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97836U - 一种神经内科缺血治疗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神经内科缺血治疗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97836U
CN213697836U CN202022397033.8U CN202022397033U CN213697836U CN 213697836 U CN213697836 U CN 213697836U CN 202022397033 U CN202022397033 U CN 202022397033U CN 213697836 U CN213697836 U CN 2136978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sleeve
ring
connecting pip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9703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宝
刘喜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39703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978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978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978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缺血治疗仪,包括治疗仪主体,所述治疗仪主体的上方设置有导气管,导气管的顶端固定连通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的内壁贴合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的顶部固定连通有加压气囊,加压气囊的左侧粘接有魔术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气管、限位机构、连接管、挡环、限位孔和环状弹性片,当限位柱插入至限位孔内后,通过限位柱和限位孔的配合,即可将连接管固定在套筒内,当限位柱与挡环分离后,即可将加压气囊与导气管分离,进而在限位机构、连接管、挡环、限位孔和环状弹性片的配合下,使加压气囊与导气管之间拆装较为方便,从而便于使用者对损坏的加压气囊进行更换。

Description

一种神经内科缺血治疗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缺血治疗仪。
背景技术
目前,神经内科患者常常出现头部供血不足的现象,进而需要对患者进行缺血预适应治疗。在治疗时,通过缺血治疗仪对肢体的血流阻断和放开进行训练,使被阻断肢体受到短暂缺血刺激而产生应激反应,从而使该肢体产生有益于肌体的腺苷、缓激肽、一氧化氮等物质,这些物质参与扩张血管和心肌能量代谢,有效预防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改善睡眠质量、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运动能力,增加人体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但由于缺血治疗仪上的加压气囊拆装较为麻烦,进而不便于维修人员对损坏的加压气囊进行快速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目前,通常使用缺血治疗仪对患者进行缺血预适应治疗,但由于目前缺血治疗仪上的加压气囊拆装较为麻烦,进而不便于维修人员对损坏的加压气囊进行快速更换,而提出的一种神经内科缺血治疗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神经内科缺血治疗仪,包括治疗仪主体,所述治疗仪主体的上方设置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顶端固定连通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的内壁贴合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部固定连通有加压气囊,所述加压气囊的左侧粘接有魔术贴,所述魔术贴的左侧粘接有束缚带,所述束缚带的左侧粘接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
所述束缚带的左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束缚带的左侧和固定支架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位于第一通孔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柱,所述滑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弹性挡板,所述弹性挡板的右侧和第一通孔的内壁均与压力传感器的表面接触。
所述滑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治疗仪主体通过电缆电连接,所述连接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挡环,所述挡环的内部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壁与限位机构的表面接触,所述连接管的表面套接有环状弹性片,所述环状弹性片位于挡环与限位机构之间。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壁与导气管的表面固定连通,所述套筒的内壁与连接管的表面接触,所述套筒的上表面与环状弹性片的底部接触,所述套筒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H形支架,所述H形支架内壁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滑动连接有L形柱,所述L形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表面与限位孔的内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L形柱远离套筒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粘接有拉力圈。
优选的,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左端为感应端,且压力传感器的中心与弹性挡板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
优选的,所述弹性挡板的左侧粘接有硅胶垫。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表面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壁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表面与套筒的内壁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气管、限位机构、连接管、挡环、限位孔和环状弹性片,其中,环状弹性片对挡板起到推动作用,通过环状弹性片可使限位柱与挡环紧密接触,当使用者需要将加压气囊固定在导气管上时,先将连接管插入至套筒内,并将环状弹性片套在连接管上,然后,将限位柱插入至限位孔,此时,通过限位柱和限位孔的配合,即可将连接管固定在套筒内,当使用者需要拆卸加压气囊时,按压挡环,并转动L形柱,将限位柱与挡环分离,即可将加压气囊与导气管分离,进而在限位机构、连接管、挡环、限位孔和环状弹性片的配合下,使加压气囊与导气管之间拆装较为方便,从而便于使用者对损坏的加压气囊进行更换。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L形柱上设置拉力圈,拉力圈对L形柱起到拉动作用,进而在将连接管固定在套筒内时,先将连接管插入至套筒内,并按压挡环,使挡环与套筒之间距离减小,然后,转动L形柱,通过拉力圈,可使L形柱快速的回到初始位置处,并将限位柱卡在挡环的上方,从而便于表面使用者将限位柱插入限位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B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机构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套筒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L形柱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环状弹性片的示意图。
图中:1、治疗仪主体;2、导气管;3、限位机构;31、套筒;32、H形支架;33、转轴;34、L形柱;35、限位柱;4、连接管;5、加压气囊;6、魔术贴;7、束缚带;8、固定支架;9、压力传感器;10、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滑柱;13、弹性挡板;14、挡块;15、挡环;16、限位孔;17、环状弹性片;18、凹槽;19、拉力圈;20、硅胶垫;21、环形槽;22、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7,一种神经内科缺血治疗仪,包括治疗仪主体1,治疗仪主体1的上方设置有导气管2,导气管2的顶端固定连通有限位机构3,限位机构3的内壁贴合设置有连接管4,连接管4的顶部固定连通有加压气囊5,加压气囊5的左侧粘接有魔术贴6,魔术贴6的左侧粘接有束缚带7,通过魔术贴6将加压气囊5固定在束缚带7上,并在束缚带7和魔术贴6的配合下,可将加压气囊5固定在患者身上,束缚带7的左侧粘接有固定支架8,固定支架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9,压力传感器9用来感应加压气囊5对患者施加的压力。
束缚带7的左侧开设有第一通孔10,束缚带7的左侧和固定支架8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二通孔11,第二通孔11位于第一通孔10的前后两侧,第二通孔1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柱12,滑柱1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弹性挡板13,弹性挡板13的左侧粘接有硅胶垫20,弹性挡板13的右侧和第一通孔10的内壁均与压力传感器9的表面接触,压力传感器9的左端为感应端,且压力传感器9的中心与弹性挡板13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
滑柱1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挡块14,压力传感器9与治疗仪主体1通过电缆电连接,连接管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挡环15,挡环15的内部开设有限位孔16,限位孔16的内壁与限位机构3的表面接触,连接管4的表面套接有环状弹性片17,环状弹性片17位于挡环15与限位机构3之间,环状弹性片17对挡环15起到推动作用。
限位机构3包括套筒31,套筒31的内壁与导气管2的表面固定连通,套筒31的内壁与连接管4的表面接触,套筒31的上表面与环状弹性片17的底部接触,套筒3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H形支架32,H形支架32内壁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轴33,转轴33的表面滑动连接有L形柱34,L形柱34能以转轴33为中心自由转动,L形柱3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柱35,限位柱35的表面与限位孔16的内壁接触,连接管4的表面开设有环形槽21,环形槽21的内壁设置有密封圈22,密封圈22的表面与套筒31的内壁接触,通过密封圈22可提高套筒31与连接管4之间的密封效果,L形柱34远离套筒31的一侧开设有凹槽18,凹槽18的内壁粘接有拉力圈19,通过在L形柱34上设置拉力圈19,拉力圈19对L形柱34起到拉动作用,进而在将连接管4固定在套筒31内时,先将连接管4插入至套筒31内,并按压挡环15,使挡环15与套筒31之间距离减小,然后,转动L形柱34,通过拉力圈19,可使L形柱34快速的回到初始位置处,并将限位柱35卡在挡环15的上方,从而便于表面使用者将限位柱35插入限位孔16。
本实用新型中,患者在使用该装置时,先通过束缚带7和魔术贴6将加压气囊5固定在身体上,然后,打开治疗仪主体1,通过导气管2使加压气囊5发生膨胀,此时,通过加压气囊5对患者进行按压,使患者出现缺血情况,从而对患者进行缺血预适应治疗,同时,束缚带7上压力传感器9是用来感应加压气囊5对患者施加的压力,进而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压力传感器9将检测信号传递治疗仪主体1,然后,通过治疗仪主体1控制加压气囊5的膨胀程度,从而使用该治疗仪能准确的控制加压气囊5对患者施加的压力,当使用者需要拆卸加压气囊5时,按压挡环15,将限位柱35与挡环15分离,然后,转动L形柱34,将限位柱35转至H形支架32的下方,此时,即可将加压气囊5与导气管2分离,当使用者需要将加压气囊5固定在导气管2上时,先将连接管4插入至套筒31内,并将环状弹性片17套在连接管4上,然后,转动L形柱34,通过拉力圈19,可使L形柱34快速的回到初始位置处,并将限位柱35卡在挡环15的上方,再然后,松开的挡环15,通过环状弹性片17使限位块插入至限位孔16内,此时,即可将连接管4固定在套筒31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Claims (6)

1.一种神经内科缺血治疗仪,包括治疗仪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仪主体(1)的上方设置有导气管(2),所述导气管(2)的顶端固定连通有限位机构(3),所述限位机构(3)的内壁贴合设置有连接管(4),所述连接管(4)的顶部固定连通有加压气囊(5),所述加压气囊(5)的左侧粘接有魔术贴(6),所述魔术贴(6)的左侧粘接有束缚带(7),所述束缚带(7)的左侧粘接有固定支架(8),所述固定支架(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9);
所述束缚带(7)的左侧开设有第一通孔(10),所述束缚带(7)的左侧和固定支架(8)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二通孔(11),所述第二通孔(11)位于第一通孔(10)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二通孔(1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柱(12),所述滑柱(1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弹性挡板(13),所述弹性挡板(13)的右侧和第一通孔(10)的内壁均与压力传感器(9)的表面接触;
所述滑柱(1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挡块(14),所述压力传感器(9)与治疗仪主体(1)通过电缆电连接,所述连接管(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挡环(15),所述挡环(15)的内部开设有限位孔(16),所述限位孔(16)的内壁与限位机构(3)的表面接触,所述连接管(4)的表面套接有环状弹性片(17),所述环状弹性片(17)位于挡环(15)与限位机构(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缺血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3)包括套筒(31),所述套筒(31)的内壁与导气管(2)的表面固定连通,所述套筒(31)的内壁与连接管(4)的表面接触,所述套筒(31)的上表面与环状弹性片(17)的底部接触,所述套筒(3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H形支架(32),所述H形支架(32)内壁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轴(33),所述转轴(33)的表面滑动连接有L形柱(34),所述L形柱(3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柱(35),所述限位柱(35)的表面与限位孔(16)的内壁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缺血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柱(34)远离套筒(31)的一侧开设有凹槽(18),所述凹槽(18)的内壁粘接有拉力圈(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缺血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9)的左端为感应端,且压力传感器(9)的中心与弹性挡板(13)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缺血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挡板(13)的左侧粘接有硅胶垫(2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缺血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4)的表面开设有环形槽(21),所述环形槽(21)的内壁设置有密封圈(22),所述密封圈(22)的表面与套筒(31)的内壁接触。
CN202022397033.8U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神经内科缺血治疗仪 Active CN2136978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97033.8U CN213697836U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神经内科缺血治疗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97033.8U CN213697836U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神经内科缺血治疗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97836U true CN213697836U (zh) 2021-07-16

Family

ID=76800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97033.8U Active CN213697836U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神经内科缺血治疗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978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93023U (zh)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预防装置
CN210962480U (zh) 一种急诊科护理用催吐装置
CN213697836U (zh) 一种神经内科缺血治疗仪
WO2019137132A1 (zh) 一种可穿戴电动气压式盆底肌电激仪
CN202950902U (zh) 一种用于抗痉挛的气动式手康复装置
CN210044371U (zh) 一种妇科床用辅助装置
CN209437815U (zh) 一种精神科患者输液用手部固定装置
CN204618989U (zh) 一种腹膜透析腹带
CN105919623A (zh) 儿科用多功能听诊器
CN204562094U (zh) 结肠镜检查辅助压腹器
CN204106421U (zh) 一种充气式褥疮康复垫
CN214180741U (zh) 一种新型约束带
CN201643175U (zh) 便携式输液装置
CN210408557U (zh) 桡动脉穿刺用固定装置
CN210204877U (zh) 一种用于昏迷患者picc穿刺的体位气压装置
CN209900407U (zh) 一种导管固定装置
CN209237123U (zh) 一种术后用引流管及引流袋固定腰带
CN203290893U (zh) 一种血压袖带
CN208243551U (zh) 一种健康监测设备
CN206909993U (zh) 便携式可擦汗运动水袋
CN201091580Y (zh) 心电图用胸前导联吸盘电极
CN205198557U (zh) 一种血液透析长期导管固定装置
CN211156967U (zh) 一种多功能推车
CN108403143A (zh) 一种具有听筒间距方便调节功能的急诊科用听诊器
CN215534539U (zh) 经颅多普勒检查体位支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Guo Bao

Inventor after: Liu Xiquan

Inventor before: Guo Bao

Inventor before: Liu Xiqua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