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94806U - 一种生态环境用修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态环境用修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94806U
CN213694806U CN202021583381.8U CN202021583381U CN213694806U CN 213694806 U CN213694806 U CN 213694806U CN 202021583381 U CN202021583381 U CN 202021583381U CN 213694806 U CN213694806 U CN 2136948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ice main
fixing
wheel
fixedly connected
main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8338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金栋
申欢
鲍忆南
刘风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iqingyu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58338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948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948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948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修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态环境用修复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一端固连有推把,所述装置主体底端设置有四组轮子,左侧两组所述轮子和右侧所述两组轮子之间皆通过转动轴固连,所述装置主体上设置有播种机构,所述播种机构包括储料槽、传料轮、第一皮带和皮带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手推车上设置有播种机构,解决了现有的修复装置一般不具有可以方便快捷的种植绿植的功能,无法使生态环境重新绿化,进而无法净化空气,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的问题,使得装置可以方便快捷的种植绿植,使生态环境重新绿化,并对空气进行净化,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生态环境用修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修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态环境用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莫大的破坏,而环境的破坏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存,为了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人们研究出了各式各样的修复装置来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所以现有的修复装置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因此可知现在的修复装置基本满足人们需求,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现有的修复装置一般结构较为简单,功能较为单一,一般不具有可以方便快捷的种植绿植的功能,无法使生态环境重新绿化,进而无法净化空气,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因此亟需一种生态环境用修复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环境用修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修复装置一般不具有可以方便快捷的种植绿植的功能,无法使生态环境重新绿化,进而无法净化空气,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环境用修复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一端固连有推把,所述装置主体底端设置有四组轮子,左侧两组所述轮子和右侧所述两组轮子之间皆通过转动轴固连,所述装置主体上设置有播种机构,所述播种机构包括储料槽、传料轮、第一皮带和皮带轮,所述装置主体内开设有储料槽,且储料槽内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传料轮,所述传料轮连接的转轴上套设有第一皮带,且第一皮带的另一端套设在皮带轮上,所述皮带轮套设在两组所述轮子连接的转动轴上。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底端设置有防堵塞机构,所述防堵塞机构包括固定板、固定管道、活动杆、铲板和碾压轮,所述装置主体底端固连有固定板,且固定板另一端开设有第一槽口,所述固定板下方设置有固定管道,且固定管道顶端固连有与第一槽口相互配合的固定块,所述固定板和固定块上皆开设有第二槽口,所述固定管道下侧开设有出料槽,所述第二槽口内插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固连有拉环,且拉环靠近活动杆的一端固连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板固连。
优选的,所述传料轮由一个圆筒和六个挡板组成,六个挡板等角度固连在圆筒的外柱面上。
优选的,所述储料槽和固定管道的底端皆为倾斜式设计。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底端靠近固定管道处固连有铲板,且铲板远离固定管道的一侧呈尖锥形。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底端铲板的一侧固连有固定杆,且固定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碾压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生态环境用修复装置设置有储料槽、传料轮、第一皮带和皮带轮,通过在手推车上设置有播种机构,解决了现有的修复装置一般不具有可以方便快捷的种植绿植的功能,无法使生态环境重新绿化,进而无法净化空气,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的问题,使得装置可以方便快捷的种植绿植,使生态环境重新绿化,并对空气进行净化,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2、该生态环境用修复装置设置有固定板、固定管道、活动杆、铲板和碾压轮,通过在播种机构上设置有防堵塞机构,解决了现有的修复装置一般不具有可以方便快捷的种植绿植的功能,无法使生态环境重新绿化,进而无法净化空气,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的问题,使得装置在进行绿植的播种时不易堵塞,即使发生堵塞也可以快捷方便的将固定管道进行拆卸清理,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堵塞结构处的局部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铲板处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B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C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10、装置主体;111、推把;112、轮子;210、储料槽;220、传料轮;230、第一皮带;240、皮带轮;310、固定板;311、第一槽口;320、固定管道;321、固定块;322、第二槽口;323、出料槽;330、活动杆;331、拉环;332、弹簧;340、铲板;350、碾压轮;351、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生态环境用修复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10,装置主体110一端固连有推把111,装置主体110底端设置有四组轮子112,左侧两组轮子112和右侧两组轮子112之间皆通过转动轴固连,装置主体110上设置有播种机构,播种机构包括储料槽210、传料轮220、第一皮带230和皮带轮240,装置主体110内开设有储料槽210,且储料槽210内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传料轮220,传料轮220连接的转轴上套设有第一皮带230,且第一皮带230的另一端套设在皮带轮240上,皮带轮240套设在两组轮子112连接的转动轴上,其作用为使得装置可以方便快捷的种植绿植,使生态环境重新绿化,并对空气进行净化,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装置主体110底端设置有防堵塞机构,防堵塞机构包括固定板310、固定管道320、活动杆330、铲板340和碾压轮350,装置主体110底端固连有固定板310,且固定板310另一端开设有第一槽口311,固定板310下方设置有固定管道320,且固定管道320顶端固连有与第一槽口311相互配合的固定块321,固定板310和固定块321上皆开设有第二槽口322,固定管道320下侧开设有出料槽323,第二槽口322内插设有活动杆330,活动杆330远离固定板310的一端固连有拉环331,且拉环331靠近活动杆330的一端固连有弹簧332,弹簧332的另一端与固定板310固连,其作用为使得装置在进行绿植的播种时不易堵塞,即使发生堵塞也可以快捷方便的将固定管道320进行拆卸清理,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传料轮220由一个圆筒和六个挡板组成,六个挡板等角度固连在圆筒的外柱面上,其作用为使得储料槽210内的种子可以均匀的下落,播种更加均匀。
储料槽210和固定管道320的底端皆为倾斜式设计,其作用为使得物料下落时更加顺畅,不易出现卡料情况。
装置主体110底端靠近固定管道320处固连有铲板340,且铲板340远离固定管道320的一侧呈尖锥形,其作用为使得铲板340较好的将土壤分离,让储料槽210内的种子较好的播种。
装置主体110底端铲板340的一侧固连有固定杆351,且固定杆351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碾压轮350,其作用为使得已埋入土中的种子很好的被掩埋,提升了种子存活率。
工作原理:使用播种机构时,通过推动推把111带动装置主体110通过底部轮子112的滚动来进行移动,轮子112滚动时两组轮子112中间的皮带轮240通过第一皮带230带动传料轮220在储料槽210内转动,传料轮220转动时会将储料槽210内的种子放下一颗来进行均匀的播种;
使用防堵塞机构时,铲板340随着装置主体110一起移动时会将地面的土分开,储料槽210内的种子通过固定管道320底端的出料槽323落进铲板340挖出的坑里,而后碾压轮350会对埋了种子的土壤进行压平,当固定管道320内发生堵塞时,通过向外拉拉环331将活动杆330从第二槽口322内抽出,解除对固定管道320的锁定,同时拉出两组活动杆330后由于重力效果,固定管道320和固定块321一起下落,清理完毕后再原理套回并进行锁定。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生态环境用修复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1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10)一端固连有推把(111),所述装置主体(110)底端设置有四组轮子(112),左侧两组所述轮子(112)和右侧所述两组轮子(112)之间皆通过转动轴固连,所述装置主体(110)上设置有播种机构,所述播种机构包括储料槽(210)、传料轮(220)、第一皮带(230)和皮带轮(240),所述装置主体(110)内开设有储料槽(210),且储料槽(210)内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传料轮(220),所述传料轮(220)连接的转轴上套设有第一皮带(230),且第一皮带(230)的另一端套设在皮带轮(240)上,所述皮带轮(240)套设在两组所述轮子(112)连接的转动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环境用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10)底端设置有防堵塞机构,所述防堵塞机构包括固定板(310)、固定管道(320)、活动杆(330)、铲板(340)和碾压轮(350),所述装置主体(110)底端固连有固定板(310),且固定板(310)另一端开设有第一槽口(311),所述固定板(310)下方设置有固定管道(320),且固定管道(320)顶端固连有与第一槽口(311)相互配合的固定块(321),所述固定板(310)和固定块(321)上皆开设有第二槽口(322),所述固定管道(320)下侧开设有出料槽(323),所述第二槽口(322)内插设有活动杆(330),所述活动杆(330)远离固定板(310)的一端固连有拉环(331),且拉环(331)靠近活动杆(330)的一端固连有弹簧(332),所述弹簧(332)的另一端与固定板(310)固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环境用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料轮(220)由一个圆筒和六个挡板组成,六个挡板等角度固连在圆筒的外柱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环境用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槽(210)和固定管道(320)的底端皆为倾斜式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环境用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10)底端靠近固定管道(320)处固连有铲板(340),且铲板(340)远离固定管道(320)的一侧呈尖锥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环境用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10)底端铲板(340)的一侧固连有固定杆(351),且固定杆(351)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碾压轮(350)。
CN202021583381.8U 2020-08-04 2020-08-04 一种生态环境用修复装置 Active CN2136948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83381.8U CN213694806U (zh) 2020-08-04 2020-08-04 一种生态环境用修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83381.8U CN213694806U (zh) 2020-08-04 2020-08-04 一种生态环境用修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94806U true CN213694806U (zh) 2021-07-16

Family

ID=76766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83381.8U Active CN213694806U (zh) 2020-08-04 2020-08-04 一种生态环境用修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948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96277A (zh) 一种园林树苗种植自动盖土设备
CN211457973U (zh) 一种农业育苗用便携式播种设备
CN211091070U (zh) 一种园林工程用便携式起苗装置
CN213694806U (zh) 一种生态环境用修复装置
CN108650950B (zh) 一种蔬菜种植用播种机
CN213527360U (zh) 一种乒乓球捡球器
CN215345922U (zh) 一种采棉机凸轮轨道
CN206481575U (zh) 一种便捷式农作物播种机
CN217524173U (zh) 一种耐磨省力拉杆
CN215121956U (zh) 一种多垄种植的农业经济播种装置
CN203851468U (zh) 手推施肥车
CN216017653U (zh) 一种用于公路边坡草籽撒播装置
CN205987721U (zh) 一种新型手推式播种机
CN201332584Y (zh) 水稻行抛摆栽机
CN211745275U (zh) 一种有机大米播种机
CN210972466U (zh) 一种废旧物资智能回收装置
CN218014188U (zh) 一种螺旋式马铃薯分级装置
CN215718396U (zh) 市政园林绿化古木修复辅助装置
CN206629413U (zh) 一种药材种植开沟机
CN109041614A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播种设备
CN111418310A (zh) 一种多功能双行蔬菜播种机
CN220570966U (zh) 一种蔬菜种子播撒装置
CN219893820U (zh) 一种可清理稻田异物的水稻插秧装置
CN211745279U (zh) 一种农用简易播种装置
CN217428641U (zh) 一种园林施工用草地翻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21

Address after: 539, 5th Floor, No. 15 Taipingqiao Road,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100071

Patentee after: BEIJING BIQINGYU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21000 No.11 Zhujiang East Road, Tongshan District,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u Fengli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