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81967U - 脱扣机构 - Google Patents

脱扣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81967U
CN213781967U CN202020178747.7U CN202020178747U CN213781967U CN 213781967 U CN213781967 U CN 213781967U CN 202020178747 U CN202020178747 U CN 202020178747U CN 213781967 U CN213781967 U CN 2137819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rotating shaft
tripping
guide
cr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7874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巍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7874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819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819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819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脱扣机构,其中动触件套设于导向件上,运动件与动触件连接,驱动机构与脱扣件传动连接,运动件与脱扣件活动卡接实现合闸和脱扣;导向件上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扭簧,扭簧套置于第二转轴上;运动件通过第一转轴与导向件铰链接;脱扣件通过第二转轴与导向件铰链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可靠且响应快,提高合闸和脱扣动作的灵敏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并且可以重复合闸和脱扣,提高使用效率,具有手动脱扣功能,同时满足当出现雷电流或浪涌电流冲击时不脱扣,当出现工频电流、短路电流或过载电流时快速准确脱扣的要求,提高浪涌保护器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确保低压配电线路的安全。

Description

脱扣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扣机构。
背景技术
浪涌保护器是低压配电系统中不可缺少的设备。目前,在低压配电环境中,限压型浪涌保护器最为常用,其采用具有响应快、残压低、耐冲击性强等优势的压敏电阻作为防雷元件。但是,由于压敏电阻特性具有易劣化、劣化状态不稳定、阻值变化不连续等缺陷,使得在经过多次雷击或浪涌冲击后,压敏电阻发生劣化,产生漏流同时发热;或者当线路中出现工频短路电流时,压敏电阻因导通发热而引发火灾等危险。
通常,现有技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解决上述问题,一是在压敏电阻引脚处安装基于低温焊料遇到高温融化原理的热脱扣装置,当压敏电阻发热时,温度传至低温焊点,焊料融化使得与焊点连接的脱扣机构动作,进而分断压敏电阻通路,使线路脱离危险;二是在浪涌保护器所处通路上串联电路保护装置(如断路器或熔断器),当通路中出现短路电流时,电路保护装置动作以切断通路,使线路脱离危险。
然而,实用新型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缺陷:首先,上述第一种方式中,热脱扣装置的动作基于低温焊料对温度的响应情况,低温焊料易受环境影响,其熔点不稳定;并且受焊接工艺约束,可能会出现因焊料粘连、拉丝导致脱扣机构脱不开的现象;同时所述热脱扣装置低温焊料在熔断后,此浪涌保护器并不能再继续使用,需要重新焊接或更换新的浪涌保护器,不能重复使用;其次,上述第二种方式中,以断路器为例,断路器需要满足在雷电流或浪涌电流(kA级,持续时间μs级)的冲击来临时不动作,在工频或短路电流(A级,持续时间ms级)来临时马上动作的要求。由于断路器内部的触头机构在强大的浪涌电流流过时会由于洛伦兹力斥开,因此该要求很难满足;此外,由于压敏电阻劣化状态不稳定,使得线路中的短路电流从几安培到几百安培不等,电路保护装置很难在任何短路电流值通过时都能够准确、及时地动作,使得浪涌保护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扣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所述脱扣机构结构简单可靠且响应快,显著提高合闸和脱扣动作的灵敏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并且可以重复合闸和脱扣,提高使用效率,也具有手动脱扣功能,同时满足当出现雷电流或浪涌电流冲击时不脱扣,当出现工频电流、短路电流或过载电流时快速准确脱扣的要求,提高浪涌保护器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确保低压配电线路的安全,而不必再采用热脱扣装置或再额外增加电路保护装置如断路器或熔断器,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脱扣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导向件、动触件、运动件和脱扣件;所述动触件套设于所述导向件上,所述运动件与所述动触件连接,所述运动件与所述脱扣件活动卡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脱扣件传动连接;
所述导向件上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扭簧件,所述扭簧件套置于第二转轴上;所述运动件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导向件铰链接;所述脱扣件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导向件铰链接。
进一步地,所述动触件包括按钮、复位弹性件、连接件和第三转轴,所述复位弹性件设置于按钮中,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按钮内部,所述第三转轴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运动件通过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连接件铰链接。所述按钮与所述导向件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运动件包括连杆、曲柄和第四转轴,所述连杆的第一连接端通过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杆的第二连接端通过所述第四转轴与所述曲柄连接;所述曲柄的第三连接端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导向件连接,所述曲柄的第四连接端与所述脱扣件活动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脱扣件包括第一触发部、卡接部和旋转部,所述旋转部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导向件连接,所述第一触发部与所述驱动机构相对应,所述卡接部与所述曲柄的第四连接端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为电磁线圈、电动推杆、液压杆、气压杆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脱扣件还包括第二触发部,用于手动操作,通过手动向下扳动所述第二触发部,实现手动将所述脱扣件的卡接部与所述曲柄的第四连接端脱扣断开线路的作用,增加可靠性。
进一步,所述第一触发部设置有与所述驱动机构相互配合的驱动面,可以为一平面、斜面、弧面、曲面或其任意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具有至少一驱动触头部,与所述第一触发部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曲柄的第四连接端设有与所述卡接部相互配合的卡接面,可以为一平面、斜面、弧面、曲面或其任意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扭簧件力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弹性件为螺旋弹簧、扭簧、片簧中的至少一种。
本实用新型所述脱扣机构的具体工作过程为,初始状态为所述脱扣件的卡接部与所述曲柄的第四连接端处于脱扣状态,线路处于断开状态,当按下按钮时,使所述连接件向下移动从而带动所述连杆向下运动,进而带动所述曲柄沿着第一转轴顺时针转动,使其第四连接端与所述脱扣件的卡接部相卡接,此时释放开按钮后,在所述扭簧逆时针方向力和所述复位弹性件的回弹力的作用下,进一步使所述脱扣件的卡接部与所述曲柄的第四连接端牢固的卡接上,从而导通线路,实现合闸,操作方便快捷,可靠性和稳定性高;脱扣工作过程为,通过驱动机构动作以推动所述脱扣件的第一触发部,使脱扣件顺时针转动从而使其卡接部与所述曲柄的第四连接端脱扣,断开线路,使线路脱离危险;所述脱扣机构结构简单可靠且响应快,显著提高合闸和脱扣动作的灵敏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并且可以重复合闸和脱扣,提高使用效率,也具有手动脱扣功能,也不必再采用热脱扣装置或再额外增加电路保护装置(如断路器或熔断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采用所述脱扣机构的浪涌保护器,包括至少一个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的脱扣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浪涌保护器还包括防雷元件、信号检测器件和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 Unit,MCU),所述防雷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压敏电阻,所述脱扣机构串联于所述防雷元件所处线路,所述信号检测器件套设于所述防雷元件所处线路,所述微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信号检测器件和所述脱扣机构的驱动机构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信号检测器件感测的电流信号,以及在检测到所述电流信号的电流大小和持续时间同时超出设定电流阈值和设定时间阈值时,控制驱动机构动作以推动所述脱扣件的第一触发部,使脱扣件转动从而使其卡接部与所述曲柄的第四连接端脱扣,断开线路,使线路脱离危险;所述微控制单元根据电流大小和持续时间来确定电流类型,当确定为雷电流或浪涌电流冲击时不脱扣,当确定为工频电流、短路电流或过载电流时脱扣,因此同时满足当出现雷电流或浪涌电流冲击时不脱扣,当出现工频电流、短路电流或过载电流时快速准确脱扣的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浪涌保护器还包括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连接,可连接智能中集器、监控主机等外部设备,用于本地和/或远程监控和管理,智能中集器可采用能够实现数据采集、处理、上传和下发的产品。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脱扣机构及采用所述脱扣机构的浪涌保护器,有益效果为:可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所述脱扣机构结构简单可靠且响应快,操作方便快捷,显著提高合闸和脱扣动作的灵敏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并且可以重复合闸和脱扣,提高使用效率,也具有手动脱扣功能,同时满足当出现雷电流或浪涌电流冲击时不脱扣,当出现工频电流、短路电流或过载电流时快速准确脱扣的要求,断开线路使线路脱离危险,提高浪涌保护器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确保低压配电线路的安全,而不必再采用热脱扣装置或再额外增加电路保护装置(如断路器或熔断器),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脱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脱扣机构从合闸状态到脱扣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用所述脱扣机构的浪涌保护器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用所述脱扣机构的浪涌保护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驱动机构;101、驱动触头;2、导向件;201、第一转轴;202、第二转轴;203、扭簧件;3、动触件;301、按钮;302、复位弹性件;303、连接件;304、第三转轴;4、连杆;401、第一连接端;402、第二连接端;5、曲柄;501、第三连接端;502、第四连接端; 6、第四转轴;7、脱扣件;701、第一触发部;702、卡接部;703、旋转部;704、第二触发部;8、防雷元件;9、信号检测器件;10、微控制单元;11、通信接口;12、线路;13、手动脱扣按钮;14、浪涌保护器,15、运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脱扣机构及采用所述脱扣机构的浪涌保护器进行详细描述。
脱扣机构,包括:驱动机构1、导向件2、动触件3、运动件15和脱扣件7;动触件3套设于导向件2上,动触件3与导向件2滑动连接,运动件15与动触件3连接,运动件15与脱扣件7活动卡接,驱动机构 1与脱扣件7传动连接;
导向件2上设置有第一转轴201、第二转轴202和扭簧件203,扭簧件203套置于第二转轴202上;运动件15通过第一转轴201与导向件2铰链接;脱扣件7通过第二转轴202与导向件2铰链接。
脱扣机构整体结构简单可靠且响应快,操作方便快捷,显著提高合闸和脱扣动作的灵敏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并且可以重复合闸和脱扣,提高使用效率。
动触件3包括按钮301、复位弹性件302、连接件303和第三转轴 304,复位弹性件302设置于按钮301中,连接件303设置于按钮301 内部,第三转轴304设置于连接件303上;运动件15通过第三转轴304 与连接件303铰链接。按钮301与导向件2滑动连接。
运动件15包括连杆4、曲柄5和第四转轴6,连杆4的第一连接端 401通过第三转轴304与连接件303连接,连杆4的第二连接端402通过第四转轴6与曲柄5连接;曲柄5的第三连接端501通过第一转轴201 与导向件2连接,曲柄5的第四连接端502与脱扣件7活动卡接。
脱扣件7包括第一触发部701、卡接部702和旋转部703,旋转部 703通过第二转轴202与导向件2连接,第一触发部701与驱动机构1 相对应,卡接部702与曲柄5的第四连接端502相对应。
驱动机构1采用电磁线圈、电动推杆、液压杆、气压杆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脱扣件7还包括第二触发部704,用于手动操作脱扣;通过手动向下扳动所述第二触发部,实现手动将所述脱扣件的卡接部与所述曲柄的第四连接端脱扣断开线路的作用,增加可靠性。还可用于定期检验脱扣机构的机械性能,是否能实现脱扣功能。
驱动机构具有至少一驱动触头部101,与第一触发部701相对应。
第一触发部701设置有与驱动机构1相互配合的驱动面,可以为一平面、斜面、弧面、曲面或其任意组合。
曲柄5的第四连接端502设有与卡接部702相互配合的卡接面,可以为一平面、斜面、弧面、曲面或其任意组合。
扭簧件203力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复位弹性件302为螺旋弹簧、扭簧、片簧中的至少一种,也可以采用其他能实现按钮复位作用的现有产品。
实施例1
脱扣机构,包括:驱动机构1、导向件2、动触件3、运动件15和脱扣件7;动触件3套设于导向件2上,动触件3与导向件2滑动连接,运动件15与动触件3连接,运动件15与脱扣件7活动卡接,驱动机构 1与脱扣件7传动连接;
导向件2上设置有第一转轴201、第二转轴202和扭簧件203,扭簧件203套置于第二转轴202上;运动件15通过第一转轴201与导向件2铰链接;脱扣件7通过第二转轴202与导向件2铰链接。
本实用新型脱扣机构的具体工作过程为,初始状态为脱扣件运动件 15处于脱扣状态,线路处于断开状态,当按下动触件3时,使运动件 15向下移动与脱扣件7相卡接,此时释放开动触件3后,在扭簧件203 逆时针方向力的作用下,进一步使脱扣件7与运动件15卡接上,从而导通线路,实现合闸,操作方便快捷,可靠性和稳定性高;脱扣工作过程为,通过驱动机构1动作以推动脱扣件7使脱扣件7顺时针转动从而使其脱扣件7与引动件15脱扣,断开线路,使线路脱离危险;脱扣机构结构简单可靠且响应快,显著提高合闸和脱扣动作的灵敏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并且可以重复合闸和脱扣,提高使用效率,也具有手动脱扣功能,也不必再采用热脱扣装置或再额外增加电路保护装置(如断路器或熔断器)。
脱扣机构整体结构简单可靠且响应快,操作方便快捷,显著提高合闸和脱扣动作的灵敏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并且可以重复合闸和脱扣,提高使用效率。
实施例2
除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外,还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动触件3包括按钮301、复位弹性件302、连接件303和第三转轴 304,复位弹性件302设置于按钮301中,连接件303设置于按钮301 内部,第三转轴304设置于连接件303上;运动件15通过第三转轴304 与连接件303铰链接,按钮301与导向件2滑动连接。按钮301后再释放开按钮301后,在扭簧件203逆时针方向力和复位弹性件302的回弹力的作用下,进一步使脱扣件7与运动件15卡接上。
实施例3
除实施例2的技术方案外,还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运动件15包括连杆4、曲柄5和第四转轴6,连杆4的第一连接端 401通过第三转轴304与连接件303连接,连杆4的第二连接端402通过第四转轴6与曲柄5连接;曲柄5的第三连接端501通过第一转轴201 与导向件2连接,曲柄5的第四连接端502与脱扣件7活动卡接。
初始状态为脱扣件7的卡接部702与曲柄5的第四连接端502处于脱扣状态,线路处于断开状态,当按下按钮301时,使连接件303向下移动从而带动连杆4向下运动,进而带动曲柄5沿着第一转轴201顺时针转动,使其第四连接端502与脱扣件7的卡接部702相卡接,此时释放开按钮301后,在扭簧件203逆时针方向力和复位弹性件302的回弹力的作用下,进一步使脱扣件7的卡接部702与曲柄5的第四连接端502 牢固的卡接上,从而导通线路,实现合闸,操作方便快捷,可靠性和稳定性高。
实施例4
除实施例1-3的技术方案外,还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脱扣件7包括第一触发部701、卡接部702和旋转部703,旋转部 703通过第二转轴202与导向件2连接,第一触发部701与驱动机构1 相对应,卡接部702与曲柄5的第四连接端502相对应。
通过驱动机构1动作以推动脱扣件7的第一触发部701,使脱扣件 7顺时针转动从而使其卡接部702与曲柄5的第四连接端502脱扣,断开线路,使线路脱离危险。
实施例5
除实施例1-3的技术方案外,还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脱扣件7还包括第二触发部704,用于手动操作脱扣;通过手动向下扳动第二触发部,实现手动将脱扣件的卡接部702与曲柄5的第四连接端502脱扣断开线路的作用,增加可靠性。
第二触发部704通过连接杆连接手动脱扣按钮13,需要手动脱扣或调试脱扣机构时,用于手动操作,通过手动向下扳动脱扣按钮12通过连接杆触发第二触发部704,脱实现手动将脱扣件的卡接部702与曲柄 5的第四连接端502脱扣断开线路的作用,进而实现脱扣机构101脱出,脱扣机构101与防雷元件5断开,实现手动脱扣断开线路的作用,增加可靠性。还可用于定期检验脱扣机构的机械性能,是否能实现脱扣功能。
驱动机构具有至少一驱动触头部101,与第一触发部701相对应。
第一触发部701设置有与驱动机构1相互配合的驱动面,可以为一平面、斜面、弧面、曲面或其任意组合。
曲柄5的第四连接端502设有与卡接部702相互配合的卡接面,可以为一平面、斜面、弧面、曲面或其任意组合。
扭簧件203力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复位弹性件302为螺旋弹簧、扭簧、片簧中的至少一种,也可以采用其他能实现按钮复位作用的现有产品
驱动机构1为电磁线圈、电动推杆、液压杆、气压杆中的至少一种。
实施例6
脱扣机构,包括驱动机构1、导向件2、动触件3、运动件15和脱扣件7;导向件2上设置有第一转轴201、第二转轴202和扭簧件203,扭簧件203套置于第二转轴202;动触件3套设于导向件2,动触件3 包括按钮301、复位弹性件302、连接件303和第三转轴304,复位弹性件302设置于按钮301中,连接件303设置于按钮301内部,第三转轴 304设置于连接件303上;运动件15包括连杆4、曲柄5和第四转轴6,连杆4的第一连接端401通过第三转轴304与连接件303连接,连杆4 的第二连接端402通过第四转轴6与曲柄5连接;曲柄5的第三连接端 501通过第一转轴201与导向件2连接,曲柄5还包括第四连接端502;脱扣件7包括第一触发部701、卡接部702和旋转部703,旋转部703 通过第二转轴202与导向件2连接,第一触发部701与驱动机构1相对应,卡接部702与曲柄5的第四连接端502相对应。
驱动机构1为电磁线圈、电动推杆、液压杆、气压杆中的至少一种。
驱动机构1具有至少一驱动触头部101,与第一触发部701相对应。
脱扣件7还包括第二触发部704,用于手动操作,通过手动向下扳动第二触发部704,实现手动将脱扣件7的卡接部702与曲柄5的第四连接端502脱扣断开线路的作用,增加可靠性。
第一触发部701设置有与驱动机构1相互配合的驱动面,可以为一平面、斜面、弧面或其任意组合。
曲柄5的第四连接端502设有与卡接部702相互配合的卡接面,可以为一平面、斜面、弧面、曲面或其任意组合。
扭簧件203力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复位弹性件302为螺旋弹簧、扭簧、片簧中的至少一种。
本实用新型脱扣机构的具体工作过程为,初始状态为脱扣件7的卡接部702与曲柄5的第四连接端502处于脱扣状态,线路处于断开状态,当按下按钮301时,使连接件303向下移动从而带动连杆4向下运动,进而带动曲柄5沿着第一转轴201顺时针转动,使其第四连接端502与脱扣件7的卡接部702相卡接,此时释放开按钮301后,在扭簧件203 逆时针方向力和复位弹性件302的回弹力的作用下,进一步使脱扣件7 的卡接部702与曲柄5的第四连接端502牢固的卡接上,从而导通线路,实现合闸,操作方便快捷,可靠性和稳定性高;脱扣工作过程为,通过驱动机构1动作以推动脱扣件7的第一触发部701,使脱扣件7顺时针转动从而使其卡接部702与曲柄5的第四连接端502脱扣,断开线路,使线路脱离危险;脱扣机构结构简单可靠且响应快,显著提高合闸和脱扣动作的灵敏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并且可以重复合闸和脱扣,提高使用效率,也具有手动脱扣功能,也不必再采用热脱扣装置或再额外增加电路保护装置(如断路器或熔断器)。
手动脱扣机构的具体工作过程为,第二触发部704通过连接杆连接手动脱扣按钮13,需要手动脱扣或调试脱扣机构时,用于手动操作,通过手动向下扳动脱扣按钮12通过连接杆触发第二触发部704,脱实现手动将脱扣件的卡接部702与曲柄5的第四连接端502脱扣断开线路的作用,进而实现脱扣机构101脱出,脱扣机构101与防雷元件5断开,实现手动脱扣断开线路的作用,增加可靠性。还可用于定期检验脱扣机构。
实施例7
采用脱扣机构的浪涌保护器,包括至少一个如前述实施例1-6任一的脱扣机构。
实施例8
除实施例7的技术方案外,还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浪涌保护器还包括防雷元件8、信号检测器件9和微控制单元10,信号检测器件9采用电流互感器,防雷元件8包括至少一个压敏电阻,脱扣机构串联于防雷元件8所处线路12,信号检测器件9套设于防雷元件8所处线路12,微控制单元10分别与信号检测器件9和脱扣机构的驱动机构1相连接,用于接收信号检测器件9感测的电流信号,以及在检测到电流信号的电流大小和持续时间同时超出设定电流阈值和设定时间阈值时,控制驱动机构1动作以推动脱扣件7的第一触发部701,使脱扣件7转动从而使其卡接部702与曲柄5的第四连接端502脱扣,断开线路,使线路脱离危险;微控制单元10根据电流大小和持续时间来确定电流类型,当确定为雷电流或浪涌电流冲击时不脱扣,当确定为工频电流、短路电流或过载电流时脱扣,因此同时满足当出现雷电流或浪涌电流冲击时不脱扣,当出现工频电流、短路电流或过载电流时快速准确脱扣的要求。
信号检测器件可采用温度传感器、电流互感器、磁场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浪涌保护器还包括与微控制单元10连接的通信接口11,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连接,可连接智能中集器、监控主机等外部设备,用于本地和/或远程监控和管理。
当所处线路通过短路电流,驱动臂131动作触发第三触发部405,使脱扣件4转动使其挂钩部401与挂环件302脱扣,断开线路,使线路脱离危险。
第二触发部704通过连接杆连接手动脱扣按钮11,需要手动脱扣或调试脱扣机构时,用于手动操作,通过手动向下扳动脱扣按钮12通过连接杆触发第二触发部704,脱扣件4逆时针旋转从挂环件302的开槽部303出脱开,进而实现脱扣机构101脱出,脱扣机构101与防雷元件 5断开,实现手动脱扣断开线路的作用,增加可靠性。
实施例9
除实施例8的技术方案外,还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浪涌保护器还包括与微控制单元10连接的通信接口11,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连接,可连接智能中集器、监控主机等外部设备,用于本地和/或远程监控和管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脱扣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1)、导向件(2)、动触件(3)、运动件(15)和脱扣件(7);所述动触件(3)套设于所述导向件(2)上,所述运动件(15)与所述动触件(3)连接,所述驱动机构(1)与所述脱扣件(7)传动连接,所述运动件(15)与所述脱扣件(7)活动卡接实现合闸和脱扣;
所述导向件(2)上设置有第一转轴(201)、第二转轴(202)和扭簧件(203),所述扭簧件(203)套置于第二转轴(202)上;所述运动件通过所述第一转轴(201)与所述导向件(2)铰链接;所述脱扣件(7)通过所述第二转轴(202)与所述导向件(2)铰链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件(3)包括按钮(301)、复位弹性件(302)、连接件(303)和第三转轴(304),所述复位弹性件(302)设置于按钮(301)中,所述连接件(303)设置于所述按钮(301)内部,所述第三转轴(304)设置于所述连接件(303)上;所述运动件通过所述第三转轴(304)与所述连接件(303)铰链接,所述按钮(301)与所述导向件(2)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件包括连杆(4)、曲柄(5)和第四转轴(6),所述连杆(4)的第一连接端(401)通过所述第三转轴(304)与所述连接件(303)连接,所述连杆(4)的第二连接端(402)通过所述第四转轴(6)与所述曲柄(5)连接;所述曲柄(5)的第三连接端(501)通过第一转轴(201)与所述导向件(2)连接,所述曲柄(5)的第四连接端(502)与所述脱扣件(7)活动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件(7)包括第一触发部(701)、卡接部(702)和旋转部(703),所述旋转部(703)通过所述第二转轴(202)与所述导向件(2)连接,所述第一触发部(701)与所述驱动机构(1)相对应,所述卡接部(702)与所述曲柄(5)的第四连接端(502)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为电磁线圈、电动推杆、液压杆、气压杆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件(7)还包括第二触发部(704),用于手动操作脱扣。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部(701)设置有与所述驱动机构(1)相互配合的驱动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5)的第四连接端(502)设有与所述卡接部(702)相互配合的卡接面。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件(203)力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所述复位弹性件(302)为螺旋弹簧、扭簧、片簧中的至少一种。
CN202020178747.7U 2020-01-24 2020-01-24 脱扣机构 Active CN2137819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78747.7U CN213781967U (zh) 2020-01-24 2020-01-24 脱扣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78747.7U CN213781967U (zh) 2020-01-24 2020-01-24 脱扣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81967U true CN213781967U (zh) 2021-07-23

Family

ID=76865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78747.7U Active CN213781967U (zh) 2020-01-24 2020-01-24 脱扣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819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36680A (zh) 电涌保护器智能化保护装置及电涌保护器智能化保护方法
CN111146758A (zh) 脱扣机构及采用脱扣机构的浪涌保护器
CN108493074A (zh) 一种漏电保护断路器
CN201655694U (zh) 一种带短路保护功能的触头系统
CN213781967U (zh) 脱扣机构
CN211880077U (zh) 脱扣机构及采用脱扣机构的浪涌保护器
CN208767244U (zh) 一种漏电保护断路器
CN212380320U (zh) 脱扣机构
CN103928272A (zh) 一种利用电动斥力快速脱扣的断路器结构及断路器
CN214254324U (zh) 脱扣机构
CN107809103B (zh) 防雷型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CN204927215U (zh) 一种低压断路器
CN201213116Y (zh) 具有短路自锁功能的断路器
CN103021749A (zh) 快速脱扣的电路断路器
CN103337428B (zh) 带故障指示装置的小型断路器
CN103346047B (zh) 一种带故障脱扣指示装置的小型断路器
CN102280321A (zh) 一种轻载过热保护断路器
CN217085228U (zh) 一种断路器的漏电测试电路及漏电断路器
CN205643642U (zh) 断路器机械特性及驱动机构线圈电流在线监测装置
CN201262926Y (zh) 电控式具有短路自锁功能的断路器
CN217983228U (zh) 一种具有短路报警功能的智能断路器
CN105424525B (zh) 断路器触头磨损采集系统、判断系统、采集方法和判断方法
CN203151070U (zh) 电涌保护器智能化保护装置
CN117393387B (zh) 一种家用智能断路保护装置
KR100521502B1 (ko) 래치형 자동복귀 전자식 누전차단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