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50184U - 燃气炉及其上盖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燃气炉及其上盖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50184U
CN213850184U CN202022019623.7U CN202022019623U CN213850184U CN 213850184 U CN213850184 U CN 213850184U CN 202022019623 U CN202022019623 U CN 202022019623U CN 213850184 U CN213850184 U CN 2138501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cover
stop block
rod body
bottom shell
hing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1962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nde Everteam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unde Everteam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nde Everteam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unde Everteam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1962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501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501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501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urnace Housings, Linings, Walls, And Cei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气炉及其上盖连接结构,所述上盖连接结构包括:底壳;上盖,其盖合于所述底壳上;转轴,其包括杆体和设置在转轴上的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所述杆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均穿射于所述底壳和上盖,用于铰接所述底壳和上盖;弹性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挡块和第一端之间;所述转轴在第一外力作用下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挡块挤压所述弹性件直到所述第二端脱出所述底壳,进而实现所述上盖和底壳的分离。本实用新型的上盖连接结构拆装方便、结构简单、稳定性好。

Description

燃气炉及其上盖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气炉及其上盖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燃气炉一般包括底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壳内的炉头,为避免外部赃物落入炉头或外部物体撞击而损害炉头,一些燃气炉还设置有上盖,上盖盖合于底壳上形成内腔,所述炉头设于内腔中。所述上盖主要通过铰接或卡扣连接的方式与底壳连接,其中,铰接式的上盖打开后仍连接在底壳上,影响使用;卡扣连接式的上盖安装拆卸比较麻烦,不便于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燃气炉及其上盖连接结构,其至少能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上盖连接结构,其包括:底壳;
上盖,其盖合于所述底壳上;
转轴,其包括杆体和设置在转轴上的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所述杆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均穿射于所述底壳和上盖,用于铰接所述底壳和上盖;
弹性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挡块和第一端之间;
所述转轴在第一外力作用下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挡块挤压所述弹性件直到所述第二端脱出所述底壳。
本实用新型的上盖连接结构通过在转轴上设置所述第一挡块和弹性件,使所述转轴仅在第一外力作用下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且所述弹性件被所述第一挡块挤压时,所述杆体的第二端脱出所述底壳,从而实现所述上盖与底壳的分离,能够避免所述第二端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自行脱出所述底壳。本实用新型的上盖连接结构拆装方便、结构简单、稳定性好。
进一步,所述第一挡块和杆体的第二端之间设有第二挡块,所述第二挡块在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与所述上盖相抵。
优选地,所述第二端的端面与所述第二挡块之间的距离小于1cm。
优选地,所述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均为扁形,所述杆体在第二外力的挤压下变形而形成所述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
优选地,所述转轴一体化成型。
进一步,所述上盖包括盖板,以及沿所述盖板边缘向下延伸设置的一圈围边;
所述围边上开设有第一铰接孔和第二铰接孔;
所述杆体的第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铰接孔内,所述杆体的第二端穿设于所述第二铰接孔内。
进一步,所述底壳的上表面设置有一槽口;设置在所述底壳内的炉头外露于所述槽口;
所述槽口边缘连接有向内延伸的折边,所述折边上设置有第三铰接孔和第四铰接孔;
所述杆体的第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三铰接孔内,所述杆体的第二端穿设于所述第四铰接孔内。
进一步,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提手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燃气炉,其包括上述所述的上盖连接结构。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炉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转轴和弹性件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炉的结构分解图。
其中,1、底壳,2、上盖、3、转轴,4、弹性件,5、炉头,11、槽口,12、折边,21、盖板,22、一圈围边,23、提手部,31、杆体,32、第一挡块,33、第二挡块,121、第三铰接孔,221、第一铰接孔,222、第二铰接孔,311、第一端,312、第二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盖连接结构,其包括:底壳1;
上盖2,其盖合于所述底壳1上;
转轴3,其包括杆体31和设置在转轴上的第一挡块32和第二挡块33;所述杆体包括第一端311和第二端312,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均穿射于所述底壳1 和上盖2,用于铰接所述底壳1和上盖2;
弹性件4,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挡块32和第一端311之间;
所述转轴3在第一外力作用下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挡块32挤压所述弹性件4直到所述第二端312脱出所述底壳1。
本实用新型的上盖连接结构通过在转轴上设置所述第一挡块和弹性件,使所述转轴仅在第一外力作用下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且所述弹性件被所述第一挡块挤压时,所述杆体的第二端脱出所述底壳,从而实现所述上盖与底壳的分离,能够避免所述第二端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自行脱出所述底壳。本实用新型的上盖连接结构拆装方便、结构简单、稳定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上盖连接结构可用于多种具有底壳和上盖的用具,如燃气炉、储物箱等,本实施例仅以燃气炉为例说明所述上盖连接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平行,且所述第一方向为由所述第二端指向所述第一端的方向。图1和图2中的方向X表示所述第一方向。
所述外力为用户需要推动所述转轴而施加在所述转轴上且与第一方向相同的力。
所述弹性件4可选为弹片、弹簧,优选为弹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杆体外,其两端分别与所述上盖2和所述第一挡块32相抵。
为避免所述转轴3在使用过程中左右移动,产生异响,所述第一挡块32和杆体31的第二端312之间设有第二挡块33,所述第二挡块33在所述弹性件4 的弹力作用下与所述上盖2相抵。在日常使用中,所述弹性件4的弹性作用使所述第二挡块33紧抵所述上盖2,进而避免转轴3左右移动,避免所述转轴3 与上盖2或底壳1发生碰撞而产生噪音。同时能使所述上盖2绕所述转轴3转动时更加稳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端312的端面与所述第二挡块 33之间的距离小于1cm。缩短所述第二端312的端面与所述第二挡块33之间的距离,可以减小在所述底壳1的左右两侧用于容纳所述杆体的第一端311和第二端312的空间,使底壳整体体积缩小,更加便于携带。同时为了避免所述第二端312的端面与所述第二挡块33之间的距离过小,导致所述第二端312容易脱出所述底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312的端面与所述第二挡块33之间的距离优选为大于0.5cm。其中,图2中的距离L为所述第二端312的端面与所述第二挡块33之间的距离。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轴3一体化成型,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挡块 32和第二挡块33均为扁形,所述杆体31在第二外力的挤压下变形而形成所述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其中,所述第二外力为外部工具,如锤子、液压冲头等施加在所述杆体上的力,且所述第二外力的方向与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垂直。
原本呈圆柱形的杆体31在第二外力的作用下被压扁,形成所述第一挡块32 和第二挡块33,故所述第一挡块32和第二挡块33最宽处大于所述杆体的直径,使所述第一挡块32能阻挡所述弹性件4,所述第二挡块33能与所述上盖2紧抵。
如图3所示,所述上盖2包括盖板21,以及沿所述盖板边缘向下延伸设置的一圈围边22;
所述围边22上开设有第一铰接孔221和第二铰接孔222;
所述杆体的第一端311穿设于所述第一铰接孔221内,所述杆体的第二端 312穿设于所述第二铰接孔222内。所述一圈围边22不仅能够用于铰接所述转轴3,其围绕盖板21设置,能够加强所述盖板的强度,避免所述盖板上翘。
所述底壳1的上表面设置有一槽口11;设置在所述底壳1内的炉头5外露于所述槽口11;
所述槽口11边缘连接有向内延伸的折边12,所述折边12上设置有第三铰接孔121和第四铰接孔(图3中未示出);
所述杆体的第一端311穿设于所述第三铰接孔121内,所述杆体的第二端 312穿设于所述第四铰接孔内。所述折边12向所述槽口11内延伸设置,与沿所述盖板边缘向下延伸设置的一圈围边22对应,使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铰接孔位于所述槽口11内,进而使所述上盖2与底壳1合起后所述转轴3、一圈围边22、折边12均不会外露于燃气炉,使燃气炉更加美观、便携。
为方便用户提起所述上盖2,如图3所示,所述盖板2上设置有提手部23。所述提手部可以为凸出于所述盖板的上表面设置的部件,也可以为设置在所述盖板上的凹槽或通孔,本实施例中的提手部为一通孔。在所述盖板2上开设一通孔作为所述提手部23,其工艺简单、无需额外材料,且所述上盖合于所述底壳上时无凸出部分,使燃气炉更加美观、便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燃气炉,其包括上述所述的上盖连接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左”、“右”、“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如没有另外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Claims (9)

1.上盖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壳;
上盖,其盖合于所述底壳上;
转轴,其包括杆体和设在杆体上的第一挡块;所述杆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均穿射于所述底壳和上盖,用于铰接所述底壳和上盖;
弹性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挡块和第一端之间;
所述转轴在第一外力作用下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挡块挤压所述弹性件直到所述第二端脱出所述底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盖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挡块和杆体的第二端之间设有第二挡块,所述第二挡块在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与所述上盖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盖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端的端面与所述第二挡块之间的距离小于1c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盖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均为扁形,所述杆体在第二外力的挤压下变形而形成所述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盖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轴一体化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盖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包括盖板,以及沿所述盖板边缘向下延伸设置的一圈围边;
所述围边上开设有第一铰接孔和第二铰接孔;
所述杆体的第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铰接孔内,所述杆体的第二端穿设于所述第二铰接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盖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壳的上表面设置有一槽口;设置在所述底壳内的炉头外露于所述槽口;
所述槽口边缘连接有向内延伸的折边,所述折边上设置有第三铰接孔和第四铰接孔;
所述杆体的第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三铰接孔内,所述杆体的第二端穿设于所述第四铰接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盖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提手部。
9.一种燃气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上盖连接结构。
CN202022019623.7U 2020-09-15 2020-09-15 燃气炉及其上盖连接结构 Active CN2138501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19623.7U CN213850184U (zh) 2020-09-15 2020-09-15 燃气炉及其上盖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19623.7U CN213850184U (zh) 2020-09-15 2020-09-15 燃气炉及其上盖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50184U true CN213850184U (zh) 2021-08-03

Family

ID=77048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19623.7U Active CN213850184U (zh) 2020-09-15 2020-09-15 燃气炉及其上盖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501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77277B2 (en) Foot assembly of a clothes rack
CN209201298U (zh) 耳机充电盒
CN213850184U (zh) 燃气炉及其上盖连接结构
KR100474292B1 (ko) 이동 단말기의 폴더
CN211557457U (zh) 一种蓝牙耳机充电盒合页
US5472006A (en) Structure four-section umbrella framework with attachable flexible frame member
CN213869332U (zh) 防猫眼锁具
TWM272243U (en) Battery cover lock structure
CN212889490U (zh) 一种可自动开盖的微型打印机
CN211378465U (zh) 终端以及锁扣组件
CN217969053U (zh) 一种按帽连接结构及具有该按帽连接结构的修正带
CN215016111U (zh) 烹饪器具
CN218493341U (zh) 一种折叠箱锁止结构及折叠箱
CN113576142A (zh) 环保梳子
CN212098044U (zh) 一种打印机开盖装置
CN219269049U (zh) 耳机盒
CN212867844U (zh) 电动气泵的箱壳结构
WO2015054972A1 (zh) 多功能数码产品保护套
CN212912878U (zh) 一种焖烧罐
CN218650716U (zh) 一种气垫粉盒
CN215291992U (zh) 锁扣结构及耳机充电盒
CN213269309U (zh) 电力柜弹性连接组件
CN217610584U (zh) 烹饪器具
CN207129128U (zh) 一种折叠便携无人机开盖结构
CN211270317U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