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40112U - 一种便携式平板电脑支撑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平板电脑支撑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40112U
CN213840112U CN202022221597.6U CN202022221597U CN213840112U CN 213840112 U CN213840112 U CN 213840112U CN 202022221597 U CN202022221597 U CN 202022221597U CN 213840112 U CN213840112 U CN 2138401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bearing
bar
adjus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2159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费海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22159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401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401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401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板电脑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便携式平板电脑支撑架,其包括第一承载杆、第二承载杆、第一底杆和第二底杆,第一承载杆的一端与第二承载杆的一端转动安装,第一承载杆的另一端与第一底杆转动安装,第二承载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底杆转动安装,第一底杆和第二底杆均限位于第一承载杆和第二承载杆之间。本实用新型收合时,转动第一承载杆、第二承载杆、第一底杆和第二底杆,使得第一底杆和第二底杆并拢收纳于第一承载杆与第二承载杆之间,因此第一承载杆、第二承载杆、第一底杆和第二底杆收纳合并形成一棒状体,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比传统的双排式电脑支架更加精致小巧,更加便于收纳、运输和携带。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平板电脑支撑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板电脑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便携式平板电脑支撑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频繁地使用移动办公电子产品,尤其是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为了方便随时使用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人们研究出可折叠的笔记本电脑支架,用来支撑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使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在使用时可以置于桌上,避免用手捧着或放在腿上时容易滑落损坏的问题,并且有的支架还可以随意调节高度和角度,大大提高了电子产品的使用体验。
传统的平板电脑可折叠电脑支架通常为双排式支架,此种支架比较笨重且占空间,结构设计较为复杂,观赏性极差,不便于收纳、运输和携带,无法满足现代人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平板电脑支撑架,能够收纳合并形成棒状体,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比传统的双排式电脑支架更加精致小巧和美观,更加便于收纳、运输和携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平板电脑支撑架,其包括第一承载杆、第二承载杆、第一底杆和第二底杆,第一承载杆的一端与第二承载杆的一端转动安装,第一承载杆的另一端与第一底杆转动安装,第二承载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底杆转动安装,第一底杆和第二底杆均限位于第一承载杆和第二承载杆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还包括第一调节支撑杆和第二调节支撑杆,第一调节支撑杆和第二调节支撑杆分别转动安装于第一承载杆和第二承载杆,第一底杆和第二底杆分别设有多个第一调节卡槽和多个第二调节卡槽,多个第一调节卡槽沿第一底杆的中心轴线呈线性排列,多个第二调节卡槽沿第二底杆的中心轴线呈线性排列,第一调节支撑杆远离第一承载杆的一端限位于第一调节卡槽,第二调节支撑杆远离第二承载杆的一端限位于第二调节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支撑杆远离第一承载杆的一端设有第一卡凸头,第一卡凸头包括连接于第一调节支撑杆的第一卡轴体以及连接于第一卡轴体的第一凸头,第一卡轴体穿过第一调节卡槽,第一调节支撑杆和第一凸头分别位于第一底杆的两侧;所述第二调节支撑杆远离第二承载杆的一端设有第二卡凸头,第二卡凸头包括连接于第二调节支撑杆的第二卡轴体以及连接于第二卡轴体的第二凸头,第二卡轴体穿过第二调节卡槽,第二调节支撑杆和第二凸头分别位于第二底杆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杆设有第一容置槽,多个第一调节卡槽均与第一容置槽连通,第一凸头限位于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二底杆设有第二容置槽,多个第二调节卡槽均与第二容置槽连通,第二凸头限位于第二容置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承载杆和第二承载杆分别设有第一收纳槽和第二收纳槽,第一调节支撑杆和第二调节支撑杆分别转动安装于第一收纳槽和第二收纳槽;支撑架折叠时,第一调节支撑杆和第二调节支撑杆分别收容于第一收纳槽和第二收纳槽。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还包括第一承重挡止部件和第二承重挡止部件,第一承重挡止部件、第一承载杆和第一底杆共轴转动,第二承重挡止部件、第二承载杆和第二底杆共轴转动,第一承载杆和第二承载杆分别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第一承重挡止部件和第二承重挡止部件分别转动安装于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第一承重挡止部件和第二承重挡止部件均设有承重端和挡止部,第一承载杆和第二承载杆均设有抵顶部,第一承重挡止部件的挡止部与第一承载杆的抵顶部抵触,第二承重挡止部件的挡止部与第二承载杆的抵顶部抵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承载杆、第二承载杆、第一底杆和第二底杆均设有多个软体保护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收合时,转动第一承载杆、第二承载杆、第一底杆和第二底杆,使得第一底杆和第二底杆并拢收纳于第一承载杆与第二承载杆之间,因此第一承载杆、第二承载杆、第一底杆和第二底杆收纳合并形成一棒状体,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比传统的双排式电脑支架更加精致小巧和美观,更加便于收纳、运输和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半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全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承重挡止部件和第一承载杆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承重挡止部件和第二承载杆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调节支撑杆、第一卡凸头和第一承载杆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平板电脑支撑架,其包括第一承载杆1、第二承载杆2、第一底杆3和第二底杆4,第一承载杆1的一端与第二承载杆2的一端转动安装,第一承载杆1的另一端与第一底杆3转动安装,第二承载杆2的另一端与第二底杆4转动安装,第一底杆3和第二底杆4均限位于第一承载杆1和第二承载杆2之间。
实际运用中,平板或电脑承载于第一承载杆1与第二承载杆2上,第一承载杆1与第二承载杆2形成承载平面,承载平面与水平面交叉设置,通过控制第一承载杆1与第一底杆3的夹角角度,进一步控制平板或电脑的倾斜角度,使得平板或电脑的使用者处于最佳的视觉角度,使用体验好,便于使用者操作平板或电脑,能满足现代人的使用需求。支撑架收合时,转动第一承载杆1、第二承载杆2、第一底杆3和第二底杆4,使得第一底杆3和第二底杆4并拢且收纳于第一承载杆1与第二承载杆2之间,因此第一承载杆1、第二承载杆2、第一底杆3和第二底杆4收纳合并形成一棒状体,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比传统的双排式电脑支架更加精致小巧,更加便于收纳、运输和携带。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还包括第一调节支撑杆5和第二调节支撑杆6,第一调节支撑杆5和第二调节支撑杆6分别转动安装于第一承载杆1和第二承载杆2,第一底杆3和第二底杆4分别设有多个第一调节卡槽31和多个第二调节卡槽41,多个第一调节卡槽31沿第一底杆3的中心轴线呈线性排列,多个第二调节卡槽41沿第二底杆4的中心轴线呈线性排列,第一调节支撑杆5远离第一承载杆1的一端限位于第一调节卡槽31,第二调节支撑杆6远离第二承载杆2的一端限位于第二调节卡槽41。具体地,所述第一调节支撑杆5和第二调节支撑杆6分别用于支撑第一承载杆1和第二承载杆2,并通过多个第一调节卡槽31和多个第二调节卡槽41控制第一承载杆1和第二承载杆2的倾斜度,进一步控制平板或电脑的倾斜角度,使得平板或电脑的使用者处于最佳的视觉角度,使用体验好,便于使用者操作平板或电脑,能满足现代人的使用需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支撑杆5远离第一承载杆1的一端设有第一卡凸头51,第一卡凸头51包括连接于第一调节支撑杆5的第一卡轴体511以及连接于第一卡轴体511的第一凸头512,第一卡轴体511穿过第一调节卡槽31,第一调节支撑杆5和第一凸头512分别位于第一底杆3的两侧;所述第二调节支撑杆6远离第二承载杆2的一端设有第二卡凸头61,第二卡凸头61包括连接于第二调节支撑杆6的第二卡轴体(图中未示出)以及连接于第二卡轴体的第二凸头612,第二卡轴体穿过第二调节卡槽41,第二调节支撑杆6和第二凸头612分别位于第二底杆4的两侧。具体地,第一凸头512的外径大于第一卡轴体511的外径,第二凸头612的外径大于第二卡轴体的外径,通过控制第一卡轴体511、第二卡轴体分别位于不同的第一调节卡槽31、第二调节卡槽41,进一步控制第一承载杆1和第二承载杆2的倾斜度。第二卡凸头61的形状结构与第一卡凸头51的形状结构相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杆3设有第一容置槽(图中未示出),多个第一调节卡槽31均与第一容置槽连通,第一凸头512限位于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二底杆4设有第二容置槽42,多个第二调节卡槽41均与第二容置槽42连通,第二凸头612限位于第二容置槽42。具体地,第一凸头512能够完全容置于第一容置槽内,第二凸头612能够完全容置于第二容置槽42,使得第一底杆3和第二底杆4能够完全贴合,进一步收纳合并形成一棒状体,支撑架更具有观赏性,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比传统的双排式电脑支架更加精致小巧,更加便于收纳、运输和携带。第一底杆3的形状结构和第二底杆4的形状结构相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承载杆1和第二承载杆2分别设有第一收纳槽11和第二收纳槽21,第一调节支撑杆5和第二调节支撑杆6分别转动安装于第一收纳槽11和第二收纳槽21;支撑架折叠时,第一调节支撑杆5和第二调节支撑杆6分别收容于第一收纳槽11和第二收纳槽21。具体地,第一调节支撑杆5能够完全容置于第一收纳槽11内,第二调节支撑杆6能够完全容置于第二收纳槽21内,使得第一底杆3和第一承载杆1能够完全贴合,使得第二底杆4和第二承载杆2能够完全贴合,进一步收纳合并形成一棒状体,支撑架更具有观赏性,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比传统的双排式电脑支架更加精致小巧,更加便于收纳、运输和携带。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还包括第一承重挡止部件7和第二承重挡止部件8,第一承重挡止部件7、第一承载杆1和第一底杆3共轴转动,第二承重挡止部件8、第二承载杆2和第二底杆4共轴转动,第一承载杆1和第二承载杆2分别设有第一限位槽12和第二限位槽22,第一承重挡止部件7和第二承重挡止部件8分别转动安装于第一限位槽12和第二限位槽22,第一承重挡止部件7和第二承重挡止部件8均设有承重端70和挡止部80,第一承载杆1和第二承载杆2均设有抵顶部10,第一承重挡止部件7的挡止部80与第一承载杆1的抵顶部10抵触,用于控制第一承重挡止部件7的承重端70与第一底杆3的张开角度,第二承重挡止部件8的挡止部80与第二承载杆2的抵顶部10抵触,用于控制第二承重挡止部件8的承重端70与第二底杆4的张开角度。具体地,使用平板或电脑时,平板或电脑的下边缘与第一承重挡止部件7的承重端70和第二承重挡止部件8的承重端70抵触,第一承重挡止部件7和第二承重挡止部件8用于防止倾斜放置的平板或电脑下滑掉落;第一承重挡止部件7和第二承重挡止部件8分别能够完全容置于第一限位槽12和第二限位槽22,使得第一底杆3和第一承载杆1能够完全贴合,使得第二底杆4和第二承载杆2能够完全贴合,第一承载杆1、第二承载杆2、第一底杆3和第二底杆4收纳合并形成一棒状体,支撑架更具有观赏性,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比传统的双排式电脑支架更加精致小巧,更加便于收纳、运输和携带。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承载杆1、第二承载杆2、第一底杆3和第二底杆4均设有多个软体保护件9。具体地,所述软体保护件9可选用软体材料制成,软体保护件9具有防滑、避震、防刮花等作用。
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便携式平板电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承载杆、第二承载杆、第一底杆和第二底杆,第一承载杆的一端与第二承载杆的一端转动安装,第一承载杆的另一端与第一底杆转动安装,第二承载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底杆转动安装,第一底杆和第二底杆均限位于第一承载杆和第二承载杆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平板电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包括第一调节支撑杆和第二调节支撑杆,第一调节支撑杆和第二调节支撑杆分别转动安装于第一承载杆和第二承载杆,第一底杆和第二底杆分别设有多个第一调节卡槽和多个第二调节卡槽,多个第一调节卡槽沿第一底杆的中心轴线呈线性排列,多个第二调节卡槽沿第二底杆的中心轴线呈线性排列,第一调节支撑杆远离第一承载杆的一端限位于第一调节卡槽,第二调节支撑杆远离第二承载杆的一端限位于第二调节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平板电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支撑杆远离第一承载杆的一端设有第一卡凸头,第一卡凸头包括连接于第一调节支撑杆的第一卡轴体以及连接于第一卡轴体的第一凸头,第一卡轴体穿过第一调节卡槽,第一调节支撑杆和第一凸头分别位于第一底杆的两侧;所述第二调节支撑杆远离第二承载杆的一端设有第二卡凸头,第二卡凸头包括连接于第二调节支撑杆的第二卡轴体以及连接于第二卡轴体的第二凸头,第二卡轴体穿过第二调节卡槽,第二调节支撑杆和第二凸头分别位于第二底杆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平板电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杆设有第一容置槽,多个第一调节卡槽均与第一容置槽连通,第一凸头限位于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二底杆设有第二容置槽,多个第二调节卡槽均与第二容置槽连通,第二凸头限位于第二容置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平板电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杆和第二承载杆分别设有第一收纳槽和第二收纳槽,第一调节支撑杆和第二调节支撑杆分别转动安装于第一收纳槽和第二收纳槽;支撑架折叠时,第一调节支撑杆和第二调节支撑杆分别收容于第一收纳槽和第二收纳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平板电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包括第一承重挡止部件和第二承重挡止部件,第一承重挡止部件、第一承载杆和第一底杆共轴转动,第二承重挡止部件、第二承载杆和第二底杆共轴转动,第一承载杆和第二承载杆分别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第一承重挡止部件和第二承重挡止部件分别转动安装于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第一承重挡止部件和第二承重挡止部件均设有承重端和挡止部,第一承载杆和第二承载杆均设有抵顶部,第一承重挡止部件的挡止部与第一承载杆的抵顶部抵触,第二承重挡止部件的挡止部与第二承载杆的抵顶部抵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平板电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杆、第二承载杆、第一底杆和第二底杆均设有多个软体保护件。
CN202022221597.6U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便携式平板电脑支撑架 Active CN2138401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21597.6U CN213840112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便携式平板电脑支撑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21597.6U CN213840112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便携式平板电脑支撑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40112U true CN213840112U (zh) 2021-07-30

Family

ID=77008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21597.6U Active CN213840112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便携式平板电脑支撑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401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63902A (zh) 办公室用智能办公桌
CN111664343A (zh) 一种支架
CN201393684Y (zh) 一种可折叠便携式多功能桌
CN104605635A (zh) 多功能床头柜
CN213840112U (zh) 一种便携式平板电脑支撑架
KR20130003288U (ko) 모니터받침대
CN204351432U (zh) 多功能床
CN202104571U (zh) 多功能组合台板
CN211065452U (zh) 一种折叠笔记本支架桌
CN219047716U (zh) 一种带iPad支撑架的会议桌
CN207631055U (zh) 房车多用途卡座及房车
KR100613222B1 (ko) 다용도 컴퓨터 책상
CN214340926U (zh) 一种新型办公室折叠柜
CN206675240U (zh) 一种协同办公一体化机电设备
CN201215727Y (zh) 便携式可折叠支架
CN217695607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课桌椅
CN217131034U (zh) 一种带书架的台灯
CN204931006U (zh) 一种带有旋转桌的床
CN217524243U (zh) 一种便于收纳和支撑的桌架
CN212745830U (zh) 一种具有稳定支撑功能的托架
CN215936654U (zh) 一种具有高效折叠收纳功能的茶水桌
CN210804883U (zh) 一种语文教学用图示架
CN220713244U (zh) 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多功能绘图装置
CN212480710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支架
CN115177095B (zh) 一种服装设计用绘图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