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93189U - 一种具有同时充电和上网管理模块的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同时充电和上网管理模块的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93189U
CN213693189U CN202022493366.0U CN202022493366U CN213693189U CN 213693189 U CN213693189 U CN 213693189U CN 202022493366 U CN202022493366 U CN 202022493366U CN 213693189 U CN213693189 U CN 2136931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acitor
pin
resistor
circuit
groun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9336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戈阳
胥海东
蔡明�
孙赫成
黄秀俊
张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uangxin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CORECHIP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ORECHIP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Shenzhen Transi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ORECHIP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Shenzhen Transi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ORECHIP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9336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931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931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931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同时充电和上网管理模块的电路,包括以太网转换模块、快充协议电路。以太网转换模块设于一具有RJ45接口和USB接口的电源设备内,用于将网络信号转换成能够从USB数据线接口输出以太网,同步的,所述USB数据线能够对所连移动终端供电;快充协议电路通过USB数据线对所述移动终端充电,其电连接所述以太网转换模块。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可以让移动终端直接使用有线网络,本实用新型通过具有以太网转换模块的电路解决了网速问题,使网速稳定。本实用新型的数据线连接电源设备的一端采用DATA C标准接口,该DATA C标准接口与以太网转换模块配合实现网络和电源同步送入移动终端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同时充电和上网管理模块的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和上网管理电路,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具有同时充电和上网管理模块的电路。
背景技术
市场上各种客户群体中,有两种客户群体:1.游戏客户;2.出差人员;3.对网络要求高的场景。
游戏客户通过智能设备(如移动终端)在打网络游戏时,对网络要求非常高,一般WIFI 的速度是有限的,而且还会有断网络的情况,对于用户的体验感非常不好。再考虑到游戏是非常耗电,需要外部不断的提供电源。网线的速度只会受制于宽带大小、交换机和网线这些因素的影响,而WiFi的速度则更多的受限于无线路由器,一方面,无线路由器发射出来的无线信号,经过空气传输过程中,要受到各种电磁信号干扰,从而导致信号强度减弱,并且距离越远,信号越弱。传统的移动终端,如手机,只能通过WIFI联网进行工作或娱乐,但一些场所是没有WIFI覆盖或WIFI信号弱,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能够通过有线传输网络的电路使手机通过数据线联网并在联网的同时进行充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同时充电和上网管理模块的电路,设计该电路的目的是使移动终端能够通过数据线接入网络且在使用网络的同时可以通过数据线充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同时充电和上网管理模块的电路,包括:
以太网转换模块,设于一具有RJ45接口和USB接口的电源设备内,用于将网络信号转换成能够从USB数据线接口输出以太网,同步的,所述USB数据线能够对所连移动终端供电;
快充协议电路,通过USB数据线对所述移动终端充电,其电连接所述以太网转换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以太网转换模块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具有USB转以太网控制电路,其集成有USB收发器、以太网模块以及内存控制模块。
更进一步的,所述USB转以太网控制电路包括:
USB PHY转换模块,接入直流输入电源;
内存控制器,电连接所述USB PHY转换模块,用于控制内存并且通过内存控制器使内存与USB PHY转换模块之间交换数据;所述内存控制器电连接有内部SRAM模块,该内部SRAM 模块是一个随机存取存储器;
MII管理模块,分别电连接所述USB PHY转换模块和内存控制器,其具有MII接口以及与所述MII接口电连接的控制命令内存控制器的寄存器控制单元、上行流量TX机模块、下行流量RX机模块;
GPIO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USB PHY转换模块和所述MII管理模块,用于信号输入和信号输出;
PHY以太网模块,与所述MII管理模块建立通信,接入以太网;
SPI内存/IF接口,电连接至所述USB PHY转换模块,其用于刷新接口电路让芯片的接口跟协议配合。
更进一步的,所述USB转以太网控制电路包括芯片U1,该芯片U1的各引脚电路是:
VDD33-1引脚连接有电容C7,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
U2GND-6引脚接地;
DVDD12-9引脚连接有并联的电容C9和电容C10,所述并联的电容C9和电容C10另一端接地;
AVDD33-10引脚连接有并联的电容C5和电容C6,所述并联的电容C5和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
VDD5-11引脚连接有电阻R9,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接入5V电压;
DVDD12-12引脚连接有并联的电容C13和电容C14,所述并联的电容C13和电容C14的另一端接地;
AVDD33-13引脚连接有电容C8,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
GPIO-14引脚连接有电阻R3,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至AVDD33-13引脚;
DVDD12-16引脚连接有电容C11,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
SPISDI-18引脚连接有电阻R4,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至AVDD33-13引脚;
LANWAKEB-19引脚连接有电阻R2,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至AVDD33-13引脚;
XTAL1-21引脚和XTAL2-22引脚之间连接有晶振器且两个引脚分别连接有电容C4和电容 C3,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相连并接地;
AVDD12-23引脚和RSET-24引脚之间连接有串联的电容C12和电阻R1,所述电容C12和电阻R1之间的电路节点上接地。
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具有同时充电和上网管理模块的电路还包括RJ45网络变压器,该RJ45网络变压器电连接有RJ45接头,其输入端连接至所述芯片U1的MDI0+引脚、MDI0- 引脚、MDI1+引脚、MDI1-引脚。
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具有同时充电和上网管理模块的电路还包括与所述以太网转换模块电连接的降压电路,所述降压电路包括降压芯片U4,所述降压芯片U4的VIN-2引脚分别连接有电阻R17、电容C28和电容C27,所述电阻R17另一端与电阻R18串联,所述电阻R17、电阻R18之间的电路节点连接至所述降压芯片U4的EN-7引脚,所述电容C28、电容C27、电阻R18的另一端互接并接地,所述降压芯片U4的SW-3脚连接有电感器L1,所述电感器L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电容C29、电容C30以及电阻R19,所述电容C29、电容C30的另一端分别接地,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接至所述芯片U4的FB-5脚以及连接有电阻R20,所述电阻 R20的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具有同时充电和上网管理模块的电路还包括与所述以太网转换模块电连接的MOS管反向电压保护电路,该MOS管反向电压保护电路用于移动终端与适配器设备的电路切换。
进一步的,所述快充协议电路包括有快充协议芯片U5,该快充协议芯片U5的各引脚电路是:
VDD-16引脚和VSS-1引脚之间电连接有电容C31,所述快充协议芯片U5的VDD-16引脚还电连接有电阻R21,所述电阻R21另一端接入5V电压,所述电容C31的另一端接地;
STA-15引脚连接有电容C33,所述电容C33的另一端接地;
C1CC1-13引脚、C1CC2-12引脚分别连接有电阻R24和电阻R25,C1CC1-13引脚、C1CC2-12 引脚还分别连接有电容C36和电容C35,所述电容C36和电容C35的另一端分别接地;
COCC2-7引脚、COCC1-8引脚分别连接有电阻R26和电阻R22;COCC2-7引脚、COCC1-8引脚还分别连接有电容C24和电容C34,所述电容C24和电容C34的另一端分别接地;
NC-10引脚、DOWND+-5引脚分别连接电阻R23和电阻R27,所述电阻R23和电阻R27另一端互接并接至DP电路和一电阻R28,所述电阻R28的另一端接地;
NC-9引脚连接电阻R29,所述电阻R29另一端连接胆敢R30,所述电阻R3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29和电阻R30之间的电路节点上连接至DM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USB数据线,其与所述电源设备连接的一端为DATA C公头。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设备包括电源适配器、排插和墙面插板的一种。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可以让移动终端直接使用有线网络,本实用新型通过具有以太网转换模块的电路解决了网速问题,使网速稳定。本实用新型的数据线连接电源设备的一端采用DATA C标准接口,该DATA C标准接口与以太网转换模块配合实现网络和电源同步送入移动终端的功能。使用了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可以极大的提高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电源适配器通过USB数据线与手机建立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的排插通过USB数据线与手机建立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的墙面插板通过USB数据线与手机建立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以太网转换模块的内部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以太网转换模块的核心芯片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DATA C公头电路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降压电路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快充协议电路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MOS管反向电压保护电路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USB转以太网控制电路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RJ45网络变压器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显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如下:
请参照附图1-1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同时充电和上网管理模块的电路,包括:
以太网转换模块,设于一具有RJ45接口和USB接口的电源设备内,用于将网络信号转换成能够从USB数据线接口输出以太网,同步的,所述USB数据线能够对所连移动终端供电;
快充协议电路,通过USB数据线对所述移动终端充电,其电连接所述以太网转换模块。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以太网转换模块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具有USB转以太网控制电路,其集成有USB收发器、以太网模块以及内存控制模块。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USB转以太网控制电路包括:
USB PHY转换模块,接入直流输入电源;
内存控制器,电连接所述USB PHY转换模块,用于控制内存并且通过内存控制器使内存与USB PHY转换模块之间交换数据;所述内存控制器电连接有内部SRAM模块,该内部SRAM 模块是一个随机存取存储器;
MII管理模块,分别电连接所述USB PHY转换模块和内存控制器,其具有MII接口以及与所述MII接口电连接的控制命令内存控制器的寄存器控制单元、上行流量TX机模块、下行流量RX机模块;
GPIO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USB PHY转换模块和所述MII管理模块,用于信号输入和信号输出;
PHY以太网模块,与所述MII管理模块建立通信,接入以太网;
SPI内存/IF接口,电连接至所述USB PHY转换模块,其用于刷新接口电路让芯片的接口跟协议配合。
如图10所示,所述USB转以太网控制电路包括芯片U1,该芯片U1的各引脚电路是:
VDD33-1引脚连接有电容C7,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
U2GND-6引脚接地;
DVDD12-9引脚连接有并联的电容C9和电容C10,所述并联的电容C9和电容C10另一端接地;
AVDD33-10引脚连接有并联的电容C5和电容C6,所述并联的电容C5和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
VDD5-11引脚连接有电阻R9,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接入5V电压;
DVDD12-12引脚连接有并联的电容C13和电容C14,所述并联的电容C13和电容C14的另一端接地;
AVDD33-13引脚连接有电容C8,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
GPIO-14引脚连接有电阻R3,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至AVDD33-13引脚;
DVDD12-16引脚连接有电容C11,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
SPISDI-18引脚连接有电阻R4,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至AVDD33-13引脚;
LANWAKEB-19引脚连接有电阻R2,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至AVDD33-13引脚;
XTAL1-21引脚和XTAL2-22引脚之间连接有晶振器且两个引脚分别连接有电容C4和电容 C3,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相连并接地;
AVDD12-23引脚和RSET-24引脚之间连接有串联的电容C12和电阻R1,所述电容C12和电阻R1之间的电路节点上接地。
如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还包括RJ45网络变压器,该RJ45网络变压器电连接有 RJ45接头(图11的右侧CON1),其输入端连接至所述芯片U1的MDI0+引脚、MDI0-引脚、MDI1+ 引脚、MDI1-引脚。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与所述以太网转换模块电连接的降压电路,所述降压电路包括降压芯片U4,所述降压芯片U4的VIN-2引脚分别连接有电阻R17、电容C28和电容C27,所述电阻R17另一端与电阻R18串联,所述电阻R17、电阻R18之间的电路节点连接至所述降压芯片U4的EN-7引脚,所述电容C28、电容C27、电阻R18的另一端互接并接地,所述降压芯片U4的SW-3脚连接有电感器L1,所述电感器L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电容C29、电容C30以及电阻R19,所述电容C29、电容C30的另一端分别接地,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接至所述芯片U4的FB-5脚以及连接有电阻R20,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接地。
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与所述以太网转换模块电连接的MOS管反向电压保护电路,该MOS管反向电压保护电路用于移动终端与适配器设备的电路切换。图中,Q2为保护器,其S2-1引脚和S2-3引脚接入MOS管Q1,所述MOS晶体管Q1的源极接入VBUS-IN电路,其漏极连接电阻R13、电容C26,其源极和漏极之间连接有二极管D1,其中,二极管D1的正极接至源极,所述MOS晶体管Q1的栅极连接至电阻R13的另一端、电阻R14和MOS晶体管Q3 的漏极,电容C26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保护器的G2-4引脚以及电阻R14的另一端,MOS晶体管Q3的源极接地,其栅极连接有电阻R15和电阻R16,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6 的另一端接入VBUS-EN电路;
所述MOS晶体管Q1的源极还连接有电阻R11,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2,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1和电阻R12之间的电路节点上连接有 USB-C1-VBUS-DET电路。
所述MOS晶体管Q1的源极还接至所述保护器S2-2引脚。
本实用新型的降压电路将接入的电压转化成5V电压输出。
如图8所示,所述快充协议电路包括有快充协议芯片U5,该快充协议芯片U5的各引脚电路是:
VDD-16引脚和VSS-1引脚之间电连接有电容C31,所述快充协议芯片U5的VDD-16引脚还电连接有电阻R21,所述电阻R21另一端接入5V电压,所述电容C31的另一端接地;
STA-15引脚连接有电容C33,所述电容C33的另一端接地;
C1CC1-13引脚、C1CC2-12引脚分别连接有电阻R24和电阻R25,C1CC1-13引脚、C1CC2-12 引脚还分别连接有电容C36和电容C35,所述电容C36和电容C35的另一端分别接地;
COCC2-7引脚、COCC1-8引脚分别连接有电阻R26和电阻R22;COCC2-7引脚、COCC1-8引脚还分别连接有电容C24和电容C34,所述电容C24和电容C34的另一端分别接地;
NC-10引脚、DOWND+-5引脚分别连接电阻R23和电阻R27,所述电阻R23和电阻R27另一端互接并接至DP电路和一电阻R28,所述电阻R28的另一端接地;
NC-9引脚连接电阻R29,所述电阻R29另一端连接胆敢R30,所述电阻R3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29和电阻R30之间的电路节点上连接至DM电路。
如图6所示,所述USB数据线,其与所述电源设备连接的一端为DATA C公头。
如图1-3所示,所述电源设备包括电源适配器3、排插5和墙面插板6的一种。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图中有RJ45插头2、电源适配器3、手机1和USB数据线4,所述RJ45插头2接入以太网,所述电源适配器3具有RJ45插口31,所述RJ45插头2插入所述RJ45插口31。所述电源适配器3内置有本实用新型的以太网转换模块,以太网转换模块用于将网络信号转换成能够从USB数据线接口输出以太网。USB数据线4的一端插头是DATA C接头41,电源适配器3设有与DATA C接头41配合的DATA C插口,DATA C接头41插入所述DATA C 插口,USB数据线4的另一端与手机1USB插口相连。通过以太网转换模块,电源适配器3 能够通过USB数据线4向手机1输送网络和同时输送电源对手机1进行充电。
实施例3:
如图2所示,图中有RJ45插头2、排插5、手机1和USB数据线4,所述RJ45插头2接入以太网,所述排插5具有RJ45插口,所述RJ45插头2插入RJ45插口。所述排插5内置有本实用新型的以太网转换模块,以太网转换模块用于将网络信号转换成能够从USB数据线接口输出以太网。USB数据线4的一端插头是DATA C接头,排插5设有与DATA C接头配合的 DATA C插口,DATA C接头插入所述DATA C插口,USB数据线4的另一端与手机1USB插口相连。通过以太网转换模块,排插5能够通过USB数据线4向手机1输送网络和同时输送电源对手机1进行充电。
实施例4:
如图3所示,图中有墙面插板6、手机1和USB数据线4,所述墙面插板6内置接入以太网的以太网转换模块,以太网转换模块用于将网络信号转换成能够从USB数据线接口输出以太网。USB数据线4的一端插头是DATA C接头,墙面插板6设有与DATA C接头配合的DATA C插口,DATA C接头插入所述DATA C插口,USB数据线4的另一端与手机1USB插口相连。通过以太网转换模块,墙面插板6能够通过USB数据线4向手机1输送网络和同时输送电源对手机1进行充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可以让移动终端直接使用有线网络,本实用新型通过具有以太网转换模块的电路解决了网速问题,使网速稳定。本实用新型的数据线连接电源设备的一端采用DATA C标准接口,该DATA C标准接口与以太网转换模块配合实现网络和电源同步送入移动终端的功能。使用了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可以极大的提高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体验。
实施例5:
优选方案:芯片U1采用ICSR9900型号的单片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同时充电和上网管理模块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太网转换模块,设于一具有RJ45接口和USB接口的电源设备内,用于将网络信号转换成能够从USB数据线接口输出以太网,同步的,所述USB数据线能够对所连移动终端供电;
快充协议电路,通过USB数据线对所述移动终端充电,其电连接所述以太网转换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同时充电和上网管理模块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太网转换模块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具有USB转以太网控制电路,其集成有USB收发器、以太网模块以及内存控制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同时充电和上网管理模块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USB转以太网控制电路包括:
USB PHY转换模块,接入直流输入电源;
内存控制器,电连接所述USB PHY转换模块,用于控制内存并且通过内存控制器使内存与USB PHY转换模块之间交换数据;所述内存控制器电连接有内部SRAM模块,该内部SRAM模块是一个随机存取存储器;
MII管理模块,分别电连接所述USB PHY转换模块和内存控制器,其具有MII接口以及与所述MII接口电连接的控制命令内存控制器的寄存器控制单元、上行流量TX机模块、下行流量RX机模块;
GPIO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USB PHY转换模块和所述MII管理模块,用于信号输入和信号输出;
PHY以太网模块,与所述MII管理模块建立通信,接入以太网;
SPI内存/IF接口,电连接至所述USB PHY转换模块,其用于刷新接口电路让芯片的接口跟协议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同时充电和上网管理模块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USB转以太网控制电路包括芯片U1,该芯片U1的各引脚电路是:
VDD33-1引脚连接有电容C7,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
U2GND-6引脚接地;
DVDD12-9引脚连接有并联的电容C9和电容C10,所述并联的电容C9和电容C10另一端接地;
AVDD33-10引脚连接有并联的电容C5和电容C6,所述并联的电容C5和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
VDD5-11引脚连接有电阻R9,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接入5V电压;
DVDD12-12引脚连接有并联的电容C13和电容C14,所述并联的电容C13和电容C14的另一端接地;
AVDD33-13引脚连接有电容C8,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
GPIO-14引脚连接有电阻R3,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至AVDD33-13引脚;
DVDD12-16引脚连接有电容C11,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
SPISDI-18引脚连接有电阻R4,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至AVDD33-13引脚;
LANWAKEB-19引脚连接有电阻R2,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至AVDD33-13引脚;
XTAL1-21引脚和XTAL2-22引脚之间连接有晶振器且两个引脚分别连接有电容C4和电容C3,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相连并接地;
AVDD12-23引脚和RSET-24引脚之间连接有串联的电容C12和电阻R1,所述电容C12和电阻R1之间的电路节点上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同时充电和上网管理模块的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RJ45网络变压器,该RJ45网络变压器电连接有RJ45接头,其输入端连接至所述芯片U1的MDI0+引脚、MDI0-引脚、MDI1+引脚、MDI1-引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同时充电和上网管理模块的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以太网转换模块电连接的降压电路,所述降压电路包括降压芯片U4,所述降压芯片U4的VIN-2引脚分别连接有电阻R17、电容C28和电容C27,所述电阻R17另一端与电阻R18串联,所述电阻R17、电阻R18之间的电路节点连接至所述降压芯片U4的EN-7引脚,所述电容C28、电容C27、电阻R18的另一端互接并接地,所述降压芯片U4的SW-3脚连接有电感器L1,所述电感器L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电容C29、电容C30以及电阻R19,所述电容C29、电容C30的另一端分别接地,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接至所述芯片U4的FB-5脚以及连接有电阻R20,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同时充电和上网管理模块的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以太网转换模块电连接的MOS管反向电压保护电路,该MOS管反向电压保护电路用于移动终端与适配器设备的电路切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同时充电和上网管理模块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快充协议电路包括有快充协议芯片U5,该快充协议芯片U5的各引脚电路是:
VDD-16引脚和VSS-1引脚之间电连接有电容C31,所述快充协议芯片U5的VDD-16引脚还电连接有电阻R21,所述电阻R21另一端接入5V电压,所述电容C31的另一端接地;
STA-15引脚连接有电容C33,所述电容C33的另一端接地;
C1CC1-13引脚、C1CC2-12引脚分别连接有电阻R24和电阻R25,C1CC1-13引脚、C1CC2-12引脚还分别连接有电容C36和电容C35,所述电容C36和电容C35的另一端分别接地;
COCC2-7引脚、COCC1-8引脚分别连接有电阻R26和电阻R22;COCC2-7引脚、COCC1-8引脚还分别连接有电容C24和电容C34,所述电容C24和电容C34的另一端分别接地;
NC-10引脚、DOWND+-5引脚分别连接电阻R23和电阻R27,所述电阻R23和电阻R27另一端互接并接至DP电路和一电阻R28,所述电阻R28的另一端接地;
NC-9引脚连接电阻R29,所述电阻R29另一端连接胆敢R30,所述电阻R3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29和电阻R30之间的电路节点上连接至DM电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同时充电和上网管理模块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数据线,其与所述电源设备连接的一端为DATA C公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同时充电和上网管理模块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设备包括电源适配器(3)、排插(5)和墙面插板(6)的一种。
CN202022493366.0U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具有同时充电和上网管理模块的电路 Active CN2136931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93366.0U CN213693189U (zh)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具有同时充电和上网管理模块的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93366.0U CN213693189U (zh)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具有同时充电和上网管理模块的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93189U true CN213693189U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26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93366.0U Active CN213693189U (zh)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具有同时充电和上网管理模块的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931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3537A (zh) * 2021-10-20 2022-02-01 广州朗国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交互平板的usb网络共享方法、系统及电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3537A (zh) * 2021-10-20 2022-02-01 广州朗国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交互平板的usb网络共享方法、系统及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71783A (zh) 一种具有同时充电和上网管理模块的电路
TW201351920A (zh) 具備無線網路及電力管理功能之電源座
CN205847253U (zh) 一种基于LoRa的通信终端及应用其的通信系统
CN213693189U (zh) 一种具有同时充电和上网管理模块的电路
CN209250785U (zh) 超低功耗智能无线视频监控系统
CN103682860A (zh) 一种插座
CN101860495A (zh) 整合移动通信及电力线上网功能的网关
KR100887919B1 (ko) 멀티탭 제어 시스템
CN206686209U (zh) 一种基于云端数据交换的智能家居系统
CN206865482U (zh) 一种基于WiFi的86型物联网网关及物联网组网系统
CN101145274A (zh) 一种多功能表的通信模块
CN203761274U (zh) 具有网络传输功能的电源适配器
CN106052045A (zh) 基于电力线载波通讯网络的空调多联机方法
CN203027289U (zh) 一种实现计算机、上位机和下位机之间串口通信的系统
CN106711700A (zh) 一种带电力猫智能插座
CN201243281Y (zh) 电力线网路装置
CN205068404U (zh) 无线转接装置以及安全认证系统
CN201111714Y (zh) 一种多功能表的通信模块
CN203164692U (zh) 基于G.hn的智能家居能源管理系统
CN201813557U (zh) 一种基于WSN与WiFi的无线网关
CN210780853U (zh) 基于AllGo协议的WiFi网关电路及装置
CN203167285U (zh) 嵌入式通讯协议透传模块
CN105227567A (zh) 无线上网设备
CN215734308U (zh) 一体化智能物联主机
CN205878488U (zh) 基于电力线载波通讯网络的空调多联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floor 2-5, 201, building B, Dejin Industrial Park, No.40, Fuyuan 1st Road, Heping community, Fuhai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Chuangxin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CORECHIP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floor 2-5, 201, building B, Dejin Industrial Park, No.40, Fuyuan 1st Road, Heping community, Fuhai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TRANSIN TECHNOLOGIES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CORECHIP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