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11641U - 一种自润滑的轴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润滑的轴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11641U
CN213711641U CN202022238468.8U CN202022238468U CN213711641U CN 213711641 U CN213711641 U CN 213711641U CN 202022238468 U CN202022238468 U CN 202022238468U CN 213711641 U CN213711641 U CN 2137116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ice main
rubber
main part
ring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3846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仁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Feiyue Bear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Feiyue Bear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Feiyue Bear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Feiyue Bear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3846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116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116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116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润滑的轴瓦,包括装置主体、瓦壳和进油槽,两组所述装置主体的外部卡合在瓦壳内部,所述瓦壳的内部靠近装置主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油槽,两组所述装置主体的左右两侧皆设置有拼接装置,所述进油槽的内部设置有密封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限位杆对第一连接杆进行限位操作,通过第二限位杆对第二连接杆进行限位操作,通过卡杆对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进行限位操作,多层卡合结构,结构稳定,使得两组装置主体拼接的稳定效果更佳,同时通过第一橡胶连接环进行第一次阻拦操作,通过第二橡胶连接环进行第二次阻拦操作,通过第三橡胶连接环进行第三次阻拦操作,对润滑油进行三次阻拦操作,使得装置密封效果更佳。

Description

一种自润滑的轴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润滑的轴瓦。
背景技术
轴瓦是滑动轴承和轴接触的部分,通常设置为瓦状的半圆柱面,随后由两组瓦片拼接而成,然而市面上各种的轴瓦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问题1:现有的轴瓦仅通过定位杆进行连接,连接较为不稳,易造成轴瓦连接松动,从而影响轴瓦正常使用,降低了装置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问题2:现有的轴瓦设置有进油槽从而便于给油操作,但是该进油槽内部普遍仅设置一层橡胶密封圈,对进油槽进行密封操作,若该层橡胶密封圈发生老化,此时润滑油极易发生渗漏,降低了装置的密封性和实用性,因此亟需一种自润滑的轴瓦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润滑的轴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连接较为不稳,且进油槽密封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润滑的轴瓦,包括装置主体、瓦壳和进油槽,两组所述装置主体的外部卡合在瓦壳内部,所述瓦壳的内部靠近装置主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油槽,两组所述装置主体的左右两侧皆设置有拼接装置,所述进油槽的内部设置有密封装置。
优选的,所述拼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连接板、卡杆、弹簧和固定块,下端所述装置主体顶端的左右两侧皆固定有第一连接杆,上端所述装置主体底端的左右两侧皆固定有第二连接杆,所述装置主体内部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侧皆设置有连接板,两组所述连接板上端靠近装置主体的一侧皆固定有第一限位杆,两组所述连接板下端靠近装置主体的一侧皆固定有第二限位杆,所述连接板内部的上下两端皆设置有卡杆,两组所述卡杆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连接板远离装置主体一侧的上下两端皆固定有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连接圈、卡块、第一橡胶密封圈、第二橡胶密封圈、第一橡胶连接环、第二橡胶连接环和第三橡胶连接环,所述进油槽内部远离装置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卡块,且卡块远离装置主体的一侧固定在连接圈内壁,所述卡块的外壁胶粘有第一橡胶密封圈,所述进油槽的内壁设置有与第一橡胶密封圈相互配合的第二橡胶密封圈,所述第二橡胶密封圈内壁靠近装置主体的一侧胶粘有第一橡胶连接环,所述第二橡胶密封圈内壁远离装置主体的一侧胶粘有第二橡胶连接环,所述第一橡胶密封圈的外壁胶粘有第三橡胶连接环。
优选的,上端所述装置主体内部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与第一连接杆相互配合的第一连接槽,下端所述装置主体内部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与第二连接杆相互配合的第二连接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靠近装置主体的一侧设置为弧形,上端所述装置主体内部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与第一限位杆相互配合的第一限位槽,下端所述装置主体内部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与第二限位杆相互配合的第二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卡杆远离弹簧的一侧设置为弧形,所述连接板上下两端的装置主体内部设置有与卡杆相互配合的卡槽,所述连接板内部远离装置主体的一侧设置有与固定块相互配合的开口。
优选的,所述进油槽内部远离装置主体的一侧设置为斜形,所述第一橡胶连接环远离第二橡胶密封圈的一侧和第二橡胶连接环远离第二橡胶密封圈的一侧以及第三橡胶连接环远离第一橡胶密封圈的一侧皆设置有锯齿状。
优选的,所述第一橡胶密封圈内部靠近装置主体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橡胶连接环相互配合的第一开槽,所述第一橡胶密封圈内部远离装置主体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二橡胶连接环相互配合的第二开槽,所述第二橡胶密封圈的内部设置有与第三橡胶连接环相互配合的第三开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自润滑的轴瓦设置有装置主体、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和卡杆,当两组装置主体需要连接时,首先将两组装置主体拼接放置,此时第一连接杆卡合至第一连接槽的内部,第二连接杆卡合至第二连接槽的内部,随后通过第一限位杆对第一连接杆进行限位操作,通过第二限位杆对第二连接杆进行限位操作,接下来通过卡杆对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进行限位操作,多层卡合结构,结构稳定,使得两组装置主体拼接的稳定效果更佳,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2)、该自润滑的轴瓦设置有第一橡胶连接环、第二橡胶连接环和第三橡胶连接环,通过第一橡胶连接环和第一开槽的配合实现对润滑油的第一次阻拦操作,随后通过第二橡胶连接环和第二开槽的配合实现对润滑油的第二次阻拦操作,接下来,通过第三橡胶连接环和第三开槽的配合实现对润滑油的第三次阻拦操作,实现装置的密封操作,上述设计使得该装置的密封效果更佳,提高了装置的密封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装置主体;2、瓦壳;3、第一连接杆;4、第二连接杆;5、第一限位杆;6、第二限位杆;7、连接板;8、卡杆;9、弹簧;10、固定块;11、进油槽;12、连接环;13、卡块;14、第一橡胶密封圈;15、第二橡胶密封圈;16、第一橡胶连接环;17、第二橡胶连接环;18、第三橡胶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润滑的轴瓦技术方案:一种自润滑的轴瓦,包括装置主体1、瓦壳2和进油槽11,两组装置主体1的外部卡合在瓦壳2内部,瓦壳2的内部靠近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进油槽11,两组装置主体1的左右两侧皆设置有拼接装置,进油槽11的内部设置有密封装置。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拼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3、第二连接杆4、第一限位杆5、第二限位杆6、连接板7、卡杆8、弹簧9和固定块10,下端装置主体1顶端的左右两侧皆固定有第一连接杆3,上端装置主体1底端的左右两侧皆固定有第二连接杆4,装置主体1内部远离第一连接杆3的一侧皆设置有连接板7,两组连接板7上端靠近装置主体1的一侧皆固定有第一限位杆5,两组连接板7下端靠近装置主体1的一侧皆固定有第二限位杆6,连接板7内部的上下两端皆设置有卡杆8,两组卡杆8之间通过弹簧9连接,连接板7远离装置主体1一侧的上下两端皆固定有固定块10,多层卡合结构,结构稳定,使得两组装置主体1的拼接更加稳定,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密封装置包括连接圈12、卡块13、第一橡胶密封圈14、第二橡胶密封圈15、第一橡胶连接环16、第二橡胶连接环17和第三橡胶连接环18,进油槽11内部远离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卡块13,且卡块13远离装置主体1的一侧固定在连接圈12内壁,卡块13的外壁胶粘有第一橡胶密封圈14,进油槽11的内壁设置有与第一橡胶密封圈14相互配合的第二橡胶密封圈15,第二橡胶密封圈15内壁靠近装置主体1的一侧胶粘有第一橡胶连接环16,第二橡胶密封圈15内壁远离装置主体1的一侧胶粘有第二橡胶连接环17,第一橡胶密封圈14的外壁胶粘有第三橡胶连接环18,通过该设计,实现多次润滑油阻拦操作,使得卡块13的密封效果更佳,提高了装置的密封性和实用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上端装置主体1内部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与第一连接杆3相互配合的第一连接槽,下端装置主体1内部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与第二连接杆4相互配合的第二连接槽,通过该设计,实现两组装置主体1的拼接卡合,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限位杆5和第二限位杆6靠近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置为弧形,上端装置主体1内部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与第一限位杆5相互配合的第一限位槽,下端装置主体1内部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与第二限位杆6相互配合的第二限位槽,弧形设计便于第一限位杆5和第二限位杆6的移动,对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进行限位操作,使得第一连接杆3与第一连接槽的内部以及第二连接杆4与第二连接槽的卡合更加稳固,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卡杆8远离弹簧9的一侧设置为弧形,连接板7上下两端的装置主体1内部设置有与卡杆8相互配合的卡槽,连接板7内部远离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与固定块10相互配合的开口,弧形设计便于卡杆8进入卡槽内部,通过卡槽对卡杆8进行限位操作,使得第一限位杆5和第二限位杆6的卡合更加稳固,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进油槽11内部远离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置为斜形,第一橡胶连接环16远离第二橡胶密封圈15的一侧和第二橡胶连接环17远离第二橡胶密封圈15的一侧以及第三橡胶连接环18远离第一橡胶密封圈14的一侧皆设置有锯齿状,通过该设计,使得第一橡胶连接环16和第二橡胶连接环17与第一橡胶密封圈14的卡合以及第三橡胶连接环18与第二橡胶密封圈15的卡合更加紧密,提高了装置的严密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橡胶密封圈14内部靠近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橡胶连接环16相互配合的第一开槽,第一橡胶密封圈14内部远离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二橡胶连接环17相互配合的第二开槽,第二橡胶密封圈15的内部设置有与第三橡胶连接环18相互配合的第三开槽,通过第一橡胶连接环16和第一开槽实现第一次密封操作,通过第二橡胶连接环17和第二开槽实现第二次密封操作,通过第三橡胶连接环18和第三开槽实现第三次密封操作,多层密封设计,使得装置密封效果更佳,提高了装置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装置主体1需要连接时,首先将两组装置主体1相互推动,此时第一连接杆3卡合至第一连接槽的内部,同时第二连接杆4卡合至第二连接槽的内部,随后将固定块10向靠近弹簧9的方向推动,此时弹簧9呈压缩蓄力状态,随后将连接板7向靠近放置槽的内部移出,使得第一限位杆5卡合至第一限位槽的内部,同时使得第二限位杆6卡合至第二限位槽的内部,此时松开对固定块10的推动,在弹簧9的配合下,卡杆8向远离弹簧9的方向移动,此时卡杆8卡合至卡槽的内部,实现装置主体1的拼接操作。
当需要进油槽11内部的油移至卡块13和进油槽11的连接处时,此时通过第一橡胶连接环16和第一开槽的配合实现对润滑油的第一次阻拦操作,随后通过第二橡胶连接环17和第二开槽的配合实现对润滑油的第二次阻拦操作,接下来,通过第三橡胶连接环18和第三开槽的配合实现对润滑油的第三次阻拦操作,实现装置的密封操作,到此操作结束。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自润滑的轴瓦,包括装置主体(1)、瓦壳(2)和进油槽(11),两组所述装置主体(1)的外部卡合在瓦壳(2)内部,所述瓦壳(2)的内部靠近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进油槽(11),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装置主体(1)的左右两侧皆设置有拼接装置,所述进油槽(11)的内部设置有密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的轴瓦,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3)、第二连接杆(4)、第一限位杆(5)、第二限位杆(6)、连接板(7)、卡杆(8)、弹簧(9)和固定块(10),下端所述装置主体(1)顶端的左右两侧皆固定有第一连接杆(3),上端所述装置主体(1)底端的左右两侧皆固定有第二连接杆(4),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远离第一连接杆(3)的一侧皆设置有连接板(7),两组所述连接板(7)上端靠近装置主体(1)的一侧皆固定有第一限位杆(5),两组所述连接板(7)下端靠近装置主体(1)的一侧皆固定有第二限位杆(6),所述连接板(7)内部的上下两端皆设置有卡杆(8),两组所述卡杆(8)之间通过弹簧(9)连接,所述连接板(7)远离装置主体(1)一侧的上下两端皆固定有固定块(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的轴瓦,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连接圈(12)、卡块(13)、第一橡胶密封圈(14)、第二橡胶密封圈(15)、第一橡胶连接环(16)、第二橡胶连接环(17)和第三橡胶连接环(18),所述进油槽(11)内部远离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卡块(13),且卡块(13)远离装置主体(1)的一侧固定在连接圈(12)内壁,所述卡块(13)的外壁胶粘有第一橡胶密封圈(14),所述进油槽(11)的内壁设置有与第一橡胶密封圈(14)相互配合的第二橡胶密封圈(15),所述第二橡胶密封圈(15)内壁靠近装置主体(1)的一侧胶粘有第一橡胶连接环(16),所述第二橡胶密封圈(15)内壁远离装置主体(1)的一侧胶粘有第二橡胶连接环(17),所述第一橡胶密封圈(14)的外壁胶粘有第三橡胶连接环(1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润滑的轴瓦,其特征在于:上端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与第一连接杆(3)相互配合的第一连接槽,下端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与第二连接杆(4)相互配合的第二连接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润滑的轴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杆(5)和第二限位杆(6)靠近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置为弧形,上端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与第一限位杆(5)相互配合的第一限位槽,下端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与第二限位杆(6)相互配合的第二限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润滑的轴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杆(8)远离弹簧(9)的一侧设置为弧形,所述连接板(7)上下两端的装置主体(1)内部设置有与卡杆(8)相互配合的卡槽,所述连接板(7)内部远离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与固定块(10)相互配合的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润滑的轴瓦,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槽(11)内部远离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置为斜形,所述第一橡胶连接环(16)远离第二橡胶密封圈(15)的一侧和第二橡胶连接环(17)远离第二橡胶密封圈(15)的一侧以及第三橡胶连接环(18)远离第一橡胶密封圈(14)的一侧皆设置为锯齿状。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润滑的轴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密封圈(14)内部靠近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橡胶连接环(16)相互配合的第一开槽,所述第一橡胶密封圈(14)内部远离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二橡胶连接环(17)相互配合的第二开槽,所述第二橡胶密封圈(15)的内部设置有与第三橡胶连接环(18)相互配合的第三开槽。
CN202022238468.8U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自润滑的轴瓦 Active CN2137116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38468.8U CN213711641U (zh)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自润滑的轴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38468.8U CN213711641U (zh)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自润滑的轴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11641U true CN213711641U (zh) 2021-07-16

Family

ID=76797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38468.8U Active CN213711641U (zh)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自润滑的轴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116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90534U (zh) 一种自锁式快速接头
CN213711641U (zh) 一种自润滑的轴瓦
CN210070674U (zh) 一种管板粘接防冲刷碳纤维板的石墨列管换热器
CN213516324U (zh) 一种新型空气阀门性能检测装置
CN208777464U (zh) 一种异型板连接密封装置
CN208503110U (zh) 一种泵体组件
CN215635008U (zh) 一种用于超高真空腔体密封的工装
CN214889512U (zh) 一种水利工程水利管道连接装置
CN201277327Y (zh) 减速机密封装置
CN211171869U (zh) 一种蓄能电站进出水口用拦污结构
CN211116565U (zh) 一种水泵的机泵联盖结构
CN211550280U (zh) 一种用于采矿设备的轴瓦
CN210133524U (zh) 一种防水涂料加工用下料连接机构
CN210949194U (zh) 一种风机负压密封装置
CN210225122U (zh) 一种防潮防锈减速直流电机
CN215160395U (zh) 一种适用于岸边桥吊电气房内的自动预警装置
CN218094235U (zh) 一种组合耐磨式密封垫结构
CN210977990U (zh) 一种多级离心泵泵头的转换装置
CN215829376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升降式水利闸门
CN210218139U (zh) 一种高密封性气液分离多级自吸离心泵
CN214797519U (zh) 一种组装不易损坏避免漏气漏酸的铅酸蓄电池电眼结构
CN211114040U (zh) 一种市政给排水管道密封结构
CN209876226U (zh) 一种旋转接头延长结构
CN209385276U (zh) 一种水轮机座环结构
CN217234397U (zh) 一种粉体干燥设备用自带清理功能的机械密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