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85871U - 一种具有灯光效果的吹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灯光效果的吹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85871U
CN213785871U CN202021964469.4U CN202021964469U CN213785871U CN 213785871 U CN213785871 U CN 213785871U CN 202021964469 U CN202021964469 U CN 202021964469U CN 213785871 U CN213785871 U CN 2137858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wall
air
hair
hair dr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6446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喻金明
吴景
赵威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Lexi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Lexi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Lexi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Lexi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6446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858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858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858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And Drying H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灯光效果的吹风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形成空气通路,在空气通路内配置风扇单元,所述吹风机还包括加热器、设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引导空气通路中气流的内部壁,所述内部壁靠近空气出口的一端设有透光的端部壁,所述内部壁与所述端部壁之间限定出一筒状的容纳空间,所述加热器设于所述容纳空间之外,所述容纳空间内设有灯光组件,所述风扇单元包括驱动其工作的电机,所述电机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以使所述灯光组件设于所述电机与所述端部壁之间,所述灯光组件的显示面与所述端部壁对应且所述端部壁覆盖所述灯光组件,解决了现有吹风机中因为风道中设置有加热器,使得吹风机在不便于设置灯光组件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灯光效果的吹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头发护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灯光效果的吹风机。
背景技术
吹风机能够吹干、护理、造型头发,备受爱美人士的青睐,由于吹风机行业的快速发展,用户不仅关注吹风机的性能,还会关注吹风机整体的美观,而在吹风机上设置指示灯,用于装饰吹风机或者指示吹风机的吹风信息会使得吹风机变得更加好看,但是传统吹风机通常具有加热装置,气流会被加热装置加热后从出风口吹出,当在出风口位置处设置灯光组件时,因为热的气流会对灯光组件的稳定工作产生影响,甚至会使得灯光组件损坏,所以灯光组件需要做多层隔热,结构复杂,且多层隔热会占据气流通路的空间,且当灯光组件的面积较大时,需要对灯光组件做更大面积的隔热,会严重占据气流通道的空间,使得吹风机的风量减小,影响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灯光效果的吹风机,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解决了现有吹风机中因为风道中设置有加热器,而加热器会产生热气流会对灯光组件的正常工作产生干涉,使得吹风机中不便于设置灯光组件,更不便于设置面积较大的灯光组件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灯光效果的吹风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形成空气通路,在空气通路内配置风扇单元,在空气通路的下游端部设置排出空气的空气出口,所述风扇单元引导气流由所述空气出口吹出;所述吹风机还包括加热器、设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引导空气通路中气流的内部壁,所述内部壁靠近空气出口的一端设有透光的端部壁,所述内部壁与所述端部壁之间限定出一筒状的容纳空间,所述加热器设于所述容纳空间之外,所述容纳空间内设有灯光组件,所述风扇单元包括驱动其工作的电机,所述电机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以使所述灯光组件设于所述电机与所述端部壁之间,所述灯光组件的显示面与所述端部壁对应且所述端部壁覆盖所述灯光组件。
好处是,内部壁与端部壁形成为筒状的容纳空间,灯光组件设于容纳空间内部,电机设于筒状空间内且与端部壁将灯光组件夹设在其两者之间,使得电机起到类似于容纳空间的盖的作用,即灯光组件设置于容纳空间中时处于相对密封的状态,且将加热器设于容纳空间的外部,从而减少空气通路中的热气流对灯光组件的干涉,使得灯光组件的工作更加稳定、可靠,且吹风机因为设置有灯光组件,一方面能够对吹风机的吹风状态起到指示作用,使用户能够更方便的看到吹风机的工作状态,另一方面灯光组件起到装饰作用,使吹风机整体比较美观。
优选的,所述灯光组件在所述空气出口处的投影面积至少大于或等于所述电机的横截面面积。
好处是,由于电机在吹风机中属于体积较大的结构件,当电机距离空气出口较近时,用户通过空气出口很容易看到电机而影响吹风机的美观性,当灯光组件在空气出口处的投影面积大于或等于电机的横截面积时,使灯光组件在空气出口处将电机遮蔽,避免被用户直接观察到,同时使得灯光组件的面积较大,对吹风机的吹风状态起指示作用时,显示效果更好,使用户能直观的观察到当前吹风状态。
优选的,所述加热器与所述灯光组件错位布置且所述灯光组件位于所述内部壁的端部。
好处是,灯光组件与加热器错位布置,使加热器产生热量的部位与灯光组件非对应设置,即加热器产生的热量非直接辐射至灯光组件上,从而减少加热器对灯光组件正常工作的干涉,使灯光组件的工作更加稳定,将灯光组件设于内部壁的端部时,使得灯光组件设置于更靠近空气出口的位置处,进而由灯光组件产生的光传播路径最短,使得灯光组件的显示效果更好,并且在装配上更具有优势。
优选的,所述灯光组件包括用于产生光的发光组件和传导光的导光件,所述导光件横跨所述内部壁设置,所述导光件其中一侧覆盖所述发光组件,另一侧与所述端部壁至少部分贴紧。
好处是,导光件横跨内部壁使导光件的面积尽可能覆盖容纳空间的横截面,使得光在传播过程中需经过导光件对光引导,同时导光件横跨内部壁便于将导光件固定于内部壁中,导光件覆盖发光组件使发光组件产生的光需经过导光件传递至外部,而导光件与端部壁至少部分贴紧,一方面考虑到安装,贴紧设置能节省安装空间;另一方面减少光传播过程中需经过的介质,从而减少光的折射,使端部壁上呈现的灯光效果更好。
优选的,所述导光件的透光度大于所述端部壁的透光度。
好处是,灯光组件产生的光需要穿过端部壁照射到吹风机外部被用户观察,所以端部壁需要具备一定的透光度,由于灯光组件包括发光组件和导光件,使得发光组件产生的光需要依次穿过导光件和端部壁,所以导光件的透光度大于端部壁的透光度,使发光组件产生的光能顺畅的穿过导光件和端部壁,从而在端部壁上呈现的灯光效果更好。
优选的,所述导光件背离所述端部壁的一侧包括聚光部,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光源,所述聚光部与所述光源大体对应。
好处是,由于光源产生的光通常具有发散性,传递至端部壁上的显示效果较差,聚光部可将发散的光聚集为一定的形状,使得在该形状上形成的灯光更明亮,当光传递至端部壁时,从而与周围形成较为强烈的明暗对比,对视觉冲击较大,使得吹风机更加美观,且用作指示灯时,指示效果更明显,而光源与聚光部大体对应,使光源产生的光尽可能多的被聚光部聚集后呈现在端部壁上使灯光效果更明显。
优选的,所述光源至少具有4个,且相邻所述光源之间圆心角大体相同。
好处是,光源产生的光具有发散性,使得光源中心处的光较强,边缘处的光较弱,当光源设置数量过少时,会使端部壁上形成亮度不等的光斑,使得灯光组件的指示效果较差,当光源数量大于或等于4个时,相邻光源之间的间距较小,相邻光源边缘处的光会重叠,使得发光组件产生的光大体比较均匀,传播至端部壁上的灯光效果会更好,而相邻光源之间的圆心角大体相同,使所有光源呈环形阵列排布,进而端部壁上显示的光更加均匀,吹风机更加美观。
优选的,所述聚光部为锯齿结构。
好处是,根据光的折射定律,锯齿结构使得聚光部由若干互为镜像的斜面首尾相连构成,而导光件的另一面为平面,使得光线由聚光部其中一斜面射入由导光件另一面射出时,光线的方向会产生改变,由于相邻斜面为镜像排布,使得光线从导光件另一面射出时会存在相交的光线,而相交的光线会使得在端部壁上呈现的灯光效果会更强,指示作用更优异。
优选的,所述发光组件与所述导光件之间的间距为H,其中,1mm≤H≤10mm。
好处是,当发光组件在工作时,会使发光组件产生热量,当发光组件与导光件之间间距过小时,即H<1mm,发光组件上产生的热量会作用于导光件上,当导光件是塑料等受热易变软的材料时,会使导光件的结构甚至导光性能产生影响;当发光组件与导光件之间间距过大时,即H>10mm时,一方面发光组件产生的光传递至导光件上时距离比较远,使得传递至导光件上的光较弱,进而在端部壁上呈现的灯光效果较弱,导致吹风机的使用体验较差,另一方面会使得灯光组件的体积较大,需要更大空间安装灯光组件,从而导致吹风机的体积增大,影响吹风机的美感,而当1mm≤H≤10mm时,能够在保证吹风机具有合适安装空间的前提下灯光组件的灯光效果最优。
优选的,所述吹风机还包括遮光件,所述遮光件设于所述导光件与所述端部壁之间。
好处是,遮光件使得端部壁上形成的灯光效果具有一定的形状,可以使端部壁上形成特定的显示图案,同时端部壁上对应遮光部的区域相对较暗,而对应灯光组件的区域相对较亮,这种亮暗对比会使得相对较亮的区域更加明显,从而使灯光组件在端部壁上呈现的灯光效果会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吹风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吹风机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吹风机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吹风机中锥形风道的形状示意图;
图5为吹风机中发热丝的形状示意图;
图6为水离子吹出口的形状示意图;
图7为气流通路与水离子通路的位置关系图;
图8为吹风机主体外壳与手柄外壳连接爆炸示意图;
图9为图2中B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连接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灯光组件安装在内部壁中装配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12为图2中A部放大示意图;
图13为吹风机主体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导光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C部放大示意图;
图16为导光件的光线传播路径示意图,
其中:1、壳体;101、空气出口;111、内部壁;112、端部壁;120、筒体;121、支架;122、发热丝;130、水离子发生器;131、水离子吹出口;132、空气导入路径;14、第一壳体;141、第一装配孔;142、配合槽;15、第二壳体;151、第二装配孔;16、风扇单元;17、电机;18、电机支架;19、灯光组件;191、发光组件;192、导光件;193、遮光件;194、聚光部;195、入射光;196、出射光;197、入射面;198、出射面;2、手柄外壳;21、外壳体;22、内壳体;3、连接颈;31、外沿部;32、柱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进行具体描述:
如图1、2和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吹风机,在壳体1内部形成空气通路,在空气通路内配置风扇单元16,在空气通路的下游端部设置排出气流的空气出口101,所述空气通路至少包括一锥形区段,所述锥形区段从壳体1内部延伸至所述空气出口101,且所述锥形区段起始端的截面积大于锥形区段终止端的截面积。
如图2所示,其中,空气通路为气流流经的通道,即风扇单元16引导气流流经空气通路,通过空气出口101排出吹风机外部,但是本例并不限定空气入口的设置位置,只要空气入口与空气出口101之间能够形成空气通路即可,即空气入口可以开设在吹风机的任意部位,例如:手柄或风筒本体。
如图2和4所示,其中,空气通路至少包括一锥形区段,会使得当气流流经该锥形区段时,气流会被压缩,当气流流出该锥形区段时,被压缩的气流会产生瞬间的扩散,使得吹风机吹出的气流的风速和风压更高,进而吹干头发的效率更高,即普通的电机17也能实现吹风机具有更高的风压和风速,具体的,本例中空气通路中并不限定锥形区段的数量,即空气通路可以具有一个锥形区段,也可以设置多个锥形区段,当具有一个锥形区段时,锥形区段从壳体1内部延伸至所述空气出口101,即锥形区段的起始端远离空气出口101设在壳体1内部的位置,而锥形区段的终止端设在靠近空气出口101的位置,锥形区段起始端的截面积大于锥形区段终止端的截面积,使得锥形区段具有向空气出口101收缩的趋势,从而使流出锥形区段的气流被压缩后由空气出口101吹出吹风机;当具有多个锥形区段时,本例并不限定多个锥形区段之间的位置关系,即多个锥形区段可以依次水平设置在空气通路中,多个锥形区段也可以并排设置在空气通路中,但是与空气出口101连接的一个或多个锥形区段起始端的截面积大于锥形区段终止端的截面积,使得最终流出空气出口101的气流被压缩。
如图2所示,其中,所述壳体1内设有用于引导所述空气通路中气流的内部壁111,所述空气通路形成于所述内部壁111和壳体1之间,所述内部壁111靠近所述空气出口101处呈喇叭状,具体的,内部壁111靠近空气出口101处呈喇叭状可以使由内部壁111与壳体1之间限定的空间向空气出口101的方向收缩,当气流流经此空间时使气流被压缩,当气流吹出该锥形区段时,被压缩的气流会瞬间的扩散,使得吹风机吹出的气流的风速和风压更高,吹干头发的效率更高,本例中使得空气通路的截面形状为大体梯形结构,即空气下游端对应梯形的短边,空气上游端对应梯形的长边,且长边与短边之间的侧边为非平行设置,同时侧边可以为直线,也可以为曲线,由于内部壁111呈喇叭状,当外壳为圆柱形时也能形成锥形区段,使得吹风机的外形更加美观。
如图2所示,其中,所述内部壁111与所述壳体1共同限定所述空气通路,具体的,壳体1的内壁与内部壁111的外壁之间限定的供气流流经的空间称之为空气通路,使得壳体1内壁和内部壁111的外壁对气流进行导向,降低了气流在空气通路中的损失,使得吹风机风量更大,吹干头发的效率更高。
如图2所示,其中,所述壳体1内还设有绕所述内部壁111设置的筒体120,所述内部壁111与所述筒体120共同限定所述空气通路,具体的,筒体120将壳体1与内部壁111之间的空间分隔为两部分,本例优选的将筒体120的内壁与内部壁111的外壁之间的空间限定为空气通路,同时,筒体120绕设内部壁111,使得筒体120与内部壁111之间限定的空气通路为环形空气通路,更容易形成锥形区段,本例中优选的空气通路中的锥形区段由大体水平的内部壁111和向出风口倾斜的筒体120共同限定形成,使得锥形区段起始端的高度F大于锥形区段终止端的高度f,如图4中(a)所示,进而锥形区段起始端的面积大于锥形区段终止端的面积,锥形区段向空气出口101收缩,使得气流流经锥形区段时被压缩,吹出空气出口101时风压更大,吹干头发效果更好。
可以理解的,空气通路中锥形区段由大体水平的筒体120和向出风口倾斜的内部壁111共同限定形成,使得锥形区段起始端的高度F大于锥形区段终止端的高度f,如图4中(b)所示。
可以理解的,空气通路中锥形区段由向出风口倾斜的筒体120和内部壁111共同限定形成,使得锥形区段起始端的高度F大于锥形区段终止端的高度f,如图4中(c)所示。
如图2所示,其中,所述壳体1内还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风扇单元16的电机支架18,所述电机支架18具有筒状外壁和风道,所述筒体120与所述筒状外壁相抵靠,所述风扇单元16工作时,外部气流经过所述风道进入所述空气通路并从所述空气出口101吹出,具体的,使得风扇单元16与电机支架18装配为整体结构,便于安装及拆卸,电机支架18包括筒状外壁和风道,风道用于将风扇单元16吹出的气流引导至吹风机内部,筒状外壁的内部包括安装电机17的电机槽,电机17的输出轴穿过电机槽的端部壁112与风扇连接,本例中风道为由自电机槽的外表面延伸至筒状外壁的内表面的若干扇叶状结构件组成,扇叶状结构件一方面引导气流由其之间的间隙自由穿过,另一方可以起到连接筒状外壁与电机槽的作用,电机支架18安装于壳体1内部,由于筒体120设置于壳体1内部,所以电机支架18安装于筒体120内部,且筒体120与筒状外壁相抵靠,一方面降低风扇单元16在高速运转时电机支架18产生晃动以及筒体120和筒状外壁产生晃动时由于摩擦产生的噪音,同时能够更好的将电机支架18限位安装于筒体120内部。
如图2所示,其中,所述空气通路内还配置有加热器,所述内部壁111包括呈柱状的第一区段和呈喇叭状的第二区段,所述加热器绕制于所述第一区段,所述第二区段与所述外壳之间限定挤压出风区段,具体的,加热器用以使流经其的冷气流转化为热气流,加热器可以为连接热源的导热金属丝,也可以直接为能够产生热量的装置,本例优选的加热器包括连接热源的发热丝122,发热丝122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即发热丝122可以根据使用场景的要求弯折为任意形状,使得发热丝122可以绕设在第一区段上设置,有利于简化加热器的结构,降低制造加工难度和成本,并且因为气流是沿着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依次流经,可以使得冷气流经过加热后由第二区段压缩而增压,使得吹风机吹出的热气流具有更高的风压和风速,吹干头发的效率更高,本例中挤压出风区段含义为该区段能够对流经其的气流进行挤压,使气流流出时具有更高的风压及风速,所以挤压出风区段包含锥形区段。
如图2所示,其中,所述内部壁111还包括横跨所述第二区段的端部壁112,所述端部壁112向风扇单元16所在的位置内凹,具体的,使得端部壁112将内部壁111形成的筒形结构内的结构件遮蔽,避免被用户直接观察到而影响吹风机的美观。
如图2所示,其中,所述吹风机还包括出风网,所述出风网设置在所述空气出口101处,所述出风网对应所述端部壁112处设置通孔,所述端部壁112装配于所述通孔处,具体的,通过出风网的设置,防止用户从外部触及内部加热器或带电部件等,满足安规要求;其中通孔的设置位置与端部壁112在空气出口101处的位置相匹配,通过端部壁112与通孔的设置,使得在空气出口101处获得环形气流,环形气流带动端部壁112处的气流,形成柱状的被动气流,这样到达头发表面的气流为环形的主动热气流和由环形主动气流包围的柱状被动冷气流,两股气流的风压不同,作用于头发的力度不同,具有按摩头皮和降低热点的作用。
其中,所述第一区段与所述第二区段过渡处设有加强筋(图中未示出),具体的,因为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的直径不同,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之间连接处的稳定性较差,设置加强筋可以使得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之间的连接处更加牢固且可靠。
如图2所示,其中,所述风扇单元16包括风扇和驱动所述风扇旋转的电机17,所述电机17伸入所述内部壁111内部,且所述电机17与内部壁111相抵靠,具体的,电机17安装在电机支架18上,风扇也安装在电机支架18中,且电机17与风扇分别设于电机支架18的两侧,同时电机17的另一端深入内部壁111内部,便于安装,且不占据空气通路的空间,使得气流穿过空气通路更加顺畅,通过内部壁111与电机17相抵靠,能够降低电机17的振动产生的共振,降低用户能够感受到的振动,用户的使用体验更好。
如图2和7所示,其中,在壳体1内还设置与空气通路分开的水离子通路,在水离子通路中设置生成水离子的水离子发生器130,在水离子通路的下游端部设置水离子吹出口131,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将所述空气通路和水离子通路分隔开的筒体120,所述筒体120围绕所述加热器,所述水离子发生器130设于所述筒体120与壳体1之间,所述壳体1呈柱形。
其中,水离子通路与空气通路分开,是为了避免水离子发生器130产生的水离子被空气通路中的热气流损耗而影响吹风机护理头发的效果,本例中水离子通路设于空气通路的侧部,使得水离子通路中水离子受空气通路的影响最小,可以理解的,空气通路也可以环绕水离子通路设置,或水离子通路也可以环绕空气通路设置,同时水离子吹出口131的位置与水离子通路的位置匹配,即水离子通路中与水离子发生器130相对的位置开设有水离子吹出口131,使水离子发生器130至水离子吹出口131的距离尽可能缩短,避免水离子发生器130产生的水离子由于通道过长而发生损耗。
如图2和7所示,其中,筒体120分隔水离子通路与空气通路,本例中筒体120的外壁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设有水离子通路,而筒体120的内部设有空气通路,所以筒体120内部设置有加热器,使得当冷气流流经筒体120时可以被加热为热气流。
如图1所示,其中,壳体1呈柱形,使得吹风机整体的外观简洁且美观,本例中柱形可以合理的解释为圆柱、方柱等具有一定长度的立体结构件,本例优选的实施例采用圆柱结构,可以理解的,当壳体1采用除圆柱外其他柱形结构时,仅需略微调整内部结构件的布置,也能实现本例的好处。
其中,所述筒体120具有向所述加热器的轴线方向下沉的沉台,所述水离子发生器130设于所述沉台上,具体的,本例中沉台用于安装水离子发生器130,本例并不限定沉台的形状,但是沉台的形状至少应该覆盖水离子发生器130,从而不会影响圆柱形壳体1的形状,本例优选的筒体120具有沉台的截面形状为“D”形,竖直的边对应为沉台位置用于安装水离子发生器130,当然沉台还可设置为其他形状,只要能够安装水离子发生器130即可。
如图2所示,其中,所述加热器包括支架121和绕制在支架121上的发热丝122,所述发热丝122对应所述沉台处的区段呈直线型,具体的,支架121用于支撑发热丝122,使得发热丝122悬空设置于支架121上,避免发热丝122直接接触在内部壁111上,从而导致发热丝122产生的热量被分散传递至内部壁111上从而不能将气流加热到合适的温度,同时避免内部壁111的内部空间温度过高而损害设于内部壁111内部的结构件,发热丝122在沉台处呈现直线,其直线部分与水离子发生器130对应,避免水离子发生器130产生的水离子被吹风机的热风蒸发掉,进而水离子的损失量更小。
如图5所示,其中,所述发热丝122呈D型绕制在所述支架121上,具体的,使得发热丝122直线段部分对应安装有水离子发生器130,使得吹风机不需要在其中一侧部单独凸起部分设置水离子发生器130,使得吹风机整体的美观度降低。
如图3所示,其中,所述筒体120的截面形状呈D形,具体的,筒体120为“D”形,使得筒体120水平段与曲面的壳体1内壁之间会形成一个安装空间,此安装空间用于安装水离子发生器130,同时筒体120可以将空气通路与水离子发生器130分隔开,避免空气通路中的热气流对水离子发生器130产生的水离子浓度产生影响。
如图1和2所示,其中,所述筒体120的端部设有水离子吹出口131,所述水离子组件的离子发射针朝向所述水离子吹出口131设置,具体的,本例中筒体120的端部为筒体120朝向出风口的一端,使得水离子吹出口131朝向出风口设置,即当吹风机引导气流由空气出口101吹干头发时,水离子吹出口131中产生的水离子同样能够作用于头发,使得吹干的头发更加柔顺。
其中,所述水离子发射针具有至少两个,且排布方向垂直于所述空气出口101边缘的其中一点与空气出口101中心的连线,具体的,因为水离子浓度与水离子发射针的数量呈正相关,所以当水离子发射针至少具有两个时,使得产生的水离子浓度更高,进而头发更加柔顺,但是当水离子发射针的数量较多时,虽然产生的水离子浓度更高,但是会使得水离子发生器130的体积较大,进而占据较大的安装空间,从而压缩空气通路的空间,导致吹风机的吹风量变小,影响吹风机吹干头发的效率,本例中优选的将水离子发射针设置为两个,能够在提高水离子产生浓度的同时不会使得水离子发生器130的体积过大,避免吹风机的吹风效率降低;两根水离子发射针的排布方向垂直于空气出口101中心一点至其边缘一点的连线,使得两根水离子发射针呈横向布置,使得水离子发生器130在占据较小空间的同时产生更大的水离子浓度,进而使吹风机护理头发效果更好。
如图6所示,其中,所述空气出口101边缘的其中一点与空气出口101中心的连线为方向X,垂直于所述空气出口101边缘的其中一点与空气出口101中心的连线为方向Y,所述水离子吹出口131在方向Y上的长度大于其在方向X上的长度,具体的,因为沉台横截面上方向X的长度大于沉台横截面上方向Y的长度,所以将水离子吹出口131在方向Y上的长度大于其在方向X上的长度,使得水离子吹出口131为条形,本例优选的水离子吹出口131为跑道圆形,由于其跨度较大,进而使得吹风机吹出的水离子的吹出范围较宽。
如图7所示,其中,在所述水离子发生器130的上游侧设置有连接于所述空气通路的、使流过所述空气通路内的气流的一部分流入到所述水离子通路中的空气导入路径132,具体的,空气导入路径132为气流进入水离子通路的流动路径,所以空气导入路径132必然存在使气流进入水离子通路的气流导入口,本例中气流导入口与水离子通路之间的气流路径可被认为是空气导入路径132,当空气通路与水离子通路之间通过气流导入口连接时,则气流导入口即为空气导入路径132;同时,本例中空气导入路径132设置于水离子发生器130的上游端,便于气流穿过水离子发生器130能够携载水离子吹出吹风机,使得吹干的头发较为柔顺。
如图7所示,其中,所述空气导入路径132的入口位于所述加热器的上游,具体的,空气导入路径132的入口即为气流导入口,将气流导入口设于加热器的上游端时,使得进入空气通路中的气流在未加热前会被分隔为两部分,一部分气流沿着空气通路朝向下游的加热器移动;另一部分气流穿过气流导入口朝向下游的水离子发生器130移动,使得被加热后的气流不会进入水离子通路中,避免热的气流使水离子蒸发而使水离子发生器130产生的水离子浓度损耗,从而影响吹风机的头发护理效果。
如图8所示,其中,所述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4和套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4外部的第二壳体15,所述第一壳体14的侧部开设第一装配孔141,所述第二壳体15的侧部开设第二装配孔151,所述第一装配孔141与所述第二装配孔151具有重合区域;所述吹风机还包括手柄外壳2和连接颈3,所述连接颈3的一端贯穿所述重合区域且与所述第一壳体14的内壁配合,另一端与所述手柄外壳2配合,连接颈3便于将手柄与本体连接的更加牢靠。
其中,壳体1内设有风扇单元16和电机17等结构件,而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4和第二壳体15,第二壳体15套设于第一壳体14的外部,使得吹风机具有双层外壳,其中第一壳体14上开设有第一装配孔141,而第二壳体15上开设有第二装配孔151,第一装配孔141与第二装配孔151用于将手柄固定连接于壳体1侧部,具体的,手柄包括手柄外壳2,第一装配孔141与第二装配孔151具有重合区域,连接颈3穿过重合区域与手柄外壳2连接,所以重合区域的形状与连接颈3的截面形状匹配,使得连接颈3穿过重合区域时连接颈3的侧壁与重合区域的侧壁之间具有较小间隙,进而使手柄外壳2与壳体1的安装更加可靠且牢固。
如图8所示,其中,连接颈3起到连接手柄外壳2与壳体1的作用,所以连接颈3的其中一端与手柄外壳2的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壳体14的内侧壁贴紧配合本例只是举出了连接颈3与手柄外壳2和壳体1之间连接关系中最优的一种,当然连接颈3与手柄外壳2和壳体1之间还可以通过其他的现有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壳体15为金属材质,具体的,当第二壳体15为金属材质时,使得吹风机的整体造型具有金属质感,从而吹风机更加美观;同时,第一壳体14也可以不采用金属材质,使得吹风机整体在具有金属质感的同时,能够尽可能的节省成本,并且使吹风机的整体质量较轻,使用体验更好,本例优选的第二壳体15为金属材质,第一壳体14为有机材质,能够在吹风具有金属质感的同时,减轻吹风机的重量,节约成本。
如图2和9所示,其中,所述第一装配孔141的投影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装配孔151的投影面积,具体的,当第一装配孔141的投影面积大于第二装配孔151的投影面积时,且连接颈3与第一壳体14贴紧配合时,连接颈3与第一壳体14之间的接触面较小,并且还会使得连接颈3与第二壳体15之间留有与第一壳体14厚度相同的间隙,当连接颈3受到一定拉力时,容易使得连接颈3与第一壳体14之间的配合失效,从而导致手柄与壳体1之间的连接失效,影响使用体验,当第一装配孔141的投影面积小于或等于第二装配孔151的投影面积时,能够更好的使得连接颈3与第一壳体14的内壁贴紧,使手柄外壳2与壳体1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可靠。
如图2和8所示,其中,所述连接颈3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手柄外壳2的中心轴线平行,具体的,使得连接颈3与手柄外壳2处于平行状态,便于连接颈3与手柄外壳2的安装,本例优选的连接颈3的中心轴线与手柄外壳2的中心轴线重合,使得连接颈3与手柄外壳2处于同一直线。
如图9和10所示,其中,所述连接颈3包括与所述第一壳体14配合的外沿部31,所述外沿部31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壳体14的内壁抵靠,具体的,外沿部31用于将连接颈3卡设于第一壳体14内,所以外沿部31的最小宽度应该大于第一装配孔141的最大宽度,使得外沿部31不能由第一装配孔141中穿过,本例优选外沿部31的形状与第一壳体14内侧壁的形状相匹配,即外沿部31与第一壳体14配合的面设计为弧形,匹配柱状的第一壳体14,当然外沿部31与第一壳体14配合的面也可以设计为其他形状,但是匹配第一壳体14的弧形设计的外沿部31为最优的方案,本例优选的连接颈3由外沿部31和设于外沿部31一侧的柱状部32组成,其中柱状部32与手柄外壳2配合连接,外沿部31的最小宽度大于柱状部32的最大宽度,且柱状部32的截面形状及尺寸与第一装配孔141的形状及尺寸相匹配,便于柱状部32贯穿过第一装配孔141从而与手柄外壳2连接。
如图9所示,其中,所述第一壳体14与所述外沿部31配合的部位开设有配合槽142,所述配合槽142的周缘与所述外沿部31的周缘配合,所述配合槽142的厚度与所述外沿部31的厚度大体相同,具体的,配合槽142用于使外沿部31卡设其内,配合槽142的周缘与外沿部31的周缘配合,即配合槽142的形状与外沿部31的形状大致相同,使得外沿部31更方便的装配于配合槽142内,配合槽142的厚度与外沿部31的厚度大体相同,使得外沿部31背离外壳的侧壁与第一壳体14的内侧壁大体处于同一面,从而便于在第一壳体14内安装其他结构件,避免在安装结构件过程中结构件与外沿部31因碰撞而在第一壳体14内发生卡壳,本例中大体/大致的含义为两者之间由于是装配连接的,允许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误差。
如图9所示,其中,所述配合槽142为阶梯槽,所述外沿部31与所述配合槽142配合的面为阶梯面,具体的,使得配合槽142与外沿部31之间采用阶梯配合,阶梯配合可以有效的避免外沿部31在配合槽142中滑动,使得手柄外壳2与壳体1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且可靠,不容易发生晃动。
如图2所示,其中,所述连接颈3背离所述壳体1的一端伸入所述手柄外壳2内部,具体的,将连接颈3伸入手柄外壳2内部,可以通过手柄外壳2将连接颈3遮蔽,从而避免被用户直接观察到。
所述连接颈3与所述壳体1的配合高度小于所述连接颈3与所述手柄外壳2的配合高度,具体的,使得连接颈3伸入所述手柄外壳2的长度大于连接颈3伸入壳体1中的长度,伸入手柄外壳2的长度较长可以使得连接颈3与手柄外壳2的固定更加可靠,避免出现松动或连接失效的现象,连接颈3伸入壳体1的长度较短可以更好的留出结构件的安装空间,进而便于将结构件安装于壳体1内。
如图8所示,其中,所述手柄外壳2包括内壳体22和套设于所述内壳体22外部的外壳体21,所述连接颈3与所述内壳体22配合连接,所述外壳体21至少覆盖所述连接颈3与所述内壳体22的连接部位,具体的,内壳体22用于与连接颈3连接,外壳体21用于套设在内壳体22外部,使得外壳体21可以将内壳体22及内壳体22与连接颈3之间的连接处遮蔽,避免被用户看到而影响使用吹风机整体的美观。
其中,所述连接颈3的最大高度小于所述壳体1的直径,具体的,传统吹风机直接从壳体1的侧壁开孔安装时,由于外沿部31的存在,会使得孔开的比较大,从而影响吹风机壳体1的强度,同时美观性大大降低,当连接颈3伸入壳体1内部安装时,仅需将外沿部31一侧的柱状部32贯穿壳体1伸入手柄外壳2内进行安装即可,所以壳体1上不需要开设较大的装配孔,使得吹风机整体的美观性较强,而连接颈3的最大高度小于壳体1的直径是便于将连接颈3从壳体1的其中一端伸入壳体1内部安装。
如图2、11和12所示,所述吹风机还包括加热器、设于所述壳体1内用于引导空气通路中气流的内部壁111,所述内部壁111靠近空气出口101的一端设有透光的端部壁112,所述内部壁111与所述端部壁112之间限定出一筒状的容纳空间,所述加热器设于所述容纳空间之外,所述容纳空间内设有灯光组件19,所述风扇单元16包括驱动其工作的电机17,所述电机17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以使所述灯光组件19设于所述电机17与所述端部壁112之间,所述灯光组件19的显示面与所述端部壁112对应且所述端部壁112覆盖所述灯光组件19。
如图11所示,其中,筒状的容纳空间包括内部壁111限定的侧部和端部壁112限定的底部,本例中筒状的容纳空间包括圆筒或方筒等具有闭合图形截面的筒体120结构,而灯光组件19设于容纳空间中且灯光组件19的显示面与端部壁112对应,因为端部壁112能够透光,使得由灯光组件19产生的光能够穿过端部壁112照射出去,本例中端部壁112为透光材质;容纳空间中与端部壁112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电机17,电机17伸入容纳空间内部,使得电机17与端部壁112之间设置有灯光组件19,而电机17起到容纳空间的盖的作用,使得灯光组件19设置于相对密封的容纳空间内,本例中相对密封指的是灯光组件19通过特定操作可以从容纳空间中取出,并非完全封死在容纳空间之内。
如图2所示,其中,加热器设置在容纳空间之外,使得内部壁111将灯光组件19与加热器分隔开,本例优选的加热器包括支架121和悬浮于内部壁111的外表面的发热丝122,即发热丝122悬浮于容纳空间之外,可通过支架121使发热丝122悬浮,即发热丝122与内部壁111之间设置有支撑发热丝122的支架121,避免发热丝122直接与内部壁111接触而对容纳空间内的灯光组件19正常工作产生干涉,影响使用体验。
可以理解,如果内部壁111为隔热性能比较好的材质时,加热器也可直接设于内部壁111的外侧,只需加热器产生的热量不会影响容纳空间内部的灯光组件19正常工作即可。
其中,灯光组件19一方面能够对吹风机的吹风状态起到指示作用,使用户能够更方便的看到吹风机的工作状态,另一方面灯光组件19起到装饰作用,使吹风机整体比较美观。
如图2所示,其中,所述灯光组件19在所述空气出口101处的投影面积至少大于或等于所述电机17的横截面面积,具体的,由于电机17在吹风机中属于体积较大的结构件,当电机17距离空气出口101较近时,用户通过空气出口101很容易看到电机17而影响吹风机的美观性,当灯光组件19在空气出口101处的投影面积大于或等于电机17的横截面积时,使灯光组件19在空气出口101处将电机17遮蔽,避免被用户直接观察到,同时灯光组件19起到对吹风机的吹风状态指示的作用,使用户直观的感受到当前吹风状态,用户体验更好。
如图2所示,其中,所述加热器与所述灯光组件19错位布置且所述灯光组件19位于所述内部壁111的端部,具体的,本例中错位布置为加热器与灯光组件19分别设于内部壁111的两侧,且两者设置于非同一条直线,尽可能的减少加热器产生的热量辐射至灯光组件19,避免对灯光组件19的正常工作产生干涉,而将灯光组件19设于内部壁111的端部时,使得灯光组件19设置于更靠近空气出口101的位置处,进而由灯光组件19产生的光传播路径最短,使得灯光组件19的显示效果更好,并且在装配上更具有优势,因为灯光组件19更靠近空气出口101,便于装配操作。
如图11和12所示,其中,所述灯光组件19包括用于产生光的发光组件191和传导光的导光件192,所述导光件192横跨所述内部壁111设置,所述导光件192其中一侧覆盖所述发光组件191,另一侧与所述端部壁112至少部分贴紧,具体的,发光组件191用于产生光,导光件192用于传导光,使光按照指定的方向射出,而导光件192横跨内部壁111便于将导光件192固定于内部壁111中,本例中横跨的含义为导光件192的周缘与内部壁111的内壁贴紧设置,导光件192覆盖发光组件191使发光组件191产生的光需经过导光件192传递至外部,而导光件192与端部壁112至少部分贴紧,一方面考虑到安装,贴紧设置能节省安装空间;另一方面减少光传播过程中需经过的介质,从而减少光的折射,使端部壁112上呈现的灯光效果更好。
其中,所述导光件192的透光度大于所述端部壁112的透光度,具体的,由于发光组件191产生的光需要依次穿过导光件192和端部壁112,所以导光件192的透光度需要大于端部壁112的透光度,使得光需要先穿过导光件192,再穿过端部壁112被用户观察到,如果导光件192的透光度小于端部壁112的透光度,当光穿过导光件192的时候会有一部分光不能穿透导光件192,使得射出导光件192的光的亮度较低,当光再次穿过端部壁112时,会进一步降低光的亮度,使得呈现在端部壁112上的光较弱,进而灯光效果较差,影响用户体验。
如图14所示,其中,所述导光件192背离所述端部壁112的一侧包括聚光部194,所述发光组件191包括光源(图中未示出),所述聚光部194与所述光源大体对应,具体的,导光件192的背离端部壁112的一侧包括聚光部194,即导光件192朝向发光组件191的一侧设有聚光部194,使得光由聚光部194进入导光件192中形成比较聚集的光线,受聚光部194形状的影响,聚集的光可以是一定的形状,使得在该形状上形成的灯光更明亮,当光传递至端部壁112时,从而与周围形成较为强烈的明暗对比,对视觉冲击较大,使得吹风机更加美观,且用作指示灯时,指示效果更明显,而光源与聚光部194大体对应,使光源产生的光尽可能多的被聚光部194聚集后呈现在端部壁112上使灯光效果更明显,由于光的照射具有发散性,光的亮度自中心向周缘逐渐减弱,所以当聚光部194与光源的中心错开时,光源的光依旧能够照向聚光部194,所以本例中光源与聚光部194大体对应的含义为,光源的中心可以与聚光部194对应,也可光源的中心与聚光部194错开设置,但是不论何种设置方式都需要保证光源产生的光至少部分能够照射向聚光部194,穿过导光件192在端部壁112上呈现出一定的灯光效果。
其中,所述光源至少具有4个,且相邻所述光源之间圆心角大体相同,具体的,光源产生的光具有发散性,使得光源中心处的光较强,边缘处的光较弱,当光源设置数量过少时,会使端部壁112上形成亮度不等的光斑,使得灯光组件19的指示效果较差,当光源数量大于或等于4个时,相邻光源之间的间距较小,相邻光源边缘处的光会重叠,使得发光组件191产生的光大体比较均匀,照射至端部壁112上的灯光效果会更好,而相邻光源之间的圆心角大体相同,使所有光源呈环形阵列排布,进而端部壁112上显示的光更加均匀,吹风机更加美观,本例中圆心角大体相同的含义为光源可能因为生产装配等误差具有微小的角度差异,只要不影响在端部壁112上呈现的灯光效果比较均匀的误差均是可被允许的,本例优选的光源为4个,且相邻光源之间的圆心角为90°,使得光源产生的光在端部壁112上更均匀,灯光效果会更好。
如图15和16所示,其中,所述聚光部194为锯齿结构,具体的,本例优选的聚光部194为锯齿结构,因为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光由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时,折射角γ小于入射角β,当光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γ大于入射角β,而聚光部194为具有固定形态的固体结构,相对于空气属于光密介质,而空气相对属于光疏介质,当入射光195进入导光件192中时,会发生两次折射,再由导光件192朝向端部壁112的一侧射出,由于聚光部194为锯齿状,即聚光部194由若干互未镜像的斜面组成,使得光的入射面197与出射面198为非平行设置,所以出射光196的方向与入射光195的方向会不同,由于相邻斜面为镜像排布,使得光线从导光件192另一面射出时会存在相交的出射光196,而相交的出射光196会使得在端部壁112上呈现的灯光效果会更强,指示作用更优异,本例优选的聚光部194的锯齿结构为在导光件192上形成的环形锯齿结构,使得发光组件191产生的光经过聚光部194在端部壁112上形成环形的聚集光环效果,使得吹风机的灯光效果更好。
可以理解的,为了实现在端部壁112上呈现特定的形状的聚集光效果,可以在导光件192背离端部壁112的一侧设置特定形状的锯齿结构的聚光部194,而特定形状不限于圆形、椭圆形、方形、多边形、不规则形状。
如图15和16所示,其中,所述聚光部194相邻锯齿之间夹角为α,其中,0°<α<180°。使得聚光部194为非平面,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当α=180°或α=0°时,聚光部194为平面结构,即光的入射面197与射出面198为平行平面,光穿透聚光部194进入导光件192时,由导光件192的另一面射出的光不会改变方向,呈现在端部壁112上为灯光效果较差;而0°<α<180°时,使得聚光部194由若干互为镜像的相邻斜面首尾相连形成,当光照在斜面上时,由于光的入射面197与射出面198非平行设置,光在射出导光件192时方向与光射入的方向不同,由于相邻斜面呈镜像布置,即相邻入射面197非平行设置,则光射出导光件192的方向会存在相交的光线,相交的光线呈现在端部壁112上会产生聚集的效果,使得端部壁112上呈现的灯光效果会更强,用户使用体验更好,例如α=60°、α=90°、α=103°、α=150°,经过试验,本例优选的α处于103°~104°时,灯光效果最理想。
如图12所示,其中,所述发光组件191与所述导光件192之间的间距为H,其中,1mm≤H≤10mm,具体的,当发光组件191在工作时,会使发光组件191产生热量,当发光组件191与导光件192之间间距过小时,即H<1mm,发光组件191上产生的热量会作用于导光件192上,当导光件192是塑料等受热易变软的材料时,会使导光件192的结构甚至导光性能产生影响;当发光组件191与导光件192之间间距过大时,即H>10mm时,一方面发光组件191产生的光传递至导光件192上时距离比较远,使得传递至导光件192上的光较弱,进而在端部壁112上呈现的灯光效果较弱,导致吹风机的使用体验较差,另一方面会使得灯光组件19的体积较大,需要更大空间安装灯光组件19,从而导致吹风机的体积增大,影响吹风机的美感,而当1mm≤H≤10mm时,能够在保证吹风机具有合适安装空间的前提下灯光组件19的灯光效果最优,例如H=3mm、H=5mm、H=8mm,本例优选的H=5mm。
如图11和13所示,其中,所述吹风机还包括遮光件193,所述遮光件193设于所述导光件192与所述端部壁112之间,具体的,遮光件193使得端部壁112上形成的灯光效果具有一定的形状,可以使端部壁112上形成特定的显示图案,同时端部壁112上对应遮光件193的区域相对较暗,而对应灯光组件19的区域相对较亮,这种亮暗对比会使得相对较亮的区域更加明显,从而使灯光组件19在端部壁112上呈现的灯光效果会更好,本例优选的遮光件193为圆形,进而使得端部壁112上相对较亮的区域为环形,使得端部壁112上形成环形的灯光效果,吹风机更加美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灯光效果的吹风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形成空气通路,在空气通路内配置风扇单元,在空气通路的下游端部设置排出空气的空气出口,所述风扇单元引导气流由所述空气出口吹出;
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机还包括加热器、设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引导空气通路中气流的内部壁,所述内部壁靠近空气出口的一端设有透光的端部壁,所述内部壁与所述端部壁之间限定出一筒状的容纳空间,所述加热器设于所述容纳空间之外,所述容纳空间内设有灯光组件,所述风扇单元包括驱动其工作的电机,所述电机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以使所述灯光组件设于所述电机与所述端部壁之间,所述灯光组件的显示面与所述端部壁对应且所述端部壁覆盖所述灯光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灯光效果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光组件在所述空气出口处的投影面积至少大于或等于所述电机的横截面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灯光效果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与所述灯光组件错位布置且所述灯光组件位于所述内部壁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灯光效果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光组件包括用于产生光的发光组件和传导光的导光件,所述导光件横跨所述内部壁设置,所述导光件其中一侧覆盖所述发光组件,另一侧与所述端部壁至少部分贴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灯光效果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的透光度大于所述端部壁的透光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灯光效果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背离所述端部壁的一侧包括聚光部,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光源,所述聚光部与所述光源大体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灯光效果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至少具有4个,且相邻所述光源之间圆心角大体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灯光效果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部为锯齿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灯光效果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与所述导光件之间的间距为H,其中,1mm≤H≤10mm。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灯光效果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机还包括遮光件,所述遮光件设于所述导光件与所述端部壁之间。
CN202021964469.4U 2020-09-09 2020-09-09 一种具有灯光效果的吹风机 Active CN2137858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64469.4U CN213785871U (zh) 2020-09-09 2020-09-09 一种具有灯光效果的吹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64469.4U CN213785871U (zh) 2020-09-09 2020-09-09 一种具有灯光效果的吹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85871U true CN213785871U (zh) 2021-07-27

Family

ID=76952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64469.4U Active CN213785871U (zh) 2020-09-09 2020-09-09 一种具有灯光效果的吹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858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31590A (zh) * 2022-01-29 2022-05-06 无锡睿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透光结构的吹风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31590A (zh) * 2022-01-29 2022-05-06 无锡睿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透光结构的吹风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785871U (zh) 一种具有灯光效果的吹风机
JP7386931B2 (ja) 光照射装置
TW201116760A (en) Light-focusing illumination device
CN108999519A (zh) 波浪形发光垭口套
CN214802973U (zh) 一种吹风机
WO2022085526A1 (ja) 美容機器の取付具、および肌ケア装置
CN214258246U (zh) 一种具有水离子发生器的吹风机
CN212394153U (zh) 一种吹风机
CN113040495A (zh) 一种吹风机
CN212590831U (zh) 吹风机
CN214627323U (zh) 头戴式耳机
CN212394157U (zh) 吹风机
WO2017122787A1 (ja) 光源装置及び光源装置に装着される導光板アタッチメント
CN205480509U (zh) 一种条码识读设备的照明模组
CN208579244U (zh) 一种防眩晕发光垭口
CN113040501A (zh) 吹风机
CN212590832U (zh) 吹风机
CN220714581U (zh) 美容仪
CN212394155U (zh) 一种吹风机
KR20090112179A (ko) 광섬유를 이용한 조명장치
CN212394156U (zh) 一种吹风机
CN212394154U (zh) 一种吹风机及可拆卸件
CN206368839U (zh) 整体发光风扇
CN220916790U (zh) 吹风机
CN220987928U (zh) 干发器的后盖组件和干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