连接端子、第二电连接端子和电线。其中,受电端子设置在杆体的侧壁并能够连通外部电源;第一电连接端子设置在延长杆的第一端上并且能够与手持部电连接到一起;第二电连接端子设置在延长杆的第二端上并且能够与清洁头组件电连接到一起;电线设置在杆体上,电线用于将受电端子与第一电连接端子电连接到一起,电线还用于将第一电连接端子与第二电连接端子电连接到一起。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清洁设备的延长杆和清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用于清洁设备的延长杆和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吸尘器走进了越来越多的家庭,方便了人们的居家生活。
吸尘器是一种通过负压将地面、床、沙发、墙角等地方的灰尘、毛发、碎屑等异物拾取起来的产品。
现有吸尘器的供电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通过电线连接到家用火电上;其二是通过在吸尘器上安装电池,使电池为吸尘器供电。由于通过电池供电的方式没有了线束的束缚,方便用户将吸尘器携带到任何地方,因此得到了用户的青睐。
在通过电池供电的吸尘器中,有的吸尘器包括手持部、滚刷刷头和将手持部与滚刷刷头连接到一起的延长杆,延长杆能够将手持部上的电能传递给滚刷刷头上的电机,以便使电机驱动滚刷旋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旨在提供一种新的延长杆和具有该延长杆的清洁设备,以使该延长杆能够对手持部提供充电作业。
为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清洁设备的延长杆,该清洁设备包括手持部、清洁头组件和前述延长杆,前述延长杆通过其第一端与前述手持部可拆卸地连接到一起,前述延长杆通过其第二端与前述清洁头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到一起;前述杆体和设置在前述杆体的侧壁上的受电端子;前述受电端子能够连通外部电源并能够通过前述延长杆的第一端与前述手持部电连接到一起。
可选地,前述延长杆的第一端与前述延长杆的第二端电连接到一起,并且前述延长杆的第二端能够与前述清洁头组件电连接到一起。
可选地,前述延长杆还包括第一电连接端子、第二电连接端子和电线,前述第一电连接端子设置在前述延长杆的第一端上并且能够与前述手持部电连接到一起;前述第二电连接端子设置在前述延长杆的第二端上并且能够与前述清洁头组件电连接到一起;前述电线设置在前述杆体上,前述电线用于将前述受电端子与前述第一电连接端子电连接到一起,前述电线还用于将前述第一电连接端子与前述第二电连接端子电连接到一起。
可选地,前述受电端子临近前述延长杆的第二端设置;并且/或者,前述受电端子是接触式的电极片;并且/或者,前述延长杆还包括设置在前述杆体上的限位结构,在前述受电端子与前述外部电源接通的状态下,前述限位结构用于将前述延长杆固定到充电装置上,以防止前述受电端子与前述外部电源之间的接通断开。
可选地,前述限位结构包括与前述杆体固定连接或一体制成的T型限位凸起,前述T型限位凸起与前述杆体平行,前述T型限位凸起包括纵向部和横向部,前述纵向部远离前述横向部的一端与前述杆体相接。
可选地,前述限位结构包括与前述杆体固定连接或一体制成的挡板,前述挡板设置在前述T型限位凸起靠近前述延长杆第一端的一侧;并且/或者,前述受电端子包括正极受电端子和负极受电端子,前述T型限位凸起的前述纵向部位于前述正极受电端子与负极受电端子之间。
可选地,前述充电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前述底座上的立柱,前述立柱上设置有能够与前述受电端子抵接的充电端子,前述充电端子能够与前述外部电源电连接到一起。
可选地,前述充电座上设置有与限位结构相匹配的限位配合结构。
可选地,前述延长杆还包括与杆体固定连接的保护壳,前述保护壳用于隐藏前述电线。
在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该清洁设备包括第一方面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延长杆。
基于前文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公开前述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杆体上设置受电端子,并使受电端子通过延长杆的第一端能够与手持部电连接到一起,使得受电端子接通外部电源(例如家用电)时能够为手持部提供电能,对手持部进行充电,方便了用户的充电操作。
进一步,通过在延长杆的第一端上设置能够与手持部电连接到一起的第一电连接端子,在延长杆的第二端上设置能够与清洁头组件电连接到一起的第二电连接端子,并通过电线将第一电连接端子与第二电连接端子电连接到一起,使得手持部和清洁头组件能够通过延长杆以可拆卸的方式电连接到一起。通过在延长杆上设置受电端子,并通过电线将受电端子与第一电连接端子电连接到一起。
进一步,通过在临近延长杆的第二端的位置处设置能够与充电座相匹配的限位结构,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充电座的高度,防止充电座过高时容易发生倾倒的情形;同时还能够通过限位结构对受电端子进行保护,防止受电端子受外物磕碰而损坏。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优选实施例中清洁设备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优选实施例中清洁设备的使用效果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优选实施例中手持部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优选实施例中手持部的主体的第一轴测视图;
图5是本公开优选实施例中手持部的主体的第二轴测视图;
图6是图4中主体沿A方向的视图;
图7是本公开优选实施例中主体的锁钩在锁定状态下的原理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优选实施例中主体的锁钩在解锁状态下的原理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优选实施例中尘盒部分的仰视图;
图10是本公开优选实施例中尘盒部分的轴测视图;
图11是图10中尘盒部分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公开优选实施例中电池和盖壳的第一轴测视图;
图13是本公开优选实施例中电池和盖壳的第二轴测视图;
图14是本公开优选实施例中延长杆的第一轴测视图;
图15是本公开优选实施例中延长杆的第二轴测视图;
图16是本公开优选实施例中充电座的第一轴测视图;
图17是图16中C部的放大图;
图18是本公开优选实施例中充电座的第二轴测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手持部;
11、主体;111、吸尘口;112、进风通道;113、第一卡合配合结构;114、第一解锁键;115、第二卡合配合结构;116、第二解锁键;117、锁钩;118、传动件;119、第三解锁键;
12、手柄;121、电池容纳腔;122、第一电源插脚;123、卡槽;124、让位口;125、L形限位筋;1251、第一限位槽;126、导向筋;
13、风机;
14、尘盒组件;141、尘盒;1411、第一集尘腔;14111、第一排灰口;1412、第二集尘腔;14121、第二排灰口;1413、第三集尘腔;14131、第三排灰口;1414、第一卡合结构;1415、过滤孔;142、一级过滤装置;143、二级过滤装置;1431、通孔;144、三级过滤装置;1441、第二卡合结构;
15、电池;151、凸台;152、电源插孔;153、限位筋;154、导向槽;
16、盖壳;161、悬臂;162、卡扣;163、按压结构;
20、延长杆;21、杆体;22、受电端子;23、第一电连接端子;24、第二电连接端子;25、限位结构;251、T型限位凸起;252、挡板;
30、清洁头组件;31、连杆;
40、充电座;
41、底座;411、前止挡结构;412、左止挡结构;413、右止挡结构;
42、立柱;421、固定构件;422、充电端子;423、T型限位槽;424、锥形槽;425、凹槽;426、插口;427、电池充电腔;4271、第二电源插脚;4272、弧形凸台;4273、滑动杆;4274、限位凸起;42741、第二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下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表示本公开仅能通过该优选实施例实现,该优选实施例仅仅是用于解释本公开的技术原理,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基于本公开提供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所获得的其它所有实施例,仍应落入到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顶部”“底部”、“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中,清洁设备主要包括手持部10、延长杆20和清洁头组件30。其中,手持部10可以单独使用,即,通过其产生的负压拾取地面上的异物/垃圾(灰尘、纸屑、毛发等);手持部10也可以直接与清洁头组件30连接到一起,从而使清洁头组件30与地面接触,并通过清洁头组件30拾取地面上的异物/垃圾;手持部10还可以如图2所示地先与延长杆20连接到一起,再通过延长杆20与清洁头组件30连接到一起,从而能够使清洁设备具有足够的高度,方便用户的操作。
继续参阅图1和图2,在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中,清洁设备还配置有作为充电装置的充电座40,该充电座40能够如图2所示地,对清洁设备进行固定,使清洁设备保持在竖直状态,以便减少清洁设备的占地面积。进一步,充电座40还能够为手持部10上的电池15(如图3所示)进行充电。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使清洁设备采用其它任意可行的充电装置进行充电,例如通过作为充电装置的电线进行充电。
如图3所示,在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中,手持部10主要包括主体11、手柄12、风机13、尘盒组件14、电池15和盖壳16。其中,手柄11设置在主体11的后侧并且与主体11固定连接或者一体制成;风机13固定地安装到主体11的后部;尘盒组件14可拆卸地安装到主体11上并且位于风机13的前侧;电池15以可拆卸的形式安装到手柄12上,即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将电池15安装到手柄12上,或者将电池15从手柄12上拆卸下了;盖壳16与电池15固定连接并且能够与手柄12可拆卸地安装到一起,从而实现电池15与手柄12的可拆卸连接。
在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中,手持部10的重心位于风机13与手柄12之间。由于手持部10的重量主要集中在风机13和电池15上,所以在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中,主要通过配置电池15和风机13与手持部10上其它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使手持部10的重心位于风机13与手柄12之间。
进一步,虽然图中并未示出,但是主体11与手柄12的衔接处的底部形成有支撑部,电池15和风机13配置成使得手持部10的重心位于该支撑部的前侧,以便在满足生产、加工工艺的前提下,使手持部10的重心尽量靠近手柄12,从而在用户握持手柄12时能够减小手持部10的重心与用户之间的力臂,并因此减小了手持部10的重量施加给用户的扭矩,使得手持部10无论在什么状态下,施加给用户的力都基本相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虽然图中并未示出,但是为了方便用户的操作,该支撑部包括凹陷结构,该凹陷结构能够与操作人员的至少一根手指抵接,从而使用户能够以放置到该凹陷结构中的手指作为支撑点来做操手持部10的俯仰变化。
如图3至图8所示,主体11上设置有吸尘口111、进风通道112、第一卡合配合结构113、第一解锁键114、第二卡合配合结构115、第二解锁键116、作为锁紧构件的锁钩117、传动件118和第三解锁键119。
如图3至图5所示,主体11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部分:设置有吸尘口111和进风通道112的前部、用于安装尘盒组件14的中部和用于安装风机13的后部。其中,前部的前端形成有倾斜的斜面,吸尘口111设置在主体11的前端并且形成在该斜面上,以便在单独使用手持部10时仅需使主体11倾斜一定的角度就可使吸尘口111与待清理表面之间获得良好的接触,方便了用户的操作与使用。进风通道112沿着主体11的前后方向贯穿主体11的前部,并且进风通道112的前端与吸尘口111连同,进风通道112的后端通向主体11的中部。从图中不难看出,主体11的中部的横截面为U形或者C形,以便主体11的中部适配于尘盒组件14,并使主体11与尘盒组件14之间形成圆柱形的第一集尘腔1411(如图9所示)。进一步,虽然图中并未示出,但是进风通道112设置成使进入到第一集尘腔1411内的气流沿着第一集尘腔1411的侧壁呈螺旋状。
其中,形成在主体11前部的前端的斜面与主体11之间的夹角为30°至60°,例如,30°、45°、50°、60°等,优选地为45°。
如图3至图6所示,第一卡合配合结构113设置在主体11的前部,用于将尘盒组件14的尘盒141锁定到主体11上,从而使主体11和尘盒141围成并封闭第一集尘腔1411。第一解锁键114用于使第一卡合配合结构113从锁定状态转换到解锁状态,该第一解锁键114设置在主体11的后部并且靠近手柄12,以便该第一解锁键114被用户握持手柄12的左手(或右手)操作,从而使用户可以单手操作手持部10。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卡合配合结构113是设置在主体11上的卡勾,该卡勾与主体11枢转连接,该卡勾还通过连杆与第一解锁键114驱动连接。该连杆与主体11之间还设置有弹簧,该弹簧用于使卡勾从解锁状态转动到锁定状态。当第一解锁键114朝着主体11的前侧被推动时,第一解锁键114通过该连杆使卡勾从锁定状态转换到解锁状态。
继续参阅图3至图6,第二卡合配合结构115和第二解锁键116被设置为一个整体,并且枢转地设置在主体11的后部上。具体地,第二解锁键116是与主体11枢转连接的板状构件,第二卡合配合结构115是设置在第二解锁键116的前端的上侧的卡勾。进一步,第二解锁键116与主体11之间设置有扭簧,该扭簧用于使卡勾保持在锁定位置,以便将尘盒组件14的三级过滤装置144锁定到主体11上。在第二解锁键116的后部被按下时,第二卡合配合结构115向下转动到解锁位置,允许尘盒组件14的三级过滤装置144从主体11上拆卸下来。
继续参阅图3至图6,第三解锁键119设置在主体11的后部并且靠近手柄12,以便该第三解锁键119被用户握持手柄12的左手(或右手)操作,从而使用户可以单手操作手持部10。具体地,第三解锁键119设置为L形结构,以方便操作人员(用户)朝着手柄12的方向拉动第三解锁键119。进一步,主体1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三解锁键119;两个第三解锁键119中的一个能够被操作人员的拇指操作,两个第三解锁键119中的另一个能够被操作人员的食指操作。
如图7和图8所示,锁钩117与主体11枢转连接,具体地,锁钩117整体上呈L型结构。该L型结构的一端设置有钩子,另一端与传动件118驱动连接,传动件118的另一端与第三解锁键119驱动连接。可选地,传动件118与锁钩117和第三解锁键119分别枢转连接。
进一步,虽然图中并未示出,但是锁钩117或传动件118或第三解锁键119与主体11之间还设置有弹簧,该弹簧用于使锁钩117保持在图7中所示的锁定位置。由于设置实现该功能的弹簧属于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所以此处不再做过多说明。
进一步,虽然图中并未示出,但是锁钩117设置在主体11的前部,并且在图7中所示的锁定位置时伸出到进风通道112内,在图8中所示的解锁位置时缩回到进风通道112的外侧。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延长杆20或清洁头组件30插入到进风通道112内的状态下,处于图7中所示锁定位置的锁钩117将延长杆20或清洁头组件30锁定到主体11上。当用户向后拉动第三解锁键119时,锁钩117从图7中所示的锁定位置转动到图8中所示的解锁位置,允许延长杆20或清洁头组件30与主体11分离。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理解的是,在保证能够将延长杆20或清洁头组件30锁定到手持部10上的前提下,锁钩117还可以是其它任意可行的锁紧构件,例如滑动杆、电磁推杆等。
进一步,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理解的是,在延长杆20或清洁头组件30能够锁定到手持部10上的前提下,锁钩117还可以设置在主体11上其它任意可行的位置,例如设置在主体11的前端并且位于主体11的外表面同时位于吸尘口111的外侧。
如图3至图6所示,手柄12与主体11之间具有夹角,该夹角能够使用户在握持手柄12时,主体11呈现出向下倾斜的状态,从而在主体11的吸尘口111与地面接触时,用户握持手柄12的姿势更加舒适。其中,该夹角的取值范围是5°至30°,优选地是10°至15°。需要说明的是,夹角的取值范围包括5°、10°、15°和30°。
继续参阅图3至图6,手柄12上设置有电池容纳腔121、第一电源插脚122、卡槽123、让位口124、作为限位结构的L形限位筋125和导向筋126。其中,电池容纳腔121用于容纳电池15。从图5中不难看出,电池容纳腔121一直延伸到手柄12与主体11的衔接处,以使得电池15能够插入到该衔接处,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小手持部10的长度。
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电源插脚122设置在电池安装腔121的底壁上,能够插入到电池15上作为接线端子的电源插孔152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保证电池15能够为手持部10提供电能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将第一电源插脚122设置在电池15上作为接线端子,将电源插孔152设置在电池安装腔121的底壁上。换句话说,在电池15上设置电源插脚,在电池安装腔121的底壁上设置电源插孔。
如图5所示,卡槽123设置在电池安装腔121的侧壁靠近其安装口的位置处,该卡槽123与盖壳16上的卡扣162(如图12和图13所示)相匹配,匹配到一起的卡槽123和卡扣162能够将电池15和盖壳16固定到手柄12上。
如图3至图5所示,让位口124设置在手柄12远离主体11的一端,用于避让盖壳16上的按压结构163(如图12和图13所示),方便用户对按压结构163的操作。优选地,该让位口124被设置为U形或C形。
如图5和图6所示,L形限位筋125作为对电池15限位结构的一个示例,被设置在电池容纳腔121的底壁上,该L形限位筋125在电池15插入电池容纳腔121的过程中,用于引导电池15上的电源插孔152(如图12和图13所示)与电池容纳腔121内的第一电源插脚122对准。进一步,L形限位筋125的一个侧板上设置有限位槽1251,该限位槽1251与电池15上的限位筋153(如图12和图13所示)相适配。该限位槽1251能够精准地引导电池15上的电源插孔152(如图12和图13所示)与电池容纳腔121内的第一电源插脚122对准,并且能够防止第一122电源插脚在电源插孔152中晃动。
此外,在能够引导电池15上的电源插孔152与电池容纳腔121内的第一电源插脚122对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将L形限位筋125设置成其它任意可行的限位结构,例如锥形柱。
如图5所示,导向筋126作为导向配合结构的一个示例,设置在电池容纳腔121的侧壁上,导向筋126与电池15上作为导向结构的导向槽154(如图12和图13所示)相适配。导向筋126用于引导电池15插入到电池容纳腔121内,并且能够避免电池15转动和插反。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能够避免电池15插反的前提下,导向筋126还可以被其它任意可行的导向配合结构替代,例如导向槽。换句话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将电池15上的导向槽154设置在电池容纳腔121的侧壁上,将电池容纳腔121侧壁上的导向筋126设置在电池16上。
如图3所示地,为了进一步引导电池15插入到电池容纳腔121内,电池容纳腔121和电池15的横截面都设置为非圆形,优选地为椭圆形。
如图3所示,尘盒组件14主要包括尘盒141、一级过滤装置142、二级过滤装置143和三级过滤装置144。其中,一级过滤装置142和二级过滤装置143都设置在尘盒141上并且与尘盒141固定连接。三级过滤装置144与尘盒141的后端枢转连接,具体地,尘盒141的后下位置与三级过滤装置144的前下位置枢转连接。从图3中不难看出,一级过滤装置142、二级过滤装置143和三级过滤装置144沿着气体流动的方向依次设置。
虽然图中并未明确示出,但是在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中,一级过滤装置142是锥形的过滤网,二级过滤装置143是旋风分离结构,三级过滤装置144包括壳体(图中未标记)和设置在该壳体内部的过滤棉和/或过滤纸(图中未示出)。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手持部10组装好的状态下,尘盒141的顶部与主体11的中部相接,尘盒141的前端与主体11的前部相接,并因此使尘盒141与主体11共同围成第一集尘腔1411(如图9所示)。位于尘盒141前端的第一卡合结构1414(如图10所示)与主体11上的第一卡合配合结构113扣合到一起。如前文所记载地,第一卡合配合结构113是卡勾,与之相对应地,第一卡合结构1414是卡槽。虽然图中并未明确示出,但是二级过滤装置143的顶部与主体11的中部密封地抵接到一起。
继续参阅图1和图3,三级过滤装置144的后部与主体11的后部插接到一起,并且三级过滤装置144下方的第二卡合结构1441与主体11下方的第二卡合配合结构115扣合到一起。如前文所记载地,第二卡合配合结构115是卡勾,与之相对应地,第二卡合结构1441是卡槽。
如图9至图11所示,尘盒141上设置有第一集尘腔1411、第二集尘腔1412、第三集尘腔1413、第一卡合结构1414和过滤孔1415。其中,第一集尘腔1411作为尘盒141的主集尘腔,用于收纳体积较大的垃圾(例如纸屑、毛发、果皮等);第二集尘腔1412和第三集尘腔1413作为尘盒141的副集尘腔,用于收纳体积较小的垃圾(例如灰尘)。
如图9和图10所示,尘盒141的前部为U形结构,该U形结构的围绕成第一集尘腔1411的一部分。尘盒141的前端形成有第一集尘腔1411的排灰口——第一排灰口14111。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倾倒垃圾的过程中,U形结构的顶部也可以作为第一排灰口14111的一部分。
如图9至图11所示,第二集尘腔1412和第三集尘腔1413都设置在第一集尘腔1411的外侧。具体地,第二集尘腔1412和第三集尘腔1413都设置在尘盒141的U形结构上。尘盒141的前端形成有第二集尘腔1412的排灰口——第二排灰口14121和第三集尘腔1413的排灰口——第三排灰口14131。从图9和图10中不难看出第二排灰口14121和第三排灰口14131均位于第一排灰口14111的下方,并且第二排灰口14121和第三排灰口14131的口径都小于第一排灰口14111的口径。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较小尺寸的第二排灰口14121和第三排灰口14131能够抑制第二集尘腔1412和第三集尘腔1413中的灰尘在被倾倒时发生扩撒,防止灰尘粘到用户身上。
从图3和图10中可以看出,尘盒141的前端的端面是斜面,这里记作第一斜面;与之相应地,主体11的前部的后侧面也设置为斜面,这里记作第二斜面。该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相匹配,以便在尘盒141转动到图1中所示与主体1相接的位置时,第二斜面能够同时封闭第一排灰口14111、第二排灰口14121和第三排灰口14131,在保证第一排灰口14111、第二排灰口14121和第三排灰口14131能够被封闭的同时,还避免了尘盒141反复开合时与主体11之间容易发生磨损的现象。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通过将第一排灰口14111、第二排灰口14121和第三排灰口14131设置在尘盒141的前端,并且使尘盒141以向后下方翻转的方式被打开,使得第一排灰口14111、第二排灰口14121和第三排灰口14131尽可能地远离了手柄12,从而远离了用户,进一步避免了尘盒141中的垃圾在被倾倒时污染到用户衣服的问题的发生。
继续参阅图9至图11,多个过滤孔1415都设置在尘盒141的U形结构上并且位于第一集尘腔1411的底部,从图中不难看出,该多个过滤孔1415设置在了一级过滤装置142的前侧。该多个过滤孔1415将第一集尘腔1411和第二集尘腔1412连通,以便第一集尘腔1411中的部分灰尘可以通过多个过滤孔1415进入到第二集尘腔1412中。
虽然图中并未明确示出,但是每一个过滤孔1415都被设置为锥形孔,并且锥形孔的大口朝向第一集尘腔1411,并且多个过滤孔1415的轴线彼此之间平行。进一步,每一个过滤孔1415的轴线都平行于尘盒141的上下方向。
如图11所示地,二级过滤装置143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第三集尘腔1413的通孔1431。二级过滤装置143的旋风分离结构能够使灰尘在自身离心力的作用下贴着二级过滤装置143的侧壁螺旋前进,当灰尘移动到通孔1431处时会在自身离心力的作用下进入到第三集尘腔143中。
返回去继续参阅图3,从图3中不难看出,三级过滤装置144的壳体的一部分结构能够插入到二级过滤装置143的旋风分离结构中。具体地,三级过滤装置144的壳体的前端设置为锥形结构,该锥形结构能够插入到二级过滤装置143的旋风分离结构中,以使该锥形结构与旋风分离结构之间能够形成环形空间,从而使空气能够在该环形空间中螺旋移动,增强了空气螺旋移动的效果。
如图12和图13所示,盖壳16与电池15远离主体11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电池15插进电池安装腔121的一端设置有凸台151,凸台151远离盖壳16的一端设置有作为接线端子的电源插孔152。凸台151与手柄12上L形限位筋125没有第一限位槽1251的侧板相对应的侧面设置为斜面,以便防止凸台151与L形限位筋125之间发生干涉。凸台151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能够插入到第一限位槽1251中的限位筋153。电池15的侧壁上设置有作为导向结构的导向槽154,该导向槽154与手柄12上的导向筋126相适配。为了使导向筋126能够顺利地插入导向槽154中,如图12和图13所示地,导向槽154的横截面朝着电池15插入电池安装腔121的方向逐渐增大。
继续参阅图12和图13,盖壳1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悬臂161,悬臂161与电池15之间形成有缝隙。悬臂161靠近凸台151的一端设置有卡扣162,悬臂161远离凸台151的一端设置有按压结构163。其中,卡扣162能够与手柄12内侧的卡槽123卡合到一起并因此使电池15和盖壳16固定到手柄12上。通过挤压按压结构163能够使悬臂161靠近电池15,从而使卡扣162从卡槽123内脱出,此时电池15和盖壳16可以从手柄12上拆卸下来。
如图1和图2所示,清洁头组件30包括连杆31和滚刷(图中未示出),其中,清洁头组件30通过连杆31与延长杆20或手持部10可拆卸地连接到一起,通过滚刷聚拢地面上的垃圾。虽然图中并未示出,但是连杆31上设置有卡槽,以便能够与延长杆20或手持部10上的卡扣相适配,从而实现固定。
基于前文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中,手持部10通过将电池15设置成可拆卸的形式,使得手持部10可以随时更换电池,从而使得手持部10可以持续地工作;通过为尘盒组件14配置三级过滤装置,使得体积较大的垃圾能够被一级过滤装置142过滤掉并被收纳到第一集尘腔1411中;通过在第一集尘腔1411和第二集尘腔1412设置多个过滤孔1415,将主体11上的进风通道112设置成进入到第一集尘腔1411内气流呈螺旋状,使得第一集尘腔1411内的灰尘能够贴着第一集尘腔1411的侧壁螺旋前进,在移动到多个过滤孔1415处时,能够进入到第二集尘腔1412中;通过二级过滤装置143的旋风分离结构能够将气流中的灰尘甩入到第三集尘腔1413中;通过三级过滤装置144能够将气流中剩余的灰尘过滤掉,从而保证了风机13的清洁。通过将三个集尘腔的三个排灰口都设置在尘盒141的前侧,并且使尘盒141的前端可以被打开,避免了倾倒垃圾时,灰尘被扬起附着到用户身上的问题。
如图1、图14和图15所示,延长杆20主要包括杆体21、受电端子22、第一电连接端子23、第二电连接端子24、电线(图中未示出)、限位结构25和保护壳(图中未示出)。
如图1和图2所示地,杆体21通过其第一端能够与手持部10可拆卸地连接到一起,杆体21通过其第二端能够与清洁头组件30可拆卸地连接到一起。虽然图中并未示出,但是杆体21的第一端上设置有与手持部10上的锁钩117相适配的锁槽(或卡槽),杆体21的第二端上设置有与清洁头组件30上的卡槽相适配的卡扣。
如图14和图15所示,受电端子22设置在杆体21的侧壁并能够连通外部电源,优选地,受电端子22临近延长杆20的第二端设置,并且受电端子22是接触式的电极片。第一电连接端子23设置在延长杆20的第一端上并且能够与手持部10电连接到一起,第二电连接端子24设置在延长杆20的第二端上并且能够与清洁头组件30电连接到一起,电线设置在杆体21上,电线用于将受电端子22与第一电连接端子23电连接到一起,电线还用于将第一电连接端子23与第二电连接端子24电连接到一起。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受电端子22可以通过一组电线与第一电连接端子23电连接到一起,通过另外一组电线与第二电连接端子24电连接到一起;受电端子22也可以先通过一组电线与第一电连接端子23电连接到一起,然后使第一电连接端子23与第二电连接端子24再通过一组电线电连接到一起。进一步,保护壳与杆体21固定连接到一起并能够隐藏前述的电线,从而能够保护前述的电线。
如图14和图15所示,限位结构25与杆体21固定连接或者一体制成,在受电端子22与外部电源接通的状态下,限位结构25用于将延长杆20固定到充电座40上,以防止受电端子22与外部电源之间的接通断开。限位结构25包括与杆体21平行的T型限位凸起251和与杆体21垂直的挡板252,延长杆20通过将该T型限位凸起251插入到充电座40上的T型限位槽423(如图17所示)中被固定到充电座40上。其中,T型限位凸起251包括纵向部(图中未标记)和横向部(图中未标记),纵向部远离横向部的一端与杆体21相接,挡板252设置在T型限位凸起251靠近延长杆20的第一端的一侧。从图中不难看出,受电端子22包括两个受电端子——正极受电端子和负极受电端子,T型限位凸起251的纵向部位于正极受电端子与负极受电端子之间,以便T型限位凸起251在保证受电端子22与充电座40上的充电端子422抵接到一起的前提下,能够保护受电端子22免受外力损坏。
如图16至图18所示,充电座40包括用于支撑清洁头组件30的底座41和用于对延长杆20进行限位的立柱42。其中,立柱42设置在底座41中轴线上,并且位于底座41的后侧,并且与底座41可拆卸地连接到一起。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将立柱42设置在底座41上的其它位置,例如设置在底座41的中间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使底座41与立柱42一体制成。
如图16和图18所示,底座41的前侧边缘设置有朝底座41的上方凸起的前止挡结构411,底座41的左侧边缘设置有朝底座41的上方凸起的左止挡结构412,底座41的右侧边缘设置有朝底座41的上方凸起的右止挡结构413。其中,前止挡结构411、左止挡结构412和右止挡结构413分别用于限制清洁头组件30在底座41的前向、左向和右向上的移动,并对清洁头组件30进行保护,防止外物碰撞并损坏清洁头组件30。
如图16至图18所示,立柱42上设置有固定构件421、充电端子422、作为限位结构的T型限位槽423、锥形槽424、凹槽425、插口426和电池充电腔427。其中,固定构件421设置在立柱42的顶部并且向立柱42的前方延伸。充电端子422、T型限位槽423和锥形槽424都设置在所述固定构件421上。具体地,充电端子422设置在固定构件421的前侧,并且被设置为接触式的电极片。T型限位槽423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固定构件421上,并且T型限位槽423具有顶部开口,以便延长杆20上的限位结构25(具体是T型限位凸起251)能够通过该顶部开口插入到T型限位槽423中,并且在限位结构25插入到T型限位槽423中的状态下,限位结构25的挡板252与固定构件421的顶端相抵,以保证延长杆20上的受电端子22与立柱42上的充电端子422抵接。T型限位槽423还具有前部开口,该前部开口与T型限位凸起251的纵向部间隙配合。锥形槽424的底部与T型限位槽423的顶部连通,锥形槽424用于引导延长杆20上的T型限位凸起251插入T型限位槽423中。
如图18所示,凹槽425形成在立柱42的底部的后侧并且朝着立柱42的前侧凹陷。插口426设置在凹槽425的前侧壁上,该插口426用于直接或间接连接外部电源(具体是交流电)。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能够连接外部电源的前提下,插口426还可以被设置成插头或电线。
如图16至图18所示,电池充电腔427能够容纳从手持部10上拆卸下来的电池15并且能够为该电池15充电。该电池充电腔427设置在固定构件421的后侧,并且电池充电腔427的开口朝上。虽然图中并未示出,但是充电座40还可以包括用于封闭电池充电腔427(其内没有电池15时)的盖壳,该盖壳的结构与图12和图13中所示的盖壳16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用于封闭电池充电腔427的盖壳不与电池15固定连接。
如图18所示,电池充电腔427内设置有第二电源插脚4271、弧形凸台4272、作为缓冲构件的滑动杆4273和限位凸起4274。其中,第二电源插脚4271设置在电池充电腔427的底壁上,在电池15插入到电池充电腔427内的状态下,第二电源插脚4271插入到电池15的电源插孔152中。弧形凸台4272设置在电池充电腔427的底部,滑动杆4273沿立柱42的上下方向可移动地与弧形凸台4272连接到一起。虽然图中并未示出,但是滑动杆4273与弧形凸台4272之间设置有弹簧。
在电池15插入电池充电腔427的过程中,电池15先与滑动杆4273的顶部抵接然后逐渐压缩弹簧,减缓电池15插入电池充电腔427的动作,直至第二电源插脚4271插入到电池15的电源插孔152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能够对电池15起到缓冲作用的前提下,滑动杆4273还可以被替换成其它任意可行的缓冲构件,例如设置在弧形凸台4272的顶部的硅胶垫。
从图12和图13中可以看出,电池15上设置有与弧形凸台4272相对应的避让结构(图中未标记),具体是,电池15上凸台151收缩出的周向空间。
继续参阅图18,限位凸起4274设置在电池充电腔427的底壁上并且形成有第二限位槽42741,该第二限位槽42741与电池15上的限位筋153相适配,用于引导第二电源插脚4271插入到电池15的电源插孔152中。
基于前文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弧形凸台4272和限位凸起4274共同作为立柱42的限位结构,用于防止第二电源插脚4271的正负极和电源插孔152的正负极插反,并引导第二电源插脚4271插入到电源插孔152中。
虽然图中并未示出,但是立柱14还包括电路板,电路板包括与电源接线端子(具体是设置在立柱14底部的插口426)电连接的输入接线端子、与充电端子422电连接的第一输出接线端子和与第二电源插脚4271电连接的第二输出接线端子。电路板设置成使输入接线端子与第一输出接线端子和第二输出接线端子同时接通。电路板还设置成使输入接线端子选择性地与第一输出接线端子和第二输出接线端子中的一个接通。作为一个示例,电路板上设置有两个电控开关,两个电控开关中的一个电控开关将输入接线端子与第一输出接线端子电连接到一起,并能够控制接线端子与第一输出接线端子之间的通断;两个电控开关中的另一个电控开关将输入接线端子与第二输出接线端子电连接到一起,并能够控制接线端子与第二输出接线端子之间的通断。
进一步,电路板还包括指示灯,指示灯用于指示电池充电腔427内的电池是否充满了电。
基于前文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中,充电座40不仅能够用来放置清洁设备,也能够对安装到手持部10上的电池15充电,还能够对从手持部10拆卸下来的电池15充电。进一步,充电座40通过使清洁设备竖直放置,有效地减小了整个清洁设备的占地面积。
至此,已经结合前文的多个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这些具体实施例。在不偏离本公开技术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拆分和组合,也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凡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和/或技术原理之内所做的任何更改、等同替换、改进等都将落入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清洁设备的延长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设备包括手持部、清洁头组件和所述延长杆,所述延长杆通过其第一端与所述手持部可拆卸地连接到一起,所述延长杆通过其第二端与所述清洁头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到一起;
所述延长杆包括杆体和设置在所述杆体的侧壁上的受电端子;
所述受电端子能够连通外部电源并能够通过所述延长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手持部电连接到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长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延长杆的第二端电连接到一起,并且所述延长杆的第二端能够与所述清洁头组件电连接到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延长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杆还包括第一电连接端子、第二电连接端子和电线,
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子设置在所述延长杆的第一端上并且能够与所述手持部电连接到一起;
所述第二电连接端子设置在所述延长杆的第二端上并且能够与所述清洁头组件电连接到一起;
所述电线设置在所述杆体上,所述电线用于将所述受电端子与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子电连接到一起,所述电线还用于将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电连接端子电连接到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长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电端子临近所述延长杆的第二端设置;并且/或者,
所述受电端子是接触式的电极片;并且/或者,
所述延长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杆体上的限位结构,在所述受电端子与所述外部电源接通的状态下,所述限位结构用于将所述延长杆固定到充电装置上,以防止所述受电端子与所述外部电源之间的接通断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延长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与所述杆体固定连接或一体制成的T型限位凸起,所述T型限位凸起与所述杆体平行,
所述T型限位凸起包括纵向部和横向部,所述纵向部远离所述横向部的一端与所述杆体相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延长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与所述杆体固定连接或一体制成的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T型限位凸起靠近所述延长杆第一端的一侧;并且/或者,
所述受电端子包括正极受电端子和负极受电端子,所述T型限位凸起的所述纵向部位于所述正极受电端子与负极受电端子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延长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受电端子抵接的充电端子,所述充电端子能够与所述外部电源电连接到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延长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限位结构相匹配的限位配合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延长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杆还包括与杆体固定连接的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用于隐藏所述电线。
10.一种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延长杆。
CN202020997553.XU 2020-06-03 2020-06-03 一种用于清洁设备的延长杆和清洁设备 Active CN2138504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97553.XU CN213850459U (zh) 2020-06-03 2020-06-03 一种用于清洁设备的延长杆和清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97553.XU CN213850459U (zh) 2020-06-03 2020-06-03 一种用于清洁设备的延长杆和清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50459U true CN213850459U (zh) 2021-08-03

Family

ID=77032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97553.XU Active CN213850459U (zh) 2020-06-03 2020-06-03 一种用于清洁设备的延长杆和清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504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105278A1 (en) Method for vacuum cleaning
JP2024074961A (ja) 電気掃除機
EP2012639A1 (en) Vacuum cleaner
CN113749550B (zh)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CN110786782A (zh) 电吸尘器的充电座
JP2024106354A (ja) 電気掃除機セット
CN109310254A (zh) 表面清洁装置
CN212462825U (zh) 一种用于清洁设备的充电座
CN213155648U (zh)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和清洁设备
CN213155647U (zh)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TWI708586B (zh) 電動吸塵器
CN213850459U (zh) 一种用于清洁设备的延长杆和清洁设备
CN213155646U (zh) 一种用于手持式吸尘器的电池的充电座
CN213129341U (zh) 一种用于清洁设备的充电座
CN213850445U (zh)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的手柄组件
CN213371737U (zh)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CN213155649U (zh) 一种清洁设备
CN113749558B (zh) 一种清洁设备
CN113749551B (zh) 一种清洁设备
CN212066604U (zh) 手持式吸尘设备及电源布局结构
CN215687418U (zh) 一种手持式真空吸尘器和充电系统
KR200450573Y1 (ko) 분리가능한 배터리 구동 진공청소기
WO2020262600A1 (ja) 電気掃除機
CN215457634U (zh) 一种具有新型集尘桶的手持式吸尘器
CN211534235U (zh) 充电基座及清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