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97505U - 一种医用胸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用胸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97505U
CN213697505U CN202022071395.8U CN202022071395U CN213697505U CN 213697505 U CN213697505 U CN 213697505U CN 202022071395 U CN202022071395 U CN 202022071395U CN 213697505 U CN213697505 U CN 2136975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est
area
region
strap
med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7139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热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Refang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Refang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Refang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zhou Refang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7139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975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975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975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胸带,它包括与人体胸部相贴合的胸部区、左腋窝区、右腋窝区、左后背区以及右后背区;所述左后背区与右后背区的端头对应设有能够相互固定的固定结构;所述胸部区的上端设有用于挂设于颈部且带弹性的中固定带;所述左腋窝区与胸部区的连接处以及右腋窝区与胸部区的连接处分别设有用于绕过对应肩膀斜跨于颈部且带有弹性的侧固定带。侧固定带的设置能够增加胸带对患者乳房两侧的支撑力与聚拢力,更好的对患者的乳腺进行固定,防止因患者侧躺,乳房因重力作用而侧向运动,进而牵拉创口,影响创口的恢复,另外,因侧固定带绕过对应肩膀斜跨于颈部,能够增加胸带对患者胸部的按压效果,起到了良好的按压止血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医用胸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胸带。
背景技术
患者做完乳腺手术并对创口进行包扎后,需要利用胸带对乳腺进行加压固定,一方面能够对创口进行按压止血,另一方面能够防止因患者活动,而牵拉创口。传统的胸带对患者乳房的支撑固定作用不佳,而且整个胸带对患者胸部的压力不均匀,包覆伤口的棉布容易发生移位,对患者创口的恢复不利。另外,乳腺手术后胸带得佩戴7天左右,传统的胸带吸汗、吸湿能力差,长时间佩戴胸带,汗液无法排除或吸收,不仅使患者感觉不舒服,而且容易加速细菌的滋生。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能够对患者乳房进行良好支撑、固定和按压且具有良好吸汗效果的医用胸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能对患者乳房进行良好支撑、固定和按压医用胸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医用胸带,它包括与人体胸部相贴合的胸部区、与胸部区左侧边连接的左腋窝区、与胸部区右侧边连接的右腋窝区、与左腋窝区连接的左后背区以及与右腋窝区连接的右后背区;所述左后背区与右后背区的端头对应设有能够相互固定的固定结构;所述胸部区的上端设有用于挂设于颈部且带弹性的中固定带;所述左腋窝区与胸部区的连接处以及右腋窝区与胸部区的连接处分别设有用于绕过对应肩膀斜跨于颈部且带有弹性的侧固定带。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医用胸带的侧固定带的设置能够增加胸带对患者乳房两侧的支撑力与聚拢力,更好的对患者的乳腺进行固定,防止因患者侧躺,乳房因重力作用而侧向运动,进而牵拉创口,影响创口的恢复,另外,因侧固定带绕过对应肩膀斜跨于颈部,能够增加胸带对患者胸部的按压效果,起到了良好的按压止血作用。
2.气囊的设置,无论患者侧躺还是直立行走,该胸带都能对患者的乳房起到良好的支撑按压作用,气囊与侧固定带的协同作用,能够增强胸带对乳腺的支撑、固定、按压效果。
3.海绵上凹槽的设置能够防止气囊移位。
4.本实用新型胸部区凸起、导流棉的设置能够提升胸带的吸汗能力,患者产生的汗液经,经导流棉的吸引作用,由凸起的通孔进入凸起内,并为吸汗棉所吸收,使胸部区与患者皮肤接触的区域始终保持干爽,减少细菌的滋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吸汗棉与亲肤层移除后胸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左隆起区外周气囊向外侧移动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胸部区表层、海绵、吸汗棉以及亲肤层之间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标号说明:1胸部区、11表层、12海绵、121内凹槽、122外凹槽、13吸汗棉、14亲肤层、141凸起、1411通孔、15气囊、151气嘴、16开口、17小口、18导流棉、19隆起区、2左腋窝区、3右腋窝区、4左后背区、41纤维圆毛面、5右后背区、51带钩刺毛面、6中固定带、7侧固定带、71第一侧固定带、711皮带扣、72第二侧固定带、721调节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医用胸带的实施例示意图。
所述医用胸带,它包括与人体胸部相贴合的胸部区1、与胸部区1左侧边连接的左腋窝区2、与胸部区1右侧边连接的右腋窝区3、与左腋窝区2连接的左后背区4以及与右腋窝区3连接的右后背区5;所述左后背区4与右后背区5的端头对应设有能够相互固定的固定结构;所述胸部区1的上端设有用于挂设于颈部且带弹性的中固定带6;所述左腋窝区2与胸部区1的连接处以及右腋窝区3与胸部区1的连接处分别设有用于绕过对应肩膀斜跨于颈部且带有弹性的侧固定带7。
在实际产品中,胸带各区域之间(如胸部区1与左腋窝区2之间、胸部区1与右腋窝区3之间等)不存在如图1、图6中所示的各连接虚线,图1、6中所示的各连接虚线仅为了区分各区域。
所述侧固定带7上设有用于调节其口径大小的调节结构。
所述侧固定带7从其中间分割成两段,一段为第一侧固定带71,另一段为第二侧固定带72,第一侧固定带71的端头设有皮带扣711,第二侧固定带72沿其延伸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调节孔721。皮带扣711与调节孔721形成所述调节结构。
在使用时(如图6所示),胸部区1左侧的第一侧固定带71经患者前胸绕设于颈部右侧后方,胸部区1左侧的第二侧固定带72经患者后背绕设并与第一侧固定带71闭合固定。同样,胸部区1右侧的第一侧固定带71经患者前胸绕设于颈部左侧后方,胸部区1右侧的第二侧固定带72经患者后背绕设并与第一侧固定带71闭合固定。
侧固定带7的设置能够增加医用胸带对患者乳房两侧的支撑力与聚拢力,更好的对患者的乳腺进行固定,防止因患者侧躺,乳房因重力作用而侧向运动,进而牵拉创口,影响创口的恢复。左腋窝区2与胸部区1的连接处以及右腋窝区3与胸部区1的连接处均设置侧固定带7,能够平衡胸带对左右两侧乳房的压力。
所述胸部区1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分布的表层11、海绵12、吸汗棉13以及亲肤层14;所述海绵12与吸汗棉13之间设有若干个独立的气囊15;所述胸部区1上设有与人体乳房相贴合且向外隆起的两个隆起区19,所述气囊15分布于隆起区19的外周,且两个隆起区19的外周分别各设置三个气囊15,三个气囊15分别位于隆起区19的左右两侧以及下侧;所述气囊15上设有用于充放气的气嘴151。
气囊15的设置,无论患者侧躺还是直立行走,该胸带都能对患者的乳房起到良好的支撑按压作用,气囊15与侧固定带7的协同作用,能够增强胸带对乳腺的支撑、固定、按压效果。
所述海绵12上对应设有容置气囊15的凹槽。
凹槽的设置能够防止气囊15移位。
单个隆起区19的外周的海绵12上对应设有6个凹槽,6个凹槽均分成两组,一组为内凹槽121,另一组为外凹槽122;所述内凹槽121分别位于隆起区19的左右两侧以及下侧,所述外凹槽122对应分布于内凹槽121的外围。
当然,单个隆起区19的外周的海绵12上还可对应设置更多的凹槽,凹槽由隆起区19的中心逐渐向外间隔排布,这样的设置能够满足不同体型群体的需要。
所述隆起区19外周的内表面上设有与气囊15对应的开口16。所述开口16对应开设于吸汗棉13与亲肤层14上。
手指从开口16进入,根据患者乳房的大小调节气囊15的位置,乳房较小的患者,气囊15置于内凹槽121,乳房较大的患者,气囊15置于外凹槽122。
所述胸部区1还包括位于吸汗棉13以及亲肤层14之间的导流棉18;所述亲肤层14的内表面上设有若干个凸起141,所述凸起141上开设有由内至外延伸的通孔1411,所述凸起141的内部通过导流棉18与吸汗棉13连接。
所述隆起区19外周的外表面上设有容气囊15的气嘴151穿出的小口17。小口17对应开设于海绵12与表层11上。
小口17的设置,使气嘴151能够隐藏于胸带内,增加了胸带整体的美观性。当需要为某个气囊15充气时,仅需将该气囊15的气嘴151经小口17穿出,利用常用的充气装置,对气囊15进行充气。充气装置可以为带有充气球的充气管。
所述固定结构为魔术贴;所述左后背区4的端部设有魔术贴的纤维圆毛面41,所述右后背区5的端部设有魔术贴的带钩刺毛面51。
该医用胸带的使用方法为:患者做完乳腺手术之后,将中固定带6挂设于患者的脖子上,根据患者的体型将气囊15通过开口16,移至适合的凹槽中,接着通过左后背区4与右后背区5的魔术贴将胸带固定于患者身上,然后,将胸部区1左侧的第一侧固定带71经患者前胸绕设于颈部右侧后方,胸部区1左侧的第二侧固定带72经患者后背绕设并与第一侧固定带71闭合固定。同样,胸部区1右侧的第一侧固定带71经患者前胸绕设于颈部左侧后方,胸部区1右侧的第二侧固定带72经患者后背绕设并与第一侧固定带71闭合固定。之后,从小口17中将气囊15的气嘴151露出,利用充气装置对气囊15进行充气,即完成该胸带的佩戴。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改进和润饰,这些改变、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医用胸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与人体胸部相贴合的胸部区(1)、与胸部区(1)左侧边连接的左腋窝区(2)、与胸部区(1)右侧边连接的右腋窝区(3)、与左腋窝区(2)连接的左后背区(4)以及与右腋窝区(3)连接的右后背区(5);所述左后背区(4)与右后背区(5)的端头对应设有能够相互固定的固定结构;所述胸部区(1)的上端设有用于挂设于颈部且带弹性的中固定带(6);所述左腋窝区(2)与胸部区(1)的连接处以及右腋窝区(3)与胸部区(1)的连接处分别设有用于绕过对应肩膀斜跨于颈部且带有弹性的侧固定带(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胸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固定带(7)上设有用于调节其口径大小的调节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胸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固定带(7)从其中间分割成两段,一段为第一侧固定带(71),另一段为第二侧固定带(72),第一侧固定带(71)的端头设有皮带扣(711),第二侧固定带(72)沿其延伸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调节孔(7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胸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胸部区(1)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分布的表层(11)、海绵(12)、吸汗棉(13)以及亲肤层(14);所述海绵(12)与吸汗棉(13)之间设有若干个独立的气囊(15);所述胸部区(1)上设有与人体乳房相贴合且向外隆起的两个隆起区(19),所述气囊(15)分布于隆起区(19)的外周,且两个隆起区(19)的外周分别各设置三个气囊(15),三个气囊(15)分别位于隆起区(19)的左右两侧以及下侧;所述气囊(15)上设有用于充放气的气嘴(15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胸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12)上对应设有容置气囊(15)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胸带,其特征在于:单个隆起区(19)的外周的海绵(12)上对应设有6个凹槽,6个凹槽均分成两组,一组为内凹槽(121),另一组为外凹槽(122);所述内凹槽(121)分别位于隆起区(19)的左右两侧以及下侧,所述外凹槽(122)对应分布于内凹槽(121)的外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胸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隆起区(19)外周的内表面上设有与气囊(15)对应的开口(16)。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胸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胸部区(1)还包括位于吸汗棉(13)以及亲肤层(14)之间的导流棉(18);所述亲肤层(14)的内表面上设有若干个凸起(141),所述凸起(141)上开设有由内至外延伸的通孔(1411),所述凸起(141)的内部通过导流棉(18)与吸汗棉(13)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胸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隆起区(19)外周的外表面上设有容气囊(15)的气嘴(151)穿出的小口(17)。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胸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为魔术贴;所述左后背区(4)的端部设有魔术贴的纤维圆毛面(41),所述右后背区(5)的端部设有魔术贴的带钩刺毛面(51)。
CN202022071395.8U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医用胸带 Active CN2136975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71395.8U CN213697505U (zh)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医用胸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71395.8U CN213697505U (zh)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医用胸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97505U true CN213697505U (zh) 2021-07-16

Family

ID=76794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71395.8U Active CN213697505U (zh)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医用胸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975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62154U (zh) 一种用于乳腺癌术后压迫止血的弹力背心
CN206138255U (zh) 肩关节半脱位保护器
CN106360821A (zh) 玲珑无钢圈文胸
CN213697505U (zh) 一种医用胸带
CN209107700U (zh) 一种儿科用防压疮头套
CN206333380U (zh) 玲珑无钢圈文胸
CN110447983A (zh) 一种无缝无松紧带的背心式文胸及其生产工艺
CN216221921U (zh) 一种女性束胸带
CN209048441U (zh) 一种乳腺癌术后护理胸带
CN209563509U (zh) 一种舒适型护腰带
CN206933363U (zh) 一种女士文胸
CN208446643U (zh) 一种保健型女士运动背心
CN206566086U (zh) 一种抽脂手术术后辅助康复设备
CN206080805U (zh) 产后塑身带
CN217066738U (zh) 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固定带
CN207978988U (zh) 一种新型运动背心
CN215020534U (zh) 一种医疗护理用可调式胸带
CN215229566U (zh) 一种用于术后康复的药物软枕
CN210644339U (zh) 一种乳腺癌术后上臂制动装置
CN217219384U (zh) 一种乳房重建术后专用压力胸衣
CN213822067U (zh) 一种乳腺科用保护罩
CN216021599U (zh) 防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肩托
CN216496047U (zh) 腹水引流专用腹带
CN215961708U (zh) 一种picc防护套
CN211658507U (zh) 一种乳腺癌假体术后防止乳头受压的胸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