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50460U - 一种复眼防变形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眼防变形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50460U
CN213750460U CN202023177402.9U CN202023177402U CN213750460U CN 213750460 U CN213750460 U CN 213750460U CN 202023177402 U CN202023177402 U CN 202023177402U CN 213750460 U CN213750460 U CN 2137504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compound eye
guard
bracket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7740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健
屈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bin Jimi Photo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bin Jimi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bin Jimi Photo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bin Jimi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7740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504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504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504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眼防变形结构,属于投影技术领域,包括复眼镜片和支架;所述复眼镜片包括基底;所述基底的反面设有透镜单元排列组;所述基底的边缘设有法兰;所述法兰的反面通过点胶固定在支架的正面;所述支架上设有通光孔;所述通光孔用于透镜单元排列组通光。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眼防变形结构,能够避免复眼镜片受到挤压而变形,使复眼镜片的安装不会影响到它的光学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复眼防变形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投影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复眼防变形结构。
背景技术
常规镜片固定方式都是通过卡槽卡住镜片或是通过压板直接压覆在镜片结构上。这些方式都会直接让镜片结构受力,只适用于硬质镜片。然而光学镜片中有一种特殊的镜片叫复眼,由多个微小透镜整列组成,复眼作为光机合光部分一个重要器件,常规做法是采用光学级塑料做成适合的形状,然后通过卡槽,卡在光机主体相应的位置上,依靠其两侧法兰面进行承靠。为了让复眼能稳定固定,复眼法兰面与卡槽会有轻微过盈,这种包裹式的承靠方式,往往会挤压到复眼,导致复眼变形,面型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光学性能。
若将复眼材质由光学级塑料更换为硅胶,镜片会变得更软,受挤压变形将会更严重。常规做法是在镜片外围加上一个刚性的塑料或者金属固定外框。这就要求硅胶镜片做出相应的卡槽,与外框进行配合,对其配合精度要求也比较高,但并未考虑硅胶镜片已经有轻微受力变形的问题。现有的包裹式镜片固定方式仅适合一些比较硬质的镜片,如塑料、玻璃一类,若将复眼材质由一些硬质材料更换为柔软的硅胶,镜片会变得更软,受到轻微挤压就会产生较大变形,会严重影响到它的光学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复眼防变形结构,拟解决现有的复眼采用硅胶等材质受到轻微挤压就会产生较大变形,会严重影响到它的光学性能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眼防变形结构,包括复眼镜片1和支架2;所述复眼镜片1包括基底3;所述基底3的反面设有透镜单元排列组4;所述基底3的边缘设有法兰15;所述法兰15的反面通过点胶固定在支架2的正面;所述支架2上设有通光孔5;所述通光孔5用于透镜单元排列组4通光。由上述结构可知,复眼镜片1包括基底3,基底3的反面设有透镜单元排列组4,透镜单元排列组4即一系列完全相同的微透镜拼合而成,能将光强分布不均匀的入射圆光斑转化为均匀的矩形光斑。复眼镜片1如果只有反面有透镜单元排列组4,即属于单面的复眼透镜,复眼镜片1如果正反面均有透镜单元排列组4,即属于双面的复眼透镜。基底3的边缘设有法兰15,法兰15不属于核心区,所以将法兰15的反面通过点胶固定在支架2的正面,从而使复眼镜片1和支架2固定,这种方式避免了复眼镜片1受到挤压,只需要将支架2固定在合适的位置,复眼镜片1的位置即可确定,避免复眼镜片1因为安装受到挤压而影响到它的光学性能。支架2上设有通光孔5,通光孔5避免透镜单元排列组4通光被遮挡,使光线能够顺利通过透镜单元排列组4。
进一步的,所述基底3的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相对凸出支架2的反面。由上述结构可知,基底3的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穿过通光孔5,相对凸出支架2的反面,通光孔5还起到了避开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使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相对通光孔5周围悬浮无挤压。
进一步的,所述通光孔5的左侧设有左护挡6,通光孔5的右侧设有右护挡7;所述左护挡6和右护挡7凸出支架2的反面。由上述结构可知,左护挡6起到保护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的左侧,另外也对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的左移进行限位;右护挡7起到保护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的右侧,另外也对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的右移进行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基底3的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与左护挡6和/或右护挡7存在间隙。由上述结构可知,基底3的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与左护挡6和/或右护挡7存在间隙,避免左护挡6和右护挡7对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产生挤压。
进一步的,所述通光孔5的上侧设有上护挡8,通光孔5的下侧设有下护挡9;所述上护挡8和下护挡9凸出支架2的反面。由上述结构可知,上护挡8起到保护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的上侧,另外也对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的上移进行限位;下护挡9起到保护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的下侧,另外也对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的下移进行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基底3的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与上护挡8和/或下护挡9存在间隙。由上述结构可知,基底3的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与上护挡8和/或下护挡9存在间隙,避免上护挡8和下护挡9对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产生挤压。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2的顶部设有顶板10,底部设有底板11;所述顶板10和底板11凸出支架2的正面。由上述结构可知,顶板10和底板11对整个复眼镜片1起到防护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11上设有固定孔12。由上述结构可知,固定孔12方便对底板11进行固定,以确定复眼镜片1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法兰15数量有两个;两个法兰15位于基底3的左右两侧;所述基底3的正面也设有透镜单元排列组4。由上述结构可知,两个法兰15位于基底3的左右两侧,两个法兰15的反面通过点胶固定在支架2的正面,使复眼镜片1可靠固定;所述基底3的正面也设有透镜单元排列组4,即本复眼镜片1属于双面的复眼透镜,其相较单面的复眼透镜在实际应用中可靠性和稳定性更高。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2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螺纹柱13;所述螺纹柱13两端固定有方块14;所述螺纹柱13通过螺纹连接在支架2上设有的螺纹孔上。由上述结构可知,当旋转螺纹柱13时,支架2可以向螺纹柱13某一端的方块14靠近,调节完毕后,螺纹柱13及其两端的方块14可以放置在机体的槽内,由于方块14是方形的,所以当四个调节组件两两卡在支架2两侧的槽内时,螺纹柱13无法再转动,此时四个调节组件将支架2和槽固定,从而支架2的前后位置确定下来。当支架2需要向前或向后调整时,将四个调节组件从槽里取出,调整螺纹柱13即可。以此实现支架2可前后移动,解决复眼镜片1不便于前后调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眼防变形结构,属于投影技术领域,包括复眼镜片和支架;所述复眼镜片包括基底;所述基底的反面设有透镜单元排列组;所述基底的边缘设有法兰;所述法兰的反面通过点胶固定在支架的正面;所述支架上设有通光孔;所述通光孔用于透镜单元排列组通光。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眼防变形结构,能够避免复眼镜片受到挤压而变形,使复眼镜片的安装不会影响到它的光学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和二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复眼镜片、2-支架、3-基底、4-透镜单元排列组、5-通光孔、6-左护挡、7-右护挡、8-上护挡、9-下护挡、10-顶板、11-底板、12-固定孔、13-螺纹柱、14-方块、15-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一:
见附图1~6。一种复眼防变形结构,包括复眼镜片1和支架2;所述复眼镜片1包括基底3;所述基底3的反面设有透镜单元排列组4;所述基底3的边缘设有法兰15;所述法兰15的反面通过点胶固定在支架2的正面;所述支架2上设有通光孔5;所述通光孔5用于透镜单元排列组4通光。由上述结构可知,复眼镜片1包括基底3,基底3的反面设有透镜单元排列组4,透镜单元排列组4即一系列完全相同的微透镜拼合而成,能将光强分布不均匀的入射圆光斑转化为均匀的矩形光斑。复眼镜片1如果只有反面有透镜单元排列组4,即属于单面的复眼透镜,复眼镜片1如果正反面均有透镜单元排列组4,即属于双面的复眼透镜。基底3的边缘设有法兰15,法兰15不属于核心区,所以将法兰15的反面通过点胶固定在支架2的正面,从而使复眼镜片1和支架2固定,这种方式避免了复眼镜片1受到挤压,只需要将支架2固定在合适的位置,复眼镜片1的位置即可确定,避免复眼镜片1因为安装受到挤压而影响到它的光学性能。支架2上设有通光孔5,通光孔5避免透镜单元排列组4通光被遮挡,使光线能够顺利通过透镜单元排列组4。
实施例二:
见附图1~6。一种复眼防变形结构,包括复眼镜片1和支架2;所述复眼镜片1包括基底3;所述基底3的反面设有透镜单元排列组4;所述基底3的边缘设有法兰15;所述法兰15的反面通过点胶固定在支架2的正面;所述支架2上设有通光孔5;所述通光孔5用于透镜单元排列组4通光。由上述结构可知,复眼镜片1包括基底3,基底3的反面设有透镜单元排列组4,透镜单元排列组4即一系列完全相同的微透镜拼合而成,能将光强分布不均匀的入射圆光斑转化为均匀的矩形光斑。复眼镜片1如果只有反面有透镜单元排列组4,即属于单面的复眼透镜,复眼镜片1如果正反面均有透镜单元排列组4,即属于双面的复眼透镜。基底3的边缘设有法兰15,法兰15不属于核心区,所以将法兰15的反面通过点胶固定在支架2的正面,从而使复眼镜片1和支架2固定,这种方式避免了复眼镜片1受到挤压,只需要将支架2固定在合适的位置,复眼镜片1的位置即可确定,避免复眼镜片1因为安装受到挤压而影响到它的光学性能。支架2上设有通光孔5,通光孔5避免透镜单元排列组4通光被遮挡,使光线能够顺利通过透镜单元排列组4。
所述基底3的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相对凸出支架2的反面。由上述结构可知,基底3的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穿过通光孔5,相对凸出支架2的反面,通光孔5还起到了避开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使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相对通光孔5周围悬浮无挤压。
所述通光孔5的左侧设有左护挡6,通光孔5的右侧设有右护挡7;所述左护挡6和右护挡7凸出支架2的反面。由上述结构可知,左护挡6起到保护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的左侧,另外也对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的左移进行限位;右护挡7起到保护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的右侧,另外也对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的右移进行限位。
所述基底3的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与左护挡6和/或右护挡7存在间隙。由上述结构可知,基底3的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与左护挡6和/或右护挡7存在间隙,避免左护挡6和右护挡7对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产生挤压。
所述通光孔5的上侧设有上护挡8,通光孔5的下侧设有下护挡9;所述上护挡8和下护挡9凸出支架2的反面。由上述结构可知,上护挡8起到保护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的上侧,另外也对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的上移进行限位;下护挡9起到保护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的下侧,另外也对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的下移进行限位。
所述基底3的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与上护挡8和/或下护挡9存在间隙。由上述结构可知,基底3的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与上护挡8和/或下护挡9存在间隙,避免上护挡8和下护挡9对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产生挤压。
所述支架2的顶部设有顶板10,底部设有底板11;所述顶板10和底板11凸出支架2的正面。由上述结构可知,顶板10和底板11对整个复眼镜片1起到防护的作用。
所述底板11上设有固定孔12。由上述结构可知,固定孔12方便对底板11进行固定,以确定复眼镜片1的位置。
所述法兰15数量有两个;两个法兰15位于基底3的左右两侧;所述基底3的正面也设有透镜单元排列组4。由上述结构可知,两个法兰15位于基底3的左右两侧,两个法兰15的反面通过点胶固定在支架2的正面,使复眼镜片1可靠固定;所述基底3的正面也设有透镜单元排列组4,即本复眼镜片1属于双面的复眼透镜,其相较单面的复眼透镜在实际应用中可靠性和稳定性更高。
实施例三:
见附图7。一种复眼防变形结构,包括复眼镜片1和支架2;所述复眼镜片1包括基底3;所述基底3的反面设有透镜单元排列组4;所述基底3的边缘设有法兰15;所述法兰15的反面通过点胶固定在支架2的正面;所述支架2上设有通光孔5;所述通光孔5用于透镜单元排列组4通光。由上述结构可知,复眼镜片1包括基底3,基底3的反面设有透镜单元排列组4,透镜单元排列组4即一系列完全相同的微透镜拼合而成,能将光强分布不均匀的入射圆光斑转化为均匀的矩形光斑。复眼镜片1如果只有反面有透镜单元排列组4,即属于单面的复眼透镜,复眼镜片1如果正反面均有透镜单元排列组4,即属于双面的复眼透镜。基底3的边缘设有法兰15,法兰15不属于核心区,所以将法兰15的反面通过点胶固定在支架2的正面,从而使复眼镜片1和支架2固定,这种方式避免了复眼镜片1受到挤压,只需要将支架2固定在合适的位置,复眼镜片1的位置即可确定,避免复眼镜片1因为安装受到挤压而影响到它的光学性能。支架2上设有通光孔5,通光孔5避免透镜单元排列组4通光被遮挡,使光线能够顺利通过透镜单元排列组4。
所述基底3的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相对凸出支架2的反面。由上述结构可知,基底3的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穿过通光孔5,相对凸出支架2的反面,通光孔5还起到了避开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使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相对通光孔5周围悬浮无挤压。
所述通光孔5的左侧设有左护挡6,通光孔5的右侧设有右护挡7;所述左护挡6和右护挡7凸出支架2的反面。由上述结构可知,左护挡6起到保护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的左侧,另外也对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的左移进行限位;右护挡7起到保护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的右侧,另外也对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的右移进行限位。
所述基底3的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与左护挡6和/或右护挡7存在间隙。由上述结构可知,基底3的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与左护挡6和/或右护挡7存在间隙,避免左护挡6和右护挡7对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产生挤压。
所述通光孔5的上侧设有上护挡8,通光孔5的下侧设有下护挡9;所述上护挡8和下护挡9凸出支架2的反面。由上述结构可知,上护挡8起到保护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的上侧,另外也对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的上移进行限位;下护挡9起到保护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的下侧,另外也对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的下移进行限位。
所述基底3的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与上护挡8和/或下护挡9存在间隙。由上述结构可知,基底3的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与上护挡8和/或下护挡9存在间隙,避免上护挡8和下护挡9对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产生挤压。
所述支架2的顶部设有顶板10,底部设有底板11;所述顶板10和底板11凸出支架2的正面。由上述结构可知,顶板10和底板11对整个复眼镜片1起到防护的作用。
所述底板11上设有固定孔12。由上述结构可知,固定孔12方便对底板11进行固定,以确定复眼镜片1的位置。
所述法兰15数量有两个;两个法兰15位于基底3的左右两侧;所述基底3的正面也设有透镜单元排列组4。由上述结构可知,两个法兰15位于基底3的左右两侧,两个法兰15的反面通过点胶固定在支架2的正面,使复眼镜片1可靠固定;所述基底3的正面也设有透镜单元排列组4,即本复眼镜片1属于双面的复眼透镜,其相较单面的复眼透镜在实际应用中可靠性和稳定性更高。
所述支架2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螺纹柱13;所述螺纹柱13两端固定有方块14;所述螺纹柱13通过螺纹连接在支架2上设有的螺纹孔上。由上述结构可知,当旋转螺纹柱13时,支架2可以向螺纹柱13某一端的方块14靠近,调节完毕后,螺纹柱13及其两端的方块14可以放置在机体的槽内,由于方块14是方形的,所以当四个调节组件两两卡在支架2两侧的槽内时,螺纹柱13无法再转动,此时四个调节组件将支架2和槽固定,从而支架2的前后位置确定下来。当支架2需要向前或向后调整时,将四个调节组件从槽里取出,调整螺纹柱13即可。以此实现支架2可前后移动,解决复眼镜片1不便于前后调节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复眼防变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复眼镜片(1)和支架(2);所述复眼镜片(1)包括基底(3);所述基底(3)的反面设有透镜单元排列组(4);所述基底(3)的边缘设有法兰(15);所述法兰(15)的反面通过点胶固定在支架(2)的正面;所述支架(2)上设有通光孔(5);所述通光孔(5)用于透镜单元排列组(4)通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眼防变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3)的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相对凸出支架(2)的反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眼防变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光孔(5)的左侧设有左护挡(6),通光孔(5)的右侧设有右护挡(7);所述左护挡(6)和右护挡(7)凸出支架(2)的反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眼防变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3)的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与左护挡(6)和/或右护挡(7)存在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眼防变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光孔(5)的上侧设有上护挡(8),通光孔(5)的下侧设有下护挡(9);所述上护挡(8)和下护挡(9)凸出支架(2)的反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眼防变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3)的反面的透镜单元排列组(4)与上护挡(8)和/或下护挡(9)存在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眼防变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的顶部设有顶板(10),底部设有底板(11);所述顶板(10)和底板(11)凸出支架(2)的正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复眼防变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上设有固定孔(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眼防变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15)数量有两个;两个法兰(15)位于基底(3)的左右两侧;所述基底(3)的正面也设有透镜单元排列组(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眼防变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螺纹柱(13);所述螺纹柱(13)两端固定有方块(14);所述螺纹柱(13)通过螺纹连接在支架(2)上设有的螺纹孔上。
CN202023177402.9U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复眼防变形结构 Active CN2137504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77402.9U CN213750460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复眼防变形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77402.9U CN213750460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复眼防变形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50460U true CN213750460U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36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77402.9U Active CN213750460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复眼防变形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504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78549B (zh) 带微透镜阵列的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US20050185115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backlight unit using microlens array and fabricating method of microlens array
KR20180029065A (ko) 표면 부조형 액정 렌티큘러 렌즈 어레이 장치, 제조 방법 및 표시장치
CN105842919A (zh)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CN202453599U (zh) 一种具有膜片定位功能的液晶模组结构
CN110351469B (zh) 一种摄像头模组及其组装工艺
KR20070102424A (ko) 광학 시트, 백라이트 장치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US10816717B2 (en) Backlight module, display device and terminal
CN107329232A (zh) 一种投影机中数字微镜元件的固定结构及投影机
CN107438905B (zh) 发光器件阵列及包含该发光器件阵列的照明系统
CN213750460U (zh) 一种复眼防变形结构
CN202501393U (zh) 导光板定位结构、背光模组及电视机
CN106226959A (zh) 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器
CN205263364U (zh) 一种光模块无源耦合对准装置
US20210165272A1 (en) Polarize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TW201106020A (en) Condensing type optical sheet
CN102829434A (zh) 光学部件、面光源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17464112U (zh) 一种光源装置
CN216431627U (zh) 一种模块化单元板背光源结构
CN209767675U (zh) 一种摄像头模组
CN115493819A (zh) 一种机器人关节测试装置
CN211293521U (zh) 一种透镜支撑结构、直下式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
CN208126061U (zh) 一种液晶显示屏模组
CN100520523C (zh) 光学膜片总成、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10442583U (zh) 一种光心调节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