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44066U - 一种接口单元及呼吸控制人机接口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口单元及呼吸控制人机接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44066U
CN213844066U CN202120193661.6U CN202120193661U CN213844066U CN 213844066 U CN213844066 U CN 213844066U CN 202120193661 U CN202120193661 U CN 202120193661U CN 213844066 U CN213844066 U CN 2138440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valve
unit
signal output
air pressure
breat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9366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森
林伟
吴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NNIK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NNIK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NNIK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NNIK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9366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440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440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440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口单元及呼吸控制人机接口装置,包括接口单元、控制单元、信号输出单元;接口单元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呼吸控制阀、气流控制阀;第一面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档位槽;呼吸控制阀通过第一弹性件与第一档位槽调节呼吸控制阀的转动角度;呼吸控制阀的出气端紧密贴合气流控制阀上设置有多个进气口的一端;气流控制阀上还设置有多个出气口,不同的进气口与不同的出气口连通;不同的出气口连接控制单元中不同的导气管;控制单元连接信号输出单元。可以产生更多不同的控制信号,以实现更多的控制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接口单元及呼吸控制人机接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控制人机接口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口单元及呼吸控制人机接口装置。
背景技术
呼吸控制人机接口装置,是一种适用于高位截瘫患者控制家用电器和其他专用助残电器设备,患者能利用身体上现存的呼吸能力操作和使用这些设备,使患者能够达到或者接近正常人控制环境设备的能力。例如:患者能控制电灯、电视、空调、音响、使用电脑、控制电动轮椅以及智能家居等。呼吸控制人机接口装置可以让障碍患者不同程度的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增加生活信心,减轻社会负担。
一般来说,呼吸控制人机接口装置可以利用障碍患者的残存能力,如呼气、吸气等产生一个或二个控制信号,并通过产生的控制信号实现对周边环境受控设备的操作。
但是,需要进行操作控制的外部受控设备一般会有多个,或者每个设备有多种功能,而目前已有的呼吸控制人机接口装置只能产生1-2个控制信号,1-2个控制信号无法实现控制多个外部设备又或者外部设备的多种功能。
为解决这个问题,通常患者需要多种人机接口进行联合使用,这要求患者需要有多种控制肢体控制能力进行组合使用,给使用者在使用上带来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接口单元及呼吸控制人机接口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可以实现更多的控制功能,为使用者提供便利。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接口单元,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呼吸控制阀和气流控制阀;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形成壳体;所述呼吸控制阀活动连接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气流控制阀固定在所述壳体内;
所述第一面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档位槽;所述呼吸控制阀上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活动端通过嵌入不同的所述第一档位槽的方式,调节所述呼吸控制阀的转动角度;
所述呼吸控制阀的进气端伸出所述壳体,所述呼吸控制阀的出气端紧密贴合所述气流控制阀上设置有多个进气口的一端,并通过角度调节的方式控制所述出气端导通不同的所述进气口;
所述气流控制阀上还设置有多个出气口,不同的所述进气口与不同的所述出气口连通。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接口单元还包括:信号调节器;所述信号调节器活动连接在所述壳体内;
所述第一面板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二档位槽,所述信号调节器上设置有第二弹性件与抵接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活动端通过嵌入不同的所述第二档位槽的方式,调节所述抵接件的位置,并通过所述抵接件的位置对所述呼吸控制阀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制。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呼吸控制阀顶针和呼吸控制阀弹簧;所述呼吸控制阀顶针的一端穿过所述呼吸控制阀弹簧后活动连接在所述呼吸控制阀上;所述呼吸控制阀顶针远离所述呼吸控制阀的一端的截面大于所述呼吸控制阀弹簧的截面。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呼吸控制阀还包括呼吸控制阀主体和呼吸控制阀密封盖;所述呼吸控制阀主体与所述呼吸控制阀密封盖密封连接,形成从所述进气端到所述出气端的内部密闭气流空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呼吸控制人机接口装置,包括上述的接口单元,还包括:控制单元和信号输出单元;
所述接口单元中的所述气流控制阀上不同的所述出气口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中不同的导气管,以通过不同的导气管的通断产生不同的控制信号;
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信号输出单元。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用于容纳所述导气管的连接导管;
所述壳体上还包括用于容纳所述气流控制阀的连接筒;
所述连接筒通过嵌入所述连接导管的方式实现连接,所述连接筒嵌入所述连接导管的部分的端口设置有缺口;所述连接导管对应所述缺口的位置设置有限位螺丝,以通过所述限位螺丝与所述缺口的配合实现对所述接口单元转动角度的限制;
所述装置还包括:胶圈;所述连接筒嵌入所述连接导管的外壁还设置有胶圈槽;所述胶圈设置在所述胶圈槽中,以实现所述接口单元与所述连接导管的转动稳定性。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基于气压产生控制信号的气压单元;所述导气管连接所述气压单元;所述气压单元连接所述信号输出单元;不同的导气管连接不同的所述气压单元。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连接导管、气压单元连接器、连接器固定片、气压单元外壳、单元帽和单元底盖;
所有的所述导气管均设置在所述连接导管内;所述连接导管的一端与所述气流控制阀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孔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导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单元帽后连接所述气压单元外壳;
所述单元帽与所述气压单元外壳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单元底盖与所述气压单元外壳的另一端密封连接;
所述气压单元设置在所述气压单元外壳内;所述气压单元连接所述气压单元连接器;所有的所述气压单元连接器均与所述连接器固定片连接;
不同的所述气压单元连接器连接不同的所述气压单元;
所述导气管通过连接所述气压单元连接器的方式连接所述气压单元;不同的所述导气管连接不同的所述气压单元连接器。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信号输出单元包括:信号输出连接线和控制板;其中,所述信号输出连接线的一端连接所述气压单元、所述信号输出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信号输出接口。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信号输出单元还包括:信号输出指示面板和信号输出单元主体;其中,所述控制板设置在所述信号输出单元主体内;所述控制板连接所述信号输出指示面板;所述信号输出指示面板设置在所述信号输出单元主体的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通过改进接口单元的结构,使得接口单元中的呼吸控制阀、气流控制阀互相配合,且使得呼吸控制阀均设置有档位控制结构,基于不同的档位调节,使得呼吸控制阀与气流控制阀之间导通不同大气流通道,进而可以产生多个不同的控制信号,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单一的功能,本方案可以控制实现更多的功能。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一种呼吸控制人机接口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一种呼吸控制人机接口装置中接口单元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示出了另一种呼吸控制人机接口装置中接口单元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4示出了一种呼吸控制人机接口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一种呼吸控制人机接口装置转动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一种呼吸控制人机接口装置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接口单元;11-第一面板;111-第一档位槽;112-第二档位槽;
12-第二面板;13-呼吸控制阀;131-呼吸控制阀主体;132-呼吸控制阀密封盖;133-第一弹性件;1331-呼吸控制阀顶针;1332-呼吸控制阀弹簧;
134-进气端;135-出气端;14-气流控制阀;141-进气口;142-出气口;
15-信号调节器;151-第二弹性件;1511-信号调节器顶针;1512-信号调节器弹簧;152-抵接件;
2-控制单元;21-导气管;22-连接导管;23-气压单元;24-气压单元连接器;25-连接器固定片;26-气压单元外壳;27-单元帽;28-单元底盖;
3-信号输出单元;31-信号输出连接线;32-控制板;33-信号输出指示面板;34-信号输出单元主体;
4-限位螺丝;5-胶圈;6-可更换橡胶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模板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接口单元1,如图1所示,所述接口单元1包括:第一面板11、第二面板12、呼吸控制阀13、气流控制阀14和信号调节器15;所述第一面板11与所述第二面板12形成壳体;所述呼吸控制阀13活动连接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气流控制阀14固定在所述壳体内;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具体的接口单元1中设置有第一面板11与第二面板12,第一面板11与第二面板12组成壳体,用于容纳以及配合接口单元1的其他功能模块,如呼吸控制阀13、气流控制阀14和信号调节器15;具体的,气流控制阀14固定在壳体内,而呼吸控制阀13与信号调节器15两者均活动连接在壳体内,这两者还需要以转动的方式进行气流的调整操作。进一步的,第一面板11和/或第二面板12上可以设置有中心柱,呼吸控制阀13的中部设置有贯通的连接孔,呼吸控制阀13可以通过连接孔套接在中心柱的方式实现转动连接。
此外,所述呼吸控制阀13还包括呼吸控制阀主体131、呼吸控制阀密封盖132;所述呼吸控制阀主体131与所述呼吸控制阀密封盖132密封连接,形成从所述进气端134到所述出气端135的内部密闭气流空间。
具体的,呼吸控制阀密封盖132可以通过超声波焊接与呼吸控制阀主体131密闭连接,形成内部密闭气流空间。
所述第一面板1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档位槽111;所述呼吸控制阀13上设置有第一弹性件133;所述第一弹性件133的活动端通过嵌入不同的所述第一档位槽111的方式,以调节所述呼吸控制阀13的转动角度;
具体的,在第一面板1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档位槽111,而呼吸控制阀13上设置有第一弹性件133,弹性件的固定端连接在呼吸控制阀13的主体上,弹性件的活动端则通过在不同的第一档位槽111之间切换,以调整呼吸控制阀13的转动角度。
所述呼吸控制阀13的进气端134伸出所述壳体,所述呼吸控制阀13的出气端135紧密贴合所述气流控制阀14上设置有多个进气口141的一端,并通过角度调节的方式控制所述出气端135导通不同的所述进气口141;
呼吸控制阀13上设置有进气端134与出气端135,出气端135紧贴气流控制阀14上设置有多个进气口141的一端,以此,通过转动呼吸控制阀13,可以控制出气端135导通不同的进气口141,还可以控制出气端135导通不同数量的进气口141。进一步的,为了方便用户操作以及处于卫生清洁方面的考虑,还包括:可更换橡胶嘴6;所述可更换橡胶嘴6可与所述呼吸控制阀13的进气端134可拆卸连接。具体的可更换橡胶嘴6可以套接在呼吸控制阀13的进气端134上。
所述气流控制阀14上还设置有多个出气口142,不同的所述进气口141与不同的所述出气口142连通;不同的所述出气口142连接所述控制单元2中不同的导气管21,以通过不同的导气管21的通断产生不同的控制信号;
所述控制单元2连接所述信号输出单元3。
具体的,气流控制阀14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口142,例如可以设置3个出气口142与3个进气口141,每个出气口142连接一个进气口141,并形成一个气流通道,后续每个出气口142连接一个不同的导气管21,将气流导向控制单元2产生控制信号,不同的导气管21之间的通断会产生不同的控制信号,从而实现多种类的信号输出,解决了现有技术只能解决单一的信号输出的缺陷。从而拓展了呼吸控制人机接口装置可实现的功能种类或类型。
进一步的,如图2以及图3所示,所述信号调节器15活动连接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面板11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二档位槽112,所述信号调节器15上设置有第二弹性件151与抵接件152,所述第二弹性件151的活动端通过嵌入不同的所述第二档位槽112的方式,以调节所述抵接件152的位置,并通过所述抵接件152的位置对所述呼吸控制阀13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制;
为了对呼吸控制阀13的转动角度进行进一步的限定,还设置信号调节器15,信号调节器15上设置有抵接件152,用于抵住呼吸控制阀13,使得呼吸控制阀13只能向未被抵住的另一方向转动;具体的,信号调节器15上设置的第二弹性件151与第二档位槽112配合形成档位调节结构,通过第二弹性件151嵌入不同的第二档位槽112,实现抵接件152的位置调整以及固定。
此外,为了更顺序的转动信号调节器15,可以在第一面板11上设置信号调节器15的滑动槽,对信号调节器15的滑动轨迹进行限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件133包括:呼吸控制阀顶针1331、呼吸控制阀弹簧1332;所述呼吸控制阀顶针1331的一端穿过所述呼吸控制阀弹簧1332后活动连接在所述呼吸控制阀13上;所述呼吸控制阀顶针1331远离所述呼吸控制阀13的一端的截面大于所述呼吸控制阀弹簧1332的截面;
呼吸控制阀顶针1331穿过呼吸控制阀弹簧1332活动安装于呼吸控制阀13上,呼吸控制阀13通过中心柱安装在壳体中,呼吸控制阀顶针1331受到呼吸控制阀弹簧1332的弹簧压力,作用在包括多个第一档位槽111的档位结构上,实现档位识别和档位的相对固定。
所述第二弹性件151包括:信号调节器顶针1511、信号调节器弹簧1512;所述信号调节器顶针1511的一端穿过所述信号调节器弹簧1512后活动连接在所述信号调节器15上,所述信号调节器顶针1511远离所述信号调节器15的一端的截面大于所述信号调节器弹簧1512的截面。
信号调节器顶针1511穿过信号调节器弹簧1512活动安装于信号调节器15上,信号调节器15通过第一面板11上的结构进行活动固定,同时信号调节器弹簧1512作用于第一面板11上由多个第二档位槽112组成的档位结构,实现档位的调节和活动固定,同时信号调节器15的尾部也即抵接件152,其作用于呼吸控制阀13的侧壁上,并对其进行旋转活动限位,限制呼吸控制阀13的活动角度,实现活动角度大小的调节,继而控制气流输出通道的数量。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公开了一种呼吸控制人机接口装置,包括实施例1中的接口单元1,还包括控制单元2、信号输出单元3;如图1所示,接口单元1用于直接与人接触,例如对接人的嘴部,将人吹或吸的气流传递到控制单元2,控制单元2基于气流或气流产生的压力产出控制信号,并传递至信号输出单元3,信号输出单元3则基于收到的控制信号,可以对所连接的受控设备进行控制,例如对空调进行温度调整,或者对电动轮椅执行停止或启动操作等。
所述控制单元2包括用于容纳所述导气管21的连接导管22;
所述壳体上还包括用于容纳所述气流控制阀14的连接筒;
所述连接筒通过嵌入所述连接导管22的方式实现连接,所述连接筒嵌入所述连接导管22的部分的端口设置有缺口;所述连接导管22对应所述缺口的位置设置有限位螺丝4,以通过所述限位螺丝4与所述缺口的配合实现对所述接口单元1转动角度的限制。
进一步的,本方案中的呼吸控制人机接口装置还包括:胶圈5;所述连接筒嵌入所述连接导管22的外壁还设置有胶圈5槽;所述胶圈5设置在所述胶圈5槽中,以实现所述接口单元1与所述连接导管22的转动稳定性。
此外,本申请的方案中,还通过限位螺丝4以及缺口的配合,限制了接口单元1与连接导管22的相对转动角度,此外,为了更好的进行密封以及包装转动的稳定性,还在连接筒上加入了胶圈5,通过胶圈5的弹性实现密封以及转动的平稳。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基于具体的缺口设置,例如可以实现接口单元1上下各90度旋转可调,如图4与图5所示。以此为例来进行说明,接口单元1与气压控制单元2之间的活动连接,可以让接口单元1在相对固定的状态下,实现上、下各90度的无极调节,并可在任意角度静止固定,方便用户在口部在小范围移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口部轻微的力量调整至舒适的位置。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还进一步限定了,所述控制单元2还包括:基于气压产生控制信号的气压单元23;所述导气管21连接所述气压单元23;所述气压单元23连接所述信号输出单元3;不同的导气管21连接不同的所述气压单元23。
进一步的,如图1或图6所示,为了给整个控制单元2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以利于控制单元2的长期稳定运行,所述控制单元2还包括:连接导管22、气压单元连接器24、连接器固定片25、气压单元外壳26、单元帽27、单元底盖28;
所有的所述导气管21均设置在所述连接导管22内;所述连接导管22的一端与所述气流控制阀14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孔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导管2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单元帽27后连接所述气压单元外壳26;
所述单元帽27与所述气压单元外壳26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单元底盖28与所述气压单元外壳26的另一端密封连接;
所述气压单元23设置在所述气压单元外壳26内;所述气压单元23连接所述气压单元连接器24;所有的所述气压单元连接器24均与所述连接器固定片25连接;
不同的所述气压单元连接器24连接不同的所述气压单元23;
所述导气管21通过连接所述气压单元连接器24的方式连接所述气压单元23;不同的所述导气管21连接不同的所述气压单元连接器24。
进一步的,所述信号输出单元3包括:信号输出连接线31、控制板32;其中,所述信号输出连接线31的一端连接所述气压单元23、所述信号输出连接线3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板32;所述控制板32上设置有信号输出接口。
具体的,信号输出连接线31用于接收控制单元2产生的信号,并将其传输到控制板32,控制板32基于该信号可以对所连接的受控设备进行控制,具体的,控制板32与受控设备之间可以采用无线或有线的方式实现连接,当采用有线的方式连接时,可以通过控制板32上设置的信号输出接口实现与受控设备之间的连接,具体的信号输出接口例如可以为USB口,Lighting(中文名称为闪电)接口等等。
进一步的,为了对信号输出单元3的状态有直观的了解,以及为了保证信号输出单元3的工作稳定性,所述信号输出单元3还包括:信号输出指示面板33、信号输出单元主体34;其中,所述控制板32设置在所述信号输出单元主体34内;所述控制板32连接所述信号输出指示面板33;所述信号输出指示面板33设置在所述信号输出单元主体34的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通过改进接口单元1的结构,使得接口单元1中的呼吸控制阀13、气流控制阀14互相配合,且使得呼吸控制阀13均设置有档位控制结构,基于不同的档位调节,使得呼吸控制阀13与气流控制阀14之间导通不同大气流通道,进而基于控制单元2产生多个不同的控制信号,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单一的功能,本方案可以控制实现更多的功能。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接口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呼吸控制阀和气流控制阀;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形成壳体;所述呼吸控制阀活动连接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气流控制阀固定在所述壳体内;
所述第一面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档位槽;所述呼吸控制阀上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活动端通过嵌入不同的所述第一档位槽的方式,调节所述呼吸控制阀的转动角度;
所述呼吸控制阀的进气端伸出所述壳体,所述呼吸控制阀的出气端紧密贴合所述气流控制阀上设置有多个进气口的一端,并通过角度调节的方式控制所述出气端导通不同的所述进气口;
所述气流控制阀上还设置有多个出气口,不同的所述进气口与不同的所述出气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单元还包括:信号调节器;所述信号调节器活动连接在所述壳体内;
所述第一面板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二档位槽,所述信号调节器上设置有第二弹性件与抵接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活动端通过嵌入不同的所述第二档位槽的方式,调节所述抵接件的位置,并通过所述抵接件的位置对所述呼吸控制阀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呼吸控制阀顶针和呼吸控制阀弹簧;所述呼吸控制阀顶针的一端穿过所述呼吸控制阀弹簧后活动连接在所述呼吸控制阀上;所述呼吸控制阀顶针远离所述呼吸控制阀的一端的截面大于所述呼吸控制阀弹簧的截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控制阀还包括呼吸控制阀主体和呼吸控制阀密封盖;所述呼吸控制阀主体与所述呼吸控制阀密封盖密封连接,形成从所述进气端到所述出气端的内部密闭气流空间。
5.一种呼吸控制人机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接口单元,还包括:控制单元和信号输出单元;
所述接口单元中的所述气流控制阀上不同的所述出气口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中不同的导气管,以通过不同的导气管的通断产生不同的控制信号;
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信号输出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用于容纳所述导气管的连接导管;
所述壳体上还包括用于容纳所述气流控制阀的连接筒;
所述连接筒通过嵌入所述连接导管的方式实现连接,所述连接筒嵌入所述连接导管的部分的端口设置有缺口;所述连接导管对应所述缺口的位置设置有限位螺丝,以通过所述限位螺丝与所述缺口的配合实现对所述接口单元转动角度的限制;
所述装置还包括:胶圈;所述连接筒嵌入所述连接导管的外壁还设置有胶圈槽;所述胶圈设置在所述胶圈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基于气压产生控制信号的气压单元;所述导气管连接所述气压单元;所述气压单元连接所述信号输出单元;不同的导气管连接不同的所述气压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连接导管、气压单元连接器、连接器固定片、气压单元外壳、单元帽和单元底盖;
所有的所述导气管均设置在所述连接导管内;所述连接导管的一端与所述气流控制阀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孔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导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单元帽后连接所述气压单元外壳;
所述单元帽与所述气压单元外壳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单元底盖与所述气压单元外壳的另一端密封连接;
所述气压单元设置在所述气压单元外壳内;所述气压单元连接所述气压单元连接器;所有的所述气压单元连接器均与所述连接器固定片连接;
不同的所述气压单元连接器连接不同的所述气压单元;
所述导气管通过连接所述气压单元连接器的方式连接所述气压单元;不同的所述导气管连接不同的所述气压单元连接器。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输出单元包括:信号输出连接线和控制板;其中,所述信号输出连接线的一端连接所述气压单元,所述信号输出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信号输出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输出单元还包括:信号输出指示面板和信号输出单元主体;其中,所述控制板设置在所述信号输出单元主体内;所述控制板连接所述信号输出指示面板;所述信号输出指示面板设置在所述信号输出单元主体的外表面。
CN202120193661.6U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接口单元及呼吸控制人机接口装置 Active CN2138440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93661.6U CN213844066U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接口单元及呼吸控制人机接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93661.6U CN213844066U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接口单元及呼吸控制人机接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44066U true CN213844066U (zh) 2021-07-30

Family

ID=77002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93661.6U Active CN213844066U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接口单元及呼吸控制人机接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440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20269B (zh) 具有面部密封的流体连接器
AU2018203493B2 (en) Breathing tube assemblies with adjustable elbow
EP4173663A1 (en) Apparatus for use in treating a respiratory disorder
CN104203326A (zh) 具有peep阀的复苏装置
CN106039607B (zh) 一种数字式呼吸跟随供氧系统及其供氧方法
CN213844066U (zh) 一种接口单元及呼吸控制人机接口装置
CN112732093A (zh) 一种接口单元及呼吸控制人机接口装置
AU2014411010B2 (en) Multifunctional applicator which can be used in a mobile manner
CN206652064U (zh) 便携式呼吸机及其系统
CN202236771U (zh) 一种防窒息自由吸气阀
CN209770973U (zh) 一种手动吸痰器
CN219071624U (zh) 挂脖式雾化器
CN215916047U (zh) 气体混合装置、呼吸供气系统和医疗设备
CN218943980U (zh) 呼吸急救器
CN220070410U (zh) 一种手动peep阀及呼吸设备
CN211410334U (zh) 一种密闭式吸痰器
CN103007408A (zh) 一种用于呼吸装置的调节阀
CN203138487U (zh) 负压电极导联线系统
CN114053537B (zh) 一种便携式节能环保呼吸机设备
CN109481803A (zh) 电动呼吸模块及呼吸机
CN115554542A (zh) 一种多功能病人吸氧监测系统
CN208726470U (zh) 一种气体信息采集装置和通气治疗设备
TW200909014A (en) A pressure-regulating valve for respiration resuscitator
CN113082420A (zh) 气体混合装置、呼吸供气系统和医疗设备
CN108853827A (zh) 一种缓解适应高原反应的口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