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79076U - 一种基于智能匹配的空中目标识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智能匹配的空中目标识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79076U
CN213779076U CN202120133727.2U CN202120133727U CN213779076U CN 213779076 U CN213779076 U CN 213779076U CN 202120133727 U CN202120133727 U CN 202120133727U CN 213779076 U CN213779076 U CN 2137790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lt
base
aerial target
target recognition
recogni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3372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龙跃
刘汉伟
高嘉乐
梁志兵
于云龙
田振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PLA filed Critical 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to CN20212013372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790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790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7907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匹配的空中目标识别装置,包括防护壳、折叠结构、固定支架、套管、第一底座、第二底座、第一螺栓、第一螺纹槽、摇杆、绳索和缓震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转动摇杆放松内部相连接的绳索,使得套管与固定支架脱离,但由于内部有绳索的束缚所以不会掉落,随后操作人员将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对接,随后背在身上,再固定第一螺栓,将第一螺栓拧到第一螺纹槽内,从而固定多个套管,让其能很好的背在身上,随后再需要使用时解除第一螺栓与第一螺纹槽的抵触状态,再转动摇杆,内部的绳索会重新让多个套管重新套设连接,从而支撑在地面,所以该装置能够很方便的将其携带,并且在使用时也非常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智能匹配的空中目标识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中目标识别装置,具体为一种基于智能匹配的空中目标识别装置,属于智能匹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标是对活动预期结果的主观设想,是在头脑中形成的一种主观意识形态,也是活动的预期目的,为活动指明方向。具有维系组织各个方面关系构成系统组织方向核心的作用目标是对活动预期结果的主观设想,是在头脑中形成的一种主观意识形态,也是活动的预期目的,为活动指明方向。具有维系组织各个方面关系构成系统组织方向核心的作用,装置或称设备一词有多种含义。装置可以是:机械的一种叫法,工具的一种叫法,设备的一种叫法,仪器的一种叫法,测量仪器用来进行各种测试以取得相关数据的工具;器具,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各种工具。
对于现有的一些空中目标识别装置,携带他们在丛林中作业时,往往很难携带,会造成行动不便等情况,在使用时也会因为地面不平整导致难以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匹配的空中目标识别装置,能够很方便的将其携带,并且在使用时也非常稳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基于智能匹配的空中目标识别装置,包括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一端设有折叠结构,所述折叠结构包括固定支架、套管、第一底座、第二底座、第一螺栓、第一螺纹槽、摇杆和绳索,所述防护壳的内部安装有空中目标识别装置本体,所述防护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所述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两端滑动连接有多个所述套管,其中两个所述套管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所述第一底座,其中两个所述套管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所述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所述第一螺栓,所述第二底座的一端开设有所述第一螺纹槽,所述固定支架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所述摇杆,所述摇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绳索,所述绳索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第二底座内壁,所述防护壳的一端设有缓震结构。
优选的,即为了为了更好的固定摇杆,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更加稳定,所述折叠结构还包括限位槽,所述缓震结构包括插销,所述固定支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插销,所述摇杆的内部开设有四个所述限位槽,所述插销与所述限位槽相抵触。
优选的,为了更好的让插销与摇杆抵触,使得增加了其稳定性,所述缓震结构还包括第一弹簧,所述插销与所述固定支架之间夹持固定有所述第一弹簧。
优选的,即为了减少在行动中带来的对防护壳的撞击,使得该装置在方便携带的同时也具有很高的保护功能,所述缓震结构还包括防撞块,所述防护壳的顶部安装有多个所述防撞块。
优选的,为了固定防护壳,使得在行动中不会让空中目标识别装置本体露出,所述缓震结构还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卡环,所述防护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两端滑动连接有所述卡环,所述防护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固定块。
优选的,为了更好的固定住防护壳,使得为空中目标识别装置本体提供更好的保护性,所述缓震结构还包括第二螺栓和第二螺纹槽,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所述第二螺纹槽,所述卡环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所述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通过所述第二螺纹槽与所述第二固定块相抵触。
优选的,为了更好将防护壳内部的空中目标识别装置本体保护,使得在防护壳与空中目标识别装置本体之间安装了第二弹簧和橡胶垫,所述缓震结构还包括第二弹簧和橡胶垫,所述空中目标识别装置本体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所述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所述防护壳之间夹持固定有所述第二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操作人员将转动摇杆放松内部相连接的绳索,使得套管与固定支架脱离,但由于内部有绳索的束缚所以不会掉落,随后操作人员将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对接,随后背在身上,再固定第一螺栓,将第一螺栓拧到第一螺纹槽内,从而固定多个套管,让其能很好的背在身上,随后再需要使用时解除第一螺栓与第一螺纹槽的抵触状态,再转动摇杆,内部的绳索会重新让多个套管重新套设连接,从而支撑在地面,随后操作人员即可打开防护壳使用内部的空中目标识别装置本体,同时该装置还设有缓震结构可以很好的保护防护壳内部的空中目标识别装置本体,所以该装置能够很方便的将其携带,并且在使用时也非常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折叠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摇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折叠结构和缓震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防护壳和缓震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缓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护壳,2、折叠结构,21、固定支架,22、套管,23、第一底座,24、第二底座,25、第一螺栓,26、第一螺纹槽,27、摇杆,28、绳索,29、限位槽,3、缓震结构,31、插销,32、第一弹簧,33、第一固定块,34、第二固定块,35、卡环,36、第二螺栓,37、防撞块,38、第二弹簧,39、橡胶垫,39a、第二螺纹槽,4、空中目标识别装置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所示,一种基于智能匹配的空中目标识别装置,包括防护壳1,所述防护壳1的一端设有折叠结构2,所述折叠结构2包括固定支架21、套管22、第一底座23、第二底座24、第一螺栓25、第一螺纹槽26、摇杆27和绳索28,所述防护壳1的内部安装有空中目标识别装置本体4,所述防护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所述固定支架21,所述固定支架21的两端滑动连接有多个所述套管22,其中两个所述套管22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所述第一底座23,其中两个所述套管22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所述第二底座24,所述第一底座23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所述第一螺栓25,所述第二底座24的一端开设有所述第一螺纹槽26,所述固定支架2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所述摇杆27,所述摇杆2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绳索28,所述绳索28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底座23与所述第二底座24内壁,所述防护壳1的一端设有缓震结构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折叠结构2还包括限位槽29,所述缓震结构3包括插销31,所述固定支架2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插销31,所述摇杆27的内部开设有四个所述限位槽29,所述插销31与所述限位槽29相抵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缓震结构3还包括第一弹簧32,所述插销31与所述固定支架21之间夹持固定有所述第一弹簧3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缓震结构3还包括防撞块37,所述防护壳1的顶部安装有多个所述防撞块3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缓震结构3还包括第一固定块33、第二固定块34和卡环35,所述防护壳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固定块33,所述第一固定块33的两端滑动连接有所述卡环35,所述防护壳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固定块3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缓震结构3还包括第二螺栓36和第二螺纹槽39a,所述第二固定块34的内部开设有所述第二螺纹槽39a,所述卡环35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所述第二螺栓36,所述第二螺栓36通过所述第二螺纹槽39a与所述第二固定块34相抵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缓震结构3还包括第二弹簧38和橡胶垫39,所述空中目标识别装置本体4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所述橡胶垫39,所述橡胶垫39与所述防护壳1之间夹持固定有所述第二弹簧38。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操作人员拉动插销31,解除插销31与限位槽29的抵触状态,再将转动摇杆27放松内部相连接的绳索28,使得套管22与固定支架21脱离,但由于内部有绳索28的束缚所以不会掉落,随后操作人员将第一底座23和第二底座24对接,随后背在身上,再固定第一螺栓25,将第一螺栓25拧到第一螺纹槽26内,从而固定多个套管22,让其能很好的背在身上,随后再需要使用时解除第一螺栓25与第一螺纹槽26的抵触状态,再转动摇杆27,内部的绳索28会重新让多个套管22重新套设连接,插销31会受到第一弹簧32的推力,重新与限位槽29抵触,从而固定住摇杆27让第一底座23和第二底座24支撑在地面,随后操作人员即可解除第二螺栓36和第二螺纹槽39a的抵触状态,再转动卡环35解除第一固定块33和第二固定块34之间的固定状态,即可打开防护壳1,使用内部的空中目标识别装置本体4,在行动过程中不必担心剧烈晃动对空中目标识别装置本体4造成损坏,因为内部安装有第二弹簧38和橡胶垫39,所以该装置能够很方便的将其携带,并且在使用时也非常稳定。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基于智能匹配的空中目标识别装置,包括防护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1)的一端设有折叠结构(2),所述折叠结构(2)包括固定支架(21)、套管(22)、第一底座(23)、第二底座(24)、第一螺栓(25)、第一螺纹槽(26)、摇杆(27)和绳索(28),所述防护壳(1)的内部安装有空中目标识别装置本体(4),所述防护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所述固定支架(21),所述固定支架(21)的两端滑动连接有多个所述套管(22),其中两个所述套管(22)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所述第一底座(23),其中两个所述套管(22)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所述第二底座(24),所述第一底座(23)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所述第一螺栓(25),所述第二底座(24)的一端开设有所述第一螺纹槽(26),所述固定支架(2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所述摇杆(27),所述摇杆(2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绳索(28),所述绳索(28)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底座(23)与所述第二底座(24)内壁,所述防护壳(1)的一端设有缓震结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匹配的空中目标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结构(2)还包括限位槽(29),所述缓震结构(3)包括插销(31),所述固定支架(2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插销(31),所述摇杆(27)的内部开设有四个所述限位槽(29),所述插销(31)与所述限位槽(29)相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匹配的空中目标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震结构(3)还包括第一弹簧(32),所述插销(31)与所述固定支架(21)之间夹持固定有所述第一弹簧(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匹配的空中目标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震结构(3)还包括防撞块(37),所述防护壳(1)的顶部安装有多个所述防撞块(3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匹配的空中目标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震结构(3)还包括第一固定块(33)、第二固定块(34)和卡环(35),所述防护壳(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固定块(33),所述第一固定块(33)的两端滑动连接有所述卡环(35),所述防护壳(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固定块(3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匹配的空中目标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震结构(3)还包括第二螺栓(36)和第二螺纹槽(39a),所述第二固定块(34)的内部开设有所述第二螺纹槽(39a),所述卡环(35)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所述第二螺栓(36),所述第二螺栓(36)通过所述第二螺纹槽(39a)与所述第二固定块(34)相抵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匹配的空中目标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震结构(3)还包括第二弹簧(38)和橡胶垫(39),所述空中目标识别装置本体(4)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所述橡胶垫(39),所述橡胶垫(39)与所述防护壳(1)之间夹持固定有所述第二弹簧(38)。
CN202120133727.2U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基于智能匹配的空中目标识别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7790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33727.2U CN213779076U (zh)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基于智能匹配的空中目标识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33727.2U CN213779076U (zh)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基于智能匹配的空中目标识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79076U true CN213779076U (zh) 2021-07-23

Family

ID=76901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33727.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779076U (zh)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基于智能匹配的空中目标识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790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779076U (zh) 一种基于智能匹配的空中目标识别装置
CN110457253B (zh) 一种便携式计算机取证机
CN213832708U (zh) 一种计算机异常数据检测装置
CN214847727U (zh) 一种电力安全生产用录音设备
CN215991445U (zh) 一种海域地形测量用数据采集装置
CN210763601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变电设备运行状态的统计装置
CN214085546U (zh) 一种线路板防碰撞收纳装置
CN211565823U (zh) 一种机电安装高空作业便携式工具箱
CN211507071U (zh) 一种视觉传达设计平台
CN210210342U (zh) 一种环境监测评估移动式工具箱
CN218777930U (zh) 一种软件工程检测的设备箱
CN219801111U (zh) 一种智能电池保护箱
CN218790957U (zh) 一种用于通流器的便携保护箱
CN220357808U (zh) 一种多功能移动硬盘盒装置
CN217467075U (zh) 一种工业数据线用绝缘性能检测装置
CN209912501U (zh) 一种档案数字化文件转存采集设备
CN219047630U (zh) 一种方便对工具定位的高空照明施工工具包
CN214754337U (zh) 一种高速传输防静电数据线
CN211252637U (zh) 网络设备外出用携带装置
CN213054747U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技术服务工具箱
CN220389395U (zh) 一种便携式地质测绘用工具箱
CN217915244U (zh) 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组合工具箱
CN207677464U (zh) 一种通讯设备用便携式电源
CN215989014U (zh) 一种锂电池用的防震机构
CN215500006U (zh) 一种加油站营销数据管理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