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87513U - 一种智能中医内科叩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中医内科叩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87513U
CN213787513U CN202022458965.9U CN202022458965U CN213787513U CN 213787513 U CN213787513 U CN 213787513U CN 202022458965 U CN202022458965 U CN 202022458965U CN 213787513 U CN213787513 U CN 2137875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electric telescopic
rod
traditional chines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5896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真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45896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875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875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875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辅助器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中医内科叩诊装置,连接杆左端固定有锤击体,锤击体下端固定有接触盘,连接杆右端固定有手柄;锤击体中间位置设置有弹簧放置腔,弹簧放置腔中承装有弹簧;弹簧上端与锤击体固定连接,弹簧下端固定有连接块;弹簧放置腔左端设置有通道,通道下端固定有第二电动伸缩杆;通道与弹簧放置腔之间挡板上开有长条通孔,长条通孔贯穿有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电动伸缩杆输出杆插接在连接块开有的矩形通孔中,第一电动伸缩杆另一端与第二电动伸缩杆端部焊接。本实用新型由于弹簧的恢复力,使橡胶头对检测部位进行叩击;同时通过振动传感器采集振动信号,提高了叩诊的准确度。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中医内科叩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辅助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中医内科叩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叩诊,是指用手叩击身体某表部位,使之振动而产生声音,根据振动和声音的音调的特点来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状态有无异常的诊断方法。根据叩诊的目的和叩诊的手法不同以分为直叩诊和间接叩诊法两种。叩诊是借助于手或叩诊锤,叩击身体某些部位,以引起该部位下面的脏器发出不同的共鸣音,并根据声音的性质及间隔时间来判断该部位是否正常,也可用于判断器官边界的病变情况。叩诊还常用于检查某些关节部位,用以诊断相应部位的神经反射是否正常,叩诊的原理与声音的音色有关。根据叩诊的目的和叩诊的手法不同又分为直接叩诊法和间接叩诊法两种。直接叩诊法(direct percussion)医师右手中间三手指并拢,用其掌面直接拍击被检查部位,借助于拍击的反响和指下的震动感来判断病变情况的方法称为直接叩诊法。适用于胸部和腹部范围较广泛的病变,如胸膜粘连或增厚、大量胸水或腹水及气胸等。间接叩诊法(indirect percussion)为应用最多的叩诊方法。医师将左手中指第二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其他手指稍微抬起,勿与体表接触;右手指自然弯曲,用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末端指关节处或第二节指骨的远端,因为该处易与被检查部位紧密接触,而且对于被检查部位的震动较敏感。叩击方向应与叩诊部位的体表垂直。叩诊时应以腕关节与掌指关节的活动为主,避免肘关节和肩关节参与运动。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叩击后右手中指应立即抬起,以免影响对叩诊音的判断。在同一部位叩诊可连续叩击2~3下,若未获得明确印象,可再连续叩击2~3下。应避免不间断地连续地快速叩击,因为这不利于叩诊音的分辨。现阶段凭借经验对叩诊音进行判断,降低了准确率。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中医内科叩诊器具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现有的中医内科叩诊器具叩击之后,凭借经验对检测位置进行推测判断,降低了叩诊的准确度;同时现有的中医内科叩诊器具,不能进行语音或者显示,进行提示。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1)现有的中医内科叩诊器具叩击之后,凭借经验对检测位置进行推测判断,降低了叩诊的准确度。
(2)现有的中医内科叩诊器具,不能进行语音或者显示,进行提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中医内科叩诊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中医内科叩诊装置,所述智能中医内科叩诊装置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左端固定有锤击体,锤击体下端固定有接触盘,连接杆右端固定有手柄;
锤击体中间位置设置有弹簧放置腔,弹簧放置腔中承装有弹簧;
弹簧上端与锤击体固定连接,弹簧下端固定有连接块;
弹簧放置腔左端设置有通道,通道下端固定有第二电动伸缩杆;
通道与弹簧放置腔之间挡板上开有长条通孔,长条通孔贯穿有第一电动伸缩杆;
第一电动伸缩杆输出杆插接在连接块开有的矩形通孔中,第一电动伸缩杆另一端与第二电动伸缩杆端部焊接;
接触盘底侧嵌装有振动传感器,接触盘中间设置有通孔。
进一步,所述连接杆设置有杆体,杆体上设置有控制盒、显示屏和扬声器。
进一步,所述控制盒内部设置有芯片和蓄电池。
进一步,所述手柄设置有壳体,壳体上开有卡槽和移动通道;
壳体内部套接有内杆,内杆上焊接有拨动块。
进一步,所述拨动块上通过滑道滑接有竖向移动卡块。
进一步,所述连接块下端固定有橡胶头。
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伸长,对弹簧进行压缩;当第二电动伸缩杆的长度达到一定值时;第一电动伸缩杆收缩,使第一电动伸缩杆输出杆抽出连接块;由于弹簧的恢复力,使橡胶头对检测部位进行叩击;同时通过振动传感器采集振动信号,提高了叩诊的准确度。
本实用新型在杆体上设置有控制盒、显示屏和扬声器,用以显示或者提示检测信息。
本实用新型在控制盒内部设置有芯片和蓄电池,为整体装置提供电能,同时控制整体装置。
本实用新型在壳体内部套接有内杆,内杆上焊接有拨动块,调整手柄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在拨动块上通过滑道滑接有竖向移动卡块,对内杆在壳体中的位置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块下端固定有橡胶头,避免检测部位出现损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中医内科叩诊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锤击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触盘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锤击体;2、接触盘;3、连接杆;4、手柄;5、通道;6、弹簧;7、弹簧放置腔;8、第一电动伸缩杆;9、连接块;10、橡胶头;11、第二电动伸缩杆;12、通孔;13、振动传感器;14、杆体;15、控制盒;16、显示屏;17、扬声器;18、壳体;19、内杆;20、卡槽;21、拨动块;22、竖向移动卡块;23、移动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中医内科叩诊装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对整体装置进行操作。本实用新型在连接杆3左端固定有锤击体1,锤击体1下端固定有接触盘2;并且在连接杆3右端固定有手柄4,用以握持。
如图2所示,为了自动对检测部位进行叩击;本实用新型中锤击体1中间位置设置有弹簧放置腔7,弹簧放置腔7中承装有弹簧6;弹簧6上端与锤击体1周定连接,弹簧6下端固定有连接块9,连接块9下端固定有橡胶头10。弹簧放置腔7左端设置有通道5,通道5下端固定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1;通道5与弹簧放置腔7之间挡板上开有长条通孔,长条通孔贯穿有第一电动伸缩杆8;第一电动伸缩杆8输出杆插接在连接块9开有的矩形通孔中,第一电动伸缩杆8另一端与第二电动伸缩杆11端部焊接。第二电动伸缩杆11伸长,对弹簧6进行压缩;当第二电动伸缩杆11的长度达到一定值时;第一电动伸缩杆8收缩,使第一电动伸缩杆8输出杆抽出连接块9;由于弹簧6的恢复力,使橡胶头10对检测部位进行叩击。
如图3所示,为了在叩击之后,及时获取振动信号。本实用新型在接触盘2底侧嵌装有振动传感器13,其中,振动传感器13在市场上可购得;同时在接触盘2中间设置有通孔12,用以实现橡胶头10通过。
如图4所示,为了实现对整体装置进行控制;本实用新型连接杆3设置有杆体14,杆体14上设置有控制盒15、显示屏16和扬声器17;控制盒15内部设置有芯片和蓄电池;芯片在市场上可以购得,为现有器件,具备显示、发音、接受振动信号和控制电动伸缩杆功能的即可。其中,显示屏16为触摸式。
如图5所示,为了调整手柄的长度,方便对整体装置进行调整。本实用新型中手柄4设置有壳体18,壳体18上开有卡槽20和移动通道23;壳体18内部套接有内杆19,内杆19上焊接有拨动块21,拨动块21上通过滑道滑接有竖向移动卡块22。当需要调整手柄4的长度时,改变内杆19在壳体18中的位置,将竖向移动卡块22卡入到卡槽20中,对位置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将锤击体1放置在需要叩诊的位置,通过显示屏16对第一电动伸缩杆8和第二电动伸缩杆11进行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11伸长,对弹簧6进行压缩;当第二电动伸缩杆11的长度达到一定值时;第一电动伸缩杆8收缩,使第一电动伸缩杆8输出杆抽出连接块9;由于弹簧6的恢复力,使橡胶头10对检测部位进行叩击。叩击之后,利用振动传感器13采集振动信号;同时振动信号呈现在显示屏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的具体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智能中医内科叩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中医内科叩诊装置设置有:
连接杆;
连接杆左端固定有锤击体,锤击体下端固定有接触盘,连接杆右端固定有手柄;
锤击体中间位置设置有弹簧放置腔,弹簧放置腔中承装有弹簧;
弹簧上端与锤击体固定连接,弹簧下端固定有连接块;
弹簧放置腔左端设置有通道,通道下端固定有第二电动伸缩杆;
通道与弹簧放置腔之间挡板上开有长条通孔,长条通孔贯穿有第一电动伸缩杆;
第一电动伸缩杆输出杆插接在连接块开有的矩形通孔中,第一电动伸缩杆另一端与第二电动伸缩杆端部焊接;
接触盘底侧嵌装有振动传感器,接触盘中间设置有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中医内科叩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设置有杆体,杆体上设置有控制盒、显示屏和扬声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智能中医内科叩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内部设置有芯片和蓄电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中医内科叩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设置有壳体,壳体上开有卡槽和移动通道;
壳体内部套接有内杆,内杆上焊接有拨动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智能中医内科叩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块上通过滑道滑接有竖向移动卡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中医内科叩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下端固定有橡胶头。
CN202022458965.9U 2020-10-25 2020-10-25 一种智能中医内科叩诊装置 Active CN2137875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58965.9U CN213787513U (zh) 2020-10-25 2020-10-25 一种智能中医内科叩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58965.9U CN213787513U (zh) 2020-10-25 2020-10-25 一种智能中医内科叩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87513U true CN213787513U (zh) 2021-07-27

Family

ID=76962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58965.9U Active CN213787513U (zh) 2020-10-25 2020-10-25 一种智能中医内科叩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875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569422A3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sensory speech enhancement on a mobile device
EP1247488A4 (en) BIOLOGICAL INFORMATION COLLECTION DEVICE COMPRISING A CLOSED PNEUMATIC SOUND SENSOR
WO2020142278A1 (en) Electronic stethoscope with accessories
US6735315B1 (en) Electric artificial larynx
CN105496447B (zh) 具有主动降噪和辅助诊断功能的电子听诊器
CN213787513U (zh) 一种智能中医内科叩诊装置
US7285098B2 (en) Device for medical percussion
CN201877115U (zh) 一种无噪音仿真二胡琴
CN201775637U (zh) 吸附式电子听诊器
CN206649885U (zh) 乐器学习的辅具
CN201039997Y (zh) 一种多功能电子听诊器
CN216249582U (zh) 一种叩诊音收集放大装置
CN206333906U (zh) 一种带记录功能的电子听诊器
CN207280586U (zh) 一种声乐训练胸腔共鸣测试仪
CN113409809A (zh) 语音降噪方法、装置及设备
CN209315899U (zh) 一种普外科用听诊器
CN209884205U (zh) 一种小儿神经内科检查叩诊装置
KR200177946Y1 (ko) 전자식 청진기
CN111599329B (zh) 一种交互式电子扬琴及交互方法
CN211985495U (zh) 一种中医内科专用叩诊装置
CN216391417U (zh) 一种集成有拾音扩音设备的古琴
CN204995509U (zh) 一种内科专用便捷型叩诊器
CN204423894U (zh) 一种校音器
KR200325515Y1 (ko) 스피커 내장형 무선청진기
CN215536411U (zh) 一种冲击波治疗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