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75032U - 一种适用于平开窗的框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平开窗的框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75032U
CN213775032U CN202022715206.6U CN202022715206U CN213775032U CN 213775032 U CN213775032 U CN 213775032U CN 202022715206 U CN202022715206 U CN 202022715206U CN 213775032 U CN213775032 U CN 2137750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beam
main frame
frame
heat insulation
auxiliary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1520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尤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Yingmu Doors And Window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Yingmu Doors And Window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Yingmu Doors And Window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Yingmu Doors And Window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1520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750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750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750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平开窗的框架结构,涉及窗户技术领域。一种适用于平开窗的框架结构,包括主框架和设于主框架内侧壁的副框架,副框架设有多个开扇,任一开扇与副框架转动连接;主框架与副框架均设有隔热件。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安装多种开扇,满足人们对多功能窗户的要求,而且能减少热量的传递。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平开窗的框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适用于平开窗的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窗户是房屋的重要组成部分,窗户的作用主要在于透光明亮、通风换气。一般窗户包括窗框、开扇、玻璃等三部分;一般窗户分为平开窗、推拉窗和倒开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单功能的带玻璃的开扇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的生活需求,比如单个窗户安装多个开扇,有玻璃窗扇、纱窗扇、防护窗扇等。而且现有的窗户虽然普遍在透光、通风两点上做得很好,但普遍忽略了当窗户关闭时,隔热效果差,特别是在冬天,室内和室外的温度容易通过窗户互相传递,使室内温度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平开窗的框架结构,其能够安装多种开扇,满足人们对多功能窗户的要求,而且能减少热量的传递。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平开窗的框架结构,包括主框架和设于主框架内侧壁的副框架,副框架设有多个开扇,任一开扇与副框架转动连接;主框架与副框架均设有隔热件。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主框架包括两个主框架横梁和两个主框架竖梁,两个主框架横梁和两个主框架竖梁连接成矩形;副框架包括副框架横梁,副框架横梁设于主框架横梁内侧壁;隔热件分别设于副框架横梁、主框架横梁和主框架竖梁;任一开扇与副框架横梁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主框架横梁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主框架横梁本体和第二主框架横梁本体,第一主框架横梁本体和第二主框架横梁本体之间设有两个隔热件;两个隔热件的一端与第一主框架横梁本体连接,两个隔热件的另一端与第二主框架横梁本体连接;两个隔热件与第一主框架横梁本体和第二主框架横梁本体之间形成第一空腔。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副框架横梁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副框架横梁本体和第二副框架横梁本体,第一副框架横梁本体和第二副框架横梁本体之间设有两个隔热件;两个隔热件的一端与第一副框架横梁本体连接,两个隔热件的另一端与第二副框架横梁本体连接;两个隔热件与第一副框架横梁本体和第二副框架横梁本体之间形成第二空腔。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副框架横梁与主框架横梁之间设有多个垫块,任一垫块设于副框架横梁底部,垫块的最低处位于同一水平面。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副框架横梁设有第一限位挡板,第一限位挡板与主框架横梁的侧壁抵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开扇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第一开扇、第二开扇和第三开扇,第二开扇设于第一开扇与第三开扇之间;第一开扇包括转动设于副框架横梁的第一横梁,第二开扇包括转动设于副框架横梁的第二横梁,第三开扇包括转动设于副框架横梁的第三横梁;副框架横梁设有用于容纳第一横梁的第一容纳槽、用于容纳第二横梁的第二容纳槽和用于容纳第三横梁的第三容纳槽。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横梁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侧梁和第二侧梁,第一侧梁和第二侧梁之间设有两个隔热件;两个隔热件的一端与第一侧梁连接,两个隔热件的另一端与第二侧梁连接;两个隔热件与第一侧梁和第二侧梁之间形成第三空腔。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副框架横梁设有第二限位挡板,第二限位挡板设于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之间;第一横梁的侧壁与第二限位挡板的一个侧壁抵接,第二横梁的侧壁与第二限位挡板的另一个侧壁抵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横梁与第二限位挡板之间设有防撞密封条,防撞密封条设于第二限位挡板,第一横梁与防撞密封条抵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平开窗的框架结构,包括主框架和设于主框架内侧壁的副框架,副框架设有多个开扇,任一开扇与副框架转动连接;主框架与副框架均设有隔热件。
实际使用时,将主框架安装于墙壁内,通过在副框架设有多个开扇,任一开扇与副框架转动连接,如此可以在窗户上安装多种开扇,满足人们对多功能窗户的要求;通过主框架与副框架均设有隔热件,如此减少热量的传递,有助于室内保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窗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框架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横梁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横梁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横梁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副框架横梁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框架横梁的剖视图。
图标:1-隔热件;2-主框架横梁;3-主框架竖梁;4-副框架横梁;5-第一主框架横梁本体;6-第二主框架横梁本体;7-第一空腔;8-第一副框架横梁本体;9-第二副框架横梁本体;10-第二空腔;11-垫块;12-第一限位挡板;13-第二横梁;14-第三横梁;15-第一容纳槽;16-第二容纳槽;17-第三容纳槽;18-第一侧梁;19-第二侧梁;20-第三空腔;21-第二限位挡板;22-防撞密封条;23-防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平开窗的框架结构,包括主框架和设于主框架内侧壁的副框架,副框架设有多个开扇,任一开扇与副框架转动连接;主框架与副框架均设有隔热件1。
实际使用时,将主框架安装于墙壁内,通过在副框架设有多个开扇,任一开扇与副框架转动连接,如此可以在窗户上安装多种开扇,满足人们对多功能窗户的要求;通过主框架与副框架均设有隔热件1,如此减少热量的传递,有助于室内保温。可选地,本实施例的隔热件1采用PA66尼龙条,本实施例的副框架可通过螺丝固定于主框架。
如图1-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主框架包括两个主框架横梁2和两个主框架竖梁3,两个主框架横梁2和两个主框架竖梁3连接成矩形;副框架包括副框架横梁4,副框架横梁4设于主框架横梁2内侧壁;隔热件1分别设于副框架横梁4、主框架横梁2和主框架竖梁3;任一开扇与副框架横梁4转动连接。
如图1-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主框架横梁2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主框架横梁本体5和第二主框架横梁本体6,第一主框架横梁本体5和第二主框架横梁本体6之间设有两个隔热件1;两个隔热件1的一端与第一主框架横梁本体5连接,两个隔热件1的另一端与第二主框架横梁本体6连接;两个隔热件1与第一主框架横梁本体5和第二主框架横梁本体6之间形成第一空腔7。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主框架横梁本体5和第二主框架横梁本体6之间设有两个隔热件1,两个隔热件1与第一主框架横梁本体5和第二主框架横梁本体6之间形成第一空腔7,如此隔热件1和第一空腔7对第一主框架横梁本体5和第二主框架横梁本体6之间进行隔热,减少热量从第一主框架横梁本体5和第二主框架横梁本体6之间流过,保持室内温度稳定。
如图1-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副框架横梁4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副框架横梁本体8和第二副框架横梁本体9,第一副框架横梁本体8和第二副框架横梁本体9之间设有两个隔热件1;两个隔热件1的一端与第一副框架横梁本体8连接,两个隔热件1的另一端与第二副框架横梁本体9连接;两个隔热件1与第一副框架横梁本体8和第二副框架横梁本体9之间形成第二空腔10。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副框架横梁本体8和第二副框架横梁本体9之间设有两个隔热件1,两个隔热件1与第一副框架横梁本体8和第二副框架横梁本体9之间形成第二空腔10,如此隔热件1和第二空腔10对第一副框架横梁本体8和第二副框架横梁本体9之间进行隔热,减少热量从第一副框架横梁本体8和第二副框架横梁本体9之间流过,保持室内温度稳定。
如图1-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副框架横梁4与主框架横梁2之间设有多个垫块11,任一垫块11设于副框架横梁4底部,垫块11的最低处位于同一水平面。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垫块11,如此便于通过垫块11对副框架横梁4进行支撑。
如图1-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副框架横梁4设有第一限位挡板12,第一限位挡板12与主框架横梁2的侧壁抵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限位挡板12,第一限位挡板12与主框架横梁2的侧壁抵接,如此在安装副框架横梁4时,便于限定副框架横梁4的位置,使副框架横梁4与主框架横梁2之间安装稳定。
如图1-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开扇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第一开扇、第二开扇和第三开扇,第二开扇设于第一开扇与第三开扇之间;第一开扇包括转动设于副框架横梁4的第一横梁,第二开扇包括转动设于副框架横梁4的第二横梁13,第三开扇包括转动设于副框架横梁4的第三横梁14;副框架横梁4设有用于容纳第一横梁的第一容纳槽15、用于容纳第二横梁13的第二容纳槽16和用于容纳第三横梁14的第三容纳槽17。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开扇的数量为三个,如此满足用户一般的日常需求。比如将第一开扇设置成玻璃窗扇,将第二开扇设置成防护窗扇,将第三开扇设置成纱窗扇。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防护窗扇包括多个水平间隔设置的防护栏23,通过设置防护窗扇,火灾时可逃生,也可打开防护窗扇用于清洁玻璃及外出安装空调等。
通过设置第一容纳槽15、第二容纳槽16和第三容纳槽17,如此在将三个开扇收纳时,便于将第一横梁转动收纳入第一容纳槽15中、将第二横梁13转动收纳入第二容纳槽16中和将第三横梁14转动收纳入第三容纳槽17中。
如图1-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横梁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侧梁18和第二侧梁19,第一侧梁18和第二侧梁19之间设有两个隔热件1;两个隔热件1的一端与第一侧梁18连接,两个隔热件1的另一端与第二侧梁19连接;两个隔热件1与第一侧梁18和第二侧梁19之间形成第三空腔20。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侧梁18和第二侧梁19之间设有两个隔热件1,两个隔热件1与第一侧梁18和第二侧梁19之间形成第三空腔20,如此隔热件1和第三空腔20对第一侧梁18和第二侧梁19之间进行隔热,减少热量从第一侧梁18和第二侧梁19之间流过,保持室内温度稳定。
如图1-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副框架横梁4设有第二限位挡板21,第二限位挡板21设于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13之间;第一横梁的侧壁与第二限位挡板21的一个侧壁抵接,第二横梁13的侧壁与第二限位挡板21的另一个侧壁抵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限位挡板21,如此在转动第一开扇和第二开扇进行关窗时,第一开扇和第二开扇均与第二限位挡板21抵接,此时第一开扇和第二开扇复位,便于操作。
如图1-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横梁与第二限位挡板21之间设有防撞密封条22,防撞密封条22设于第二限位挡板21,第一横梁与防撞密封条22抵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撞密封条22,如此在转动第一开扇进行关窗时,第一横梁与防撞密封条22抵接,防止第一横梁与副框架横梁4进行碰撞,而且防撞密封条22也能起到隔音、防水、隔热等功能。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平开窗的框架结构,包括主框架和设于主框架内侧壁的副框架,副框架设有多个开扇,任一开扇与副框架转动连接;主框架与副框架均设有隔热件1。
实际使用时,将主框架安装于墙壁内,通过在副框架设有多个开扇,任一开扇与副框架转动连接,如此可以在窗户上安装多种开扇,满足人们对多功能窗户的要求;通过主框架与副框架均设有隔热件1,如此减少热量的传递,有助于室内保温。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平开窗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框架和设于所述主框架内侧壁的副框架,所述副框架设有多个开扇,任一所述开扇与所述副框架转动连接;所述主框架与所述副框架均设有隔热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平开窗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包括两个主框架横梁和两个主框架竖梁,两个所述主框架横梁和两个所述主框架竖梁连接成矩形;所述副框架包括副框架横梁,所述副框架横梁设于所述主框架横梁内侧壁;所述隔热件分别设于所述副框架横梁、所述主框架横梁和所述主框架竖梁;任一所述开扇与所述副框架横梁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平开窗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横梁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主框架横梁本体和第二主框架横梁本体,所述第一主框架横梁本体和所述第二主框架横梁本体之间设有两个隔热件;两个所述隔热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主框架横梁本体连接,两个所述隔热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主框架横梁本体连接;两个所述隔热件与所述第一主框架横梁本体和所述第二主框架横梁本体之间形成第一空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平开窗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框架横梁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副框架横梁本体和第二副框架横梁本体,所述第一副框架横梁本体和所述第二副框架横梁本体之间设有两个隔热件;两个所述隔热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副框架横梁本体连接,两个所述隔热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副框架横梁本体连接;两个所述隔热件与所述第一副框架横梁本体和所述第二副框架横梁本体之间形成第二空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平开窗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框架横梁与所述主框架横梁之间设有多个垫块,任一所述垫块设于所述副框架横梁底部,所述垫块的最低处位于同一水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平开窗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框架横梁设有第一限位挡板,所述第一限位挡板与所述主框架横梁的侧壁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平开窗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扇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第一开扇、第二开扇和第三开扇,所述第二开扇设于所述第一开扇与所述第三开扇之间;所述第一开扇包括转动设于所述副框架横梁的第一横梁,所述第二开扇包括转动设于所述副框架横梁的第二横梁,所述第三开扇包括转动设于所述副框架横梁的第三横梁;所述副框架横梁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横梁的第一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第二横梁的第二容纳槽和用于容纳所述第三横梁的第三容纳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平开窗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侧梁和第二侧梁,所述第一侧梁和所述第二侧梁之间设有两个隔热件;两个所述隔热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梁连接,两个所述隔热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梁连接;两个所述隔热件与所述第一侧梁和所述第二侧梁之间形成第三空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适用于平开窗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框架横梁设有第二限位挡板,所述第二限位挡板设于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之间;所述第一横梁的侧壁与所述第二限位挡板的一个侧壁抵接,所述第二横梁的侧壁与所述第二限位挡板的另一个侧壁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适用于平开窗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二限位挡板之间设有防撞密封条,所述防撞密封条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挡板,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防撞密封条抵接。
CN202022715206.6U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适用于平开窗的框架结构 Active CN2137750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15206.6U CN213775032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适用于平开窗的框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15206.6U CN213775032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适用于平开窗的框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75032U true CN213775032U (zh) 2021-07-23

Family

ID=76880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15206.6U Active CN213775032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适用于平开窗的框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750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333030A1 (en) Managing air flow
CN201115093Y (zh) 通风门板
CN213775032U (zh) 一种适用于平开窗的框架结构
CN201526177U (zh) 节能保温柜式通信基站机房
CN112761496A (zh) 一种平开式系统窗
CN213573698U (zh) 一种密封性强的进风窗
CN205713839U (zh) 一种铝合金窗排水孔结构
CN213775031U (zh) 一种适用于平开窗的框架结构
CN218209909U (zh) 玻璃幕墙的通风器以及玻璃幕墙
CN206438924U (zh) 一种穿条隔热推拉窗
CN2769745Y (zh) 地铁空调系统的防火柔性密封结构
CN215408354U (zh) 一种密封效果好的铝型门窗
CN214753235U (zh) 一种变压器结构
CN209430011U (zh) 一种直流屏门用铰链
CN219910474U (zh) 带纱窗的隐扇窗
CN221799613U (zh) 隔音窗组件
CN108049783A (zh) 一种密封窗体
CN212803014U (zh) 纱窗一体平开窗
CN219528811U (zh) 一种铝饰复合折叠平开工业钢门
CN216617281U (zh) 一种外开系统密封窗
CN210768495U (zh) 一种自然换气装置
CN216552599U (zh) 一种适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呼吸幕墙
CN214498839U (zh) 灰空间用的保温门
CN221703588U (zh) 一种密封门窗
CN209942642U (zh) 一种增大窗幅的平开式塑钢防火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