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85491U - 呼出气体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呼出气体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85491U
CN213785491U CN202021989978.2U CN202021989978U CN213785491U CN 213785491 U CN213785491 U CN 213785491U CN 202021989978 U CN202021989978 U CN 202021989978U CN 213785491 U CN213785491 U CN 2137854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air
heating pipe
mask
temperature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8997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帆
姜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bo Science Technology Co ltd Tianjin
Original Assignee
Sanbo Science Technology Co ltd Tianji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bo Science Technology Co ltd Tianjin filed Critical Sanbo Science Technology Co ltd Tianji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854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854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呼出气体处理装置,用于对佩戴者呼出的气体进行消毒处理,该呼出气体处理装置包括:集气口罩、高温加热管和气体驱动机构;集气口罩的内侧与佩戴者的面部相对,且集气口罩上设置有呼气口;高温加热管和气体驱动机构设置在集气口罩的外侧,并与呼气口相连通;集气口罩用于收集佩戴者呼出的待处理气体;气体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集气口罩内的待处理气体进入高温加热管;高温加热管用于对进入的待处理气体进行高温消毒处理,并将经高温消毒处理的待处理气体排出。本方案能够降低医务工作者由于吸入感染者所呼出的病原体而被感染的风险。

Description

呼出气体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呼出气体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针对各种类型可以通过飞沫传播的传染性疾病,病原体由感染者通过咳嗽、喷嚏、谈话排出的分泌物和飞沫进行传播,使易感者吸入而感染,即感染者呼出的气体中可能会包括有病原体,进而导致与感染者近距离接触的医务工作者由于吸入病原体而感染。
为了抑制传染性疾病通过飞沫传播,目前通常采用佩戴口罩的方式来过滤病原体,感染者通过佩戴口罩阻止病原体扩散到空气中,医务工作者通过佩戴口罩防止吸入病原体。
口罩虽然可以过滤病原体,但并不能消灭病原体,一方面口罩并不能百分之百的对病原体进行过滤,未被过滤掉的病原体仍可能导致医务工作者感染,另一方面病原体会附着在使用过的口罩上,使用过的口罩会成为新的传染源。因此,通过让感染者佩戴口罩来过滤病原体以保护医务工作者的方式,医务工作者仍具有较大概率由于吸入未被过滤掉的病原体而感染,导致对医务工作者进行保护的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呼出气体处理装置,能够降低医务工作者由于吸入感染者所呼出的病原体而被感染的风险。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出气体处理装置,用于对佩戴者呼出的气体进行消毒处理,包括:集气口罩、高温加热管和气体驱动机构;
所述集气口罩的内侧与所述佩戴者的面部相对,且所述集气口罩上设置有呼气口;
所述高温加热管和所述气体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集气口罩的外侧,并与所述呼气口相连通;
所述集气口罩,用于收集所述佩戴者呼出的待处理气体;
所述气体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集气口罩内的所述待处理气体进入所述高温加热管;
所述高温加热管,用于对进入的所述待处理气体进行高温消毒处理,并将经高温消毒处理的所述待处理气体排出。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上述第一方面,该呼出气体处理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单向阀;
所述集气口罩上设置有吸气口,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在所述吸气口上;
所述第一单向阀,用于限制气流通过所述吸气口的气流方向,使得所述集气口罩外侧的气流可以通过所述吸气口到达所述集气口罩的内侧,而阻止所述集气口罩内侧的气流通过所述吸气口到达所述集气口罩的外侧。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上述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吸气口上还设置有过滤罩,且所述过滤罩设置在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外侧;
所述过滤罩,用于对从所述集气口罩外侧经所述吸气口到达所述集气口罩内侧的气流进行过滤。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上述第一方面,该呼出气体处理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单向阀,其中,所述第二单向阀用于限制所述待处理气体通过的气流方向,使得所述待处理气体仅能够从所述集气口罩的内侧流向所述高温加热管,而阻止所述待处理气体从所述高温加热管流向所述集气口罩的内侧;
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进气端与所述呼气口相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气端与所述高温加热管的进气端相连接,所述高温加热管的出气端与所述气体驱动机构相连接;
或者,
所述气体驱动机构的进气端与所述呼气口相连接,所述气体驱动机构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进气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气端与所述高温加热管的进气端相连接;
或者,
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进气端与所述呼气口相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气端与所述气体驱动机构的进气端相连接,所述气体驱动机构的出气端与所述高温加热管的进气端相连接。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所述高温加热管包括:导气管和电加热管;
所述导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呼气口相对接,所述导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气体驱动机构相连接;
所述电加热管设置在所导气管内,且所述电加热管与可拆卸安装在所述集气口罩外侧的供电模块相连接;
所述电加热管,用于利用所述供电模块传输的电能发热,以对所述导气管内传输的所述待处理气体进行高温消毒。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上述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导气管为直管状结构,所述电加热管呈螺旋弹簧状结构在所述导气管内延伸。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上述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导气管为螺旋状结构,所述电加热管呈螺旋弹簧状结构在所述导气管内延伸。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上述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导气管外包覆有保温层。
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和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所述气体驱动机构包括:壳体和风扇;
所述壳体为密封结构,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气端和出气端,且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当所述风扇旋转时,所述待处理气体被从所述壳体上的进气端吸入后从所述壳体上的出气端排出。
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和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所述集气口罩的边缘设置有密封胶圈;
所述密封胶圈,用于阻止所述待处理气体从所述佩戴者面部与所述的集气口罩的边缘之间泄漏。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集气口罩由佩戴者进行佩戴以收集佩戴者呼出的待处理气体,气体驱动机构驱动集气口罩内的待处理气体进入高温加热管,高温加热管对进入的待处理气体进行高温消毒处理,并将经过高温消毒的待处理气体排放到空气中。由此可见,佩戴者呼出的气体需要经过高温加热管的高温消毒后才会被排放到空气中,如果佩戴者呼出的气体中包括病原体,高温加热管的高温消毒作用可以消灭佩戴者所呼出气体中包括的病原体,因此感染者佩戴该呼出气体处理装置后可以避免感染者呼出的病原体扩散到空气而被医务工作者吸入,从而能够降低医务工作者由于吸入感染者呼出的病原体而被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呼出气体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呼出气体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温加热管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体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前所述,当患有可以通过飞沫传播的传染性疾病的感染者入院治疗时,为了避免医务工作者由于吸入感染者呼出气体中所包括的病原体而被感染,需要感染者和医务工作者均佩戴口罩,感染者通过佩戴口罩以阻止其呼出气体中包括的病原体扩散到空气中,医务工作者通过佩戴口罩防止吸入悬浮在空气中的病原体。虽然口罩仅能够对病原体起到过滤作用,无法消灭病原体,而且口罩无法百分之百对病原体进行过滤,因此在感染者佩戴口罩的情况下仍可能会有部分呼出的病原体未被过滤掉而扩散到空气中,医务工作者吸入扩散到空气中的病原体则会大概率被感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气口罩上设置有呼气口,高温加热管和气体驱动机构与集气口罩上的呼气口相连通。佩戴者采用佩戴正常口罩的方式佩戴集气口罩后,在气体驱动机构的作用下,佩戴者呼出的气体被送入高温加热管,高温加热管对进入的气体进行高温消毒后排放到集气口罩之外。由此可见,当患有可以通过飞沫传播的传染性疾病的感染者佩戴集气口罩后,感染者呼出的气体被吸入高温加热管进行高温消毒,经高温消毒后的气体才会被排放到空气中,由于高温消毒可以消灭感染者呼出气体中的病原体,消除或减少经感染者呼出并扩散到空气中的病原体,从而能够降低医务工作者由于吸入感染者呼出的病原体而被感染的风险。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呼出气体处理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出气体处理装置,用于对佩戴者呼出的气体进行消毒处理,该呼出气体处理装置包括:集气口罩10、高温加热管20和气体驱动机构30;
集气口罩10的内侧与佩戴者的面部相对,集气口罩10上设置于呼气口;
高温加热管20和气体驱动机构30设置在集气口罩10的外侧,并与呼气口相连通;
集气口罩10用于收集佩戴者呼出的待处理气体;
气体驱动机构30用于驱动集气口罩10内的待处理气体进入高温加热管20;
高温加热管20用于对进入的待处理气体进行高温消毒处理,并将经高温消毒处理的待处理气体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气口罩10由佩戴者进行佩戴以收集佩戴者呼出的待处理气体,气体驱动机构30驱动集气口罩10收集的待处理气体进入高温加热管20,高温加热管20对进入的待处理气体进行高温消毒处理,并将经过高温消毒的待处理气体排放到空气中。由此可见,佩戴者呼出的气体需要经过高温加热管20的高温消毒后才会被排放到空气中,如果佩戴者呼出的气体中包括病原体,高温加热管20的高温消毒作用可以消灭佩戴者所呼出气体中包括的病原体,因此感染者佩戴该呼出气体处理装置后可以避免感染者呼出的病原体扩散到空气而被医务工作者吸入,从而能够降低医务工作者由于吸入感染者呼出的病原体而被感染的风险。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气口罩10可以具有与普通口罩相同或相似的外形,佩戴者采用与佩戴普通口罩相同的方式对集气口罩10进行佩戴。比如,集气口罩10可以是耳挂式或头戴式。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高温加热管20和气体驱动机构30与集气口罩10之间可以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集气口罩10作为可替换部件,而高温加热管20和气体驱动机构30作为可重复使用部件。当高温加热管20使用时间较长后,可以将高温加热管20以及与高温加热管20相连接的气体驱动机构30从旧的集气口罩10上拆下,并将拆下的高温加热管20和气体驱动机构30与新的集气口罩10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呼出气体处理装置可以将感染者呼出气体中的病原体消灭,使得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中不包括可致人感染的病原体,因此不仅可以保护医务工作者,还能够保护与感染者密切接触的其他人员。
可选地,在图1所示呼出气体处理装置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该呼出气体处理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单向阀40;
集气口罩10上设置有吸气口,第一单向阀40设置在吸气口上;
第一单向阀40用于限制气流通过集气口罩10上吸气口的气流方向,使得集气口罩10外侧的气流可以通过吸气口到达集气口罩10的内侧,而阻止集气口罩10内侧的气流通过吸气口到达集气口罩10的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集气口罩10上开设有吸气口,在吸气口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40,在第一单向阀40的作用下集气口罩10外侧的气流能够通过吸气口到达集气口罩10内侧,而集气口罩10内侧的气流无法通过吸气口到达集气口罩10的外侧,因此第一单向阀40不仅能够保证佩戴者可以方便地将集气口罩10外侧的空气吸入集气口罩10内侧,还能够保证佩戴者呼出的气体不会从吸气口泄漏。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集气口罩10上的吸气口处设置第一单向阀40,不仅能够保证佩戴者可以方便地吸入空气,还能够保证佩戴者呼出的气体不会从吸气口泄漏,从而在保证佩戴者佩戴该呼出气体处理装置的舒适性的同时,还能够避免佩戴者呼出的气体泄漏,进而可以进一步降低医务工作者由于吸入感染者所呼出的病原体而被感染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集气口罩10上可以设置便于佩戴者吸气的吸气口,集气口罩10上也可以不设置吸气口。当集气口罩10上未设置吸气口时,集气口罩10外侧的空气可以透过集气口罩10的面料进入集气口罩10内侧。
可选地,在图2所示呼出气体处理装置的基础上,集气口罩10的吸气口上还可以设置过滤罩,并且过滤罩设置在第一单向阀40的外侧。过滤罩用于对从集气口罩10外侧经吸气口到达集气口罩10内侧的气流进行过滤。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气口罩10的吸气口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40,在第一单向阀40的外侧设置有过滤罩,从第一单向阀40进入集气口罩10内侧的空气首先由过滤罩进行过滤,经过滤后的空气才会被佩戴者吸入,保证了佩戴者所吸入空气的洁净度。
可选地,在图1所示呼出气体处理装置的基础上,该呼出气体处理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单向阀,通过第二单向阀来限制待处理气体的流动方向,使得待处理气体仅能够从集气口罩10的内侧流向高温加热管20,而不能从高温加热管20流向集气口罩10的内侧。根据第二单向阀所连接的位置不同,该呼出气体处理装置具有如下三种不同的结构形式:
结构形式一:第二单向阀的进气端与集气口罩10上的呼气口相连接,第二单向阀的出气端与高温加热管20的进气端相连接,高温加热管20的出气端与气体驱动机构30相连接。
结构形式二:气体驱动机构30的进气端与集气口罩10上的呼气口相连接,气体驱动机构30的出气端与第二单向阀的进气端相连接,第二单向阀的出气端与高温加热管20的进气端相连接。
结构形式三:第二单向阀的进气端与集气口罩10上的呼气口相连接,第二单向阀的出气端与气体驱动机构30的进气端相连接,气体驱动机构30的出气端与高温加热管20的进气端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高温加热管20通过对待处理气体进行加热以实现对待处理气体进行高温消毒,因此高温加热管20中的待处理气体具有较高的温度,如果佩戴者吸气时将高温加热管20中的气体吸入口腔或鼻腔,会导致佩戴者的口腔和鼻腔被烫伤,为此需要防止佩戴者吸气时将高温加热管20中的高温气体吸入。通过设置第二单向阀,当佩戴者呼气时第二单向阀开启,佩戴者呼出的待处理气体可以通过第二单向阀进入高温加热管20,当佩戴者吸气时第二单向阀关闭,阻止高温加热管20中的高温气体被佩戴者吸入,从而可以防止佩戴者的口腔和鼻腔被烫伤,保证佩戴者佩戴该呼出气体处理装置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气体驱动机构30可以设置在高温加热管20的出气端,也可以设置在集气口罩10与第二单向阀之间,还可以设置在第二单向阀与高温加热管20之间,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气体驱动机构30的尺寸确定气体驱动机构30与其他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从而保证该呼气气体处理装置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另外,当呼出气体处理装置的结构形式如上述的结构形式二或结构形式三时,气体驱动机构30位于集气口罩10与第二单向阀之间,或者位于第二单向阀与高温加热管20之间,经过气体驱动机构30的待处理气体具有较低的温度,使得气体驱动机构30免收高温侵蚀,保证气体驱动机构30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同时可以降低气体驱动机构30对于耐高温性能的要求,从而有助于降低整个呼出气体处理装置的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呼出气体处理在的结构形式为上述结构形式一时,第二单向阀可以固定在集气口罩10上,或者第二单向阀可以固定在高温加热管20的进气端,再或者第二单向阀可以分别与集气口罩10和高温加热管20相连接,即集气口罩10和高温加热管20通过第二单向阀相连接。当第二单向阀固定在集气口罩10上时,第二单向阀与集气口罩10均为一次性部件,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同时更换;当第二单向阀固定在高温加热管20上时,第二单向阀与高温加热管20均为可重复使用部件。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1所示的呼出气体处理装置对应于上述结构形式一,上述结构形式二和结构形式三与结构形式一的区别仅在于气体驱动机构30的设置位置不同,结合图1和图2便可以清楚的确定结构形式二和结构形式三所对应的呼出气体处理装置,因此不在单独作图进行说明。
可选地,在图1所示呼出气体处理装置的基础上,高温加热管20包括:导气管和电加热管;
导气管的一端与集气口罩10上的呼气口相对接,导气管的另一端与气体驱动机构30相连接;
电加热管设置在导气管内,且电加热管与供电模块相连接,而供电模块可拆卸的安装在集气口罩10上;
电加热管用于利用供电模块传输的电能进行发热,以对导气管内传输的待处理气体进行高温消毒。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高温加热管20包括用于传输待处理气体的导气管和设置在导气管内的电加热管,电加热管与供电模块相连接,当供电模块开始向电加热管供电时,电加热管开始发热,进而对从集气口罩10内侧进入导气管内的待处理气体进行加热,实现对待处理气体进行高温消毒。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加热管可以将进入导气管内的待处理气体加热到至少200℃,以保证电加热管所产生的高温能够将待处理气体中的病原体完全消灭,进而保证该呼出气体处理装置对医务工作者进行保护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加热管需要利用电能来加热待处理气体,为此该呼出气体处理装置还包括有用于为电加热管供电的供电模块,供电模块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电加热管的两端相连接。由于供电模块所包括的电池具有较大的重量,以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将供电模块设置在集气口罩10上,一方面可以使整个呼出气体处理装置的重心更靠近佩戴者的面部,提升佩戴者佩戴该呼出气体处理装置的稳固性,另一方面可以更加方便地对该呼出气体处理装置中的集气口罩10进行更换。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供电模块内设置有电池,电池可以固定在供电模块内,也可以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供电模块内。当电池固定在供电模块内时,电池为可充电电池,通过设置在供电模块上的充电接口可为供电模块内的电池充电;当电池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供电模块内时,电池可以是可充电电池或一次性电池,如果电池是可充电电池则可以将电池取出充电后继续使用,如果电池是一次性电池则可以将电池取出或更换新的电池。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中高温加热管20包括导气管和电加热管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高温加热管20包括导气管21和电加热管22,导气管21为直管状结构,电加热管22呈螺旋弹簧状在导气管21内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直管状导气管21内设置有呈螺旋弹簧状的电加热管22,电加热管22可以沿导气管21的周向对导气管21内的待处理气体进行均匀加热,以保证导气管21内的待处理气体可以均匀受热,使得进入导气管21内的待处理气体均能够被加热,从而保证对待处理气体进行高温消毒的效果。
可选地,在在上述实施例中高温加热管20包括导气管和电加热管的基础上,高温加热管20所包括的导气管可以是螺旋状结构,而电加热管呈螺旋弹簧状结构在导气管内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导气管设置为螺旋状结构,可以增加待处理气体在导气管内传输的路径长度,从而可以延长对待处理气体进行加热的时长,保证对待处理气体进行高温消毒后可以将待处理气体中的病原体全部消灭,提升对医务工作者进行保护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气管可以螺旋盘绕呈圆形平面结构,此时可以将导气管贴付在集气口罩10上,从而佩戴者佩戴该呼出气体处理装置时高温加热管20不会发生严重下垂,有助于提升佩戴者的舒适性。
可选地,在在上述实施例中高温加热管20包括导气管和电加热管的基础上,导气管的外侧包覆有保温层。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导气管内的电加热管释放热量对待处理气体进行高温消毒处理,导气管的管壁也会吸收电加热管所释放的热量,在导气管外侧通过保温层对导气管进行包覆,一方面可以降低导气管所散失的热量,从而降低电加热管的耗电量,保证该呼出气体处理装置具有较长的续航时间,另一方面保温层可以隔绝具有较高温度的导气管,防止佩戴者触碰导气管时被烫伤。
可选地,在上述各个实施例所提供呼出气体处理装置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气体驱动机构30包括:壳体31和风扇32;
壳体31为密封结构,在壳体31上设置有进气端33和出气端34,且风扇32设置在壳体31内;
当风扇32旋转时,待处理气体被从壳体31上的进气端33吸入后从壳体31上的出气端34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密封壳体31内的风扇32旋转时,在风扇32的作用下待处理气体被从进气端33吸入壳体31内,之后被吸入壳体31内的气体在风扇32的作用下从出气端34被排出壳体31,从而可以持续不断地将佩戴者呼出的气体送入高温加热管20进行高温消毒处理后排放到空气中,实现连续对佩戴者呼出的气体进行高温消毒处理。
可选地,在上述各个实施例所提供呼出气体处理装置的基础上,集气口罩10的边缘设置有密封胶圈。当佩戴者佩戴集气口罩10时,集气口罩10边缘的密封胶圈与佩戴者的面部相贴合,阻止待处理气体从佩戴者面部与集气口罩10的边缘之间泄漏。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集气口罩10的边缘设置密封胶圈,佩戴者佩戴集气口罩10时密封胶圈与佩戴者的面部相贴合,在佩戴者的面部与集气口罩10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的空间,使得佩戴者呼出的气体仅能够通过呼吸孔进入高温加热管20,而不能从集气口罩10的边缘泄漏,从而能够保证对佩戴者呼出的所有气体进行高温消毒,进一步防止感染者呼出的病原体扩散到空气中,进一步提高对医务工作者进行保护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呼出气体处理装置的具体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呼出气体处理装置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者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来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因素。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呼出气体处理装置,用于对佩戴者呼出的气体进行消毒处理,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气口罩、高温加热管和气体驱动机构;
所述集气口罩的内侧与所述佩戴者的面部相对,且所述集气口罩上设置有呼气口;
所述高温加热管和所述气体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集气口罩的外侧,并与所述呼气口相连通;
所述集气口罩,用于收集所述佩戴者呼出的待处理气体;
所述气体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集气口罩内的所述待处理气体进入所述高温加热管;
所述高温加热管,用于对进入的所述待处理气体进行高温消毒处理,并将经高温消毒处理的所述待处理气体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出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一单向阀;
所述集气口罩上设置有吸气口,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在所述吸气口上;
所述第一单向阀,用于限制气流通过所述吸气口的气流方向,使得所述集气口罩外侧的气流可以通过所述吸气口到达所述集气口罩的内侧,而阻止所述集气口罩内侧的气流通过所述吸气口到达所述集气口罩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出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气口上还设置有过滤罩,且所述过滤罩设置在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外侧;
所述过滤罩,用于对从所述集气口罩外侧经所述吸气口到达所述集气口罩内侧的气流进行过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出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二单向阀,其中,所述第二单向阀用于限制所述待处理气体通过的气流方向,使得所述待处理气体仅能够从所述集气口罩的内侧流向所述高温加热管,而阻止所述待处理气体从所述高温加热管流向所述集气口罩的内侧;
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进气端与所述呼气口相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气端与所述高温加热管的进气端相连接,所述高温加热管的出气端与所述气体驱动机构相连接;
或者,
所述气体驱动机构的进气端与所述呼气口相连接,所述气体驱动机构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进气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气端与所述高温加热管的进气端相连接;
或者,
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进气端与所述呼气口相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气端与所述气体驱动机构的进气端相连接,所述气体驱动机构的出气端与所述高温加热管的进气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出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加热管包括:导气管和电加热管;
所述导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呼气口相对接,所述导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气体驱动机构相连接;
所述电加热管设置在所导气管内,且所述电加热管与可拆卸安装在所述集气口罩外侧的供电模块相连接;
所述电加热管,用于利用所述供电模块传输的电能发热,以对所述导气管内传输的所述待处理气体进行高温消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呼出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气管为直管状结构,所述电加热管呈螺旋弹簧状结构在所述导气管内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呼出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气管为螺旋状结构,所述电加热管呈螺旋弹簧状结构在所述导气管内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呼出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气管外包覆有保温层。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所述的呼出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驱动机构包括:壳体和风扇;
所述壳体为密封结构,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气端和出气端,且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当所述风扇旋转时,所述待处理气体被从所述壳体上的进气端吸入后从所述壳体上的出气端排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所述的呼出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气口罩的边缘设置有密封胶圈;
所述密封胶圈,用于阻止所述待处理气体从所述佩戴者面部与所述的集气口罩的边缘之间泄漏。
CN202021989978.2U 2020-06-15 2020-09-11 呼出气体处理装置 Active CN21378549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035842 2020-06-15
CN202021103584 2020-06-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85491U true CN213785491U (zh) 2021-07-27

Family

ID=76953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89978.2U Active CN213785491U (zh) 2020-06-15 2020-09-11 呼出气体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854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6454A (zh) * 2021-08-04 2021-10-01 深圳市哼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痰液进行核酸采样的可穿戴装置及用于痰液采集实现病毒筛查的可穿戴测试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6454A (zh) * 2021-08-04 2021-10-01 深圳市哼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痰液进行核酸采样的可穿戴装置及用于痰液采集实现病毒筛查的可穿戴测试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63917A (zh) 口罩
CN111053979A (zh) 一种防病毒传播的大通气口罩
CN111135497A (zh) 一种防控冠状病毒面罩
CN213785491U (zh) 呼出气体处理装置
CN111388894A (zh) 传染病患者呼吸排放病原体收集、灭活及辅助呼吸设备
CN106039379B (zh) 传染病预防用飞沫气体消毒装置
CN212997872U (zh) 一种呼、吸分离式人工鼻面罩
CN215024359U (zh) 呼吸装置
CN211961009U (zh)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腰包分体式消毒口罩
CN111840736A (zh) 一种感染科病人用换气装置
CN111467624A (zh) 用以清除病毒的呼吸机系统及方法
CN111165954A (zh) 一种函道式眼镜口罩及其工作方法
CN214969625U (zh) 一种呼出气体消毒机
CN215231706U (zh) 一种空气消毒和净化装置
CN212700129U (zh) 传染病患者呼吸排放病原体收集、灭活及辅助呼吸设备
CN215386790U (zh) 一种防治结核病用呼吸面罩
CN212679879U (zh) 一种无菌吸风面罩
CN213589242U (zh) 吸气、呼气双向消毒器
CN211835867U (zh) 一种防病毒传播的大通气口罩
CN111869949A (zh) 一种杀菌灭毒供氧负离子呼吸净化器
CN211536111U (zh) 一种呼吸内镜治疗用防感染面罩
CN213789114U (zh) 具有呼出气体处理功能的隔离罩
CN106617387A (zh) 一种医疗口罩
CN112121320A (zh) 一种个体化佩戴微型呼吸循环隔离消毒机
CN111466644A (zh) 一种具有臭氧消毒功能的电动口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