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56777U - 一种负压阻绝式防护用具保护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负压阻绝式防护用具保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56777U
CN213756777U CN202022273157.5U CN202022273157U CN213756777U CN 213756777 U CN213756777 U CN 213756777U CN 202022273157 U CN202022273157 U CN 202022273157U CN 213756777 U CN213756777 U CN 2137567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pressure
fixing block
protection system
closing body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7315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子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27315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567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567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567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负压阻绝式防护用具保护系统,防护用具包括罩体,防护用具保护系统包括设置在罩体上的横截面为凹槽的闭合体、用于对闭合体与人体形成封闭空腔内抽真空的抽真空装置;抽真空装置包括排气件以及与排气件两端分别连接的第一空气逆止阀和第二空气逆止阀,抽真空装置连接第一空气逆止阀的一端伸入闭合体的凹槽结构内部。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合理,密封性好,抽真空处理操作方便快捷,能够有效地做到提前预判警报,能够可靠阻绝各种病原体对人体的入侵,便于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负压阻绝式防护用具保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防护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压阻绝式防护用具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在日常生活中,不止新冠病毒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还有其他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微生物)等,都会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威胁,由于它们及其微小,有的甚至只有几十纳米大小,如果对这些病原体的防范稍有纰漏就会造成严重后果,尤其是对长时间与这些病原体战斗的广大医护人员的生命健康造成很大威胁,这样就要对相关的医用防护用具的设计制造严格要求。
在各种需要防护的人体部位中,面部防护无疑处于比较特殊的部位,特别是口鼻具有呼吸的功能,各种病原体极易伴随鼻腔、口腔、呼吸气流进入人体,即使市场上常用的合格防护用具,也不能保证佩戴者就不会被各种病原体感染。因为,防护用具的佩戴过程中,其边缘与人体部位的接触有时会不紧密,甚至存在一定缝隙,各种病原体可能通过这些缝隙,随着人们呼吸的气流,绕过防护用具熔喷布或其他防护装置,直接进入人体呼吸道。可见,防护用具边缘与人体的接触是否紧密,这对阻绝各种病原体绕过防护用具本身的防御进入人体非常重要。
此外,佩戴后的防护用具边缘与人体接触是否达标,目前还缺乏可靠而简便的检测手段,大多数仅凭经验或使用者的感觉,靠一味加大防护用具与人体的束缚力来消除与人体之间可能存在的缝隙,可这种做法实际并不可靠,即使给防护用具施加很大的束缚力,哪怕多数部位的束缚力远超实际需要,以至于一些医护人员脱下防护用具后,被防护的人体部位有深深的勒痕,可还是难以保证不会出现纰漏,依然存在病原体随呼吸气流进出人体的隐患。
鉴于此,急需研制一种不但可以确保防护用具能提供一个合格的封闭空间,而且能够保证对这种封闭空间是否合格提供可靠预警的防护用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负压阻绝式防护用具保护系统,其设计新颖合理,密封性好,抽真空处理操作方便快捷,能够有效的做到提前预判警报,能够可靠的阻绝各种病原体对人体的入侵,便于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负压阻绝式防护用具保护系统,所述防护用具包括罩体,所述防护用具保护系统包括设置在罩体上的横截面为凹槽的闭合体、用于对闭合体内抽真空的抽真空装置;所述抽真空装置包括排气件以及与排气件两端分别连接的第一空气逆止阀和第二空气逆止阀,所述抽真空装置与第一空气逆止阀连接的一端伸入所述闭合体的凹槽内部。
上述一种负压阻绝式防护用具保护系统,所述罩体为口罩罩体或眼罩罩体。
上述一种负压阻绝式防护用具保护系统,所述闭合体的凹槽内部连接有负压警报装置。
上述一种负压阻绝式防护用具保护系统,所述负压警报装置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连接至闭合体的凹槽内部,所述固定块内设置有一端与闭合体凹槽内部直接通联的负压吸附栓,所述负压吸附栓另一端连接有导电块,所述负压吸附栓上套装有位于固定块内的弹簧,所述固定块远离闭合体凹槽内部的一端端面上连接有与导电块相配合的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电池和报警器,所述报警器和电池串联后通过第一导电线与第一导电片连接,且通过第二导电线与第二导电片连接。
上述一种负压阻绝式防护用具保护系统,所述固定块开设有第一固定块孔和第二固定块孔,所述第一固定块孔开设在固定块一端,所述第二固定块孔连通第一固定块孔且开设至固定块另一端面。
上述一种负压阻绝式防护用具保护系统,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负压吸附栓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孔端面固定连接。
上述一种负压阻绝式防护用具保护系统,所述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和报警器均镶嵌于固定块的端面上。
上述一种负压阻绝式防护用具保护系统,所述闭合体由两部分连接组成,一部分为位于闭合体槽底的硬质材料,另一部分为用于与人体皮肤相接触的软质材料。
上述一种负压阻绝式防护用具保护系统,所述闭合体设置有一组或多组,且每组闭合体均为独立闭合结构。
上述一种负压阻绝式防护用具保护系统,每组独立的所述闭合体的凹槽内均连接有独立的抽真空装置和独立的负压警报装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合理,采用一组或者多组横截面为凹槽的闭合体的结构设置在罩体上,在产生负压时,能够为人体需要保护的部位提供一个合格的密封空间,可靠的阻绝病原体入侵。
2、本实用新型的抽真空装置结构简单,采用排气件和空气逆止阀进行抽真空处理,操作方便快捷。
3、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负压警报装置,能准确地确定所佩戴的防护用具是否与人体还存在缝隙,当佩戴不当,或者佩戴不严密时,没有形成负压,负压警报装置就会发出警报,能够可靠的做到提前预判警报,能够准确的确定佩戴后的防护用具是否与人体还存在缝隙,能够可靠的阻绝各种病原体绕过防护用具本身的防御进入人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合理,密封性好,抽真空处理操作方便快捷,能够有效的做到提前预判警报,能够可靠的阻绝各种病原体对人体的入侵,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横截面为凹槽的闭合体、抽真空装置和负压警报装置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负压警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负压警报装置固定块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罩体; 2—挂耳绳; 3—横截面为凹槽的闭合体;
31—硬质材料; 32—软质材料; 4—抽真空装置;
41—第一空气逆止阀; 42—第二空气逆止阀; 43—排气件;
5—负压警报装置; 51—负压吸附栓; 52—弹簧;
53—导电块; 54—第一导电片; 55—第二导电片;
56—第一导电线; 57—第二导电线; 58—报警器;
59—固定块; 510—电池; 591—第一固定块孔;
592—第二固定块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以及图2~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负压阻绝式防护用具保护系统,防护用具包括罩体1和固定连接在罩体1两侧的挂耳绳2。
罩体1为口罩罩体。防护用具保护系统包括设置在罩体1上的横截面为凹槽的闭合体3、以及均伸入闭合体3的凹槽结构内部的抽真空装置4和负压警报装置5,抽真空装置4用于对闭合体3与人体形成的封闭空腔内抽真空,负压警报装置5用于在闭合体3与人体皮肤之间存在缝隙时发出报警信号。
闭合体3通过无毒胶固定粘连在罩体1的边缘。当然,闭合体3固定在罩体1上的方式不局限于无毒胶,还可以用纺织的办法,在闭合体3上设置一些固定线头的锚栓,再通过这些锚栓与纺织物的罩体连接起来,或者用浇注的方式将罩体与闭合体3一体成形等诸多方式。闭合体3具体由两部分连接组成,一部分为位于闭合体3槽底的硬质材料31,硬质材料31为硬塑料或者金属。另一部分为用于与人体皮肤相接触的软质材料32,软质材料32为软塑料或者橡胶组合而成,形成一个首尾闭合的环形凹槽。在佩戴后进行抽真空操作时,可以有效地提高密封效果。闭合体3可以设置为一组,也可以设置为多组,设置为多组时,每组闭合体3均具有独立性和封闭性,每组独立封闭的闭合体3的凹槽内均连接有一组独立的抽真空装置4和一组负压警报装置5,具体使用时,可以有效地提高负压密封时的可靠性。
抽真空装置4包括排气件43、第一空气逆止阀41和第二空气逆止阀42。排气件43为吸气橡胶球,排气件43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空气逆止阀41和第二空气逆止阀42。抽真空装置4连接第一空气逆止阀41的一端伸入闭合体3的凹槽内部,操作时,挤压排气件43,闭合体3与人体形成的封闭空腔内的空气受到排气件43的吸力,依次经过第一空气逆止阀41、排气件43和第二空气逆止阀42排出,对闭合体3与人体形成的封闭空腔内部进行抽真空。
负压警报装置5包括固定块59、负压吸附栓51、弹簧52、导电块53、第一导电片54、第二导电片55、第一导电线56、第二导电线57、报警器58、电池510。固定块59开设有第一固定块孔591和第二固定块孔592,第一固定块孔591开设在固定块59一端,第二固定块孔592连通第一固定块孔591且开设至固定块59另一端面。负压吸附栓51一端设置在固定块59开设的第一固定块孔591内,并与闭合体3的凹槽内部直接通联,负压吸附栓51另一端位于固定块59的第二固定块孔592内。弹簧52套装在负压吸附栓51上,弹簧52的一端与负压吸附栓51固定连接,弹簧52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块孔591的端面固定连接,将弹簧52的一端与固定块59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负压吸附栓51固定连接,能够很好的将负压吸附栓51在非负压的情况下进行复位。导电块53连接在负压吸附栓51位于第二固定块孔592内的一端,与导电块53相配合的第一导电片54、第二导电片55、电池510和报警器58连接在固定块59下端面。第一导电片54、第二导电片55和报警器58均镶嵌于固定块59的端面上。报警器58和电池510串联后通过第一导电线56与第一导电片54连接,且通过第二导电线57与第二导电片55连接,固定块59和负压吸附栓51均伸入闭合体3的凹槽内部。
本实施例防护用具保护系统的工作过程:
当佩戴口罩时,将口罩的罩体1佩戴在人体面部口鼻的部位上,使闭合体3与人体面部肌肤形成一个密闭空腔,用手挤压排气件43,此时,使闭合体3与人体面部肌肤形成的空腔内的空气受到排气件43的吸力,依次经过第一空气逆止阀41、排气件43和第二空气逆止阀42排出,对闭合体3与人体面部肌肤形成的空腔进行抽真空处理。如果口罩罩体1与人体接触部位不存在缝隙,则闭合体3与人体面部肌肤形成的空腔内形成负压,大气压会使口罩罩体1边缘与人体紧密连接,迫使进入罩体1内空间的气流必须经过熔喷布或呼吸阀过滤,从而阻绝病原体入侵。反之,如果口罩罩体1与人体面部口鼻部位出现缝隙,外界空气就会进入闭合体3与人体面部肌肤形成的空腔,负压被破坏,无法吸附负压吸附栓51,负压吸附栓51在弹簧52拉力的作用下带动导电块53向第一导电片54和第二导电片55的方向运动,与第一导电片54和第二导电片55相连接,电池510为报警器58供电的供电回路接通,报警器发出警报信号,及时提醒人佩戴好口罩,避免病原体入侵人体。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罩体1为眼罩罩体,其余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防护用具保护系统的工作过程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罩体1为眼罩,佩戴在人体面部眼睛周围的部位上,其余的工作过程均与实施例1的工作过程相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负压阻绝式防护用具保护系统,所述防护用具包括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用具保护系统包括设置在罩体(1)上的横截面为凹槽的闭合体(3)、用于对闭合体(3)与人体形成封闭空腔内抽真空的抽真空装置(4);所述抽真空装置(4)包括排气件(43)以及与排气件(43)两端分别连接的第一空气逆止阀(41)和第二空气逆止阀(42),所述抽真空装置(4)与第一空气逆止阀(41)连接的一端伸入所述闭合体(3)的凹槽内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负压阻绝式防护用具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为口罩罩体或眼罩罩体。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负压阻绝式防护用具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体(3)的凹槽内部连接有负压警报装置(5)。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负压阻绝式防护用具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警报装置(5)包括固定块(59),所述固定块(59)连接至闭合体(3)的凹槽内部,所述固定块(59)内设置有一端与闭合体(3)凹槽内部直接通联的负压吸附栓(51),所述负压吸附栓(51)另一端连接有导电块(53),所述负压吸附栓(51)上套装有位于固定块(59)内的弹簧(52),所述固定块(59)远离闭合体(3)凹槽内部的一端端面上连接有与导电块(53)相配合的第一导电片(54)、第二导电片(55)、电池(510)和报警器(58),所述报警器(58)和电池(510)串联后通过第一导电线(56)与第一导电片(54)连接,且通过第二导电线(57)与第二导电片(55)连接。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负压阻绝式防护用具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59)开设有第一固定块孔(591)和第二固定块孔(592),所述第一固定块孔(591)开设在固定块(59)一端,所述第二固定块孔(592)连通第一固定块孔(591)且开设至固定块(59)另一端面。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负压阻绝式防护用具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52)的一端与所述负压吸附栓(51)固定连接,所述弹簧(5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孔(591)端面固定连接。
7.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负压阻绝式防护用具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片(54)、第二导电片(55)和报警器(58)均镶嵌于固定块(59)的端面上。
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负压阻绝式防护用具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体(3)由两部分连接组成,一部分为位于闭合体(3)槽底的硬质材料(31),另一部分为用于与人体皮肤相接触的软质材料(32)。
9.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负压阻绝式防护用具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体(3)设置有一组或多组,且每组闭合体(3)均为独立闭合结构。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负压阻绝式防护用具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组独立的所述闭合体(3)的凹槽内均连接有独立的抽真空装置(4)和独立的负压警报装置(5)。
CN202022273157.5U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负压阻绝式防护用具保护系统 Active CN2137567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73157.5U CN213756777U (zh)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负压阻绝式防护用具保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73157.5U CN213756777U (zh)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负压阻绝式防护用具保护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56777U true CN213756777U (zh) 2021-07-23

Family

ID=76908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73157.5U Active CN213756777U (zh)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负压阻绝式防护用具保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567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23510B2 (en) Respirator devices with source control mechanisms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CN213756777U (zh) 一种负压阻绝式防护用具保护系统
CN211983947U (zh) 一种高防护性口罩
CN213695815U (zh) 一种具有杀菌功能便于穿戴的防御服
CN211983902U (zh) 一种新型一体式防护头罩
CN2650791Y (zh) 密封式防护头面罩
CN211153949U (zh) 一种用于疫情防控的防护服
CN211833047U (zh) 防病毒细菌头盔
CN211323156U (zh) 一种防疫口罩
CN213428468U (zh) 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人专用口罩
CN204377988U (zh) 医用一次性防护头罩
CN212306873U (zh) 一种可监测气密性医用口罩
CN214762953U (zh) 一种带有固体碱过滤片的头盔
CN211747140U (zh) 一种减压型医用防护口罩
CN214547333U (zh) 一种简易正压通风式医用防护服
CN211794439U (zh) 一种艾绒除菌口罩
CN211932717U (zh) 一种防压疮口罩
CN212911814U (zh) 一种密封性防压疮n95口罩
CN211910617U (zh) 一种医用多功能n95口罩
CN203400424U (zh) 一种带有指示灯且能够定位的防毒口罩
CN203400425U (zh) 一种带有指示灯的防毒口罩
CN210447812U (zh) 一种多功能面罩
CN216674796U (zh) 一种多用途纳米纤维防护口罩
CN214547451U (zh) 一种多层式一次性活性炭口罩
CN2643687Y (zh) 一种连防护服的医用头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