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09446U - 一种水面漂浮物收集分离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面漂浮物收集分离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09446U
CN213709446U CN202022144347.7U CN202022144347U CN213709446U CN 213709446 U CN213709446 U CN 213709446U CN 202022144347 U CN202022144347 U CN 202022144347U CN 213709446 U CN213709446 U CN 2137094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ecting
water
frame
separating
water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4434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杰尧
周宾龙
范德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verly Bio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Bio Form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verly Bio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Bio Form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verly Bio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Bio Form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verly Bio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4434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094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094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094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 Y02A20/204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from oil spill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面漂浮物收集分离净化装置,包括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杆、卡件和浮力调节球,卡件设置在浮力调节球的顶部且与固定杆连接;收集框体,收集框体固定设置在两个固定杆之间,收集框体的内部的顶部设有漏斗状的进水部,进水部的顶端竖直设有粗格栅,收集框的内部的底部设有潜水泵;分离净化组件,分离净化组件设置在收集框体的内部且位于进水部与潜水泵之间。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结构,既可以收集大部分的水面漂浮物,提升水体表面感观,也可以降解油污、死亡藻类、有机碎屑等微小漂浮物,吸收、同化水体中的碳、氮、磷元素,起到提升水质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水面漂浮物收集分离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清洁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面漂浮物收集分离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质量每况愈下,尤其使水生态环境,由于人们丢弃的生活垃圾、沿河湖绿化带落叶、大气沉降、藻类死亡等原因,导致水面漂浮大量的漂浮物。这些漂浮物不但影响水体感官、阻碍空气中的氧气溶入水体,还会在水体中腐烂分解,向水体释放大量的营养元素,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这些漂浮物单纯靠人工打捞的话,劳动强度大,并且难以将死亡藻类、有机碎屑等微小的漂浮物打捞出来,也不能去除水体中的碳、氮、磷元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面漂浮物收集分离净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水面漂浮物收集分离净化装置,包括:
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杆、卡件和浮力调节球,所述卡件设置在所述浮力调节球的顶部且与所述固定杆连接;
收集框体,所述收集框体固定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所述收集框体的内部的顶部设有漏斗状的进水部,所述进水部的顶端竖直设有粗格栅,所述收集框的内部的底部设有潜水泵;
分离净化组件,所述分离净化组件设置在所述收集框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进水部与所述潜水泵之间。
将收集框体固定设置在两个固定杆之间,通过调节卡件和浮力调节球,使得收集框体的顶部的进水部稍低于水体液面,可适应不同深度的河道和湖泊的作业,设置潜水泵可使水体流入收集框体中,设置粗格栅可阻挡较大型的漂浮物,设置分离净化组件可收集一般的漂浮物以及降解油污、死亡藻类、有机碎屑等微小漂浮物,可吸收、同化水体中的碳、氮、磷元素,起到提升水质的作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与太阳能电池板连接的蓄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均通过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收集框体的上方,所述潜水泵分别与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连接。采用太阳能,保证本装置在湖泊等大水面水域中心也能使用,不受电力和取电距离的限制,同时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剩余电能可以储存在蓄电池中,在阴天天气阳光不足时,也能提供电能给潜水泵使用,不受天气影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离净化组件包括填料框和过滤框,所述过滤框设置在所述填料框的侧面,所述填料框的开口位于所述进水部的底端的下方。过滤框可收集一般的漂浮物,剩下的油污、死亡藻类、有机碎屑等微小漂浮物由填料框进行降解,填料框可吸收、同化水体中的碳、氮、磷元素,起到提升水质的作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离净化组件包括分离板,所述分离板的一端与所述进水部的底端相连接,分离板的另一端向下倾斜并延伸至所述过滤框的上方,所述分离板开设有多个微小孔。一般漂浮物可沿分离板流入过滤框中进行收集,微小漂浮物可沿微小孔流入填料框中进行净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填料框的内部竖直设有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将填料框分隔成多个填料腔,多个所述填料腔中填充有生物载体填料。生物载体填料上的有益微生物可降解油污、死亡藻类、有机碎屑等微小漂浮物,同时吸收、同化水体中的碳、氮、磷元素,起到提升水质的作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框的侧面连接有活动门。当过滤框中的漂浮物累积到一定量时,或填料框被堵塞时,可通过人工从装置侧面的活动门进行清理或更换填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框靠近所述分离板的一侧的顶端连接有单向门。单向门在潜水泵的工作下,由于吸力向下打开,而当潜水泵停止工作时,由于水体的浮力作用,向上封闭过滤框入口,防止漂浮物逃逸。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浮力调节球上设有螺旋封口。可通过打开螺旋封口往浮力调节球的内部加水,可以增加整体装置的自重,以抵抗风浪。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固定杆,110-卡件,120-浮力调节球,130-收集框体,140-进水部,150-粗格栅,160-潜水泵,170-太阳能电池板,180-蓄电池,190-填料框,200-过滤框,210-分离板,220-隔板,230-生物载体填料,240-活动门,250-单向门,260-螺旋封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具有“若干”之类的词汇描述,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水面漂浮物收集分离净化装置,包括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杆100、卡件110和浮力调节球120,所述卡件110设置在所述浮力调节球120的顶部且与所述固定杆100连接;收集框体130,所述收集框体130固定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杆100之间,所述收集框体130的内部的顶部设有漏斗状的进水部140,所述进水部140的顶端竖直设有粗格栅150,所述收集框的内部的底部设有潜水泵160;分离净化组件,所述分离净化组件设置在所述收集框体130的内部且位于所述进水部140与所述潜水泵160之间。
收集框体130固定设置在两个固定杆100之间,将收集框体130和固定杆100放入不同深度的河道和湖泊时,可通过上下调节卡件110和浮力调节球120,使得收集框体130的顶部的进水部140稍低于水体液面,通过潜水泵160可使水体持续流入收集框体130中进行收集、分离和净化,设置粗格栅150可阻挡较大型的漂浮物,设置分离净化组件可收集一般的漂浮物以及降解油污、死亡藻类、有机碎屑等微小漂浮物,可吸收、同化水体中的碳、氮、磷元素,起到提升水质的作用。收集框体130的进水部140也可以设置成其他形状,由于漏斗状的顶部开口大,而底部相对狭窄,水体进入到狭窄区域时由于吸力增大而加速,使水体在狭窄区域形成断层区,水体进入收集框体130时为跌落状态,可以有效防止油污、死亡藻类等微小漂浮物悬浮在液面而未能被收集进入,故本装置的进水部140为漏斗状的进水效果更佳。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70和与太阳能电池板170连接的蓄电池180,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70和蓄电池180均通过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收集框体130的上方,所述潜水泵160分别与太阳能电池板170和蓄电池180连接。采用太阳能,保证本装置在湖泊等大水面水域中心也能使用,不受电力和取电距离的限制,同时太阳能电池板170产生的剩余电能可以储存在蓄电池180中,在阴天天气阳光不足时,也能提供电能给潜水泵160使用,不受天气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离净化组件包括填料框190和过滤框200,所述过滤框200设置在所述填料框190的侧面,所述填料框190的开口位于所述进水部140的底端的下方。过滤框200中可设置常规的过滤组件,如滤网等,过滤框200可收集一般的漂浮物,剩下的油污、死亡藻类、有机碎屑等微小漂浮物由填料框190进行降解,填料框190可吸收、同化水体中的碳、氮、磷元素,起到提升水质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离净化组件包括分离板210,所述分离板210的一端与所述进水部140的底端相连接,分离板210的另一端向下倾斜并延伸至所述过滤框200的上方,所述分离板210开设有多个微小孔。一般漂浮物可沿分离板210流入过滤框200中进行收集,微小漂浮物可沿微小孔流入填料框190中进行净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填料框190的内部竖直设有多个隔板220,多个所述隔板220将填料框190分隔成多个填料腔,多个所述填料腔中填充有生物载体填料230。生物载体填料230上的有益微生物可降解油污、死亡藻类、有机碎屑等微小漂浮物,同时吸收、同化水体中的碳、氮、磷元素,起到提升水质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框200的侧面连接有活动门240。当过滤框200中的漂浮物累积到一定量时,或填料框190被堵塞时,可通过人工从装置侧面的活动门240进行清理或更换填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框200靠近所述分离板210的一侧的顶端连接有单向门250。单向门250在潜水泵160的工作下,由于吸力向下打开,而当潜水泵160停止工作时,由于水体的浮力作用,向上封闭过滤框200入口,防止漂浮物逃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浮力调节球120上设有螺旋封口260。可通过打开螺旋封口260往浮力调节球120的内部加水,可以增加整体装置的自重,以抵抗风浪。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本装置投放到需要处理的水域,通过上下调节卡件110和浮力调节球120,使得收集框体130的顶部的进水部140稍低于水体液面,太阳能电池板170在阳光照射下产生电能,使潜水泵160工作,在潜水泵160的作用下,水流持续流入收集框体130中,漂浮物随着水流流动,大型的漂浮物隔离在粗格栅150外,而一般漂浮物和微小漂浮物则随水流进入到进水部140。当水流和漂浮物进入到进水部140的狭窄区域时,由于吸力增大而加速,使水体在狭窄区域形成断层区,液面水体进入收集框体130时为跌落状态,可以有效防止油污、死亡藻类等微小漂浮物悬浮在液面而未能被收集进入。水和漂浮物流经分离板210时,大部分水体和微小漂浮物通过分离板210上的微小孔进入填料框190中,而少量水体和一般漂浮物则进入到过滤框200中。进入过滤框200的漂浮物累积到一定量时,或填料框190被堵塞,可通过人工从装置侧面的活动门240进行清理或更换填料。当潜水泵160停止工作时,过滤框200上的单向门250会向上封闭入口,防止漂浮物逃逸。进入填料框190的水体和微小悬浮物流经生物载体填料230,油污、死亡藻类、有机碎屑等微小漂浮物会被吸附到填料上进行降解,而水体中的碳、氮、磷等元素也会被生长在填料层上的微生物吸收、同化。最后清洁水体从装置的底部排出。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水面漂浮物收集分离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杆、卡件和浮力调节球,所述卡件设置在所述浮力调节球的顶部且与所述固定杆连接;
收集框体,所述收集框体固定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所述收集框体的内部的顶部设有漏斗状的进水部,所述进水部的顶端竖直设有粗格栅,所述收集框的内部的底部设有潜水泵;
分离净化组件,所述分离净化组件设置在所述收集框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进水部与所述潜水泵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漂浮物收集分离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与太阳能电池板连接的蓄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均通过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收集框体的上方,所述潜水泵分别与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漂浮物收集分离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净化组件包括填料框和过滤框,所述过滤框设置在所述填料框的侧面,所述填料框的开口位于所述进水部的底端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面漂浮物收集分离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净化组件包括分离板,所述分离板的一端与所述进水部的底端相连接,分离板的另一端向下倾斜并延伸至所述过滤框的上方,所述分离板开设有多个微小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面漂浮物收集分离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框的内部竖直设有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将填料框分隔成多个填料腔,多个所述填料腔中填充有生物载体填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面漂浮物收集分离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框的侧面连接有活动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面漂浮物收集分离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框靠近所述分离板的一侧的顶端连接有单向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漂浮物收集分离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调节球上设有螺旋封口。
CN202022144347.7U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水面漂浮物收集分离净化装置 Active CN2137094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44347.7U CN213709446U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水面漂浮物收集分离净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44347.7U CN213709446U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水面漂浮物收集分离净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09446U true CN213709446U (zh) 2021-07-16

Family

ID=76795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44347.7U Active CN213709446U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水面漂浮物收集分离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094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73425U (zh) 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装置
CN215052797U (zh) 水利水电工程用漂浮式河道漂浮物收集装置
CN103755085B (zh) 河道型水库支流库湾水华消除及藻源净化装置及方法
CN213709446U (zh) 一种水面漂浮物收集分离净化装置
CN111039458B (zh) 一种高原湖泊渔业水域生态修复装置
CN112195893A (zh) 一种水面漂浮物收集分离净化装置
CN215032224U (zh) 沉积物中微塑料分离及吸附污染物部分解吸一体化装置
CN212236177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过滤装置
CN213037524U (zh) 一种新型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10453639B (zh) 一种生态坡落叶收集装置
CN212866146U (zh) 一种雨水收集设备
CN201756689U (zh) 漂浮物分离装置
CN112900592A (zh) 一种市政园林排水系统
CN215275978U (zh) 一种便于收集漂浮物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9175188U (zh) 一种水面垃圾自动收集处理系统
CN216238444U (zh) 一种水电站进水口杂物收集装置
CN220070892U (zh) 一种含水垃圾过滤箱
CN210855487U (zh) 一种用于流动性水体污染的快速治理设备
CN220364967U (zh) 一种河湖水面漂浮物及蓝藻收集装置
CN218233400U (zh) 一种河流污水治理装置
CN216809830U (zh) 一种气提方式漂浮物收集装置
CN220907291U (zh) 一种具有再生能源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18813467U (zh) 一种水利水电用引水装置
CN216191251U (zh) 可持续改善城市景观水体状况装置的浮藻收集箱
CN213112727U (zh) 用于水生植物栽培的分层生态净化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