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49095U - 腕带设备 - Google Patents

腕带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49095U
CN213849095U CN202023229456.5U CN202023229456U CN213849095U CN 213849095 U CN213849095 U CN 213849095U CN 202023229456 U CN202023229456 U CN 202023229456U CN 213849095 U CN213849095 U CN 2138490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shell
ear
movable
wrist str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2945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京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2945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490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490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490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腕带设备,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腕带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腕带,设备主体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上的两个连接耳组,每个连接耳组均包括两个连接耳,同一连接耳组的两个连接耳中至少有一个是活动耳,活动耳铰接在壳体内,活动耳包括相连接的连接部和按压复位部,且连接部和按压复位部分别位于铰点的两侧;连接部设置有与腕带上的推拨生耳相适配的安装孔,壳体上设置有活动口,连接部穿出活动口;按压复位部与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壳体上对应按压复位部的位置处设置有按压孔。本实用新型腕带设备解决了腕带安装或拆卸困难的问题,便于安装或拆卸腕带。

Description

腕带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腕带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多样的腕带设备,比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其设备主体与腕带之间大多采用推拨生耳进行连接,即设备主体上设置有两个连接耳组,每个连接耳组均包括两个固定耳,同一连接耳组的两个固定耳与相应的腕带上的推拨生耳进行连接。
但是,由于同一连接耳组的两个固定耳间距固定,在安装或拆卸腕带时,均需要操作者手动推动推拨生耳的推拨杆,而推拨生耳较细小,操作人员很难一次性对推拨生耳装进行安装或拆卸,因此,造成腕带安装或拆卸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腕带设备,该腕带设备解决了腕带安装或拆卸困难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腕带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腕带,所述设备主体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两个连接耳组,每个所述连接耳组均包括两个连接耳,同一所述连接耳组的两所述连接耳中至少有一个是活动耳,所述活动耳铰接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活动耳包括相连接的连接部和按压复位部,且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按压复位部分别位于铰点的两侧;所述连接部设置有与所述腕带上的推拨生耳相适配的安装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活动口,所述连接部穿出所述活动口;所述按压复位部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按压复位部的位置处设置有按压孔。
其中,所述连接部设置有推拨生耳导向槽,所述推拨生耳导向槽由所述连接部的端部延伸至所述安装孔。
其中,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按压复位部之间。
其中,所述按压复位部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一限位件上。
其中,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安装柱,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安装柱上。
其中,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第一限位件分别位于所述按压复位部的相对两侧。
其中,所述活动口内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第一弹性件分别位于所述活动耳的相对两侧。
其中,所述腕带设备还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按压孔内的按键,所述按键包括相连接的按压部和触发部,所述按压部用于供手部按压,所述触发部用于按压所述按压复位部。
其中,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触发部导向槽,所述触发部滑动设置在所述触发部导向槽内。
其中,所述按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按压部上的限位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所述限位部相适配的限位槽。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腕带设备,在安装或拆卸腕带时,无需推动推拨生耳的推拨杆,只需通过按压活动耳的按压复位部使活动耳的连接部发生旋转,增大同一连接耳组的两个连接耳的间距,即可轻松实现推拨生耳的安装或拆卸,进而实现腕带的安装或拆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腕带设备解决了腕带安装或拆卸困难的问题,便于安装或拆卸腕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腕带设备中活动耳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活动耳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固定耳,111-第一安装孔,12-活动耳,121-连接部,122-按压复位部,123-第二安装孔,124-推拨生耳导向槽,125-安装槽,126-安装柱,127-铰接轴,13-活动口,14-按压孔,15-第一限位件,16-第二限位件,17-铰接孔,18-等高限位台,19-触发部导向槽,20-限位槽,2-腕带,3-推拨生耳,31-推拨杆,4-第一弹性件,5-第二弹性件,6-按键,61-按压部,62-触发部,63-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5共同所示,腕带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腕带2,设备主体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上的两个连接耳组,每个连接耳组均包括两个连接耳,同一连接耳组的两个连接耳中至少有一个是活动耳12。
本实施例中优选同一连接耳组的两个连接耳中一个是固定耳11,另一个是活动耳12,实际应用中,同一连接耳组的两个连接耳也可都采用活动耳12,具体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其中,固定耳1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11。
活动耳12铰接在壳体1内,活动耳12包括相连接的连接部121和按压复位部122,且连接部121和按压复位部122分别位于铰点的两侧,具体地,壳体1内设置有铰接孔17,活动耳12上设置有铰接轴127,铰接轴127转动安装在铰接孔17内,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将铰接轴127固定设置在铰接孔17内,将活动耳12转动设置在铰接轴127上,来实现活动耳12与壳体1的转动连接,具体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活动耳12的连接部121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23,壳体1上设置有活动口13,连接部121穿出活动口13;活动耳12的按压复位部122与壳体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4,壳体1上对应按压复位部122的位置处设置有按压孔14。
为了进一步便于安装推拨生耳3,本实施例在连接部121上设置了推拨生耳导向槽124,推拨生耳导向槽124由连接部121的端部延伸至第二安装孔123。
具体地,推拨生耳导向槽124倾斜设置,且推拨生耳导向槽124的宽度由连接部121的端部处至第二安装孔123处逐渐变小。
为了限定活动耳12按压时的旋转角度,本实施例在壳体1内设置了第一限位件15,并将第一弹性件4设置在第一限位件15与按压复位部122之间。
其中,按压复位部122上设置有安装槽125,第一弹性件4的一端位于安装槽125内,第一弹性件4的另一端抵靠在第一限位件15上。
为了保证第一弹性件4的安装牢固性,本实施例在安装槽125内设置了安装柱126,并将第一弹性件4套设在安装柱126上。
由于弹簧具有较好的弹性复位能力,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弹性件4优选为弹簧。
为了限定活动耳12复位时的旋转角度,提高活动耳12复位后的稳定性,本实施例在壳体1内设置了第二限位件16,且第二限位件16与第一限位件15分别位于按压复位部122的相对两侧。
为了提高活动耳12旋转的稳定性,保证活动耳12复位后第一安装孔111与第二安装孔123的同轴度,本实施例在壳体1内间隔设置了两个等高限位台18,活动耳12安装好后,按压复位部122位于等高限位台18的上方。
为了提高第一限位件15、第二限位件16、等高限位台18和壳体1连接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一限位件15、第二限位件16、等高限位台18和壳体1为一体成型的注塑件。
为了防止活动耳12在旋转过程中与壳体1产生碰撞而造成损伤,本实施例在活动口13内设置了第二弹性件5,第二弹性件5与第一弹性件4分别位于活动耳12的相对两侧。
由于硅胶具有较好的抗碰撞、抗挤压性能,因此,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二弹性件5为硅胶材质。
本实施例中的腕带设备还包括滑动设置在按压孔14内的按键6,按键6包括相连接的按压部61和触发部62,按压部61用于供手部按压,触发部62用于按压按压复位部122。
为了保证按键6按压时的顺畅度,本实施例在壳体1内设置了触发部导向槽19,并将触发部62滑动设置在触发部导向槽19内。
为了防止按键6从按压孔14内掉出,同时防止按键6在按压孔14内晃动,本实施例在按压部61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了限位部63,并在壳体1内对应设置了与限位部63相适配的限位槽20。
在拆卸或安装腕带2时,无需推动推拨生耳3的推拨杆31,只需通过按压活动耳12的按压复位部122使活动耳12的连接部121发生旋转,增大同一连接耳组的第一安装孔111与第二安装孔123的间距,即可轻松实现推拨生耳3的拆卸或安装,进而实现腕带2的安装或拆卸。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腕带设备解决了腕带2安装或拆卸困难的问题,便于安装或拆卸腕带2。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腕带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腕带,所述设备主体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两个连接耳组,每个所述连接耳组均包括两个连接耳,其特征在于,
同一所述连接耳组的两所述连接耳中至少有一个是活动耳,所述活动耳铰接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活动耳包括相连接的连接部和按压复位部,且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按压复位部分别位于铰点的两侧;
所述连接部设置有与所述腕带上的推拨生耳相适配的安装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活动口,所述连接部穿出所述活动口;所述按压复位部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按压复位部的位置处设置有按压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置有推拨生耳导向槽,所述推拨生耳导向槽由所述连接部的端部延伸至所述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按压复位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腕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复位部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一限位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腕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安装柱,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安装柱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腕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第一限位件分别位于所述按压复位部的相对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口内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第一弹性件分别位于所述活动耳的相对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带设备还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按压孔内的按键,所述按键包括相连接的按压部和触发部,所述按压部用于供手部按压,所述触发部用于按压所述按压复位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腕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触发部导向槽,所述触发部滑动设置在所述触发部导向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腕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按压部上的限位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所述限位部相适配的限位槽。
CN202023229456.5U 2020-12-28 2020-12-28 腕带设备 Active CN2138490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29456.5U CN213849095U (zh) 2020-12-28 2020-12-28 腕带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29456.5U CN213849095U (zh) 2020-12-28 2020-12-28 腕带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49095U true CN213849095U (zh) 2021-08-03

Family

ID=77043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29456.5U Active CN213849095U (zh) 2020-12-28 2020-12-28 腕带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490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37379B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USB connector
US8676279B2 (en) Electronic instrument attached to a hand
TW200701858A (en) Sliding module positioning device
NO981897L (no) Skjermingsanordning
CN111543746B (zh) 一种腕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CN213849095U (zh) 腕带设备
US840596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lot cover ejection mechanism
US20110052956A1 (en) Battery cover assembly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tilizing the same
CN207896159U (zh) 一种电池的卡锁结构
CN209881845U (zh) 一种冲压型防松动手机摄像头固定架
CN108243595B (zh) 一种电源模块及插框组件
CN208625712U (zh) 一种血糖仪
US20130148274A1 (en) Fastening assembly of electronic device
CN209674335U (zh) 一种计算机用的防水键盘
CN203278905U (zh) 一种翻盖铰链及翻盖手机
CN107248553B (zh) 电池盖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06469018U (zh) 一种显示器与显示器支架的连接结构
CN211207085U (zh) 一种智能手表的主板安装固定机构
CN201590442U (zh) 一种脉搏式血氧仪的电池盖防脱落结构
CN219436978U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卡针孔密封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14378966U (zh) 一种高清投影传输连接器
CN216318068U (zh) 一种医用防脱落腕带
CN220020491U (zh) 一种古树名树用树牌
CN215934394U (zh) 一种位于外墙体的电线固定装置
CN216136617U (zh) 一种便于放置的灭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8

Address after: 266104 No. 500, Songling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GOERTEK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1031 north of Yuqing street, east of Dongming Road, high tech Zone,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Room 502, Geer electronics office building)

Patentee before: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