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15956U - 一种融合极柱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融合极柱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15956U
CN213815956U CN202023156486.8U CN202023156486U CN213815956U CN 213815956 U CN213815956 U CN 213815956U CN 202023156486 U CN202023156486 U CN 202023156486U CN 213815956 U CN213815956 U CN 2138159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circuit breaker
insulating cylinder
upper cover
d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5648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震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eqing Weiyi High Pressure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eqing Weiyi High Pressure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eqing Weiyi High Pressure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eqing Weiyi High Pressure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5648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159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159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1595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融合极柱结构,包括绝缘筒、侧筒、触支固定杆和断路器,所述绝缘筒一侧表面固定安装侧筒,所述绝缘筒内部与侧筒对应位置处滑动插设触支固定杆,所述绝缘筒内部位于触支固定杆上方位置处滑动插设断路器,所述绝缘筒的上端口位置设有上盖,所述上盖端部两侧对称设有可将上盖与绝缘筒固定组装的拧紧结构,所述上盖内部顶端设置有缓冲结构,所述断路器的内部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挤压结构,所述触支固定杆的内部与挤压结构对应位置处设有实现卡接功能的卡接结构,本装置有效解决了融合极柱及整体通过直接组装会出现连接不牢固的情况,提升了极柱整体的导电性,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用电安装事故的发生,使得整个电路更为稳定的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融合极柱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极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融合极柱结构。
背景技术
极柱是指一端直接与汇流排连接,另一端与外部导体或电池组中相邻的单体电池的一极连接的部件,目前市面上多数断路器的极柱整体采用直接插接封盖的组装方式,通过用铜排、铜棒或软导体与其它电气元件连接起来,会出现连接不牢固,这种连接方式很大可能会致使极柱及整体导电性能变差差,在一定程度上会发生用电危险,从而影响到整个电路的正常使用。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融合极柱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融合极柱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融合极柱结构,包括绝缘筒、侧筒、触支固定杆和断路器,所述绝缘筒一侧表面固定安装侧筒,所述绝缘筒内部与侧筒对应位置处滑动插设触支固定杆,所述绝缘筒内部位于触支固定杆色上方位置处滑动插设断路器,所述绝缘筒的上端口位置设有上盖,所述上盖端部两侧对称设有可将上盖与绝缘筒固定组装的拧紧结构,所述上盖内部顶端设置有缓冲结构,所述断路器的内部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挤压结构,所述触支固定杆的内部与挤压结构对应位置处设有实现卡接功能的卡接结构,且触支固定杆通过挤压结构与卡接结构的结构配合与断路器卡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侧筒包括侧孔、导电杆和侧位孔,所述侧筒的侧表面靠近中心位置处开通侧孔,且侧孔与绝缘筒内部相通连接,所述触支固定杆的表面与侧孔对应位置处开设侧位孔,所述侧孔内部滑动插设导电杆,且导电杆端部与侧位孔插接配合。
优选的,所述拧紧结构包括上孔、螺纹孔和螺丝,所述上盖的底部两侧对称固定开设上孔,所述绝缘筒上端部与上孔对应位置处对称开设螺纹孔,所述上孔内部插设螺丝,且螺丝穿过上孔与螺纹孔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伸缩杆、挡板和第一弹簧,所述上盖内部上壁固定安装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端部固定安装挡板,所述伸缩杆外表面位于上盖内部上壁与挡板上表面之间位置弹性套设第一弹簧,且断路器上端部通过第一弹簧与上盖内部上壁弹性挤压配合。
优选的,所述挤压结构包括长孔、支杆、梯形块、上槽和第二弹簧,所述断路器内部开设长孔,所述长孔内部滑动插设支杆,所述断路器的底面端部开设上槽,所述支杆端部固定安装梯形块,且梯形块通过第二弹簧与上槽上壁弹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第一卡头、第三弹簧、滑动槽、第二卡头和连接柱,所述断路器的内部位于梯形块下方位置对称滑动安装第一卡头,所述第一卡头之间通过第三弹簧弹性连接,所述第一卡头下方对称开设滑动槽,所述触支固定杆的内部位于滑动槽下端部位置对称滑动安装第二卡头,所述滑动槽内部滑动安装连接柱,且第一卡头下表面均通过连接柱与第二卡头上表面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侧筒可很好的将触支固定杆整体限位卡合于绝缘筒的内部,断路器通过挤压结构和卡接结构的挤压卡接配合,可很好的卡接于触支固定杆的内部,上盖通过拧紧结构可将整体结构很好的组装固定,通过缓冲结构提供的反向挤压,可使得断路器与触支固定杆紧密连接,本装置有效解决了融合极柱及整体通过直接组装会出现连接不牢固的情况,大大提升了极柱整体的导电性,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用电安装事故的发生,使得整个电路更为稳定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拧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缓冲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挤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卡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绝缘筒;2、侧筒;21、侧孔;22、导电杆;23、侧位孔;3、触支固定杆;4、断路器;5、上盖;6、拧紧结构;61、上孔;62、螺纹孔; 63、螺丝;7、缓冲结构;71、伸缩杆;72、挡板;73、第一弹簧;8、挤压结构;81、长孔;82、支杆;83、梯形块;84、上槽;85、第二弹簧;9、卡接结构;91、第一卡头;92、第三弹簧;93、滑动槽;94、第二卡头;95、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示中的一种融合极柱结构,包括绝缘筒1、侧筒2、触支固定杆3和断路器4,所述绝缘筒1一侧表面固定安装侧筒2,所述绝缘筒1 内部与侧筒2对应位置处滑动插设触支固定杆3,所述绝缘筒1内部位于触支固定杆3上方位置处滑动插设断路器4,所述绝缘筒1的上端口位置设有上盖 5,所述上盖5端部两侧对称设有可将上盖5与绝缘筒1固定组装的拧紧结构 6,所述上盖5内部顶端设置有缓冲结构7,所述断路器4的内部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挤压结构8,所述触支固定杆3的内部与挤压结构8对应位置处设有实现卡接功能的卡接结构9,且触支固定杆3通过挤压结构8与卡接结构9的结构配合与断路器4卡接固定。
在进行融合极柱及整体的组装时,将触支固定杆3从绝缘筒1的底部插入绝缘筒1的内部,并调整触支固定杆3至合适位置,通过侧筒2可很好的将触支固定杆3整体限位卡合于绝缘筒1的内部,断路器4通过挤压结构8 和卡接结构9的挤压卡接配合,可很好的卡接于触支固定杆3的内部,上盖5 通过拧紧结构6可将整体结构很好的组装固定,通过缓冲结构7提供的反向挤压,可使得断路器4与触支固定杆3紧密连接。
请参阅图1,所述侧筒2包括侧孔21、导电杆22和侧位孔23,所述侧筒 2的侧表面靠近中心位置处开通侧孔21,且侧孔21与绝缘筒1内部相通连接,所述触支固定杆3的表面与侧孔21对应位置处开设侧位孔23,所述侧孔21 内部滑动插设导电杆22,且导电杆22端部与侧位孔23插接配合,调整触支固定杆3至侧位孔23与侧孔21对齐的位置,将导电杆22插入侧孔21中,此时导电杆22端部插入侧位孔23内部,可很好的将触支固定杆3整体限位卡合在绝缘筒1的内部。
请参阅图2,所述拧紧结构6包括上孔61、螺纹孔62和螺丝63,所述上盖5的底部两侧对称固定开设上孔61,所述绝缘筒1上端部与上孔61对应位置处对称开设螺纹孔62,所述上孔61内部插设螺丝63,且螺丝63穿过上孔 61与螺纹孔62啮合连接。
请参阅图3,所述缓冲结构7包括伸缩杆71、挡板72和第一弹簧73,所述上盖5内部上壁固定安装伸缩杆71,所述伸缩杆71端部固定安装挡板72,所述伸缩杆71外表面位于上盖5内部上壁与挡板72上表面之间位置弹性套设第一弹簧73,且断路器4上端部通过第一弹簧73与上盖5内部上壁弹性挤压配合。
上盖5卡合在断路器4的上方位置,通过螺丝63拧进螺纹孔62内,可很好的将极柱及整体固定组装,在此过程中,挡板72通过第一弹簧73的弹性作用,反向挤压断路器4的上端部,提供一定反向挤压力,可使得断路器4 与触支固定杆3紧密连接。
请参阅图4,所述挤压结构8包括长孔81、支杆82、梯形块83、上槽84 和第二弹簧85,所述断路器4内部开设长孔81,所述长孔81内部滑动插设支杆82,所述断路器4的底面端部开设上槽84,所述支杆82端部固定安装梯形块83,且梯形块83通过第二弹簧85与上槽84上壁弹性连接。
请参阅图5,所述卡接结构9包括第一卡头91、第三弹簧92、滑动槽93、第二卡头94和连接柱95,所述断路器4的内部位于梯形块83下方位置对称滑动安装第一卡头91,所述第一卡头91之间通过第三弹簧92弹性连接,所述第一卡头91下方对称开设滑动槽93,所述触支固定杆3的内部位于滑动槽 93下端部位置对称滑动安装第二卡头94,所述滑动槽93内部滑动安装连接柱95,且第一卡头91下表面均通过连接柱95与第二卡头94上表面固定连接。
向上拉动支杆82,第二弹簧85弹性收缩,支杆82带动梯形块83向上槽 84内移动,在第三弹簧92的弹性作用下,拉动两端的第一卡头91向内侧滑动,同时通过连接柱95的连动作用,带动两端第二卡头94向内侧滑动,之后将断路器4的伸出端插入触支固定杆3的内部,再将支杆82松动,第二弹簧85的弹性作用,带动梯形块83向下移动复位,通过梯形块83和第一卡头 91的斜面挤压原理和连接柱95的连动作用,使得第一卡头91和第二卡头94 均向两侧滑动卡进触支固定杆3内部的卡槽内,可将断路器4整体很好的卡接于触支固定杆3内。
本方案中,在进行融合极柱及整体的组装时,将触支固定杆3从绝缘筒1 的底部插入绝缘筒1的内部,并调整触支固定杆3至侧位孔23与侧孔21对齐的位置,将导电杆22插入侧孔21中,此时导电杆22端部插入侧位孔23 内部,将触支固定杆3整体限位卡合在绝缘筒1的内部,再将断路器4由绝缘筒1的上端插入绝缘筒1的内部,此时通过向上拉动支杆82,第二弹簧85 弹性收缩,支杆82带动梯形块83向上槽84内移动,在第三弹簧92的弹性作用下,拉动两端的第一卡头91向内侧滑动,同时通过连接柱95的连动作用,带动两端第二卡头94向内侧滑动,之后将断路器4的伸出端插入触支固定杆3的内部,再将支杆82松动,第二弹簧85的弹性作用,带动梯形块83 向下移动复位,通过梯形块83和第一卡头91的斜面挤压原理和连接柱95的连动作用,使得第一卡头91和第二卡头94均向两侧滑动卡进触支固定杆3 内部的卡槽内,使得断路器4整体卡接于触支固定杆3内,之后将上盖5卡合在断路器4的上方位置,通过螺丝63拧进螺纹孔62内,在此过程中,挡板72通过第一弹簧73的弹性作用,反向挤压断路器4的上端部,提供一定反向挤压力,整体固定组装完毕。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融合极柱结构,包括绝缘筒(1)、侧筒(2)、触支固定杆(3)和断路器(4),所述绝缘筒(1)一侧表面固定安装侧筒(2),所述绝缘筒(1)内部与侧筒(2)对应位置处滑动插设触支固定杆(3),所述绝缘筒(1)内部位于触支固定杆(3)上方位置处滑动插设断路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筒(1)的上端口位置设有上盖(5),所述上盖(5)端部两侧对称设有可将上盖(5)与绝缘筒(1)固定组装的拧紧结构(6),所述上盖(5)内部顶端设置有缓冲结构(7),所述断路器(4)的内部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挤压结构(8),所述触支固定杆(3)的内部与挤压结构(8)对应位置处设有实现卡接功能的卡接结构(9),且触支固定杆(3)通过挤压结构(8)与卡接结构(9)的结构配合与断路器(4)卡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融合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筒(2)包括侧孔(21)、导电杆(22)和侧位孔(23),所述侧筒(2)的侧表面靠近中心位置处开通侧孔(21),且侧孔(21)与绝缘筒(1)内部相通连接,所述触支固定杆(3)的表面与侧孔(21)对应位置处开设侧位孔(23),所述侧孔(21)内部滑动插设导电杆(22),且导电杆(22)端部与侧位孔(23)插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融合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拧紧结构(6)包括上孔(61)、螺纹孔(62)和螺丝(63),所述上盖(5)的底部两侧对称固定开设上孔(61),所述绝缘筒(1)上端部与上孔(61)对应位置处对称开设螺纹孔(62),所述上孔(61)内部插设螺丝(63),且螺丝(63)穿过上孔(61)与螺纹孔(62)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融合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7)包括伸缩杆(71)、挡板(72)和第一弹簧(73),所述上盖(5)内部上壁固定安装伸缩杆(71),所述伸缩杆(71)端部固定安装挡板(72),所述伸缩杆(71)外表面位于上盖(5)内部上壁与挡板(72)上表面之间位置弹性套设第一弹簧(73),且断路器(4)上端部通过第一弹簧(73)与上盖(5)内部上壁弹性挤压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融合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结构(8)包括长孔(81)、支杆(82)、梯形块(83)、上槽(84)和第二弹簧(85),所述断路器(4)内部开设长孔(81),所述长孔(81)内部滑动插设支杆(82),所述断路器(4)的底面端部开设上槽(84),所述支杆(82)端部固定安装梯形块(83),且梯形块(83)通过第二弹簧(85)与上槽(84)上壁弹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融合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9)包括第一卡头(91)、第三弹簧(92)、滑动槽(93)、第二卡头(94)和连接柱(95),所述断路器(4)的内部位于梯形块(83)下方位置对称滑动安装第一卡头(91),所述第一卡头(91)之间通过第三弹簧(92)弹性连接,所述第一卡头(91)下方对称开设滑动槽(93),所述触支固定杆(3)的内部位于滑动槽(93)下端部位置对称滑动安装第二卡头(94),所述滑动槽(93)内部滑动安装连接柱(95),且第一卡头(91)下表面均通过连接柱(95)与第二卡头(94)上表面固定连接。
CN202023156486.8U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融合极柱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8159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56486.8U CN213815956U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融合极柱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56486.8U CN213815956U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融合极柱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15956U true CN213815956U (zh) 2021-07-27

Family

ID=76947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5648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815956U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融合极柱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159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36223U (zh) 一种便于通信电缆固线的装置
CN204361637U (zh) 架空线路故障指示器固定装置
CN207381887U (zh) 一种快捷拆装电力光缆缓冲夹具
CN213815956U (zh) 一种融合极柱结构
CN218958027U (zh) 一种开关插座的快速夹线端子
CN205069892U (zh) 一种环形弹片无螺纹接线端子组件
CN204067710U (zh) 一种开关或插座的快速接线结构
CN206697824U (zh) 一种抽屉式开关柜
CN205724197U (zh) 具有开关功能的插头和插座
CN205070037U (zh) 一种便于接线退线的无螺纹接线端子构件
CN209803306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圆柱型锂电池实验台架
CN209298573U (zh) 一种母线桥架易于组装的高压柜
CN113162544A (zh) 一种光伏发电用控制柜
CN217280569U (zh) 一种具有稳定性的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
CN213027354U (zh) 一种具有高防护等级的铜铝复合导体节能型母线槽
CN215897220U (zh) 一种建筑电气安装预封堵工程接线盒
CN219068699U (zh) 一种煤矿网络站点通讯柜
CN214798739U (zh) 一种电缆分支箱的电缆安装结构
CN220605086U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连接器
CN216488400U (zh) 一种储能电池连接铜排金具结构
CN220253490U (zh) 一种接线结构及绝缘接线板
CN216850635U (zh) 一种稳固型面板插座
CN210468632U (zh) 一种用于电力设备的导线夹紧固定装置
CN215221404U (zh) 一种稳定性强且便于快速装配的配电柜
CN219874094U (zh) 一种电力工程接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