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38797U - 一种升降式生态浮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升降式生态浮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38797U
CN213738797U CN202022289084.9U CN202022289084U CN213738797U CN 213738797 U CN213738797 U CN 213738797U CN 202022289084 U CN202022289084 U CN 202022289084U CN 213738797 U CN213738797 U CN 2137387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over
lifting
inner tube
under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8908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斌
陆泽林
朱文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Water Conservancy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Water Conservancy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Water Conservancy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Water Conservancy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8908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387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387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387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升降式生态浮床,其包括床体,还包括一端固定连接在河床底部的固定桩,固定桩内开设有顶部敞开的空腔,空腔内设有升降式浮动内管,空腔侧壁沿固定桩长度方向开设有通槽,升降式浮动内管套设有穿过通槽并与床体固定连接的连接件。本申请具有使生态浮床整体位置固定,不受水位变幅的影响,持续发挥生态浮床水体修复功能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升降式生态浮床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利工程及环境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升降式生态浮床。
背景技术
目前生态浮床,又称为人工浮岛、生态浮岛等,是一种水环境与水生态修复相兼顾的技术,其原理是按照自然规律,人工将高等水生植物或改良的陆生植物,以浮床作为载体,种植到污染水体或富营养化水体水面,通过植物根部的吸收、吸附作用和物种竞争相克机理,削减水体中氮、磷及有机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同时为鸟类、浮游生物、鱼类等创造生息空间,并改善水上景观,随着我国河流、湖泊等各种水体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采用人工浮床技术治理污染的应用例也越来越多,生态浮床已被证明是一种经济简便、生态的水质改善技术,被用于净化改善河湖水质。
现有的生态浮床多使用绳索将生态浮床进行固定,绳索一端固定在岸边,另一端与生态浮床固定,在水位、水量尚未发生变化的时候,绳索对生态浮床的固定效果较好,但是在水位发生一定变幅的情况下,生态浮床容易受到水流影响,向周围的河岸进行偏移,远离原有固定位置,同时在天气较为恶劣的情况下,也会使生态浮床发生位置偏移。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水位涨幅过大导致生态浮床偏移限定位置,对限定区域的水体净化效果减弱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使生态浮床整体位置固定,不受水位变幅的影响,持续发挥生态浮床水体修复功能的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升降式生态浮床。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升降式生态浮床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升降式生态浮床,包括床体,还包括一端固定连接在河床底部的固定桩,所述固定桩内开设有顶部敞开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升降式浮动内管,所述空腔的内壁沿固定桩长度方向开设有通槽,所述升降式浮动内管套设有穿过通槽并与床体固定连接的连接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桩靠近河床的一端直接固定连接在河床底部,方便工作人员确定生态浮床的修复范围,有效避免生态浮床受水位涨幅影响而产生较大的位置偏移,固定桩内放置有升降式浮动内管以及套设在升降式浮动内管上的连接件,床体通过连接件与升降式浮动内管连接,在水位发生涨幅时,床体会带动升降式浮动内管进行移动,同时连接件套设在升降式浮动内管上,便于床体与固定桩间接连接,便于增强生态浮床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固定桩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顶面开设有与空腔连通的限位孔,所述升降式浮动内管靠近空腔底面的一端位于在空腔内,所述升降式浮动内管的另一端穿过限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顶面开设限位孔便于升降式浮动内管穿过通孔,同时限位板对升降式浮动内管进行限位,将升降式浮动内管的移动路径限制在固定桩内,避免升降式浮动内管受水位涨幅影响脱离固定桩,提高升降式浮动内管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限位孔的孔径比升降式浮动内管的管径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床体受到水位涨幅影响进行上升或下降时,由于升降式浮动内管与床体通过连接件连接,床体的上升或者下降会带动升降式浮动内管进行上升或者下降,限位孔的孔径与升降式浮动内管的管径一致时,升降式浮动内管在上下浮动过程中可能产生卡顿或者移动较为困难的现象,限位孔的孔径比升降式浮动内管的管径大,便于升降式浮动内管进行上升或者下降。
优选的,所述升降式浮动内管远离空腔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一,所述挡板一的宽度比限位孔的孔径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式浮动内管远离空腔一端固定连接的挡板一,可以有效防止水位下降导致升降式浮动内管整体进入固定桩内,方便工作人员取出升降式浮动内管。
优选的,所述升降式浮动内管位于空腔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二,所述挡板二的宽度比限位孔的孔径大且比空腔的宽度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二的宽度比限位孔的孔径大,可以有效避免升降式浮动内管受水位涨幅影响脱离固定桩,同时挡板二的宽度比空腔的宽度小,便于升降式浮动内管在空腔内进行移动。
优选的,所述固定桩的顶部开设有呈十字分布的卡槽,所述限位板的顶面与卡槽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与卡槽相适配的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通过卡块卡接在卡槽内进行固定,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拆卸和安装,同时卡槽和卡块呈十字分布,固定效果较好。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套设在升降式浮动内管上的不锈钢抱箍和与不锈钢抱箍连接的不锈钢链条,所述不锈钢链条的一端与不锈钢抱箍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通槽与床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锈钢抱箍和不锈钢链条可以避免对水体产生影响,同时将床体与升降式浮动内管进行连接,便于固定桩对床体进行间接固定,提高床体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升降式浮动内管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孔便于水体进入升降式浮动内管,有效避免升降式浮动内管自身浮力过大导致其一直处于水位上方,对床体的水平位置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使用固定桩将生态浮床固定在规划好的水域范围,提高床体稳定性,有效避免生态浮床受恶劣环境影响产生较大位置偏移;
2.升降式浮动内管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板一和挡板二,有效避免升降式浮动内管从固定桩内脱离,进而保障床体连接的稳定性;
3.通过连接件将升降式浮动内管与床体连接,在床体受到水位涨幅大小的影响产生上浮或下降时,会带动升降式浮动内管产生相应的上浮或下降,便于生态浮床适应水位涨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种升降式生态浮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种升降式生态浮床的局部爆炸图;
图3是本申请一种升降式生态浮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床体;2、固定桩;3、空腔;4、升降式浮动内管;5、通槽;6、连接件;61、不锈钢抱箍;62、不锈钢链条;7、限位板;8、限位孔;9、挡板一;10、挡板二;11、通孔;12、卡槽;13、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升降式生态浮床。参照图1,包括漂浮在水面上的床体1,床体1用于种植净化水体的植物,还包括一端固定连接在河床底部的固定桩2,固定桩2内设置有升降式浮动内管4,升降式浮动内管4通过连接件6与床体1进行连接,固定桩2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限位板7,限位板7便于对升降式浮动内管4进行限位。
参照图2,固定桩2内开设有顶部敞开的空腔3,空腔3内设有升降式浮动内管4,用于对空腔3敞开的一端进行封闭,固定桩2的顶部开设有呈十字分布的卡槽12,限位板7的顶面与卡槽12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与卡槽12相适配的卡块13,卡槽12与卡块13相互卡接,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安装或拆卸,限位板7的顶面开设有与空腔3连通的限位孔8,升降式浮动内管4靠近空腔3的一端位于在空腔3内,另一端穿过限位孔8,限位孔8的孔径比升降式浮动内管4的管径大,便于升降式浮动内管4在固定桩2内进行上下移动。
参照图2和图3,空腔3的内壁沿固定桩2长度方向开设有通槽5,升降式浮动内管4套设有穿过通槽5并与床体1固定连接的连接件6,床体1通过连接件6带动升降式浮动内管4进行上下移动,连接件6包括套设在升降式浮动内管4上的不锈钢抱箍61和不锈钢链条62,不锈钢链条62一端与不锈钢抱箍61进行焊接,另一端穿过通槽5通过螺栓与床体1进行固定,便于床体1与升降式浮动内管4进行连接。
参照图3,升降式浮动内管4远离空腔3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一9,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二10,挡板一9的宽度比限位孔8的孔径大,挡板二10的宽度比限位孔8的孔径大且比空腔3的宽度小,挡板一9有效防止升降式浮动内管4在水位降低时整体陷入固定桩2内,不便取出升降式浮动内管4,同时挡板二10的宽度比空腔3的宽度小,降低升降式浮动内管4在移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同时升降式浮动内管4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11,便于降低升降式浮动内管4自身的浮力。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升降式生态浮床的实施原理为:工作人员将固定桩2一端打入河床底部进行固定,且固定桩2的具体长度根据所处流域的水深进行确定,配合相应长度的升降式浮动内管4,同时升降式浮动内管4的长度要大于该流域水位上下浮动的长度,保证在常水位情况下,固定桩2顶部位于河面上方,便于生态浮床适应不同水位的涨幅,同时升降式浮动内管4上开设有若干通孔11,通孔11便于降低升降式浮动内管4本身的浮力,防止升降式浮动内管4在高水位时自发向上浮起,影响整体外观,同时升降式浮动内管4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板一9和挡板二10,挡板一9位于固定桩2外部且宽度壁限位孔8的孔径大,有效防止升降式浮动内管4在低水位情况下整体陷入固定桩2内,方便工作人员拿取,挡板二10位于空腔3内,挡板二10的宽度比通孔11大且比空腔3的宽度小,既可以防止在高水位情况下升降式浮动内管4脱离固定桩2,又可以减少升降式浮动内管4与固定桩2之间产生的摩擦,同时升降式浮动内管4通过连接件6与床体1进行连接固定,方便将生态浮床与固定桩2进行间接固定,有效防止生态浮床受到水位涨幅或者恶劣天气的影响产生较大位移,影响特定流域水体的修复效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升降式生态浮床,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端固定连接在河床底部的固定桩(2),所述固定桩(2)内开设有顶部敞开的空腔(3),所述空腔(3)内设有升降式浮动内管(4),所述空腔(3)的内壁沿固定桩(2)长度方向开设有通槽(5),所述升降式浮动内管(4)套设有穿过通槽(5)并与床体(1)固定连接的连接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式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桩(2)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限位板(7),所述限位板(7)的顶面开设有与空腔(3)连通的限位孔(8),所述升降式浮动内管(4)靠近空腔(3)底面的一端位于在空腔(3)内,所述升降式浮动内管(4)的另一端穿过限位孔(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升降式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8)的孔径比升降式浮动内管(4)的管径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式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式浮动内管(4)远离空腔(3)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一(9),所述挡板一(9)的宽度比限位孔(8)的孔径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升降式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式浮动内管(4)位于空腔(3)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二(10),所述挡板二(10)的宽度比限位孔(8)的孔径大且比空腔(3)的宽度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升降式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桩(2)的顶部开设有呈十字分布的卡槽(12),所述限位板(7)的顶面与卡槽(12)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与卡槽(12)相适配的卡块(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式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6)包括套设在升降式浮动内管(4)上的不锈钢抱箍(61)和与不锈钢抱箍(61)连接的不锈钢链条(62),所述不锈钢链条(62)的一端与不锈钢抱箍(61)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通槽(5)与床体(1)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式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式浮动内管(4)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11)。
CN202022289084.9U 2020-10-14 2020-10-14 一种升降式生态浮床 Active CN2137387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89084.9U CN213738797U (zh) 2020-10-14 2020-10-14 一种升降式生态浮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89084.9U CN213738797U (zh) 2020-10-14 2020-10-14 一种升降式生态浮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38797U true CN213738797U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49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89084.9U Active CN213738797U (zh) 2020-10-14 2020-10-14 一种升降式生态浮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387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77934U (zh) 一种连续可调式沉水植物种植网床
CN201999795U (zh) 一种连续沉降式沉水植物生态网床
CN203530027U (zh) 节杆支撑式沉水植物种植网床
CN104944593B (zh) 沉水植物种植基质及利用沉水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装置
CN201012910Y (zh) 可调式水质净化生态浮床
CN103613198B (zh) 适应于消落区水陆两栖浮岛的护岸构建方法
CN203938528U (zh) 一种水生植物生态浮床沉水种植系统
CN206302808U (zh) 一种沉水植物种植床
CN203513366U (zh) 一种悬浮式沉水植物种植床
CN110182955B (zh) 海水生态养殖水体修复浮床装置
CN104803557A (zh) 复合型净化农田排水与生态修复的沟塘湿地系统
CN107343452A (zh) 一种用于湖泊河道沉水植物种植装置
CN213738797U (zh) 一种升降式生态浮床
KR100704385B1 (ko) 상수원 수질 정화용 부유구조물
CN204529619U (zh) 复合型净化农田排水与生态修复的沟塘湿地系统
CN108017157B (zh) 一种基于ehbr的浮标式河道污水治理装置
CN217479166U (zh) 用于浅水型湖泊原位净化装置
CN216549825U (zh) 一种用于深水生态修复的浮床系统
CN105776560A (zh) 一种水生态修复移动式太阳能浮岛及水生态修复方法
CN216737760U (zh) 一种悬浮式沉水种植装置
CN105309359A (zh) 自动调节蛙梯鱼巢
CN207460932U (zh) 一种可调节深度的沉水植物悬浮培养装置
CN208948962U (zh) 一种链箱式生态浮床
CN113880370A (zh) 河道生态治理浮床
CN210480988U (zh) 一种适用于深水河湖水系的原位生态修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