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10276U - 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10276U
CN213710276U CN202022513210.4U CN202022513210U CN213710276U CN 213710276 U CN213710276 U CN 213710276U CN 202022513210 U CN202022513210 U CN 202022513210U CN 213710276 U CN213710276 U CN 2137102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movable
fixedly connected
bas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1321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素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e Xi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51321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102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102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102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四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外侧套接有支撑台,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两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前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后端与活动块固定连接。该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通过开启马达后螺纹管的转动,进而使第二顶块顶动第二凸块,从而使活动块带动第一顶块移动,而第一顶块在移动中将会顶动第一凸块上移,由此即可使连接块带动支撑台上升,并且保持了支撑台的稳定,防止支撑台晃动,进而为操作人员的工作提供了便利,降低了安全隐患发生的可能。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现有的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高度不可调节,由于建筑高度不同,导致支撑装置使用起来较不方便,在更换支撑地点时,还需要搬运装置,导致工作效率较低,在使用支撑装置时,产生震动,容易出现危险。
根据中国公告号CN210857935U中公开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通过设置液压升降架,实现了升降的功能,但是这样的方式并不稳定,从而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解决了无法稳定调节高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四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外侧套接有支撑台,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两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前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后端与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滑动连接在活动槽内,所述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顶块,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贯穿固定块并与支撑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外侧开设有凹槽,所述活动槽的后侧开设有连接腔,所述活动块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凸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块,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端与螺纹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槽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空腔,所述螺纹管的外侧螺装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二顶块,所述第二顶块滑动连接在空腔内。
优选的,所述活动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阻挡块,且阻挡块为圆形阻挡块,所述阻挡块的直径大于活动柱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外侧开设有两组平衡腔,所述连接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组平衡板,所述平衡板滑动连接在平衡腔内。
优选的,所述套管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内壁的螺纹与螺纹管外侧的螺纹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二顶块的厚度与空腔内壁的高度相适配,所述第二顶块的长度小于空腔内壁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顶块的厚度大于第二凸块的厚度,所述第一顶块的厚度大于第一凸块的厚度。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通过开启马达后螺纹管的转动,进而使第二顶块顶动第二凸块,从而使活动块带动第一顶块移动,而第一顶块在移动中将会顶动第一凸块上移,由此即可使连接块带动支撑台上升,并且保持了支撑台的稳定,防止支撑台晃动,进而为操作人员的工作提供了便利,降低了安全隐患发生的可能。
2、该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通过设置弹簧,进而在第二凸块被第二顶块所顶动时,活动块在带动第一顶块移动的同时挤压弹簧,而在第二凸块不再被第二顶块所顶动时,弹簧将会弹动活动块,从而使活动块回至初始位置,由此使第一顶块脱离第一凸块,使支撑台下移,由此保障了该装置的再次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块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结构剖视图。
图中:1、底座;2、固定柱;3、活动柱;4、阻挡块;5、支撑台;6、固定块;7、平衡腔;8、凹槽;9、第一凸块;10、活动槽;11、平衡板;12、第一顶块;13、连接块;14、弹簧;15、活动块;16、连接腔;17、第二顶块;18、套管;19、马达;20、转动槽;21、空腔;22、第二凸块;23、螺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四组固定柱2,固定柱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柱3,活动柱3的外侧套接有支撑台5,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两组活动槽10,活动槽10前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14,通过设置弹簧14,进而在第二凸块22被第二顶块17所顶动时,活动块15在带动第一顶块12移动的同时挤压弹簧14,而在第二凸块22不再被第二顶块17所顶动时,弹簧14将会弹动活动块15,从而使活动块15回至初始位置,由此使第一顶块12脱离第一凸块9,使支撑台5下移,由此保障了该装置的再次使用,弹簧14的后端与活动块15固定连接,活动块15滑动连接在活动槽10内,活动块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顶块12,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组固定块6,固定块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块13,连接块13的顶部贯穿固定块6并与支撑台5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块6的外侧开设有凹槽8,活动槽10的后侧开设有连接腔16,活动块15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凸块22,连接块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块9,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转动槽20,转动槽20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有马达19,马达19的输出端与螺纹管23的右端固定连接,转动槽20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空腔21,螺纹管23的外侧螺装有套管18,套管1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二顶块17,第二顶块17滑动连接在空腔21内,通过开启马达19后螺纹管23的转动,进而使第二顶块17顶动第二凸块22,从而使活动块15带动第一顶块12移动,而第一顶块12在移动中将会顶动第一凸块9上移,由此即可使连接块13带动支撑台5上升,并且保持了支撑台5的稳定,防止支撑台5晃动,进而为操作人员的工作提供了便利,降低了安全隐患发生的可能。
具体的,为了防止支撑台5脱离活动柱3,设置活动柱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阻挡块4,且阻挡块4为圆形阻挡块,阻挡块4的直径大于活动柱3的直径,由此即可通过阻挡块4来防止支撑台5脱离活动柱3。
具体的,为了保持连接块13的平衡,在固定块6的外侧开设有两组平衡腔7,连接块1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组平衡板11,平衡板11滑动连接在平衡腔7内,由此即可保持连接块13的平衡。
具体的,为了使螺纹管23转动时带动套管18移动,在套管18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内壁的螺纹与螺纹管23外侧的螺纹相适配,由此即可使螺纹管23转动时带动套管18移动。
具体的,为了使第二顶块17稳定的移动,设置第二顶块17的厚度与空腔21内壁的高度相适配,第二顶块17的长度小于空腔21内壁的长度,由此即可使第二顶块17稳定的移动。
具体的,为了使第二顶块17和第一顶块12正常的运作,设置第二顶块17的厚度大于第二凸块22的厚度,第一顶块12的厚度大于第一凸块9的厚度,由此即可使第二顶块17和第一顶块12正常的运作。
在使用时,开启马达19,从而使马达19的输出端带动螺纹管23转动,螺纹管23的转动带动套管18向左移动,套管18移动时第二顶块17将会顶动第二凸块22,从而使活动块15带动第一顶块12移动,而第一顶块12在移动中将会顶动第一凸块9上移,由此即可使连接块13带动支撑台5上升,在需要支撑台5下降时,控制马达19输出端反转,由此即可使螺纹管23的转动带动套管18向右移动,使第二顶块17不再顶动第二凸块22,此时弹簧14将会弹动活动块15,从而使活动块15回至初始位置,由此使第一顶块12脱离第一凸块9,使支撑台5下移,由此完成支撑台5的升降。
综上所述,该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通过开启马达19后螺纹管23的转动,进而使第二顶块17顶动第二凸块22,从而使活动块15带动第一顶块12移动,而第一顶块12在移动中将会顶动第一凸块9上移,由此即可使连接块13带动支撑台5上升,并且保持了支撑台5的稳定,防止支撑台5晃动,进而为操作人员的工作提供了便利,降低了安全隐患发生的可能。
该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通过设置弹簧14,进而在第二凸块22被第二顶块17所顶动时,活动块15在带动第一顶块12移动的同时挤压弹簧14,而在第二凸块22不再被第二顶块17所顶动时,弹簧14将会弹动活动块15,从而使活动块15回至初始位置,由此使第一顶块12脱离第一凸块9,使支撑台5下移,由此保障了该装置的再次使用。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四组固定柱(2),所述固定柱(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柱(3),所述活动柱(3)的外侧套接有支撑台(5),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两组活动槽(10),所述活动槽(10)前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14),所述弹簧(14)的后端与活动块(15)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15)滑动连接在活动槽(10)内,所述活动块(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顶块(12),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组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块(13),所述连接块(13)的顶部贯穿固定块(6)并与支撑台(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6)的外侧开设有凹槽(8),所述活动槽(10)的后侧开设有连接腔(16),所述活动块(15)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凸块(22),所述连接块(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块(9),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转动槽(20),所述转动槽(20)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有马达(19),所述马达(19)的输出端与螺纹管(23)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槽(20)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空腔(21),所述螺纹管(23)的外侧螺装有套管(18),所述套管(1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二顶块(17),所述第二顶块(17)滑动连接在空腔(2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柱(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阻挡块(4),且阻挡块(4)为圆形阻挡块,所述阻挡块(4)的直径大于活动柱(3)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6)的外侧开设有两组平衡腔(7),所述连接块(1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组平衡板(11),所述平衡板(11)滑动连接在平衡腔(7)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8)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内壁的螺纹与螺纹管(23)外侧的螺纹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块(17)的厚度与空腔(21)内壁的高度相适配,所述第二顶块(17)的长度小于空腔(21)内壁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块(17)的厚度大于第二凸块(22)的厚度,所述第一顶块(12)的厚度大于第一凸块(9)的厚度。
CN202022513210.4U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 Active CN2137102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13210.4U CN213710276U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13210.4U CN213710276U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10276U true CN213710276U (zh) 2021-07-16

Family

ID=76802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13210.4U Active CN213710276U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102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710276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
CN208168430U (zh) 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
CN210460064U (zh) 一种新型建筑结构支撑装置
CN210342734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支撑柱
CN211596501U (zh) 一种建筑安全施工装置
CN210976745U (zh) 一种用于舞台脚的锁紧装置
CN207633809U (zh) 一种特效舞台
CN112096037A (zh) 一种可安全定位施工的脚手架
CN217106329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组合式支撑模板
CN218320647U (zh) 一种用于电梯维修的辅助维修平台
CN217601687U (zh) 可调节架空建筑物的建筑基座
CN216142369U (zh) 一种房屋建筑快速施工结构
CN218493054U (zh)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安全稳定的吊篮
CN216380485U (zh) 一种建筑物外部爬升式建筑施工操作平台
CN210685839U (zh) 一种高品质家用扶梯
CN209948877U (zh) 一种电机与减速箱的连接结构
CN218582677U (zh) 一种矿山机械作业支撑装置
CN217784679U (zh) 一种锅炉安装固定装置
CN107953304A (zh) 一种升降式工作台
CN215837623U (zh) 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综合操作台
CN216339081U (zh) 一种用于市政工程和房建的施工挂篮
CN215331301U (zh) 一种建筑用脚手架
CN220644278U (zh) 一种基坑支护装置
CN219491667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爬架
CN213326516U (zh) 一种铝合金升降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Xue Xi

Inventor after: Ma Xiaohe

Inventor after: Xu Suna

Inventor before: Xu Suna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17

Address after: No. 1, 31/F, Unit 1, Building 8, No. 999 Gongtian Fifth Road, Yanta District,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710000

Patentee after: Xue Xi

Address before: 061000 12-1-2202, Wantai Lijing East District, Yunhe District, Cangzhou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u Su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