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16010U - 电子门锁和门 - Google Patents

电子门锁和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16010U
CN213716010U CN202021851047.6U CN202021851047U CN213716010U CN 213716010 U CN213716010 U CN 213716010U CN 202021851047 U CN202021851047 U CN 202021851047U CN 213716010 U CN213716010 U CN 2137160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circuit
controller
door
electro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5104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少林
丘春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ave Kingdo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ave Kingdo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ave Kingdo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ave Kingdo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5104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160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160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160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门锁和门。该电子门锁,包括设于门框上的无线发射电路,以及设于门扇上的无线接收电路、锂电池、人脸识别器、电子锁构件和电机驱动电路。该电子门锁工作时,无线发射电路可以从市电获取电能,并发射无线电信号;无线接收电路可以获取无线电信号,并向锂电池供电。锂电池可以向人脸识别器、电子锁构件和电机驱动电路供电,以实现锁门及自动开锁功能。该电子门锁,可以通过无线发射电路和无线接收电路向锂电池供电,从而实现锂电池的自动充电和循环使用,避免频繁更换电池。

Description

电子门锁和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门锁,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门锁和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安全防范意识的提高,人们对于门锁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智能门锁可以通过指纹或面部识别进行解锁,相较于传统门锁不但更加方便,安全性也更高。
传统技术中,智能门锁通常由干电池供电。
发明人在实现传统技术的过程中发现:传统的智能门锁,需要频繁更换电池,不利于环保及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技术中存在的智能门锁需要频繁更换电池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子门锁和门。
一种电子门锁,应用于门,所述门具有门框和与所述门框铰接的门扇,包括:
无线发射电路,与所述门框连接,用于与市电电连接并发射无线电信号;
无线接收电路,与所述门扇连接,用于获取所述无线电信号;
锂电池,与所述无线接收电路电连接,以使所述无线接收电路向所述锂电池供电;
人脸识别器,与所述锂电池电连接,用于获取人脸信息,并根据所述人脸信息生成识别结果;
电子锁构件,包括锁舌及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锁舌连接,以驱动所述锁舌,所述电子锁构件与所述门扇连接,且所述门框设有供所述锁舌嵌入的凹槽;
电机驱动电路,与所述电机及所述人脸识别器电连接,以根据所述识别结果驱动所述电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人脸识别器包括:
摄像头,用于获取所述人脸信息;
无线通信器,与所述摄像头电连接,以发射所述人脸信息,并获取所述人脸信息的识别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发射电路包括:
第一控制器,具有第一管脚T1和第二管脚T2,所述第一管脚T1与市电电连接,以获取市电电能;
振荡电路,与所述第二管脚T2电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控制器输出的电信号,并振荡产生所述无线电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器还包括第三管脚T3;所述无线发射电路还包括:
输入电压监控电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管脚T1与地线GND之间,所述输入电压监控电路还与所述第三管脚T3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控制器从所述第三管脚T3获取所述第一管脚T1的输入电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器还具有第四管脚T4和第五管脚T5,所述第四管脚T4用于输出电信号,所述第五管脚T5用于输入电信号;所述无线发射电路还包括:
温度监控电路,电连接于所述第四管脚T4与地线GND之间,所述温度监控电路还与所述第五管脚T5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控制器从所述第五管脚T5获取环境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监控电路包括串联于所述第四管脚T4与所述地线GND之间的电阻R1和热敏电阻RT,所述第五管脚T5连接于所述电阻R1和所述热敏电阻RT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器还包括第六管脚T6;所述无线发射电路还包括:
电流监控电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管脚T2与地线GND之间,所述电流监控还与所述第六管脚T6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控制器从所述第六管脚T6获取所述振荡电路的电流大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接收电路包括:
第二控制器,具有第七管脚T7和第八管脚T8、第九管脚T9,所述第九管脚T9与所述锂电池电连接;
接收天线L2,连接于所述第七管脚T7和所述第八管脚T8之间,以获取所述无线电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机驱动电路包括:
第三控制器,具有第十管脚T10、第十一管脚T11和第十二管脚T12,所述第十管脚T10与所述人脸识别器连接;所述电机连接于所述第十一管脚T11和所述第十二管脚T12之间。
一种门,包括:
门框;
门扇,与所述门框铰接;
如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门锁,所述无线发射电路与所述门框连接,所述无线接收电路、所述锂电池、所述人脸识别器、所述电子锁构件和所述电机驱动电路与所述门扇连接。
上述电子门锁,包括设于门框上的无线发射电路,以及设于门扇上的无线接收电路、锂电池、人脸识别器、电子锁构件和电机驱动电路。该电子门锁工作时,无线发射电路可以从市电获取电能,并发射无线电信号;无线接收电路可以获取无线电信号,并向锂电池供电。锂电池可以向人脸识别器、电子锁构件和电机驱动电路供电,以实现锁门及自动开锁功能。该电子门锁,可以通过无线发射电路和无线接收电路向锂电池供电,从而实现锂电池的自动充电和循环使用,避免频繁更换电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电子门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电子门锁与门的安装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电子门锁与门的安装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电子门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振荡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输入电压监控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温度监控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电流监控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无线接收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电机驱动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号所代表的含义分别为:
10、电子门锁;102、锁盒;110、无线发射电路;112、第一控制器;114、振荡电路;116、输入电压监控电路;118、温度监控电路;119、电流监控电路;120、无线接收电路;130、锂电池;140、人脸识别器;142、摄像头;144、无线通信器;150、电子锁构件;152、电机;154、锁舌;160、电机驱动电路;172、前把手;174、后把手;20、门;22、门框;24、门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中,两个物理器件之间的连接包括连接、电连接和通信连接。其中,连接是指两个物理器件在结构上的连接。例如两个物理器件可以彼此镶嵌连接,或通过螺钉固定,或通过胶体固定等。电连接是指两个物理器件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以使两个物理器件之间可以进行电信号的传输。例如,两个物理器件可以通过导线连接以传输电信号,或通过电感感应以传输电信号。通信连接是指两个物理器件通过连接,可以实现通信信号的传输。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以安装在门20上的电子门锁10,如图1所示,包括无线发射电路110、无线接收电路120、锂电池130、人脸识别器140、电子锁构件150和电机驱动电路160。
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门20可以包括门框22和与门框22铰接的门扇24。门扇24的一个侧边可以与门框22相铰接,以使门扇24可以绕铰接处转动,从而实现开门和关门。无线发射电路110可以安装于门框22上,即无线发射电路110与门框22连接。无线接收电路120、锂电池130、人脸识别器140、电子锁构件150和电机驱动电路160可以安装于门扇24上。为便于无线接收电路120、锂电池130、人脸识别器140、电子锁构件150和电机驱动电路160与门扇24之间的安装及连接,可以在门扇24上设有如图2和图3所示的锁盒102,以将无线接收电路120、锂电池130、人脸识别器140、电子锁构件150和电机驱动电路160置于该锁盒102内。锁盒102上还可以设有前把手172和后把手174,以供开门和关门时拉动门扇24。
其中,无线发射电路110工作时可以与市电电连接,从而获取市电电能并发射无线电信号。这里的市电即指220V交流电。无线发射电路110工作市电获取电能,并将市电转换为无线电信号发射出去。无线接收电路120工作时可以获取该无线电信号,并对该无线电信号进行转换,从而输出电流。锂电池130用于存储电能或释放电能。锂电池130可以与无线接收电路120电连接,从而当无线接收电路120获取无线电信号后,可以将电能输出至锂电池130进行存储。锂电池130可以分别与人脸识别器140和电机驱动电路160、电子锁构件150电连接,用于向人脸识别器140、电子锁构件150和电机驱动电路160供电。
人脸识别器140用于人脸识别140。即人脸识别器140用于获取人脸信息,并根据人脸信息生成识别结果。电子锁构件150包括锁舌154和电机152。电机152与锁舌154连接,从而用于驱动锁舌154。在此,电机152可以具有可转动的齿轮,锁舌154可以具有与该齿轮相啮合的锯齿,以当电机152工作是,驱动齿轮转动,从而驱动锁舌154运动。电子锁构件150安装于门扇24上,且门框22设有供锁舌154嵌入的凹槽。以此,当锁舌154嵌入凹槽时,即可使门扇24与门框22通过锁舌154固定;当锁舌154从凹槽退出时,即可使门扇24绕铰接处转动。电机驱动电路160分别与电机152和人脸识别器140电连接,从而获取人脸识别器140生成的识别结果,并根据该识别结果驱动电机152工作。例如,识别结果可以包括识别成功或识别失败两种,当识别结果为识别成功时,电机驱动电路160可以根据该识别结果驱动电机152工作,从而时锁舌154从凹槽退出。反之,当识别结果为识别失败时,电机驱动电路160不工作。
更具体的,本申请的电子门锁10,包括安装于门框22上的无线发射电路110,以及安装于门扇24上的无线接收电路120、锂电池130、人脸识别器140、电子锁构件150和电机驱动电路160。该电子门锁10的工作过程为:无线发射电路110不断从市电获取电能并发射无线电信号。当门扇24相对于门框22呈闭合状态时,无线发射电路110所发射的无线电信号可以被无线接收电路120所接收。此时,无线接收电路120获取无线电信号并输出电能至锂电池130,从而为锂电池130充入电能。锂电池130为人脸识别器140、电机152和电机驱动电路160供电。人脸识别器140可以预设有预设信息。人脸识别器140工作时,可以获取人脸信息,并将人脸信息与预设信息进行对比。若对比成功,则得到识别成功的识别结果,此时,电机驱动电路160可以根据该识别结果驱动电机152,使电机152工作,进而驱动锁舌154退出凹槽。若对比失败,则得到识别失败的识别结果,此时,电机驱动电路160不工作。该电子门锁10,可以通过无线发射电路110和无线接收电路120向锂电池130供电,从而实现锂电池130的自动充电和循环使用,避免频繁更换电池。
需要理解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便于描述引入了市电及门20对本申请的电子门锁10的结构进行说明。在实际应用中,本申请的电子门锁10可以不包括市电及门20。换句话说,市电和门20是本申请的电子门锁10的环境元件,其在描述中的引入与否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电子门锁10的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本申请的电子门锁10,其人脸识别器140可以包括摄像头142和无线通信器144。
具体的,摄像头142和无线通信器144电连接,用于配合实现人脸识别140。其中,摄像头142用于获取人脸信息。摄像头142可以与锂电池130电连接,从而使锂电池130可以向摄像头142供电。在锂电池130与摄像头142之间可以设有供电开关,以当供电开关闭合时,锂电池130可以向摄像头142供电;反之当供电开关断开时,摄像头142断电。供电开关的闭合与否可以由用户手动控制。以此,当用户控制供电开关闭合时,摄像头142通电,对人像进行摄取,得到人脸信息。
无线通信器144也可以与锂电池130电连接,从而使锂电池130向无线通信器144供电。无线通信器144与摄像头142电连接,以使摄像头142得到人脸信息后,可以将该人脸信息传递至无线通信器144。无线通信器144用于发射人脸信息。例如,无线通信器144可以是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通信器、蓝牙通信器、4G通信器、5G通信器或蜂窝通信器的至少一种。无线通信器144可以与服务器无线通信连接,服务器内可以存储有预设信息和预设程序,以当服务器获取人脸信息后执行预设程序。服务器执行该预设程序时,可以将人脸信息与预设信息进行对比,得到识别结果,并将该识别结果发送至无线通信器144。此时,无线通信器144即可获取人脸信息的识别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本申请的电子门锁10,其无线发射电路110包括第一控制器112和振荡电路114。
具体的,如图5所示,第一控制器112具有第一管脚T1和第二管脚T2。第一管脚T1可以与市电电连接,从而获取市电电能。即第一控制器112工作时,市电电压可以从第一管脚T1输入第一控制器112。第一控制器112可以从第二管脚T2输出电信号。
振荡电路114与第一控制器112的第二管脚T2电连接,用于获取第一控制器112输出的电信号,并振荡产生无线电信号。
更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器112可以是型号为NE8051的单片机。第一管脚T1可以是该单片机的名称为AVDD5_1管脚,用于输入市电电压。第二管脚T2可以是该单片机的名称为DVDD5管脚,用于输出电信号。
振荡电路114的电路结构可以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振荡电路114包括控制器U4、控制器U5、控制器U6、控制器U7、控制器U8、控制器U9、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及发射天线L1。其中,控制器U4和控制器U9均为型号为RT9624A的单片机,控制器U5、控制器U6、控制器U7和控制器U8均为型号为AON7400A的单片机。振荡电路114的电路图如图6所示,不再赘述。在图6所示的示意图中,任一导线交叉点均为电连接点。振荡电路114工作时,发射天线L1可以振荡产生无线电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本申请的电子门锁10,其无线发射电路110还包括输入电压监控电路116。
具体的,如图5所示,第一控制器112还具有第三管脚T3。第三管脚T3为输入管脚,可以输入电信号。输入电压监控电路116电连接于第一管脚T1和地线GND之间。输入电压监控电路116还与第三管脚T3电连接,以使第一控制器112从第三管脚T3获取第一管脚T1的输入电压。
输入电压监控电路116可以如图7所示。输入电压监控电路116包括串联于第一管脚T1和地线GND之间的电阻R3和电阻R4。输入电压监控电路116还包括与电阻R4并联的电容C2。第三管脚T3电连接至电阻R3和电阻R4的电连接处。当第一管脚T1有电压输入时,第一管脚T1与地线GND之间形成电势差,此时,第三管脚T3即可检测出电阻R4的电压值。第一控制器112内可以预设有预设程序,从而根据电阻R4的电压值得到第一管脚T1的输入电压。此时,即可通过第三管脚T3获取第一管脚T1的输入电压。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三管脚T3可以是型号为NE8051的单片机的名称为V_SENSE管脚。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本申请的电子门锁10,其无线发射电路110还包括温度监控电路118。
具体的,如图5所示,第一控制器112还具有第四管脚T4和第五管脚T5。第四管脚T4为输出管脚,用于输出电信号。第五管脚T5为输入管脚,用于输入电信号。温度监控电路118电连接于第四管脚T4和地线GND之间。温度监控电路118还与第五管脚T5电连接,以使第一控制器112可以从第五管脚T5获取环境温度。
更具体的,如图8所示,温度监控电路118包括串联于第四管脚T4T4与地线GND之间的电阻R1和热敏电阻RT。同时,热敏电阻RT还可以并联有电容C1及电阻R2。第五管脚T5电连接至电阻R1和热敏电阻RT的电连接处。当第四管脚T4输出电信号时,第四管脚T4与地线GND之间形成电势差。此时,第五管脚T5即可检测出热敏电阻RT的电压值。热敏电阻RT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当第四管脚T4T4输出稳定电信号时,若热敏电阻RT所在的环境温度变化,则热敏电阻RT的电压值发生变化。第一控制器112内可以预设有预设程序,从而根据热敏电阻RT的电压值得到环境温度。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四管脚T4可以是型号为NE8051的单片机的名称为ADCREF管脚,第五管脚T5可以是该单片机的名称为T_SENSE管脚。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本申请的电子门锁10,其无线发射电路110还包括电流监控电路119。
具体的,如图5所示,第一控制器112还具有第六管脚T6。第六管脚T6为输入管脚,可以输入电信号。电流监控电路119电连接于第二管脚T2与地线GND之间。电流监控电路119还与第六管脚T6电连接,以使第一控制器112从第六管脚T6获取振荡电路114的电流大小。
电流监控电路119可以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流监控电路119包括控制器U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4和三极管Q1。其中,控制器U10为型号为SGM321A的单片机。电流监控电路119的Vbridge端与振荡电路114的Vbridge端为同一端。换句话说,当本申请的电子门锁10同时包括振荡电路114和电流监控电路119时,电阻R11和电阻R12的电连接处,同时电连接至控制器U5的D4端。电流监控电路119的电路图如图9所示,不再赘述。在图9所示的示意图中,任一导线交叉点均为电连接点。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六管脚T6可以是型号为NE8051的单片机的名称为I_SENSE管脚。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本申请的电子门锁10,其无线接收电路120包括第二控制器和接收天线L2。
具体的,如图10所示,第二控制器具有第七管脚T7、第八管脚T8和第九管脚T9。第九管脚T9用于与锂电池130电连接,从而向锂电池130输出电能。接收天线L2电连接于第七管脚T7和第八管脚T8之间,从而获取无线发射电路110产生的无线电信号。
无线接收电路120可以如图10所示。无线接收电路120包括串联于第七管脚T7和第八管脚T8之间的电容C15和接收天线L2。无线接收电路120还包括与电容C15并联的电容C16和电容C17,以及电连接于第七管脚T7和第八管脚T8之间的电容C18。该无线接收电路120工作时,接收天线L2可以接收无线电信号,并从第九管脚T9输出电信号至锂电池130。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二控制器可以是型号为NE6053的单片机。第七管脚T7可以是该单片机的名称为AC1管脚,用于输入交流电信号。第八管脚T8可以是该单片机的名称为AC2管脚,用于输入交流电信号。第九管脚T9可以是该单片机的名称为OUT管脚,用于输出直流电信号给锂电池130。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本申请的电子门锁10,其电机驱动电路160包括第三控制器。
具体的,如图11所示,第三控制器具有第十管脚T10、第十一管脚T11和第十二管脚T12。第十管脚T10用于与人脸识别器140电连接,从而获取人脸识别器140的识别结果。电机152可以电连接于第十一管脚T11和第十二管脚T12之间,从而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工作。
电机驱动电路160可以如图11所示。在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三控制器可以是型号为BDR6211TC-S的单片机。第十管脚T10可以是该单片机的名称为nSLEEP管脚。第十一管脚T11可以是该单片机的名称为OUT1管脚。第十二管脚T12可以是该单片机的名称为OUT2管脚。在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三控制器还包括第十三管脚T13、第十四管脚T14、第十五管脚T15、第十六管脚T16和第十六管脚T17。其中,第十三管脚T13可以是该单片机的名称为VCC管脚。第十四管脚T14可以是该单片机的名称为VM管脚。第十五管脚T15可以是该单片机的名称为IN1管脚。第十六管脚T16可以是该单片机的名称为IN2管脚。第十六管脚T17可以是该单片机的名称为GND管脚。
电机驱动电路160工作时,第十三管脚T13和第十四管脚T14可以分别电连接至锂电池130的正极和负极,以使锂电池130向第三控制器供电。第十管脚T10可以电连接至人脸识别器140,从而获取人脸识别器140的识别结果。第十一管脚T11和第十二管脚T12用于向电机152输出电流,从而驱动电机152。第十五管脚T15和第十六管脚T16可以由用户输入,当用户从第十五管脚T15输入电信号时,第三控制器控制电机152正转,从而驱动锁舌154嵌入凹槽。当用户从第十六管脚T16输入电信号时,且第十管脚T10获取到识别成功的识别结果时,第三控制器控制电机152反转,从而驱动锁舌154退出凹槽。
下面结合图5至图11,对本申请的电子门锁10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本申请的电子门锁10,其无线发射电路110可以包括如图5所示的第一控制器112、如图6所示的振荡电路114、如图7所示的输入电压监控电路116、如图8所示的温度监控电路118,以及如图9所示的电流监控电路119。无线发射电路110工作时,通过第一管脚T1获取市电电能,并从第二管脚T2输出电信号至振荡电路114。第二管脚T2得到电信号后,通过控制器U4、控制器U5、控制器U6、控制器U7、控制器U8、控制器U9和发射天线L1振荡发射无线电信号。在此过程中,第一控制器112可以通过输入电压监控电路116监测第一管脚T1的输入电压;通过温度监控电路118监控热敏电阻RT的环境温度,即监控第一控制器112的环境温度;通过电流监控电路119监控振荡电路114的电流大小。第一控制器112内可以预设有输入电压阈值、温度阈值和电流阈值,以当输入电压、环境温度和电流大小不符合其对应阈值时,发出报警信号。第一控制器112可以具有报警信号输出管脚,用于输出报警信号。该报警信号输出管脚可以是型号为NE8051的单片机用于连接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灯的管脚。
无线接收电路120可以如图10所示。无线接收电流通过接收天线L2接收无线电信号后,通过第九管脚T9输出直流电至锂电池130。锂电池130可以进行电能的存储。
锂电池130工作时,同时向摄像头142、无线通信器144、电机驱动电路160和电机152供电。摄像头142进行人脸信息的获取,并将获取的人脸信息传递至无线通信器144。无线通信器144获取人脸信息后,将人脸信息传递至服务器。服务器可以将人脸信息与其预设的预设信息进行对比得到识别结果,并传递至无线通信器144。当识别结果为识别成功时,无线通信器144可以输出高电平信号至电机驱动电路160,即第三控制器的第十管脚T10。当识别结果为否时,无线通信器144可以输出低电平信号至电机驱动电路160,即第三控制器的第十管脚T10。
电机驱动电路160工作时,第十三管脚T13和第十四管脚T14分别电连接至锂电池130的正极和负极,以使锂电池130向第三控制器供电。第十管脚T10电连接至人脸识别器140,从而获取无线通信器144输出的高电平信号或低电平信号。第十一管脚T11和第十二管脚T12用于向电机152输出电流,从而驱动电机152。第十五管脚T15和第十六管脚T16可以由用户输入,当用户从第十五管脚T15输入电信号时,第三控制器控制电机152正转,从而驱动锁舌154嵌入凹槽。当用户从第十六管脚T16输入电信号时,且第十管脚T10获取到识别成功的识别结果时,第三控制器控制电机152反转,从而驱动锁舌154退出凹槽。第十六管脚T17连接至地线GND。
当用户需要关门时,用户只需通过关门按键,向第十五管脚T15输入高电平信号,此时,第三控制器控制电机152正转,从而驱动锁舌154嵌入凹槽。当用户需要开门时,用于可先控制摄像头142所在电路导通,使摄像头142通电工作。同时,用户可以通过开门按键,向第十六管脚T16输入高电平信号。此时,若识别结果为识别成功,则第三控制器控制电机152反转,从而驱动锁舌154退出凹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门20,如图12所示,包括门扇24、门框22和如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电子门锁10。
具体的,门框22可以固定于墙上。门扇24与门框22铰接,从而使门扇24可以绕与门框22的铰接处旋转。该电子门锁10包括无线发射电路110、无线接收电路120、锂电池130、人脸识别器140、电子锁构件150和电机驱动电路160。
更具体的,无线发射电路110与门框22连接,用于与市电电连接并发射无线电信号。无线接收电路120与门扇24连接,用于获取无线电信号。锂电池130与无线接收电路120电连接,以使无线接收电路120向锂电池130供电。人脸识别器140与锂电池130电连接,用于获取人脸信息,并根据人脸信息生成识别结果。电子锁构件150包括锁舌154及电机152,电机152与锁舌154连接,以驱动锁舌154,电子锁构件150与门扇24连接,且门框22设有供锁舌154嵌入的凹槽。电机驱动电路160与电机152及人脸识别器140电连接,以根据识别结果驱动电机152。
本申请的门20,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电子门锁10,可以应用于酒店、企业门20禁或家居。该电子门锁10,可以通过无线发射电路110和无线接收电路120向锂电池130供电,从而实现锂电池130的自动充电和循环使用,避免频繁更换电池。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子门锁,应用于门,所述门具有门框和与所述门框铰接的门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线发射电路,与所述门框连接,用于与市电电连接并发射无线电信号;
无线接收电路,与所述门扇连接,用于获取所述无线电信号;
锂电池,与所述无线接收电路电连接,以使所述无线接收电路向所述锂电池供电;
人脸识别器,与所述锂电池电连接,用于获取人脸信息,并根据所述人脸信息生成识别结果;
电子锁构件,包括锁舌及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锁舌连接,以驱动所述锁舌,所述电子锁构件与所述门扇连接,且所述门框设有供所述锁舌嵌入的凹槽;
电机驱动电路,与所述电机及所述人脸识别器电连接,以根据所述识别结果驱动所述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识别器包括:
摄像头,用于获取所述人脸信息;
无线通信器,与所述摄像头电连接,以发射所述人脸信息,并获取所述人脸信息的识别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发射电路包括:
第一控制器,具有第一管脚T1和第二管脚T2,所述第一管脚T1与市电电连接,以获取市电电能;所述第一控制器为型号为NE8051的单片机;
振荡电路,与所述第二管脚T2电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控制器输出的电信号,并振荡产生所述无线电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器还包括第三管脚T3;所述无线发射电路还包括:
输入电压监控电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管脚T1与地线GND之间,所述输入电压监控电路还与所述第三管脚T3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控制器从所述第三管脚T3获取所述第一管脚T1的输入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器还具有第四管脚T4和第五管脚T5,所述第四管脚T4用于输出电信号,所述第五管脚T5用于输入电信号;所述无线发射电路还包括:
温度监控电路,电连接于所述第四管脚T4与地线GND之间,所述温度监控电路还与所述第五管脚T5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控制器从所述第五管脚T5获取环境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监控电路包括串联于所述第四管脚T4与所述地线GND之间的电阻R1和热敏电阻RT,所述第五管脚T5连接于所述电阻R1和所述热敏电阻RT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器还包括第六管脚T6;所述无线发射电路还包括:
电流监控电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管脚T2与地线GND之间,所述电流监控电路还与所述第六管脚T6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控制器从所述第六管脚T6获取所述振荡电路的电流大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收电路包括:
第二控制器,具有第七管脚T7和第八管脚T8、第九管脚T9,所述第九管脚T9与所述锂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为型号为NE6053的单片机;
接收天线L2,连接于所述第七管脚T7和所述第八管脚T8之间,以获取所述无线电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电路包括:
第三控制器,具有第十管脚T10、第十一管脚T11和第十二管脚T12,所述第十管脚T10与所述人脸识别器连接;所述电机连接于所述第十一管脚T11和所述第十二管脚T12之间;所述第三控制器为型号为BDR6211TC-S的单片机。
10.一种门,其特征在于,包括:
门框;
门扇,与所述门框铰接;
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门锁,所述无线发射电路与所述门框连接,所述无线接收电路、所述锂电池、所述人脸识别器、所述电子锁构件和所述电机驱动电路与所述门扇连接。
CN202021851047.6U 2020-08-28 2020-08-28 电子门锁和门 Active CN2137160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51047.6U CN213716010U (zh) 2020-08-28 2020-08-28 电子门锁和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51047.6U CN213716010U (zh) 2020-08-28 2020-08-28 电子门锁和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16010U true CN213716010U (zh) 2021-07-16

Family

ID=76791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51047.6U Active CN213716010U (zh) 2020-08-28 2020-08-28 电子门锁和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160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058898A1 (en) Contactless electronic access control system
CN108615287A (zh) 低功耗智能锁管理系统
CN115476785A (zh) 一种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车门系统
CN106097524A (zh) 一种带有触摸屏的汽车遥控钥匙
CN210924707U (zh) 一种基于蓝牙的手势识别低功耗智能锁
CN110350645B (zh) 智能门锁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控制终端
CN213716010U (zh) 电子门锁和门
CN115416594A (zh) 一种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车门系统
CN115556683A (zh) 一种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车门系统
CN111915778A (zh) 电子门锁和门
CN207469941U (zh) 一种智能锁
CN106917541B (zh) 一种光励蓝牙id智能安全锁芯
CN211549446U (zh) 一种智能门
CN211342174U (zh) 智能锁及无线充电系统
CN210112353U (zh) 安防照明一体路灯系统
CN218661688U (zh) 一种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车门系统
CN207399233U (zh) 一种家庭安防的多功能网关装置
CN205722057U (zh) 一种易接锁模块及具有该模块的电子门锁
CN202838474U (zh) 一种红外感应式可充电光子门锁
CN109245256A (zh) 一种智能马桶遥控板无线充电装置
CN115416590A (zh) 一种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车门系统
CN201829039U (zh) 多用途智能遥控器
CN214543757U (zh) 一种智能门锁供电系统
CN210032944U (zh) 一种智能家居锁
CN209129520U (zh) 一种智能防盗系统及防盗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