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93039U - 一种侧开门绝缘智能电缆分支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侧开门绝缘智能电缆分支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93039U
CN213693039U CN202022304554.4U CN202022304554U CN213693039U CN 213693039 U CN213693039 U CN 213693039U CN 202022304554 U CN202022304554 U CN 202022304554U CN 213693039 U CN213693039 U CN 2136930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rubber ring
box body
box
cabi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0455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永光
付志峰
贾杰
毛勒尔
罗大伟
王帆
李迪
史记
吕品
王星博
赵闯
范海新
边连英
寇汉鹏
刘畅
秦玉红
刘传洋
王文强
高崇泽
王洪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lun Buir Power Supply Company State Grid Inner Mongolia Eastern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Original Assignee
Hulun Buir Power Supply Company State Grid Inner Mongolia Eastern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lun Buir Power Supply Company State Grid Inner Mongolia Eastern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filed Critical Hulun Buir Power Supply Company State Grid Inner Mongolia Eastern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0455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930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930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930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tch Boards (AREA)

Abstract

一种侧开门绝缘智能电缆分支箱,它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它包含箱体、柜门、绝缘隔离板、绝缘柱、铁底座、穿线孔、隔离绝缘胶环、扣接部;所述的铁底座上方左右两侧均设有一个箱体,两个箱体结构相同,且均为玻璃钢环氧树脂箱体,箱体前侧设置有柜门,绝缘隔离板竖向设置在两个箱体中间,且底部固定于铁底座上,绝缘隔离板上等距设置有三根绝缘柱,绝缘柱左右两端抵在箱体侧面上;铁底座上开设有两个孔径为30cm的穿线孔,穿线孔上部孔口处设置有隔离绝缘胶环,隔离绝缘胶环由扣接部安装为卡扣式防返霜隔离胶环。它体积小、功能全,采集信息准确、无误差。最终达到安全、技术水准高的绝缘智能分接箱。

Description

一种侧开门绝缘智能电缆分支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开门绝缘智能电缆分支箱。
背景技术
随着配电网电缆化进程的发展,当容量不大的独立负荷分布较集中时,可使用电缆分支箱进行电缆多分支的连接,因为分支箱不能直接对每路进行操作。1)电缆分接作用。在一条距离比较长的线路上有多根小面积电缆往往会造成电缆使用浪费,于是在出线到用电负荷中,往往使用主干大电缆出线,然后在接近负荷的时候,使用电缆分支箱将主干电缆分成若干小面积电缆,由小面积电缆接入负荷。这样的接线方式广泛用于城市电网中的路灯等供电、小用户供电。2)电缆转接作用。在一条比较长的线路上,电缆的长度无法满足线路的要求,那就必须使用电缆接头或者电缆转接箱,通常短距离时候采用电缆中间接头,但线路比较长的时候,根据经验在1000m以上的电缆线路上,如果电缆中间有多中间接头,为了确保安全,会在其中考虑电缆分支箱进行转接。电缆分支箱广泛用于户外,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带开关的电缆分支箱也不断增加,而城市电缆往往都采用双回路供电方式,于是有人直接把带开关的分支箱称为户外环网柜,但目前这样的环网柜大部分无法实现配网自动化,不过已经厂家推出可以配网自动化的户外环网柜了,这也使得电缆分支箱和环网柜的界限开始模糊了。
电缆分支箱用于转接电缆,避免中间接头的故障率;将主干电缆分成若干个分支,广泛安装在城市的户外。随着技术的进步,带开关(分段功能)的电缆分支箱也不断增加。然而在多年运行中发现,经常会发生绝缘柱、电缆头等烧损,甚至分支箱放电、着火烧毁。究其原因主要是电缆分支箱内电缆接地和相间短路等造成。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电缆分支箱材质,全部采用的为铁件结构,没有可靠的绝缘体隔离,一旦运行中的电缆和设备放电、接地,对行人和工作人员极可能造成伤害。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绝缘功能的侧开门绝缘智能电缆分支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侧开门绝缘智能电缆分支箱,它体积小、功能全,采集信息准确、无误差。最终达到安全、技术水准高的绝缘智能分接箱;采用防火、绝缘体材料(玻璃钢环氧树脂),同时将电网安全分析、控制和保护技术合为一体,主要采用体积小的电子式电流、电压互感器;温湿度控制器,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前瞻技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箱体1、柜门2、绝缘隔离板3、绝缘柱4、铁底座5、穿线孔6、隔离绝缘胶环7、扣接部8;所述的铁底座5上方设有一个箱体1,且为玻璃钢环氧树脂箱体,箱体1左右侧面设置有柜门2,绝缘隔离板3竖向设置箱体1中间,绝缘隔离板3与箱体1组成一体式结构,绝缘隔离板3上等距设置有三根绝缘柱4;铁底座5上开设有两个孔径为30cm的穿线孔6,穿线孔6上部孔口处设置有隔离绝缘胶环7,隔离绝缘胶环7由扣接部8安装为卡扣式防返霜隔离胶环。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1为高1200cm、宽1400cm、长1500cm的绝缘箱体,绝缘隔离板3为厚2cm的板件。
进一步的,所述的箱体1左侧沿上下部均设置有插接部11,插接部11内部开设有插接孔12。
进一步的,所述的柜门2左侧上下部均设置有插销柱21,插销柱21插入插接孔12中与插接部11插接,从而实现柜门2与箱体1的安装连接。利用插拔合页方式打开,两边的门分别能向一侧方拉开,向上提并能摘取下来,便于检修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柜门2右侧中部设置有锁鼻22,柜门2通过锁鼻22锁接于箱体1,方便柜门2的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的绝缘隔离板3上开设有三个贯穿的安装孔31,每个安装孔31间隔35cm设置,三根绝缘柱4分别设置在三个贯穿的安装孔31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铁底座5边沿上开设有多个螺栓孔51,螺栓孔51用于铁底座5与柜门2的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隔离绝缘胶环7右侧设置有卡扣凸头71,隔离绝缘胶环7左侧开设有卡接槽72,卡扣凸头71与卡接槽72尺寸配合,隔离绝缘胶环7弯曲卡扣凸头71与卡接槽72卡接形成扣接部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分为两体,上体为绝缘体(玻璃钢环氧树脂),中间隔离板也可以安装分段开关。两侧向两边开门,利用插拔合页方式打开,两边的门分别能向一侧方拉开,向上提并能摘取下来,便于检修用。下体为铁部件,中间采用螺栓固定。电缆分接箱采用绝缘体材料(玻璃钢环氧树脂),在箱体内安装有电子式电压电流互感器、(温湿度、放电、接地等传感器),同时与自动化装置相配合,将相关信息发送至终端,能够更有效地早期发现问题;处理缺陷;预防大面积事故的发生。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体积小、功能全,采集信息准确、无误差。最终达到安全、技术水准高的绝缘智能分接箱;采用防火、绝缘体材料(玻璃钢环氧树脂),同时将电网安全分析、控制和保护技术合为一体,主要采用体积小的电子式电流、电压互感器;温湿度控制器,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前瞻技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绝缘隔离板3与铁底座5连接结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柜门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隔离绝缘胶环7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箱体1、柜门2、绝缘隔离板3、绝缘柱4、铁底座5、穿线孔6、隔离绝缘胶环7、扣接部8、插接部11、插接孔12、插销柱21、锁鼻22、安装孔31、螺栓孔51、卡扣凸头71、卡接槽72。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箱体1、柜门2、绝缘隔离板3、绝缘柱4、铁底座5、穿线孔6、隔离绝缘胶环7、扣接部8;所述的铁底座5上方设有一个箱体1,且为玻璃钢环氧树脂箱体,箱体1左右侧面设置有柜门2,绝缘隔离板3竖向设置箱体1中间,绝缘隔离板3与箱体1组成一体式结构,绝缘隔离板3上等距设置有三根绝缘柱4;铁底座5上开设有两个孔径为30cm的穿线孔6,穿线孔6上部孔口处设置有隔离绝缘胶环7,隔离绝缘胶环7由扣接部8安装为卡扣式防返霜隔离胶环。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1为高1200cm、宽1400cm、长1500cm的绝缘箱体,绝缘隔离板3为厚2cm的板件。
进一步的,所述的箱体1左侧沿上下部均设置有插接部11,插接部11内部开设有插接孔12。
进一步的,所述的柜门2左侧上下部均设置有插销柱21,插销柱21插入插接孔12中与插接部11插接,从而实现柜门2与箱体1的安装连接。利用插拔合页方式打开,两边的门分别能向一侧方拉开,向上提并能摘取下来,便于检修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柜门2右侧中部设置有锁鼻22,柜门2通过锁鼻22锁接于箱体1,方便柜门2的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的绝缘隔离板3上开设有三个贯穿的安装孔31,每个安装孔31间隔35cm设置,三根绝缘柱4分别设置在三个贯穿的安装孔31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铁底座5边沿上开设有多个螺栓孔51,螺栓孔51用于铁底座5与柜门2的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隔离绝缘胶环7右侧设置有卡扣凸头71,隔离绝缘胶环7左侧开设有卡接槽72,卡扣凸头71与卡接槽72尺寸配合,隔离绝缘胶环7弯曲卡扣凸头71与卡接槽72卡接形成扣接部8。
智能电缆分支箱分为两体,上体为绝缘体(玻璃钢环氧树脂),中间隔离板也可以安装分段开关。两侧向两边开门,利用插拔合页方式打开,两边的门分别能向一侧方拉开,向上提并能摘取下来,便于检修用。下体为铁部件,中间采用螺栓固定。电缆分接箱采用绝缘体材料(玻璃钢环氧树脂),在箱体内安装有电子式电压电流互感器、(温湿度、放电、接地等传感器),同时与自动化装置相配合,将相关信息发送至终端,能够更有效地早期发现问题;处理缺陷;预防大面积事故的发生。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侧开门绝缘智能电缆分支箱,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箱体(1)、柜门(2)、绝缘隔离板(3)、绝缘柱(4)、铁底座(5)、穿线孔(6)、隔离绝缘胶环(7)、扣接部(8);所述的铁底座(5)上方设有一个箱体(1),且为玻璃钢环氧树脂箱体,箱体(1)左右侧面设置有柜门(2),绝缘隔离板(3)竖向设置箱体(1)中间,绝缘隔离板(3)与箱体(1)组成一体式结构,绝缘隔离板(3)上等距设置有三根绝缘柱(4);铁底座(5)上开设有两个孔径为30cm的穿线孔(6),穿线孔(6)上部孔口处设置有隔离绝缘胶环(7),隔离绝缘胶环(7)由扣接部(8)安装为卡扣式防返霜隔离胶环;所述的箱体(1)左右侧沿上下部均设置有插接部(11),插接部(11)内部开设有插接孔(12),所述的柜门(2)侧边上下部均设置有插销柱(21),插销柱(21)插入插接孔(12)中与插接部(11)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开门绝缘智能电缆分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为高1200cm、宽1400cm、长1500cm的绝缘箱体,绝缘隔离板(3)为厚2cm的板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开门绝缘智能电缆分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柜门(2)右侧中部设置有锁鼻(22),柜门(2)通过锁鼻(22)锁接于箱体(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开门绝缘智能电缆分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隔离板(3)上开设有三个贯穿的安装孔(31),每个安装孔(31)间隔35cm设置,三根绝缘柱(4)分别设置在三个贯穿的安装孔(3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开门绝缘智能电缆分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底座(5)边沿上开设有多个螺栓孔(5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开门绝缘智能电缆分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绝缘胶环(7)右侧设置有卡扣凸头(71),隔离绝缘胶环(7)左侧开设有卡接槽(72),卡扣凸头(71)与卡接槽(72)尺寸配合,隔离绝缘胶环(7)弯曲卡扣凸头(71)与卡接槽(72)卡接形成扣接部(8)。
CN202022304554.4U 2020-10-16 2020-10-16 一种侧开门绝缘智能电缆分支箱 Active CN2136930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04554.4U CN213693039U (zh) 2020-10-16 2020-10-16 一种侧开门绝缘智能电缆分支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04554.4U CN213693039U (zh) 2020-10-16 2020-10-16 一种侧开门绝缘智能电缆分支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93039U true CN213693039U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57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04554.4U Active CN213693039U (zh) 2020-10-16 2020-10-16 一种侧开门绝缘智能电缆分支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930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75376A (zh) 组合式变电站用电开关柜
CN103151754A (zh) 一种低压电缆分支箱进出线连接方式及装置
CN215009046U (zh) 一种低压开关设备的电气保护装置
CN213693039U (zh) 一种侧开门绝缘智能电缆分支箱
CN106786024B (zh) 发电车接入箱
CN213693041U (zh) 一种上开门绝缘智能电缆分支箱
CN210326509U (zh) 一种双电源智能集成高压配电装置
CN203205793U (zh) 一种低压电缆分支箱进线模块
CN103151741A (zh) 一种低压电缆分支箱进出线母线系统及其安装方式
CN108811415A (zh) 一种用于路灯的控制箱
CN104734027B (zh) 35kV变电站防止误送电的方法
CN104269754B (zh) 10kv两工位环网柜柜门联锁装置
CN204947420U (zh) 组合式变电站用电开关柜
CN213175054U (zh) 双回路集电线路混凝土单杆跌落式熔断器横担
CN210183003U (zh) 远程智能控制安防监控箱
CN103236742B (zh) 煤矿低压永磁多回路真空组合馈电开关电路
CN210111413U (zh) 一种新型绝缘高低压配电柜
CN207663967U (zh) 一种实现互锁的熔断器组件
CN206807126U (zh) 供电系统控制电路及供电系统
CN220829906U (zh) 一种户外交流高压封闭式隔离开关
CN219226901U (zh) 一种实用住宅户内配电箱
CN217692145U (zh) 一种组合式电缆分支柜
CN209169078U (zh) 一种集成式隔离断路器
CN202474660U (zh) 低压抽出式开关设备的电能分配器
CN208806198U (zh) 一种柱上断路器的密封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