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46852U - 一种采火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火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46852U
CN213746852U CN202021736774.8U CN202021736774U CN213746852U CN 213746852 U CN213746852 U CN 213746852U CN 202021736774 U CN202021736774 U CN 202021736774U CN 213746852 U CN213746852 U CN 2137468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fire
foot
support
telescop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3677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国生
赵志成
张喜杰
吴亭
潘叶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tt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att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tti Co Ltd filed Critical Vatt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3677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468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468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468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7Mountings or tracking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火器具,包括支架组件、反射锅具和支撑脚组件,所述反射锅具设置于所述支架组件上,所述支撑脚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架组件的底部并与所述支架组件连接,并且所述支撑脚组件能够沿其长度方向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的采火器具,其通过将支撑脚组件设计为能够沿其长度方向上下移动,使得采火器具的整体高度可调,保证采火器具能够在任一环境下使用,更好地满足采火时高度可变的要求,便于使用时确定采火焦点,保证火炬手采火时无需弯腰,提升采火舒适性和采火体验;另外,由于支撑脚组件的设置,可以缩短支架组件的整体高度,利于降低支架组件用材,同时更加方便运输。

Description

一种采火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火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火炬手采火操作的采火器具。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实体经济逐渐的增强、精神文明建设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各类体育运动赛事或大型庆典活动在各地举行。圣火传递作为这些活动的重要环节,在圣火传递的初始起点,圣火需由采火器具进行采火。受环境及光照强度影响,采火时的高度及角度需满足一定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采火器具,其高度可调,更加方便火炬手采火操作。
根据上述提供的一种采火器具,其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采火器具,包括支架组件、反射锅具和支撑脚组件,所述反射锅具设置于所述支架组件上,所述支撑脚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架组件的底部并与所述支架组件连接,并且所述支撑脚组件能够沿其长度方向上下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脚组件包括伸缩脚和锁定机构,所述伸缩脚能够沿其长度方向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架组件上,所述锁定机构分别连接所述伸缩脚和所述支架组件,且所述锁定机构用于锁定所述伸缩脚以限制伸缩脚上下移动,还用于解锁所述伸缩脚以使所述伸缩脚能够上下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伸缩脚设有若干个沿其长度方向排列的调节孔,所述支架组件的侧壁设有固定孔,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依次穿设于所述固定孔和任一所述调节孔,以限制伸缩脚上下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脚组件包括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架组件的底部或侧壁下端,另一端与所述伸缩脚可伸缩连接,所述锁定机构分别连接所述伸缩脚和所述支撑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脚设有若干个沿其长度方向排列的限位孔,所述伸缩脚设有若干个沿其长度方向排列的调节孔,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穿设于所述限位孔和所述调节孔,以限制伸缩脚上下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转动折叠组件,所述支撑脚通过所述转动折叠组件与所述支架组件的侧壁下端配合连接,并且所述支撑脚组件能够在支撑位置和折叠收拢位置之间切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折叠组件包括连接杆,所述支架组件的侧壁下端设有固定孔,所述支撑脚远离所述伸缩脚的一端设有竖向定位孔和横向定位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孔后有选择性地穿设于所述竖向定位孔或所述横向定位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折叠组件还包括紧固件,所述连接杆的外端设有限位台阶,所述限位台阶抵接所述固定孔的边缘,所述紧固件设置于所述支架组件内部并与所述连接杆的内端紧固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角度调节组件,所述支架组件上端设有朝下凹陷的安装槽,所述反射锅具通过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处,并且通过所述角度调节组件,使得所述反射锅具能够定位在调节范围内的任一角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两个调节支架和用于支撑所述反射锅具的支撑件,两个所述调节支架分别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槽的相对两侧壁内侧,所述支撑件分别连接两个所述调节支架,所述反射锅具安装于所述支撑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采火器具,其通过将支撑脚组件设计为能够沿其长度方向上下移动,使得采火器具的整体高度可调,保证采火器具能够在任一环境下使用,更好地满足采火时高度可变的要求,便于使用时确定采火焦点,保证火炬手采火时无需弯腰,提升采火舒适性和采火体验;
2、另外,由于支撑脚组件的设置,可以缩短支架组件的整体高度,利于降低支架组件用材,同时更加方便运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采火器具的爆炸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采火器具的主视图,图中支撑脚组件处于折叠收拢位置;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反射锅具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角度调节组件的爆炸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调节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支架组件的爆炸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支架组件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支撑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采火器具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支撑脚组件处于支撑位置;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采火器具的仰视图,图中支撑脚组件处于折叠收拢位置;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支撑脚组件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实施例1
参见图1-2和图9-1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火器具,包括支架组件1、反射锅具2和支撑脚组件4,反射锅具2设置于支架组件1上,支撑脚组件4设置于支架组件1的底部并与支架组件1连接,并且支撑脚组件4能够沿其长度方向上下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脚组件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脚组件4分别连接于支架组件1的底部相对两侧,即分别连接于支架组件1的左右两侧壁上。
可见,本实施例的采火器具,其通过将支撑脚组件4设计为能够沿其长度方向上下移动,使得采火器具的整体高度可调,保证采火器具能够在任一环境下使用,更好地满足采火时高度可变的要求,便于使用时确定采火焦点,保证火炬手采火时无需弯腰操作,提升采火舒适性和采火体验;另外,由于支撑脚组件4的设置,可以缩短支架组件1的整体高度,利于降低支架组件1用材,同时更加方便运输。
参见图9-10,具体地,支撑脚组件4包括支撑脚41、伸缩脚42和锁定机构43,支撑脚41的一端连接支架组件1的侧壁下端,伸缩脚42与支撑脚41的另一端相配合插接,且伸缩脚42能够沿其长度方向上下移动,锁定机构43分别连接伸缩脚42和支撑脚41,用于锁定伸缩脚42以限制伸缩脚42上下移动,还用于解锁伸缩脚42以使伸缩脚42能够上下移动。当锁定机构43分别连接支撑脚41和伸缩脚42时,实现将伸缩脚42锁定于支撑脚41上,以限制伸缩脚42上下移动;当拆除锁定机构43时,解除伸缩脚42与支撑脚41之间的锁定关系,此时伸缩脚42能够沿着支撑脚41的长度方向上下移动。可见,通过支撑脚41、伸缩脚42和锁定机构43配合,使得采火器具的高度可调,更加方便火炬手采火操作。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支撑脚41呈倒“凹”字形,其包括横向部分和两个竖向部分,支撑脚41的横向部分用于与支架组件1的侧壁下端连接,两个竖向部分均设有若干个沿其长度方向排列的限位孔411。在每个竖向部分均设有可上下移动的伸缩脚42,伸缩脚42设有若干个沿其长度方向排列的调节孔421。锁定机构43包括定位件431,定位件431穿设于限位孔411和调节孔421,以限制伸缩脚42上下移动。当定位件431穿设于限位孔411和调节孔421上时,实现将伸缩脚42锁定于支撑脚41上,以限制伸缩脚42上下移动;当拆除定位件431时,可解除伸缩脚42与支撑脚41之间的锁定关系,以使伸缩脚42能够沿着支撑脚41上下移动,实现调节采火器具的高低。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定位件431为螺钉,锁定机构43还包括螺母,螺钉的一端穿设于限位孔411和调节孔421后与螺母紧固连接,以防止定位件431脱落,保证伸缩脚42与支撑脚41的锁定稳固可靠。
在本实施例中,伸缩脚42的一端可伸缩地插设于支撑脚41内,另一端的端部设有脚垫422,该脚垫422的设置,不仅可以增大支撑面积,提高采火器具的支撑平稳性,还可以起到限位作用,避免伸缩脚42完全缩进支撑脚41里面。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伸缩脚42可上下移动地套设于支撑脚41外表面,这样,即使省去脚垫422,也不会出现因伸缩脚42完全缩进支撑脚41里面而影响使用的问题。
参见图9-11,进一步地,还包括转动折叠组件5,支撑脚41通过转动折叠组件5与支架组件1的侧壁下端配合连接,并且支撑脚41能够在支撑位置和折叠收拢位置之间切换,这样,实现了支撑脚组件4可在支撑位置和折叠收拢位置之间切换。在采火器具工作时,将支撑脚组件4切换至支撑位置,以使支撑脚41的横向部分可拆卸连接于支架组件1的侧壁下端,并且通过先调节伸缩脚42和支撑脚41的配合深度,再采用锁定机构43将伸缩脚42锁定于支撑脚41上,满足了采火时高度可调的要求,更加便于确定采火焦点和采火操作;参见图2和图11,当采火器具不工作时,先将伸缩脚42缩回支撑脚41内部,再采用锁定机构43将伸缩脚42锁定于支撑脚41上,然后将支撑脚组件4切换至折叠收拢位置,并将支撑脚41可拆卸连接于支架组件1的侧壁下端,以实现将支撑脚组件4隐藏于支架组件1内部,并且保证运输时不掉落。
具体地,转动折叠组件5包括连接杆51,支架组件1的侧壁下端设有固定孔103,支撑脚41远离伸缩脚42的一端(即支撑脚41的横向部分)设有竖向定位孔401和横向定位孔402,连接杆51的一端穿过固定孔103后有选择性地穿设于竖向定位孔401或横向定位孔402。参见图11,当连接杆51分别穿设于固定孔103和竖向定位孔401时,支撑脚组件4切换至折叠收拢位置,以使支撑脚组件4隐藏于支架组件1内部,保证支撑脚组件4在运输时不掉落;参见图10,当连接杆51分别穿设于固定孔103和横向定位孔402时,支撑脚组件4切换至支撑位置,以便于调节采火器具的高度,方便火炬手采火操作。
更具体地,转动折叠组件5还包括紧固件52,连接杆51的外端设有限位台阶521,限位台阶521抵接固定孔103的边缘,紧固件52设置于支架组件1内部并与连接杆51的内端紧固连接。由此,通过具有限位台阶521的连接杆51与紧固件52配合,实现了将支撑脚组件4稳固可靠地固定于支架组件1上。
优选地,在支撑脚41的横向部分上间隔设有两对竖向定位孔401和横向定位孔402,每对竖向定位孔401和横向定位孔402构成“十”字形。在支架组件1的相对两侧壁下端均对应设有两个固定孔103。对应的,转动折叠组件5的数量为四个。由此,每个支撑脚41的横向部分均通过两个转动折叠组件5与支架组件1的侧壁下端可拆卸连接,进一步提升了支撑脚41的连接牢固性,进而提高支撑脚组件4支撑支架组件1和反射锅具2的平稳性。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51为螺杆,紧固件52为适于与螺杆配合的螺母。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杆51可以为具有限位台阶521和限位卡槽的锁销,紧固件52为适于与限位卡槽配合的卡环。
参见图1-2,进一步地,还包括角度调节组件3,支架组件1上端设有朝下凹陷的安装槽101,反射锅具2通过角度调节组件3可转动地设置于安装槽101处,并且通过角度调节组件3,使得反射锅具2能够定位在调节范围内的任一角度。由此,通过角度调节组件3,并且在安装槽101的限定作用下,使得反射锅具2一定范围内的角度可调,并且通过角度调节组件3定位于所需角度,实现了反射锅具2的角度可调,使用灵活性更强,更加方便火炬手高效采火。
参见图3,优选地,反射锅具2的角度调节范围为0~40°,并且反射锅具2的设计满足抛物球面公式y=cx^2,其中常数c为0.001~0.003,反射焦点直径
Figure BDA0002640021360000071
不大于15mm,同时使焦点距离锅平面不大于20mm,这样,反射锅具2的抛物球面设计,使其反射焦点靠近锅平面,结合反射锅具2角度可调的特点,不仅更加方便采火操作,还能够快速引燃火炬,提高火炬点火效率。
优选地,反射锅具2采用铝材质制成,并且反射锅具2的反射表面采用电镀铬抛光。在本实施例中,电镀铬抛光厚度D不大于2mm,这样,有效保证反射锅具2的反射表面光滑,提升反射效果,同时减轻整体重量,方便移动。
更优选地,在反射锅具2的上端面周缘一体成型设置有朝外且向下弯曲的圆形翻边21,这样,保证反射锅具2不挂手的同时减少扶手部件,进一步提高了反射锅具2的美观性和整体强度。
参见图2和图4-6,具体地,角度调节组件3包括两个调节支架31和用于支撑反射锅具2的支撑件(图中未示出),两个调节支架31分别可转动连接于安装槽101的相对两侧壁内侧,支撑件分别连接两个调节支架31,反射锅具2可拆卸地安装于支撑件上,以便于反射锅具2的快速拆装。由此,通过调节支架31和支撑件配合,实现了将反射锅具2可转动设置于支架组件1的安装槽101处,并且通过两个调节支架31和支撑件配合,将反射锅具2调节至调节范围内的所需角度,并且在所需角度停留,以便于采火操作。另外,将反射锅具2设计为可拆卸地安装于支撑件上,满足反射锅具2快速拆装的安装需求,同时保证反射锅具2在运输时不容易刮花。
参见图5,具体地,调节支架31包括安装板311和两个支撑板312,安装板311用于与安装槽101的侧壁可转动连接,两个支撑板312分别连接于安装板311的相对两外侧,这样,使得调节支架31呈具有三面的三角棱柱体结构,满足整体支撑强度,有助于减轻重量和节省材料。
优选地,支撑板312面向反射锅具2的一面为在竖直方向倾斜布置的斜面,该斜面与反射锅具2的侧壁相适配,从而使得支撑板312呈直角三角形,保证支撑板312的斜面能够对反射锅具2形成有效支撑。在每个支撑板312的斜面上均设有适于卡接支撑件的卡槽3101,全部卡槽3101位于同一圆周上。由此,通过卡槽3101与支撑件卡接,实现整体结构简单,方便支撑件快速拆装,保证支撑件的安装更加稳固可靠,进而实现将反射锅具2稳定可靠地安装于支撑件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板312还可以呈直角梯形。
参见图4-6,优选地,支撑件为支撑环32,支撑环32分别卡接两个调节支架31的卡槽3101。安装反射锅具2时,将反射锅具2座锅于支撑环32(参见图2),此时,支撑环32套设于反射锅具2的外表面,并且对反射锅具2形成有效支撑。由此可见,通过将支撑件设计为支撑环32,不仅保证反射锅具2座锅稳固可靠,还更加方便反射锅具2的快速拆装,利于反射锅具2单独放置保存,保证反射锅具2的反射面不易刮花。
更优选地,在每个支撑板312的斜面上均设置有上下间隔布置的两个卡槽3101,其中,靠下卡槽3101位于靠上卡槽3101的径向内侧,全部靠下卡槽3101位于同一圆周上,全部靠上卡槽3101位于另一圆周上。支撑环32包括上支撑环321和下支撑环322,上支撑环321的直径大于下支撑环322的直径,且上支撑环321卡接靠上卡槽3101,下支撑环322卡接靠下卡槽3101。反射锅具2座锅时,反射锅具2的下端由上至下依次穿设于上支撑环321和下支撑环322,且反射锅具2的外侧壁分别抵接上支撑环321和下支撑环322。由此,通过上支撑环321和下支撑环322,进一步加强反射锅具2的安装稳固性和可靠性。
参见图4-6,更具体地,角度调节组件3还包括连接件33和锁紧件34,安装槽101的侧壁对应调节支架31的位置处设有连接孔102(参见图8),调节支架31的安装板311设有与连接孔102同轴的通孔3102,连接件33的一端设有限位部331,另一端依次穿设于连接孔102和通孔3102后与锁紧件34紧固连接,这样,通过连接件33和锁紧件34配合,实现了调节支架31与安装槽101的侧壁之间的稳固可靠连接,进而实现通过支撑件使得反射锅具2定位在调节范围的任一角度上,以便于采火操作。优选地,本实施例的连接件33为螺杆,锁紧件34为螺母。
另外,角度调节组件3还包括缓冲件35,缓冲件35套设于连接件33外表面,且其夹持于调节支架31的安装板311与安装槽101的内侧壁之间,此时,限位部331抵接连接孔102远离调节支架31的端部边缘。由此,通过缓冲件35进行缓冲,并且在带有限位部331的连接件33和锁紧件34配合下,保证连接紧固,进而保证调节支架31、支撑件和反射锅具2均定位于调节范围内的某一角度。在本实施例中,缓冲件35为橡胶垫,其数量为两个,以形成双层缓冲效果,保证连接更加紧固。
参见图7-8,具体地,支架组件1包括支架本体11和上挡板12,支架本体11的上端设有朝下凹陷并适于容纳上挡板12的凹槽111,上挡板12嵌装于凹槽111内并限定出安装槽101,并且上挡板12通过焊接、粘接等方式与支架本体11固定连接,这样,便于支架本体11和上挡板12快速加工成型。在上挡板12上设有供连接件33远离限位部331的一端穿过的开孔121,开孔121构成连接孔102。
优选地,支架本体11呈倒“V”字形,其由中部具有开口的平面板一体朝下折弯形成,平面板的开口经折弯后形成凹槽111,这样,不仅便于支架本体11快速加工成型,还可以使支架本体11呈具有两个支撑面的三角构造,保证支架本体11的结构稳固,进而保证支架组件1整体结构稳固。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架本体11还可以呈倒“U”或口径由下至上收窄的倒“U”。
具体地,上挡板12包括底面和相对布置的两个侧面,两个侧面的下端分别与底面的相对左右两外侧一体成型,以使上挡板12呈“凹”字形并限定出安装槽101,两个侧面即(即安装槽101的相对两侧壁)均呈等边三家形。优选地,上挡板12由平面板一体朝下冲压形成。
具体地,支架组件1还包括侧挡板13,在支架本体11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侧挡板13,以提升支架组件1的整体外观美观性。每个侧挡板13均设有与开孔121同轴的过孔131,过孔131构成部分连接孔102。在本实施例中,两个侧挡板13均呈等边三角形,其嵌装于支架本体11内部的左右两侧并与支架本体11连接,这样,在两个侧挡板13的作用下,使得支架本体11的张角固定,保证支架本体11的结构更加稳固,进而提升支架组件1的整体结构平稳性;同时通过侧挡板13的平面设计,可以更好地对支架组件1整体进行表面处理,提升整体的外观效果。
优选地,支架组件1还包括具有贯通孔的导向柱14,导向柱14夹持于上挡板12和侧挡板13之间,以实现通过导向柱14,保证上挡板12的侧面贴紧侧挡板13,并且保证不易变形。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柱14的贯通孔分别连通过孔131和开孔121,该贯通孔构成部分连接孔102,这样,开孔121、导向柱14的贯通孔和过孔131共同构成连接孔102,连接件33通过导向柱14进行固定连接,使得连接件33不外露,提升整体美观度。
更具体地,支架组件1还包括呈倒“V”字形的侧加强板15,在支架本体11内部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有侧加强板15,侧加强板15位于侧挡板13的外侧并抵接或连接侧挡板13,侧挡板13夹持于侧加强板15与导向柱14之间,以提高整体结构的强度,保证支架组件1的放置更加平稳。
实施例2
参考图1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还包括支撑脚组件4的具体结构有所不同,并且省去了如实施例1所述的转动折叠组件5。具体地,支撑脚组件4由伸缩脚42和两个锁定机构43组成,伸缩脚42设有若干个沿其长度方向排列的调节孔421,支架组件的侧壁下端设有两个固定孔,两个固定孔均通过锁定机构43有选择性地连接其中两个调节孔421,这样,在实现限制伸缩脚42上下移动的同时,保证伸缩脚42稳固可靠的连接于支架组件1的侧壁上,并且通过调节伸缩脚42伸出支架组件底部外侧的长度,可实现采火器具的高度,使采火器具使用时,方便火炬手采火操作;在采火器具不使用,将伸缩脚42缩回支架组件内部,便于搬运,并且保证伸缩脚42不掉落。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脚组件4的数量为四个,位于支架组件同一侧的两个支撑脚组件4构成一对,其它部位均与实施例1相同。
可见,本实施例的采火器具,其支撑脚组件4可以在支撑位置和缩回支架组件内部(即隐藏于支架组件内部)之间切换,实现了采火器具的高度可调以及便于运输的同时,省去了转动折叠组件和呈倒“凹”字形的支撑脚,更加节约制造成本。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采火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组件(1)、反射锅具(2)和支撑脚组件(4),所述反射锅具(2)设置于所述支架组件(1)上,所述支撑脚组件(4)设置于所述支架组件(1)的底部并与所述支架组件(1)连接,并且所述支撑脚组件(4)能够沿其长度方向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火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组件(4)包括伸缩脚(42)和锁定机构(43),所述伸缩脚(42)能够沿其长度方向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架组件(1)上,所述锁定机构(43)分别连接所述伸缩脚(42)和所述支架组件(1),且所述锁定机构(43)用于锁定所述伸缩脚(42)以限制伸缩脚(42)上下移动,还用于解锁所述伸缩脚(42)以使所述伸缩脚(42)能够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火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脚(42)设有若干个沿其长度方向排列的调节孔(421),所述支架组件(1)的侧壁设有固定孔(103),所述锁定机构(43)包括定位件(431),所述定位件(431)依次穿设于所述固定孔(103)和任一所述调节孔(421),以限制伸缩脚(42)上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火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组件(4)包括支撑脚(41),所述支撑脚(41)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架组件(1)的底部或侧壁下端,另一端与所述伸缩脚(42)可伸缩连接,所述锁定机构(43)分别连接所述伸缩脚(42)和所述支撑脚(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采火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41)设有若干个沿其长度方向排列的限位孔(411),所述伸缩脚(42)设有若干个沿其长度方向排列的调节孔(421),所述锁定机构(43)包括定位件(431),所述定位件(431)穿设于所述限位孔(411)和所述调节孔(421),以限制伸缩脚(42)上下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采火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折叠组件(5),所述支撑脚(41)通过所述转动折叠组件(5)与所述支架组件(1)的侧壁下端配合连接,并且所述支撑脚组件(4)能够在支撑位置和折叠收拢位置之间切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采火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折叠组件(5)包括连接杆(51),所述支架组件(1)的侧壁下端设有固定孔(103),所述支撑脚(41)远离所述伸缩脚(42)的一端设有竖向定位孔(401)和横向定位孔(402),所述连接杆(51)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孔(103)后有选择性地穿设于所述竖向定位孔(401)或所述横向定位孔(40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采火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折叠组件(5)还包括紧固件(52),所述连接杆(51)的外端设有限位台阶(521),所述限位台阶(521)抵接所述固定孔(103)的边缘,所述紧固件设置于所述支架组件(1)内部并与所述连接杆(51)的内端紧固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火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角度调节组件(3),所述支架组件(1)上端设有朝下凹陷的安装槽(101),所述反射锅具(2)通过所述角度调节组件(3)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槽(101)处,并且通过所述角度调节组件(3),使得所述反射锅具(2)能够定位在调节范围内的任一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采火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组件(3)包括两个调节支架(31)和用于支撑所述反射锅具(2)的支撑件,两个所述调节支架(31)分别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槽(101)的相对两侧壁内侧,所述支撑件分别连接两个所述调节支架(31),所述反射锅具(2)安装于所述支撑件上。
CN202021736774.8U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采火器具 Active CN2137468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36774.8U CN213746852U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采火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36774.8U CN213746852U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采火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46852U true CN213746852U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40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36774.8U Active CN213746852U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采火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468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01325B (zh) 衣物护理机
CN201480485U (zh) 一种折叠式笔记本电脑桌
CN213746852U (zh) 一种采火器具
US5647075A (en) Table for hammock stand
US20100156017A1 (en) Operation Table With Telescopic Table Board Positioned With Eccentric Rocker
CN112178689A (zh) 一种采火器具
CN210890742U (zh) 一种可调节方位的支架
KR101755304B1 (ko) 휴대용 다용도 접이식 거치대
CN108991747A (zh) 一种桌面大小可调的烧烤桌
RU2015100173A (ru) Высокий стул
CN211543124U (zh) 一种角度和高度可调的画板
RU195848U1 (ru) Стол регулируемый
CN211130133U (zh) 一种具有冬季腿部取暖功能的办公桌
US5025821A (en) Canopy for playpen
CN214700527U (zh) 一种野外帐篷用便于固定的照明装置
CN109998239B (zh) 一种便携式遮阳伞
CN210043332U (zh) 一种便携式遮阳伞
CN209253481U (zh) 一种麻醉科麻醉师用多功能座椅
KR200465317Y1 (ko) 민물낚시대 받침대
CN108391988B (zh) 一种多功能工艺美术画架
CN217510175U (zh) 一种支架配件
CN209436016U (zh) 一种可调式家禽饲料盆
CN219039538U (zh) 一种红外灯辅助支撑架
CN216565022U (zh) 一种支撑较为稳定的光伏板支架
KR200483766Y1 (ko) 파라솔 편심지주 형성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