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14925U - 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的移动式火焰识别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的移动式火焰识别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14925U
CN213814925U CN202021418518.4U CN202021418518U CN213814925U CN 213814925 U CN213814925 U CN 213814925U CN 202021418518 U CN202021418518 U CN 202021418518U CN 213814925 U CN213814925 U CN 2138149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data processing
internet
mobile
al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1851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志强
朱曙荣
甄川
胡炜
崔国石
马腾飞
耿荣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Power Automatic Equipment Co ltd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China Nengjian Group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Power Automatic Equipment Co ltd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China Nengjian Group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Power Automatic Equipment Co ltd,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China Nengjian Group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Power Automat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1851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149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149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149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的移动式火焰识别系统。该系统包括:移动监测设备、数据处理设备、物联网平台和报警设备;移动监测设备能够跟随临时动火作业区域移动,且与数据处理设备无线通讯连接,配置为实时采集临时动火作业区域的作业视频图像,并向数据处理设备发送;数据处理设备,配置为接收作业视频图像并进行识别,以判断临时动火作业区域是否发生火情,并将发生火情信息发送给物联网平台;物联网平台,配置为通过人机交互对火情信息进行确认,以向报警设备发送报警指令;报警设备与物联网平台通讯连接,根据接收的报警指令进行火灾报警。籍此,实现对临时动火作业区域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进行火灾报警。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的移动式火焰识别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火灾报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的移动式火焰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传统的基于物理传感器的火灾识别方法,大多是通过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紫外线传感器等对目标区域进行实时监控,获取其物理信号,达到火焰、烟雾等检测的效果。然而该类方法对环境的依赖性较强,需要有电气线路和有线网络连接,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部署和维护;物理传感器固定在特定位置对目标区域进行监控,不可避免的造成了监控范围受限,难以全面有效的实现火灾监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的移动式火焰识别系统,用以解决或缓解上述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的移动式火焰识别系统,用于对临时动火作业区域进行火灾报警,包括:移动监测设备、数据处理设备、物联网平台和报警设备;所述移动监测设备能够跟随所述临时动火作业区域移动,且与所述数据处理设备无线通讯连接,配置为实时采集所述临时动火作业区域的作业视频图像,并向所述数据处理设备发送;所述数据处理设备,配置为接收所述作业视频图像并进行识别,以判断所述临时动火作业区域是否发生火情,并将发生火情信息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平台;所述物联网平台,配置为通过人机交互对所述火情信息进行确认,以向所述报警设备发送报警指令;所述报警设备与所述物联网平台通讯连接,根据接收的所述报警指令进行火灾报警。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监测设备包括:移动支架、摄像装置、无线通讯模块、移动电源;所述移动支架的一端安装所述摄像装置,另一端安装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和所述移动电源;所述摄像装置配置为实时采集所述临时动火作业区域的所述作业视频图像;所述无线通讯模块通过物联卡分别与所述摄像装置和所述数据处理设备通讯连接;所述移动电源分别与所述摄像装置、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电连接。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支架包括:连接部、滑动杆、拉杆和支腿;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滑动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连接部滑动连接,以使所述滑动杆能够沿其轴线方向在所述连接部上移动;所述滑动杆的一端安装所述摄像装置;另一端安装所述移动电源和所述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动杆活动连接,且位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移动电源之间;另一端与所述支腿活动连接;所述支腿与所述连接部活动连接,能够沿所述支腿与所述连接部活动连接的部位收缩或展开,以通过所述拉杆带动所述滑动杆在所述连接部的所述第一通孔内移动。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任一实施例中,所述支腿至少有三个,三个所述支腿以所述滑动杆的轴线为中心均布于所述连接部的边缘。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任一实施例中,所述摄像装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摄像装置并联于所述数据处理设备。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任一实施例中,所述摄像装置支持实时流传输协议,以向所述数据处理设备无线传输所述作业视频图像。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任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处理设备进一步配置为接收所述移动监测设备发送的所述作业视频图像,并基于图像型火焰识别方法对所述作业视频图像进行识别,以判断所述临时动火作业区域是否发生火情。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任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处理设备进一步配置为将所述作业视频图像发送至所述物联网平台,以由所述物联网平台进行显示。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物联网平台包括:存储数据库,用于对所述数据处理设备发送的所述火情信息和/或所述作业视频图像进行存储。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式火焰识别系统还包括:监控设备,与所述物联网平台通讯连接,接收所述物联网平台发送的所述火情信息,以对所述临时动火作业区域进行监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无线局域网的移动式火焰识别系统的技术方案,包括:移动监测设备、数据处理设备、物联网平台和报警设备;所述移动监测设备能够跟随所述临时动火作业区域移动,且与所述数据处理设备无线通讯连接,配置为实时采集所述临时动火作业区域的作业视频图像,并向所述数据处理设备发送;所述数据处理设备,配置为接收所述作业视频图像并进行识别,以判断所述临时动火作业区域是否发生火情,并将发生火情信息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平台;所述物联网平台配置为通过人机交互对所述火情信息进行确认,以向所述报警设备发送报警指令;所述报警设备与所述物联网平台通讯连接,根据接收的所述报警指令进行火灾报警。
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该系统中,移动监测设备跟随临时动火作业区域移动,对临时动火作业区域进行监测,将采集到的作业视频图像发送至数据处理设备,由数据处理设备对作业视频图像进行识别,确定临时动火作业区域是否发生火情;并将发生火情信息发送给物联网平台,由所述物联网平台通过人机交互对火情信息进行确认,如果发生火情,向报警设备发送报警指令以进行火灾报警。籍此,在临时动火作业区域发生变动时,移动监测设备可以随动火作业地点的变动而随时发生变动,对临时动火作业区域进行实时监测,发生火情时及时进行火灾报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无线局域网的移动式火焰识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监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移动监测设备、200-数据处理设备、300-物联网平台、400- 报警设备、500-监控设备、101-移动支架、102-无线通讯模块、103- 移动电源、104-电源箱、111-连接部、121-滑动杆、131-支腿、141- 拉杆、151-摄像调节组件、151A-摄像俯仰部、151B-摄像转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除、完整地描述。
图1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无线局域网的移动式火焰识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监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该基于无线局域网的移动式火焰识别系统,用于对临时动火作业进行火灾报警,包括:移动监测设备100、数据处理设备200、物联网平台300和报警设备 400;所述移动监测设备100能够跟随所述临时动火作业区域移动,且与所述数据处理设备200无线通讯连接,配置为实时采集所述临时动火作业区域的作业视频图像,并向所述数据处理设备200发送;所述数据处理设备200,配置为接收所述作业视频图像并进行识别,以判断所述临时动火作业区域是否发生火情,并将发生火情信息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平台300;所述物联网平台300,配置为通过人机交互对所述火情信息进行确认,以向所述报警设备400发送报警指令;所述报警设备400与所述物联网平台300通讯连接,根据接收的所述报警指令进行火灾报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监测设备100跟随临时动火作业区域移动,对临时动火作业区域进行实时监测,采集临时动火作业区域的作业视频图像,并将作业视频图像实时发送至数据处理设备200。数据处理设备200在接收到临时动火作业区域的作业视频图像后,对作业视频图像进行识别,分析临时动火作业区域是否发生火情;并将发生火情信息发送给物联网平台300,由物联网平台300通过人机交互对火情信息进行确认,如果有火情发生,向报警设备400发送报警指令,由报警设备400进行火灾报警。籍此,在临时动火作业区域发生变动时,移动监测设备可以随动火作业地点的变动而随时发生变动,对临时动火作业区域进行实时监测,发生火情时及时进行火灾报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发生火情时,数据处理设备200可以对作业视频图像进行抓图,以保存临时动火作业区域火情发生的证据,并将火情信息发送物联网平台300通过人机交互对火情信息进行确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报警设备400可以通过光、电、声以及它们的组合等多种方式实现预警。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监测设备100包括:移动支架 101、摄像装置(图中未示出)、无线通讯模块102、移动电源103;所述移动支架101的一端安装所述摄像装置,另一端安装所述无线通讯模块102和移动电源103;所述摄像装置配置为实时采集所述临时动火作业区域的所述作业视频图像;所述无线通讯模块102通过物联卡分别与所述摄像装置和所述数据处理设备200通讯连接;所述移动电源103分别与所述摄像装置、所述无线通讯模块102电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监测设备100通过自带的移动电源103 进行供电,不需要额外部署供电线路,完全脱离了外接电路;且通过物联卡实现数据传输,不需要额外部署网络。籍此,一方面,使对临时动火作业区域的监测,完全可以在无外接移动电源103和有线网络的条件下完成,解决了在施工工地安装摄像头电源线和网线走线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临时动火作业区域发生变动时,移动监测设备100 可以随动火作业地点的变动而随时发生变动,且不需要拆卸任何部件,使用方便灵活。
在一具体的例子中,所述移动监测设备100还包括电源箱104,所述电源箱104与所述移动支架101连接,且所述电源箱104内安装所述移动移动电源103和所述无线通讯模块102。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支架101包括:连接部111、滑动杆121、支腿131和拉杆141;所述连接部111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滑动杆121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连接部111滑动连接,以使所述滑动杆能够沿其轴线方向在所述连接部111上移动;所述滑动杆121的一端安装所述摄像装置,另一端安装所述移动移动电源103 和所述无线通讯模块102;所述拉杆141的一端与所述滑动杆121活动连接,且位于所述连接部111和所述移动移动电源103之间,另一端与所述支腿131活动连接;所述支腿131与所述连接部111活动连接,能够沿所述支腿131与所述连接部111活动连接的部位收缩或展开,以通过所述拉杆141带动所述滑动杆121在所述连接部111的所述第一通孔内移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拉杆141的一端与滑动杆121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支腿131活动连接,支腿131的一端与连接部111活动连接,滑动杆121穿过第一通孔套设在连接部111上。籍此,通过支腿131 的收缩或展开,可以带动滑动杆121沿其轴线方向在连接部111上滑动,以调节滑动杆121端部安装的摄像装置的位置。也就是说,当支腿131的另一端置于地面上时,通过支腿131的收缩或展开,可以调节摄像装置相对于地面的高度,以便于对动火作业区域进行监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支腿131至少有三个,三个所述支腿 131以所述滑动杆121的轴线为中心均布于所述连接部111的边缘。籍此,利用三个均布的支腿131立于地面上时,通过三点支撑能够保证移动监测设备100的稳定性。
在一具体的例子中,所述拉杆141至少有三个,每个所述拉杆 141的一端对应连接一个所述支腿131;另一端均与所述滑动杆121 连接。进一步的,至少三个所述拉杆141以所述滑动杆121的轴线为中心,均布于所述滑动杆121上。籍此,支腿131在收缩或展开,通过拉杆141带动滑动杆121在连接部111上滑动时,支腿131对滑动杆121的作用力均匀分布于拉杆141与滑动杆121的连接处,使滑动杆121的受力均匀,不会产生偏载,避免了滑动杆121与连接部111 和/或拉杆141之间的扭转作用力和/或弯曲作用力。
在另一具体的例子中,所述移动支架101还包括:摄像调节组件 151,所述摄像调节组件151上固定连接所述摄像装置,且与所述滑动杆121的一端转动连接,以带动所述摄像装置沿所述滑动杆121的轴线转动。籍此,通过摄像调节组件151沿滑动杆121的轴线转动,对摄像装置与临时动火作业区域的相对角度进行调整,使摄像装置正对临时动火作业区域,保证对临时动火作业区域的监测效果。
在再一具体的例子中,所述摄像调节组件151包括:摄像俯仰部 151A和摄像转动部151B,所述摄像俯仰部151A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摄像装置,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摄像转动部151B的一端,能够带动所述摄像装置沿第一轴线转动;所述摄像转动部151B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滑动杆121的一端,能够带动所述摄像俯仰部151A沿第二轴线转动;其中,所述第一轴线为所述摄像俯仰部151A与所述摄像转动部151B转动连接的轴线;所述第二轴线为所述摄像转动部151B与所述滑动杆121转动连接的轴线;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相垂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摄像转动部151B调整摄像装置与临时动火作业区域在水平面内的角度,通过摄像俯仰部151A调整摄像装置与临时动火作业区域在垂直平面内的角度。籍此,可以将摄像装置调整至合适的角度,对临时动火作业区域进行有效监测,以保证临时动火作业区域的监测效果。
在再一具体的例子中,所述电源箱104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方向与所述凸台的伸出方向垂直;所述滑动杆121与所述电源箱104相连的一端沿所述滑动杆121的轴线方向设有腔体,以及贯穿所述滑动杆121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方向与所述滑动杆121的轴线方向垂直;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适配;所述凸台可以插入所述腔体内,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的轴线重合,以通过销轴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将所述箱体连接于所述滑动杆121的另一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电源箱104上的凸台上设置第二通孔,在滑动杆121与电源箱104连接的一端的设置贯穿滑动杆121的第三通孔,进而将凸台插入腔体中时,使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对齐,通过销轴穿过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即可将电源箱104连接在滑动杆121 上。使电源箱104与滑动杆121的连接方便快捷,而且节省成本。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电源箱104连接在滑动杆121的一端,电源箱104内安装移动电源103以及无线通讯模块102,通过电源箱 104、移动电源103以及无线通讯模块102的自重,将支腿131牢固的压紧在安装面上,保证了移动监测设备100重心位于其形心下方的位置(即靠近电源箱104),使移动监测设备100更加稳定,从而可以适应更多的场地。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摄像装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摄像装置并联于所述数据处理设备20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个摄像装置对一处临时动火作业区域进行实时监测,多个摄像装置并联于所述数据处理设备200,即可实现多个摄像装置同时对多个临时动火作业区域进行实时监测,极大的增加了火灾隐患的监控范围。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摄像装置支持实时流传输协议(Real Time StreamingProtocol,简称RTSP),以向所述数据处理设备200 无线传输所述作业视频图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摄像装置具有无线传输功能,支持RTSP传输协议,以向数据处理设备200实时发送临时动火作业区域的作业视频图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摄像装置的分辨率为720P以上(比如,海康威视的E43H蜗牛型网络摄像机),以有效提高数据处理设备200对作业视频图像的识别,进而提高移动式火焰识别系统的识别灵敏度。
在另一具体的例子中,所述摄像装置为防爆摄像机。籍此,在各类危险场所(由于存在着易燃易爆性气体、蒸汽、液体、可燃性粉尘或者可燃性纤维而具有引起火灾或者爆炸危险的场所)也可以使用该移动监测设备100,扩大了移动监测系统的使用范围。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电源103为锂电池。籍此,一方面,不但满足了移动监测设备100使用时的供电需求,而且提高了移动监测设备100使用时的安全性能;另一方面,既便于携带、安装更换,且清洁无污染。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处理设备200进一步配置为接收所述移动监测设备100发送的所述作业视频图像,并基于图像型火焰识别方法对所述作业视频图像进行识别,以确定所述临时动火作业区域是否发生火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数据处理设备200基于图像型火焰识别方法对所述作业视频图像进行识别,以确定所述临时动火作业区域是否发生火情时,数据处理设备200依次对作业视频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 (主要包括:图像变换,图像去噪等)、图像分割、图像特征提取和火焰识别,完成对作业视频图像中火焰特征的识别,确定临时动火作业区域是否发生火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数据处理设备200对作业视频图像进行图像变换,可以使摄像装置采集到的物理信号图像(模拟图像)转变为数字信号图像(数字图像),以便于数据处理设备200对其进行识别。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数据处理设备200对作业视频图像进行图像去噪,可以消除作业视频图像中的一些噪声,提高数据处理设备 200对其进行识别时的准确度,进而提高火情信息的准确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数据处理设备200对作业视频图像进行图像分割时,采用颜色过滤,将作业视频图像从RGB空间转换到HSV 空间,将作业视频图像中对比度和饱和度在预设阈值范围内的区域作为掩码图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数据处理设备200对作业视频图像进行图像特征提取时,基于漫水填充算法,对得到的掩码图像中各个颜色相近的区域进行填充,筛选出面积在预设阈值以上的区域,以得到火焰特征图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数据处理设备200对作业视频图像进行火焰识别时,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火焰特征图像进行识别,以确定作业视频图像中是否有火焰特征图像,若作业视频图像中存在火焰特征图像,则确定临时动火作业区域发生火情。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处理设备进一步配置为将所述作业视频图像发送至所述物联网平台,以由所述物联网平台进行显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物联网平台中的前端显示界面,对数据处理设备发送的作业视频图像进行直观展示,籍此,更加形象具体的展示临时动火作业区域的实时状况。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物联网平台300包括:存储数据库,用于对所述数据处理设备200发送的所述火情信息和/或所述作业视频图像进行存储。籍此,保留临时动火作业区域的火情信息和/或作业视频图像,便于对临时动火作业区域的状况进行回顾、分析等,以对火焰识别系统进行改进。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监控设备500,与所述物联网平台300通讯连接,以接收所述物联网平台300发送的所述火情信息,以对所述临时动火作业区域进行监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监控设备500接收物联网平台300 发送的火情信息,了解各临时动火作业区域的实时状态,以便做出应对。此外,还可以通过监控设备500向物联网平台300发送操作指令 (比如作业视频图像的调取指令、生成报表指令等),由物联网平台 300执行相应操作,调取作业视频图像或生产报表等。
在一具体的例子中,所述监控设备500通过物联网平台300与所述数据处理设备200通讯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监控设备500通过物联网平台300分别连接数据处理设备200、和/或报警设备400、和/或移动监测设备100,将数据处理设备200、和/或报警设备400、和/或移动监测设备100 均集成于物联网平台300中。籍此,通过监控设备500实现对数据处理设备200、和/或报警设备400、和/或移动监测设备100的统一控制。比如,监控设备500通过物联网平台300对移动监测设备100进行远程控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基于无线局域网的移动式火焰识别系统,将图像型火焰识别技术与物联网平台相结合,可以更加清晰直观的监测所有区域,能够更加快速的报警,发生火情马上发布火灾报警;而且,火灾报警方式多样,而不是只有报警器单独发出声光报警。使用移动监测设备100和无线局域网相结合的方案,使对临时动火作业区域的视频监测更加灵活,增大覆盖面积,减少监测死角。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监控设备500、数据处理设备200、报警设备400和移动监测设备100间通过无线通讯网络通讯连接。其中,无线通讯网络物理层传输频道为2.4GHz,各设备在此频段的可用性和可靠的吞吐量由扩频技术提供保障。无线通讯网络中,物理层由物理层管理功能实体、物理层汇聚功能实体和物理信道从属功能三个功能实体组成,主要通过物理层汇聚功能实体实现介质是否空闲状态的判断并通过无线电波发送或接收网络数据帧。无线通讯网络中,数据链路层的其中一个子层为媒体访问控制层,只有在传输信息时才会用到该层,采用载波侦听多址接入/冲突避免(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Collision Detection,简称CSMA/CA)协议或RTS/CTS 机制控制每个站点的接入。无线通讯网络中,数据链路层的另一个子层——逻辑链路控制层,为各设备提供了逻辑链路的连接。
数据处理设备20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本申请实施例的监控设备以多种形式存在,包括但不限于:
(1)移动通信设备:这类设备的特点是具备移动通信功能,并且以提供话音、数据通信为主要监测对象。这类终端包括:智能手机 (例如:IPhone)、多媒体手机、功能性手机,以及低端手机等。
(2)超移动个人计算机设备:这类设备属于个人计算机的范畴,有计算和处理功能,一般也具备移动上网特性。这类终端包括:PDA、 MID和UMPC设备等,例如Ipad。
(3)服务器: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服务器的构成包括处理器、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服务器和通用的计算机架构类似,但是由于需要提供高可靠的服务,因此在处理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要求较高。
(4)其他具有数据交互功能的电子装置。

Claims (8)

1.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的移动式火焰识别系统,用于对临时动火作业区域进行火灾报警,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监测设备、数据处理设备、物联网平台和报警设备;
所述移动监测设备能够跟随所述临时动火作业区域移动,且与所述数据处理设备无线通讯连接,配置为实时采集所述临时动火作业区域的作业视频图像,并向所述数据处理设备发送;所述移动监测设备包括:移动支架、摄像装置、无线通讯模块、移动电源;所述移动支架的一端安装所述摄像装置,另一端安装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和所述移动电源;所述摄像装置配置为实时采集所述临时动火作业区域的所述作业视频图像;所述无线通讯模块通过物联卡分别与所述摄像装置和所述数据处理设备通讯连接;所述移动电源分别与所述摄像装置、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电连接;其中,所述移动支架包括:连接部、滑动杆、拉杆和支腿;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滑动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连接部滑动连接,以使所述滑动杆能够沿其轴线方向在所述连接部上移动;所述滑动杆的一端安装所述摄像装置,另一端安装所述移动电源和所述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动杆活动连接,且位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移动电源之间,另一端与所述支腿活动连接;所述支腿与所述连接部活动连接,能够沿所述支腿与所述连接部活动连接的部位收缩或展开,以通过所述拉杆带动所述滑动杆在所述连接部的所述第一通孔内移动;
所述数据处理设备,配置为接收所述作业视频图像并进行识别,以判断所述临时动火作业区域是否发生火情,并将发生火情信息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平台;
所述物联网平台,配置为通过人机交互对所述火情信息进行确认,以向所述报警设备发送报警指令;
所述报警设备与所述物联网平台通讯连接,根据接收的所述报警指令进行火灾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局域网的移动式火焰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至少有三个,三个所述支腿以所述滑动杆的轴线为中心均布于所述连接部的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局域网的移动式火焰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装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摄像装置并联于所述数据处理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局域网的移动式火焰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装置支持实时流传输协议,以向所述数据处理设备无线传输所述作业视频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局域网的移动式火焰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设备进一步配置为接收所述移动监测设备发送的所述作业视频图像,并基于图像型火焰识别方法对所述作业视频图像进行识别,以判断所述临时动火作业区域是否发生火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局域网的移动式火焰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设备进一步配置为将所述作业视频图像发送至所述物联网平台,以由所述物联网平台进行显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无线局域网的移动式火焰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平台包括:存储数据库,用于对所述数据处理设备发送的所述火情信息和/或所述作业视频图像进行存储。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基于无线局域网的移动式火焰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监控设备,与所述物联网平台通讯连接,接收所述物联网平台发送的所述火情信息,以对所述临时动火作业区域进行监控。
CN202021418518.4U 2020-07-17 2020-07-17 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的移动式火焰识别系统 Active CN2138149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18518.4U CN213814925U (zh) 2020-07-17 2020-07-17 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的移动式火焰识别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18518.4U CN213814925U (zh) 2020-07-17 2020-07-17 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的移动式火焰识别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14925U true CN213814925U (zh) 2021-07-27

Family

ID=76930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18518.4U Active CN213814925U (zh) 2020-07-17 2020-07-17 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的移动式火焰识别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149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83108A (zh) * 2021-08-13 2022-09-20 济南惠成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火作业安全检修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83108A (zh) * 2021-08-13 2022-09-20 济南惠成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火作业安全检修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19481B (zh) 一种远程报警视频监控方法
CN211262493U (zh) 温度测量系统和温度测量主系统
US979451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verting privacy zone planar images to their corresponding pan/tilt coordinates
CN104581087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输电线路智能远程监控系统
CN110617873B (zh) 电缆的振动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CN201765696U (zh) 变电站远程温度图像监测系统
CN103613013B (zh) 塔吊施工安全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3795987B (zh) 嵌入式视频采集处理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WO2016199192A1 (ja) 人工知能を備えた移動式遠隔監視カメラ
CN111695512B (zh) 一种无人值守文物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05516684A (zh) 电网输电线巡视方法
CN104835272A (zh) 一种高压输电铁塔防盗系统
CN101710977B (zh) 一种远程报警视频监控方法
CN110839127A (zh) 巡检机器人抓拍方法、装置、系统及巡检机器人
CN213814925U (zh) 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的移动式火焰识别系统
CN105451005A (zh) 一种监控装置及监控系统
Fawzi et al. Embedded real-time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 based on multi-sensor and visual tracking
CN107547867A (zh) 一种变电站室外视频监控系统和监控方法
CN112036336B (zh) 一种基于ai智能图像分析的工程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08054832A (zh) 输变电工程环境监测预警成套系统
CN103716528A (zh) 一种基于触控终端的ptz摄像机远程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CN107358343A (zh) 基于图像数据特征差异性的电力工程安全预警方法
CN109905674A (zh) 一种带被动热释电红外探测器(pir)并支持移动侦测的网络摄像头
CN114531700B (zh) 一种非人工的基站天线工参采集系统及方法
KR102213859B1 (ko) 이동식 감시 장치를 이용한 모니터링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