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05733U - 一种防堵塞的公路用排水孔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堵塞的公路用排水孔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05733U
CN213805733U CN202022031183.7U CN202022031183U CN213805733U CN 213805733 U CN213805733 U CN 213805733U CN 202022031183 U CN202022031183 U CN 202022031183U CN 213805733 U CN213805733 U CN 2138057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fixed
rod
installation box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3118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艳
袁卓雅
向红亮
文新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03118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057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057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0573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堵塞的公路用排水孔结构,包括安装箱、固定杆和第二弹簧,所述安装箱上开设有排水口,且排水口上端设置有井盖,并且安装箱内固定有第一弹簧,同时第一弹簧上端固定有活动砖,所述第二弹簧固定在安装箱上,且第二弹簧上端固定在隔板上,并且隔板末端设置有收集箱,同时收集箱下端设置有排水槽,所述收集箱通过钢丝绳与盖板相互连接,且盖板通过柱状轴与安装箱相互连接。该防堵塞的公路用排水孔结构,采用水流带动的传送机构,可以对进入的树叶等垃圾进行自动清理兵收集,避免垃圾堆积造成堵塞,采用人体踩压震动机构对隔板进行震动,可以对隔板表面淤泥进行清理,保证隔板的传输功能正常进行。

Description

一种防堵塞的公路用排水孔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堵塞的公路用排水孔结构。
背景技术
排水孔是用来对雨水进行导流和排放所建造的地下通道,对防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排水孔多为混凝土浇筑成的圆形或方形的通道,主要设置在道路两旁用来排流积水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发展,城市化建设普及越来越广,为了解决市区内生活污水和雨季雨水问题,需要建设大量的排水管道对水进行处理,由于排水管道一般位于地下,所以需要建设排水孔与其相连,从而实现排水功能。
而现有的排水孔多为简单的通孔式结构,这种结构存在结构简单、易造成堵塞和不便对孔内垃圾进行清理等问题,所以急需针对上述问题对传统的排水孔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堵塞的公路用排水孔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结构简单、易造成堵塞和不便对孔内垃圾进行清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堵塞的公路用排水孔结构,包括安装箱、固定杆和第二弹簧,所述安装箱上开设有排水口,且排水口上端设置有井盖,并且安装箱内固定有第一弹簧,同时第一弹簧上端固定有活动砖,所述活动砖上固定有凸杆,且凸杆与转杆相互连接,并且转杆通过柱状轴与安装箱相互连接,同时安装箱通过扭力弹簧与转杆相互连接,所述固定杆通过柱状轴与转杆相互连接,且固定杆顶端固定在隔板上,并且隔板上轴承固定有转轴,同时转轴上固定有固定板,所述第二弹簧固定在安装箱上,且第二弹簧上端固定在隔板上,并且隔板末端设置有收集箱,同时收集箱下端设置有排水槽,所述收集箱通过钢丝绳与盖板相互连接,且盖板通过柱状轴与安装箱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砖通过第一弹簧与安装箱构成弹性机构,且活动砖上表面平面到安装箱上表面平面的距离为2-3cm。
优选的,所述凸杆与转杆之间为滑动机构,且凸杆末端平面到转杆末端平面距离为8-10cm。
优选的,所述转杆通过柱状轴与安装箱构成转动机构,且转杆通过柱状轴与固定杆构成转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隔板通过第二弹簧与安装箱构成弹性机构,且第二弹簧关于安装箱中心线为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关于转轴中心点为同圆心分布,且固定板顶端平面高于隔板的上表面5-8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防堵塞的公路用排水孔结构,采用水流带动的传送机构,可以对进入的树叶等垃圾进行自动清理兵收集,避免垃圾堆积造成堵塞,采用人体踩压震动机构对隔板进行震动,可以对隔板表面淤泥进行清理,保证隔板的传输功能正常进行。
1.当雨水带着垃圾通过井盖进入时,通过转轴和固定板组成的转动机构,可以使雨水通过排水口排除,垃圾在固定板的转动传输下进入收集箱以便后期清理。
2.当活动砖被踩踏时,通过第一弹簧、凸杆、转杆、固定杆和第二弹簧的作用可以使隔板进行震动,既可以使垃圾快速进入收集箱,又可以对隔板上的淤泥进行清理,保证装置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箱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箱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隔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转杆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箱;2、排水口;3、井盖;4、第一弹簧;5、活动砖;6、凸杆;7、转杆;8、扭力弹簧;9、固定杆;10、隔板;11、转轴;12、固定板;13、第二弹簧;14、收集箱;15、排水槽;16、钢丝绳;17、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堵塞的公路用排水孔结构,包括安装箱1、排水口2、井盖3、第一弹簧4、活动砖5、凸杆6、转杆7、扭力弹簧8、固定杆9、隔板10、转轴11、固定板12、第二弹簧13、收集箱14、排水槽15、钢丝绳16和盖板17,安装箱1上开设有排水口2,且排水口2上端设置有井盖3,并且安装箱1内固定有第一弹簧4,同时第一弹簧4上端固定有活动砖5,活动砖5上固定有凸杆6,且凸杆6与转杆7相互连接,并且转杆7通过柱状轴与安装箱1相互连接,同时安装箱1通过扭力弹簧8与转杆7相互连接,固定杆9通过柱状轴与转杆7相互连接,且固定杆9顶端固定在隔板10上,并且隔板10上轴承固定有转轴11,同时转轴11上固定有固定板12,第二弹簧13固定在安装箱1上,且第二弹簧13上端固定在隔板10上,并且隔板10末端设置有收集箱14,同时收集箱14下端设置有排水槽15,收集箱14通过钢丝绳16与盖板17相互连接,且盖板17通过柱状轴与安装箱1相互连接。
活动砖5通过第一弹簧4与安装箱1构成弹性机构,且活动砖5上表面平面到安装箱1上表面平面的距离为2-3cm,当行人踩踏活动砖5时,可以为隔板10的震动提供动力基础,且设定活动砖5高度保证不会影响行人正常行走。
凸杆6与转杆7之间为滑动机构,且凸杆6末端平面到转杆7末端平面距离为8-10cm,保证在活动砖5向下移动时,凸杆6带动转杆7进行转动,且凸杆6始终在转杆7上方,从而保证装置正常使用。
转杆7通过柱状轴与安装箱1构成转动机构,且转杆7通过柱状轴与固定杆9构成转动机构,当活动砖5受到外力时,通过转杆7的转动作用,从而将力进行传输至隔板10,是隔板10实现震动的力的传输结构。
隔板10通过第二弹簧13与安装箱1构成弹性机构,且第二弹簧13关于安装箱1中心线为对称分布,隔板10在固定杆9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并拉伸第二弹簧13,当固定杆9受力取消时,使隔板10在第二弹簧13的作用下进行震动,从而对隔板10表面淤泥进行清理,有效防止隔板10上的通孔被堵塞。
固定板12关于转轴11中心点为同圆心分布,且固定板12顶端平面高于隔板10的上表面5-8mm,当水流带垃圾从井盖3进入时,通过水流的冲击力作用,可以使固定板12通过转轴11进行旋转,使水流进入排水口2,而垃圾在固定板12转动传送下进入收集箱14,从而有效对垃圾进行清理,避免堵塞。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防堵塞的公路用排水孔结构时,首先将该装置安装好,并且使排水口2与地下排水管道相互配合即可,当雨水较大并带着树叶等垃圾通过井盖3上的通孔进行排水口2时,首先水和垃圾掉落至隔板10上,在水的作用力下,使固定板12通过转轴11进行转动,从而使水通过隔板10上的通孔掉入排水管道,而垃圾通过多个固定板12转动传输作用进入收集箱14被收集,如图1和图3所示,而垃圾上带有的残留水通过收集箱14下端的网孔流出,并通过排水槽15进入排水管道,而对收集箱14内垃圾进行清理时,只需打开盖板17,通过盖板17上的钢丝绳16取出收集箱14进行清理即可;
雨水过后隔板10上会残留淤泥,而排水孔设置在道路旁,当行人踩踏活动砖5时,使活动砖5向下移动并使第一弹簧4进行收缩,活动砖5进行移动时带动凸杆6向下移动,通过转杆7的传动作用,使固定杆9向上顶起隔板10并拉伸第二弹簧13,当行人离开活动砖5后,在第一弹簧4和扭力弹簧8的作用下使活动砖5、凸杆6、转杆7和固定杆9恢复原位,在固定杆9恢复原位时,隔板10在第二弹簧13的作用下进行震动,从而可以对隔板10上的淤泥进行清理,保证装置的正常运行,如图1所示,当大雨时垃圾过多不便排水时,通过上述原理可以使垃圾更快通过隔板10进入收集箱14,从而防止垃圾堵塞排水孔,这就是该防堵塞的公路用排水孔结构的工作原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防堵塞的公路用排水孔结构,包括安装箱(1)、固定杆(9)和第二弹簧(1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1)上开设有排水口(2),且排水口(2)上端设置有井盖(3),并且安装箱(1)内固定有第一弹簧(4),同时第一弹簧(4)上端固定有活动砖(5),所述活动砖(5)上固定有凸杆(6),且凸杆(6)与转杆(7)相互连接,并且转杆(7)通过柱状轴与安装箱(1)相互连接,同时安装箱(1)通过扭力弹簧(8)与转杆(7)相互连接,所述固定杆(9)通过柱状轴与转杆(7)相互连接,且固定杆(9)顶端固定在隔板(10)上,并且隔板(10)上轴承固定有转轴(11),同时转轴(11)上固定有固定板(12),所述第二弹簧(13)固定在安装箱(1)上,且第二弹簧(13)上端固定在隔板(10)上,并且隔板(10)末端设置有收集箱(14),同时收集箱(14)下端设置有排水槽(15),所述收集箱(14)通过钢丝绳(16)与盖板(17)相互连接,且盖板(17)通过柱状轴与安装箱(1)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公路用排水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砖(5)通过第一弹簧(4)与安装箱(1)构成弹性机构,且活动砖(5)上表面平面到安装箱(1)上表面平面的距离为2-3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公路用排水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杆(6)与转杆(7)之间为滑动机构,且凸杆(6)末端平面到转杆(7)末端平面距离为8-1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公路用排水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7)通过柱状轴与安装箱(1)构成转动机构,且转杆(7)通过柱状轴与固定杆(9)构成转动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公路用排水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0)通过第二弹簧(13)与安装箱(1)构成弹性机构,且第二弹簧(13)关于安装箱(1)中心线为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公路用排水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2)关于转轴(11)中心点为同圆心分布,且固定板(12)顶端平面高于隔板(10)的上表面5-8mm。
CN202022031183.7U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防堵塞的公路用排水孔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8057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31183.7U CN213805733U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防堵塞的公路用排水孔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31183.7U CN213805733U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防堵塞的公路用排水孔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05733U true CN213805733U (zh) 2021-07-27

Family

ID=76953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3118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805733U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防堵塞的公路用排水孔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057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22256A (zh) * 2021-08-04 2021-11-09 杨鹏程 一种透水混凝土砖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22256A (zh) * 2021-08-04 2021-11-09 杨鹏程 一种透水混凝土砖
CN113622256B (zh) * 2021-08-04 2023-01-13 秀山县岩鹰嘴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透水混凝土砖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41081U (zh) 一种建筑排水结构
CN202577565U (zh) 中轴转动式防堵雨水口
CN213805733U (zh) 一种防堵塞的公路用排水孔结构
CN211435304U (zh) 环境保护用下水道过滤装置
CN110565605B (zh) 一种应用于生态修复方面的河道垃圾拦截系统
CN214302102U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CN110725390A (zh) 一种具有高效避免道路积水的排水装置
CN217557122U (zh) 一种新型市政工程环保排污装置
CN214272348U (zh) 一种建筑用环保型的雨水口结构
CN214497805U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装置
CN211721403U (zh) 一种雨污分流猪舍
CN102660990B (zh) 无动力自动翻动式防堵雨水口
CN202577560U (zh) 无动力自动翻动式防堵雨水口
CN213653682U (zh) 一种市政道路用防堵式排水设备
CN208167930U (zh) 一种防堵塞的市政建设用雨水井
CN215563201U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污井
CN219240767U (zh) 一种建筑防堵塞排水管
CN219547957U (zh) 一种防堵塞的建筑雨污分流装置
CN219386556U (zh) 可防堵塞的建筑排水管道装置
CN218812983U (zh) 一种防堵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CN219527326U (zh) 一种路桥排水结构
CN215829600U (zh) 一种具有快速排水功能的市政道路排水装置
CN205242584U (zh) 可集固态垃圾的下水道水管
CN218911702U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污井
CN217419910U (zh) 一种防臭防坠防溢自排水安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7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