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13288U - 气味调节装置、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气味调节装置、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13288U
CN213713288U CN202022663397.6U CN202022663397U CN213713288U CN 213713288 U CN213713288 U CN 213713288U CN 202022663397 U CN202022663397 U CN 202022663397U CN 213713288 U CN213713288 U CN 2137132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module
air
material bottle
od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6339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田
张强
张�杰
陈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6339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132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132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132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气味调节装置、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室内机,所述气味调节装置包括气味模块,所述气味模块包括基座、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物料瓶及套设在所述物料瓶外周的套筒;其中,所述物料瓶设有透气孔;所述套筒设有通风孔;且所述套筒与所述物料瓶相对可活动,而使所述气味模块可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所述打开状态,所述透气孔与所述通风孔连通;在所述关闭状态,所述透气孔与所述通风孔错位而被所述套筒遮蔽。本实用新型的气味调节装置,能够开关气味模块,以提高气味模块的适用性。

Description

气味调节装置、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空调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味调节装置、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现一种具有调节空气气味功能的空气处理装置。这种空气处理在其内部配置有能够释放出气味的气味模块,以通过该气味模块向外部环境释放气味,来达到调节空气气味的效果。然而,传统空调处理装置内的气味模块难以调节开关状态,在用户不需要调节空气气味时,该气味模块仍能够释放气味或只能将其取出,这导致气味模块的适用性较差,较影响用户使用气味模块的舒适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气味调节装置,旨在提供一种气味调节装置,该气味调节装置能够开关气味模块,以提高气味模块的适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气味调节装置,所述气味调节装置包括气味模块,所述气味模块包括基座、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物料瓶及套设在所述物料瓶外周的套筒;其中,所述物料瓶设有透气孔;所述套筒设有通风孔;且所述套筒与所述物料瓶相对可活动,而使所述气味模块可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所述打开状态,所述透气孔与所述通风孔连通;在所述关闭状态,所述透气孔与所述通风孔错位而被所述套筒遮蔽。
可选地,所述基座设有容置槽,所述物料瓶和所述套筒均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其中,所述物料瓶与所述基座连接固定;所述套筒与基座活动连接,而相对所述物料瓶可活动。
可选地,所述套筒相对所述物料瓶沿该物料瓶的环周可旋转而切换状态;或者,所述套筒相对所述物料瓶沿该物料瓶的上下向可移动而切换状态。
可选地,所述套筒包括筒身及设置在所述筒身的外侧面的支撑架;其中:所述筒身套设在所述物料瓶的外周,并设有通风孔;所述筒身通过所述支撑架沿上下向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基座。
可选地,所述气味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外侧的推拉件,所述推拉件与所述套筒的支撑架连接固定,以通过所述推拉件推拉所述套筒而使其上下移动。
可选地,所述基座在所述容置槽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通风口,以供气流穿过所述气味模块。
可选地,所述气味调节装置还包括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气味模块的套筒连接,所述驱动模块适用于驱动所述套筒相对所述物料瓶活动。
可选地,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电机和凸轮轴;所述凸轮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凸轮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气味模块的套筒对应装配,以将其自身的旋转运动转换成所述套筒沿上下向的移动。
可选地,所述气味模块的推拉件具有与该气味模块的套筒连接的两个推拉臂,以及连接两个所述推拉臂的连接臂;所述凸轮轴自该推拉件的两个推拉臂之间穿过,并设有与所述连接臂对应的凸起部,所述凸轮轴旋转至其凸起部向下抵顶该连接臂时,所述套筒向下移动至所述打开状态。
可选地,所述驱动模块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套筒的底部,并连接所述套筒和所述基座,以在所述凸轮轴的凸起部与所述连接臂分离时,所述弹性件驱动所述套筒自所述打开状态恢复到所述关闭状态。
可选地,所述气味调节装置包括有至少两个所述气味模块,至少两个所述气味模块沿所述凸轮轴的长度方向排布;所述凸轮轴对应每一所述气味模块设有一个所述凸起部。
可选地,所述凸轮轴上的至少两个凸起部沿所述凸轮轴的长度方向呈错位设置。
可选地,所述气味模块的套筒的筒身贯设有多个通风孔,多个所述通风孔沿所述筒身的环周间隔排布。
可选地,所述套筒的筒身的半径自其底部朝上呈逐渐增大设置;相应地,所述物料瓶的瓶身与所述套筒的筒身适配嵌套。
可选地,所述气味模块的物料瓶贯设有多个透气孔,多个所述透气孔沿所述物料瓶的环周间隔排布。
可选地,所述气味调节装置还包括外箱,所述外箱设有进风口、出风口及将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连通的通风风道;所述气味模块安装在所述通风风道内。
可选地,所述外箱设置至少两个所述出风口,所述通风风道包括与所述进风口连通的主风道,以及与所述主风道分岔出的至少两个子风道,每一所述子风道至少连通一个所述进风口;每一所述子风道内至少配置有一个所述气味模块。
可选地,所述气味模块的物料瓶包括瓶身,以及盖合所述瓶身的瓶口的瓶盖,所述瓶身的瓶口自所述外箱的顶部向外伸出。
可选地,所述气味调节装置还包括风机模块,所述风机模块安装于所述外箱内,并与所述进风口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室内机。其中,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空调主机和空气处理装置;所述空调主机包括室内换热模块;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可分离地连接于所述空调主机。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和气味调节装置,所述气味调节装置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气味调节装置包括气味模块,所述气味模块包括基座、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物料瓶及套设在所述物料瓶外周的套筒;其中,所述物料瓶设有透气孔;所述套筒设有通风孔;且所述套筒与所述物料瓶相对可活动,而使所述气味模块可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所述打开状态,所述透气孔与所述通风孔连通;在所述关闭状态,所述透气孔与所述通风孔错位而被所述套筒遮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物料瓶的外周套设套筒,并在物料瓶开设透气孔、在套筒上设置通风孔,该套筒和物料瓶还设置为相对可活动,从而使得气味模块可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所述打开状态,通风孔与透气孔连通;在所述关闭状态,通风孔与透气孔错位,以使透气孔被套筒遮蔽。因此,用户可以根据自身是否需要调节空气气味的需求,能够选择打开或关闭气味模块。在不需要调节空气气味时,则将气味模块切换到关闭状态,不需要将气味模块取出,还可以气味模块的浪费,有效提高气味模块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味调节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将气味调节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气味模块与驱动模块装配后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气味模块处于打开状态时的内部结构视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3中气味模块处于关闭状态时的内部结构视图;
图7为图6中B处的放大图;
图8为图2中气味模块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2中气味模块的物料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2中气味模块的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2中气味模块的推拉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2中驱动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中气味调节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空气处理装置与空调主机分离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782106670000041
Figure BDA0002782106670000051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味调节装置,所述气味调节装置可以安装到空气处理装置或者空调室内机内,用于释放气味以调节空气气味。所述气味调节装置能够实现开关气味模块,以使得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开关气味模块,提高气味模块的适用性。
请参阅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气味调节装置的一实施例中,气味调节装置10包括气味模块100,气味模块100包括基座110、设置在基座110上的物料瓶120及套设在物料瓶120外周的套筒130;其中,物料瓶120设有透气孔123;套筒130设有通风孔133;且套筒130与物料瓶120相对可活动,而使气味模块100可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所述打开状态,透气孔123与通风孔133连通;在所述关闭状态,透气孔123与通风孔133错位而被套筒130遮蔽。
具体说来,气味模块100的物料瓶120适用于存放可释放气味的气味物料。所述气味物料可以是天然香料、人工香料、空气清新剂等能够调节空气气味的材料。所述气味物料可以是生产厂家出厂前即配置在气味模块100内,也可以是用户根据自身需要的气味进行调配。
套筒130与物料瓶120相对可活动,而使气味模块100可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也就是说,套筒130与物料瓶120其中任意一者设置为相对另一者可活动即可。例如,物料瓶120固定在基座110,套筒130可活动安装在基座110;或者,套筒130固定在基座110,而物料瓶120则可活动安装在基座110。具体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前述第一种设计方式,即物料瓶120固定在基座110,套筒130可活动安装在基座110。至于套筒130的驱动方式,则可以通过配置驱动模块200电动驱动该套筒130活动;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套筒130也可以设置为由用户手动驱动。具体在后文还有详细介绍。
如图4和图5所示,气味模块100在关闭状态下,物料瓶120的透气孔123和套筒130的通风孔133呈错位设置,以使透气孔123被套筒130遮蔽。套筒130的通风孔133和物料瓶120的透气孔123的错位方式,可以是沿物料瓶120的上下向错位,也可以是沿物料瓶120的环周方向错位。由于套筒130将物料瓶120的透气孔123遮蔽,从而物料瓶120停止向外释放气味。
如图6和图7所示,气味模块100在打开状态下,物料瓶120的透气孔123和套筒130的通风孔133连通,从而物料瓶120内气味物料所释放出的气味可从该透气孔123、经通风孔133向外扩散出来,进而实现对外部环境空气的气味的调节。
基于此,用户可以根据自身是否需要调节空气气味的需求,能够选择打开或关闭气味模块100。例如,在不需要调节空气气味时,则将气味模块100切换到关闭状态,不需要将气味模块100取出,还可以气味模块100的浪费。在需要调节空气气味时,则再将气味模块100切换到打开状态即可。
应说明的是,物料瓶120的透气孔123和套筒130的通风孔133均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以物料瓶120为例,只要有透气孔123,气味即可散发出来;如需要较为快速或浓郁的气味散出,则可以适当增加物料瓶120的透气孔123数量。
具体在此,物料瓶120包括瓶身121及其盖合该瓶身121的瓶口的瓶盖122;其中,该瓶身121贯设有多个透气孔123,多个透气孔123沿瓶身121的环周间隔排布,以增大物料瓶120的透气面积,进而提高其释放气味的效率。相似地,气味模块100的套筒130的筒身131贯设有多个通风孔133,多个通风孔133沿所述筒身131的环周间隔排布,这样可以增大套筒130和物料瓶120的通风面积,进而加速将气味散出。可选地,物料瓶120的多个透气孔123沿瓶身121环周呈阵列状排布,套筒130的多个通风孔133沿其筒身131环周呈阵列状排布,以便于调节物料瓶120的多个透气孔123和套筒130的多个通风孔133对准或错位,从而便于开关气味模块100。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物料瓶120的外周套设套筒130,并在物料瓶120开设透气孔123、在套筒130上设置通风孔133,该套筒130和物料瓶120还设置为相对可活动,从而使得气味模块100可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所述打开状态,通风孔133与透气孔123连通;在所述关闭状态,通风孔133与透气孔123错位,以使透气孔123被套筒130遮蔽。因此,用户可以根据自身是否需要调节空气气味的需求,能够选择打开或关闭气味模块100。在不需要调节空气气味时,则将气味模块100切换到关闭状态,不需要将气味模块100取出,还可以气味模块100的浪费,有效提高气味模块100的适用性。
请参阅图6、图8及图9,在一实施例中,气味模块100的基座110设有供物料瓶120和套筒130容置的容置槽113;其中:物料瓶120与基座110固定连接;套筒130与基座110活动连接,以使套筒130相对物料瓶120可活动而切换状态。
具体地,基座110包括底板111及设置在底板111相对两侧的侧板112,两个所述侧板112和底板111之间围合形成容置槽113,并在容置槽113的相对两侧形成通风口113。物料瓶120固定在容置槽113内;物料瓶120的底部朝下凸设有固定柱124,固定柱124贯穿物料瓶120外侧的套筒130而与基座110的底板111连接固定。套筒130与基座110活动连接,也就是说,通过驱动套筒130相对物料瓶120活动,可使得气味模块100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在气味模块100打开状态下,气流从基座110的其中一个通风口114进入到容置槽内,然后穿过气味模块100并将其释放出的气味携带,一起从另一个通风孔114吹出。
至于套筒130相对物料瓶120活动的具体方式,可选其中一实施例为,套筒130相对物料瓶120沿该物料瓶120的上下向可移动而切换状态。例如,驱动套筒130向下移动,直到套筒130的通风孔133和物料瓶120的透气孔123相对且连通时,气味模块100到达所述打开状态;然后,驱动套筒130向上移动,直到套筒130的通风孔133和物料瓶120的透气孔123沿上下向错位时,气味模块100到达所述关闭状态。当然,反向操作亦可。
套筒130相对物料瓶120活动的另一实施例为,套筒130相对物料瓶120沿该物料瓶120的环周可旋转而切换状态。例如,驱动套筒130正向旋转,直到套筒130的通风孔133和物料瓶120的透气孔123相对且连通时,气味模块100到达所述打开状态;然后,驱动套筒130反向(或正向)旋转,直到套筒130的通风孔133和物料瓶120的透气孔123沿环周方向错位时,气味模块100到达所述关闭状态。
如图4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主要以前述套筒130相对物料瓶120活动的第一种实施例为例进行介绍说明。即套筒130相对物料瓶120沿该物料瓶120的上下向可移动而切换状态。具体可选地,套筒130包括套设在物料瓶120的外周并设有通风孔133的筒身131,以及设置在所述筒身131的外侧面的支撑架132;支撑架132沿上下向可滑动地安装于基座110,以使套筒130沿上下向可移动。
具体地,如图10所示,支撑架132包括用于托承筒身131的底托1321,以及设置在底托1321四周并与筒身131连接的侧翼1322;侧翼1322与基座110的侧板112滑动配合。支撑架132可以稳定支撑筒身131,使得筒身131与物料瓶120稳定嵌套。
请参阅图2、图3及图11,进一步地,考虑到套筒130容置在基座110的容置槽113内,用户或者驱动装置不易推拉套筒130移动,鉴于此,气味模块100还包括设置在基座110的外侧的推拉件140,推拉件140与套筒130的支撑架132连接固定,以通过推拉件140推拉套筒130而使其上下移动。因此,驱动装置或者用户可通过驱动该推拉件140上下移动,从而推拉件140带动套筒130上下移动,较便于操作。
请参阅图2至图4,基于上述任意一实施例,为实现气味调节装置10自动开关气味模块100,可选地,气味调节装置10还包括驱动模块200,驱动模块200与气味模块100的套筒130连接,驱动模块200适用于驱动套筒130相对物料瓶120活动。
请参阅图2、图3及图12,对于驱动装置的具体结构类型,可以根据套筒130预定的活动方式进行相应设计。例如,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模块200用于驱动套筒130相对物料瓶120沿上下移动,故可选地,驱动模块200包括电机210和凸轮轴220。其中,凸轮轴220的一端与电机210连接,凸轮轴220的另一端与气味模块100的套筒130对应装配,凸轮轴220适用于将其自身的旋转运动转换成套筒130沿上下向的移动。
具体说来,驱动模块200还配置有电机座240,电机210安装于电机座240上,并通过该电机座240固定在基座110上或者其他装配结构上(如外箱300)等。电机210的电机210轴与凸轮轴220的一端连接固定,凸轮轴220的另一端延伸至气味模块100,并与该气味模块100的套筒130装配。驱动装置开启时,电机210驱动凸轮轴220旋转,凸轮轴220将其自身的旋转运动转换成套筒130沿上下向的移动。
请参阅图2、图3及图11,进一步地,套筒130的推拉件140具有与该套筒130的支撑架132连接的两个推拉臂141,以及连接两个推拉臂141的连接臂142;凸轮轴220自该推拉件140的两个推拉臂141之间穿过,并设有与该推拉件140的连接臂142对应的凸起部221,凸轮轴220旋转至其凸起部221向下抵顶连接臂142时(如图6所示),套筒130向下移动至所述打开状态。
具体说来,在电机210驱动凸轮轴220旋转的过程中,凸轮轴220的凸起部221随之旋转,当该凸起部221朝下抵顶到推拉件140的推拉件140的连接臂142时,推拉件140被迫使向下移动,进而推拉件140向下拉动套筒130,使得套筒130向下移动,直到套筒130的通风口与物料瓶120上的透气孔123对应连通时,气味模块100到达打开状态。
请参阅图2至图4,至于气味模块100从打开状态恢复回关闭状态,则可以有多种设计方式。其中一实施例中,驱动模块200包括弹性件230,弹性件230设置在套筒130的底部,并连接套筒130和基座110,用以在凸轮轴220的凸起部221与连接臂142分离时,弹性件230驱动套筒130自所述打开状态恢复到所述关闭状态。
具体说来,在前述凸轮轴220的凸起部221朝下抵顶推拉件140的过程中,弹性件230被套筒130按压基座110的底板111上,从而弹性件230积蓄有弹性势能。因此,在需要将气味模块100切换回关闭状态时,则驱动凸轮轴220旋转至其凸起部221与推拉件140的连接臂142分离,此时弹性件230释放弹性势能而将套筒130朝上推动,直到套筒130的通风口与物料瓶120上的透气孔123沿上下向错位开时,气味模块100到达关闭状态。
当然,气味模块100从打开状态恢复回关闭状态的方式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例如,在推拉件140的连接臂142上方再设置与之平行的横梁,当凸轮轴220的凸起部221旋转至其与该横梁抵顶时,则推动推拉件140向上移动,同样也可以使气味模块100从打开状态恢复回关闭状态。
在其他实施例中,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驱动模块200用于驱动套筒130相对物料瓶120沿其环周旋转,则可选地,驱动模块200包括电机210及与电机210连接的主动齿轮,及与套筒130连接从动齿轮,该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从而通过电机210驱动主动齿轮旋转,主动齿轮带动从动轮旋转,从动齿轮带动套筒130旋转。
请参阅图1、图2及图13,基于上述任意一实施例,气味模块10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至少两个气味模块100可以配置释放不同气味的气味物料,从而可以供用户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其喜欢的气味模块100。例如,其中一个气味模块100用于释放花香;另一个气味模块100用于释放果香或清新剂等,具体在此不设限定。也就是说,气味调节装置10呈模块化设计,从而可按照用户气味控制气味模块100打开或关闭的数量,适用性和可靠性更高。
在本实施例中,气味调节装置10包括有至少两个气味模块100。每一个气味模块100可以单独配置一个驱动模块200;也可以将所述至少两个气味模块100设置为通过一个驱动模块200联动。在此可选采用后一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图3及图13,具体地,所述至少两个气味模块100沿凸轮轴220的长度方向排布;凸轮轴220对应每一气味模块100设有一个凸起部221,每一凸起部221驱动与其对应的气味模块100的推拉件140移动的方式,可参见前述说明,在此不赘述。这种驱动模块200和多个气味模块100装配成成一体的方式,使得气味调节装置10结构更为紧凑,占用空间更少。
请参阅图2、图3及图13,进一步地,凸轮轴220上的至少两个凸起部221沿凸轮轴220的长度方向呈错位设置。这样设计,可以实现其中一个气味模块100被打开时,另一个气味模块100被关闭,从而在其中一气味模块100的气味物料耗尽时,开启另一气味物料;亦或者,实现至少两种不同气味更换。
举例说来,其中两个错位的凸起部221分别为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当第一凸起部朝下按压其中一个气味模块100的推拉件140,而使得该气味模块100到达打开状态时;第二凸起部则恰好与另一个气味模块100的推拉件140分离,从而使得该气味模块100到达关闭状态。因此,通过调节多个气味模块100的开启情况,可以实现其中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气味模块100组合开启,从而实现多种不同的气味混合配置混合香味。
请参阅图9和图10,基于上述任意一实施例,对于气味模块100的套筒130的形状结构而言,套筒130可以呈直筒状设计或锥形设计均可,物料瓶120的形状则应能够与套筒130的筒身131适配嵌套。再次考虑到气味模块100在关闭状态下的密封性问题,可选地,将套筒130的筒身131的半径自其底部朝上呈逐渐增大设置,即呈锥形设计;相应地,物料瓶120的瓶身121与套筒130的筒身131适配嵌套。
具体说来,气味模块100在打开状态下(如图6所示),由于套筒130相对物料瓶120向下移动了一段距离,使得物料瓶120稍微从套筒130的开口伸出,从而在套筒130的内壁和物料瓶120外壁之间形成有较充足的间隙,物料瓶120通过透气孔123释放的气味可以从该间隙进入到套筒130的通风孔133,然后再从通风孔133向外散出。当气味模块100切换到关闭状态下(如图4所示),套筒130被向上移动至将物料瓶120包裹在内,套筒130的内壁和物料瓶120外壁紧贴,此两者之间的间隙变得极小甚至没有间隙,从而物料瓶120通过透气孔123被套筒130的内壁完全遮蔽,提高气味模块100在关闭状态下的密封性。
请参阅图1、图2及图13,基于上述任意一实施例,气味调节装置10还包括外箱300,外箱300设有进风口301、出风口302及将进风口301和出风口302连通的通风风道340;气味模块100安装在通风风道340内。气味调节装置10还包括风机模块400,风机模块400安装于所述箱体310内,并与进风口301相对设置。
具体地,外箱300包括箱体310及盖合于箱体310顶部的箱盖320;所述箱体310的其中一侧面开设出风口302;箱体310的另一侧面设有进风板330,所述进风板330开设有进风口301,风机模块400安装于进风板330,并位于进风口301处。当气味调节装置10工作时,该风机模块400驱动空气从进风口301进入通风风道340内,然后从出风口302吹出。在此过程中,如将气味模块100处于打开状态,则通风风道340中的气流将从该气味模块100通过,而将气味模块100释放出的气味携带一起吹出。
可选地,外箱300设置至少两个出风口302,通风风道340包括与进风口301连通的主风道341,以及与主风道341分岔出的至少两个子风道342,每一子风道342至少连通一个进风口301;每一子风道342内至少配置有一个气味模块100。每一子风道342内气流从气味模块100的一侧进风,并从气味模块100的另一侧出风。至少两个子风道342内配置的气味模块100的气味物料可以相异,以实现从不同的子风道342吹出不同的气味,从而提高气味调节装置10功能的多样性。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用户补充或更换气味模块100的气味物料,可选地,气味模块100的物料瓶120的瓶身121具有开口,该瓶身121的开口自外箱300的顶部向外伸出。这样设计,可方便用户从气味调节装置10的外侧打开物料瓶120的瓶盖122,即可补充或更换气味模块100,无需打开气味调节装置10的外箱300。
请查阅图14和图1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气处理装置20,所述空气处理装置20包括壳体及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气味调节装置10。气味调节装置1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气处理装置2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请查阅图14和图1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空调主机30及可分离地连接于所述空调主机30的空气处理装置20。空气处理装置2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室内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应说明的是,空气处理装置20在脱离空调主机30时,空气处理模块可独立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21)

1.一种气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味调节装置包括:
气味模块,所述气味模块包括基座、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物料瓶及套设在所述物料瓶外周的套筒;
其中,所述物料瓶设有透气孔;所述套筒设有通风孔;且所述套筒与所述物料瓶相对可活动,而使所述气味模块可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其中:
在所述打开状态,所述透气孔与所述通风孔连通;
在所述关闭状态,所述透气孔与所述通风孔错位而被所述套筒遮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设有容置槽,所述物料瓶和所述套筒均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其中,所述物料瓶与所述基座连接固定;所述套筒与基座活动连接,而相对所述物料瓶可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相对所述物料瓶沿该物料瓶的环周可旋转而切换状态;或者,
所述套筒相对所述物料瓶沿该物料瓶的上下向可移动而切换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包括套设在所述物料瓶的外周的筒身,以及设置在所述筒身的外侧面的支撑架;其中,所述筒身设有通风孔;所述支撑架沿上下向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基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味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外侧的推拉件,所述推拉件与所述套筒的支撑架连接固定,以通过所述推拉件推拉所述套筒而使其上下移动。
6.如权利要求3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气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在所述容置槽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通风口,以供气流穿过所述气味模块。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气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味调节装置还包括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气味模块的套筒连接,所述驱动模块适用于驱动所述套筒相对所述物料瓶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
电机;以及
凸轮轴,所述凸轮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凸轮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气味模块的套筒对应装配,以将其自身的旋转运动转换成所述套筒沿上下向的移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味模块的推拉件具有与该气味模块的套筒连接的两个推拉臂,以及连接两个所述推拉臂的连接臂;
所述凸轮轴自该推拉件的两个推拉臂之间穿过,并设有与所述连接臂对应的凸起部,所述凸轮轴旋转至其凸起部向下抵顶该连接臂时,所述套筒向下移动至所述打开状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套筒的底部,并连接所述套筒和所述基座,以在所述凸轮轴的凸起部与所述连接臂分离时,所述弹性件驱动所述套筒自所述打开状态恢复到所述关闭状态。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味调节装置包括有至少两个所述气味模块,至少两个所述气味模块沿所述凸轮轴的长度方向排布;所述凸轮轴对应每一所述气味模块设有一个所述凸起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轴上的至少两个凸起部沿所述凸轮轴的长度方向呈错位设置。
13.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气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筒身贯设有多个通风孔,多个所述通风孔沿所述筒身的环周间隔排布。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气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筒身的半径自其底部朝上呈逐渐增大设置;相应地,所述物料瓶的瓶身与所述套筒适配嵌套。
15.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气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瓶的瓶身贯设有多个透气孔,多个所述透气孔沿所述瓶身的环周间隔排布。
16.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气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味调节装置还包括外箱,所述外箱设有进风口、出风口及将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连通的通风风道;所述气味模块安装在所述通风风道内。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气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设置至少两个所述出风口,所述通风风道包括与所述进风口连通的主风道,以及自所述主风道分岔出的至少两个子风道,每一所述子风道至少连通一个所述进风口;每一所述子风道内至少配置有一个所述气味模块。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气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味模块的物料瓶包括瓶身,以及盖合所述瓶身的瓶口的瓶盖,所述瓶身的瓶口自所述外箱的顶部向外伸出。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气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味调节装置还包括风机模块,所述风机模块安装于所述外箱内,并与所述进风口相对设置。
20.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包括:
壳体;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19任意一项所述的气味调节装置,所述气味调节装置安装于所述壳体内。
2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
空调主机,所述空调主机包括室内换热模块;以及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可分离地连接于所述空调主机。
CN202022663397.6U 2020-11-17 2020-11-17 气味调节装置、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137132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63397.6U CN213713288U (zh) 2020-11-17 2020-11-17 气味调节装置、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63397.6U CN213713288U (zh) 2020-11-17 2020-11-17 气味调节装置、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13288U true CN213713288U (zh) 2021-07-16

Family

ID=76806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63397.6U Active CN213713288U (zh) 2020-11-17 2020-11-17 气味调节装置、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132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55107B1 (en) Fragrance disperser
US20220132824A1 (en) Insect capture device
CN108422835B (zh) 一种可自动调节的香薰器
CN211272617U (zh) 一种香薰机
CN114508795A (zh) 气味调节装置、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CN213713288U (zh) 气味调节装置、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CN110762627A (zh) 空调器
EP3085392B1 (en) System for releasing volatile substances
EP2113259A2 (en) Fragrance dispenser
CN108731112B (zh) 空调出风组件
CN212720015U (zh) 香薰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0078377U (zh) 香薰容器座和电子香薰器
EP2727608B1 (en) System for delivering volatile substances
KR200337480Y1 (ko) 전기 발향기
CN215113200U (zh) 一种热水器
CN211716663U (zh) 多功能风扇
KR101201666B1 (ko) 향기발산모듈이 구비된 에어벤트
CN211675545U (zh) 香薰装置
CN213955450U (zh) 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CN219160466U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214701071U (zh) 一种高灵活度喷圈香薰加湿器
CN107940587B (zh) 天花机
CN113727739A (zh) 假体附件灭菌器
CN216346910U (zh) 香氛模块和空调器
CN214841243U (zh) 香料装置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