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46276U - 一种磁吸充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磁吸充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46276U
CN213846276U CN202022529325.2U CN202022529325U CN213846276U CN 213846276 U CN213846276 U CN 213846276U CN 202022529325 U CN202022529325 U CN 202022529325U CN 213846276 U CN213846276 U CN 2138462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module
charging apparatus
magnetic charging
wireless trans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2932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sha Lanyo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sha Lanyo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sha Lanyo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sha Lanyo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2932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462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462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462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吸充电设备,包括外壳、用于吸附用电设备的磁铁模块和用于给用电设备充电的无线发射模块,外壳的一侧设有开孔,磁铁模块和无线发射模块内置于外壳的开孔处。该磁吸充电设备具有便于与手机连接、占用空间少以及便于携带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磁吸充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吸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与革新,智能手机的普及率直线上升,智能手机应用软件的丰富,人们依赖这些智能设备,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但电池技术仍然未有大的革新与发展,这些设备大多每天至少需充电一次甚至两次以上,重度使用时甚至可能一天充电多次,电池续航问题是这些智能设备最大的问题之一;市面上的充电宝解决了智能设备的续航问题,但同时增添了额外的负担来携带它,充电宝与手机是分体的,充电时,通过充电线将充电宝与手机连接,占用空间大,携带不便,并且充电时影响智能手机的使用,同时也带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与手机连接、占用空间少以及便于携带的磁吸充电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磁吸充电设备,包括外壳、用于吸附用电设备的磁铁模块和用于给用电设备充电的无线发射模块,所述外壳的一侧设有开孔,所述磁铁模块和无线发射模块内置于外壳的开孔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外壳包括中部镂空的底壳和盖于底壳上的盖板,所述开孔设于盖板上。
所述盖板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外层设于内层的外侧,所述开孔贯穿于内层和外层中。
所述磁铁模块为呈环状,所述磁铁模块套设于内层的开孔处并抵于外层上,所述无线发射模块位于磁铁模块的中部。
所述内层为聚碳酸酯层,所述外层为亚克力层。
所述外壳于开孔的一侧设有防滑垫。
所述防滑垫呈环状且设于开孔的边沿。
所述外壳内设有锂电池和电路板,所述外壳的一端设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和无线发射模块均通过电路板与锂电池连接。
所述外壳相背开孔的一侧设有呈LOGO字形的透光口,所述透光口内设有导光片,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发光灯。
所述外壳上设有电源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磁吸充电设备,包括外壳、用于吸附用电设备的磁铁模块和用于给用电设备充电的无线发射模块,外壳的一侧设有开孔,磁铁模块和无线发射模块内置于外壳的开孔处。使用时,用电设备(如手机)贴合在外壳于开孔的一侧,外壳通过磁铁模块将用电设备磁吸在一起,形成一个不易于分离的整体结构,减少占用空间、便于携带,并且通过无线发射模块对用电设备进行充电,避免采用数据线连接充电,减少了移动过程中数据线的缠绕及漏电风险;并且,外壳的一侧设有开孔,磁铁模块和无线发射模块内置于外壳的开孔处,避免了磁铁模块和无线发射模块外置而增加磁吸充电设备的厚度,从而减少了磁吸充电设备的体积,以至于便于携带。该磁吸充电设备便于与手机连接、占用空间少以及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磁吸充电设备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磁吸充电设备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磁吸充电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底壳未示出)。
图4是本实用新型磁吸充电设备的磁铁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外壳;11、底壳;12、盖板;121、内层;122、外层;13、透光口;2、磁铁模块;3、无线发射模块;4、开孔;5、防滑垫;6、锂电池;7、电路板;71、第一线路板;72、第二线路板;8、连接器;9、电源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至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磁吸充电设备的一种实施例,本磁吸充电设备包括外壳1、用于吸附用电设备的磁铁模块2和用于给用电设备充电的无线发射模块3,外壳1的一侧设有开孔4,磁铁模块2和无线发射模块3内置于外壳1的开孔4处。使用时,用电设备(如手机)贴合在外壳1于开孔4的一侧,外壳1通过磁铁模块2将用电设备磁吸在一起,形成一个不易于分离的整体结构,减少占用空间、便于携带,并且通过无线发射模块3对用电设备进行充电,避免采用数据线连接充电,减少了移动过程中数据线的缠绕及漏电风险;并且,外壳1的一侧设有开孔4,磁铁模块2和无线发射模块3内置于外壳1的开孔4处,避免了磁铁模块2和无线发射模块3外置而增加磁吸充电设备的厚度,从而减少了磁吸充电设备的体积,以至于便于携带。该磁吸充电设备便于与手机连接、占用空间少以及便于携带。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外壳1包括中部镂空的底壳11和盖于底壳11上的盖板12,开孔4设于盖板12上。盖板12盖于中部镂空的底壳11上,盖板12与底壳11围合成容纳空间,开孔4设于盖板12上,磁铁模块2和无线发射模块3内置于容纳空间内并设于开孔4处。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盖板12包括内层121和外层122,外层122设于内层121的外侧,开孔4贯穿于内层121和外层122中。内层121作为基层,用于封盖底壳11,外层122作为加固层,以提高内层121的强度。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磁铁模块2为呈环状,磁铁模块2套设于内层121的开孔4处并抵于外层122上,无线发射模块3位于磁铁模块2的中部。具体地,磁铁模块2位于无线发射模块3的外沿,两者都内置于内层121的开孔4处,磁铁模块2抵于外层122的开孔4的边沿,当磁吸充电设备通过磁铁模块2与用电设备吸附时,外层122隔于磁铁模块2与用电设备之间,使磁铁模块2与用电设备之间具有磁吸所需要的距离,太近则容易对充电设备造成损坏,太远则磁吸力不够。具体地,内层121优选为聚碳酸酯层(PC层),外层122优选为亚克力层。
本实施例中,外壳1于开孔4的一侧设有防滑垫5。具体地,防滑垫5呈环状且设于开孔4的边沿。防滑垫5设于外层122的外侧,防滑垫5设于外层122的开孔4的边沿,当磁吸充电设备通过磁铁模块2与用电设备吸附时,外层122通过防滑垫5与用电设备贴紧,避免用电设备相对外壳1发生滑动,同时,防滑垫5能够增加了磁铁模块2与用电设备之间距离,从而可以使盖板12能够作的更加薄,以至于进一步缩少磁吸充电设备的体积。
本实施例中,外壳1内设有锂电池6和电路板7,外壳1的一端设有连接器8,连接器8和无线发射模块3均通过电路板7与锂电池6连接。具体地,磁铁模块2和无线发射模块3安装于锂电池6与外层122之间。如图3所示,电路板7包括第一线路板71和第二线路板72,无线发射模块3通过第一线路板71与锂电池6连接,无线发射模块3、第一线路板71与锂电池6三者配合能够将电能转换为电磁场,为其它支持无线充电的设备供电,比如手机。连接器8为TYPE-C接口连接器,可用TYPE-C数据线为其它设备充电,比如手机;也可用TYPE-C数据线通过外部供电设备,比如电源适配器,为磁吸充电设备自身充电。
本实施例中,外壳1相背开孔4的一侧设有呈LOGO字形的透光口13,透光口13内设有导光片,电路板7上设有发光灯。发光灯优选为LED灯,安装在第二线路板72上,发光灯的光通过导光片后,形成批示灯的形状即整个LOGO形状。
本实施例中,外壳1上设有电源开关9。电源开关9用于控制磁吸充电设备的开关。
内层121的中间开有开孔4,开孔4处安装无线发射模块3和磁铁模块2,利用开孔4处的空间有效减薄了产品厚度。该磁吸充电设备可设置为厚度10.14mm×长度77mm×宽度59mm,符合人体工程学,放于掌心合适尺寸(这个尺寸是经过多方测试后,适合放入手持手机时掌心的自然空隙处的黄金尺寸)。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磁吸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用于吸附用电设备的磁铁模块(2)和用于给用电设备充电的无线发射模块(3),所述外壳(1)的一侧设有开孔(4),所述磁铁模块(2)和无线发射模块(3)内置于外壳(1)的开孔(4)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包括中部镂空的底壳(11)和盖于底壳(11)上的盖板(12),所述开孔(4)设于盖板(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吸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2)包括内层(121)和外层(122),所述外层(122)设于内层(121)的外侧,所述开孔(4)贯穿于内层(121)和外层(122)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吸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模块(2)为呈环状,所述磁铁模块(2)套设于内层(121)的开孔(4)处并抵于外层(122)上,所述无线发射模块(3)位于磁铁模块(2)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吸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121)为聚碳酸酯层,所述外层(122)为亚克力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于开孔(4)的一侧设有防滑垫(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吸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垫(5)呈环状且设于开孔(4)的边沿。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磁吸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设有锂电池(6)和电路板(7),所述外壳(1)的一端设有连接器(8),所述连接器(8)和无线发射模块(3)均通过电路板(7)与锂电池(6)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吸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相背开孔(4)的一侧设有呈LOGO字形的透光口(13),所述透光口(13)内设有导光片,所述电路板(7)上设有发光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吸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设有电源开关(14)。
CN202022529325.2U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磁吸充电设备 Active CN2138462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29325.2U CN213846276U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磁吸充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29325.2U CN213846276U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磁吸充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46276U true CN213846276U (zh) 2021-07-30

Family

ID=77013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29325.2U Active CN213846276U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磁吸充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462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41482U (zh) 一种无线充电手机壳
CN209435398U (zh) 一种带有显示屏且无线充电的蓝牙耳机充电盒
CN213846276U (zh) 一种磁吸充电设备
CN208656457U (zh) 一种可分离式无线充电便携磁吸充电宝
CN207442966U (zh) 一种集无线充电接收功能及磁吸功能的手机保护壳
CN209845033U (zh) 一种发光保护壳
CN206422572U (zh) 智能手表充电宝及用该充电宝充电的智能手表
CN205753515U (zh) 磁吸手机背分体移动电源
CN204696756U (zh) 一种移动电源
CN208548738U (zh) 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无线充电器
CN213462244U (zh) 一种蓝牙耳机收纳盒
CN107394837A (zh) 电子设备保护壳组件
CN211211707U (zh) 一种带tws耳机的智能手环
CN111064835B (zh) 一种无线磁铁手机支架
CN208548739U (zh) 电磁感应式带双向无线充电的移动电源
CN209284850U (zh) 一种可以显示水温和具有提醒功能的保温杯
CN206977499U (zh) 一种带有充电功能的保护壳
CN207166167U (zh) 电子设备保护壳组件
CN206022759U (zh) 磁力吸合模块、磁吸组板及磁吸充电座
CN208257513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吸盘式无线充电组件
CN215120194U (zh) 一种用于连接磁吸无线充移动电源的磁贴片
CN214124912U (zh)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CN212572113U (zh) 一种磁吸式无线充电装置
CN209001631U (zh) 一种带绕线式无线充电器
CN220086981U (zh) 磁吸带线金属壳移动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