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24102U - 防针刺正压连接接头 - Google Patents

防针刺正压连接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24102U
CN213724102U CN202021886878.7U CN202021886878U CN213724102U CN 213724102 U CN213724102 U CN 213724102U CN 202021886878 U CN202021886878 U CN 202021886878U CN 213724102 U CN213724102 U CN 2137241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output port
wall
input port
positive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8687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国辉
赵峰
张传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inhwa Medical De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Linhwa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Linhwa Medical De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Linhwa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8687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241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241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241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防针刺正压连接接头,包括接头外壳和胶塞,所述接头外壳包括内部中空的腔体和位于所述腔体两端的输入端口、输出端口,所述胶塞的底部与所述输出端口固接,其顶部设置于所述输入端口内并可密封所述输入端口,所述胶塞的外壁与所述腔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与所述输出端口相连通的流通空间,所述接头外壳的一侧设置有一外接接口,其包括一个中空的与所述输出端口连通的输液通道,所述输液通道的中轴线与所述输出端口的中轴线之间为钝角设置,所述输液通道与所述接头外壳接触的内壁上向内凸设有一外凸部,所述外凸部的至少部分越过所述输液通道的中轴线。本实用新型通过外凸部来阻挡针头刺破接头外壳内部的结构。

Description

防针刺正压连接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射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防针刺正压连接接头。
背景技术
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需要长期反复地进行输液时,一般通过接头将进入人体静脉内的静脉留置针或留置导管与药液注射设备互相连接,从而实现加药等操作。传统带乳胶隔膜的接头有局限性,需要通过针刺才能实现加药,由于乳胶隔膜被针头刺穿后,针头的污染物及橡胶碎屑会进入药液,并随药液进入人体,从而给病人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现有技术中,具有很多各异的采用胶塞作为内芯的正压连接件,而胶塞材质较软、机械强度较低、弹性回复速度慢,在胶塞回复过程中,易造成细菌入侵等情况发生,且胶塞受压变形轨迹不固定,容易出现胶塞卡止在内腔内,导致正压连接件损坏等情况发生。也具有改进的胶塞,采用波浪型的胶塞,波浪型的胶塞模具制作复杂,需要严格控制生产工艺参数及材料配比才能实现好的弹力及正压量,对材料及生产工艺的要求都较高,生产成本高昂。现有的一些连接接头,其侧部设置有可以接针头的接口,而针头伸入容易刺破接头内部的结构,易产生碎屑混入药液,造成医疗事故。因此,如何防止针头刺破连接接头内部结构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防针刺正压连接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防针刺正压连接接头,包括接头外壳和胶塞,所述接头外壳包括一内部中空的腔体和位于所述腔体两端的输入端口、输出端口,所述胶塞设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胶塞的底部与所述输出端口固接,其顶部设置于所述输入端口内并可密封所述输入端口,所述胶塞的外壁与所述腔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与所述输出端口相连通的流通空间,所述接头外壳的一侧设置有一外接接口,其包括一个中空的与所述输出端口连通的输液通道,所述输液通道的中轴线与所述输出端口的中轴线之间为钝角设置,所述输液通道与所述接头外壳接触的内壁上向内凸设有一外凸部,所述外凸部的至少部分越过所述输液通道的中轴线。
优选的,所述外凸部与所述腔体底部之间形成有与所述流通空间相连通的间隙,所述间隙的宽度小于所述外接接口直径的一半。
优选的,所述外凸部面向所述输液通道的中轴线具有线性趋小的截面。
优选的,所述胶塞包括一实心头部和一空心杆部,所述实心头部为所述胶塞的顶部,第一状态下,所述实心头部设置于所述输入端口内并密封所述输入端口;第二状态下,所述实心头部收缩于所述腔体内,使得所述流通空间与所述输入端口的外部相连通;所述输出端口一侧的所述腔体的腔壁内设有一向内延伸的内芯座,所述空心杆部的底部固接于所述内芯座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内芯座内设置有通孔用于连通所述流通空间和所述输出端口。
优选的,所述实心头部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实心头部与所述空心杆部的连接处设置有一环形密封圈,当所述实心头部处于第一状态下时,所述密封圈的外侧壁与所述腔体的内壁相贴合并封闭所述流通空间。
优选的,所述空心杆部的外壁设置有凸筋。
优选的,所述输入端口的外侧壁设置有用于连接的外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通过设置外凸部来阻挡针头过度伸入所述接头外壳的内部,避免针头刺破接头外壳内部的结构,造成碎屑掉落混入药液中,提高了输液的安全性;
2、接头外壳内设置具有弹性的胶塞来有效实现其输入端口的开闭,结构简单,具有很强的成本优势;
3、所述胶塞外设置的环形密封圈可以密封所述流通空间,与所述胶塞的实心头部形成两级密封,极大提高了所述接头内部的密封性,防止其内部药液的流出;
4、所述空心杆部的外壁设置有凸筋,可以增加所述空心杆部的回弹性,使得所述胶塞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防针刺正压连接接头,包括接头外壳1和胶塞2,所述接头外壳1包括一内部中空的腔体和位于所述腔体两端的输入端口101、输出端口102,所述胶塞2设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胶塞2的底部与所述输出端口102固接,其顶部设置于所述输入端口101内并可密封所述输入端口101,所述胶塞2的外壁与所述腔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与所述输出端口102相连通的流通空间100,所述接头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一外接接口4,其包括一个中空的与所述输出端口102连通的输液通道401,所述输液通道401的中轴线与所述输出端口102的中轴线之间为钝角设置,所述输液通道401与所述接头外壳1接触的内壁上向内凸设有一外凸部5,所述外凸部5的至少部分越过所述输液通道401的中轴线。
具体的,所述外凸部5与所述腔体底部之间形成有与所述流通空间100相连通的间隙6,所述间隙6的宽度小于所述外接接口4直径的一半。所述外接接口4连接针管输液时,所述针管的中轴线与所述外接接口4的中轴线重合,而所述外凸部5的设置使得所述间隙6与所述外接接口4的中轴线不重合,从而使得所述针头无法从所述输液通道401中伸入所述间隙6内,从而达到避免所述针头刺破所述接头外壳1内部结构的目的。
如图1所示,在本优选实施例中,为了平滑连接所述接头外壳1的内壁和所述输液通道401的内壁,所述外凸部5的厚度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所述外凸部5面向所述输液通道401的中轴线具有线性趋小的截面。
如图1所示,所述胶塞2包括一实心头部201和一空心杆部202,所述实心头部201为所述胶塞2的顶部,第一状态下,所述实心头部201设置于所述输入端口101内并密封所述输入端口101;第二状态下,所述实心头部201收缩于所述腔体内,使得所述流通空间100与所述输入端口101的外部相连通;所述输出端口102一侧的所述腔体的腔壁内设有一向内延伸的内芯座3,所述空心杆部202的底部固接于所述内芯座3的外部。具有弹性的所述胶塞2来有效实现所述输入端口101的开闭,结构简单,具有很强的成本优势。
为了便于流通药液,所述内芯座3内设置有通孔(图中未示出)用于连通所述流通空间100和所述输出端口102。
所述实心头部201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个凹槽203,使得所述实心头部201可以最大程度的被压缩至所述腔体内部,使得所述流通空间100与所述输入端口101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实心头部201与所述空心杆部202的连接处设置有一环形密封圈204,当所述实心头部201处于第一状态下时,所述密封圈204的外侧壁与所述腔体的内壁相贴合并封闭所述流通空间100。所述环形密封圈204可以密封所述流通空间100,与所述胶塞2的实心头部201形成两级密封,极大提高了所述接头内部的密封性,防止其内部药液的流出。
此外,如图1所示,所述空心杆部202的外壁设置有凸筋8。所述凸筋8的设置,可以增加所述空心杆部202的回弹性,使得所述胶塞2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在其他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凸筋8可通过任意合适的形式设置于所述空心杆部202的外部,例如斜向、S型等。
为了方便与其他部件之间的连接,所述输入端口101的外侧壁设置有用于连接的外螺纹7。在其他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输入端口101也可以设置其他合适的连接机构。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防针刺正压连接接头,包括接头外壳(1)和胶塞(2),所述接头外壳(1)包括一内部中空的腔体和位于所述腔体两端的输入端口(101)、输出端口(102),所述胶塞(2)设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胶塞(2)的底部与所述输出端口(102)固接,其顶部设置于所述输入端口(101)内并可密封所述输入端口(101),所述胶塞(2)的外壁与所述腔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与所述输出端口(102)相连通的流通空间(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一外接接口(4),其包括一个中空的与所述输出端口(102)连通的输液通道(401),所述输液通道(401)的中轴线与所述输出端口(102)的中轴线之间为钝角设置,所述输液通道(401)与所述接头外壳(1)接触的内壁上向内凸设有一外凸部(5),所述外凸部(5)的至少部分越过所述输液通道(401)的中轴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针刺正压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部(5)与所述腔体底部之间形成有与所述流通空间(100)相连通的间隙(6),所述间隙(6)的宽度小于所述外接接口(4)直径的一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针刺正压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部(5)面向所述输液通道(401)的中轴线具有线性趋小的截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防针刺正压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塞(2)包括一实心头部(201)和一空心杆部(202),所述实心头部(201)为所述胶塞(2)的顶部,第一状态下,所述实心头部(201)设置于所述输入端口(101)内并密封所述输入端口(101);第二状态下,所述实心头部(201)收缩于所述腔体内,使得所述流通空间(100)与所述输入端口(101)的外部相连通;所述输出端口(102)一侧的所述腔体的腔壁内设有一向内延伸的内芯座(3),所述空心杆部(202)的底部固接于所述内芯座(3)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针刺正压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座(3)内设置有通孔用于连通所述流通空间(100)和所述输出端口(1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针刺正压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实心头部(201)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个凹槽(203);所述实心头部(201)与所述空心杆部(202)的连接处设置有一环形密封圈(204),当所述实心头部(201)处于第一状态下时,所述密封圈(204)的外侧壁与所述腔体的内壁相贴合并封闭所述流通空间(10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针刺正压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杆部(202)的外壁设置有凸筋(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针刺正压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口(101)的外侧壁设置有用于连接的外螺纹(7)。
CN202021886878.7U 2020-09-02 2020-09-02 防针刺正压连接接头 Active CN2137241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86878.7U CN213724102U (zh) 2020-09-02 2020-09-02 防针刺正压连接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86878.7U CN213724102U (zh) 2020-09-02 2020-09-02 防针刺正压连接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24102U true CN213724102U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41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86878.7U Active CN213724102U (zh) 2020-09-02 2020-09-02 防针刺正压连接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241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77855A (zh) * 2022-06-24 2022-10-14 苏州林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防不回弹式双头无针接头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77855A (zh) * 2022-06-24 2022-10-14 苏州林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防不回弹式双头无针接头
CN115177855B (zh) * 2022-06-24 2024-02-27 苏州林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防不回弹式双头无针接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21065B1 (en) Self-priming needle-free “Y”-adapter
CN202605411U (zh) 医用无针正压接头
CN206660203U (zh) 一种医用推拉式无针输液接头
CN103285450A (zh) 一种多功能留置针
CN213724102U (zh) 防针刺正压连接接头
CN201356857Y (zh) 连管式正压静脉留置针
CN200957231Y (zh) 多功能医用过滤器
CN213077222U (zh) 一次性预充式封管器
CN211536208U (zh) 一种三通接头
CN211409280U (zh) 一种动静脉穿刺针
CN207412511U (zh) 一种一次性无针加药接头
CN208877511U (zh) 一种无针输液接头
CN215351218U (zh) 一种y形正压无针输液接头
CN219089577U (zh) 一种动静脉内瘘溶栓针
CN215537317U (zh) 一种正压植入式给药装置专用针
CN214050023U (zh) 一种正压密闭式输液接头
CN214911877U (zh) 一种肿胀液注射器
CN115177855B (zh) 防不回弹式双头无针接头
CN217091659U (zh) 一种抗返流留置针
CN220917878U (zh) 留置针堵管冲管装置
CN217697505U (zh) 正压无针接头阀芯
CN216294859U (zh) 一种防血栓静脉输液导管
CN214911608U (zh) 一种防止血液回流的装置
CN216755124U (zh) 一种带螺旋正压接口的肝素帽
CN219185278U (zh) 一种防漏液无针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