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50979U - 液冷超算服务器及液冷运算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冷超算服务器及液冷运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50979U
CN213750979U CN202022701087.9U CN202022701087U CN213750979U CN 213750979 U CN213750979 U CN 213750979U CN 202022701087 U CN202022701087 U CN 202022701087U CN 213750979 U CN213750979 U CN 2137509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ooled
plate
liquid cooling
electronic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0108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方宇
高阳
陈前
巫跃凤
郭海丰
杨作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croBT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croBT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croBT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croBT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0108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509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509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509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冷超算服务器及液冷运算装置。该液冷运算装置包括:液冷结构,包括第一液冷板以及两个第二液冷板,两个第二液冷板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液冷板的两侧,所述第一液冷板的两个表面分别与两侧的所述第二液冷板围设成密封的容纳空间;以及电子设备,包括两个电子单元,两个所述电子单元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所述容纳空间。通过密封的容纳空间中安装电子单元后,可以将电子单元与外界进行有效隔离,第一液冷板与第二液冷板易泄漏点处的冷却液不会进入到容纳空间中,有效的避免冷却液进入到电子单元,保证电子单元工作的可靠性。而且,电子单元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第一液冷板与第二液冷板进行热交换,保证液冷超算服务器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液冷超算服务器及液冷运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虚拟挖矿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冷超算服务器及液冷运算装置。
背景技术
超算服务器需要进行高密度的运算,因此其内部的运算板上进行运算的元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这些热量不能及时排出,超算服务器在高温环境下运行,可能会导致超算服务器停机保护,或者内部电路短路,甚至是烧坏重要元件。随着网络数据应用和AI应用的不断发展,超算服务器需要的运算能力不断增加,发热量也不断增大。
目前大多数超算服务器都采用传统的风冷散热系统进行散热,然而风冷散热系统存在高噪音,散热效率低,以及对环境要求高等缺点,并且对于高功率密度设备的散热需求,风冷散热系统也很难解决。近几年一些新型的水冷散热技术慢慢兴起,水冷技术相对传统风冷技术有着先天的低噪音、低功耗、对环境要求低等优点。对于高功率密度布局的电子设备,适合采用相应的水冷散热方案。
但是,超算服务器采用水冷方案时,由于考虑成本因素,机器内部使用都是普通的管道接头,对于密封可靠性上难以保证,或者因为水冷板加工质量问题,出现水冷板焊接密封面泄漏,导致机器出现内部漏水,使得运算板损坏,进而影响超算服务器的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水冷板漏水导致水与电子单元接触而损坏电子单元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水的液冷超算服务器及液冷运算装置。
一种液冷运算装置,包括:
液冷结构,包括第一液冷板以及第二液冷板,第二液冷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液冷板的侧面,所述第一液冷板的表面与其所在侧的所述第二液冷板围设成相对密闭的容纳空间;以及
电子设备,包括电子单元,所述电子单元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冷结构包括一个所述第二液冷板,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一个电子单元,所述第二液冷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液冷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液冷板的表面与其所在侧的所述第二液冷板围设成相对密闭的容纳空间,所述电子单元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冷结构包括两个所述第二液冷板,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两个所述电子单元,两个所述第二液冷板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液冷板的两侧,所述第一液冷板的两个表面分别与其所在侧的所述第二液冷板围设成相对密闭的容纳空间,两个所述电子单元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所述容纳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液冷板的表面和/或所述第二液冷板的表面具有沉台,所述第一液冷板的表面与所述第二液冷板的表面贴合围设成所述容纳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液冷板的表面和/或所述第二液冷板的表面具有固定凸台,所述固定凸台用于与所述电子单元抵接,使所述电子单元固定于所述容纳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凸台沿所述第一液冷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固定凸台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固定凸台沿所述第一液冷板的宽度方向排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液冷板具有安装表面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表面周侧的密封凸台,所述密封凸台凸出于所述安装表面设置;
所述第二液冷板的表面具有密封表面,所述密封表面与所述密封凸台抵接,所述密封表面与所述密封凸台围设成所述容纳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液冷板具有密封表面以及设置于所述密封表面周侧的密封凸台,所述密封凸台凸出于所述密封表面设置;
所述第一液冷板的表面具有安装表面,所述安装表面与所述密封凸台抵接,所述安装表面与所述密封凸台围设成所述容纳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将所述电子单元连接至供电电源;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铜排以及连接线缆,所述电子单元通过所述铜排与所述连接线缆分别连接至所述供电电源与控制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凸台上具有避位缺口,所述避位缺口连通外界与所述容纳空间,所述避位缺口用于供所述连接组件穿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冷运算装置还包括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液冷板与所述第二液冷板的连接处,所述密封部件还设置于所述避位缺口中。
一种液冷超算服务器,包括机箱壳体、管道装置、供电电源以及如上述任一技术特征所述的液冷运算装置;
所述管道装置、所述供电电源及所述液冷运算装置设置于所述机箱壳体中,所述供电电源与所述液冷运算装置的电子设备电连接,所述管道装置连接外部冷源与所述液冷运算装置的液冷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液冷超算服务器及液冷运算装置,在第一液冷板的侧面设置第二液冷板,并且,第一液冷板与第二液冷板之间围设成相对密闭的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中用于安装电子单元。通过密封的容纳空间中安装电子单元后,可以将电子单元与外界进行有效隔离,第一液冷板与第二液冷板易泄漏点处的冷却液不会进入到容纳空间中,有效的解决目前水冷板漏水导致水与电子单元接触而损坏电子单元的问题,有效的避免冷却液进入到电子单元,保证电子单元工作的可靠性。而且,电子单元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第一液冷板与第二液冷板进行热交换,保证液冷超算服务器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冷运算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液冷运算装置一实施方式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液冷运算装置中第一液冷板的立体图;
图4为图2所示的液冷运算装置中第二液冷板的立体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液冷运输装置另一实施方式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液冷运算装置应用于液冷超算服务器的立体图。
其中:
100、液冷运算装置;110、液冷结构;111、第一液冷板;1111、安装表面;1112、密封凸台;11121、避位缺口;112、第二液冷板;1121、密封表面;1122、固定凸台;120、电子设备;121、电子单元;1211、铜排;1212、连接线缆;200、机箱壳体;300、管道装置;400、供电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冷运算装置100。该液冷运算装置100应用于液冷超算服务器中。可以理解的,这里的液冷超算服务器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数据处理设备如液冷虚拟货币挖矿机等。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该液冷运算装置100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需要冷却的电器设备中。本实用新型中仅以液冷运算装置100应用于液冷超算服务器中为例进行说明。
目前,超算服务器大都采用传统的风冷散热系统进行散热,当然,近年超算服务器也采用水冷散热技术。但水冷散热技术由于考虑成本因素,服务器内部在密封可靠性上难以保证,经常出现内部漏水导致运算板损坏的现象,影响超算服务器的使用性能。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液冷运算装置100,该液冷运算装置100可以在保证运算能力的同时,还能保证冷却效果,避免出现冷却液泄漏导致的损坏情况。以下详细介绍液冷运算装置100的具体结构。
参见图1至图5,在一实施例中,液冷运算装置100包括液冷结构110以及电子设备120。液冷结构110包括第一液冷板111以及第二液冷板112,第二液冷板112设置于第一液冷板111的侧面,第一液冷板111的表面与其所在侧的第二液冷板112围设成密封的容纳空间。电子设备120包括电子单元121,电子单元121设置于容纳空间。
电子设备120为液冷运算装置100的运算单元,实现液冷超算服务器的运算功能,液冷结构110则用于冷却电子设备120。值得说明的是,电子设备120运算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不冷却电子设备120会影响电子设备120的使用性能,严重时甚至会烧毁电子设备120。因此,通过液冷结构110与电子设备120进行热交换,实现电子设备120的冷却,降低电子设备120的温度,保证电子设备120工作的可靠性。
具体的,液冷结构110包括第一液冷板111以及第二液冷板112,第二液冷板112设置在第一液冷板111的侧面,电子设备120包括电子单元121,电子单元121设置在第一液冷板111朝向第二液冷板112的侧面,并位于第一液冷板111与第二液冷板112之间。可以理解的,电子单元121为两面散热的结构,为了保证电子单元121的冷却效果,在电子单元121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液冷板111与第二液冷板112。
第一液冷板111、第二液冷板112与电子单元121形成夹层结构,电子单元121位于第一液冷板111与第二液冷板112的中间位置。这样,通过第一液冷板111与第二液冷板112的组合可以对电子单元121的两个表面进行冷却。通过第一液冷板111以及第二液冷板112夹持电子单元121形成第一液冷板111和第二液冷板112的组合分别对电子单元121冷却,还可以保证电子单元121的温度均衡。
而且,第二液冷板112设置于第一液冷板111的侧面后,第二液冷板112与第一液冷板111可以围设成相对密闭的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用于安装电子单元121。也就是说,通过将电子单元121包裹在一个由第一液冷板111与第二液冷板112围设成的相对密闭的空间即容纳空间中,达到电子单元121的防水效果。这样,外界液体如泄漏的冷却液等无法进入到第一液冷板111与第二液冷板112之间,可避免冷却液等与电子单元121接触,保证电子单元121工作的可靠性。
上述的液冷运算装置100,通过在相对密闭的容纳空间中安装电子单元121,可以将电子单元121与外界进行有效隔离,第一液冷板111与第二液冷板112易泄漏点处的冷却液不会进入到容纳空间中,有效的解决了目前水冷板漏水导致水与电子单元121接触而损坏电子单元121的问题,有效的避免了冷却液进入到电子单元121,保证电子单元121工作的可靠性。而且,电子单元121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第一液冷板111与第二液冷板112进行热交换,保证液冷超算服务器正常工作。
在一实施例中,液冷结构110包括两个第二液冷板112,两个第二液冷板112对称设置在第一液冷板111的两侧,电子设备120包括两个电子单元121,两个电子单元121分别设置在第一液冷板111的两侧,并位于第一液冷板111与第二液冷板112之间。
第一液冷板111为液冷运算装置100主要的冷却结构。第一液冷板111具有容纳冷却液的第一容纳腔,冷却液在第一容纳腔中流动。可选地,第一液冷板111的第一容纳腔可以为多流道串并联的通道如S形等,也可以为完整的腔体,还可为其他能够供冷却液流动的结构。第一液冷板111为具有两个散热表面的结构,第一液冷板111的两侧分别贴设两个电子单元121。冷却液进入第一液冷板111的第一容纳腔后,冷却液会通过第一液冷板111与电子单元121进行热交换,以对两侧的电子单元121进行热交换,降低两个电子单元121的温度。可选地,第一液冷板111为两端对称的结构;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液冷板111的两面结构也可存在差异,只要能够保证散热效果即可。
本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120的两个电子单元121均为运算板,或者为虚拟货币挖矿机的算力板,或者,根据实际需要,电子单元121还可为其它需要液冷散热的发热装置。
可以理解的,电子单元121包括铝基板和位于铝基板一面的发热元件,例如基板为铝基板,铝基板的一面布置有发热元件。因封装、贴片等原因,多数情况下发热元件向上、下两个方向的热阻不同。电子单元121工作时产生的80%~90%的热量都集中在铝基板上。因此,第一液冷板111两侧的电子单元121可分别通过铝基板与第一液冷板111的表面抵接。这样电子单元121的热量可以通过铝基板传递至第一液冷板111,保证电子单元121的冷却效果。
而电子单元121背离第一液冷板111的表面也会产生相应的热量。为了保证电子单元121的散热性能,本实用新型的液冷运算装置100还在第一液冷板111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第二液冷板112。也就是说,第一液冷板111、两个第二液冷板112与两个电子单元121形成夹层结构,第一液冷板111位于最中间位置,两个第二液冷板112对称设置在第一液冷板111的两侧,且两个电子单元121分别设置在一个第二液冷板112与第一液冷板111之间。这样,通过第一液冷板111与第二液冷板112的组合可以对电子单元121的两个表面进行冷却。
通过第一液冷板111以及两个第二液冷板112保证电子单元121的冷却效果,降低电子单元121的温度,保证电子单元121可以可靠工作。而且,通过第一液冷板111以及两个第二液冷板112形成两组第一液冷板111和第二液冷板112的组合分别对一电子单元121冷却,还可以保证电子单元121的温度均衡。两个第二液冷板112为液冷运算装置100辅助的冷却结构。当散热要求较高时,第一液冷板111以及两个第二液冷板112组合使用。当散热要求不高时,可以只保留第一液冷板111,将两个第二液冷板112省掉。这样,可以在保证散热需求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第二液冷板112具有第二容纳腔,冷却液在第二容纳腔中流动。可选地,第二液冷板112的第二容纳腔可以为多流道串并联的通道如S形等,也可以为完整的腔体,还可为其他能够供冷却液流动的结构。冷却液进入第二液冷板112的第二容纳腔后,冷却液会通过第二液冷板112与电子单元121进行热交换,以对电子单元121进行冷却。
而且,两个第二液冷板112设置于第一液冷板111的两侧后,第二液冷板112与第一液冷板111可以围设成相对密闭的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用于安装电子单元121。也就是说,通过将电子单元121包裹在一个由第一液冷板111与第二液冷板112围设成的相对密闭的空间即容纳空间中,达到运算板的防水效果。这样,外界液体如泄漏的冷却液等无法进入到第一液冷板111与第二液冷板112之间,可避免冷却液等与电子单元121接触,保证电子单元121工作的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液冷结构110包括一个第二液冷板112,第二液冷板112设置在第一液冷板111的一侧,电子设备120包括一个电子单元121。第二液冷板112设置于第一液冷板111的一侧,第一液冷板111的表面与第二液冷板112的表面围设成容纳空间,电子单元121设置于容纳空间。电子单元121设置在第一液冷板111朝向第二液冷板112的一侧,并位于第一液冷板111与第二液冷板112之间。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液冷运算装置100采用两个液冷板即第一液冷板111与第二液冷板112夹持为算力板的电子单元121散热。
此种结构的液冷运算装置100也能够应用于液冷超算服务器中,使得液冷超算服务器能够对数据进行处理。值得说明的是,在液冷运算装置100中,第二液冷板112的数量为一个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与第二液冷板112的数量为两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实质相同,在此不一一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液冷板111的表面和/或第二液冷板112的表面具有沉台,第一液冷板111的表面与第二液冷板112的表面贴合围设成容纳空间。可以只在第一液冷板111的表面设置沉台,也可以只在第二液冷板112的表面设置沉台,还可以在第一液冷板111与第二液冷板112的表面均设置沉台。
可选地,第一液冷板111的两个表面具有沉台,两个第二液冷板112贴设在第一液冷板111两侧,第二液冷板112的表面与第一液冷板111的沉台形成容纳空间。通过第一液冷板111与第二液冷板112的贴合保证密封性,避免冷却液进入到容纳空间中,容纳空间中可以安装电子单元121。而且,第一液冷板111与第二液冷板112中的冷却液可以对电子单元121进行冷却,保证电子单元121的冷却效果。
可选地,第二液冷板112朝向第一液冷板111的表面具有沉台,两个第二液冷板112贴设在第一液冷板111两侧,第二液冷板112的沉台与第一液冷板111的表面形成容纳空间。通过第一液冷板111与第二液冷板112的贴合保证密封性,避免冷却液进入到容纳空间中,容纳空间中可以安装电子单元121。而且,第一液冷板111与第二液冷板112中的冷却液可以对电子单元121进行冷却,保证电子单元121的冷却效果。
可选地,第一液冷板111的两个表面具有沉台,第二液冷板112朝向第一液冷板111的表面具有沉台,两个第二液冷板112贴设在第一液冷板111两侧,第二液冷板112的沉台与第一液冷板111的沉台形成容纳空间。通过第一液冷板111与第二液冷板112的贴合保证密封性,避免冷却液进入到容纳空间中,容纳空间中可以安装电子单元121。而且,第一液冷板111与第二液冷板112中的冷却液可以对电子单元121进行冷却,保证电子单元121的冷却效果。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三种方式都可以形成容纳空间,并保证容纳空间的密封性,避免冷却液进入到容纳空间中,保证电子单元121的使用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液冷板111的表面和/或第二液冷板112的表面可具有凸出设置的固定凸台1122,固定凸台1122用于与电子单元121抵接,使电子单元121固定于容纳空间。第一液冷板111的表面可以具有固定凸台1122,第二液冷板112的表面也可以具有固定凸台1122,还可以第一液冷板111与第二液冷板112的表面均具有固定凸台1122。
固定凸台1122朝向容纳空间的内部凸出,以使得固定凸台1122与容纳空间中的电子单元121抵接,实现电子单元121在容纳空间中的固定,保证电子单元121的两个表面分别与第一液冷板111及第二液冷板112完全接触,提高散热效果。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固定凸台1122与沉台是配套使用的,比如,第一液冷板111的表面设置沉台,第二液冷板112的表面设置固定凸台1122;再比如,第一液冷板111的表面设置固定凸台1122,第二液冷板112的表面设置沉台。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沉台与固定凸台1122可以设置于同一液冷板上,比如第一液冷板111的表面既设置沉台也设置固定凸台1122等等。
在一实施例中,固定凸台1122沿第一液冷板11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固定凸台112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固定凸台1122沿第二液冷板112的宽度方向排列。也就是说,无论固定凸台1122是设置在第一液冷板111上还是设置在第二液冷板112上,固定凸台1122都沿着液冷运算装置100的长度方向延伸,如图4所示,固定凸台1122呈长条形设置。而且,固定凸台1122的数量都为多个,通过多个固定凸台1122实现对电子单元121的多点支撑及散热,保证电子单元121的固定效果和冷却效果。
参见图2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液冷板111具有安装表面1111以及设置于安装表面1111周侧的密封凸台1112,密封凸台1112凸出于安装表面1111设置,第二液冷板112的表面具有密封表面1121,密封表面1121与密封凸台1112抵接,密封表面1121与密封凸台1112围设成容纳空间。也就是说,第一液冷板111上设置沉台,安装表面1111即为第一液冷板111沉台的底壁,密封凸台1112则为沉台的侧壁,安装表面1111低于密封凸台1112,使得第一液冷板111形成内凹结构。电子单元121可以嵌入到第一液冷板111的内凹结构中,通过密封凸台1112对电子单元121进行限位,实现电子单元121的固定。
而且,第二液冷板112贴合在第一液冷板111的侧面后,第二液冷板112的密封表面1121会与密封凸台1112抵接,通过密封凸台1112与密封表面1121的配合形成容纳空间,保证容纳空间的密封性,避免外界的冷却液进入到容纳空间中与电子单元121接触,保证电子单元121的使用性能,避免电子单元121损坏。
进一步地,第二液冷板112还包括固定凸台1122,固定凸台1122设置在密封表面1121。也就是说,第一液冷板111具有沉台,第二液冷板112具有固定凸台1122。第二液冷板112的固定凸台1122高于第二液冷板112的密封表面1121,使得第二液冷板112形成外凸的结构。当第一液冷板111与第二液冷板112贴合设置时,固定凸台1122会置于容纳空间中与电子单元121远离第一液冷板111的表面抵接,使得电子单元121紧密贴合在第一液冷板111与第二液冷板112之间,提高散热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液冷板111的安装表面1111与密封凸台1112为一体结构;第二液冷板112的密封表面1121与固定凸台1122为一体结构。
参见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二液冷板112具有密封表面1121以及设置于密封表面1121周侧的密封凸台1112,密封凸台1112凸出于密封表面1121设置。第一液冷板111具有安装表面1111,安装表面1111与密封凸台1112抵接,安装表面1111与密封凸台1112围设成容纳空间。也就是说,第二液冷板112沉台设置,密封表面1121即为第二液冷板112沉台的底壁,密封凸台1112则为沉台的侧壁,密封表面1121低于密封凸台1112,使得第二液冷板112形成内凹结构。电子单元121可以嵌入到第二液冷板112的内凹结构中,通过密封凸台1112对电子单元121进行限位,实现电子单元121的固定。
而且,第二液冷板112贴合在第一液冷板111的侧面后,第一液冷板111的安装表面1111会与密封凸台1112抵接,通过密封凸台1112与安装表面1111的配合形成容纳空间,保证容纳空间的密封性,避免外界的冷却液进入到容纳空间中与电子单元121接触,保证电子单元121的使用性能,避免电子单元121损坏。
进一步地,第一液冷板111还包括固定凸台1122,固定凸台1122设置在安装表面1111。也就是说,第二液冷板112具有沉台,第一液冷板111具有固定凸台1122。第一液冷板111的固定凸台1122高于第一液冷板111的安装表面1111,使得第一液冷板111形成外凸的结构。当第一液冷板111与第二液冷板112贴合设置时,固定凸台1122会置于容纳空间中与电子单元121远离第二液冷板112的表面抵接,使得电子单元121紧密贴合在第一液冷板111与第二液冷板112之间,提高散热效果。
参见图1至图5,在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20还包括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将电子单元121连接至供电电源400。通过连接组件实现供电电源400与液冷运算装置100之间的电连接,使得供电电源400向电子单元121供电,使得电子单元121正常工作。
在一实施例中,连接组件包括铜排1211以及连接线缆1212,电子单元121通过铜排1211与连接线缆1212分别连接至供电电源400与控制单元。进一步地,电子单元121上焊接铜排1211,铜排1211与供电电源400通过电源线连接,给电子单元121供电。而且,电子单元121上还设置连接线缆1212,连接线缆1212与电子设备120的控制单元电连接,实现对电子单元121的通信与控制功能。
在一实施例中,密封凸台1112上具有避位缺口11121,避位缺口11121连通外界与容纳空间,避位缺口11121用于供连接组件穿过。无论密封凸台1112设置在第一液冷板111还是第二液冷板112,密封凸台1112上都可开设避位缺口11121,通过避位缺口11121实现连接组件的走线,使得电子单元121可以连接到供电电源400和控制单元。
在一实施例中,液冷运算装置100还包括密封部件,密封部件设置于第一液冷板111与第二液冷板112的连接处,密封部件还设置于避位缺口11121中。密封部件可以保证第一液冷板111与第二液冷板112接触处的密封性,避免冷却液从第一液冷板111与第二液冷板112之间的缝隙渗入,提高结构的密封性,保证密封效果。而且,密封部件还在每个避位缺口11121与铜排1211或连接线缆1212之间设置,填充二者之间的间隙,保证避位缺口11121处的密封性,防止铜排1211与液冷板接触造成电子单元121短路。可选地,密封部件为密封垫、密封胶、弹性绝缘物质等起到密封作用的部件。
参见图2和图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液冷超算服务器,包括机箱壳体200、管道装置300、供电电源400以及上述实施例中的液冷运算装置100。管道装置300、供电电源400及液冷运算装置100设置于机箱壳体200中,供电电源400与液冷运算装置100的电子设备120电连接,管道装置300连接外部冷源与液冷运算装置100的液冷结构110。
机箱壳体200起防护作用,用于承载液冷超算服务器的各个零部件。管道结构具有出口接头以及进口接头,出口接头与进口接头穿过机箱壳体200伸出,以连接外部的冷源,管道结构还连接到液冷运算装置100中液冷结构110的第一液冷板111与第二液冷板112,实现冷却液输送。供电电源400通过连接组件电连接电子设备120的电子单元121,为电子单元121供电。
外部冷源输送的冷却液通过进口接头输送至管道结构中,进而分别输送至第一液冷板111与第二液冷板112中,换热后的冷却液流出第一液冷板111与第二液冷板112,进入到管道结构中,经出口接头回到外部冷源中。如此往复实现冷却液的循环利用,降低冷却成本。可选地,外部冷源的冷却液可以为冷却水,也可以为冷却油或者液氦等。
本实用新型的液冷超算服务器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液冷运算装置100后,可以避免电子单元121与冷却液接触,提高电子单元121工作的可靠性,进而保证液冷超算服务器的使用性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液冷运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液冷结构,包括第一液冷板以及第二液冷板,第二液冷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液冷板的侧面,所述第一液冷板的表面与其所在侧的所述第二液冷板围设成相对密闭的容纳空间;以及
电子设备,包括电子单元,所述电子单元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运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结构包括一个所述第二液冷板,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一个电子单元,所述第二液冷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液冷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液冷板的表面与其所在侧的所述第二液冷板围设成相对密闭的容纳空间,所述电子单元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运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结构包括两个所述第二液冷板,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两个所述电子单元,两个所述第二液冷板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液冷板的两侧,所述第一液冷板的两个表面分别与其所在侧的所述第二液冷板围设成相对密闭的容纳空间,两个所述电子单元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所述容纳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运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冷板的表面和/或所述第二液冷板的表面具有沉台,所述第一液冷板的表面与所述第二液冷板的表面贴合围设成所述容纳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运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冷板的表面和/或所述第二液冷板的表面具有固定凸台,所述固定凸台用于与所述电子单元抵接,使所述电子单元固定于所述容纳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冷运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凸台沿所述第一液冷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固定凸台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固定凸台沿所述第一液冷板的宽度方向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运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冷板具有安装表面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表面周侧的密封凸台,所述密封凸台凸出于所述安装表面设置;
所述第二液冷板的表面具有密封表面,所述密封表面与所述密封凸台抵接,所述密封表面与所述密封凸台围设成所述容纳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运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冷板具有密封表面以及设置于所述密封表面周侧的密封凸台,所述密封凸台凸出于所述密封表面设置;
所述第一液冷板的表面具有安装表面,所述安装表面与所述密封凸台抵接,所述安装表面与所述密封凸台围设成所述容纳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液冷运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将所述电子单元连接至供电电源;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铜排以及连接线缆,所述电子单元通过所述铜排与所述连接线缆分别连接至所述供电电源与控制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冷运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凸台上具有避位缺口,所述避位缺口连通外界与所述容纳空间,所述避位缺口用于供所述连接组件穿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冷运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运算装置还包括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液冷板与所述第二液冷板的连接处,所述密封部件还设置于所述避位缺口中。
12.一种液冷超算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壳体、管道装置、供电电源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液冷运算装置;
所述管道装置、所述供电电源及所述液冷运算装置设置于所述机箱壳体中,所述供电电源与所述液冷运算装置的电子设备电连接,所述管道装置连接外部冷源与所述液冷运算装置的液冷结构。
CN202022701087.9U 2020-11-20 2020-11-20 液冷超算服务器及液冷运算装置 Active CN2137509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01087.9U CN213750979U (zh) 2020-11-20 2020-11-20 液冷超算服务器及液冷运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01087.9U CN213750979U (zh) 2020-11-20 2020-11-20 液冷超算服务器及液冷运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50979U true CN213750979U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27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01087.9U Active CN213750979U (zh) 2020-11-20 2020-11-20 液冷超算服务器及液冷运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509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32691B2 (en) Liquid cooling system for an electronic system
CN110958806B (zh) 冷却设备、电路组件和冷却系统
US8274787B2 (en) Thermal interposer liquid cooling system
US7420808B2 (en) Liquid-based cooling system for cooling a multi-component electronics system
WO2012159395A1 (zh) 一种用于冷却电子设备的密封水冷方法和设备
CN111625073A (zh) 一种液冷散热装置及液冷虚拟货币挖矿机
US9295185B2 (en) Sealed enclosure for power electronics incorporating a heat exchanger
US20230189477A1 (en) Liquid-cooling heat dissipation apparatus, liquid-cooling data processing device and temperature equalization method
CN216017551U (zh) 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及一体化液冷机箱
CN213750979U (zh) 液冷超算服务器及液冷运算装置
CN112954949A (zh) 网络设备电源及用于网络设备电源的散热系统
CN114138082A (zh) 散热系统以及服务器系统
CN212276359U (zh) 一种液冷散热装置及液冷虚拟货币挖矿机
CN213750905U (zh) 液冷虚拟货币挖矿机及液冷散热装置
CN112764499A (zh) 液冷虚拟货币挖矿机、液冷散热装置及均温方法
CN220674191U (zh) 冷却装置、电子装置及供电装置
JP2013069087A (ja) 電子部品の実装構造
CN214800318U (zh) 一种电力电子设备
CN217363650U (zh) 硬件加速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20274137U (zh) 液冷壳体及电子设备
CN217884248U (zh) 机箱及电子设备
CN220986011U (zh) 电源装置、服务器节点以及服务器
CN219592918U (zh) 冷板式液冷散热器
CN216385179U (zh) 转接装置和水冷组件
CN217591401U (zh) 一种芯片浸没式水冷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