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16656U - 一种光感检测防触电插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感检测防触电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16656U
CN213816656U CN202022546136.6U CN202022546136U CN213816656U CN 213816656 U CN213816656 U CN 213816656U CN 202022546136 U CN202022546136 U CN 202022546136U CN 213816656 U CN213816656 U CN 2138166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electric switch
infrared photoelectric
pin
control circuit
re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4613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盛忠福
吴振华
文益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Huafeiwul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Huafeiwu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Huafeiwul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Huafeiwu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4613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166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166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166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感检测防触电插座,特别是能通过外界光环境和电气性能共同作用下起到一种防触电功能的插座,它属半导体照明技术领域。它包括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双相控制继电器、高低电平控制电路、复位开关、面罩、光感检测管、光感控制电路、导电片、PCB板和底盖;在PCB板上设置有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导电片、双相控制继电器、复位开关、光感检测管、光感控制电路和高低电平控制电路;导电片嵌装于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内;双相控制继电器和导电片相连接;光感检测管安装于面罩上;光感检测管与光感控制电路相连接;光感控制电路和高低电平控制电路相连接;高低电平控制电路与复位开关相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光感检测防触电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感检测防触电插座,特别是能通过外界光环境和电气性能共同作用下起到一种防触电功能的插座,它属半导体照明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普通插座只有安全门防触电保护功能,如:两芯插孔插座,需两根导电杆同时插入时才能将此安全门打开,否则导电杆是无法打开该安全门触及到里面带电的导电片;再如:三芯插孔插座,需要插入三孔插座时必须有带地导电杆先接触到防触电安全门才能将L、N相插孔打开,否则无法打开带电的相脚导电片,而且此接地杆伸出高度必须比相脚要高。
目前市场上也有各种形式的防触电保护功能插座,如:漏电保护器插座,该插座是通过传感器检测输出火线对地的漏电流的大小,当电流达到了对人体有生命危险时的漏电流,该插座就断开了电源输出,从而对用电器进行断电,达到了对后级的保护。
目前市场上还有带插孔翻盖保护的插座;还有用弹簧与安全门一起配合旋转来进行保护的插座产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感检测防触电插座,本方案应用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光感检测管、光感控制电路、双相控制继电器和高低电平控制电路一起使用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感检测防触电插座,它包括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双相控制继电器、高低电平控制电路、复位开关、面罩、光感检测管、光感控制电路、导电片、PCB板和底盖;
在PCB板上设置有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导电片、双相控制继电器、复位开关、光感检测管、光感控制电路和高低电平控制电路;
导电片嵌装于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内;
双相控制继电器和导电片相连接;光感检测管安装于面罩上;光感检测管与光感控制电路相连接;光感控制电路和高低电平控制电路相连接;高低电平控制电路与复位开关相连接。
进一步的,导电片分为扁平导电片或扁平与圆形通用导电片;
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为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Ⅰ或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Ⅱ;
扁平导电片嵌装于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Ⅰ内,扁平与圆形通用导电片嵌装于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Ⅱ内;
双相控制继电器和扁平导电片或圆形通用导电片相连接。
进一步的,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Ⅰ或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Ⅱ包括红外光电开关;
当导电片为扁平导电片时,面罩上所对应的扁平插孔;红外光电开关与扁平导电片用塑料结构组装成为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Ⅰ,扁平导电片嵌入在红外光电开关的一侧;
当导电片为扁平与圆形通用导电片时,面罩上所对应的扁平与圆形通用插孔;红外光电开关与扁平与圆形通用导电片用塑料结构组装成为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Ⅱ,扁平与圆形通用导电片嵌入在红外光电开关的一侧;
所述的红外光电开关中的红外发射二极管与光敏二极管总装为一体的红外光电开关封装;
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中包括红外发射二极管正极引脚和红外发射二极管负极引脚;
所述光敏二极管中包括光敏二极管负极、光敏二极管正极。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光电开关的中部开有发射与接收槽,发射与接收槽的槽体内侧面设置有红外发射二极管发射缺口,光敏二极管接收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双相控制继电器中:继电器第一引脚为继电器线圈的正极脚,继电器第二引脚为继电器线圈的负极脚;
双相控制继电器的继电器第一动片与交流电的输入端L极相连,继电器第一定片与插座孔的输出端L极相连;双相控制继电器的继电器第二动片与交流电的输入端N极相连,继电器第二定片与插座孔的输出端N极相连;
双相控制继电器通断的NPN型三极管与继电器线圈连接。
进一步的,该面罩上设置有复位开关按钮和光感检测管;
该面罩上还设置有扁平插孔或扁平与圆形通用插孔;
底盖在其侧下位置设计有L、N极导线共同进线口和接地线进线口。
进一步的,所述高低电平控制电路中设置有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一引脚、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二引脚、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三引脚和输出端电平信号引脚;
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一引脚、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二引脚分别与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Ⅰ或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Ⅱ中的红外光电开关中的光敏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三引脚是光感控制电路的电平信号输入端;输出端电平信号引脚与NPN型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交流电整流桥与电源滤波器连接。
当插头导电杆同时从面罩的插座孔插入到L、N两极导电片内且与导电片接触,这时两导电杆会同时把L、N两极中的红外光电开关中的红外发射二极管向光敏二极管发射的红外信号进行了阻隔,使高低电平控制电路中的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一引脚和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二引脚由原来的低电平转换为高电平;但此时还不能使高低电平控制电路输出端产生高电平信号输出,还需增加一个光感控制电路给高低电平控制电路输入端产生一个第三引脚高电平信号,当上述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同时产生高电平且第一引脚与第二引脚产生高电平时间差需在50毫秒时间内发生,此时输出端电平信号引脚才能由原来的低电平转换为高电平,该高电平信号进而控制双相控制继电器通断的NPN型三极管由原来的截止状态转换为导通状态,进而使双相控制继电器的继电器第一动片与继电器第一定片由断开转换为导通,双相控制继电器的继电器第二动片与继电器第二定片由断开转换为导通,最终将输入端的L极与火线导电杆接通,输入端的N极与零线导电杆接通;从而达到了AC输入电压传输到输出导电杆上供电。
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一引脚、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二引脚分别与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Ⅰ或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Ⅱ中的红外光电开关中的光敏二极管负极相连接;光感检测头与光感控制电路相连接;输出电平信号引脚与NPN型三极管基极相连接;交流电整流桥与电源滤波器连接。
本技术方案是用红外光电开关与电器插座的导电片一起用塑料封装组合在一起组合成的产品;虽然设计产品时能用分体的导电片与分体的红外光电开关通过PCB板线路来安装并进行固定,但由于导电片是插头插拔导电杆的插片,在插、拔过程中红外光电开关的中间槽易导致其错位影响产品功能,所以增加了塑料封装组合装配进行组合为一体,同时对于光线发射与接收位置精准。
本技术方案除了红外光电开关的引脚外还外加有导电片的引脚,还可以在包装红外光电开关和导电片的塑料件上再设计固定螺丝孔,使该组合件能稳妥的精准定位且不产生错位;而“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里的红外发射管与光敏二极管均属于DC低电压范围内的弱电就能正常工作的器件而导电片一般是接AC的强电部分;所以在设计“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时需将弱电DC部件引脚与AC强电的导电片部件隔离开,电气间隙应达到3mm以上的距离;由于导电片与红外光电开关一体化设计,而导电片需要插入导电杆的装置,所以该装置除了需要固定牢靠外且中间发射红外线对槽不能偏离中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当L、N极插头同时插入该组合件时,插头上导电杆一定会阻断红外发射管的红外线,使输出端的光敏二极管失去导通功能,同时导电杆插入面罩时插头会将安装于面罩上的光感检测管的光线遮住,使光感检测管接收不到任何外界光线即从亮到暗的过程;从而实现对后级的控制电路进行控制,进而实现某一种电性功能。它可以在一只L极采用红外光电开关的组合件;也可以单独在一只N极采用红外光电开关的组合件;也可以在产品的L、N极同时采用红外光电开关的组合件;但本实用新型就是在L、N两极同时采用了红外光电开关的组合件实施事例进行说明,使二者时间差在50毫秒以内同时产生相同的工作原理且同时必须导电杆将面罩上的光感检测管的光线也完全遮蔽才能使该插座打开电输出,否则上述四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无法打开插座的电输出;而且不同形状的插座上安装有相同的控制原理但又不同的控制线路从而实现防触电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感检测防触电插座爆炸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光感检测防触电插座整体产品外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光感检测防触电插座红外光电开关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光感检测防触电插座红外光电开关塑料封装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光感检测防触电插座扁平导电片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光感检测防触电插座扁平导电片与红外光电开关的组合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光感检测防触电插座扁平与圆形通用导电片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光感检测防触电插座扁平与圆形通用导电片与红外光电开关的组合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光感检测防触电插座双相控制继电器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光感检测防触电插座控制原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的插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光感检测防触电插座,它包括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双相控制继电器10、高低电平控制电路17、复位开关20、面罩11、光感检测管13、光感控制电路15、导电片、PCB板19和底盖21;
在PCB板19上设置有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导电片、双相控制继电器10、复位开关20、光感检测管13、光感控制电路15和高低电平控制电路17;
导电片嵌装于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内;
双相控制继电器10和导电片相连接;
光感检测管13安装于面罩11上;
光感检测管13与光感控制电路15相连接;
光感控制电路15和高低电平控制电路17相连接;
高低电平控制电路17与复位开关20相连接。
进一步的,导电片分为扁平导电片8或扁平与圆形通用导电片9;
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为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Ⅰ78或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Ⅱ79;
扁平导电片8嵌装于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Ⅰ78内,扁平与圆形通用导电片9嵌装于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Ⅱ79内;
双相控制继电器10和扁平导电片8或圆形通用导电片9相连接。
进一步的,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Ⅰ78或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Ⅱ79它包括红外光电开关7;
当导电片为扁平导电片8时,面罩上所对应的扁平插孔11-1;红外光电开关7与扁平导电片8用塑料结构组装成为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Ⅰ78,扁平导电片8嵌入在红外光电开关7的一侧;
当导电片为扁平与圆形通用导电片9时,面罩上所对应的扁平与圆形通用插孔11-2;红外光电开关7与扁平与圆形通用导电片9用塑料结构组装成为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Ⅱ79,扁平与圆形通用导电片9嵌入在红外光电开关7的一侧;
所述的红外光电开关7中的红外发射二极管5与光敏二极管6总装为一体的红外光电开关封装;
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5中包括红外发射二极管正极引脚1和红外发射二极管负极引脚2;
所述光敏二极管6中包括光敏二极管负极3、光敏二极管正极4。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光电开关7的中部开有发射与接收槽7-3,发射与接收槽7-3的槽体内侧面设置有红外发射二极管发射缺口7-1,光敏二极管接收缺口7-2。
进一步的,所述双相控制继电器10中:继电器第一引脚10-1为继电器线圈23的正极脚,继电器第二引脚10-2为继电器线圈23的负极脚;
双相控制继电器10的继电器第一动片10-3与交流电的输入端L极相连,继电器第一定片10-3-1与插座孔的输出端L极相连;双相控制继电器10的继电器第二动片10-4与交流电的输入端N极相连,继电器第二定片10-4-1与插座孔的输出端N极相连;
双相控制继电器通断的NPN型三极管Q与继电器线圈23连接。
进一步的,该面罩11上设置有复位开关按钮12和光感检测管13;
该面罩11上还设置有扁平插孔11-1或扁平与圆形通用插孔11-2;
底盖21在其侧下位置设计有L、N极导线共同进线口21-1和接地线进线口21-2。
进一步的,所述高低电平控制电路17中设置有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一引脚17-1、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二引脚17-2、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三引脚17-4和输出端电平信号引脚17-3;
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一引脚17-1、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二引脚17-2分别与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Ⅰ78或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Ⅱ79中的红外光电开关7中的光敏二极管的负极3相连接;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三引脚17-4是光感控制电路15的电平信号输入端;输出端电平信号引脚17-3与NPN型三极管Q的基极相连接;交流电整流桥24与电源滤波器25连接。
在光感检测防触电插座中所使用过程的插头30的两导电片同时分别插入到L、N两极导电片内与导电片接触并同时把把L、N两极中的红外光电开关7中的红外发射二极管5向光敏二极管6发射的红外信号进行了阻隔,这样才能使高低电平控制电路17中的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一引脚17-1和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二引脚17-2由原来的低电平转换为高电平;同时插头30插入面罩11时的塑料会将安装于面罩上的光感检测管13的光线遮住,使光感检测管接收不到外界光线即从亮到暗的过程;从而使光感控制电路15的输出端17-4的电平信号也由低变高;当上述第一引脚、第二引脚产生高电平时间差在不大于50毫秒内且第三引脚也产生了高电平;满足上述条件时,此时高低电平控制电路17的输出电平信号引脚17-3才能由原来的低电平转换为高电平,该高电平信号进而控制双相控制继电器通断的NPN型三极管Q由原来的截止状态转换为导通状态,进而使双相控制继电器10的继电器第一动片10-3与继电器第一定片10-3-1由断开转换为导通,双相控制继电器10的继电器第二动片10-4与继电器第二定片10-4-1由断开转换为导通,最终将输入端的L极与导电杆30-1接通,输入端的N极与导电杆30-2接通;从而达到了AC输入电压传输到输出导电杆上供电。
控制原理图中:附图标记24为交流电整流桥;附图标记25为电源滤波器;R1、R2均为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中的红外发射二极管5的限流降压电阻;R3、R4均为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中的光敏二极管6的上拉电阻;R6、R7均为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中的光敏二极管6的下拉电阻;R5为高低电平控制电路17的降压电阻。
下面以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Ⅰ78实施事例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光感检测防触电插座在L、N接入交流电时,弱电的控制电路上均处于待机工作状态;红外光电开关7上光敏二极管是导通状态,所以引脚3均处于低电平状态,此时与3脚相连的高低电平控制电路17上的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一引脚17-1、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二引脚17-2均处于低电平状态;白天稍有光线时,光感检测管13检测到光线时,光感检测控制电路15上的输出第三引脚17-4是处于低电平状态;因此第一引脚17-1、第二引脚17-2、第三引脚17-4均处于低电平状态,此高低电平控制电路17输出端的电平信号17-3为低电平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功能是:在当有插头导电杆之类的物体同时插入到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Ⅰ78的L、N极时,此物体将进入到红外光电开关7中的发射与接收槽7-3时,均会将原来正常从红外发射二极管5发射到光敏二极管6中的红外线阻隔;此时产生的效果是光敏二极管由导通状态变化为截止状态即红外光电开关7中的第3脚由原来的低电平迅速转变为高电平,进而高低电平控制电路17中的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一引脚17-1、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二引脚17-2均为高电平;同时必须插头30下部塑料平面插入到紧贴面罩11时,该插头下部塑料平面会将安放于面罩11上的光感检测管13的光线完全遮蔽,光感检测管将把相应的从亮到暗的检测信号传输给光感控制电路15,光感控制电路的电平控制信号第三引脚17-4也将由原来的低电平翻转为高电平;也只有满足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一引脚17-1、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二引脚17-2和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三引脚17-4同为高电平时且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一引脚17-1和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二引脚17-2该两引脚产生高电平时间差在50毫秒内,输出端电平信号引脚17-3才会由原来的低电平状态翻转为高电平,此脚与NPN型的三极管Q的基极相连接,该基极处于高电平时则Q三极管被导通,继电器线圈23有DC电压通过,此时双相控制继电器工作,继电器第一动片10-3与继电器第一定片10-3-1接通,继电器第二动片10-4与继电器第二定片10-4-1接通;而继电器第一定片10-3-1是与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Ⅰ78上的L极导电片相连,继电器第二定片10-4-1与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Ⅰ78上的N极导电片相连;从而实现了光感检测防触电插座的输出导电片上从没有电到接通电的过程;达到防止白天小孩用两根金属棒在相差50毫秒时间插入到插座孔里面去玩耍时偶尔会打开继电器发生触电事故;当天黑到小孩也看不清插孔时小孩也就不会再去玩插这插座孔,从而达到防触电的保护目的。
当然也可以设计成: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一引脚17-1、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二引脚17-2和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三引脚17-4三只引脚从低电平翻转到高电平时间差必须在某一时间内完成,输出端电平信号引脚17-3才会从低电平翻转为高电平从而达到防触电的保护目的;
以下列举多种工作状态情况:
1、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一引脚17-1、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二引脚17-2均处于高电平,但光感检测控制电路中的17-4为低电平时,插座无电输出。
2、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一引脚17-1、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二引脚17-2均处于低电平,光感检测控制电路中的17-4也为低电平时,插座无电输出。
3、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一引脚17-1、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二引脚17-2均处于低电平,光感检测控制电路中的17-4为高电平时,插座无电输出。
4、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一引脚17-1、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二引脚17-2其中一脚为高电平另一引脚为低电平,光感检测控制电路中的17-4为低电平时,插座无电输出。
5、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一引脚17-1、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二引脚17-2其中一脚为高电平另一引脚为低电平,光感检测控制电路中的17-4为高电平时,插座无电输出。
6、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一引脚17-1、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二引脚17-2均处于高电平,两引脚从低电平翻转到高电平时间差超过50毫秒时间,光感检测控制电路中的17-4虽然为高电平时,插座也无电输出。
7、只有满足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一引脚17-1、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二引脚17-2同时处于高电平但两引脚从低电平翻转到高电平时间差在50毫秒范围内,光感检测控制电路中的17-4为高电平时,继电器才会动作,插座导电片上才有电输出。当然也可以设计为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一引脚17-1、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二引脚17-2和光感检测控制电路中的17-4三个引脚均为高电平输出,同时该三个引脚由低电平翻转为高电平的时间差必须满足时间差在50毫秒或在某一规定时间范围内发生,继电器才会动作;插座导电片上才有电输出,否则无电输出。
上述1-6种案例情况下都没有电输出。
当双控继电器处于静止状态不工作;继电器不工作时此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Ⅰ78上的L、N导电片不带电。
复位开关按钮12属于复位装置,当产品出现异常状况时,只需将开关按钮按下即可断开电源输出,当然也可能通过APP进行断电操作。如需恢复正常供电需要把用电器插头拔出重新插入,只要重新插入插头满足唯一能打开输出条件时电源才会重新有输出。
同理以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Ⅱ79同样能够实现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Ⅱ79上的L极与N极导电片从没有电到接通电的过程。
本实用新型专利还可以设计负载功率大小检测,当负载功率超过设计功率时会自动断开电输出从而达到过载保护功能。
该产品安装顺序:先将PCB板按设计要求组装好,然后把准备好的PCB板用螺丝固定在底盖21内;再将进电导线火线与零线穿过导线进线口21-1,分别接入接线端子L、N极,接地线穿过接地线进线口21-2接入GND端子上;再把面罩11按扁平插座孔11-1对齐扁平与圆形通用导电片8,扁平与圆形通用插座孔11-2对齐扁平与圆形通用导电片9且开关按钮12对齐PCB上的开关20把面罩嵌装于底盖21上。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式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光感检测防触电插座,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双相控制继电器(10)、高低电平控制电路(17)、复位开关(20)、面罩(11)、光感检测管(13)、光感控制电路(15)、导电片、PCB板(19)和底盖(21);
在PCB板(19)上设置有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导电片、双相控制继电器(10)、复位开关(20)、光感检测管(13)、光感控制电路(15)和高低电平控制电路(17);
导电片嵌装于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内;
双相控制继电器(10)和导电片相连接;
光感检测管(13)安装于面罩(11)上;
光感检测管(13)与光感控制电路(15)相连接;
光感控制电路(15)和高低电平控制电路(17)相连接;
高低电平控制电路(17)与复位开关(20)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感检测防触电插座,其特征在于:导电片分为扁平导电片(8)或扁平与圆形通用导电片(9);
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为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Ⅰ(78)或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Ⅱ(79);
扁平导电片(8)嵌装于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Ⅰ(78)内,扁平与圆形通用导电片(9)嵌装于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Ⅱ(79)内;
双相控制继电器(10)和扁平导电片(8)或圆形通用导电片(9)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感检测防触电插座,其特征在于:
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Ⅰ(78)或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Ⅱ(79)它包括红外光电开关(7);
当导电片为扁平导电片(8)时,面罩上所对应的扁平插孔(11-1);红外光电开关(7)与扁平导电片(8)用塑料结构组装成为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Ⅰ(78),扁平导电片(8)嵌入在红外光电开关(7)的一侧;
当导电片为扁平与圆形通用导电片(9)时,面罩上所对应的扁平与圆形通用插孔(11-2);红外光电开关(7)与扁平与圆形通用导电片(9)用塑料结构组装成为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Ⅱ(79),扁平与圆形通用导电片(9)嵌入在红外光电开关(7)的一侧;
所述的红外光电开关(7)中的红外发射二极管(5)与光敏二极管(6)总装为一体的红外光电开关封装;
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5)中包括红外发射二极管正极引脚(1)和红外发射二极管负极引脚(2);
所述光敏二极管(6)中包括光敏二极管负极(3)、光敏二极管正极(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感检测防触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电开关(7)的中部开有发射与接收槽(7-3),发射与接收槽(7-3)的槽体内侧面设置有红外发射二极管发射缺口(7-1),光敏二极管接收缺口(7-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感检测防触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相控制继电器(10)中:继电器第一引脚(10-1)为继电器线圈(23)的正极脚,继电器第二引脚(10-2)为继电器线圈(23)的负极脚;
双相控制继电器(10)的继电器第一动片(10-3)与交流电的输入端L极相连,继电器第一定片(10-3-1)与插座孔的输出端L极相连;双相控制继电器(10)的继电器第二动片(10-4)与交流电的输入端N极相连,继电器第二定片(10-4-1)与插座孔的输出端N极相连;
双相控制继电器通断的NPN型三极管(Q)与继电器线圈(2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感检测防触电插座,其特征在于:该面罩(11)上设置有复位开关按钮(12)和光感检测管(13);
该面罩(11)上还设置有扁平插孔(11-1)或扁平与圆形通用插孔(11-2);
底盖(21)在其侧下位置设计有L、N极导线共同进线口(21-1)和接地线进线口(21-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感检测防触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低电平控制电路(17)中设置有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一引脚(17-1)、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二引脚(17-2)、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三引脚(17-4)和输出端电平信号引脚(17-3);
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一引脚(17-1)、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二引脚(17-2)分别与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Ⅰ(78)或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Ⅱ(79)中的红外光电开关(7)中的光敏二极管的负极(3)相连接;输入端电平信号第三引脚(17-4)是光感控制电路(15)的电平信号输入端;输出端电平信号引脚(17-3)与NPN型三极管(Q)的基极相连接;交流电整流桥(24)与电源滤波器(25)连接。
CN202022546136.6U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光感检测防触电插座 Active CN2138166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46136.6U CN213816656U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光感检测防触电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46136.6U CN213816656U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光感检测防触电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16656U true CN213816656U (zh) 2021-07-27

Family

ID=76965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46136.6U Active CN213816656U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光感检测防触电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1665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1744A (zh) * 2021-09-02 2021-10-01 南通恒益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防触电的开关面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1744A (zh) * 2021-09-02 2021-10-01 南通恒益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防触电的开关面板
CN113471744B (zh) * 2021-09-02 2021-11-05 南通恒益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防触电的开关面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61623A (en) Ground fault circuit interrupter plug
US7170375B2 (en) Permanent-magnet ground fault circuit interrupter plug and its permanent-magnet mechanism therein
CN202550296U (zh) 用于配电系统中的电气布线装置
US7701680B2 (en) Ground-fault circuit interrupter
CN100464389C (zh) 插座式接地故障断路器
CN102780205B (zh) 漏电检测保护电路
US20120050055A1 (en) Ground-fault circuit interrupter with circuit condition detection function
CN107910232B (zh) 一种智能漏电保护开关
CN103825146A (zh) 家用电器漏电保护插座
CN213816656U (zh) 一种光感检测防触电插座
CN201369470Y (zh) 漏电保护插头
CN203607348U (zh) 电弧故障断路器
CN201750009U (zh) 一种家用电器漏电保护插座
CN210723431U (zh) 一种防触电插座
CN202206074U (zh) 保护性电气布线设备
CN217741584U (zh) 具有零线断线保护功能的插排
US20230344215A1 (en) Leakage Current Detection Circuit
CN2665990Y (zh) 具延时断电功能的电源插座
CN110726249B (zh) 漏电保护装置、方法及电热水器
CN2209394Y (zh) 漏电自动保护化接头
CN210723572U (zh) 一种带磁环卡子的漏电保护插头
CN214850442U (zh) 一种带有指示功能的电路和漏电保护插头
CN212514905U (zh) 一种检测智能开关继电器的电路
US20110049981A1 (en) Electric Shock Proof Socket Circuit
CN219226815U (zh) 一种定时自动检测漏电保护功能的电路以及插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