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58215U - 动脉压监测可调节手腕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动脉压监测可调节手腕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58215U
CN213758215U CN202022602728.5U CN202022602728U CN213758215U CN 213758215 U CN213758215 U CN 213758215U CN 202022602728 U CN202022602728 U CN 202022602728U CN 213758215 U CN213758215 U CN 2137582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clamping
bar
clamping bar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0272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彦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erospace Center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Aerospace Center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erospace Center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Aerospace Center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260272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582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582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582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动脉压监测可调节手腕固定装置,包括手掌固定件、前臂固定件以及连接手掌固定件和前臂固定件的伸缩杆,伸缩杆调节手掌固定件和前臂固定件之间的距离;手掌固定件包括第一夹杆、第二夹杆和用于调节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之间距离的第一调节杆,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相对设置,第一夹杆与伸缩杆连接;前臂固定件包括第三夹杆、第四夹杆和用于调节第三夹杆和第四夹杆之间距离的第二调节杆,第三夹杆和第四夹杆相对设置,第三夹杆与伸缩杆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需要分别对左手手腕或右手手腕进行固定,防止手术医生或者其它原因影响病人动脉压监测,消除影响动脉监测的因素;能根据不同病人上肢情况调节装置大小、通用性强。

Description

动脉压监测可调节手腕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为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脉压监测可调节手腕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动脉压即血压,动脉压监测是最基本的循环监测项目,也是最简单的心血管监测项目。当需要对病人进行持续动脉压监测时,一般选择手腕的桡动脉,因为病人处于全麻状态,需要用中单对病人的上肢贴近身体进行固定。手术过程中病人的手腕容易被手术医生压到,尤其是肥胖病人,或者上肢固定不稳出现手内收导致动脉压监测管打折影响术中动脉压监测,增加手术风险。临床在手术过程中,有些手术病人手臂不能展出,巡回护士可能需要多次调节病人手臂姿势恢复动脉压监测,影响手术进程,增加病人手术风险;如果是手术医生原因碰到病人手腕变形影响动脉压监测,巡回护士会提醒手术医生,但是也不能完全避免手术医生再次碰到病人手腕影响动脉压监测。
因此,需要一种固定稳固且能避免手术医生压到病人手腕的固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动脉压检测过程中,医生容易压到病人手腕且病人上肢固定不稳影响监测结果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创新地提供了一种动脉压监测可调节手腕固定装置,可以根据需要分别对左手手腕或者对右手手腕进行固定,防止手术医生或者其它原因影响病人动脉压监测;装置小巧不占用手术医生操作空间;能根据不同病人上肢情况调节装置大小。
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脉压监测可调节手腕固定装置,包括手掌固定件、前臂固定件以及连接所述手掌固定件和所述前臂固定件的伸缩杆,所述手掌固定件与所述伸缩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前臂固定件与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手掌固定件包括第一夹杆、第二夹杆和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夹杆和所述第二夹杆之间距离的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夹杆和所述第二夹杆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杆固定在所述第一调节杆的一端,所述第二夹杆固定在所述第一调节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夹杆与所述伸缩杆连接;
所述前臂固定件包括第三夹杆、第四夹杆和用于调节所述第三夹杆和所述第四夹杆之间距离的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三夹杆和所述第四夹杆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夹杆固定在所述第二调节杆的一端,所述第四夹杆固定在所述第二调节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三夹杆与所述伸缩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杆包括第一套杆、第一内杆和第一调节螺栓,所述第一套杆套设在所述第一内杆外部,所述第一套杆与所述第一内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套杆上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一套杆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调节螺栓与所述第一螺孔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节杆包括第二套杆、第二内杆和第二调节螺栓,所述第二套杆套设在所述第二内杆外部,所述第二套杆与所述第二内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套杆上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二套杆的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调节螺栓与所述第二螺孔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包括第三套杆、第三内杆和第三调节螺栓,所述第三套杆套设在所述第三内杆外部,所述第三套杆与所述第三内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套杆上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三套杆的第三螺孔,所述第三调节螺栓与所述第三螺孔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杆、第二夹杆、第三夹杆和第四夹杆均为弧形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杆面向所述第二夹杆的端面上、所述第二夹杆面向所述第一夹杆的端面上、所述第三夹杆面向所述第四夹杆的端面上以及所述第四夹杆面向所述第三夹杆的端面上均设有软质硅胶垫。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杆远离所述第二夹杆的端面上固定有第一套环,所述第一套环套设在所述伸缩杆的外部,所述第一套环与所述伸缩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套环上设有垂直于所述伸缩杆的第四螺孔,所述第四螺孔螺纹连接第四调节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夹杆远离所述第四夹杆的端面上固定有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套环套设在所述伸缩杆的外部,所述第二套环与所述伸缩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套环上设有垂直于所述伸缩杆的第五螺孔,所述第五螺孔螺纹连接第五调节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还包括加高部,所述加高部位于所述伸缩杆的一端,所述加高部与所述第一夹杆或第三夹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动脉压监测可调节手腕固定装置可以根据需要分别对左手手腕或右手手腕进行固定,防止手术医生或者其它原因影响病人动脉压监测,消除影响动脉监测的因素;装置结构简单、易成本低;装置小巧、不占用手术医生操作空间;能根据不同病人上肢情况调节装置大小、通用性强;装置与病人接触面具有软质硅胶垫,防止压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脉压监测可调节手腕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脉压监测可调节手腕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
1、手掌固定件;2、前臂固定件;3、伸缩杆;4、软质硅胶垫;11、第一夹杆;12、第二夹杆;13、第一调节杆;14、第一套环;15、第四调节螺栓;21、第三夹杆;22、第四夹杆;23、第二调节杆;24、第二套环; 25、第五调节螺栓;131、第一套杆;132、第一内杆;133、第一调节螺栓;231、第二套杆;232、第二内杆;233、第二调节螺栓;31、第三套杆;32、第三内杆;33、第三调节螺栓;34、加高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动脉压监测可调节手腕固定装置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具体公开了一种动脉压监测可调节手腕固定装置,包括手掌固定件1、前臂固定件2以及连接手掌固定件1和前臂固定件2的伸缩杆3,手掌固定件1与伸缩杆3的一端连接,前臂固定件2与伸缩杆3的另一端连接,伸缩杆3通过调节自身的长度来调节手掌固定件 1和前臂固定件2之间的距离,以适用不同臂长的病人。
手掌固定件1包括第一夹杆11、第二夹杆12和用于调节第一夹杆11 和第二夹杆12之间距离的第一调节杆13,第一夹杆11和第二夹杆12相对设置,第一夹杆11和第二夹杆12用于夹持手掌。第一夹杆11固定在第一调节杆13的一端,第二夹杆12固定在第一调节杆13的另一端,通过调节第一调节杆13的长度来调节第一夹杆11和第二夹杆12之间的距离,进行夹持操作,同时适用不同掌厚的病人。第一夹杆11与伸缩杆3 连接,为了防止动脉压和输液套管针在同侧时伸缩杆3压迫输液套管针。
第一调节杆13包括第一套杆131、第一内杆132和第一调节螺栓133,第一套杆131套设在第一内杆132外部,第一套杆131与第一内杆132滑动连接,第一套杆131上设有垂直于第一套杆131的第一螺孔,第一调节螺栓133与第一螺孔螺纹连接。在调节长度时,使第一内杆132在第一套杆131内滑动,滑动到合适位置时,向第一套杆131内部旋进第一调节螺栓133,使第一调节螺栓133位于第一套杆131内部的端部抵在第一内杆 132上,避免第一内杆132再滑动,保持住第一夹杆11和第二夹杆12的距离,使第一夹杆11和第二夹杆12夹持住手掌。
前臂固定件2包括第三夹杆21、第四夹杆22和用于调节第三夹杆21 和第四夹杆22之间距离的第二调节杆23,第三夹杆21和第四夹杆22相对设置,第三夹杆21和第四夹杆22用于夹持前臂。第三夹杆21固定在第二调节杆23的一端,第四夹杆22固定在第二调节杆23的另一端,通过调节第二调节杆23的长度来调节第三夹杆21和第四夹杆22之间的距离,进行夹持操作,同时适用不同臂粗的病人。第三夹杆21与伸缩杆3 连接,为了防止动脉压和输液套管针在同侧时伸缩杆3压迫输液套管针。
第二调节杆23包括第二套杆231、第二内杆232和第二调节螺栓233,第二套杆231套设在第二内杆232外部,第二套杆231与第二内杆232滑动连接,第二套杆231上设有垂直于第二套杆231的第二螺孔,第二调节螺栓233与第二螺孔螺纹连接。在调节长度时,使第二内杆232在第二套杆231内滑动,滑动到合适位置时,向第二套杆231内部旋进第二调节螺栓233,使第二调节螺栓233位于第二套杆231内部的端部抵在第二内杆 232上,避免第二内杆232再滑动,保持住第三夹杆21和第四夹杆22的距离,使第三夹杆21和第四夹杆22夹持住前臂。
手掌固定件1和前臂固定件2设置在伸缩杆3的同侧,有效避免动脉压和输液套管针在同侧时伸缩杆3压迫输液套管针。如图2所示,伸缩杆 3垂直于第一夹杆11和第二夹杆12形成的平面,伸缩杆3也垂直于第三夹杆21和第四夹杆22形成的平面。
伸缩杆3包括第三套杆31、第三内杆32和第三调节螺栓33,第三套杆31套设在第三内杆32外部,第三套杆31与第三内杆32滑动连接,第三套杆31上设有垂直于第三套杆31的第三螺孔,第三调节螺栓33与第三螺孔螺纹连接。在调节伸缩杆的长度时,使第三内杆32在第三套杆31 内滑动,滑动到合适位置时,向第三套杆31内部旋进第三调节螺栓33,使第三调节螺栓33位于第三套杆31内部的端部抵在第三内杆32上,避免第三内杆32再滑动,保持住手掌固定件1和前臂固定件2的距离。
如图2所示,第一夹杆11、第二夹杆12、第三夹杆21和第四夹杆 22均为弧形杆,与手掌和前臂的弧度匹配,夹持稳固且具有舒适性。
第一夹杆11面向第二夹杆12的端面上、第二夹杆12面向第一夹杆 11的端面上、第三夹杆21面向第四夹杆22的端面上以及第四夹杆22面向第三夹杆21的端面上均设有软质硅胶垫4。与皮肤接触的面上均设有软质硅胶垫,避免出现压疮。
手掌固定件1在伸缩杆3上的位置可以调整。第一夹杆11远离第二夹杆12的端面上固定有第一套环14,第一套环14套设在伸缩杆3的外部,第一套环14与伸缩杆3滑动连接,第一套环14上设有垂直于伸缩杆 3的第四螺孔,第四螺孔螺纹连接第四调节螺栓15。通过沿伸缩杆3滑动第一套环14来调整手掌固定件1的位置,位置调整好后,向第四螺孔内旋进第四调节螺栓15,使第四调节螺栓15位于第一套环14内的端面低在伸缩杆3上,固定住手掌固定件1的位置。
前臂固定件2在伸缩杆3上的位置可以调整。第三夹杆21远离第四夹杆22的端面上固定有第二套环24,第二套环24套设在伸缩杆3的外部,第二套环24与伸缩杆3滑动连接,第二套环24上设有垂直于伸缩杆 3的第五螺孔,第五螺孔螺纹连接第五调节螺栓25。通过沿伸缩杆3滑动第二套环24来调整前臂固定件2的位置,位置调整好后,向第五螺孔内旋进第五调节螺栓25,使第五调节螺栓25位于第二套环24内的端面低在伸缩杆3上,固定住前臂固定件2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掌固定件1与第三套杆31滑动连接,前臂固定件2与第三内杆32滑动连接,通过调整伸缩杆的长度来调整手掌固定件 1与前臂固定件2之间的距离。通过滑动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辅助调节手掌固定件1与前臂固定件2之间的距离。
伸缩杆3还包括加高部34,加高部34位于伸缩杆3的一端,加高部 34与第一夹杆11或第三夹杆21连接。此时,手掌固定件1或前臂固定件2中的一个与加高部34连接,手掌固定件1或前臂固定件2中的另一个与伸缩杆3的另一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手腕固定装置固定左手腕时,先根据病人上肢情况调节第一调节杆13、第二调节杆23和伸缩杆3至合适长度,第一夹杆11贴左手手背,第二夹杆12贴左手手心,第三夹杆21贴前臂外侧1/3至1/2 处,第四夹杆22贴前臂内侧1/3至1/2处;旋紧各调节螺栓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手腕固定装置固定左手腕时,先根据病人上肢情况调节第一调节杆13、第二调节杆23和伸缩杆3至合适长度,第一夹杆11贴右手手心,第二夹杆12贴右手手背,第三夹杆21贴前臂内侧1/3至1/2 处,第四夹杆22贴前臂外侧1/3至1/2处;旋紧各调节螺栓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手腕固定装置能固定病人手腕姿势,消除影响动脉压监测的因素。而且能根据不同病人上肢情况调节装置大小,兼具稳固性和舒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本实施例”、“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实质内容上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简单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动脉压监测可调节手腕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掌固定件(1)、前臂固定件(2)以及连接所述手掌固定件(1)和所述前臂固定件(2)的伸缩杆(3),所述手掌固定件(1)与所述伸缩杆(3)的一端连接,所述前臂固定件(2)与所述伸缩杆(3)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手掌固定件(1)包括第一夹杆(11)、第二夹杆(12)和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夹杆(11)和所述第二夹杆(12)之间距离的第一调节杆(13),所述第一夹杆(11)和所述第二夹杆(1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杆(11)固定在所述第一调节杆(13)的一端,所述第二夹杆(12)固定在所述第一调节杆(13)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夹杆(11)与所述伸缩杆(3)连接;
所述前臂固定件(2)包括第三夹杆(21)、第四夹杆(22)和用于调节所述第三夹杆(21)和所述第四夹杆(22)之间距离的第二调节杆(23),所述第三夹杆(21)和所述第四夹杆(22)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夹杆(21)固定在所述第二调节杆(23)的一端,所述第四夹杆(22)固定在所述第二调节杆(23)的另一端,所述第三夹杆(21)与所述伸缩杆(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压监测可调节手腕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杆(13)包括第一套杆(131)、第一内杆(132)和第一调节螺栓(133),所述第一套杆(131)套设在所述第一内杆(132)外部,所述第一套杆(131)与所述第一内杆(132)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套杆(131)上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一套杆(131)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调节螺栓(133)与所述第一螺孔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压监测可调节手腕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杆(23)包括第二套杆(231)、第二内杆(232)和第二调节螺栓(233),所述第二套杆(231)套设在所述第二内杆(232)外部,所述第二套杆(231)与所述第二内杆(23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套杆(231)上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二套杆(231)的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调节螺栓(233)与所述第二螺孔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压监测可调节手腕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3)包括第三套杆(31)、第三内杆(32)和第三调节螺栓(33),所述第三套杆(31)套设在所述第三内杆(32)外部,所述第三套杆(31)与所述第三内杆(32)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套杆(31)上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三套杆(31)的第三螺孔,所述第三调节螺栓(33)与所述第三螺孔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压监测可调节手腕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杆(11)、第二夹杆(12)、第三夹杆(21)和第四夹杆(22)均为弧形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压监测可调节手腕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杆(11)面向所述第二夹杆(12)的端面上、所述第二夹杆(12)面向所述第一夹杆(11)的端面上、所述第三夹杆(21)面向所述第四夹杆(22)的端面上以及所述第四夹杆(22)面向所述第三夹杆(21)的端面上均设有软质硅胶垫(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压监测可调节手腕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杆(11)远离所述第二夹杆(12)的端面上固定有第一套环(14),所述第一套环(14)套设在所述伸缩杆(3)的外部,所述第一套环(14)与所述伸缩杆(3)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套环(14)上设有垂直于所述伸缩杆(3)的第四螺孔,所述第四螺孔螺纹连接第四调节螺栓(15)。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动脉压监测可调节手腕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夹杆(21)远离所述第四夹杆(22)的端面上固定有第二套环(24),所述第二套环(24)套设在所述伸缩杆(3)的外部,所述第二套环(24)与所述伸缩杆(3)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套环(24)上设有垂直于所述伸缩杆(3)的第五螺孔,所述第五螺孔螺纹连接第五调节螺栓(2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压监测可调节手腕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3)还包括加高部(34),所述加高部(34)位于所述伸缩杆(3)的一端,所述加高部(34)与所述第一夹杆(11)或第三夹杆(21)连接。
CN202022602728.5U 2020-11-11 2020-11-11 动脉压监测可调节手腕固定装置 Active CN2137582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02728.5U CN213758215U (zh) 2020-11-11 2020-11-11 动脉压监测可调节手腕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02728.5U CN213758215U (zh) 2020-11-11 2020-11-11 动脉压监测可调节手腕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58215U true CN213758215U (zh) 2021-07-23

Family

ID=76915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02728.5U Active CN213758215U (zh) 2020-11-11 2020-11-11 动脉压监测可调节手腕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582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55830B2 (en) Fixture for arm during medical treatment
CN213758215U (zh) 动脉压监测可调节手腕固定装置
CN110338909A (zh) 医用内窥镜手术辅助支架
CN214713228U (zh) 一种手足外科护理支架
CN212038809U (zh) 一种手术用可调式屈膝体位支架
CN210872051U (zh) 医用内窥镜手术辅助支架
CN210384139U (zh) 一种骨科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
CN210727819U (zh) 一种普外科气压止血带
CN111616898A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转运床用医护架
CN112245036A (zh) 一种电控可变阻尼肘托
CN214968459U (zh) 一种医用手托
CN215778734U (zh) 一种简易可调节肘关节手术支架
CN211187225U (zh) 一种动态血压心电监护仪
CN215307869U (zh) 通用侧卧体位扶持器
CN219207877U (zh) 手术用肢体托架
CN210228596U (zh) 一种截石位胫前部支撑架
CN215384176U (zh) 一种应用于超声介入手术中的侧卧位前臂支架
CN214129325U (zh) 一种肠镜检查体位固定装置
CN212281831U (zh) 下肢支具
CN217593078U (zh) 一种手术用手托
CN214157876U (zh) 一种神经外科用手术床
CN212631171U (zh) 一种随床式多角度全方位手术支持臂架
CN213722158U (zh) 一种用于骨科临床手术的拉钩
CN218075616U (zh) 一种手术中手臂内收器
CN216962492U (zh) 一种用于心血管内科听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